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工的出路在哪裡?
在新農村城鎮化的收尾階段,大量農村土地被承包(因為種地真么養活不了家人),大量農村人口外流,加入農民工隊伍,但在經濟下滑時期,中國農民工,尤其是建築工人的出路又在哪裡(持續下去,必然是個隱憂),當服務業需要大量有專業技能或者有學歷和能力的勞動力時,我們的農民工是否能夠勝任。(火車上聽建築工的聊天所感)
中國的農民工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三農問題。農村土地被流轉到資金實力雄厚的財團手中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所謂的農業產業化可以實現農業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就業也不過是停留在新聞上。大部分農民被失業然後進入城市成為貧民窟的居住者是可以預見的。為什麼?這樣太殘忍了是不是?可是沒有辦法,這是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社會要積累財富,必然會斷送一批人的前程。有些人只看到了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西方發達國家也是從這個人吃人的階段走過來的。只是人家發展的早,那個時候中國還是更為殘忍不人道的封建專制社會。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美國的西進運動,法國的一次次革命,德意志的王朝戰爭,普法戰爭以及之後的一二戰,都是調整生產力生產關係,實現生產資料再分配的過程。崛起的越早,可以轉嫁國內矛盾的方式越多,甚至通過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就可以少犧牲一些國內民眾。現在西方國家度過了那個階段。然後講人權,講民主,講廟堂之高的風雅卻忘懷了江湖之遠的廝殺。這一段是講農民工的悲慘命運有其時代必然性。
農民工當前面臨的具體問題是土地問題解決不徹底造成的。回顧歷史,中共的土地政策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有不同表述:
1、土地革命時期,依靠貧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製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2、抗戰時期,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3、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共中央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訂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並在具體的土地改革中,貫徹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總路線。
4、建國後(1949-1952):土地改革。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與以往不同的是保護富農經濟。特點:實行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5、三大改造。(1953-1956)農業合作化。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6、人民公社化。(1958)十年建設時期,實際時間1958-1978年。」一大二公「。7、改革開放。(1978至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議參考影視資料《老農民》
土地作為農業社會的主要生產資料,向來是農民階級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道義的高尚不等於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典型的案例是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的英國,雖然過程血腥,卻奠定了這個國家工業化的基礎,沒有後顧之憂。同樣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大革命的法國,小土地所有制最終被拿破崙通過《民法典》固定下來,這也使得19世紀後期直到二戰,法國外強中乾。工業革命不徹底是根本原因。
小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保留了農民階級局限性。對於工業資產階級的發展不利,法國獨闢蹊徑變成了高利貸帝國主義。造成產業空心化。這也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法戰爭,二戰初期迅速被佔領的原因。一戰要不是美國參戰,勝負也未可知。二戰戴高樂也是仰仗了盟軍力量方才復國。聯合國五強只有法國是被完全佔領的,虛弱如凱申公也未被日本三月打垮。德國從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及低地國家,到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方才一月有餘。
土地集中化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是集約化生產的必經之路。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不管過程有多麼骯髒血腥,我們既無力對抗,也必須順應潮流。
當前的糧價低迷是世界性問題。而且中國還有種糧直補,在東北糧食主產區,每年大豆,玉米的收儲(最近改為目標價格補貼)耗資甚重。這些都反映了國家是重視解決農業問題的。儘可能的為農民獨立於土地謀得緩衝時間。截至本文發稿時間,連豆主力價格為3330,而國家所定的目標價為4800。可見支持力度之大。
這種政策下最苦逼的莫過於華北地區的農民,種糧沒有東北補貼的多,種棉沒有新疆補貼的多。氣候干,降水少,溫度低,不能像兩廣雲南種甘蔗,不能像湖北,四川,安徽種油菜。也就喪失了目標價格和收儲的保護。西北也有退耕還林還草補貼。總之各種補貼除了種糧直補其餘不沾邊。種糧直補發到農民手裡都是剝了幾層皮的。這年頭種子化肥人工都在漲。不拋荒也不現實。依靠鄉鎮企業就地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本來是很好的政策。可是世界發展變化的太快。鄉鎮企業還沒等成氣候,環保,去庫存,產業升級接踵而來。沒知識,沒資金,沒技術的農民連出賣廉價勞動力獲取被壓榨的機會都不易得。所以這其中的痛,我懂!
農民的出路只能靠自己,是的,也只能靠自己,還能靠誰?沒人在乎的一群烏合之眾。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後,農民作為一個階級的餘熱已經發揮殆盡。所剩下的只是慢慢熄滅。
在重化工業化工程中,農民可以出賣勞動力去做普工,建築工。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類似職位被削減替代。剩餘勞動力越來越過剩。
既然農民遲早都要進城,還不如早點到城裡租賃一間陋室,從事低端服務業,或者蹬三輪送快遞或者擺攤賣菜,或者砸牆掏下水道,或者賣早點收廢品。你不下手,等將來想下手的時候都晚了。出路在哪裡?
我更想問他們有出路嗎?他們年過半百,他們在布滿灰塵的流水線,他們圍著轟鳴的機器,一天一天。一輛滿目瘡痍的車,在高速路上,無奈的前行,他們的人生有出口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另一部分人無路可走
農民工面對的現實和希望
(1)現實與未來
新生代農民工面臨「農村回不去、城市留不住」的窘況。
——前途渺茫,不敢夢想
「人工智慧逐步覆蓋就業崗位」,我們將無工可打。
——沒有了存在感
未來,靠技能生存的人將失去價值,只有具有群體行為、領導力和創造力的人,才是未來社會的主流。
(2)希望
互聯網發展促成共享經濟興起,這是草根逆襲的歷史性機遇,特別適合農民工的參與,恰好擺脫人工智慧對於我們生存的威脅。共享是一個群體性行為,需要具備參與、協調、組織、領導和創造能力,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為此,學習和提升農民工的生存能力,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3. 雲工社宣言
迎接智能社會的挑戰,陪伴農民工快速成長。
雲工社是中國農民工生存能力提升和財富增長的貼身管家。
不是之一,而是中國的唯一。
雲工社農民工服務中心及鄉村工作站,讓農民工觸碰屬於自己的夢想和希望,終身陪伴農民工成長,提供「就業、培訓、創業」一體化的管家式系統服務。
雲工社O2O服務平台,通過組織化建設,建立農民工群體的信任和共享關係,導入各種社會資源,讓社會財富在農民工社群中進行再分配,使農民工獲得充足的創業和創富的機會,幫助農民工實現中產夢想。
共享改變命運!在信任和組織中,我們將不斷通過各種共享,改變自身命運,走向中產,榮耀回歸新城鎮。
反正再也找不到我記憶中的鄉土了
前幾天國家不是在推廣種土豆嗎?
推薦閱讀:
※一個賣農產品的農民想做網站和微博賣農雞蛋,怎麼做?
※農民如何裝出能讓知識分子嘆服的逼?
※所謂的市民為什麼瞧不起農民?
※如何看待」三農問題「?
※如何反駁「你祖上也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