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和張維迎在 2016 年 11 月 9 日關於產業政策的論戰中有哪些亮點?如何理解?

相關報道:林毅夫、張維迎北大朗潤園PK了什麼(一)

林毅夫、張維迎北大朗潤園PK了什麼(二)

林毅夫、張維迎北大朗潤園PK了什麼(三)


號外號外,有人助林毅夫贏了一城!

正巧今天下午在歐洲經濟學冬季年會上逛,最後一下午了,實在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分會場,就亂入了發展經濟學的地方。正好有個人正在講產業政策對南韓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無比的貼切這個題目,所以我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也算是做一個搬運工,把新的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

張維迎和林毅夫爭執不下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大家都是理論對理論,沒有實證研究的數據,是很難在一場大辯論中站穩上風的。這篇文章——根據演講者說,是目前第一篇用數據來實證東亞產業政策影響的論文,也是他今年用來找工作的論文。

首先亮明結果:數據實證的結果是支持林毅夫的觀點的,產業政策對南韓的產業有著顯著的積極作用。

作者分析的是1973到1979年的這段時間,建立一個多產業類型的一般均衡模型。在73年,因為越戰的失敗,尼克松從亞洲全面撤退,導致韓國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危機。在這之前,韓國依賴於美國的軍事保護,但是突然之間,韓國人發現自己要搞軍事產業了。於是在這個外生事件的影響下,韓國開始了經濟轉型。但是到79年,隨著朴正熙被刺殺,這個項目戛然而止。所以可以說,這六年的產業政策,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外生導致的,所以提供了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來分析產業政策的影響。

作者的結果表明:

  • 對產業政策的目標產業和非目標產業相比,目標產業的發展有了明顯提高。
  • 產業政策有顯著的溢出效應,不僅僅對於目標產業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對目標產業的周邊也產生了很正面的影響
  • 產業政策確實促進了工業化。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張維迎就輸了,因為本文的局限性在於:

  • 韓國是一個小的開放型經濟,和中國不同;
  • 沒有考慮資源錯配。

具體圖表很多,我列舉一些如下:

  • 目標產業的產品相對價格趨勢:

  • 目標產業工人相對生產率:

  • 而從另一張圖表可以明顯看出,產業政策成功的再分配了製造業資源,的讓目標產業在整個製造業中占的比重更大了:

  • 對於目標產業的上游和下游產業而言,其促進作用也是明顯的,下圖是用兩種方法做出來的目標產業的下游產業的增長和該產業與目標產業之間關聯度的相關係數圖:

原文在這裡下載:

Manufacturing Revolutions: Industrial Policy and Networks in South Korea

演講的這個小哥的風采不錯,希望他找個好工作吧^_^


謝謝 @Joe De邀請

先看了一下這問題下面的已有回答感覺都不太滿意

首先,我先簡單複述一下11月9日林毅夫和張維迎的發言內容

林:

1.什麼是產業政策?

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為了促進某種產業在該國或該地區的發展而有意識地採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具體內容:補貼、稅收優惠、工業園加工出口區、貿易保護、特許進入、RD補貼....

2.有何作用?

根據張夏準的研究表明 16世紀的英國為了趕超荷蘭,19世紀的德法美為了追趕英國、二戰後的 日本、亞洲四小龍 均採用了產業政策。

而兩位諾獎得住 邁克斯賓塞與索羅 對二戰後13個成功經濟體的觀察 總結出了五大特徵:開放經濟,宏觀環境穩定,持續高投資,有效地市場,積極有為的政府。這些都需要產業政策支持。

Mazzucato在《企業家型政府》中提出 美國領先產業 早期研發均為政府支持 政府有限資金 決定產業研發方向 美國為「企業家政府」。

OECD的數據 美國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政府投入佔比達40% 企業重Deveiopment 政府重Reasch基礎科研 長回報周期的Reasch企業家很少會去推動只有政府來承擔這項責任。政府的資源是有限的,這有限資源配置如何配置到基礎科研就決定了產業發展方向,屬於產業政策。

反對意見:

發展中國國家使用產業發展政策績效差、成功國家產業政策失敗案例很多

回答:

不用產業政策追趕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不用產業政策保持產業結果領先的發達國家不存在

3、為什麼需要產業政策才能成功?大部分產業政策為何失敗?

