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自己的思維定式,理解別人的想法?

例如當對問題的看法出現分歧的時候,似乎很難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對方的想法。包容不是理解。


謝邀。這裡至少有兩個情況,第一個是「不能」理解對方的意見。其實有些事情自己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的,靠想像?萬一越幻想越離譜怎麼辦?很多跨文化交流障礙其實是出於「不能」理解。生活圈子越廣的人越容易理解別人的看法,很大原因是曾經親歷過不同的景況。所以這種情況下還是認了吧,這個世界就是有很多小世界平行,有些東西沒有相似經歷就是很難理解。當然,你可以假裝理解。

第二種是「不願」理解,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心理情況。說個大家還沒有提到的,也是我覺得在中國人圈裡最經常出現的,就是總覺得萬事萬物都只能有一個「對」的答案,只能有一個「對」的看法。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所有的觀點都被預設成你死我活地拼殺狀態,根本沒有「理解」這一說,所謂的「理解」其實是「被說服」。「A最終理解了B」在中國等同於「B終於把A說服了」。

中國教育從小學就開始講要「兩分法看問題」,說起來就是既要看到問題的正面,也要看到問題的反面,本來這辯證法沒啥問題,但實際上,老師從小就教學生:一個論點,你要先從正面論證它如何的對,然後你還要從反面論證它如何還是對的。原本是為了全面地看問題,結果變成了如何更有技巧地片面看問題。

所以要理解別人就得擺脫這種非黑既白的思維習慣,我總覺得理解沒什麼難的,難的是看你想不想理解別人,覺得別人是否值得去理解。


首先,「偏見源於無知」其實就是一種偏見。因為再「有知」的人也必然會存在偏見,甚至人類都可能活在某種偏見中,我是說永遠。

就像哥白尼出現之前,人類一直以為地球是中心,這就是一種偏見,因為信息不對稱。人類與自然的信息總是不對稱的,所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可避免會有偏見。

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也一樣,信息不可能完全對稱,所以,偏見是必然會存在的。

我們可以設法去減少,但永遠也不能避免。

我想減少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自己試圖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為對方著想,或者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試著反駁對他不利的觀點;

2.多聽一下反對意見,必要時去討論一下;

3.保持寬容的態度,去聽聽反對意見,當真的不能接受的時候,仍然「寬容」;

4.針對某件事情,盡量獲得信息的渠道多一些,角度多一些。

5.越是全面的信息,越是可以減少偏見。


謝邀~

前面幾位朋友其實都提到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

不過就像@羅璟博 所說,我們也許只能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想,但依然不能認可。

而你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應該既包括懂他怎麼想,也包括在自己觀點不變的前提下認可對方的想法。

這其實是一個說服自己的過程,至於怎麼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

  • 心態放平。情緒的波動會極大地影響你的思維,平和的心境有助於你始終保持客觀。
  • 耐心傾聽對方的觀點。不輕易打斷,有異議可以記下來,在對方闡述完畢後再提出。
  • 客觀交流。理清每個分歧點,探討分歧的原因,交流雙方論點背後的支持論據,就事論事。
  • 換位思考。「屁股決定腦袋」,位置的不同決定了個人的思維方式。真的換位可能有點難度,但可以在雙方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樣不僅能幫助你解決分歧,還能拓寬你的思路,跳出思維定勢。

關鍵在於,心態一定要平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曾探索 的回答也很到位~ 個人的見識越廣博,思維定勢對你的約束就越小。


首先的首先,需要知道想法這種東西是一個【流程的結果】

1.細化問題,確定對方說的和自己理解到的是【同一個思考結果】

2.關注對方結果的產生過程

3.了解對方從無到有,產生一個IDEA的這個過程的前後因果關係、邏輯,知曉其支撐這種流程的知識、經驗儲備

4.自我代入後,體驗其流程,對比這個流程與自己的不同和相同

5.要知道,理解來自於對比,互相理解只是工具。自己和對方的想法無所謂對錯,關鍵在於【兩個大腦的流程】對比補完之後,對於初始問題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西方管理學界發展多年「深度匯談」的方法可以解決樓主的問題,摘抄自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鍊—實踐篇(下)》,P392

