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道家的區別是什麼?

第一次接觸到這兩者是不同的概念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無力自己水平不足不能系統的歸納出兩者的區別和聯繫,請問有高人可指點一下嗎?


不用說那麼複雜,簡單明了:道無鬼神,獨來獨往。道家不事鬼神,而道教事鬼神!

事,就是祭祀鬼神的意思。道家,並不是否認鬼神的存在,而是自認為道性真靈高於鬼神而存在。所謂「氣清為仙,氣濁曰神」。神是有職位的鬼而已。

《老子》第六十章「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看到沒,不是不承認鬼神,而是認為道高於鬼神。《莊子》也是追求「千歲厭世,去而上仙」的。居然有人瞪眼兒說道家不承認鬼神仙的存在,眼睛是出氣兒的嗎?

文始道門兒里說,人體有三把火。左肩為魂之火,右肩為魄之火,頭頂為靈之火。左右肩頭之魂魄火,鬼神能夠干擾其滅掉,但是只要頭頂的真靈火不滅,左右兩火又可重燃,叫做「真靈不昧」。能讓你真靈火熄滅的,只有你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恐懼、沮喪、放棄等等。所以,修道修的是什麼?有人說法力。咱不抬杠。其實,可以換一種說法:法力就是定力,定力就是強大的念力,念力就是強大的氣場,無所畏懼的強大氣場。然後再消除念力,就是不顯,就是道。

道家是散仙思想,沒有神鬼的階級,逍遙天地之間或天地之外,追求的是個性的解放。成仙,就是要拋棄包括肉體在內的一切牽絆,難道是為了臣服於誰嗎?當然不是,而是要得到真正的逍遙。即便是崇拜的老子,也只是個老師,受人尊敬,而不是壓在頭上的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弟子未必不如師,真正的道家思想是見賢思齊的,而不是唯唯諾諾俯首帖耳。敬人與自敬、不卑不亢,這才是真正的道家態度。

古來道家,傳下很多訓誡,但是即便被人寫進道教的經典里,也是沒人執行。這就是沐猴而冠,道教拿著道家的思想來裝扮自己,混淆了眾人的視聽。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玄都律》:律曰:道士女官,皆不得使民私祠祀鬼神,殺豬羊,妖言惑語。此偽事,皆道之所禁。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

第一百一十三戒,不得向他鬼神禮拜。

第一百一十八戒,不得祠祀鬼神以求僥倖。

《老子想爾注》:行道者生,失道者死,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禱祠也。道故禁祭餟禱祠,與之重罰。

《抱朴子內篇》:余親見所識者數人,了不奉神明,一生不祈祭,身享遐年,名位巍巍,子孫蕃昌,且富且貴也。

看到沒,到晉代葛洪時期,真正奉行「不事鬼神」的人已經很少見了!

《陸先生道門科略》:祭祀鬼神,祈求福祚,謂之邪;稱鬼神語,占察吉凶,謂之祅;非師老科教,而妄作忌諱,謂之巫。

《登真隱訣》:謂人先事妖俗,今秉正化,應毀破廟座,滅除禱請事。(陶弘景注)

《周易》觀卦: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看到沒,明確告訴你了,「神道設教」是聖人統治愚民的工具!

那麼,為啥還有那麼多人信神鬼,而祈求他們賜福保佑呢?

因為還是弱者多嘛!弱者的心態,就是渴望有人保佑啊。強者,都是保護他人的心態。所以只要有弱者存在,世間就會有「教」!


國際視角研究上,一般歐美認為道家道教看似分離,實際一體,只有日本認為道教與道家是分離的。


從宋金元時期為例看道教道家區別:

一、全真教:

這是一個融合儒釋道三家產生的宗教,除了道家色彩之外,他還吸納了佛教「五戒」, 儒家「忠恕」的思想,正如王重陽詩中一般,「儒門釋戶道相通 三教從來一祖風」他要求弟子們以「救 一切眾生」為修行目標,而達到腎虛這一終極目標,就必須先「忠君王」(《重陽真人金關玉鎖決》第一),從修行法門來看,他要大家斷除念想遁入空門,這就導致了人們的軟弱病以及精神上的 萎靡不振,從立教大綱上看,他又公開站在官方立場上說話,以「三教統一」為指導的神秘主義思想叫人們遁入玄門,規規矩矩,忍氣吞聲,方便帝王對百姓的支配,可以說,王重陽一手創立的全真教,既有符合民眾精神寄託的一面,又有可為王朝服務可供封建統治者利用的基礎。

這種的宗教融合,聽起來煞有其事,那麼實際效果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道家經典《道德經》中說過,「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種陽在後陰在前的思想源自《歸藏》,《禮記》中「吾欲觀殷道,得坤乾焉」這說的就是歸藏之卦,其排列先坤後乾。道家談及陰者甚多,陰為水為小,隱而不顯卻為著之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從幺為小,柔弱,卻又小可為大「天下莫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將主陰思想用於政治上,便有了其同情勞動人民的一面;而儒家奉五經,以周易為冠,陽卦在前陰卦在後,之後以天為陽,以地為陰,產生了天尊地卑之說;以君為陽,以臣為陰,產生了君為臣綱之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孝經》更是以之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至孝的理論,將忠孝當作一個人立世的基礎,這一理論,從根本上來說,是為封建君主專製做論證的,而像這樣的說教,在儒家經典中比比皆是。那麼,全真教妄圖將儒道這兩種極具差異的學說融合在一起,作為行動的指南,那麼其內部難免產生分歧,而宗教本身又具備一種「超階級」的面具,因此,一旦封建統治者看上了它,加以誘導,矛盾的兩個方面就會發生變化,換言之,當儒道兩家理論產生分歧時,天平的砝碼就將漸漸的移向統治者一邊。

另外,作為一個宗教,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香火,道士們往往會採取很浮誇甚至於很荒謬的方式來吸引信徒,金末,全真教子們大肆鼓吹《老子化胡經》,稱佛教為老子所創,與釋家高僧辯法,這種自取其辱的行為不僅使全真漸漸沒落,還令老子無辜蒙羞。

二、太一道

作為與全真教一樣在金初產生於河北的一大新道教,和由丹鼎派脫穎而出的全真教不同,太一主要由符籙派演化而來。他們倡導守柔輪(老子理論),篤人倫(「所以區區塵土間,為親故也,今不侍養,復何待哉」,作為一個入世宗教,其教倡孝道),樂振施,變醮法(為防止齋醮勞民傷財,其教祖師反對朝廷譴重臣參加齋醮大事),倡火葬。

這五種做法,與其教義「太一」之意基本相符,但在太一道後期,其教也變成了維護宗法制度的一股力量,蕭應掃《元始無量度人經》中「不忠於君,不孝於親,不善於物,嫉諸賢,妒勝己,訕良善,辱孤貧,誦經無益」的戒律就能很好的說明這一點,實際上,守柔弱的思想在抑制人民的反抗上是有利的,而篤人倫對於安定當時流離失所的百姓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最終,其教在元仁宗年間為全真所吞併。

