今天來看,《論語》高明在哪?

黑格爾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按即「論語」——譯者賀麟注),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處的東西。 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至於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 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我們根據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如他的書從來未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19-120頁)

個人認為黑格爾的批評是很強的,同時也非常有力。的確,翻遍論語,除了道德言教(而且這些道德也並不是萬世不易的,反而有些今天看來已經腐朽了),幾乎就是一些不多的政治方面的內容,而且也都比較淺,唯一和形而上學沾點邊的就是天命觀。可是這樣一本相對平凡的書,為什麼從古至今不斷被追捧,不斷被研究。學術水平低的人倒也罷了,可是例如牟宗三這樣的新儒學大家,既已知現代的西方哲學(尤其是牟本人也研究康德哲學),應該知道西方哲學裡很多大家的著作比論語高明的多,為何還抱著論語,還有儒家不放? 他們是不明白嗎?亦或只是借論語來闡釋自己?

(把題目做了修改,之前是《論語》高明在哪?如果放在當時來看,這個問題是毫無疑問的)


因為儒家講道德講得最出彩。
題主可能和黑格爾一樣,認為儒家講的只是「道德教訓」。但其實儒家要點明的不是死板的道德教訓,而是要人明白自己的一顆「道德心」,這顆道德心是靈活的,而不是教條的,是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判斷「的,憑藉它,我們能夠在生活中的各個場合明白如何做是恰當的。從這一點上說,儒家是最反教條的
比如說,孟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做過的承諾不是一定要遵守的。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遵守呢?當實現這個承諾要違背」義「的時候。你在別人強迫之下答應別人要一起搶銀行,這樣的承諾就不必守,因為它違背」義「。而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哲學或者思想體系只告訴你」言必信,行必果「,那麼它就可能陷入教條。
又比如,孔子雖然給人溫文爾雅的形象,但他也打人,也罵人,《論語》中說孔子打了原壤的小腿,並且罵原壤」老而不死是為賊「。」老不死「這句罵人的話就是孔子最早說的。因為原壤(失去了這顆道德心),所以該打該罵。而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哲學或者思想體系只告訴你」不能打人,不能罵人「,那麼它就可能陷入教條。
再比如,宰予問孔子,父母死後,自己能不能之守喪一年,而不是三年。孔子說:「你心安嗎,你心安就去做」。
放到今日我們的生活來說,比如給老人讓座的問題。儒家(理解儒家精義所在的純正儒家)不會強迫你一定要讓座,他只會問你「你不讓座心安嗎?」如果你覺得心安,心裡一點波瀾都不會起,那你就不用讓座,沒關係。但如果你有一絲絲心不安的感覺,那麼你的道德心就在顯現,就在告訴你這是不應該的。你仍然不讓座,只不過是你自己選擇了忽視這顆道德心而已。所以儒家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的道德心(道心)的顯現是很微弱的,而人心是很危險的,因為人很容易忽視自己的道德心,故意不理睬自己的道德心,而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因為君子一直遵從自己的道德心,所以一直心安;而小人總是忽視自己的道德心,而一直心不安。牟宗三先生說,現代人都不喜歡講道德,好像一講道德就是要束縛你,捆綁你。但其實不是,真正的道德是要來開放人,成全人的。真正的道德讓人能夠一直心安,一直坦蕩蕩,能做一個立定腳跟的「大人」。
反過來說,當一個老人上公交時,如果你心裡冒出「我要不要讓座」的問題,那麼在儒家看來,你的道德心已經顯現出來了。因為當你冒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它隱含的意思就是我應該讓座,人只要跟隨自己這顆道德心就好了
再比如電車問題。儒家不會像功利主義一樣教條地告訴你一定要選擇人多的一邊。在儒家看來,只要你在做決定的時候是遵從自己道德心的,只要你做的決定能讓自己心安,那不管選擇哪一邊,你的行為都是符合道德的。
所以,在儒家看來,一個行為是否道德,不由任何外在於人的事物來判斷:不由父母判斷,不由朋友判斷,不由神判斷,不由孔子判斷,不由孟子判斷,不由是否符合一個哲學體系或思想體系來判斷。道德判斷的根本依據只能是內在於每個人的道德心。這顆道德心,人人都有,時時刻刻會在各種境遇之下顯現出來。這顆道德心也就是孟子說的「性本善」的「性」(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和辭讓之心),也就是陸象山所說的「心即理」的「心」,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的「良知」。而正因為道德心人人都有,所以儒家說每個人都能成為聖人。而聖人也不是如何與一般人不同,如何「了不起」。聖人只是能時刻遵從自己的本心而已。

————————————————————————————3.21更新。首先申明,下面所有的論述基本都根源於牟宗三先生的學說,想獲得詳細信息的朋友,可以參看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綜論部。

儒家的形上學,用牟宗三先生的說法,就是三個詞:截斷眾流、涵蓋乾坤、隨波逐浪。

「截斷眾流」,其實就是上面一整段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行為是否道德的最終判斷依據只能是內在於人的道德心本身。在這裡要斬釘截鐵,一刀砍刀,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代替我來判斷一個行為是否道德。「隨波逐浪」就是說我們應該跟從自己的道德心去行動,也就是《中庸》所說的「率性之謂道」。這兩個詞的意思都還好理解,所以關鍵的是「涵蓋乾坤」。