每個人的內心的推斷之梯(從下往上一層層地搭建心智大廈):

7.採取的行動

6.建立的信念(世界觀)

5.根據邏輯推斷出的結論

4.所確立的假設(並非事實,屬於想像、猜測的產物)

3.為這些數據和現象添加的意義(該對象對信息的理解,以及對某種辭彙、事物概念的定義)

2.被過濾後的數據和現象

1.看到的數據和現象

註:第6層的「信念"影響到下一次「被過濾的數據」

舉個例子吧:

(6.建立的信念)這個老闆不該管理女下屬

(5.得出的結論)他拿簡開刀,因為她是女的

(4.確立的假設)老闆覺得簡的工作表現太差,他不能接受

(3.添加的意義)老闆在斥責簡

(1.看到的數據)老闆說:「簡,你的表現沒有達到標準。」

分析:

1.從第3層開始,這個分析就走上了歧途。因為我們不知道老闆是不是在斥責簡(也有可能是鼓勵)

2.第3層到第4層的假設也不對。因為」沒有達到標準「有多種可能,也許是標準設置太高、老闆也並非一定認為」簡的工作表現太差「

3.從假設到結論就更混亂了。。我相信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看出這裡的歸因偏差

解決方案:

當雙方出現分歧的時候,首先分析這個分歧出在第幾層次(假設層次數為N);其次,在第N-1的層次詢問對方,如果對答案仍然不贊同,則繼續向下一個層次詢問;直到達成一致或達到最底層為止。

如何具有開放性?

1)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推理過程,然後讓自己從推斷之梯的頂端下來

2)與他人溝通,請他人幫助自己從梯子的頂端下來

3)請他人從梯子的頂端下來。

開放性的聽

」你根據什麼得出這個結論「

」你依據的數據是什麼?「

」你能幫我理解一下你的推理嗎?「

」這件事有什麼意義?「

」我在這裡詢問你的假設,是因為......「

開放性的說:

」......,這是我所想的以及產生這種想法的過程「

」我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

」你對我剛才的話有什麼意見?「

」這裡我也沒考慮清楚,請大家分析一下「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註:該方法適用對象或條件:

1.雙方都願意理解對方,都抱著真誠的態度(有共同的目標)。

2.雙方可能會將分歧追溯到童年的經歷,難免產生不少自我暴露(這種隱私有時是酒後失言才說的出來的)。而自我暴露可以增進雙方的親密程度(友誼、安全感、信賴等)

3.探討的時間可能很長(幾小時),不要抱著速戰速決的心態,耐心很關鍵

PS:我一個同事說:」找老婆一定要找一個可以進行」靈魂溝通「的對象「,我想。。這個方法或許是達到彼岸的必要條件吧。。。

知易行難,努力修行中。


我們無法知道別人的經歷,不可能知道對方擁有什麼樣的腦迴路,更不會讀心術,我們只能透過對方的行為現象和所處的場景,進行推斷。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和如何相信其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為。人不可能擁有和他人一樣的經歷和思維模式,但是對方所處的情景對你可見。我們可以盡量從如下幾個方面理解別人或者說,作為一種警惕,以期待理解別人的思維模式,心理狀態等。

