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自律,有哪些方法和相關書籍?
謝邀。5000字大章,絕對乾貨,建議收藏!
強烈++推薦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 Kelly McGonigal的《自控力》, 這本書我反覆閱讀仍愛不釋手,甚至忍痛花了好幾十美刀買了Kindle英文原版對照閱讀,期間斷斷續續寫了3篇筆記(下圖),大約有兩萬字,分分別是:自控力生理基礎篇,獎勵中樞篇,自控力陷阱篇。這裡貼上自控力陷阱篇,文中一些具體應用因涉及隱私略去。
《自控力陷阱:「道德化」、「那又如何」、「我不要」》
一、「道德化」陷阱:牢記目標減少變化
1、「道德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一直以來,我們在內心深處對行為(自控力挑戰)進行道德判斷,比如判斷節食、玩遊戲、看小說是「好」還是「壞」,我們相信罪惡感和羞恥心是非常有驅動力的,會讓我們趨「好」避「壞」,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道德判斷並沒有預期的激勵效果。實際上,最能帶給我們動力的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因此,如果我們將鍛煉、減肥、戒掉惡習當作「好的」事,而不是「我想要的」事情,那我們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恆。
生活中有很多明顯的例子:比如去鍛煉就說自己「很好」,沒去鍛煉就覺得自己「很垃圾」,那很可能今天去鍛煉明天就不去了;如果開始一個項目就覺得自己「很好」,拖著不做就覺得自己「很銼」,那很可能上午做了,下午就變得懶散了。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把自控看作道德測試,試圖通過道德標準進行自我約束,即我們把意志力挑戰「道德化」(思想中存在正反兩方)了,而所有「道德化」的事情都不可避免的受到「道德許可」效應的影響。「道德許可」是指,當我們做善事、自認為對的事情,我們會感覺良好,更可能相信自己的衝動,因為我們在自我感覺良好時,不會質疑自己的衝動,但衝動通常會促使我們做壞事。
很顯然,「道德許可」會帶來屈服、放縱,但這並不是意志力缺乏造成的,當我們允許或決定做壞事或屈服於誘惑時,我們都認為自己是自控的,沒有失控也沒有罪惡感,相反,我們認為這是應得的獎勵,並以此為傲,我們會自我辯解「我都已經這麼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這種對補償的渴望常常促使我們墮落,此時我們忘記了真正的目標。
【理論解釋:意志力挑戰本質上是兩個自我之間的衝突,一個「我」想的是長遠的目標利益,另一個「我」想的則是眼前的及時行樂,進步、成功自控之所以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是因為它會讓理智的自我暫時感到滿足,而放縱的自我則會活躍起來,我們也因此關注那些沒能夠得到滿足的標,這被心理學家稱之為「目標釋放」,也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前進一步,緊接著會後退兩大步。】
我們把自控看作道德測試,試圖通過道德標準進行自我約束,但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思考意志力挑戰,道德標準並沒有強有力的約束力,反而讓我們無法看清這些挑戰、自控背後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想要的」被道德判斷遮擋住了。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意志力充沛,不僅沒有失控,甚至還自我感覺良好,但卻一次次向誘惑屈服,因為這種失控是偏向於心理方面,而不是生理方面。當我們瀕臨失控時,我們無法依賴「道德判斷」的約束力進行自控,因為這種約束是無力的;但當我們確實「成功自控」時,我們還成為「道德判斷」的受害者,「道德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2、「道德許可」邏輯
嚴格來說,「道德許可」沒有邏輯可言,任何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情,甚至只是想想做過的或將要做的好事,我們都很可能依據直覺衝動行事。比如,我本來可以吃一碗飯,但只是吃了半碗,都會感覺良好促使我們找點補償。