「涵蓋乾坤」其實說的就是儒家的形上學,道德心的來源問題。這個觀念與我們當代的普遍觀念是有一些不同的,但是在宋明理學家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意思是說,道德心不僅僅牽涉到人的行為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整個世界的流轉與變化,它與自然界是相通的。我們當代一般認為「真」和「善」、自然界和道德界是兩個不相干的領域,但是在儒家,這兩個領域是相連的。相連在哪?還是道德心。

首先,中庸第一句說「天命之謂性」,人的道德心的呈現不是人有意為之的。不是說我想要惻隱,所以有了惻隱之心(一般來說,這樣的「惻隱」也是假的,偽善)。惻隱之心是自然呈現在你的意識中的。那麼這個自然呈現的惻隱之心從哪來?從天來。每一次道德心的呈現都是一次「天命」。而當個體跟隨天命去行動的時候,個體的行為就具有了「創造性」。

在這裡要說一下「創造性」這個詞的意思。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是遵從因果性的(康德也承認這一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都是因果性。但是因果性能不能運用到人的行為上來?可以運用,但是如果人的行為都用因果性來解釋,這個世界就很恐怖了。比如說,一個殺人犯,他可以申辯自己是不想殺人的,是因為小時候是個孤兒,沒人教養,所以才形成了畸形的心理;是因為別人有錯在先,等等。也就是說,如果全都是因果性,那麼個體對於自己的行為就不用負責了,因為人的行為都是前定的。(康德在這裡只能說,如果我們承認真正的道德是存在的,那麼我們必須假定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人的自由意志讓人擁有打破因果性的力量。這就是康德一個著名的二律背反。那自由意志又從哪來,康德說,那我們只能再假定上帝是存在的。)

儒家的「創造性」,其實就是與自然因果性相反的一種力量。也就是說,當你跟隨自己的道德心,跟隨天命的時候,你就擁有了打破自然因果性的力量。因為自然因果性在你這裡停止,所以在這個時候,你作出的行為,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就是一種「創造」,就是一種「生」的力量。整個世界就是在這樣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中不斷形成的。所以《中庸》說: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當你跟隨道德心行動的時候,你就參與了整個天地化育的過程。當你參與天地化育過程的時候,你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其實從基督教的角度看,如果你擁有「創造」的力量,那你就和上帝相當了)。

回過頭來看,牟宗三先生為什麼不滿意於康德,

一是因為康德把人的「意志自由」看作是一種假設,而在儒家看來,人的道德心是一種自然呈現,是真實的而不是假設。

二是因為康德從道德出發,推出了「上帝存在」,而儒家的視野卻是自然和道德不分的渾淪整體,貫穿這個整體的是一條線:在天地來說,是一種「生生不息」,而體現於個體,則是道德心。一貫而下,完整而圓融,不需要假設上帝存在。

以上。


謝邀。

之前答過一個類似的:為什麼三教聖人沒有有留下一本書? - 徐曉軼的回答

這是兩種思想體系,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所以中國人總喜歡打比方,說著說著就講頓悟、說道、說玄,你和中國人深究什麼是道、什麼是三種境界,中國人只會對你嗤之以鼻,認為你悟性低、境界淺。

中國人又比較強調實用,所以雖然喜歡談玄,但又不會過於將精力集中在無用之學上,所以傳統中國發展不出科學。

在聰明的中國人看來,西方的概念思維是笨功夫,因為中國人可以通過直覺直接得到答案,這在傳統中國的農業社會,不是問題。但中國人形象思維的毛病在於不可累加,我悟的道是我的,你聽完我說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我打的比方是基於我的人生閱歷,但你不一定經驗過,所以你就不一定有我的感悟。而這恰恰是西方概念思維的長處,概念思維的手段是形式邏輯,形式邏輯以公理體系確保了真值的傳遞,從而具備了可累加性。前人的結果可以很放心的成為我的起點,這是西方能在近代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也是我們需要認真向西方學習的地方。

論語的高明就在於它是中國人的精氣神所在,是我們的脊樑,要讀,要常讀,但也沒必要固步自封,看不到它的缺點:誕生於傳統中國的農業社會,器用方面是不足的。所以,得了精氣神,養了浩然之氣,西方的還是要下苦功夫認真學。


對啊,《論語》本來就很普通啊,本來就沒啥特別的啊。

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孔子本也無意做金句王,段子手。

不知常妄作的蠻夷而已。

總結,《論語》沒有什麼高明之處,自然而然的討論自然而然之理而已。

但是,因為自然,因為常,所以無懈可擊。


論語的根本目的是讓讀者修身養性,而不是大言天道性命,正如子貢說的那樣: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我們小的時候都有被父母教育的經歷,他們常教育我們「做作業要認真」、「要早睡早起」、「要言而有信」、「不要貪玩」……可是他們自己呢?我的爸媽還好,基本跟我說的他們自己都能做到。但是有很多家長卻是一頭打麻將到深更半夜,一邊打罵孩子要「早睡早起,不要貪玩」。我想這種教育太過偷懶,栽樹尚且要勤澆水,何況是教育一個孩子?