三、凈明道

北方太一全真興起的同時,南方也出現了新道家凈明道,其教又稱凈明忠孝之道,其教將忠孝理論系統化,並從根本上進行哲學的論證,將道家的自然觀作為其宗教倫理學的基礎,並將「忠孝」思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納入了「孝道王」神仙系統,人們通過「忠孝」修行不僅可以達到凈明境界,還能升入「無上」之境,即「孝道仙王」。(《孝道關許二真君傳》)

可以說,經過其教主劉玉的改革,修鍊、齋醮、符籙等傳統方術以降居次要位置代之而起的是封建忠孝倫理道德觀念,其教還繼承了早期道教「勸善書」的思想,搞「日知錄」、「功過格」,提倡人們「吾日三省吾身」,以破心中賊,這樣的宗教,雖然能為統治者青眼併流行一時,但是如果真的細究他與道家之間的聯繫,那麼,只能說他們的教旨中,都存在一個「道」字……

------------------------------------------下面是分析的分界線------------------------------

1、為什麼選擇宋金元時期作為研究道教道家區別的斷代

北宋末年,宋徽宗實行「度牒」政策,導致了道教的衰變。正當宋廷衰落之際,北方女真於蒙古二族異軍突起,相繼揮戈南下,以致生靈塗汰。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渴求精神上的安慰,而在征戰中的統治者也要與之相應的精神武器,那麼,作為封建制度意識形態之一的道教,在這種百姓難以照舊生活下去統治者也難以照舊統治下去的時候,其必然會產生某種變革,即所謂「亂世多宗教」,在這種情況下,道教安慰民眾與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兩面性會以一種十分清晰、典型的方式體現出來,而從這種兩面性的體現形式中,道家與道教的區別就能表現的更加達觀、明了

2、那麼如今的我們該如何評定道教

正如前文所說的,道教是封建制度意識形態的體現方式之一,不過「皇帝有求於道觀,道觀興修有賴於朝廷」,就以全真為例,全真而仙,不可殺生,於是信徒們就會以這個標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全真而仙,忠君孝親,於是信徒們又會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這也就決定了他們必然要在各種場所從事於封建統治有利的修行活動。

但,不可否認的是,道教也促成了中華文化的發展,他們即吸收了以理為核心的儒學思想和以禪宗為主的佛教思想,也促使了儒釋兩家在理論上的研討,從而廣泛的滲透到了哲學、歷史、天文、文學、地理、數學、醫學、倫理學等眾多領域,所以,可以說,道教一方面繼承了道家中神秘主義的因素,同時也是落魄知識分子以及被壓迫民眾變態心理的曲折反應

最後,引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作為結語,也作為當今我們對待道教的態度

「人們能消滅宗教,這很好,但要是能消滅人們對宗教的需求,那就更好了」

參考文獻: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陸玉林、彭永捷、李振綱《中國道家》

第一次知乎發帖,謬誤之處感謝各位指正

各路大神都在評論區內,請大佬們移步(≧ω≦)/


道家和道教的關係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關鍵原因是它們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關係。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礎。雖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間巫術等各種傳統思想,但道家思想還是其最根本的基礎,如果沒有道家思想作為基礎,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種民間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對象,除了民間固有的神靈之外,許多是對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話(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晉玄學過後,道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派別已經消失,只能依託道教信仰繼續存在。如果沒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學派一樣,湮滅在歷史的塵煙中;第四、許多道教人士對道家理論的傳承和創新有過卓越的貢獻,如成玄英的重玄學說、陳摶的太極圖等。所以將道家和道教完全對立起來,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道家和道教雖然存在多方面的聯繫,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時期創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張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主要從事的是學術活動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動,奉《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等為經典,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將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追求的是長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第三、道家無為自化,重視不言之教,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師承關係,但道教卻非常講究師承關係,有教徒與組織,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家(尤其是黃老道家)雖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為主,融會貫通而成,而在道教那裡,更多的卻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傳統民間信仰的意味很濃。第五、道家分為老莊派、黃老派和楊朱派,除了老莊派有一些隱世思想外,黃老派和楊朱派都是積極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響,極力宣揚出世思想。因此,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就是道家。[13]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隨同我們民族的起源而起源,早期參雜原始的宗教崇拜如祖先崇拜、鬼神信仰、原始哲學、神仙方術等,逐漸演變成一種宗教,從三皇五帝時期之始,伏羲畫八卦、黃帝問道廣成子、文王演周易以至老君著道德五千言,延續後世,漢時,張良輔助漢高祖定江山,得兵書於黃石公,東漢後期,張道陵祖師創天師道;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逍遙自在精神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中蘊含著他們對道教的理解;唐代藥王孫思邈便是從外丹學入手,將中國的傳統醫學發揚光大;詩仙李白尋仙訪道,並在山東濟南皈依道教,其詩詞飄逸逍遙而為仙;宋末元初王重陽創全真道,丘處機祖師一言止殺全真大興,元末明初,張三丰演太極於武當,太極文化至今遍布全球。

道教始終與中華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深深紮根在傳統文化之中,道教就在我們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傳統文化,深深烙印著道家的痕迹。

所以,興揚將道教這樣概括:興起於三皇五帝,揚傳於文王老子,集萃於諸子百家,成教於正一天師,道蘊於魏晉風骨,德覆於盛唐之世,立規於重陽祖師,宣揚於邱祖西行,落魄於明清之際,聞達於今時今日。

教科書中不會告訴你魏徵是道士,也不會告訴你李白是道士,也不會告訴你孫思邈是道士,不會告訴你王羲之基本算是道教世家,不會告訴你黃帝問道廣成子可以看做道教的起源,教科書中告訴你的只是他們想告訴你的,如同媒體所展示給你的,只是他們想展示給你的那部分,刻意忽視了一部分,既不否定他的存在,也不肯定他的存在,歷史背後的真相需要我們自己來追尋。

長久以來,有種割裂的習慣,把道教硬生生的割裂成道家與道教,凡是進步性的都是道家的與道教無關,凡是道教的,都是封建迷信,是打著道家的旗號建立了迷信的宗教,那究竟道教與道家真的是割裂的么?道教與道家如同一個人,你能把一個人的靈魂和肉體截然分開么?