研究道德判斷的心理學理論指出,我們通常相信自己的本能直覺(刻板印象),只有當需要解釋自己的判斷時,我們才尋求邏輯,但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想不出一個能為自己辯護的邏輯說法,所以理由更多是潛意識的。比如成兩兄妹的例子,對我們來說,這個問題會讓我們覺得噁心,所以這件事情是錯誤的,然後我們絞盡腦汁去解釋為什麼是錯的,但事實是,邏輯解釋是無力的、不夠的。
如果想到某件事情我們沒有罪惡感或焦慮感,那它就不是錯的,就是符合「道德」的,我們一般不會質疑或否定這個行為,所以當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因過去的努力、剋制、付出等等)時,縱容一下的念頭聽起來並沒有什麼錯,就像是我們應得的一樣,放縱不再會感到罪惡。如果我們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我們感覺良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放棄自控(和我目前的狀態非常類似)。
「道德許可」最糟糕的並不是它可疑的邏輯,而是它會誤導我們做出背離自己目標、利益的事情,它讓我們相信,放棄節食、打破預算、看小說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對自己的「獎勵」、「款待」,我們把可怕的誘惑變成心理接受甚至驅動的「必須做的事」(有付出必然有收穫,鐵一般的定律)。
3、「道德化的」進步:一曝十寒
通常我們會誤以為,取得進步會刺激我們獲得更大的成功,但心理學家證實,進步被所有人「道德化」了。我們總是把進步當作放鬆的借口,在完成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刺激我們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關注進步會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這不是說進步本身是個問題,問題在於進步給我們帶來的感覺。所以,若要讓進步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甚至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我們就要改變關注的焦點,我們不要想著「我做到了,好了,現在我可以做點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了」,而應該想著「我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想要。。。」,記住我們為什麼拒絕承諾,持目標,這是個很有效的辦法。
4、行為變化導致「道德化」
如果我們想改變某種行為,我們要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試著減少某種行為,因為變化會帶來「道德化」判斷。這種變化分為兩種可能:
1)「道德許可」補償過去的善行。如同上面的論述,如果過去自己表現良好(減少惡習或增加善行),那麼我們就會心安理得期待並享受「獎勵」。
以飲食為例,要合理健康飲食,就不要讓每頓飯的進食量(過去的,或者未來可能的)變化起伏,因為(證實、想到)某一頓或某幾頓自控後,必然會有個「獎勵」衝動直至失控,所以不要再試圖控制飲食,因為控制飲食必然帶來「道德化」判斷,而要減少行為的變化。
2)「道德許可」預支未來的善行。某一時刻,我們會想到未來我們會「如何如何」(減少惡習或增加善行),因此會彌補現在犯錯的負疚感,比如只是想到晚上去鍛煉,傍晚時就可能允許自己吃得更多。因為我們對未來的自己總是過分自信、樂觀,總是認為未來的自己與現在是不同的,未來的自己是「超人」,所以我們總是相信、安排未來的自己做現在不願做、不想做甚至做不到的事情,但實際上,如果沒有重大的轉折變化,明天和今天毫無區別。
所以,當我們想改變某種行為時,不要依靠對未來的承諾,而要清醒的認識到,現在怎麼做,明天、後天及遙遠的未來我大致仍會這麼做,所以今天的每個決定或實際狀態還在未來不斷重演。因此,不要問「我現在想不想看小說、玩遊戲」,而要問「我想不想以後每天這個時間都看小說、玩遊戲」,不要問「我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而是要問「我是不是想承擔拖延下去的惡果?」
如何讓行為趨於統一?
行為變化會帶來「道德化」判斷,會讓內心始終掙扎糾結,如何減少行為的變化?如何總結內心的糾結?我認為飲食、手淫及十分鐘法則已經提供了借鑒,即:制定一個合理規則來確保行為一致性,終結內心無時無刻不在的意志力掙扎、判斷。
案例:略。
二、「那又如何」陷阱:情緒低落觸發誘惑
當我感覺不爽或消沉的時候會怎麼辦?通常是看小說或玩遊戲!