1、重視情景對人的作用

情境具有強大的作用,我們常常低估情境壓力的作用。
人們對情境壓力對自己(或他人)的影響總是判斷不準確,有著錯誤的理念。我們總認為情境壓力不是那麼強大但是真的讓你自己處於這種情景壓力之中時,你又會什麼都願意做。這些理念在我們判斷他人的時候就會頻繁使用。 這也是為什麼換位思考,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多次被提及。情境對我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做什麼事,有什麼感覺有巨大的作用,每時每刻影響著每一個人。人們總會處於某種情境中。情景往往是不可見的。我們意識不到這些情境影響著我們,也就任其對我們產生巨大影響而無所控。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某些事情的影響,我們會失去反應能力。別人所處的情境對你自己來說也是不可見的,所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進一步,即使你意識到你受到了某種情境的約束(情境對你的外加壓力),也極有可能你的關於情境約束如何影響別人的理論並不適用於該情境對該人的影響。情境會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認識,有些情境不僅僅是影響人們的行為,還會影響我們對他們的認識。你所觀察的人所在的情境會影響你對這個人的認識。比如,同樣一張悲傷的面容,他處在葬禮上就會看起來比在婚禮上更加悲傷一些。我們觀察事物的情境同樣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認識。如果我處在一個陰雨天,我可能就會趨向悲觀,認為人們將來患癌症的概率會比晴天的狀況高。曾經的情境經歷影響你今天的體驗和反應。曾經的情境經歷是你自然而然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這些情景的殘留物會形成一些心理過程,使一種方式和另一種方式發生衝突。
人的行為會被兩種因素所驅動,性格因素和情境因素,比如高爾夫球為什麼會滾動?因為他是圓的(本身性格特質)二是因為有人敲擊它給他初速度(情境因素)然而人們經常忽略情境因素。這會導致我們在理解他人的情況下變得不全面。就像電影《搜索》里高圓圓不給老人讓座引起的波瀾,別人不知道她已身患絕症。

2、由別人外部的行為推斷對方的心理狀態和意圖時,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經常是認識一個陌生人,從下面的路線中左往右推斷他的性格,久而久之和這個人混熟了,從右往左來預測這個人在某種情境下的行為:

行為——心理狀態或者想法意圖——性格

並且越接近性格特點這一端,你就越有可能去預測別人的未來行為。了解別人一來可以自我保護,看人下菜,面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措施,二來能感受他人的體驗,從而給他們提供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只有行為這一環節是可見的,根據所見的去推斷不可見的東西,肯定會有誤差。我們極少能精確地做出關於他人的想法感受意圖個性的判斷(基本歸因錯誤),比如開車在路上,我們經常以為除了那些和我們並駕齊驅的司機(當然這樣並駕齊驅的開車非常危險),路上只有兩種人:比我開的快的傻逼和比我開得慢的菜鳥。當我做出這些判斷時,我沒有意識到,我也是以不同的速度駕駛的,就是說,假如我踩油門開得快了,有一部分傻逼就變成了菜鳥。我們對別人做出判斷時,並沒有考慮那一時刻我們自身的作用認識和動機,我們自以為認識到了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當其他人所作所為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時,我對他人的看法通常有四種選項:瘋狂、卑鄙、愚蠢或者有偏見,從而把對方視作異己,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就是按照情理做事的。我們倆看到了同樣的現實,如果你按照情理做事,就應該和我的做法一樣,如果你的做法與我的不一樣,肯定是你錯了,而不是說,「這是另一種合理的做事方式」。意識經驗的構成是個無縫過程,在現實發生的那一刻,我們似乎是看到了現實且沒有任何東西擋在我和現實之間,但事實上,他是被構建出來的。世界上不存在顏色這個東西,他是我們的大腦對不同波長構建出的一種體驗。我們不光對他人判斷失誤,對自己也會判斷失誤。當我們內省時,我們所做的事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我們實際所在做的,是在構建實時的所有經驗想法感受,短時間內匆匆完成,因此,關於自己我們也會犯錯。

要弄清楚人的行為的原因,就要考慮三個維度:

「張三踢了李四一腳。」這件事發生了。

1)區別性:張三是對很多人都懷有惡意呢(脾氣不好),還是僅僅對李四有惡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一致性:李四是不是瘋子,對誰都不好(不能說張三脾氣不好)?還是說僅僅對張三不好?

