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分低能」是否只是「低分者」掩耳盜鈴之說?

認識很多所謂名牌大學的高分者,也許是我見識短淺,但通過接觸感覺百分之90都屬於「高能者」,對人做事都沒的挑剔。而相反認識的所謂「低分者」卻在這方面差強人意,至少不是分越高能力越低,以及分越低能力越高。如果此問題有傷害到某些人在這裡表示道歉。


我時常想:為什麼會出現高分(在學校成績很好)低能(工作時卻力不從心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有人給我的解釋是,智商高了情商肯定要相對低一些。但其實我是不認可這種觀點的。在學校的時候,學習能力最重要的體現之一就是成績。一個以學習為本職工作的學生,連成績都搞不好,要拿什麼證明他是有能力的呢?

這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最近才漸漸摸索出一些答案。

先來講個小故事吧。

我從三歲半開始學鋼琴,一直堅持到初中畢業。十二年的練習生涯大概可以分成前後兩段。第一階段在中央音樂學院跟著歐陽教授。雖然家裡沒有人做這一行,但刻苦練習還是讓我成為了老師為數不多幾個學生中彈的最好的。我按部就班地練琴,考級。據說現在的琴童可以跳著練,那時候只能踏踏實實一頁一頁地練。被打了多少次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有一次手指頭被門掩了,我終於休息了一個晚上。雖然坐在琴凳上,可是我卻在看童話書,別提有多開心了。練琴的生涯很苦,可是考到四級的時候,接連兩次都失敗了。這件事情當時給了我很大的打擊,歐陽教授說中央音樂學院的考級標準越往上越嚴格,既然以後也不專業學音樂,不如去中國音樂學院考試試。也不知是我練夠了時候還是確實標準降低了一些,我一下就考了優秀,可能相當於現在的A+,參與了那一年的彙報表演。

就是在那次彙報演出上,我結識了我的第二位鋼琴導師 張老師。他是一名極具商業頭腦的音樂人,從劉詩昆鋼琴藝術中心獨立出來後立誓只教五年鋼琴就攢夠本錢下海。

彙報演出的學生幾乎80%都是他的學生。她們活潑極了,無論從舞台表現力到演奏實力都耀眼之極。開場曲由他的老婆帶領19位學生,十架鋼琴的四手聯彈《保衛黃河》。我學了很久鋼琴,卻從來沒有像那次一般被鋼琴的魔力所震懾。正好當時歐陽教授年歲也比較大了,所以我就轉去了張羽沖門下。

張老師是一個極富人格魅力人。他的琴技也許比不上那些音樂學院的教授,但他教出來的學生音樂氣質極好。他同時授課,三小時的課程中大概有五名學生共同在場。我們也不考級,只參加比賽。半年一場,年終的時候他還會再花錢租一個音樂禮堂進行年終匯演。跟著他學琴的那段日子裡,我雖然一級都沒有考,但卻拿遍了各種獎項,從東城區藝術節到北京市藝術節,還積累了無數舞台表演經驗。而那些獎項,不僅讓我獲得了憑空而降的九級證書還有中考加分。

別誤會。你以為我要講的是一則勵志人心的故事嗎?不。我要揭開的是一項最殘酷的事實---在我練習鋼琴的第二個階段,我只練習了不到第一個階段1/4的曲目。而我獲獎無數的的實力,也只有《平湖秋月》和《二泉映月》兩首被我彈得出神入化的鋼琴曲。

可是當別人來我家做客的時候,看見的是我那些獎盃。我出去炫耀的時候,說的也是我在各大演奏廳的「光輝」事迹。捫心自問,我有九級的水平嗎?沒有。我的真實水平,也就只到四級再加上那兩首曲子而已。

這讓我聯想到了一個現在的學霸同學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考完我就忘了。」

這讓我聯想到了這個時代的一個普遍現象,「高分低能。」

雖然不是反智主義,但我也再不想盲目膜拜傳說中的「高分大牛」了。



貼吧里經常能看到高分低能的說法,實際上,在高中時,我還是相信這些說法的,但是,到了大學,發現完全不一樣。我是數學系,大一談戀愛,成績不好不差,我本來就只是打算安安心心畢業,但是後來分手了,便想奮力拚搏,首先就是成績,在年級大會上,排在我前面的有60多位(總共130人吧)。前30位,10多位是學生會(我倒也不是說學生會有什麼用,至少他們敢去學生會)一位女生獨立的做了和美國某高校的一個聯合項目。四位常駐學生表演主持,還有一位常年不在課上,早就拿各種程序設計大獎到手軟。真的我很羨慕他們,不僅學習上不差,其他各個方面都挺牛逼的,反倒是我們這些成績不怎麼樣的,或者低分的,大都是窩在宿舍打遊戲,看劇。所以,我現在根本不相信高分低能,你要想取得高分,大學不比得高中,高中至少你還有題海戰術,大學真的就不一樣了,你的思維方式,你的毅力,你的抗誘惑能力,不得不說,大學好多人都是抗不了誘惑,大多數人高中成績不差,到了大學就不行了,都是抗不了誘惑,那些高分人首先就能抗住誘惑。這一點,多少人能做到?這不是能力?