目的:找出準則,提高政府產業政策成功率

經濟發展表現: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

背後:產業結構不斷變遷 現有產業創新 新附加價值產業 勞動生產力提高 制度安排跟隨完善 降低交易費用。

比較優勢:

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產業結構由在每一個時點上給定、可隨時點改變的生產要素決定 (資本、勞動、自然資源)生產要素相對低廉,企業就可利潤最大化有自生能力無需國家補貼。此時的產業結構是最優的。

最好的方式為企業遵循每一個要素時點的要素稟賦比較優勢 得到最低生產成本 政府維護市場 使得交易成本最低 進而總成本最低 創造最多剩餘 最多資本積累 投資回報率最高。

隨後產業結構就能由資本短缺型轉移到資本豐富型 政府也有更多資源使得軟體與基礎設施跟隨完善。

技術創新、產業升級 發展中國國家可以跟隨發達國家成熟技術 成本低廉 這就是後發優勢。

企業家 尋求市場機會 獲得最大利潤 機制每個時點上要素價格反應要素需求 需要有效競爭市場作為前提。

單強調市場因素不足:

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 成功其他可後發跟隨;失敗則血本無歸風險不對等發達國家以專利保護來彌補個人效益與社會效益之差;而發展中國家
無專利保護 需要政府合適激勵補償。

此外產業應該有的軟體基礎設施是否完善 這是企業家無能為力的因素 需要政府因勢利導。

藥方:比較優勢發展 有效市場、有為政府

各產業協調軟體設施有差異,政府資源執行力有限 需要政府產業政策來合理分配資源。

發展中國家失敗:趕超戰略好心幹壞事

發達國家失敗:基礎科研本身成功率低、支持失去比較優勢企業 比如農業保護政策。

合適產業政策:潛在比較優勢 生產成本已是最低而交易成本過高 政府幫助企業解決軟體設施不完善問題 提升競爭力 一部分激勵補償。

具體實施:五步法

張:

產業政策:是為了經濟發展 政府對私人產品 選擇性干預 歧視性政策;公共產品基礎設施投入不算產業政策

1.我和林的分歧:

過於專註新古典經濟學 不合適假設 市場失靈問題是理論的失靈而非市場本身的失靈。

米塞斯-哈耶克範式的市場理論:

市場是人類制約合作的制度,是一個認知工具,市場競爭就是人們發現和創造新的合作的特徵,市場最重要的特徵是變化,而不是均衡。

市場的完全性來自於不完全性,分工和專業化的價值就來自信息不對稱,這是由於信息不對稱,信息的分散性和主觀性才需要市場。

企業家是市場的主角 發現和創造交易機會 創新 推動結構升級;想像、機敏和判斷力

2.為何反對產業政策?

日本產業政策估計過高 影響錯誤 成功是因為企業家有效抵制政府干涉 日本最成功的20個行業 無產業政策影響。

中國「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 認知能力限制(無知)激勵扭曲(無恥)

創新和新產業不可預見 無規律可循 目標道路均不知 修正道路前行

經濟事業的自由 不同知識見解分散判斷
市場決定成功

集中化決策失敗代價巨大 政府選定特定方向
專家非企業家 過去的成功的企業家不能判斷未來趨勢。

激勵機制扭曲 尋租活動 產業政策出台往往是利益博弈的結果。

企業家不應該追隨產業政策僅需要自由公平法制環境。

激勵機制能解決尋租行為嗎?

沒有辦法對政府官員的投入和產權進行有效度量難以設置激勵體系。有限政府政府 後果長期顯露 執行政策責任難以理清。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於美味 有重大外部性的創新企業人人都願意做 低估企業家冒險精神

不知道「螃蟹」長啥樣

3.外部性與協調失靈不構成產業政策

錯誤地理解了企業家如何做決策,在真實的市場當中,創新決策非邊際問題,主要不是基於邊際地比較,而是出於對市場前景的判斷。

政府是最差協調者。市場失靈不過是市場不均衡的表現,企業家會自行套利均衡。

不用產業政策未必不成功。

4.比較優勢理論互相矛盾

李嘉圖的自由貿易理論證明李斯特的國家主義

自由貿易:受政府影響的貿易都會發揮自己優勢,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

不能以國家為單位 每一個市場交易者的基本交易準則,根本不需要國家戰略,而是自發行為,也與要素稟賦基本無關,人有其主觀能動性。比較優勢是企業家創造的,天然的比較優勢可以創造不計。

自由市場企業家對與發展方向比政府更為清晰,無需其指導。

一個國家發展什麼產業取決與企業家的判斷。

可以看到 林毅夫先生由於芝加哥大學的學術背景,其分析框架運用的是新古典綜合派的體系。邏輯遞進結構是非常清晰的。相對要素稟賦帶來比較優勢,而要發揮比較優勢 需要政府彌補軟環境不足 並對首發者進行激勵,由於政府資源有限 政府只能有選擇性的挑選部分產業優先發展 這就需要產業政策來選擇。要反應要素稟賦的正確成本需要有效市場、而政府因勢利導 則需要有為政府。但正如張維迎所攻擊的 政府的局限性非常之大 這樣一個「公僕型」政府毫無疑問是不存在的 對於權利尋租問題與政府低效激勵的質疑。林沒有很好的做出回答,不知道他完整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框架內有沒有對此有所闡述。