3)一貫性:張三是不是一有機會就要去踢李四一腳?如果不是,那說明踢它僅僅是偶然行為,是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的行為。所以,日久見人心,就能排除情境的偶然因素。

3、盡量避免基本歸因錯誤

90%的蛇都沒有危險,但是你遇到蛇還是會掉頭跑掉。這如何解釋呢?我們本質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並且不承認這種認知偏見。因為這些偏見具有適用性和功效性。他們運作快速,對我們特別有用。快速作用過程是指無意識進行的過程,它們能夠調節,進行快速運轉。他們無意識進行,存在偏見——你不知道你有偏見,你的偏見是無意識進行的。這很難被察覺。我們通常不知道偏見,因為這些判斷是自動做出的。你不是看到蛇覺得危險,而是你看到了一條危險的蛇。就是這麼直截了當,一步到位。對於我們周圍社會事務和情感事務,我們一看到他們就明白了一切。我們不會有意識的判斷誰在生氣,誰寬宏大量,我們看到該行為,且該行為已經具有來自我們直接經驗的解釋,我們看到了危險的蛇,而不是先看到蛇,之後確定它們是危險的。因為如果我們這麼想會增加我們被咬的可能性。如果你看到蛇,就會做出判斷「危險的蛇」一樣。同樣的,遇到陌生人,觀察到他的行為,你會立刻做出判斷。在圖書館看到一個安靜看書的人,他表現出來的安靜程度為100,圖書館情境約束人行為的壓力值也為100,那麼100-100=0,他的性格是安靜的性格的程度為零,他就不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而如果一個人在圖書館大聲喧嘩,我們就有理由作出性格歸因,他無視社會規範(圖書館需要安靜),哪怕偶然一次,他一定是個不顧及他人感受的大聲的人,因為情境對他的影響為零。但是我們經常會忽略掉情景對人的行為的巨大作用,彷彿只有性格導致了人的行為。這就是基本歸因錯誤。像馮遠征成了家暴的代名詞,但是扮演的演員的性格不是這樣的,觀眾還是不自覺的認為馮遠征會家暴。人們無法跟蹤一個人觀察他在各種情形下的表現,導致的結果就是不管情景發生了什麼,你都統統把對方的行為歸因到性格中去。基本歸因錯誤是我們在判斷他人的時候才會犯的錯誤,在我們判斷自己行為的時候,我們清清楚楚的知道有多少情境因素導致了自己的行為,我們有動力為自己錯誤的行為找各種客觀理由,當然我們也清楚自己的情境。比如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雙方都很緊張,但是自己的緊張你可以認為是對方的局促讓自己緊張的,但是你沒有意識到你自己的緊張也會導致對方的緊張,而你自己沒有意識到你自己的某些行為導致了對方的緊張,因為你在忙著做自己呢。這樣你就會認為對方本身就是一個容易緊張的人,而不是把行為歸因於情境。歸因是隨著時間推進而展開的兩個步驟,非一步到位。當看到我們談論的那些事的時候,我們最初的自動反應,是做性格歸因,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做第二部反應,即情境矯正,做情境歸因,考慮情境因素。有意識的反思,才會有第二步。我們成天做這做那,沒有心思考慮這麼多,一旦認知繁忙且沒有什麼動力的話,就會導致只走第一步,沒有動力也就不會有情境矯正了,因為第二部確實需要額外的努力。所感永遠比所思效力強。