高分低能與低分高能都有。大部分社會上關於高分低能都是媒體炒作出來的(我沒有抹黑媒體的意思,媒體的工作本來就是篩選新聞報道的),這些媒體對教育有看法,認為教育需要改革,可是他們沒有權力去敦促政府改進,就只能通過報道這些新聞來引發社會思考教育問題,從另一個側面讓政府有所行動。

至於題主所說,大部分高分者都高能,部分低分者差強人意,這個應該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考慮。現行的教育制度給高分者更多的自信,高分者獲得教育資源也都更好,高分者所處的氛圍也更加高能,所以很多高分者高能也在情理之中,同理低分者差強人意也不是他們的錯。


中國的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很多年了,很多人卻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所謂的高分低能,或許不過是失敗者的借口罷了。

我相信,那些叫嚷著「高分低能」的人,自己絕對沒有為了分數付出過百分之百的努力,你無法想像那些考到「高分」的人對於榮譽與成功的渴望。如果你付出過百分之百的努力,你就應該知道對於非天才的人,那條奮鬥之路有多麼難走。

我說的或許有點功利,但是我相信,此言不虛。


聽到我有被別人說高分低能之類的話 然後我就說 那也比你這種低分低能的人好 感覺這種人竭力說分數高沒什麼用 完全是因為得不到


上中學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同學們成績都很好,後來工作都順風順水得心應手,我從來不相信高分低能這事兒,雖說情商智商不是一回事兒,但是我一直認為智商高自然想的全面周到,大腦能夠很好的組織編排語言,然後情商也不會太低。

直到上班後遇到個同濟的小妹妹,成績自然比我好,行政部門的工作都搞不定,說話她聽不懂,不知道是真不懂還是耍心眼,但是真的,看到她,我第一次覺得原來高分低能真的存在~~~


所謂「高分低能」是否只是「低分者」掩耳盜鈴之說?

人先不講……我搞電腦就講講顯卡,intel的集顯跑分極強,但是實際性能普遍不佳

高分也看是什麼分,比方說體育特長生你給他去搞繪畫哪怕和最差的藝術生比一下試試看?

當然實際的人與人的比較一般不會這麼明顯,但是這裡有很多細節需要考慮

至於

很多所謂名牌大學的高分者,也許是我見識短淺,但通過接觸感覺百分之90都屬於「高能者」

有這麼一個說法:「有錢的只會越來越有錢,沒錢的只會越來越沒錢」

只是人家的升級屬性點點的正,智商的上升附加了情商的連帶上升

還有題主這問題私以為應該當地圖炮拿去修改一下


確實,在技術領域,偶爾會見到北大青鳥出來的吊打211 985高材生的現象,但不會很多。

原因一,生理上,

考試高分,證明哪人腦子轉得快,功率高。但不代表可以長時間持續思考。

你的輸出=運算速度x時間

有些人很聰明,全神貫注思考幾小時就會因低血糖而頭暈。這種生理缺陷是無法透過高考測出來的。

有些人思考慢,但耗電低,一天可以思考十多個小時,長久以往自然產出高。

原因二,

高考是做題,考的是邏輯和模仿能力。但工作中做項目,更像大學畢業時運論文,搞research,寫課題。。

考的是創意,知識收集和辨偽能力。

就好比物理競賽拿一等獎不代表他能拿諾獎,考試歷害和做項目歷害之間也沒不完全畫等號。

第三,

而有的高材生可以21天理解c++的所有細節和功能,卻還是寫不出複雜點的代碼。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雖然學習新知識很重要,但有的人就是學得快,用得慢。而有的人就是學不會新知識,但能把舊知識用得出神入化。

例如有些程序員,他就是用慣了c,學不會新的面向對象的語言。但他硬是能用c寫出很多本來該由JAVA完成邏輯。

你說他聰明嗎?好像也不聰明,因為他連什麼是類和對象都搞不懂。

你說不聰明吧,但人家寫出複雜的邏輯。

但考試的時候,這種聰明並不好使。每道題都定死了考幾個固定的知識點,儘管理論上能夠從已知的知識點推導出未知的知識點,但考試不是做research,時間是有限的。

但總體上說,身邊高分高能的人還是多點。而低分,基本上都是低能的。包括我哈


分就是屁, 淺顯的scale永遠都是給淺顯的人拿來吹b的談資而已


估計存在阿Q型自我安慰的「低分著」,但高分低能並非完全掩耳盜鈴。

就身邊實際工作中的同事而言,絕大部分「高分者」對不起他們學校的名頭。

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有北科的、東師的、吉大的、河大的,說句不違心的話:實際工作能力都不行。

不是不優秀而是根本就不行,一些上進的專科生工作能做到90份,這些人能不能及格都難說。

按社會普遍認知來看,尖子生應該是周圍普通學生仰望的對象,很遺憾,現實完全打臉。普通985出來的學生就那麼回事兒,能力上和二本的完全拉不開距離,學習上的自律和上進完全沒有帶到現實工作中,整天抱怨、混日子的是絕大多數。

......................................................................................................................................................

最後,認為考上TOP2就會有一條康庄大道的趕緊醒醒,社會不是那個玩法。


初中高中都是實驗班的,從我的角度看,你說的沒錯,高分者大多高能,低分者我不好說。說起這個論調,我想起來前幾天我回答一個問題,一針見血直接指出了問題,後來那個問題被瘋狂舉報。

這種問題大家都懂,只是怕說的太開對自己沒有好處罷了。


高分低能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高分低能說的是只會掌握考試範圍內的知識點,卻不能把這些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知識體系並且靈活運用。舉個例子:英語考過6級的一個好友,和他打招呼時我叫他B,他一頭霧水……這就是英語方面的高分低能。


一般來說,高分低能的分一般指高考分數,能一般指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掙錢的多少。

而所謂高分低能,一般來說有另外一個詞:腦體倒掛。


推薦閱讀:

NPR電台哪一款節目最適合學英語?
上課接受能力差,自學能力強,這是什麼心理問題?
新知識學習的過程是否類似於「拆解」為已有知識的過程?
怎麼學習電腦方面的硬體知識?
你說過有哲理的一句話是什麼?

TAG:學習 | 教育 | 高分低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