論語里記載的都是孔子的言和行,注意,裡面有行,行很重要。孔子不說隨便說說而已,西塞羅的書我沒看過,他的人怎樣我也不清楚,但就我所知,一生能夠在道德修養上比肩孔子,縱觀整個歷史,也不出雙手之數。他不是用口頭的言語來教導弟子門人,還有自己的整個生命歷程,他之所以會這樣教育大家,將這些品德廣為傳播,不是因為名,是因為利,也不是出於父母對於子女社會壓力下的責任,而是他是發自內心的認為,這是對的,並且一生都在踐行。

論語里有句話被後世大儒常常提及,「下學而上達」,只有從細小的事開始,一件一件的做,才能最終達到對天命的體認,而不是靠著人的邏輯思維,理性能力去認識天命。論語作為一個修身養性的書,不僅僅在於語言精巧,更重要的是裡面的每個人都是真的,每句話都是被人當時人踐行的,這些曾經活生生的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這些事不是編造的故事,而是確實的記載。這才是論語的偉大之處,它偉大不在言語,而在於人。

北宋時的程顥,二程中的大程,他在教學生學論語時常說一句話「你且看他氣象」,意思是不要只看文本,多體會其中人物的精神狀況,生活作風,體會其中的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在談論人清閑時,就引用論語中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這幾個字一下子就道出孔子在空閑時的那種狀態,愉悅舒展,活潑輕快,整個人都發散著非常純粹、非常旺盛的生命氣息。

談論太多形而上的東西,最終就容易走到末流,最明顯的王陽明的心學,傳到明末時,真正繼承心學精髓的人已經不多,大部分人都只是趕時髦而已,拿著王學的名頭標榜自己,整日空言心性,」最終在清朝時遭到務實風氣的打壓。

清朝時李顒曾說:「蓋上根之人,頓悟頓修,名為解悟;中材之人,漸悟漸修,名為證悟。」只有真正的悟性絕佳的人才能通過書本,通過思考,通過一點點的生活經歷,就能體認到天命。這樣的人少,我只能舉兩個例子,程顥、陸九淵。其他的人,都是需要靠不斷的生活經歷,不斷的堅持踐行論語中的道理來體認天命,天命,就是儒學中最形而上的,最終極的,可以勉強的翻譯為「真理」。

《中庸》中說: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普通人在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就堅持的區踐行,至於為什麼,只有在深刻的經歷體會時才能知道。這就是儒家的修身養性,論語不是一本詩詞,它所有的話都在指向踐行,親身去做。

論語的經久不衰不是因為他的文辭多麼華麗出色,而是每一句都曾是歷史的人活生生的踐行過的,更甚的是,孔子他踐行了裡面所有的話。與其說論語經久不衰,不如說孔子經久不衰,人性的光輝經久不衰。

==========================================================

近日註冊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有興趣的可以關注^-^

http://weixin.qq.com/r/YjptdeXE4bieraEW929w (二維碼自動識別)

紅林書生落筆台


先放結論,孔子比黑格爾厲害!

纏中說禪有云:本ID還真沒太認真看過《論語》,只是見其文就自識其義,一氣貫通,如見故物,如觀掌中果,哪用看N遍才明白、貫通?

纏師的解論語系列共71篇,氣勢恢宏,情懷廣博,詳情請自行百度。

從纏師的文章中看,很明顯,孔子的水平是要高於大部分西哲的,這裡當然包括黑格爾,摘錄一些論述: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七)

《論語》,中文第一書,其開頭: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聖經》,西文第一書,其開頭: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相互對比,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顯然的,這種區別也構成國學與西學的重大分歧,更構成了國人和西人思維方式和生存狀態的重大分歧。

「子曰」,對應的是當下,是現世,是人;而「起初」,對應的是起源,是根源,是神。對於國學來說,「天、地、人」的思維和生存結構是當下的,所謂當下,就是承擔,任何根源性的探討,都必須以這當下的承擔為前提。換句話說,一切科學、宗教、藝術,都是以這「天、地、人」的思維和生存結構的承擔為前提的。你,首先是一個人,而且是在世界、在天地中生存的人,沒有這個承擔,一切都瞎掰。人,對於國學來說,不是一個前提,因為任何前提都以之為前提,連前提這個詞都要以之為前提,那麼人,又怎能是一個前提所能困住的?

而西人的生存和思維方式又是什麼呢?柏拉圖有著名的洞喻,說人如在洞中,須走到洞外,靠理智的光輝才能看清楚世界。這個比喻完全概括了柏拉圖後整個西學以及西人的狀態,這裡沒有了承擔,人需要靠理智的光輝,這理智的光輝,在耶教里變成了上帝,耶教從本質上說就是柏拉圖思想的神秘化。後來,科學代替了上帝的位置,但無論是理智、上帝還是科學,人都是奴隸,人不能獨自去承擔,獨自去面對,而是要靠某樣東西,即使那樣東西被稱為理智的光輝,也是典型的懦夫思維。

當然,西學之內也並不都是糊塗蛋,例如馬克思、海德格爾,他們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圖以來西學完全不同的道路。從氣質上說,馬克思走的是剛陽路子,而海德格爾是陰柔的,這方面的研究,這裡就不展開了,只是要說明,那些妄自菲薄、以販賣祖宗為樂的畜生,不僅不理解國學,連西學也是人屁不通。用郭德剛的口吻送給這些人,就兩字:死去!