道教起源於我們文明的蒙昧時期,三皇五帝便是道教信奉的起源,伏羲演八卦、神農嘗百草、黃帝問道廣成子,擺脫不了道教的痕迹,夏商周時期,包括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其實是政教合一的政權,天子受命於天,天子在行使宗教的權利,整個民族都是以道教為宗,包括祭天地祖宗,也就是所說的敬天法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是替天來管理這片土地,這個天,就是道,這個天子,就是道德代表;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漢代之前,任何人都是道教徒,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天子便是道教的掌教,代天宣化。

到了秦統一天下,打破了原有的體系,漢代,更是在文化大毀滅後建立文化體系,雖然皇帝還是天子,但是春秋戰國末期帶來的諸子百家,讓信仰體系混亂,我們不知道該信什麼了,與我們現在的狀態非常相似,破滅了原有體系,就要建立新的體系。

那道教到了那裡去呢,道教從天子那裡,在漢代被降低到了民眾之間,張道陵祖師創教是道教由官方走向民間的一個轉折時間,當時張良得到黃石公的傳書,是道教在高層的遺留,幾百年的變化,道教走向民間。

道教曾經想再次走向天子階層,這個就是我們不能避諱的黃巾起義,也是道教色彩的,但是當權者不會容忍新的當權者的競爭,自然走向了毀滅一途。道教也就從此,斷絕了天子做掌教的可能,由天子階層下降,到了士大夫以下的階層,有信奉道教的皇帝,有信奉道教的宰相,有信奉道教的皇后,甚至有皈依道教的皇帝,但再也沒有做掌教的天子;甚至到了明代,道教從賢者階層走向了江湖術士,徹底淪陷了陣地。

天子做掌教的階段,被稱為道家,天子不做掌教的階段,被稱為道教,都是道教的不同階段。以道治理國家,是為道家,以道教化眾人,是為道教。


《真假難辨的道家和道教》

貧道說句大實話啊,歷史上的道家與現在的道教在學術源流上根本不是一回事,「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漢初的黃老之道,「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漢儒的周孔之道。

而且漢代人所說的道家和黃老一直是異名同實的概念,也就是說黃老之道才是漢代人心中最正統的道家,尤其被宮廷中的王室貴族階層和執政文官階層等主流人士認可。等到東漢末年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政治鬥爭激烈,社會固有階層已經分裂動亂,人們才等而下之地用黃老之道指稱今天所說的道教團體,湧現出以張角的太平道和張道陵的五斗米道等為典型代表的在野政黨社團,開始把民間巫鬼法術與宮廷黃老道學雜糅起來包裝教義,爭取更大的政治社會話語權。

而在西域大乘佛教入華之初,曾效仿儒教把「周孔之道」稱為道教一樣,也把「佛陀之道」稱為道教,可是由於同稱道教的「太平道」因為組織黃巾軍暴亂被官軍武力鎮壓,圖謀不軌的「五斗米道」在被曹操軍團招安降服後勢力逐漸龐大,後期一些道教豪強社團也多次發動武裝暴亂造成較多負面影響,於是儒家和佛教就放棄使用道教這個名號了。直到葛洪真人又重新研究發揮,道家、黃老和道教才在南北朝以後逐漸成為同實異名的概念,被約定俗成今天的道教專有名號。尤其是唐朝李氏執政以後,道教人士才開始吹捧李唐血統,不公開貶損黃帝和老子,結合儒道哲學和佛教神學,發展出稍有特色的「重玄道教」和神仙體系。

比如貧道,就信奉先秦兩漢時期流行的道家正統「黃老道」學派(主要包括黃老道學和神仙方術以及中醫藥學),算是唐末鍾呂派丹道和宋末全真派丹道的宗派始祖,這可跟在東漢末年曾被官方列為「邪教」的雜糅了西南少數民族「巫鬼道」的民間「五斗米道」等天師道教豪強政黨集團以及後世正一派符籙政治道教沒多少關係啊!著名道教學者王沐先生(好像也是全真派居士)就曾經對道家歷史和道教宗派源流進行過考證明辨,可以說道有道統(以老子道派為始),教有教統(以天師道教為始),仙有仙統(仙道以黃帝學仙為始),丹有丹統(內丹以鍾呂丹道為始)。

是不是感覺貧道的論證跟教科書結論和宗教徒說法都不一樣?沒辦法,歷史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PS小姑娘啊,真實可信的歷史往往被別有用心的人物隨意塗抹。人怕出名豬怕壯,傍個名牌做包裝,允許孔夫子抱周公的大腿給儒家充門面,也不能禁止張天師認老子當祖師編造道教信仰,更不能阻止民國以後的道教人物綁架老子和黃帝給自己貼金啊,想當年黨國革命領袖還扯馬克思大爺恩格斯姥爺的大旗走中國特色主義道路呢!其實你們要是看多了宗教史和學派史啊,編造神佛和包裝領袖的手法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一回事,人艱不拆了,掰掰!


道教是一個宗教。例如全真派的丘處機,就是道教人物。

道家是一個三觀相近的人群,可以有師徒的傳承,但並沒有固定的組織。例如漢代的張良,是道家人物。

道教基本秉持了道家的哲學觀,但也不同。

比如對於生死的態度,道家是:聽之任之,死生一如,莊子就有說不定人死後比活著更開心這類的話,他老婆死了,莊子還「鼓盆而歌」。

而道教則通過養生、丹藥、修鍊等等來追去長生不老。然而他們貌似也認為自己看淡了生死,而且能自圓其說。


道家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其中有一派認為人可以利用道家思想做到白日飛升,這一派就是道教。


玄元聖祖五千言,不言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白居易


道教盲根本是一派胡言,需要學習一個

先研究一下天干地支,背一下二十四節氣,好好看看農曆吧,只要是個中國人不管變成香蕉還是基督徒還是msl,骨子裡都是道教徒,中國文化就是道

談笑風生和為貴,悶聲發財韜光養晦,這些技能都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你不能鄧眼說瞎話,道教沒有沒落,相反道教已經融入民族血液,我們以道教的方式生活已經習以為常,中國傳統節日均來自古老傳說,而古代社會就是道教社會,古代道教比佛教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不然怎麼沒有一個傳統節日屬於佛教,別告訴我微信朋友圈裡今天XX菩薩過生日,這種錯誤的信息你再轉發一遍,等於你也有責任吧,你說改開不支持道教,我覺得改開是支持的,是自由的,你在文哥期間敢給道教插旗?乃衣服,都改開40年了,你回頭再把道教批判一遍,這不行的,我跟你講,你要好好研究一下再發言,今天我就得罪了你一下。


請了解一下思想史與宗教史。對道家和早期道教有點基本了解的人都不可能認為道教不能與道家分開。


你這個問題,前輩陳攖寧先生已經做了詳細的論述,此處就不多言了。

具體可見此鏈接:陳攖寧:道家與道教


道教是一個宗教。道家是一套世界觀和認知方法論。「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教的歷史不過兩千年,在漢朝的時候,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了五斗米教,所以姓張的這個人就成為了道教祖祖輩輩的天師。道教也像其他宗教一樣有傳承。包括後來的南派北派的興衰都是看哪一派剛好有了比較出名頂事有修為的道者,以及隨當時當權者的喜好而興衰的。(吐槽一句,現在豆瓣比較常吐的男朋友都要西藏之類的,為什麼現在藏傳佛教這麼火,都是因為清朝統治者喜歡...)比如後來王重陽和丘處機由於成吉思汗的賞識而一度讓全真教區別於南派成為北派正宗。道教是一個多神論的教派,包括張道陵奉老子為道德天尊以及後來的三清等等諸神,都是把原來的道德哲學家神化了。

但是,道家的歷史源遠流長,伏羲、女媧、神農、黃帝,都是道家的傳承者。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現在大家一說道家說的都是老莊,其實道家在老子之前還是有很深的淵源。

老子之前的商朝的開國宰相伊尹,也屬於道家。就是用「以鼎調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所謂的「治大國若烹小鮮」。還有姜子牙等,都是道家的傳承。

——以上節選自 徐文兵梁冬《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

我的理解,比較容易區分的標準是

道教是一種本土由道家思想和其他神鬼學綜合衍生出來的宗教。

道家是一個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自身存在與世界存在的一種思維辯證方式。

是「諸子百家」之中後來由於被道教觀念混淆而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一家。


這個問題,我們從一本書講起——《黃帝陰符經》,是道士寇謙之所藏。

在解《黃帝陰符經》這本書之前,我們需要先回答關於這本書的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黃帝陰符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第二個問題是,《黃帝陰符經》這本書的作者到底是誰?第三個問題,《黃帝陰符經》里的陰符是什麼意思?