而張維迎先生,由於第二個闡述 他的發言明顯有攻擊性的多 而且抓住幾個關鍵點 不斷的去案例轟炸。當時和我一起看的一個朋友就直言 「這不像經濟學家,更像是管理學家的作風」,這種行為也讓我感覺到像是在讀一本「暢銷雞湯書」邏輯層次不夠厚重。不過作為辯論,明顯張維迎先生的這種風格更為的合適。他的分析框架闡述時說是「米塞斯-哈耶克」式的,但我覺得奧地利學派的思想還要再濃厚一些 應該是「米塞斯-羅斯巴德」式的。極其強調企業家的能動性,讓我有種「企業家萬能論」的感覺。即使是約瑟夫熊彼特 也沒有如此的強調企業家的作用,其強調的是「創造性破壞」本身」,而並非製造」創造性破壞「的企業家。而市場失靈也並非僅是理論現象,29年的大蕭條當時的胡佛政府可是嚴格遵循」守夜人」原則的,採取的措施無不是在維護企業家的環境,但市場並未自行修復。此外,「熊彼特式企業家」在華人文明歷史中幾乎是不存在的 在改革開放後才誕生了第一批草根企業家,而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的馬雲、馬化騰們才可以算是第一代「熊彼特式企業家」。在中國複雜的政商環境中,賦予企業家太多任務 無疑更為脫離實際。

最後,非常欣喜的看到這種形式辯論的出現,而網路時代真的大大削減了獲取知識的成本,從這個角度來說 這真的是最好的時代。但我們這代人也面臨這極為複雜的前景,改革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在上述辯論中 無論是林毅夫先生還是張維迎先生 都認可建設有效市場的必要性,也衷心希望中國能成功越過這道門檻。


13年創立一家IT公司,到現在已經交了幾千萬的稅了,公司增長還算快速。

我想說得是,在這些經濟學家眼中的美好的產業政策只存在於他們論文的公式里,現實中完全不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團隊,我們沒有那些通天的政府關係,為了申請一些創業補助和政府扶植,對沖一點繁重的稅收,我們沒少填表格寫報告,隨便一個項目幾十頁,浪費精力不說,兩年來顆粒無收。

我們幾個創始人,好幾次去答辯,所謂專家評審組提的問題狗屁不通,那些官員全都低頭玩手機,都不看你ppt,我不知道別的行業是不是這樣,每次答辯完總覺得自己被玩弄了。

然而那些有政府關係的,塞得進去回扣的(兩年前的行情我所知道的是給批錢的官員2-5成,不知道這兩年有沒有收斂?),很容易每年拿到500-2k萬無償補貼,而這些公司很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是一些皮包公司,有些拿了政府低價園區寫字樓,轉手再租出去做二房東。

產業政策效率之低下,腐敗之嚴重,我們是深有體會,我覺得要真的提高產出、釋放生產力,不如少收點稅,把這些補貼全取消,才是真正為企業減負。

然而這是痴人說夢。

有幾個這樣的事實是林的理論里不會涉及的:

1.擁有資源發放權利的人一定會尋租,滋生腐敗,從而降低效率,形成一個龐大的裙帶和買辦階層。

2.而一套完整有效的反腐機制的運行成本也不低。

3.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即使完全公正廉潔,他們也沒有甄別中小企業好壞、項目優劣的能力,術業有專攻,行業變化日新月異,沒有誰會比我們一線企業家能明白需要什麼。

4.把從公眾身上收來的稅和銀行超發的鈔票,集中砸向符合政府業績、符合形象工程的行業和企業,是剪普通老百姓的羊毛來吹泡沫,是貧富差距的罪魁禍首之一。

5.有些企業一邊拿著低成本信貸,一邊拿著各種產業傾斜政策,還持有特許經營其他人無法進入的牌照,在市場化競爭中也在節節敗退,這是典型的「資源詛咒」,越受照顧,越沒競爭力。

產業政策應該是市場經濟的補充,所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產業政策應該去扶植那些超過了普通企業生命周期和投入能力的超級工程,例如可控核聚變、全國高鐵網路、載人航天,這些是民營企業做不了的事情,甚至一百年內都產生不了利潤但又能對人類產生深刻影響的事情,這些事情市場解決不了,只能靠政府。產業政策過多地干預普通行業只會導致市場經濟扭曲,增加企業負擔,而且導致企業往畸形方向發展。

不匿了,媽蛋。

------------------------------------------------------------------------------------------

評論里截來一些從事產業政策相關工作的網友評論:


在上一次(詳見下文原答案)回答中,我指出林與張在宏觀動態最優和微觀機制最優上的分歧,並提出林的政策建議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消除市場摩擦而創造長期的更優結果。

但我並未剖析市場摩擦緣何可能在中國如此巨大,以使得市場調節尚不如"因勢利導"的政府作用。在這一篇回答中,我加以回答並藉此進一步闡釋林和張的政策分歧。

我們以林的兩項具體政策建議入手。

首先分歧相對較小的是政府提供公共品這一條。公共品的巨大規模經濟規模,長投資周期性與正外部性使得其不可或缺但只能由政府提供。二人的主要分歧在於公共品的概念範圍。第一,林認為信息作為一種准公共品,政府有責任以產業政策的形式予以推廣。而張則質疑政府獲得信息的質量,認為企業家可以通過觀察價格機制更有效率地獲得信息。隨之相應的第二點便是,硬性公共品(交通,工業園等等)的建設應是全行業通用,還是專註於戰略扶持行業。後者經常被視作政府主導經濟的手段而廣為詬病。其次,林提出政府應對產業先行者提供風險補償,而張認為風險補償應由市場估量與提供。