另外,放一些精彩的語句:

1

《論語》的關鍵在承擔,承擔什麼?就是承擔這當下的現實,必須首先承擔這當下的現實,才可能有改造、超越。承擔,最重要的就是承擔這個人之生死、人所有的錯誤與罪惡。學,為什麼會有躊躇、恐懼、疑慮?就是企圖要去證明自己的正確,企圖要去找一條所謂永遠正確的道路。最大的承擔就是生死的承擔,所謂出生入死,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

2

人,浩然之氣充盈天地,天地都為之小,一人成大,一人就成其天地之大,沒有這種胸襟,沒有這種浩然,沒資格談論儒家,沒資格談論《論語》。

這是對所有有志於聖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勵。這種感慨並不是孔子一人所獨有,所謂同聲同氣,有此心,必有此感。先有此情懷,方可言《論語》、孔子矣。

3

儒學剛猛,充滿反抗精神,只是被某些人閹割成了奴才玩意兒。

儒家走的是剛猛的路子,不是老好人,不能鄉愿,這一點是任何一個真想了解《論語》的人必須時刻把握的。「人不知而不慍」快成了現在酸死人的「理解萬歲」的對應物了。

人人都有風光無限,蓋天蓋地,又豈是一孔子就能籠罩的?孔子又何曾籠罩任何人、憋屈任何人?不過都是自我籠罩、自我憋屈。然後時不時跳幾個魯迅、胡適般的小丑,可笑可憐!

4

君子「學」和小人「學」的區別在於,小人自小之,把頂天立地的人,弄成權名利色的奴隸、弄成一種所謂先驗模式的奴隸。「人不知」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自設其「困」,把人先驗、先天地分為三六九等。

這天下,沒一法可得,沒一法可失,沒有什麼值得去「適」去「莫」的。而小人,明明知道「無適」、「無莫」,但還是去「適」去「莫」,為何?這就是自己的心力被業力所牽引,自己的力量沒有達到。

「與天其時而天與其時」、「與天其命而天與其命」,儒家對「時運」、「命運」的態度是十分積極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則「命」只是使命,這個使命不是由上帝選定的,而是由我而來,天地就是我的舞台,

5

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和先驗的走法,路是人走出來的。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為的,是實踐的,是實踐中來的。世界不是用來解釋的,世界是用來改變的。

對於孔子來說,只有現實的當下才是「一而貫之」的,沒有任何不變的準則、道德等是可以「一而貫之」的。保持其新鮮、其活力,當下活潑潑地呈現,是「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生命力所在。當孔子的「智慧的當下鮮活呈現」變成子夏對「知識的日積月累」,在智慧面前,知識不過是垃圾。

6

馬克思、孔子理論的出發點都很簡單,就是現實人的存在,現實的人都要吃、都要死,只要該前提存在,馬克思、孔子就萬古不磨。

孔子只承認因為「生而知之」、鬼神等超出了當下實踐而有的智慧所能解決的範圍,因此就存疑、就少談、就敬而遠之,但並不排除其存在,以及在以後的實踐而有的智慧中得到解決的可能。孔子的這種態度,比那些所謂的唯物主義者要客觀的多。


我十分懷疑黑格爾是怎麼讀論語的,論語中確實有很多道德方面的東西,但是論語裡面的哲學思想是不能隨隨便便就否認掉的。

論語中的哲學思想核心是中庸,這是孔子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孔子是一個社會學家,也是一個哲學家,不能用西方人的哲學方法來評價孔子。

比如說中庸,人們不了解中庸的意思,以為中庸就是中間派,大家各退一步就是中庸。中者,不偏,庸者,不易。中庸其實就是堅定地捍衛正道的意思。

關於中庸,孔子是這麼說的:「中庸之為德也,其至已乎,民鮮久矣。」人民已經很久沒有中庸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孔子從當時的人民身上看不到中庸,只看到愚昧。但是他堅定不移地認為在堯舜這些先王的統治下人民曾經有過很高的思想道德,這是舊時代的通病,人們盲目地崇拜古代。用刻薄一點的方式來解釋孔子的話就是「中庸這種道德,你們這些屁民是永遠不會懂的。」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按照平庸的意思來解釋中庸,難道只有在上智和下愚之間的普通人才能理解中庸嗎?很顯然不是,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必然是具有上等智慧的人理解的。這句話不光包含對上智的讚譽和對下愚的鄙視,還是對這一社會現象的高度總結,如果我們經常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會發現這句話直擊人性深處。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因為別人的規勸而改變初衷,而極端愚昧的人根本不會思考,只會照著自己狹隘的思維做事。

而對於一般人認為中庸的和事佬,好好先生,只要學生打架了就兩邊都有錯的老師,子也曰過:「鄉愿,德之賊也。

事實上,我們一般認為的中庸恰恰是孔子最討厭的人。可見一般人對於智慧的理解有多錯,恰恰

又證實了一般人是無法理解中庸的這一思想。

你問《論語》高明在哪?