一、《黃帝陰符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很多人都認為,《黃帝陰符經》是一本天書,這個直覺是對的,它的確是一本道盡天機之書。進一步,有人認為,《黃帝陰符經》是道家經天緯地之書,有人認為是兵書,有人認為是縱橫家之書,有人認為是內丹術之書。眾說紛紜,不一而足。

陰符經有道家治世之用,有兵家克敵之用,有縱橫家縱橫捭闔之用,但又不僅僅限於一家之用,而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能,無所不克。並且,這本書只用幾百字,就把天地人之道,闡述得極其通透,用字凝練傳神且玄奧峻達。所以至道學宮把《黃帝陰符經》列為至道四經之一。

具體地說,它是一本教人如何體察大道,把握大道,運用大道的書。

二、《黃帝陰符經》的作者到底是誰?

流俗的考據派和疑古派認為,陰符經是後世託名的偽書,並非黃帝所作。之所以存在這種淺薄的認知,是由於他們,對中國文化的道術傳承,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唐代,陰符經被道士李筌在嵩山的一個石室里發現,得以重現於世。書是寇謙之所藏。

從李筌對陰符經的註解看,他並沒有讀懂這本書。一個連讀都讀不懂的人,顯然不可能是這本書的作者。那寇謙之會是這本書的作者嗎?也不是。寇謙之又是個什麼人,《黃帝陰符經》為什麼流傳到寇謙之的手裡呢?我們接著分析。

寇謙之是北天師道的創始人,當時中國處於南北朝時代,天師道出現分化,在南朝逐漸演變出來一個上清派,在北朝演變出來一個新天師道。所以,寇謙之的藏書和道術源頭,是張道陵所創立的天師道。我們繼續往前追溯。

現在有兩個問題,天師是什麼?為什麼創立天師道的人是張道陵?我們先解答天師的問題。我們現在的人一想到天師這個詞,就覺的是畫符捉鬼的道士。完全錯了,天師的本意,是天子之師。祖龍之後,天子改稱皇帝,天師也就隨之變成了帝師。天師和帝師,是同義詞。比如,岐伯,老子,這樣的人,都是天師。

天師的職責有三個,一是負責守道,掌管皇家圖書館。二是傳道,負責培養天師接班人。三是以道輔佐君王,經世濟國。老子是一個分水嶺,可以認為,他是末代天師。因為在老子之時,守道,傳道,治世,這三件事同時出了問題。

首先,周王室內亂,王子朝帶著皇家藏書奔楚,這造成了王官學術失守,典籍流落民間,以至於後面,社會上私學百出,王官之學,下移庶民,變成諸子之學,這是百家爭鳴的學術根源。原本,老百姓都是看不到這些秘藏之書的。孔子非史官出身而修《春秋》,這就是學術下逮庶民的表現。為什麼官學會失守呢?因為犬戎入侵,周平王東遷,周王室式微。所以說,蠻族入侵,是我們華夏文明,每一次文明倒退的根本原因。

其次,遴選天師的接班人,也出現了問題。老子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天師接班人傳道。孔子到周朝向老子問道,只是對周禮之道感興趣,對無為而治的天道不感興趣,大概老子比較失望吧。

第三,春秋時期,天下大亂,天師輔佐君王的治世工作,也出了問題。

這三個問題,是導致老子心灰意冷,騎牛出關的主要原因。雖然老子沒有找到合適的天師接班人,但是老子直接間接地傳授了很多弟子,形成了老學五派和其他諸多流派。孔子、鬼谷子、蘇秦、張儀、楊朱、莊子、列子、關尹子、尹文子、文子、韓非子、申不害、黃石公、孫子等等,這些人,都可以認為是老子的學生,都是老子思想的傳人。

關尹子這一脈,傳到陳摶,河圖洛書重現人間。人們才知道,原來道術是有秘傳一脈的。而陳摶的出現,援道入儒,直接策動了宋朝的文化復興。同時,莊子一脈,萬物唯氣的思想,為張載所繼承,儘管張載披著大儒的外衣,其實他的根本思想,很多出自莊子。張載之道,幾百年後,被王夫之所繼承。王夫之的思想,策動了辛亥革命,也策動了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另一脈黃石公,傳道於張良,劉邦以張良為帝師,締造了大漢帝國。張良在生前因為沒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傳道,死後便把黃石公所傳的《素書》陪葬。但是作為帝師的張良,他歸集整理和收藏了大量的典籍。這一點,從他和韓信整理歷代兵書可見一斑。這是後來張良家族,家學勃興的學術基礎。

漢室式微,國家官學再次失守,張良家族家學得以勃興。這時候,張良的九世孫張道陵,創立天師道,以天師自居。我們前面說了,天師是天子的老師,後來天子改稱皇帝,天子的老師就成了帝師,張良便是初代帝師。而他的後人,卻再次把帝師的稱謂改成了天師,並以天師自居,而且這個天師還能依照血統世襲。不得不說,這是張良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因為之前張良傳道,沒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寧願把書隨葬,也沒有傳給自己的子孫。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第二個問題了,天師道的創始人為什麼是張道陵。天師道的產生,有幾個大背景,一是漢室式微,官學失守。二是張良家族家學淵源。第三是民間私學並起。張良家族的家學有多興盛呢?張道陵七歲的時候,就可以熟讀《道德經》,參透河圖洛書。要知道,這些書在漢朝,並非官方教育的必讀經典。

周朝的官學失守,導致學術下移,王官之學,退化為諸子之學。而漢朝的官學失守,造成的退化更加嚴重。這一次的大退化,造成了道術不純,以至於道巫相雜。在先秦,我們看到的官學典籍裡面,有白日升天,飛來飛去的事嗎?從來沒有這種記載。但是漢朝官學崩潰後,基於張良帝師家族的家學,所流傳出去的道術,比先秦的諸子之學,要更加的左道旁門。

我們的文化傳承,有兩個轉折點。一個轉折點是末代天師老子,另一個轉折點是初代帝師張良。張良的後人,以張良家族的家學為基礎,創立了天師道。後來,天師道在南朝逐漸演變成了上清派,在北朝,就演變成了寇謙之所創立的那個新天師道。