加以列舉比較後我們可以發現,張的觀點成立與否很大程度依賴於一個完善高效的市場。而我們現實中面對的呢?是一個產權模糊,資本市場落後,信息不完備的市場。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是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資本市場相對落後。監管缺位,散戶眾大,無做空機制,所有制混雜導致的道德風險--一系列的因素導致了中國的資本市場更像是擊鼓傳花的投票器,而不是稱重儀。企業的風險和收益不能被股票價格正確衡量。因而中國市場的信息並不完善,風險補償機制也被扭曲。(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歷來對國有企業的"照顧",銀行體系也無法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這點,林在他的書,中國的奇蹟中,也有予以批評)

在西方發達國家,創業者的成果可以被完善的專利制度所保護。其隱含的特許壟斷權對創業行為予以激勵。但在中國,專利保護是相對缺位的。而政府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的這個不足。

綜上所述,林的政策建議雖有諸多弊端(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但也不失為中國完善市場制度之前的權衡之計。無可置疑的是,張所倡導的完善市場機制應是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原答案====

從純學術角度談個人理解,不講故事,不舉例子。

他們分歧的核心在於經濟學內部語境的割裂:一個側重宏觀(林),一個側重微觀(張)。這才會形成表面政策建議截然相反,背後理論卻都很堅實的矛盾局面。當代經濟學微宏觀的割裂在此可見一斑。

張老所認為的小政府市場在每個單獨的參與者來看,確實是最有效率的(也就是經濟學術語的局部均衡)。但那就像是牛頓假設的完全沒有摩擦力的世界,在現實中是絕對達不到的。在經濟學家的模型之中,很容易忽略的一點因素是絕對時間 (因為我們總是在模型中簡(tou)單(lan)假設第一期,第二期……)。正如凱恩斯所說的,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根據模型演繹結果,長期來看,什麼都將有效,hallelujah 自由市場!但是微觀世界的市場摩擦(market friction)可以非常大,短期往長期的過渡可以非常長。

相反,林老的策略叫"趕超策略",而且主要目的是為政策制定服務,因而絕對時間是予以考慮的重要因素。經濟學中的生產函數是對世界的簡化。現實中,產業結構,公共品供給影響企業的生產函數。政府"有為"地調節扶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與提供公共品,可以減少市場的摩擦,加速短期均衡往長期均衡變動的速度。考慮時間維度上的多重可能性,小政府市場下參與者雖然是靜態下的最高效(大家都開心),但整個經濟體很可能並不是最優的增長路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可以更開心)。而且要素的投入不會放在一個黑箱子里就自己變成產出,還需要公共品的高效協調與組織(例如中國常見的各色工業園),政府的作用就發揮在這裡(當然是理論上的,要討論如何讓政府按你所想合理運轉,那就涉及政治經濟學)。總而言之,其實兩人並沒在同一尺度上爭論問題,所以各有道理。

雖然這麼說,我並沒贊同林老的觀點。我覺得林老的政策建議更適用於脫貧(例如林老一直強調的國家能力(state capacity)弱,公共品缺乏的非洲國家)。但對於各類要素,公共品已經不再缺乏的當下中國而言,扭曲的產業結構或許不是主要矛盾,因而繼續依賴政府主導的作用則存疑(特別是出現了很多知友提到的利用制度漏洞尋租腐敗的現象)。中國當下的主要改革方嚮應該重視市場化,讓市場在決定資源的分配。

在理論高度上,我站林毅夫; 但在政策當下的具體落實上,我還是站張維迎。也請知友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保持冷靜,區分好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和政府失靈(government failure)來評價兩位學者的理論。


張維迎被標榜為純粹的市場派,主張取締一切形式的產業政策,原因是政府官員沒有企業家了解市場,主張發揮企業家精神。林毅夫給政府和市場都帶了一個「套」,稱之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帶了套的政府和市場能夠執行好產業政策。

這兩個人光說不練。我想到了黃奇帆,黃市長很牛逼,實實在在干出來了。

產業政策不是現在才有,也不是Made In China,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也確是被大量研究證實了有其重要作用的。張維迎之所以呼籲取締一切產業政策,我覺得跟謝國忠一直唱衰房價一樣,我就抱著一個邏輯,打死也不鬆口,矯枉就要過正,早晚有一天會有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林毅夫比他高明了一點點,分產業、分類型,把多種選擇和可能性告訴你,「有效市場」加「有為政府」搞迷糊了一幫人,「有效」和「有為」是有條件的,但這個條件是很苛刻的,林老師沒有講太多。

