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純粹雞湯、沒有任何指導性的答案卻能得到高票?
想不到這個問題得到了這麼多回答,非常感謝大家認真的答案。
原本我舉的例子確實是GayScript,而且他本人也在這個問題中給出了回答。我其實對他以往的一些答案印象非常深刻,比如他高中時期避免環境干擾刻苦努力,成長過程當中家庭變故,因為自己性取向產生的一些困惑和勇敢做自己的故事等等,我甚至上豆瓣閱讀看完了他的小說。因此這個問題絕不是針對一個人而問的。 我好奇的是,點贊同的知友是否有認真讀過答案,這些答案是否能幫助提問者,知乎體系對答題人的強化是否會導致答案內容質量下降。 各位回答中有兩條我非常認同:1、有時候提問者不需要一個答案,而只是一種情感需求 2、不同的人讀同一個答案可能會找到各自所需的東西,且和回答者的本意無關。 希望大家繼續探討,謝謝!
因為有人出場自帶100個贊啊
你給街頭流浪的酒鬼塞半瓶劣質殘酒,他喝的醉生夢死風流倜儻忘了現實的痛忘記一切的傷,抬起手背擦擦鼻涕後,自然會翹起大拇指贊一句:好酒!
是不是雞湯,不是你定的,不是我定的,因人、因時、因境而定。有些此時此刻你看起來是雞湯的東西,別人看來說不定獲益匪淺。有些時候要加油啊要幸福啊之類的「廢話」用得恰到好處也能產生共鳴和激勵。極端點的例子,一個人家破人亡萬念俱灰,打算去死了,到知乎來問一下咋辦。什麼樣的答案才算不雞湯,有指導性呢?
其實也許有時候在我們內心深處是知道該怎麼做的,只不過是需要尋求安慰和鼓勵罷了
我個人覺得,問題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學術方面,一種是感情方面。
學術方面是要拿數據、實驗說話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別人問,「為什麼我debug就是不過」然後貼了一堆代碼。如果你找出問題所在,改了代碼。那就是方向正確的回答,如果你不僅貼了代碼,還說出了查錯步驟,關聯錯誤。那就是好答案了。
如果你回答,「因為電腦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粟啊。有時他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有時會因為I/O的不暢而哭泣。題主,這個時候你只要輕撫它的鍵盤,陪著他就好么么嗒」……好的吧,不會有人這麼二。再說情感方面啊。
你的問題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答者、點贊者、觀看答案卻覺得沒有用的人。答者方面。
我沒有學過心理學,依據個人經驗來看。答題者,有「經歷過這個問題的」,還有「看到過這個問題的」。經歷過這個問題的,就像上一個方面中,寫過代碼,出過錯,真真正正煎熬過,走出來,總結了自己的經歷,告訴題主,我在有這種情感煎熬時,我是怎麼走出來的。這些答案有的看起來勵志,有的看起來黑暗。但因為是真實存在的體驗,鮮少有人說雞湯。而看到過這個問題的。多數是從文學作品,他人聽說得知了問題,然後進行了自己的思考。但是因為沒有真真正正經歷過問題,沒有體驗過面對問題時的兩難和糾結。所以說出「看起來理智,看著做起來容易」的事情的概率,也就是雞湯的可能性大。
「跟我生活了20年的老公出軌了,我怎麼辦。」(&<=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問題)
「離婚啊。你看世界還這麼大人生還這麼長你已經在不對的人身上浪費了40年你還要浪費剩下的時光嗎?」這種回答,在我看來就是雞湯。因為答的人,可能沒有和非血緣關係者生活20年的經歷,不理解其中的糾結感情,人的感情哪有那麼容易說斷就斷的。
縱然你說的在道理上都成立,但要做出來,對於題主來說,也許負擔得太重了。點贊者(觀看答案覺得有用的人)
點贊者,也是經歷過,或者沒有經歷過的。經歷過的,覺得你寫的雖然沒有事實,但是大意思對了。你寫的又這麼有煽動力,勾起了我經歷痛苦時的辛酸,那我就點個贊吧。
沒有經歷過的,覺得,你寫的好棒哦,看完渾身都充滿了正能量!獲得了一時的激情,點贊了。
就跟當時看完蝙蝠俠,覺得哇!英雄題材的電影還能這麼拍!天哪!然後拚命給《蝙蝠俠》刷票,給教父刷低票的感覺,一樣。觀看答案卻覺得沒有用的人
「我就是像題主一樣,陷入泥淖了。「我沒有力氣爬起來了,我真的,真的……鼓勵的話聽得太多了,有的鼓勵的還完全不是方向,我不需要……我就需要一根繩子,我需要知道怎麼爬上來。請你不要再坑邊喊加油加油加油了,這真的……沒有用。」這些人,是真的面對了生活的艱辛與痛苦,他不需要方向 (有的雞湯甚至兩個方向也沒有),或者說方向誰都懂,只不過你寫出來的好看點罷了。