上清派的著名人物,比如陸修靜,陶弘景,王羲之等等,都是上清派道士。我們現在看到的《神農本草經》通用版本,即為上清派道士陶弘景所傳。這說明張良帝師家族的私學、典籍和道術,已然有了大規模的傳播。北天師道創立者寇謙之所藏的《黃帝陰符經》,它的流傳,應該可以溯源到張良家族的帝師家學。由此可以推斷,陰符經很早以前就已經存世了,它是先秦王官之學,流落民間的一部分。

天師守道,這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儘管張道陵所創立的荒腔走板的民間版天師道,已非岐伯老子所代表的那種真正的天師之道。但天師道,也就是我們後世所俗稱的道教,依然把守道作為這個組織的文化本能。所以像《神農本草經》這樣的古聖之書,就傳到了陶弘景之手,包括《黃帝陰符經》在內的很多古聖之書,就傳到了寇謙之的手裡。

我們前面說了,後世的很多道術和學術,都可以追溯到老子。而老子之道從何而來呢?先秦的王官學術,又是從何而來呢?繼續向前追溯,就可以追溯到黃帝。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世很多人著書立說,書中經常會出現黃帝說如何如何這樣的段落章句。大家說黃帝曰,是引用,而不是傳說。

是不是無論什麼書,署名為黃帝,就一定是黃帝寫的呢?這不一定。因為在兩漢之後,官學失守,民間出現了很多妄人,喜歡亂造書。所以,辨別署名黃帝的書,是不是從王官之學流傳出來的,還是民間的杜撰,要看義理。像《黃帝內經》《黃帝四經》《黃帝陰符經》這些書,在道術和義理上,都是一脈相承的,他們自然是黃帝之道的傳承之作。很顯然,非得道之聖人,無法寫出來這樣的書。

考據派和疑古派,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通義理,不通道術。所以,他們無法從義理上看出來一致性,無法從道術上辨別真偽。他們最擅長的事,就是把自己理解不了的真人真言,說成是假的,同時還喜歡把一些鄙薄異端邪說,說成是真的。對於淺薄之人來說,要從事學術工作,要樹立權威,通過毀滅聖學和標新立異,這是一個捷徑。

道之精通,謂之真人。先有真人,後有真言。真人真言,是託名之人無法作出的。因為既為妄人,必作妄言。無道之妄人,顯然不可能託名出來真言。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斷定,《黃帝陰符經》,以黃帝所作為正。

三、《黃帝陰符經》里的陰符是什麼意思?

陰,是不顯露的意思。符,是指大道之象。陰符合起來,就是指無法顯露的大道之象。既然大道之象無法顯露,又該如何領會、把握和運用道呢,《黃帝陰符經》講的就是,如何把握這個無法顯露的大道之象,並以之為用。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困惑,既然不顯露,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那不就是不存在嗎?不存在的東西,怎麼還會有象呢?

反過來,也是同樣的困惑。既然道有象,為什麼它不會顯露呈現出來呢?這太難以理解了。

道,德,物,形,象,符。萬物生成的順序是這樣的。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象呈現之後,人可以用符號標識這些象,便有了符。符更進一步演化,就有了文。以文字承載大道,教化百姓,便有了化。文化就出現了。

那麼在未始有物之前,道無形無象,我們怎麼才能觀察到它,並符記它,運用它呢?這和我們觀察萬物,符記萬物,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和方法。這一點,在先秦道家的諸多經典中,都給出了解答。

我們來看看《道德經》中,是怎麼描繪這個大道之象的。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在這幾章里,老子說,道不僅存在,而且是有象。只是這個象,是聽不見、看不見和摸不到的。怎麼才能體察到這個道呢,老子認為,只有與道為一,才能體察到它。怎麼才能與道為一呢,虛靜之術。

很多人可能要說了,具體應該怎麼做呢?要知道這個答案,就要認真閱讀《黃帝陰符經》。陰符經在最後一句,認為聖人通過修鍊,可以體察大道,並且可以做到「昭昭乎近乎象矣」。「昭昭乎近乎象矣」的象,就是陰符,就是道之象。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白雲先生解《黃帝陰符經》上篇 - 至道學宮


道教是宗教,道家是一種哲學思想流派。道教是源於道家,吸收了道家思想中的養生理念與出世思想,部分繼承了道家的哲學觀點與價值觀並且在後期受佛教與儒教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宗教。兩者關係密切,但不同點也很多:道教崇拜偶像並且信奉多神論,而道家不崇拜偶像並且認為天地無人格;道教追求個人修鍊,飛升成仙長生不老,道家講究順其自然,該生的時候生該死的時候死,生亦無歡死亦無苦;道教在發展過程中與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相互結合與發展,講求陰陽平衡,道家則尚雌幼、柔弱、卑下;道教出世,是「出家」的「方外之士」,更熱衷於個人的修鍊;道家既出世又入世,老子所言多有及治國之道與用兵之道。
總而言之,道教源於道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遠離了道家,受世俗文化影響與上古神話傳說相結合發展出了一套封建朝廷式的多神論體系,又受方士術士影響形成了一種修仙文化。今日之道教,去道家已遠矣。


佛道都是出於婆羅門教的體系。朱大可 佛道源摩奴法論 道梵一體 道德經為集團創作 老子留學印度投身沙門 三星堆海貝金杖西王母是濕婆Siva

印度和伊朗作為一種文化聯合體,對中國上古神話體系的建立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結果之一就是老子學說與道家思想的興起。老子作為印度沙門時代中的「叛教者」之一,很可能是最早抵達印度的楚國學者,並投身於印度沙門運動,回到中國後創立了後世所謂的道家學說。老子也並非一定是單一個體,而可能是一個以李耳為首的,活躍於先秦時代的小型沙門集團。《道德經》即是該團體的集體之作。老子學說的印度原型還表現在它與印度吠陀教義存在諸多類同之處。

在中國的考古學證據表明,中國古代文明經由西南地區與近東文明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中葉就已存在了,其間文化因素的交流往還,多經由南方絲綢之路進行。四川和雲南考古發現的來自西亞的石髓珠和琉璃珠,都證明中國西南與西亞地區的經濟貿易和文化關係早已發生的事實。商代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雕像群和金杖、金面罩,印度洋深海的海貝、海洋生物雕像、人體裝飾藝術、神樹崇拜,以及象徵南亞熱帶叢林文化的大量象牙由於上源既不在巴蜀本土,也不在中國其他地區,但卻同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等世界古代文明類似文化形式的發展方向符合,風格一致,功能相同,在年代序列上也處於比較晚的位置,因而就有可能是吸收了上述西方文明區域的有關文化因素進行再創作而製成。這意味著早在商代,中國西南地區便發展了與歐洲地中海地區和印度地區的陸上交通,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證實了中國古代文明與南亞文明的交流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楚文化區(今湖北、湖南)、縱目文化區(今四川)、三苗文化區(廣西、雲南、貴州)和西羌文化區(西藏和青海等),甚至北方的某些地區,都屬於泛印伊文化空間的範圍。反之,在印度人的文化視界中,只有兩個「中國」:第一是支那(Cina),也就是以絲綢著稱的蜀國;第二是外支那,所指的顯然就是荊楚(《羅摩衍那·帝德》)。

