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非金融人士簡要解釋 M2 貨幣、GDP 和 CPI 之間的關係?

源於一篇微博里這樣寫道「今年M2增長14%,實際肯定超GDP和CPI增長率之和。實際通脹率可能超過6%」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經濟數據面面觀,更多「經濟數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俺們鎮上有一家遊藝廳,街坊鄰居家的小屁孩和無業游民們都愛往裡邊鑽,生意極好。

老闆規定,要玩遊戲機,不許用人民幣,只能兌換成遊藝廳里的代幣,場子里的4台機器才肯認。

一年過去了,老闆開始算錢了。

四台遊戲機,拳皇10個代幣玩一次,忍者5個代幣玩一次,極品飛車2個代幣玩一次,高達1個代幣玩一次,四台機器這一年下來分別被玩了1000次、2000次、500次和100次,拳皇和忍者上手快、人氣高,男女老少都愛玩,高達在這種小地方沒多少人聽說過,玩起來也複雜,所以沒什麼賺頭。

於是,四台機器的總收入為10*1000+5*2000+2*500+1*100=21100個代幣,這一年遊藝廳的收入便是GDP。

先前說了,老闆只允許用代幣,於是衍生出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品種:

1.鋼鏰兒代幣,直接可以往機器里塞的那種,叫做M0(流通中現金)

2.不少人懶得每次拿人民幣兌鋼鏰兒,用不完退起來也麻煩,於是老闆開出100個代幣一張的遊戲卡,可以直接在機器上刷。遊戲卡加上鋼鏰兒的量,就是M1(M0+活期存款)

3.為了吸引顧客,老闆還開出一種代金劵,500個代幣買一張,一星期之後才能使用,但是代金劵激活的同時送50個代幣。這種代金劵加上前面兩者,就是M2(M1+定期儲蓄存款)

不少顧客財大氣粗,一次性買了好多遊戲卡和代金劵帶回家,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M2都是大於GDP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M2是存量,GDP是流量,兩者的比較僅僅是數值上的大小。

我們可以看到,代幣的發放量和遊戲廳的規模是成正比的,生意越好,需要的代幣量也就越大。(GDP越高,對貨幣的需求也越大,M2就越高)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又過去一年,今年老闆樂呵呵地宣布:漲價!

張三問:為啥呀?老闆說:兒子要出國,老婆要買車,不漲價生意做不下去啦!

於是,拳皇10塊漲到12,忍者5塊漲到6塊,極品飛車和高達反正玩的人也不多,價格不變。

於是今年的營業額也出來了:四台機器總收入12*1200+6*2500+2*1000+1*200=31600個代幣。

生意大好!老闆發了!

但老闆有點弄不懂了,這隻能說明俺們店裡的總收入多了,但是怎麼衡量玩的次數呢?

於是,31600和去年的21100營業收入只能算是當年價格的名義GDP

而10*1200+5*2500+2*1000+1*200=26700才是以去年為基準的、剔除了價格因素的實際GDP。

其中,名義GDP增速為(31600/21100)-1=49.76%,實際GDP增速為(26700/21100)-1=26.54%,通貨膨脹率為(31600/26700)-1=18.35%

老闆又想知道這麼一來,自己遊戲價格的加權漲價幅度是多少。

由於高達沒什麼人玩,於是就選了拳皇、忍者和極品飛車(一籃子商品)作為參考,規定拳皇權重60%,忍者20%,極品飛車20%,而拳皇漲價20%,忍者20%,極品飛車0%,所以綜合漲價指數(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20%*60%+20%*20+0%*20%=14%

總的來說,通脹率與CPI緊密相關,但是很多人把兩者等同看待,這是不正確的,由於CPI的權重和統計範圍的缺陷,(食品的權重高達34%,房價上漲不算在CPI中)只能作為通脹率的參考。

而M2的過多發放很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因為後者的一大原因就是貨幣超發(老闆的代幣發多了,而採用提價方式控制人流量)。

又由於M2與GDP呈正相關關係,因此M2的增速大於等於GDP增速+CPI或通脹率還是有其道理的,說明貨幣的超發體現在了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物價上漲上。


有時候我真的很羨慕自然科學,即便可能公式很複雜,但是有可能在已知某幾個變數的情況下,計算出另一個變數的準確值。經濟學就沒這麼幸運了,除了人為定義的恆等式之外,基本上不存在這種精準的數理關係。因此經濟學也經常不被承認為科學,只能算是學科。這是題外話,一方面,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條件有其特殊性,難度較大;另一方面,確實經濟學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到這個問題中來,與此相關的是費雪的交易方程式