當我感到拖延或不滿意工作成效會怎麼辦?安卓程序開發就是如此,一周或幾周的拖延,去忙於潛意識講座,去看小說等等,反正要避開拖延的事情。
大致上,不管是情緒低落還是自我批評、糾結,隨之伴生的負面情緒,通常讓我不自覺的用誘惑等去平復心情(大腦自救策略)或逃避現實,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陷阱「那又如何」。
1、消極情緒會開啟「獎勵」搜尋模式
當我們面對壓力、焦慮等消極情緒,不僅身體會產生應激反應(心跳),大腦也會產生應激反應,即大腦試圖讓心情(衝突,負面情緒積累釋放)平復下來,展開自救策略,進入獎勵搜尋模式(釋放多巴胺),通過獎勵平緩負面情緒。所以,負面情緒與多巴胺「強強聯手」,緩解壓力與多巴胺尋找獎勵驅動會放大誘惑。
大腦依靠直覺判斷「什麼是獎勵」,通過生活中的經驗知道,這種判斷是很不靠譜的(長期以來不自覺自我暗示形成的刻板印象),大腦往往會避開真正的獎勵,卻迫使我們追求錯誤的獎勵、無法帶來滿足的獎勵,甚至是帶來負疚感的「獎勵」,在多巴胺的驅使下,我們陷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什麼是錯誤的獎勵,非常容易舉例,比如看小說,玩遊戲,拖延,比如過量飲食等等,什麼是真正的獎勵呢?依據心理學的調查實踐,包括運動鍛煉,與人交流,學習閱讀,冥想等等。真正緩解壓力等負面情緒的,不是釋放多巴胺或尋求獎勵,而是改變大腦的化學平衡,但這樣的改變不像多巴胺那樣令人興奮,所以大腦不僅不會在情緒低落時主動做這些事情,有時甚至會主動避開這些事情,而緊緊盯住所謂的「快樂」。
2、「那又如何」:讓錯誤來的更猛烈些吧
「那又如何」效應是心理學的一個陷阱,是所有意志力挑戰都會遇到的難題和大坑,它描述了從放縱後悔到更嚴重放縱的惡性循環。比如在控制飲食時,不小心多吃了些,接下來一般不是停止進食減少損失,而是說「那又怎麼樣,既然已經吃多了,不如就放開大吃吧!」(對內心批評家說的,我們就像一個小孩,反正已經犯錯了,反正要受到懲罰了,那不如好好放縱享受下,不然豈不是太虧了,「道德判斷」的敗事有餘)。
在意志力挑戰中,基本模式都是一樣的,屈服會讓情緒消沉,情緒消沉會促使自己尋求獎勵以平復心情,最快捷、最方便的改善心情的事情是什麼?往往就是做讓我們情緒低落的「誘惑」。
分析這個心理過程發現,帶來更多墮落行為的不是第一次的屈服放棄,而是由此帶來的羞恥、自責、恐懼、罪惡和絕望,大腦誤以為會帶來「安慰」的東西讓我們深陷惡性循環不可自拔!
大腦在搜尋獎勵過程中,會因為種種誤解催生不可思議的荒唐行為,比如因為看小說導致的內疚自責等,會進一步放大小說的魅力,大腦直觀的認為看小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會緩解負面情緒,所以更加沉迷小說;比如因為打破飲食控制而帶來的負疚感,會讓我繼續突破下線(可能是自我批評導致的逆反心理,老子就這樣天能塌下來,或者是消極心態尋找獎勵刺激),更加的暴飲暴食。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導致我們情緒低落的某些習慣,恰恰被大腦誤以為是渴望獎勵,所以在情緒低落時,它們被放大激活,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3、「內心批評家」職能升級:良師益友
如何打破「那又如何」惡性循環?心理學證實,「內心的批評家」(道德判斷)不僅無能為力,反而是罪魁禍首,成人需要的是帶來慰藉、帶來「自我諒解」的良師益友!