論語的高明之處在於很多你認為常識的東西都是不對的,很多沒讀過論語的的人理解的論語也都是錯的,你如果讀過《論語》你會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論語》的影子。

子曰:「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用現代漢語說就是「文質彬彬不是讓你去當娘炮,而是美貌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的意思。」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子曰:「你別TM老勸人喝酒,不是喝得越多越牛逼,喝醉了誰都像傻逼。」

或曰:「以德報怨則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子曰:「你們別老被電視上的鄉村苦情戲騙了,老子從來沒讓你們以德報怨。」

論語里有很多能讓人深思的哲理,既是社會規律,又是處事原則。誰都會念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中的哲理又有多少人能懂?知乎上有多少人在問「一年讀100本書怎麼樣?一年讀300本書怎麼樣?一年讀1000本書怎麼樣?」


這個公案大概可以回答:

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

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外道去後,阿難問佛:「見個什麼便去?」

佛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在我看來,論語就如那一道鞭影。


站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下看中國的古代傳統理論是不科學的,因為他們發展的起點就是不同的。

西方人思考世界本源思考了十幾個世紀,然後發現人的認識存在問題,又探討人的認識問題。而中國人,種地的種地,求功名的求功名,治天下的治天下,中國人講學以致用,大家都現實的很。

《論語》從來都不是高明的學問,可以說中國古代思想,包括老莊包括玄學在內,都是再敘述行為要求,而不是討論形而上的問題。你看康德之後,西方哲學已經不再是常人可以涉及的了。你奇怪於牟先生研究康德竟然會認可《論語》這樣看起來如此淺薄的,甚至可以算是過了時的薄冊子,那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國的話語體系之下,儒家就是我們的行為準則,你說「禮」對人的束縛,孔子為什麼提「禮」,因為社會秩序的崩塌,我們現在秩序不崩塌么?怎麼改,孔子告訴你了,大家各司其職,該幹什麼幹什麼。蘇格拉底柏拉圖說的精英政治,對人的劃分不是一個道理?孔子刪《詩》在於「樂教」,這不就是文藝的教化作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賀拉斯都是這樣認為的。你覺得現代社會那些如《愛情買賣》這樣歌存在原因是什麼?反映的又是什麼,孔子都告訴你了,只是你沒有讀出來。

話說回來,《論語》是孔子弟子所編撰的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孔子弟子3000人精英才72,假設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他教授學生的課堂筆記寫成,會完全是他自己思想的結晶嗎?

讀孔子,讀儒學,你得從五經中去讀,那才是孔子,那才是中國儒學剛開始的形態。

我想說儒學是一門吃飯的學問雖然不完全正確,他給你鋪了條路,告訴你知人論世,告訴你養浩然之氣,告訴你人不能自甘墮落不能人云亦云,告訴你「左右逢源」(非貶義!!)告訴你無論性善性惡其實都不重要,根本在於後天學習的重要!

少年,《論語》的價值就在於讓你認識孔子,類似於「康德的日常言行」「黑格爾每天說些什麼」。

去讀「詩」「書」「禮」「易」「春秋」,什麼時候你能看出《春秋》中的一字褒貶,你大概也能懂點孔子真正的價值觀了。


沒有,這是格局的問題,試圖用道德來管理國家是一種原始社會以後就註定破產的手法,因為道德根本無法有效管理任何人數超過200或具有人口流動的聚落——沒錯,就是說道德最有效的範圍只在封閉村落內部。

稍微複雜的大型人類社會都需要更多的契約、法律、條約、技術去管理,道德在其中只能打個醬油。

這和孔子和論語究竟有多優秀沒關係,無論多優秀的道德家和道德課本在現代社會都用處極其有限。到小學教育也就該適可而止了,到中學階段再不學法律和社會契約思想就會妨礙其將來作為一個社會人生存了。


你如果能站在黑格爾的高度來評判,論語確實不堪一讀。但是大部分人連論語都讀不懂。

更何況,黑格爾讀沒讀懂論語,還兩說。

說得好聽叫文化差異,說不好聽就是能讀原文,盡量不要讀譯本。


很好的問題。

一代天才黑格爾,確實敏銳地抓住了儒學的軟肋。但把問題放大來看,恐怕不僅是儒學本身的問題,而是中國有沒有哲學的問題。

如果將哲學定義為古希臘肇端的西方舶來品,那麼黑格爾的批判是正確的。但如果將哲學的範疇不限於此,那麼黑格爾的批判恐怕並不全盤如此。


我們通常有這樣的發現:谷歌很吊,但是在中國還是打不過百度;dota很牛,但是就是沒LOL火。無他,就是後者用戶體驗非常好。

在全世界所有的哲學書裡面,《論語》肯定不是最有哲學思想的,也不是最高深的。但卻是最貼近每個人的平凡生活的書之一。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論語》中汲取營養。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我從來沒有讀過比《論語》更加有情調的哲學書了。