產業政策,有很多。有關於扶持新興產業的政策,有關於淘汰落後產業的政策,還有關於調整產業結構的政策。把黃奇帆扯進來,我其實想談談,關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區域轉移的政策在中國的有效性。

2008年危機前後,就有一批專家學者說,中國區域經濟騰挪空間很大,可以複製推廣亞洲四小龍產業轉移的「雁型模式」,在中國區域間上演產業調整的「乾坤大挪移」,把東部沿海的產業成功轉移到中西部地區。現在看來,總體上沒有成功,但是在黃市長管轄的地盤卻實現了!重慶市的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經濟社會發展穩步上升,短時期內躋身為我國區域經濟重鎮。Why?你說產業政策有效還是無效,要還是不要?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產業轉移的誘因是要素價格的差異,產業從高成本地區轉移到低成本區域。國與國之間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的速度比較慢,一國之內區域之間要素價格(包括工資、房價、物價、電價等)均等化的速度很快,在理論上可以視作沒有差異。勞動力是隨著資本流動的,產業轉移往往快於勞動力流動,房價又是基於勞動力流入的預期。假設,產業從上海轉移到河南的同時,河南的工資、房價和物價瞬間跟上海一樣了,這個轉移就不會發生,產業就寧願轉移到東南亞的越南、印尼等地區。在中國,現階段要素價格最大的比重就是房價!地價、房價主導了要素價格。這就對了!黃市長所在的重慶市,是所有的直轄市和一二線城市裡面,房價最低的城市!他,憑藉對土地超強的把控能力,不像其他城市把土地過早轉讓到了房地產開發商手裡,政府保障了土地供給,穩住了房價,減緩了要素價格均等化的速度,趁機發展起來了各種產業。當然,這些產業有政府主導的,也有不是政府主導的。就像一首美妙的鋼琴曲響起,誰會去想哪個音符是左手彈,哪個音符是右手彈的!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已經分不清了。

所以,我認為,產業政策有沒有效,關鍵是看資源是不是有效配置。無論是通過市場還是政府,只要把沒有利用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把錯誤配置的資源有效糾正過來,全要素生產率就會提高。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034431

從辯論來看,張維迎正如他自己所說:無知;無恥。

林毅夫說的很明白,政府需要制定好的產業政策來幫助企業。

比如:中國政府對汽車的關稅保護,現在國產汽車才能發展。

對互聯網的限制,中國才有百度、微信和微博的現在的規模。

對金融的保護,才能在金融危機中表現良好。

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建工業園區給企業硬體支持。

升級金融、簡化行政管理給企業軟體、資金支持。

而這些稅收、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企業或個人本身沒有能力完成的。

所以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來制定產業政策扶持。

另外,基礎研究周期長、風險高、投資大、未來方向及回報不明確,這個需要國家來做,比如:對撞機、可控核聚變、量子通訊、量子計算、天眼、太空以及很多理論和基礎研究,都是國家來投資的。

尤其是張維迎無知在於:他說沒人能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

林毅夫說的很明白,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選擇發達國家的成功且長期發展的好的產業做為目標,建立產業政策扶持,讓其成為本國的核心競爭力產業。

這個就是後發優勢!

有發達國家在前面試過錯,已經證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了,怎麼能說沒人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呢?

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林毅夫舉例的華為,就很恰當。

開始就是選貝爾、朗訊、阿爾卡特、北電……的產品和技術來跟隨研發生產,然後超越。

互聯網企業更明顯,中國不給外國企業發牌照,現在互聯網才是中美兩家強。

其他國家都是美國的谷歌、Facebook、推特、油管。

只有中國在國家保護下有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包括知乎。

而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村村通等才能有了淘寶、京東及快遞業的發展。

張維迎對這些這麼明顯的經濟現象和事實看不見,就不是無知而是無恥了。

張維迎所說的產業政策就一個:補貼。

林毅夫在辯論開始就先對產業政策做了說明和定義。

而張維迎對著林毅夫沒有當成產業政策的補貼猛攻猛打。這個叫蠢。

林毅夫在後面說明了自己反對國防軍工以外的補貼,張維迎仍然在對著補貼狂攻猛打叫壞。

張維迎舉的例子日本汽車產業政策失敗,林毅夫直接用事實證明日本汽車是在產業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

張維迎就表示:聽不懂你說什麼!

張維迎就是哈耶克那一套:市場是萬能的,政府不要干預,市場自己會平衡。

事實證明一切。

俄羅斯、東歐都是完全市場化,結果崩潰了。

俄羅斯(蘇聯)在解體之前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地大物博、人口受教育程度高。

比中國條件強多了。

市場化以後結果如何呢?

俄羅斯沒有權力尋租、沒有腐敗?

中國實行的就是產業政策和市場化雙軌制,實現了近40年高速增長。

這麼明顯的現實,證明了林毅夫正確。

林毅夫說了,他的新結構經濟學是為決策者提供輔助:如何選擇正確的產業政策。

而張維迎很簡單:反對一切政府干預,市場萬能!