佛家和道家之間的高度相似性,並非後世互相學習的結果,而是先天孿生的緣故。儘管其教義因宗師的信念分歧而變得大相徑庭,但總體的修行模式卻相當一致:打坐、調息、觀想、導引(中國俗稱「氣功」)、素食主義和遠離塵囂。而這些方式有一個共同來源,那就是婆羅門教(Brahmanism)。其教規《摩奴法論》(Manusmrti),正式成文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但其中的許多規則,在公元前1000年已被廣泛傳播和遵循。

公元前600年,印度婆羅門教從吠陀時代進入沙門(Shramana)時代。一些婆羅門教或教外哲人(包括來自東亞和西藏的遊學者),不滿於教義中的權力壟斷、等級界限以及繁縟規定,以「林居者」和「遁世者」自居,成為採拾野果或行乞的苦行者,在森林和曠野里沉思並研習瑜伽術,以尋找新的真理和精神的安寧。〔4〕從他們的隊列里誕生了佛教創始人佛陀(約624—544 B.C.)、道教宗師老子(約571—471 B.C.)和耆那教(Jainism) 始祖大雄(599—527 B.C.),等等。

  這場「叛教」運動的最大受益者並非印度本身,因為它最後拋棄了佛教而返回新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狹小道路。在杜爾干看來,道家(或稱原始道教)與佛教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缺乏神靈的觀念,並把獻祭、祝聖、懺悔、求赦等宗教活動,置於相對次要的地位。它們是無神的宗教,因為它們都不關心世界的來源,而僅關心如何靠自我修行來擺脫這個充滿慾望和苦痛的世界〔5〕。只有中國同時接受了這兩種孿生宗教,並把它們變成自身文化中的兩大支柱。中國人以史無前例的胸襟,笑納了這些崇高的饋禮,並加以本土化的改造,令其跟中國日常生活及其意識形態融為一體。

老子(們)很可能是最早抵達印度的楚國學者,投身於印度沙門運動,從中獲取思想原型,而後返回中國,千錘百鍊地熔鑄了一種嶄新的哲學。傾向於這種推論的理由在於,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漢語經典,儘管它有賴於後續者的反覆修訂,但它仍需一個相對健全的初始文本。而對於一個滿頭白髮的印度移民來說,這顯然是難以承擔的語言重任。

  不僅如此,老子也並非一定是單一個體,各種跡象表明,它是一個以李耳為首的,活躍於先秦時代的小型沙門集團,有著嚴密的組織和紀律,卻又分散於遠東各地,在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內,執行宣揚「無為」學說的秘密使命,而《道德經》是該團體的集體之作。它匯聚了早期道家學派的全部精華,先由李耳一人執筆寫就,而後被集團其他成員所反覆修訂。

  這就可以解釋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展示的那種古怪現象:為什麼這邊老子剛剛誕生,那邊老子已滿頭白髮;為什麼在老子西遁以後,還有一個老萊子出現,甚至孔子死後100多年,又有一位叫「儋」的周朝太史去見秦獻公,精確預言了秦王朝統一六國的事實;為什麼屈原在放逐期間,曾會見一個叫做「鄭儋尹」的神秘祭司,後者斷然拒絕了這個失意楚臣的占卜要求。萊、聃、儋,都是同一類辨識「暗語」,它旨在向世人暗示這些不同年代人士的文化親緣關係。

《道德經》作者的集團化特徵,就是考古挖掘中出現多個「版本」的主要原因。1993年冬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本,是目前所見最為原始的《老子》,含有效簡片730枚,文字2046個,顯然是先秦的產物;而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寫本的《老子》,其中乙本字數5467,推測成書年代在漢文帝前後。傳世本字數在5000左右,跟帛書已相差無幾,但其中有10個章節遭到明顯改造。上述現象表明,跟《莊子》一樣,《老子》本來沒有一個先天完備的「原典」,它向「自己人」完全開放,直到西漢才逐漸閉合。《道德經》,是老子集團從戰國到西漢300年間不斷修訂「完善」的結果。

===============================================================

中國最古老的長江中游楚系大文明及其歷史階段;從距今五千年前以來長江中游先民經過漫長的探索掌握青銅技術的過程,以及他們對神奇的冶煉產生的信仰與崇拜;硬陶與原始瓷器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精神文化的作用;楚系文明在夏商之際的變遷;楚商(早商)所組成的信仰體系,其內在意義、多元的源流以及與該信仰相配的禮儀活動,並賦予特定禮器以特定的神祕作用等等。還有:楚商時期其他族群與國家的信仰,其源流和內在意義,其包括對吳城、三星堆等南方國家文化的討論,同時也涵蓋北方遼河流域、渭河流域、草原地帶以及其它文化的脈絡;楚商文明與其它文明互相影響的脈絡;殷商時期跨文明帝國信仰的形成;兩商之間的傳承與失傳的關係;商文明信仰在兩周時期以及更晚期社會中的演化;信仰的哲理化及迷信化等等。

商文明信仰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零散的殘片,而是完整的宇宙圖景:天中有帝,先王等祖先在祂左右,天空四方有四鳳,在天上負責中與方的相合;天上另有龍負責降甘露,從天上通過吞吐實現上下之交;而地面之下水中有烏龜,能感受天意而參加上下之交;作為神靈雨的甘露自天降於地,而太陽從地下升於天,構成上下神明之交。

此外,地上中央有王,負責使中央與四方相合,並共同供明德祭天;同時,人王從地的中央通達天中的帝。這種信仰在當時文化中採用了與今天不同的語言來表達:用神獸形象、神祕符號、祈卜儀式、顏色等等非直接敘述的形象語言。

所以,對我們來說,無論是觀察禮器或閱讀甲骨文,都是解讀當時文化密碼的方法,但是由於文化的系統性,不同語言所表達的內在觀念是一致的。

在殷商時期隨著「宗教藝術」的興盛,以雙嘴夔龍母題基本圖案作為基礎,衍生出各種雙龍交纏造型,包括各種饕餮圖案的結構。在所有的構圖上,龍的頭嘴、尾嘴都是打開的,並且,在構圖上一定有成雙的嘴,在歷史發展中夔龍饕餮的形貌多樣化而涵蓋了很多其它神獸的特徵,但始終保留「雙」和「口」的核心重點。這是因為「雙」的觀念的本質為死和生,而「口」是死生的進出口,雙嘴夔龍、饕餮的主要神能就是以吞吐管理死生,神龍從天上吐下甘露,養育群生;在地上吞殺群生,使他們升天歸源。雙嘴龍的神祕符號,不僅成為商周多樣的「宗教藝術」造型的母題,同時也成為漢字「神」字的雛形。所以,依據當時社會的命名,可以將所有雙嘴夔龍紋及其變體,統一稱為「神紋」,因為當時神的唯一形象就是雙嘴龍或夔龍,也只有雙嘴龍或夔龍才符合當時「神」的概念。