這個理論是顛覆性的,我們一直以為,如果不嚴厲批評、嚴厲控制,我們會盡情放縱、會失控!而實際上,當我們是孩子時,也確實是被學校家長嚴厲要求才做到自控的,否則絕大多數孩子會失控的,之所以對孩子嚴厲,而要求對成人寬容,是因為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是自控中樞,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它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孩子僅靠自己無法做到自控,必須要有大人的幫助和斥責,而作為成人,大腦皮層已經發育完全,我們完全能夠自控,但我們的內心卻扮演著「大人」的職責,時刻監督我們並準備發出批評的聲音,然而這些批評並不能強化我們自控:一方面,會引起我們的反感和效益最大化(既然犯錯了,那就在自我懲罰前,好好享受個夠,但實際上自我懲罰是無力的);另一方面,會嚴重挫傷我們的意志力、積極性、主動性,降低我們的自我評價和效率。
相反,自我諒解、自我同情則會提高我們的積極性和自控,這是因為自我諒解打破了「那又如何」效應的核心陷阱:誘發情緒低落的罪惡感(既然犯錯要受罰,不如享受下再說)和自我批評。如同人際交往,如果一方遭遇挫折失敗,那麼作為朋友、同事等,要做的肯定不是追究責任及批評,也不是剖析事件挖掘原因(這些無異於往傷口上撒鹽,肯定會讓過錯方更加痛苦甚至翻臉),我們要做的儘可能的帶來安慰,撫慰心靈,鼓勵士氣(為什麼對別人如此慷慨仁慈,而對自己卻無比苛刻)。
「內心的批評家」是家長、學校在心靈的內化,是兒時的遺留物,這個角色不僅無法幫助成人,還成為我們的負擔、絆腳石,所以我們要進行角色轉變、職能轉化升級,將「批評家」變為良師益友,在我們犯錯誤、情緒低落時,不再是橫加指責,而是能夠帶來安慰和鼓勵,讓我們能夠收拾心情整裝再戰。
案例:略。
三、「我不要」陷阱:堵不如疏
不要緊張,不要想鼻炎,不要想疼痛,不要暴飲暴食,等等,一系列的「我不要」,但實際結果是,我越來越緊張亞歷山大,越來越頻繁想起鼻炎,越來越感到會因不舒服,越來越想多吃。我一直以為是自己自控力不夠,所以加碼控制力度,堅決不想,堅決不做,但我錯了,我更想了,更加情不自禁的做了,然後繼續加碼,陷入無解的、情不自禁的、不斷自我批判的惡性循環。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試圖用意志力控制「我不要」想什麼、做什麼,但「我不要」越控制越反彈 ,徹底陷入「白熊效應」: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白熊」,越是有意識控制不要想起,「白熊」越頻繁出現在腦海里,頻繁出現的「白熊」還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誤以為這就是對自己極為重要或極為渴望的東西,也因此,被控制的想法、慾望、衝動在心理上會越來越有力,對我們越來越重要,當然也就越來越難以遏制,直到最後失控。
所以,很明顯,「我不要」只會適得其反,妄圖自我控制或壓抑,終歸會敗北反彈。應該如何做?簡單,就是堵不如疏,正視「我不要」,保持清醒!!
具體來講,就是不要壓制、控制某個想法或行為,而是要肯定在這一刻,這些問題、想法確實存在,但這些只不過是自然的心理過程(擔憂、害怕、重視必然會帶來的心理過程),然後感受內心的真實體驗,並對這些情緒衝動保持清醒,挖掘這些衝動背後的真實動機渴望,試圖將「我不要」變成「我想要」,即用更加健康的「我想要」達成目標。
比如節食「不要吃太多」,背後其實是口欲的滿足,誤以為吃的多當然能滿足口欲,但這是錯誤的,吃的多只會毀掉一個美食和好心情,所以可以變為我要吃真正的美食,體驗真正的享受。
案例:略。
辛苦整理,記得點贊喲~
——————
限於篇幅僅分享部分,完整筆記請公眾號搜「高太爺」,後台回復「自控力」即可。
用八個字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說的再詳細一點兒就是:
保持自律真的沒那麼難,你只要堅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
把自己當做實驗對象,做一個長期的觀察實驗。
一、實驗方法:觀察法
二、主試者(實驗者):你自己(以下簡稱「被試-自己」)
被試者(實驗對象):你自己(以下簡稱「主試-自己」)
三、 實驗工具:
每日計劃表。(這個計劃表由被試-自己每天自己制定,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計劃表制定好,你希望如何保持自律,你就如何制定這個計劃表。)
PS: 計劃表要盡量符合人體規律,一定要保證睡眠和休息的時間,動靜結合,讓身體和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才可能有精力去完成你的計劃。我在如何健康有效地減肥? - 知乎這個回答中有說到讓自己的生活回歸平衡的方法、幫助你能更高效地利用時間,可以參考看看。
四、實驗過程:
1. 「主試-自己」告訴「被試-自己」:
「接下來要開始實驗了,在實驗過程中,請你——
(1)盡量完成你所制定的每日計劃表。