這個已經通過多次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證明是錯的。

而且林毅夫基本上很平和,就事論事,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張維迎的觀點。

而張維迎完全是人身攻擊,全面否定。

林毅夫自我檢討:我的書張維迎都看不懂,說明我寫的還是不夠明白清楚,要繼續改進。

張維迎連別人的書都看不懂,不知道怎麼做一個經濟學家的。


對經濟學一竅不通,但感興趣就看了兩遍,說說我的感覺,當做自己的一個報告筆記,貽笑大方了。 首先,我覺得兩位老師對產業政策的定義有分歧,林毅夫老師說一再強調的基礎設施,專利保護,基礎科研這些在張維迎老師那裡都不叫產業政策,因為這是公共投資,張維迎老師強調只有對私人產品的差異對待才叫產業政策。其次,關於比較優勢是兩位老師爭論的焦點,林毅夫老師認為政府要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一定的扶持引導,而張維迎老師認為每一個人都會根據自身情況自發選擇自己的比較優勢,只需讓個人自由選擇就夠了,根本不需要政府,政府只會添亂。最後,關於中國的成功,林毅夫老師認為這是中國的比較優勢戰略成功的結果,是國家戰略的成功,而張維迎老師認為中國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市場化自由化,而中國的產業政策都是在給市場化自由化設置障礙,造成浪費,舉了3g和光伏的例子。(言下之意好像是如果沒有這些產業政策中國會更加成功)


這兩個人討論的範疇,表面上是產業政策,但是出發的角度根本不一樣。不得不說,林的新結構還在起步中,張的攻擊性太明顯。但我覺得兩者確實是在為了中國經濟發展在努力,他們達成共識的是目前政府並不有為,需要改善!騰訊能播出來,也也許算是美國大選的同時中國的進步吧!百家爭鳴,光復中華


張維迎說的一點兒都不錯,林教授是繼承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假設人都是理性人(可能嗎)而張教授直接承認自己就是米塞斯與哈耶克的信徒,就是要承認自己的無知,政府不可能是一個全能全知者!見兩人邏輯起點,就知曉了兩人得出的結論了。其實問題核心還是凱恩斯與哈耶克的百年之爭!不過這裡倒是沒老馬什麼事了!


關於產業政策我舉個小例子吧

我們學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支持創業,出現了一大批創業比賽,前幾名有著高額獎金,但是正是因為獎金的出現,大量根本沒計劃創業的人也去參加比賽,拿到獎金就走。

那些正真要創業的,不管你有沒有獎金,都要去創業的,真正的資源被浪費。

現實也一樣,正真有能力找見擁有超額利潤的企業,無論有沒有補貼都會去做,高額補貼反而會導致一大波騙錢公司出現。

國家真正應該扶持的是無法獲得利潤的新興領域


1、有為政府還是有限政府

「今後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是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使政府成為有限政府,更多地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這裡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更強調的是哪一點呢?很顯然是後面的不為。

有為是主觀的,完全取決於主體的判斷。有為到什麼力度,反過來不為到什麼程度;在哪些事項上要有為,哪些事項上不為,在沒有清晰界定邊界的情況下,是完全混亂和不可預計的。有限是客觀的,為權責設定好有限的邊界,該做的做,不該做的放。在界定清晰的有限前提下,有為才可預期,才會產生積極影響。

2、系統風險還是個體風險

簡單來說,做一個產業有A、B兩個方向,只有一個方向是正確的。交給企業家自己決策,一半人選擇A、一半人選擇B,最終企業存活下來一半,社會整體算是打平把。如果加上產業政策引導,全部企業家選擇A或B,那麼企業要麼全死,要麼全活,預期收益還是打平,但是風險明顯加劇。決策交給市場就是降低系統風險,把風險控制在個體,而產業政策會把個體風險系統化。雖然對於產業政策的決策者來說,風險聚集不到自己頭上,名義上還是在企業自己承擔,但是動用了公共資源,這些鍋終究是要背的。

產業政策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利用產業政策的外衣搞計劃經濟是沒有前途的。


首先,林張之同大於異。具體如下:

林對產業政策定義過於寬泛,實際上包括了很多公共產品和制度層面的東西。(也許是因為最初接受的教育體系不大一樣,所以定義不同?)