黑格爾的評價是非常準確到位的。

不僅《論語》,整個諸子百家的書籍裡面,都非常缺乏思辨的東西。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只能告訴你改怎樣做,卻回答了不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原理是什麼。這個問題是非常突出的。


我不想說什麼大道至簡,

正所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本人不學無術,看不出來孔子到底是第一種境界,還是第三種境界,但黑格爾顯然是第二種境界,而黑格爾這個結論顯然是在批判孔子是第一境界。

當然我並不認為孔子關於論證的思維邏輯比黑格爾一定高,我只是覺得孔子的思想是出於第一種與第三種境界的摺疊。


把四書五經割裂開來本來就沒多大意思。《論語》也不是孔夫子照著《聖經》來寫的一部提綱契領的儒學宗本,指望用《論語》來看透儒學經義本來就是玩笑,至少還有後來從禮記裡面抽出來的《大學》作為初學者的入門之學。往後還有《孟子》《中庸》闡道。

至於說只從《論語》裡面看到常識性的美德和一點點政治,不好意思,儒學本來就是修治齊平的工夫,你指望沒讀一遍四書五經,就從《論語》裡面讀出其他東西,不是開玩笑么。

就好比克己復禮,高中歷史書里說的,孔子儒學核心,就是恢復西周禮制,至於說禮制按之前某知友所說,就是禮儀,那沒辦法,你單看《論語》,其實也只能看出那麼一些東西來。

一個學儒新人的淺見。


黑格爾說的不錯,論語並不高明。說的都是些常識道德,沒有思辨,沒有歸納,沒有演繹,連最基本的資料情況的提供都沒有,我們經常看到的就是「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對這句話的前因後果一點都沒有說。這的確是一本語錄體著作,有人說柏拉圖也是,錯!柏拉圖是講話體,其內容比論語豐富太多,算得上長篇大論了。論語的字數如此之少,內容如此簡單,一個推理是論語是由再傳弟子而非親傳弟子編的,因此孔子的話大部分散失,留下的只有這些隻言片語。另一個推理是孔子時期書寫技術還不發達,竹簡成本高,沒法寫很多字。

扯這個,是為了反駁所謂「微言大義」-----除去上面的兩個原因,我是沒法理解孔子為什麼要」微言「,字元少,則表達信息少,微言是沒有能力承載」大義「的,論語並無」大義「在裡面,它只是很久以前的人們對孔子一些遺留話的記錄。孔子沒想到後人會記下他的話來,更想不到後人會選擇那些話來記下來。

孔子這個人是頗有魅力的,他是私生子,不被家族承認,」吾少也賤「,貴族不承認他是」士「階層。後來孔子得到孟僖子的賞識,才逐漸走入貴族階層,並且繼承了家族族長的位置,最高做到魯國的司寇,進入了高級貴族的圈子。但因為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又失去了職位。孔子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但不足以壓服強大的三家勢力,他和陽貨頗有恩怨,陽貨是孔子不喜歡的人,但陽貨又是孔子仕途的伯樂。孔子希望恢復」三代「的舊秩序,卻連魯國的舊秩序都無法恢復。孔子的一生,就是在雄心壯志和受打擊之間的反覆振蕩。但是,孔子為人是極好的,仕途的得失,並不太挂念,他更關心自己這幫弟子,孔子和弟子的關係並不像後代的私塾先生和門徒,而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孔子並不是在向弟子兜售某種社會改造理論,實際上他重視的是理想人格的塑造。孔子進行了」因材施教「,這從孔子就不同弟子的同一問題作不同的解答可以看出來。就這點來看,孔子在論語里的一些前後不一的觀點,應該是針對不同的人做的不同回答。

孔子的性格是溫和的,傾向於非暴力,孔子的時代,絕對有很多殘暴不仁的人和事,但論語里孔子並沒有顯現出對負面人物和事件的仇恨,不滿是有的,但絕不偏激。他弟子子貢也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和後來孟子的「誅一夫」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孔子謙虛,不吹牛。孟夫子是吹牛好手「七年王天下」。孔子是經過仕途挫折的,知道魯國這種小國自己也很難治理,所以子路吹水說三年強國,孔子就笑了。至於後儒比老孟還能吹的牛皮「為萬世開太平」(張載這麼說著,西夏就從宋朝分出去了),孔子聽了,恐怕會說「道不同」吧。

說來說去,論語這本書是反映孔子這個人好可愛的,孔子配得上為人師表,但不是闡述某種理論的,孔子的治國理論很簡單就是君君臣臣,遵從舊制。孔子本人也不認為值得大說特說,他的理想就是教育弟子們達到比較理想的人格,然後稍微改變一下禮崩樂壞的社會。孔子沒有說他能怎麼怎麼著,他把自己當成一個比普通人稍微好一點的人,離聖王相差甚遠,因此孔子也不承認自己的學說會使社會達到理想化。把儒家思想當成長生不老生生造化丹是後來人的事,孟子是第一個吹牛的,後來人吹的越來越離譜。

現在已經是人人平等了,孔子基於等級制度的理想社會已經不可能存在,我們也不用把他當成現代人權思想的祖師爺,就把他放回他自己的定位就可以了。如果非要先把論語當成一種需要反覆猜測破譯的密碼書,那就是封建社會的舊弊了。


黑格爾的評論只能證明《論語》對黑格爾本人沒有價值!