(2)完成不了計劃也沒有關係,請不要有壓力,盡量去做就好了。」
2. 「主試-自己」如實觀察並記錄「被試-自己」每日的實際使用時間、以及在「被試-自己」朝著每日目標前進的時候,ta每時每刻的思維、情緒、身體的變化,越詳細越好。
比如:「被試-自己」不想背單詞時ta的心理活動以及身體感覺是怎麼樣的?「主試-自己」一定要仔細觀察、並不帶評價地記錄「被試-自己」所思所想所感覺到的一切, 記錄的越詳細、越全面越好,並且要在當時就記錄下來。
以上就是實驗的全部內容。
只要你堅持每天以做實驗的態度去完成你的計劃,越來越自律是必然的結果。
我用這個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控力,還治好了自己的抑鬱症。
至於為什麼,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這兩個回答:
抑鬱症痊癒是一種什麼體驗? - 知乎
瑜伽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 知乎
書籍推薦《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
歡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Chan貓瑜伽生活」,我會跟大家分享關於生活和瑜伽的一切。
http://weixin.qq.com/r/ljskPCLEFH9rrWZf926E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寫在前邊:以大多數人的自律程度,方法和書籍並沒有用……
不過還是寫一下自己的經歷和總結,供少數人參考
1)明白自律到底想幹啥:自律一般是手段,重要的還是你要實現什麼目標。基本上大家不可能平白無故突然變自律了,都是有一段時間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發現自己hold不住,才開始學習自律的。
比如假設我平時的自律程度是6,那麼考英語期間自律程度直接飆升到9。因為在哪個階段我有明確的目標,考過PTE!我覺得自律水平更應該是有波動的,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可能處於中間值,然後有目標的情況下會提高,目標完成後可能會降低一點。所以,在問「如何自律」之前,應該問:如果我可以自律,那我要做什麼?(似乎跟:「財富自由了以後,自己要做什麼」類似)。
或者也許變成自律的人本身就是你的目標,那就更好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自律是不想變成自律的人,而只想享受自律帶來的好處。如果那樣的話,也許實現目標更重要,自律不自律反而沒那麼重要了(我猜可能也有很多不自律但是有所成就的人,比如藝術家?沒有詳細考察過)。
2)不斷練習和總結:無數的人說過自律像肌肉,練一點漲一點,基本上是對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反思總結起著重要的作用,就像健身還要吃蛋白粉就可以長得更快。再拿我自己的例子,以前是6分自律,考試時候到了9分,考完試又回到了6分。這時候我開始反思,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比如1)我當時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學習;2)當時每天很忙,但還是堅持健身,保持精力充沛;3)堅持正念;4)使用番茄工作法等等。我覺得這些可能可以提高自律,於是繼續保持這些習慣,感覺平時的自律水平漲到了7。下次如果遇到考試類似的事情可能能將自律水平提升到10。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多反思你就可以學到很多。
3)給自己裝個「如果……就……」的小程序:我覺得大多數人應該同意電腦比人自律把。因為電腦中有好多If……then的小程序告訴它應該做什麼。這個東西在書里叫做行為意向(可以參考《WOOP思維心理學》,《 成功,動機與目標》,畢竟題主讓推薦書籍)。行為意向可以讓我們在特定的情境下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律。比如我給自己裝了1個小程序,讓家裡邊變得整潔了:如果每天下班回到家(清晰定義情景),就把臟衣服放在洗衣機里洗掉(清晰定義動作)。這個小程序解決了我家臟衣服堆成山的問題。
4)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情對於自律很重要,很多時候心情不好是沒法自律的。所以不要試圖讓自己忽視心情,變成一個冰冷的自律的機器。那樣即使可以短時間自律,也很難長時間維持。具體怎麼保持良好的心情,可能需要看其他文章了,這個事情可能又可以寫一本書,這裡就不說了。但總體來說,就是不要跟自己或者他人作對,尊重、寬容、善良地對待自己和他人。(繼續說下去就要被呵呵了……)