4、意識到,我們通常不知道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

這就比較糟糕,我們本來也不會對他人的心理狀態和想法意圖推斷的特別準確,而且更要命的是,很多人還不知道自己理解錯了別人,以為自己是情感大師,讀心專家,高聲唱著「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我們很多人對上邊的基本歸因錯誤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導致我們不光犯錯誤,而且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錯誤。而且基本歸因錯誤總是很巧妙地躲避掉了我們的視野:我們傾向於在同一情境下一次又一次看到同一個人。這會導致我們即使犯了基本歸因錯誤,當我們下一次見到這個人時,他還是會被同樣的情景因素驅使做出同樣的行為,你還是會把他的行為歸因為性格,但是實際上他的行為應該歸因於情境。你歸因錯誤了,你也沒有什麼損失啊?比如我一次又一次去同一家餐館點菜,遇到同一個服務員,那麼我會做出判斷:他是一個謙恭的人嗎?有什麼關係?因為他的謙恭和順從都是因為他是這裡的服務員。是服務員這種情境讓他謙恭的,你歸不歸因於性格毫無影響。你不會因此被基本歸因錯誤傷害。大部分人大多時候是自己選擇了他們所處的情境,比如一個圖書管理員,你可以說是圖書館的環境讓他這麼安靜,也可以這麼理解:他之所以選擇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是因為他性格就是安靜的。那到底是情境因素還是性格因素導致的他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不好說了吧?

5、警惕以下三種心理學效應:

1)敵對媒體效應:在一個100%極端右傾分子眼中,75%的右傾分子也會被視作左傾。因為在他們眼中,他們的看法才是中立的,現實的,客觀的,無偏見的,說你左傾並不是因為你真的左傾,而是你還不夠右傾。許多時候,當別人批評你自私自利,不夠成熟,你應該區分,到底是你真的是這樣的人,還是你沒有按照他的思維方式行事?同理,你這樣批評別人時候也一樣。

2)共情缺口(知識詛咒):就好像別人想你劇透了未來的劇本,你無法像其他人一樣體會那種緊張感、經歷和體驗。你們的處境不同,你被劇透了,其他人沒有。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我們已經設定了對某種現象的解釋,但是由於別人沒有這種知識和背景或者上下文,他們無從知曉在你身上發生了什麼,從而兩個人產生了認知偏差。造成了「何不食肉糜」「與你們這些少爺不同,我們光是活著就已經非常努力了」。以下的實驗可以說明共情缺口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把同學分為兩個組,其中A組同學事先沒有聽國歌,B組同學事先聽過一遍國歌。分別給A、B兩組同學敲擊國歌的鼓點,實驗結果為:A組不知道敲擊的是國歌,他們分辨不清敲擊的是什麼;B組清楚地分辨出來是敲國歌,並且他們會認為大部分A組同學會聽出這是在敲國歌。所以,當你試圖安慰別人對他說「我理解你的感受」時,有時候就會引起他人的反感。你所知道的知識和情境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人和人不是兩台參數一樣的錄影機,他錄下來的東西和你不一樣。關注點不一樣,引發的思考不一樣,每個人感受不一樣。但是人類就是這麼奇怪,我們會認為自己所感知到的東西,一個正常的其他人也應該感受到,所以那個人就應該和我的行為表現的一樣。

3)錯誤共識效應:我們總是假設人群中大多數人的偏好和我們自己的偏好是一樣的。我總感覺別人和我想的一樣,把自己的認知錯誤的投射到別人身上。就比如大家都在看電視,你負責找台,而你認為好看的節目你也會認為大家都會喜歡看。又如,你在聽音樂,你可能會想,為什麼我不摘掉耳機打開外放讓所有人都享受到這美妙的旋律呢?或者覺得,這麼好聽的音樂怎麼會有人不喜歡?或者看NBA時,會疑惑,還有覺得詹姆斯打球不好的人?這裡面還會有一種「偏差抽樣」的問題,與錯誤共識效應相聯繫,當我去推斷人在面對某種情況下會做出什麼行為時,我一般會在腦海里盡心抽樣,選取我認識的人小A小B小C,A會這麼做,B會這麼做,C也會這麼做,所以我認為大部分人都會這麼做,這樣有道理嗎?ABC其實被抽取時是有偏差的,因為我熟悉的人,很多情況會和自己的思維模式比較像,畢竟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和你觀點不同的人也不可能成為朋友。這樣,你的推斷就會出現偏差。當我們去評判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妥當時,總是說,「一個正常人會怎麼怎麼樣」 ,其實呢,你眼中的正常人只是你自己身邊熟知的人,你認為他們正常只是因為你默認自己是正常的。如果這時出現了一個和你價值觀相悖的人,你可能會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真是活久見」。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否是因為你呆的樹林太小?你又如何去評判被人的價值觀是否正常?你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嗎?對多元的價值觀予以包容,而不是以正常或者不正常評判他人,是理解他人的關鍵之一。