《論語》並不高明,只是日常生活言論的平淡記錄,但是,它體現了孔子的態度。潛入那個時代,讀懂古文,才能品味出孔子的態度,才能體會出高明。當然,用「高明」一詞稱讚聖人,聖人不屑。

對現代人的意義,因人而異,因為層次不同,悟性不同。能夠踐行一二便好。

「本立而道生」。


首先 不是牟宗三們不明白 可能是題主你不明白,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家,而儒家中最貼近孔門生活的便是論語,可以說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作。要了解中國的文化,先要讀一讀論語。這是論語流傳千年的原因之一。

其次,論語中所闡述的思想是當時時代的產物,要想常用常新,就需要我們後人去推陳出新,而不是去苛責前人,這可說就是辯證法裡面的發展觀了,所謂道未嘗息,人自息,問題在我們,不在古人。

第三,關於論語政治方面,的確說的不多,他不是一本政治著作,當然,裡面也闡述了一些基本的政治原則,因為孔子可能認為為政實質還是人的問題,所以最高明的政治原則便是如何做人的原則,若要說政治具體的操作方略,我們也有,法家,縱橫家這些,比當代那些政客高明不知道哪裡去了。

第四,牟宗三等大師做的便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事,他們是自己一肩挑起了中國文化的歷史責任,他們要做的就是讓儒學或者說乃至中國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繼續發揚光大,改變類似題主的這種思想。不過現在看來任重而道遠。

第五,是關於黑格爾的批評,黑格爾是西方的一位哲學家,西方哲學家尤其是中世紀的哲學家,他們的很多研究成果是借鑒了中國尤其是儒道兩家思想的,黑格爾批評我們,我個人不禮貌地說,他有點恬不知恥狂妄自大。

1.西方哲學家從對中國思想的追捧到批評其實是以西方的綜合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的發展為線索的,根據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物質力量的強大必定使得文化力量的發展,黑格爾的批評也意味著西方哲學的成熟從而開始建立西方自己的思想文化排斥中國的文化,在這點我們中國沒有西方這麼小家子氣,我們有著道並行而不悖的包容精神。

2.黑格爾說論語表現的只是每個民族都有的道德特色,並不出色。照他這意思,論語其實就是西方所說的普世價值觀,黑格爾說這句話其實是自己打西方哲學的臉,豈不是說他們現在所說的普世價值觀其實也是一文不值嗎。

3.他說每個民族都能找到,不就是說出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嗎,那他那句話實際上就是廢話了,就好比一句打油詩:關門閉戶掩柴扉。真是讓我笑掉大牙了。

4.黑格爾說孔子沒有思辯哲學,看來他沒看過《周易》,他要是看了還這樣說,那他就是個笨蛋。

5.黑格爾是一位哲學家,不代表他的批評是對的,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上千年那麼多古人自己都不敢有人說懂了中國文化,一個外國人怎麼會懂,他了解我們中國文化的精神嗎,至少從他的批評里沒看出來。這讓我想起一個論語的原文,子貢方人,孔子說,賜也賢乎,吾則不暇。哈哈哈哈哈。

6.黑格爾說論語毫無出色的地方,其實他不知道,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從來都沒有要多出色,就連我們的聖人也是一種平凡人,我們可不想做西方英雄式的人物。

我個人的看法是,1題主還是多讀一點書,2.黑格爾在中國文化這方面不怎麼樣。


黑格爾評價毫無問題,因為他肯定看的不是文言文版本論語,看簡單批註的論語,不感到論語的無厘頭是不可能的,何況他看的論語還是經過翻譯註水。

從西方哲學角度看,論語高明在哪裡很簡單。

就是告訴你該到哪裡去,怎麼去。

從東方角度看,論語高明在可以讓你最快成功。

一本論語,2000多年來讀者如此眾多,原因只有要個,它確實讓很多人功成名就。

趙普說的半本論語治天下,抬高的是論語?非也,抬高的是他趙普,懂半本論語的能力,天下無二。真正能入門的太鳳毛麟角,近代通過新文化運動,某種意義上徹底關上了論語大門。要想理解論語高明,需要扔開思想上太多束縛。南懷瑾先生志向很高遠,以經解經很大師,不過看實際論語別裁,內容並無說服力,除了增加更多謬誤,談何解經?