5)除了改變自己以外,改變環境也很重要:其實大多數人,或者說整個人類就是不夠自律的,要接受這個事實(具體論述的話這裡邊涉及到一大堆進化心理和工業社會發展簡史之類的東西就不說了)總之,要認識到,自己就是不夠自律,所以不要跟自己作對,不要誘惑自己,盡量給自己創造不用自律的環境。還是自己的例子,當時學英語,我會盡量去咖啡廳學習,因為在家效率實在太低了。這個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有。可能有些同學嫌咖啡太貴,因為我當時只有一個月時間,所以我覺得時間更寶貴,就沒考慮錢的問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如咖啡值錢,那最好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值錢一點。再說一個例子,我以前上廁所會帶著電腦或者手機,一看就30分鐘。後來為了自律,我選了一本最近要看的書,每次上廁所帶著,半個月可以看完一本書。所以創造環境很重要。
至於,開頭說的多數人怎麼辦呢?他律……
具體方法參考自己的高中及之前的生活……h還有比如很多人都會立flag,這個就是很好的方法……其實最終我們都會生活在自律+他律的環境中,合理運用各種律,實現自己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今年也要立一個flag,在知乎上寫20篇文章! &>.&<
每天早上花十五分鐘寫下今天需要乾的事。
書桌上放一張你五年或者十年後想擁有哪些東西的清單。(東西不止物質,還可以是好身材,某個領域的成就。。。)
你就會發現,我的時間真特么緊迫啊!!!!自律的人不會看本題下5k字的「高贊」答案,時間寶貴。
如果有唯一的方法,大概是真心覺得,提升自己的努力是快樂的。
自律的人不會刷知乎如果你想完成一件工作卻遲遲做不成那你需要強迫自己去開始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充分的沉浸在工作中了只需一個開始 然後堅持二十分鐘
《金剛經》,《心經》
高度自律的感覺就是,對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對自己的時間,擁有掌控權。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把時間還給自己,因為他們的時間已經賣給了那些可以把時間還給自己的人。
我希望自己是有能力把時間留給自己,並且主動選擇自己時間分配的人。
(一)自律相關書籍
請點擊我的公眾號文章:不會反彈 的習慣長什麼樣?
2017.3讀書心得 | 自律的動力是什麼?
你智商在線情商感人,那你的時間商呢?
不持有的生活,還是怦然心動的人生?
為什麼聰明人容易受傷?改變心態,化解落差
向前一步,可是萬一呢,怎麼面對B選項?||Sheryl Sandberg教你扛過苦難
(二)先想清楚自己要堅持做什麼,然後制定一個有時間節點的短期計劃,一步步調整,注意要使得方法變得簡單,切實可行,然後要給自己很多正面反饋和激勵!
在《The Power of Habit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養成一個習慣需要至少21天每天重複這個習慣,習慣養成的2個要素:(這條真是我說了好多遍的老梗了【微笑】)
① find a simple and obvious cue 找到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方法
② clearly define the rewards 給自己一定的獎勵和反饋、定義長期堅持的意義
長期運動堅持需要給自己很多正面反饋和獎勵,需要給自己很多鼓勵和動力,才能堅持下去,時間長了,這些事情就變成你身體的自動反應了,就不需要在耗費精力去想、或者耗費意志力了。
(二)把堅持做的事情變成自然反應,不用去想要不要做、怎麼做,也就不耗費意志力了
產生反彈的原因因人而異,但最大的原因在於:沒有把保持身材根深蒂固地當做自己的生活習慣。減肥,並不以「到某月某日,我要減到多少斤」 為終點,而是以「我要減到多少斤,之後都要維持這樣的體重」 為起點。
http://weixin.qq.com/r/mDq-p2nEGzRkrS3E92_K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看看你周圍以前不如你的人都慢慢超過你,如果你是個不服輸的人,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落後了,從而奮起直追,變得自律勤奮起來。加油!
沒有女朋友沒有男朋友也不出去找大保健的情況下戒擼了100天 不知道這算不算自律過程是很艱難的 第一次堅持了80天第二次反而只堅持了30天第三次在堅持了80天之後反而特別輕鬆 覺得馬上就成功了
推薦閱讀:
※你是怎樣變得不浮躁的?
※有什麼能提醒自己早起而又不影響舍友的方法?
※智商上的差異和努力程度對學習成績或各方面的影響哪個更大?
※沒有自制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為一個三本院校的英專學生出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