M×V=P×T。

其中M是貨幣總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P是價格水平,T是社會中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數量。等式的意思是,貨幣是交易媒介,貨幣數量乘以貨幣的周轉次數應該等於社會中交易的商品和勞務的名義價值總和。

一般認為或者假設V貨幣流通速度相對穩定,是個常數,所以由交易方程式可以得出:

M的增速=P的增速+T的增速

在實際應用中為這三個變數選擇經濟指標時,M貨幣總量常用M2,P價格水平常用CPI,T社會中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數量則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因此,在這個題目中,大致就是:

M2增速=CPI增速+GDP增速。

但是通過上圖我們會發現,實際上經濟數據之間並不存在上面這個等式所呈現的關係,而是存在一些差距。這其中有幾個原因。

第一,V貨幣流通速度肯定不是一個常數,但是一般來說變化又應該不會太大,所以會造成誤差,可是也不至於這麼大。

第二,我們所採用的經濟指標與交易方程式中定義的各個變數並不能很好地相互對應。比如P價格水平,CPI只是消費者購買的一籃子商品的價格,那麼像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的一些商品就沒有納入其中,或許GDP平減指數是一個更全面的指標,反映了GDP中所有商品和勞務價格的總體變動狀況。但是我們發現M2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實際GDP增速+GDP平減指數增速)之間也並不怎麼吻合。還有T社會中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數量,現實中沒有這麼一個統計指標,所以我們只能拿GDP來近似或者將就。而GDP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統計中的一些東西實際上沒在市場中交易,比如在美國,居民的自有住房,統計局會估計一個租金,計入GDP;而有些交易的東西它又不算在GDP當中,比如二手房的買賣,它們是過去建造的。

第三,貨幣作用到實體經濟是有滯後的。你們看幾個數據的波峰是錯開的,最明顯的就是2009年天量貨幣投放,但是通脹高企是在2010和2011年顯現的。

從貨幣理論來說,長期來看,貨幣是中性的,即貨幣供給的增長不影響實際經濟增長,隻影響物價水平;但是短期來看,貨幣是非中性的,貨幣供給的增長既影響物價水平,也影響實際經濟增長。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短期來看,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三者之間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但是,長期來看,三者之間的變化趨勢大體上還是一致的。

另外,對上面的第二點進行一下補充。貨幣除了流向實體經濟之外,資本市場也是重要的去處。因此M2增速和名義GDP增速之間的差額,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貨幣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的流動。為什麼2009年M2的超高速增長,最後導致的名義GDP增速反而低於2007年呢?因為當時的貨幣超發,很大一部分反映在資產價格泡沫上,比如房價的飆升,以及各大殭屍企業的苟延殘喘。

不知為何,前幾天開始,我的知乎Live在入口處突然被屏蔽了(在「分類瀏覽」中的「金融與經濟」版塊中消失了),而且當初申請時也是有些坎坷。這樣一個知乎管理員不想讓你們看到的Live,大家有沒有興趣參加一下?

知乎Live開通啦:中國的貨幣是如何創造的? - 知乎專欄


GDP是全國一年生產所有物品總量,

CPI就是比較今年的東西比去年貴了多少的數值。

M0就是社會上的現金,

M1就是M0+企業的活期存款,

M2就是M1+全國的定期存款

假設國家就是一個小超市。

GDP就是這個超市增加了多少商品,CPI就是整個超市的商品比去年貴了多少。來買東西的人用現金消費,這些現金就是MO,有的人喜歡刷卡,這個卡里的錢加現金就是M1,然後呢超市推出一個活動,存100送50,不過這個需要存夠一年才能給你50。存的錢+卡的錢+現金就是M2

M2的增長也就貨幣總量的增長,GDP的增長可以看作是整個超市內貨物增長。貨物的增長速度跟不上錢的增長速度,貨少錢多,貨就會漲價。貨漲價的幅度就是CPI的漲幅。

CPI不是通貨膨脹率,但是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率的一個重要數據。


m2貨幣為油量,gdp為車速,廣議cpi(含房價)為加速度。


絕對數量看他們三有關係不是太密切 但是增長關係就很密切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印度宣布沒接受銀行問詢之前 個人存款不得超過74美元?
如果國家每個月新印1萬億的鈔票,我這個賣5元早餐的應該怎麼升價?
倫敦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分別花費是多少?
研究生出國讀經濟學,就業前景如何呢?
中國大多數股票不分紅,或者分紅極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

TAG:經濟 | 貨幣 | 經濟學 | 國內生產總值GDP | 國家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