從邏輯上說,是可以做到的。盡量把雙方思維數學化、電腦化,把感情成分數值化和權重話,也就是理性思維過程,是可以理解別人的想法的。

在實際執行中,上面過程非常有成本,所以人一般是直覺地思維。


認真傾聽,先從對方的思維和邏輯去思考他的想法,再發表自己的意見


性格,情緒,經歷等都影響著自己思維的思想方式 所謂理解別人的想法 我認為只是我們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去想問題 並不是真正的理解


偏見源於無知。


上面講了很多,我想講大家沒有講的一方面,就是情感的一些看法。

我偏向於不同圈子,不同層次的人不可能完全相互理解,因為1,不同的人內心情感的組成。2,以及對同一事物的情感都是不同的。

對於1,舉個例子,小資們無法理解農民對土地的熱愛,農民也無發理解小資們的小清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無法理解小人傳播謠言,陰人的快感,小人也無法理解那種對對生命熱愛的情懷,幫助他人的充實感。對於2,一下也想不出什麼例子,我想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一個人的情感和他的經歷,價值觀什麼的都有很大關係。我覺得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小孩子對於各種情感的感知和塑造性很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人內心的情感組成往往就固定了。我記得我以前聽歌,看名著很容易進入那種情感氛圍,現在往往只聽某一類歌有感覺,有些小說描寫的情感我簡直無法理解。所以,我覺得有意識從小通過閱讀,經歷,教育培養和保持一些正面的情感,如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對人與人真情的感知,培養一些重要的愛好(愛好其實也是一種情感)等等,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正面的情感特點往往是愉快,持久,平靜,專註,投入。否則我們就會陷入各種陰人,欺騙,的快感來滿足或麻木自己;以及被嫉妒,焦慮,暴躁等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包圍。


To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of others (理解別人的想法) is to have Empathy (同理心), and developing empathy is very difficult. 要理解別人的想法,首先要有同理心,而培養同理心是非常困難的。

This is not easy because many of us are taught from youth to COMPETE and to SUCCEED. Society often teaches us the path to a better life is to be wealthy. Television and movies impress upon us that superficial things are more attractive. 做到這點不容易,因為我們很多人從小被教育:人的一生就是競爭和成功。社會經常灌輸我們好的生活就是要物質富有。電視和電影讓我們看到表面的東西更加吸引人。

In other words, all of our perceptions from society have been training us our entire lives to be "selfish", and to accumulate material things. Fortunately for most of us, as we mature, we begin to understand that helping others, helping our friends, helping society, and helping our colleagues has benefits too. We discover that we depend upon each other, and the relationships that we develop, the perception that others have of us, is also important. 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社會觀念一直在倡導我們整個人生是「自私的」,是為了追求物質。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幸運的是,隨著我們的成熟,我們開始明白幫助別人,幫助我們的朋友,幫助社會,幫助我們的同事也有好處。我們發現我們彼此依賴,我們發展的關係,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也很重要。

Empathy takes all of the unnatural tendencies of altruism and generosity to another level. Empathy requires us to have both the desire and capacity to understand the deep, subconscious feelings, desires, and emotions of other people, often beyond what they say and how they act. 同理心把利他主義和慷慨等非自然傾向推向另一個層次。同理心要求我們既有意願,又有能力去理解別人內心深處的潛意識,慾望和情緒,這些經常超出他們所說的以及他們所做的。