張對產業政策定義為「私人產品「方面,比較清晰。

實際上在辯論過程中他們基本都是同意「私人產品」應該由市場決定,政府不能過於干預。而「公共產品」需要由國家(國防、教育、基礎研究…)提供。同時應完善法律、專利保護等等。關於這幾點,實際上整個經濟界都無甚大分歧。

【敲黑板:此處很重要,不能區分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童鞋先百度一下】

張是市場和企業家的堅定信奉者,辯論很扣題,而且旗幟鮮明的反對(私人產品)產業政策,並且舉出我國曾經過度干預經濟的害處和現實中滋生的腐敗論證。

林的發言整體感覺有些混亂,因為你有時搞不清楚他是在說法律制度基礎設施還是「私人產品」產業政策。不過他一直強調張維迎所說的私人領域產業政策他也全部反對。

贊多明天寫。


我覺得,兩者的辯論,論的是政府,市場對經濟影響力大小的問題。

林講的是政府的作用,在中國國情下,政府對經濟的促進大於市場自身調節。

張講的是市場,特別是企業家對經濟的促進大於政府的政策指引。

兩者對市場經濟需要市場本身和政府調控的觀點是一致的,關鍵在於誰應當做主導。

非常精彩的辯論。

而且,這兩種思路,確實是下一步怎麼走,如何走的方向。

經濟增速放緩以成必然趨勢,新常態下,如何保持經濟軟著陸是很多經濟學家擔心的問題。以前經濟在地位高速運行,很多矛盾和錯誤都被掩飾。現在經濟發展已經到達一個瓶頸。


張用現實的的例子倒退說明政府的產業政策不靠譜;林用假設的「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再解決發展,進而出現種種問題;但是政府喜歡用林的方法去解決張提出的問題,因為政府自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順便還可以權利尋租和大撈一把;現實得看,張得事實更充分一些。因為政府不透明、權利不受監督,有為政府只會存在林教授的假設中。。。。。。。。。。。


哈哈,我下午聽了,本來想記筆記的,結果記成了……

林:維迎啊,有為政府你造嗎?有效市場你造嗎?

張:毅夫啊,企業家你造嗎?創新你造嗎?米塞斯哈耶克們你造嗎?政府也失靈你造嗎?你自己寫過的書你造嗎?都不造吧!我全都造!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四台電風扇嗎?最後一句,我就問你服不服!服不服!

林:大寫的不服!張維迎!你把別人罪過都算在我身上,給寶寶帶帽子,寶寶委屈,但寶寶要說。你沒有好好讀我的書,你不了解日本經濟,你不了解韓國經濟,你不了解花(發)展中國家。至於企業家啊,沒有專利保護都是渣渣。噢對了,忘了告訴你,偶們也是企業家。

張:聽不懂你在講什麼(冷漠臉),繼續說我的好了。我要說說說說說…….

林:試圖強行插話中…….

張:(怒了)你剛才說了那麼久,讓我說說好嗎?!!好了,繼續說我的。你剛才說的沒有邏輯!自相矛盾!聽說過瓦(網)約車嗎。看書啊,你也沒好好看我的書!算了,不想討論了。不行,我要出大招了,我要說說說說說………

林:你根本不懂我在說什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哼!我也不聊了!不行,我還要說。華為你造嗎?華為老闆,噢,叫啥來著。叫啥不重要,我要說說說說說…….好了,我說完了。

裁判看錶中!

張:不行,寶寶還沒說爽!寶寶要說。你邏輯都不自洽!哼!我要說說說說…….

林:我也要說說說說…….

裁判:別鬧!都回去寫書!

(原諒我腦中響起了,說說說說說你愛我。純屬好玩瞎寫,兩位都值得尊重,辯以明真理!)


基本看完了

其實兩個人很難說誰對誰錯

真的

我就舉個非常不恰當的例子

非常非常不恰當,大概是個類比吧

就是面對一個班級,林老師說,考試要想考得好,就得下狠手,要補課。

張老師說,不對,要學的自然要學,不學的補課也不會學,每個學生弱點不同,你補課不一定有成效。

林老師:"不管怎樣,補課總是出分數,你看x中y中"

張老師:"凡要靠補課才願意去學習的人,充其量只是個學渣,根本就算不上學霸!拔高這樣的人會導致他們在大學裡原型畢露。"

但是作為家長,肯定是走林老師的路子,然後和孩子說張老師的話。

基本類似。。我考慮是不是把補課換成小抄。畢竟政府扶持一個行業對另一個行業不公平。這點和小抄有點類似。


個人淺見,對於後進國家,要想快速實現工業化,經濟政策中多點林老師的會更好。

已進入中等收入階段,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經濟政策中多點張老師的會更好。

林與張的主張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是正道。包括對於今天的歐美。


南京321項目,一大半都是官員裙帶或者直接官員子女把項目支持資金搞走了,剩下的,都是通過某些「諮詢公司」拿下的。

所以支持產業政策的,都是圖樣。

林是裝傻吧


哈哈,大家太執著於例子就圖樣圖森破了。

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曾經和我說過,這個叫做理念之爭。

既然是理念之爭,更多的是理想中的方向的樣子,與現實無關。

記住,與現實無關!!!!!恩,就和共產主義是一個道理。

所以,讓林毅夫做總理,他不可能把所有產業政策都保留,讓張維迎做總理,他也不可能刪除所有產業政策。學者的作用是指明方向,既從長遠和理想上講,怎麼做是對的。而政府的作用是做出事情,在一個總體傾向的思考下,結合實際,不斷的擺平事情。

