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等移動互聯網碎片化的服務,是增加了你的產出,還是減少了?

Twitter,Facebook 手機端,推送……這些東西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

  1. 一方面,更快,更方便,更有效的利用空餘時間。
  2. 另一方面,讓意識飛一會也很重要。無打擾的時間同樣意味著效率。

如果結果是正面的,你是怎麼利用的?


對碎片化的最大焦慮,大概來自對淺薄的恐慌。零散的、隨機的、不系統的、未經思考的信息,似乎註定是淺薄的、易逝的、沒營養的、無法傳承的。但我對此有些懷疑,也許僅僅因為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參照系:我們用農耕時代的信息規模和處理信息的方式,來衡量數字時代的信息規模和處理信息的方式。

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研究,今天的人腦更適應今天的信息環境,如果陶淵明來到今天,他的大腦會因超載而崩潰。今天的人類在小學階段的閱讀量,很可能超過陶淵明一生的閱讀量,今天的人們正在進化出快速吸收和快速存儲的能力,以應對環境的快速變化。

對信息的碎片化沒必要過分焦慮,其實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大多數東西,都是碎片化的。一段旋律,一個場景,一個眼神,幾句話,平時會沉沒在記憶深處,一旦被某個因素觸動,它們就會浮現出來,我們突然發現,一道深深的刻痕不知何時留在了那裡。

我並不認為,碎片的價值一定不如大塊頭。比方說,克里斯·安德森寫過一篇文章The Long Tail,也寫過一本書The Long Tail。前者是碎片,後者是大塊頭,但價值呢?我不認為前者小於後者。

碎片化生存,或許是一種能力,就像大水退去,魚進化出了肺。


補充一下我的看法:Steve Jobs說過,connecting the dots。

其實看一下他的人生經歷,裡面很多東西都是看似無關的,碎片化的,比如他小時候被養父母送去上很貴的私校,後來花錢太多就退學了;還有他後來搞的計算機。當然事情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就是他把私校裡面學習到的字體知識,用在了計算機上面。

說這個的意思是想說,正如keso說的,信息本來就是碎片化的,其實不僅是信息,人生的境遇也是碎片化的。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碎片,整合成一個合理的系統,就是Jobs的能力。Jobs從蘋果離開以後的境遇,其實也是相當的random,但是他回到蘋果以後,又把這些經歷整合成了蘋果新的動力。回頭看看,大家都驚詫於他的遠見,但我想,遠見是一方面,能把各種境遇整合,是他的過人之處。

所以我想,知識的碎片也好,人生的境遇碎片也好,都不是問題,只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如何把這些離散的點連成線,是我們需要做的。老天會給我們很多素材,是否有勇氣去組合,是我們要做的決定,組合成什麼樣子,是老天讓我們玩的一個遊戲。


一開始對生產力的影響絕對是負面的,但之後如果不能改善,就是我的問題,而不是這些工具的問題。


目前的社區(豆瓣)、視頻(優酷)、門戶(新浪)、微博(twitter)以及問答(知乎)都提供給我很多碎片:碎片文字、圖片、視頻。

這些碎片的元素引發了很多知識以及娛樂上的體驗。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確實能夠接觸到大量、範圍廣的信息,其中很多信息的確是高質量,有意義的。

但是,面對這些碎片有時候我還是覺得若有所失:

1. 記憶很淺顯,其實很多東西過了就完全忘記了。

2. 深度不夠,比如我想詳細了解微博這個互聯網應用,我可以在網上得到很多評價,但是都是隻言片語,不夠系統和全面。看整本的書籍可以達到上述目的。

3. 不能引發深入的思考。接觸到這些碎片後,我震驚、欣喜、難受、笑抽,但是過了就過了,很難在某一個點上深入的思考。比如我看《無價》這本書,我就去研究了一些美國司法濫用的事例,而如果我只是在博客上看到斯特拉老太太被coffee燙傷後獲得了千萬級美元的賠償,隨後我就去瀏覽其他網頁了,這件事就畫上了句號。