其實千百年來東亞這塊土地的人很務實,根本沒可能會糾結去哪裡,王陽明先生這類人很稀少的。更多人關注的是群雄逐鹿平、安天下,而這些論語的優勢很明顯,兵書類反而沒成主流,因為特別古代混戰時期不存在現在意義的國境線,事實就是武力遠沒史書中那麼有效。說句不客氣話,有周以來是到辛亥革命才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再談談100年前新文化運動,這個觀點我很認同南懷瑾先生的。白話文運動把古文教育徹底打斷,白話文把我們的文字徹底工具化。而文字的缺點古人總結的很好: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古文言文已經淬鍊幾千年,大部分語義都能完整保留而不變色,太神奇了。古人用這種不變應萬變文體儘可能解決了不盡意的缺憾,而白話文是沒這個功能的。看到這肯定很多朋友會說現在小學生就有文言文了。記得有個高中語文特級教師呼籲修改通假字,比如將三顧頻煩天下計直接修改為繁。煩乃煩請之意,毫無通假字可能性,煩請體現了劉備的心誠。

所以這太讓人無語了,古代詩人都是文盲還是特級老師有問題?我特別謹慎通假字就是這個原因。

于丹說過論語是孔夫子弟子整理的語錄,對,也不對,這樣無法凸顯一個論字!

扯個閑話吧,其實論語在喪失語境下,有很多異譯。

舉個小例子:巧言令色鮮矣仁。 斷句: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鮮矣仁。瞬間可以100%反轉,如果沒有語境支持,我都可以選擇。巧言和微言大義有興趣可以比較下。

以上是我剛剛看論語學而第一的感悟。

是時候正本清源了,真正的以經講經來給論語重新注入真正的活水。

有同好嗎?


孔子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具有突出價值且儒家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1、研究探討孔子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突出價值

一、自強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年輕時,他好學上進,不斷進德修業。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後,便為實現自己的主張孜孜以求。孔子嚮往三代聖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實現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他對社會歷史與現實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可他依然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奮鬥。他希望教化社會人心,講究仁愛,遵守秩序並為之四處奔走,到處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孔子心目中有一片聖潔的天地,這就是要實現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謀逆不興、盜賊不作的大同社會。孔子晚年喜愛《周易》,《易傳》中多次提及的「剛健」、「有為」。《象辭》所說的「自強不息」,其實正是孔子生命主題的寫照。

二、與時俱進

孔子執著於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絕不是愚頑不化的人。人們誤解《禮運》篇以為孔子嚮往的大同社會是所謂「原始共產主義時代」其實,認真對讀《孔子家語》與《禮記》的該篇,就會發現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時期。孔子思想的顯著特徵是主張「時變」主張在變化的時勢中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大學》引述古訓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傳》則有「生生之謂易」以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發展觀念。《論語》、《中庸》、《易傳》中都記有孔子的相關論述,而《周易》中所說的「與時偕行」最為準確地表述了孔子的這一思想。

三、天人和諧

孔子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突出表現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貫思想上。在《易傳》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組成的三大要素。《賁·彖傳》日「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與自然並列,就應和諧相處,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互協調觀念。孔子認識到客觀規律不可抗拒,他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豐富的天人和諧等生態意識認為人應當自覺認識與遵守自然規律。《論語·述而》說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家語·五帝德》記孔子說「治民以順天地之紀」、「仁厚及於鳥獸昆蟲」、「養財以任地」、「履時以象天」、「春夏秋冬育護天下」之類,都包含有注重生態平衡,遵從自然規律的意義。

2、研究探討孔子儒家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

一、教育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這取決於四個有利因素經濟實力的強大、決策者的決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傳統。在傳統方面,楊振寧極為看重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遠影響。眾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思結合、重視實踐、學仕結合。」其中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更顯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幾乎就是我國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質以實現「科教興國」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興起於西方的現代教育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則普遍被忽視其結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孔子德才兼備、德智並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其偏。

二、經濟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西方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高效率、標準化。在這種體制下,人只被視為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一道工序,或只是龐大而複雜的製造金錢的機器上的一個零件,他的生活和權利得不到企業管理者真誠全面的關心。與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則是「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地愛人、關心人,而不僅僅是利用人、控制人。這就使得生產者在企業中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對外競爭力也由於生產者對「家」的忠誠奉獻得以增強。用一位日本企業巨子的話說,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盤,一手持《論語》。」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現得最為全面。其博施濟眾、依群利己的經營宗旨「以人為本、仁民愛物」的經營原則,「以義取利、誠信為本」的經營道德,「好學重教、以智經商」的經營特色,「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經營方法。這一切無不是孔子思想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創造性運用。

三、政治

當今世界有兩大顯著趨勢,其一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擴展人們被愈加緊密地聯繫在一個「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國家間的衝突和矛盾似乎在朝著擴大、加劇的方向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仍在四處遊盪。在未來的世界中,各國應當遵循怎樣的政治倫理,才能使我們這個星球平安無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滿仁愛精神的「忠恕」之道應當是當今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中心價值。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應當是克服「西方中心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實現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發展、國家共同繁榮的基本法則。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不應成為歧視和強權的現實借口,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也不足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徹底摒棄滿懷惡意的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政治思維,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識,用孔子一樣對他人充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庶幾人類可以實現「有道」的大同社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山東曲阜即將修建基督教堂及蔣慶等人對此事的評論?
儒學圖標為什麼是水字?
中庸之道現在還實用嗎?
如何理解孔子說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中國是否企圖復興儒學以期從思想上統治國民?

TAG:儒學 | 中國哲學 | 論語書籍 | 現代新儒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