「我缺愛」
——你總會找到愛你的那個人!他現在正在跋山涉水的朝你走來!(&<=雞湯,你憑什麼這麼跟別人保障。那個人是你嗎?)——你要先去學會愛自己,然後去學著愛別人,然後就會得到愛了。(&<=類雞湯)——你先要去學會愛自己,比如說培養興趣,多看電影,每周就社會熱點進行思考,豐富靈魂。然後去學著愛別人,在此我向題主推薦一本書,《如何征服英俊少年》和《如何征服美麗少女》。(&<=起碼有方法了。)最後發表個人看法。
個人覺得,感情類問題,還是有過這種經歷的人來回答,比較妥當。G.S關於同性戀群體的思考,讓我受益良多,他的奮鬥也讓我鼓舞振奮。但是有的題主就是不適合,就是需要放棄,鮮美的雞湯卻說著,再努力一下下!最後崩斷了。那是因為解決問題有兩種辦法,一是回答問題,二是消滅問題。
有時候幾大碗雞湯灌下去,就不需要問題了。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講故事的雞湯文會給人一個情境,比起純粹的理論分析給人更深的代入感,顯得更真實,說服力更強。
2.很多雞湯文作者文筆都不差,一篇文章中不乏精闢的句子和感人或是有趣的故事,而這兩點很容易贏得網友們的贊同。
3.雞湯文一般比較長,看上去給人感覺回答得更認真。(笑)
如果是在回答部分感情問題或者題主明確要求大家舉例說明的時候,雞湯文沒什麼不好。但在其他情況下,雞湯文最大的問題是以偏概全和答非所問。前者只能靠諸位自己分辨,時刻提醒自己個別事例無法構成充分的樣本,切勿輕率結論;而對於後者,我強烈建議知乎把「贊同」改成「很有幫助」,如果這個故事確實很動人,請選擇「感謝」而不是「很有幫助」。目前「贊同」與「感謝」的區分度不夠,而「贊同」加「沒有幫助」的模式又無法快速區分出真正有效率的答案。
你們不要鄙視雞湯,雞湯有可能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雞湯對很多人也是有益的——雖然對實踐沒有指導性,但對人的精神層面的影響還是有的。
大家都或多或少喝過一些雞湯,通俗一點兒說誰都有傻逼,迷茫,不知所措,看不到希望的時候。
再說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純粹雞湯、沒有任何指導性的答案卻能得到高票?"」純粹雞湯,沒有任何指導性的答案「不一定是壞答案,是好答案得到高票也理所當然;有指導性只是一個好答案的眾多素質之一,沒有這個素質也有可能是好答案。無聊,玩一次匿名。跟人需要宗教一個道理。
因為繁體字+一大段沒什麼內容的話+幾張圖(最好是帶曲線帶數字的)會顯得很高端的樣子。具體你可以參見以下雞湯王Y某的回答。
有些話,教不會你任何東西,卻能給你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有的時候,人衹是需要這樣一個理由。
這就和那種星座預測是一樣,說得模稜兩可,誰都可以往自己身上套。代表人物,那個叫什麼琪的男的,我忘了!
我記得有一兩個批判雞湯的例子。1、某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問于丹,我和女友生活不富裕,還得面對時不時就有朋友聚會什麼的開銷。于丹開導說,你該這麼想:這說明你有很多朋友啊。然後大學生豁然開朗。。。第二天他還得繼續苦逼地面對他的問題。2、漁夫和富翁都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漁夫感慨說你辛辛苦苦賺那麼多錢,多累圖個啥。富翁說為了能在沙灘上曬太陽,漁夫說我現在不就是么。其實富翁今天可以曬太陽,明天可以去爬珠峰,去別的地方旅遊,吃想吃的,玩想玩的。漁夫只能日復一日地三天打魚兩天曬太陽。
私以為,心靈雞湯就是心靈的AV,看著爽就行,看多了專業的自己也能造一些
我們需要謊言,只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一句話就能回答的問題,卻有人在那裡長篇大論,而且答不對題?
※如何看待知乎上純粹調侃的答案?
※如何解決在知乎提問沒有人回答的境況?
※突然發現知乎上的問題大部分都可以在果殼上找到答案,那為什麼還玩知乎呢?
※知乎現在的答案基本都偏向於戲謔的回答,正式直接的回答問題較少了,偏離了提問者真實的本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