甲骨文的分析補證、補充說明了商文明有關「神」的信仰的內容:天神神能的重點在於「神降」(吐泄甘露),以實現天地之交、上下關聯、萬物之生。但是負責上下相聯的神,不能只下降,亦須上升。自上而下的神降意味著盈生,而自下而上的神升即意味著死亡而再生。神龍負責一切萬物死生循環,並賦予人以神格化的奧祕形象,通過祂可以衍生「神人」;商王一方面是自己祖先的後裔,同時也是由龍形神母所衍生的「神子」,所以擁有超越性能力,而能獲得神龍的保祐。

我 :在商代信仰中,神和鳳分別構成「上下和四方」的天上空間觀念,而老虎是地上或山上之四方四緣的保護神。在此空間里還有一個頗為重要的點:即獨一無二的四方之「中」。在商文明信仰中,在人世,兩商王朝的「中」是神格化的「王位」;而在天上除了群龍、群鳥神獸之外,還有居於「中」的獨一之「帝」,即永居於天中的崇高對象。龍和鳳都在天帝手下,眾鳳可以說是天帝所派的「方官」,而眾神可以說是天帝所派的「司命」,兩者皆聆聽帝令而從之。在此信仰中,幾乎所有的崇拜對象,包括自然眾神和祖先都是群體性的眾神、眾祖,只有上帝才是天上獨一無二的崇高對象。

商文明「帝」的信仰應源自對北極天中的崇拜,而「帝」的字形也具體、充分地表達了其本義,不僅具體描繪了當時北極天中周圍的天空概況,也保存了當時巫師推斷北極天中位置的方法。這不僅符合商周信仰的內容,也符合當時重視天文觀測的情境,並且從「帝」字的形構、用意來看,也和商時實際的天文狀態相一致。

甲骨文極為常見的祭法是用「方」的禮儀祭祀帝以及用帝(禘)祭的禮儀祭祀方,皆涉及中與方的互補關係。這種中帝與四方的關係表達了商文明的核心觀念:雖然天在上,而地在下,但萬事一切並不是由天來獨權主宰,天地互補交合才最重要;同理,雖然中有獨主,但中與方之互補相合才是關鍵,所以不僅是四方來朝拜中帝,中帝也恭敬四方。並且,帝與方的關係不僅僅是表達空間關係,同時也涉及天上黃道四宮的星星旋轉,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時間季節的循環周轉。在地上中立的王也取象於天地巡四方而恭敬國家邊緣。

上帝的神能除了作宇宙原理之外,也直接象徵和表達商王的神聖權力。帝永居於天中,所以位於地之中央的王是直接呼應上帝的,甚至可以代表上帝。所以地上之王既受上帝的支持,亦被祂考驗、受罪孽。並且,在地上之王為地中,帝所關注的要點一樣牽涉到中與方的空間觀念:保護或破壞作為國家中央的都邑王城,或授權保祐國家領土之邊疆。換言之,商王室與上帝的關係密切,在位的王祈求天帝的授權和保祐,且死後升天永居於帝的左右,而構成天帝周圍的「紫宮」(即相當於漢代以來宇宙觀中的天上五宮之間中宮的星星)。


先看看胡適先生怎麼說:(在參考傅佩榮教授在台大的宗教哲學內容後,個人更傾向於接受傅教授的看法。至少在說老莊的時候,老莊的道不是自然之道,而是類似宗教的超越界的存在。)

漢代哲學的第一時代是道家全盛時代。如今須說「道家」之名作何意義。古代本沒有什麼「道家」。道是一個「達名」,所包極廣。《莊子·天下篇》所舉老聃、關尹、墨翟、慎到、庄囿等等,都稱「道術」。道即是路,即是方法。故老子、孔子、墨子……所要得的,都只是「道」。但其間卻有個分別,老子的道,完全是天道,是自然之理。孔子、荀子、孟子的道偏重人道,是人事之理。墨子所說,以「天志」為本,是有意志的天道。後來這個「達名」的道,漸漸的範圍狹小下來,單指老子一派的自然之理。莊子、韓非子所說的道,都屬於此派。「達名」竟變成「類名」了。到了後來,「道家」一名竟成「私名」,起初單指那一派以天道(自然)作根本的哲學,後來漢末道教發生,道家竟成了道士的名稱。自從道教稱「道家」以後,那一派自然哲學便改稱「老氏」或混稱「老莊」,不教做「道家」了。

漢代的道家,乃是專指那自然派的哲學。當秦漢之際,儒墨之爭雖已消滅,儒法之爭卻甚激烈。那時的焚書大禍,便是儒法之爭的結果。秦時法家戰勝,儒家大失敗。到了漢初,如上章所說,儒生又戰勝了。這個時代,只有那與人無忤、與世無爭的自然派哲學,不曾受政治上的影響。這一派的哲學,當秦漢之際,不但沒有消滅,還能吸收各家的長處,融會貫通,漸漸的變成一個集大成的學派。

依我看來,漢初一百年的道家哲學,竟可以算得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大結束。古代的學派,除了墨家一支之外,所有精華,都被道家吸收進去,所以能成一個集大成的學派。這是漢代道家的特色。如今且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指》的話,作我這段議論的證據。他說:

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有不省耳。(此下論各家得失)……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推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下分論各家得失)……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④是守。」

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音款,空也)。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復反無名。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記》卷一三〇)

看他說道家「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便是說道家是一個集大成的學派。

讀者須知「集大成」三個字,不過是「折衷派」的別名。看得起他,就說是「集大成」;看不起他,就說是「折衷派」。漢代道家屬於折衷派,自不可諱。但這一派卻真能融合各家的好處,真能把各家的學說格外發揮得明白曉暢。所以我覺得他頗當得起「集大成」的稱號。

漢代的道家哲學,最完備的莫如《淮南子》一部書。

------------------------------------------------------------------------------------------

--------------------------------------------------------------------------------------------------------------------------------------

1972年的第二回道教研究國際會議在日本開的,那時候由於我國處於特殊時期,沒有一個中國學者參與。

我就不來打日文原文了,這是我從圖書館借來的一套看上去比較權威(寫書的基本都是早稻田,京都大學,筑波大學等等比較有名的大學的教授)的關於中國道教的專著。裡面的第一冊,大致是說現在我們說的「道教」並不是說道的教,但是在中國古代特別是諸子學說,這個所謂的「道」都成為他們議論的中心。最早出現「道教」這個詞是在墨子的非儒篇「儒者以為道教」。然後舉了一堆文獻包括了《抱朴子》《老子想爾注》裡面的「道教」是儒家教授道的意思。然後又說「道教」不僅僅指代儒家還指代了佛教教授道。又列舉從西晉到後秦文獻若干。說哪怕到了北魏,寇謙之時期,還是有把佛教稱為道教的情況。