所以,這場辯論其實是大學者們傳播自己的理念,忽悠外界的東西,如果我們太執著於眼前之爭,則大學者們的逼格就被我們降下來了。

而且,大部分大學者們也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理念是理念,現實是現實。除了茅於軾這樣的瘋狂派,大部分學者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理念離落實在實際尚有距離。這都是宏觀層面的東西,從微觀的層次去討論,說實話意義不大。

換個角度來看,林毅夫的潛台詞是:我們的目標是產業政策失效的我們改。張維迎的潛台詞是:我們的目標是刪除產業政策。

從理論的角度,顯然張維迎的更討喜,因為現實差的比較遠,需要學者做的工作更多,需要思考的東西也越多。

但從現實的角度,顯然林毅夫的更討喜,因為改好改,怎麼改大不了再改回來。但是刪除怎麼刪,出了問題,丟了數據,電腦死機怎麼辦?

所以,這是一場理念之爭,是一場關於未來方向的爭論。和現在我們該怎麼做關係不大。

另外,說點事實:

什麼是產業政策啊,這個疑問很多。

比如,政府對旅遊業和本地部分企業進行宣傳算產業政策么。

比如,政府資助部分產業聯盟成立公共技術平台,在檢測、計算等方面提供服務,算產業政策么?

比如,政府招商引資,部分企業直接給出了免費拿地的優惠政策,算產業政策么?

比如,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兩免三減半算產業政策么?

比如,中關村的專利導航、員工培訓經費加計扣除,算產業政策么?

比如,對某些國家xxx認定的企業發什麼xxx券,可以最後用來貼息或者抵稅,算么?

比如,出口企業的退稅算產業政策么?

當然,還有大家前面一直罵的「xxx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這個肯定算產業政策了吧。

2014年,國務院曾經出台了《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結果半年後就不管了。——國務院62號文落地半年叫停 _證券時報網。因為,如果去了產業政策還不減稅,那企業就沒有積極性。但貿然減稅,很多本來就入不敷出的地方就要發不出去工資了,一些初期微利,後期暴利的企業就更刺激貧富分化了。

另外,除了部分庸官,大部分年輕官員都不認為政府比企業更懂市場,但大部分政府官員都認為政府比企業更知道本地需要什麼。另外,還要考慮到部分第一代企業家真的是和政府想法不一樣,當年曾經出現過,推薦上市,不上,升級生產線給補貼,不要。最簡單的比如,京東方、光伏產業、半導體產業、先進農業,政府支持的想法是類似的,但有的成功了有的基本失敗了有的初見成效了。

至於腐敗和關係,這個是產業政策補貼的常態和存在,但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方式,腐敗的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給第三產業的產業政策由於量化困難,存在很嚴重的腐敗,給第二產業的則會相對好一些。一些政策則最後主要給了國企,因為給國企最沒責任。比如國家對半導體的支持,不少就給了紫光。航運資金最後最多的肯定也是給了各地的港口大國企。腐敗最嚴重的大概就是對初創型科技及文化企業的支持了。。。所以有些地區在考慮怎麼搞政府支持的創投,就是因為這塊極端腐敗和低效。

另外,產業政策的腐敗目前只能通過換補貼方式、強監管來實現,社會監管基本更加失效,深圳曾試過讓科技企業協會發科技企業補貼,發揮社會監管作用,結果發現協會比政府還黑。關係戶直接給,非關係戶明碼標價賣。就和選村官似的,要想成為會員需要繳費,會員推選主席花錢買選票,選票買好了後,把政府給的權利用來換錢,而不入會,你是連點湯都喝不到的。基本,目前中國社會監管效能遠不及紀委監管。

但紀委監管,有個問題,就是明顯不合理的以及大量的受賄容易查處,但有些私下裡的交易以及企業來回可能打點的經費基本是沒法查的。


我一直以為這是現代的鹽鐵論,結果看到很多糾結於枝節問題,跟鹽鐵論的差距十萬八千里

鹽鐵論彪炳千古,就是因為他把整個國家的產業政策辯論過程,給全國人民和後世人民看,自信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商弘羊作為商人之子,堅決支持政府控制流通和物價,儒生則認為與民爭利要不得。結果是商弘揚大獲全勝,國家控制流通,打擊商人囤積居奇,保護老百姓利益。此論流芳千古

現在看來,中國是不是有商人囤積居奇,炒作禍害老百姓?國家需不需要控制經濟?

鹽鐵論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實驗和驗證,那麼今天,你說林毅夫和張維迎誰對呢。我一直覺得讓這些學院里的人來討論經濟問題太可笑,必須讓親身參與經濟建設,創業創新的人來說才行


推薦閱讀:

美國三十年大蕭條時期是如何度過的,現今中國如何借鑒,普通工薪階級如何度過經濟危機?
振興香港經濟有哪些可能的途徑?
2008 年次貸危機為什麼沒有如 1929 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大蕭條?
PMI、CPI、PPI 之間的相互關係是什麼?
英文世界中值得推薦的財經博客與財經網站有哪些?

TAG:經濟 | 產業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林毅夫 | 張維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