這就看你打算用這些東西來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了。比如——

  1. 用來和特定一個小群體進行生活化的交流。這樣做,信息量不大,所耗時間也不多。
  2. 用來建立自媒體影響力。這樣做,如果選擇好主題(比如冷笑話、萌寵、創業、投資,等等),每日定量發送,控制好節奏,所耗時間也不會太多。但花在和其他用戶互動上的時間會比較多,可能每天需要幾個時間段來集中處理。
  3. 發得少,主要用來接收特定的信息。如果選擇好希望接收信息的主題(比如科技新聞、笑話,等等),這樣做,所耗時間也不會太多,每日挑幾個碎片時間瀏覽即可。但是,由於微博/Twitter 是以人為篩選器的特性,使得你關注的用戶很少只發類別比較純粹的信息,並且你會逐漸傾向於擴大關注面,於是,你就很容易變成——
  4. 用來瀏覽信息。這樣做,所耗時間可能最多,因為每天無聊的時間太多,並且由於關注對象多,信息多,你非常容易陷於其中。


twitter類服務只是工具,獲取信息的工具,社交的工具,獲取影響力的工具。對於工具,不能要求太多,也不能沉溺其中。

適當,適量,謹慎使用。


今天聽《冬吳相對論》,正好在談類似的話題,吳伯凡說「信息不缺乏,注意力就不缺乏」。總是怕自己少知道了什麼大新聞,像八爪魚一樣地獲取各種信息,最後反而導致注意力的分散和不足。

只就我個人而言,碎片化的服務佔據了很多的空閑時間。這些時間如果用來靜靜地思考、傳統的閱讀、休息,可能都有利於在工作的時候更加集中精力。

而回顧近幾年來對這些碎片化服務的使用,很難說出有什麼大的收穫。無非是和朋友保持聯繫;認識一些有趣的網友;了解一些前沿新知。當然好在我就以這個為職業,也算順帶了解了業界動態,體驗了最新的產品……

關鍵還是一個度的平衡與把握。曾經有個好友當面嚴肅地指責我說:在一個飯局上還不停地刷微博會讓對方覺得:眼前的這個人不如網上的那些朋友重要,你的心思並不在這個飯局上,是對對方極大的不尊重等等。


推薦大家閱讀 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79664/

所有的信息技術都會帶來一種智能倫理。印刷圖書
如何讓我們進入聚精會神的狀態,從而促進深度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相比之下,互聯網鼓勵我們蜻蜓點水般地從多種信息來源中廣泛採集碎片化的信息,其倫
理規範就是工業主義,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倫理,
也是一套產量最大化、消費最大化的倫理——如此說來,互聯網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們。我們變
得對掃描和略讀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我們正在喪失的卻是專註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正是這種碎片化信息,才使集體意識和思考成為可能(信息塊過大,會導致交流、傳播、互動的低效)。從個體來看是解構了、碎片了;從集體來看卻真正的完整了、深入了(像在微博中解救乞討兒童、錢雲會) ,這可能是她存在的更高價值!


當社會化關係將個人智慧組織成群體智慧,社會大腦就形成了,那個時候,你只要在Social Network上拋出一個問題,就會在很快時間內得到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效率的。

當然在Social Network上風花雪月就是另一回事了


碎片還是大部頭,哪種閱讀更有價值?我們都太拘泥於概念討論了,這永遠都辯論不完。質量才是最重要的,但也要因人、因地、因情境決定。

因人:微博上一條領導人的變動新聞,數十字,對90後來講可能就是一串字。對有眼光的企業家來講,是一系列產業改革的預示。

因地:我在逛商場的時候很難看得進去Kindle上的大部頭,任何一頁。但是看微博和微信的創業blog,結合眼前的促銷打折瘋狂購物的場景,卻文思泉湧,idea百出。

因情境:贊同Keso,大腦裡面的記憶都是碎片存在的,因為情境的襯托讓高質量的記憶或者知識沉澱。即使多年之後一個情境觸點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人人都有這個經歷,在某年某地某時,偶然聽到一段年少失戀時候的老歌旋律,讓你瞬間回到10幾年前黯然心碎苦痛掙扎的心境。

碎片有好有壞,比如你每天都吃一顆善存維生素,還是都吃一顆怪味花生豆。決定了你是吸收維生素AtoZ還是添加劑ZtoA。

對於這個topic來說,我自己的解決方案是,聰明的分類和高效的選擇。比如我是在電梯上微博知道了神經科技這個詞,然後通過Neuromarketing找到了《第四次革命》。碎片導向大部頭,微博促成了亞馬遜。但曹會計沒收到貝佐斯一分錢。

最後我贊成Twitter功大於過,加速信息高效流通,選擇權還在人民手中,哈哈!


推薦閱讀:

twitter、facebook上有哪些交互設計牛人可關注?
最近一直在想,twitter和facebook中的狀態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說沒什麼區別的話,twitter為什麼還能繼續發展呢?
國外比較主流的社交網站有哪些?他們各自有什麼優勢?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沒有認識的人,該怎麼玩?如何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Facebook 第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工程師是誰?

TAG:Facebook | 移動互聯網 | Twitter | 信息推送 | 碎片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