然後是經歷了黃老學說的客體化,再糅合數術方技等,隨著以農民和民眾信仰為具體支持的集團逐漸發展,黃老道,善道,鬼道,天師道等等。然後看到了「道家」這個詞,這個詞大致是前漢時期造出來的,史記里也看到了。(反正這裡看得我有點暈,基本上說是道家是個集大成的感覺,融合了一堆東西進去,又認為黃老基本上能等同道家)

簡而言之,他們考證了一堆後認為,道教最開始就是指儒道佛,道家才是指的黃老,指的融合了一堆的中國民族宗教。當道家被稱為現代意義上的道教的過程,其實也是道家發展壯大,作為宗教和儒家,佛教相庭抗爭的過程。這差不多發生在五世紀。而陸修靜的登場,和寇謙之讓道教國教化都是發生在五世紀。

一般的說法,道家是哲學,道教是宗教的分類只是為了方便而提出的,並不符合史實。

然後順帶提到西方學者不認為亞洲有宗教,但是可以我們可以吧道教定義為中國人的民族宗教,因為中文和西方學界對於宗教的定義明顯有著不同的理解。

ps

我也只是大致翻譯了下這本書的觀點,因為學藝不精,可能翻譯的有點邏輯混亂加語病orz

請見諒,也算是提供一個參考而已。

下面大概就是外國學者(主要是日本)對於道教的看法。

1)道家の名の元に神仙道と天師道と混合し、さらに民間信仰を包含(ほうがん)して仏教と儒教の教義を融合したもの。老子を神格化し、長生昇天(ちょうせいしょうてん)を教旨とし、消災滅禍(しょうざいめつか)ため、あらゆる方術を行う。

道家主要是神仙道和天師道的混合,再糅合了民間信仰和佛教和儒家的教義。神格化老子,使用各種方術,來達到消災避禍得道升天的目標。

2)神仙道から服食煉養(ふくしょくれんよう)を、道家哲學から治心養性を、民間信仰から多神を、巫祝(ふしゅく)から章醮の法をとってきて総合統一(そうごうとういつ)してできたもの。

3)道は儒教も道教も共通であるが、中國民族の社會?政治上の正統は儒教で、異端は道教である。

4)合理主義の孔子の儒教に対し、道教は神秘主義的、隠遁?瞑想の老子をたて、呪術による病の調伏(ちょうぶく)や自然力の支配を説く。

5)老子は道または自然力の一元論を説くが、道教は道の最高観念を至高神とし、それを天?上帝(じょうてい)とする。天?上帝の唯一最高神がその政治性を失い、道教では玉皇となった。この唯一最高神の配下に幾段階もの多神が信仰される。最高神として玉皇の前に、老子の神格化した太上老君や元始天尊(げんしてんそん)が稱(とな)えられたし、三清等もつくられたために、交替神教ともいうこができ、世界宗教のような一神教とはいえない。

6)道教と神祠の宗教とを區別し、後者には民間、地方の様々の民衆の現世的利益を守る神々がある。これは、古代の方士?巫祝の神祠の系統に屬する。神祠?寺廟の神々は、仏教?道教?民間宗教の3つに區別され、體部分は自然力?動物?史上の人物など民間宗教(民間信仰)の神々であり、純粋に道教の神々は少ない。

7)道教は中國の古い民間信仰から発達したもので、その內容?形式は2つに區別される。1つは道観?道士の教団組織を持つ成立道教(教會道教?教団道教ともいわれる)であり、他は民衆の間で行われている一切の道教的信仰を包含総稱する民衆道教である。道教の內容には ①道家の哲學 ②讖緯(しんい)?巫祝?陰陽?神仙?卜筮等、數術的部門 ③辟穀?服餌(ふくじ)?調息(ちょうそく)?導引?房中等、醫術的部門 ④民衆論理的部門、を含む。 これらの內容を基本に、仏教に習ってまとめられた自然宗教である。

8)道教は、中國の民族宗教で、日本の神道、インドのヒンズー教と対比される。日本?中國間の文化交流では、儒教?仏教は日本に入ったが、道教は日本人社會には伝來しなかった。道教は中國人社會の諸階層、特に庶民層の要求に適応した宗教である。官僚支配層も、個人としての私生活では道教を信仰している。官僚から逸脫し民間にある知識人、すなわち逸民は、その知性を傾けて道教の教理を整えた。

9)「道家」と「道教」とは、一般に、特に中國人の間では、一同見して用いられている。強いて區別すれば、道家はPhilosophical Taoismで、道教はReligious Taosimである。道教とは老子の神格化して太上老君もしくは玄元皇帝などと稱して崇拝(すうはい)し、それを中心に多くの神々を祭祀(さいし)する寺廟(じびょう)と教団をもつ宗教である。道教の発展は、原始道教(古道教、寇謙之以前の道教)、舊道教(正一教中心)と新道教(全真教中心)の発展となる。

10)中國の民間の呪術(じゅじゅつ)的信仰、老荘思想、神仙思想及びその他種々雑多の宗教的たまは擬似(ぎじ)宗教的諸要素を結合したものが道教で、それが教団として最初に組織をもつのは東漢末で、當時の農村社會の情勢と民衆信仰の內容の上に形成された。道教は中國の民族的宗教と考えてよい。

11)古來の民間信仰と神仙説と老荘思想とを結合し、老子を開創者として、儒教の道徳説と仏教の因果応報(いんがおうほう)の思想?仏教の経典?教団組織を模倣して成立したのが道教である。

12)道教は、儒教と同じく、中國人及び中國社會の総合的文化態度である。その要素には哲學?思想?宗教?迷信?民衆生活?風習?慣行?道徳?文學芸術?科學があり、またはそれらと関連を持っている。中國の歴史を通じて、風土?地域的條件のもとでの政治?社會?文化の各事象との関連の中で展開された中國の代表的民族宗教である。

13)中國古來のシャーマニズム的呪術信仰「鬼道」を基盤とし、その上部に儒家の神道思想と祭祀(さいし)の禮儀?思想、老荘道家の「玄」と「真」の形而上學、さらに仏教の教理?禮儀などを重層?複合的に採り入れ、隋唐時代に教団としての組織と禮儀と神學とを一応完成するに至った「道の不滅」と一體になることを究極(きゅうきょく)の理想とする中國民族の土著的?伝統的な宗教が道教である。


引用兩個民國大儒的文章僅供參考。

----------------------------------道教-------------------------------------------

梁啟超 《佛學研究十八篇》

----------------------------------道家-------------------------------------------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道教和道家的區別:

突然想到有次跟個道士亂侃的時候,我倆說的類比。

我想一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跟馬克思主義的區別。 簡單直白,而且大家心裡瞬間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道教(家)修鍊是真是假?
道家的思想到底是什麼呢,是淡泊無為嗎?,如果是又為何經營社會中的道觀??
道家畫的符到底依據是什麼,有何玄機?
道家和佛家最主要的不同是在什麼地方呢?

TAG:道家 | 道教 | 中國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