In order to succeed, we are taught to work hard. Developing Empathy requires another unnatural behavior against what we are taught. It requires us to employ two things: 為了成功,我們被教導要努力工作。培養同理心要求另一個違背我們所教的非自然行為。它要求我們採用兩樣東西:

  1. Imagination 想像力
  2. Curiosity 好奇心

Only through IMAGINATION can you begin to understand how others feel, and only through CURIOSITY would you have the desire to care. 只有通過想像力,你才能開始理解別人的感受,只有通過好奇心,你才有意願在乎別人的感受。


首先要說服自己別人說的也許對自己是有幫助的呢,再說了,聽了也不吃虧。要抱著這樣的心態我想就會很容易聽進去別人的意見了吧。個人經驗。


對提問者補充內容我有點不認同,包容並非不是不理解,包容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允許別人有自己的特點,個性! 包容和忍耐不一樣,忍耐,是在不理解的基礎上壓抑自己觀點,情緒等待!


我的答案可能有些迂腐,但是自己體會還是蠻有用的, 推薦題主看看馬克思的哲學,唯物辯證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這些,看了以後再思考這類問題一定會有新收穫。很多人的答案都很好,但是畢竟不是自己體會出的沒結合自己的實際,不一定是深刻的。 題主想真正的能夠做到理解他人,流暢的溝通,只靠這裡的答案是肯定不夠的,也不可能一句話一天就一蹴而就了,還是應該完整的看看書。


排名第一的答案說的很對,我們的思維有時太過偏激,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看不到一個人是有很多方面構成的,以一點而概括整個人。


以前我把理解他人的想法看做一個道德問題,覺得自己這樣就是包容,就是體貼人,是道德的,但其實這樣想是不穩定的,會隨著自己的心情好壞而變化,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有時我們做成了某事,表面上是我們努力,我們看的開,運氣好,道德好,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符合了社會規律,就像蘋果落地是因為引力,四季變化是因為地球與太陽角度不一樣,理解他人是一種個人品格,但首先不是品格上的問題,而代表的是理解包容背後,其實也是一種社會規律,理解了這一點,心中豁然開朗,當然更加理解他人,也就自然而然地、不用刻意而為地,成為自己的習慣了。


第一次回答問題,答的不好,請題主包涵。


我記得羅素在西方哲學史對這個問題有了回答,具體內容我忘了,不過體會記住了。

永遠要抱著探索真理的目的去看一些事情,即不要認為此時自己已經掌握真理,而是要去探索真理。

偉大的人說的一些名人名言,我們也要思考為什麼這些話聽起來是有道理的,即一方面是質疑另外一方面這些話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道理。

總之以探索真理為已任,即道理最大,自己在真理的下邊。


個人覺得,還是從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開始吧——多跟別人溝通。


最近自己似乎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和一起交往了7年的大學同學們都感覺交流困難,我想這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或者也可能是這個年齡的問題,渴望被承認、渴望受尊重,我就又想起知乎的另一高樓了:23歲的你現在是什麼狀態?


擺平心態,學會聆聽。


克服「自己」的定勢,理解「別人」的想法。

如果能夠簡化問題,「克服思維定勢,理解一種想法」,那應該好辦一些。

這個過程是讓身份界限變小的過程,如果能更多地理解自己,那也能更好地理解別人。我的意思是看看心理學理解下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從何而來,所說的「思維定勢」或許是情緒上的問題?

如果是智商和見識方面的問題,那就慢慢積累吧。


推薦閱讀:

男人和女人在思維上的差異是什麼?
有哪些典型的直男癌思維或者行為?
能不能推薦幾本思考思維方面的書籍?
由正確的命題,通過正確的邏輯推出的另一個命題一定是正確的嗎?或者說由邏輯這種思維方式一定是正確的嗎?
常見的思維誤區有哪些?

TAG:心理學 | 文化差異 | 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