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克利的翻譯水平究竟如何?
讀過馮老師譯的《學術與政治》,覺得有點難以下咽。後來又看同樣是馮老師譯的《當今議會制的思想史狀況》,覺得依舊難以下咽……上網查了一下,發現豆瓣上對其翻譯似乎也有微辭http://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4914091/
http://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1137242/以及馮老師似乎是從德語的英譯本翻譯德語著作的?並沒有對馮老師不敬的意思,每一位翻譯者都是很偉大的,但是只是很好奇,馮老師的翻譯水平在中國算個什麼水平呢?
由於本人水平實在有限……說錯了話不要怪我。我是艇座,可恥的匿了。
讀過馮老師的(烏合之眾),也是讀了後半句忘了前半句,感覺句子間都沒有關聯。最後也是讀不下去了
作為一個德語學渣,看了他翻的"Wissenschaft als Beruf",毅然決然還是找德文原版去看了。看了樓上還說了烏合之眾,慶幸當初自己買的是原版五秒鐘。百度了此人,「翻譯家」名頭十分閃耀。想說的是,我們專業領域的大牛老師,翻譯艱澀德語原典數本,也不敢如此自居。
今天讀《烏合之眾》句型晦澀難懂,前後語句互不相干,整段整段的都是病句。於是果斷搜譯者的名字,看到大家都說他翻譯得爛,我就放心了。臉真大。
今天讀了他校對的美國精神的封閉,可能我水平太差了,但這中文讀著真挺費勁的。舉個栗子p7 「在這種看不見公益的視野里,少數不成其為問題,保護它們變成了政府的核心職能」 公益是什麼鬼,ngo嗎?前面幾頁從沒出現這個詞啊,前面用了共同利益能不能麻煩繼續用下去,別動不動縮寫成別的。雖然不是不能理解,但稍微統一下用詞也算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還有「少數不成其為問題」,撇開上下文的話一般都認為是「少數沒有重要性」吧?我們說「這不是問題」不就是「這不重要」的意思嘛。但聯繫上下文這實際想說,「少數不被認為會導致問題」,這和不重要完全不是一個意思。當然這多少有點挑刺,但多寫幾個字又不會影響文采(何況從頭幾頁看,這翻譯毫無文采可言)。可能是我語文理解太差了,有空找下英文對照一下(就是因為沒那麼空才看中文的,摔!)本來想周末看完的,現在看的心好累啊
在讀他譯的《烏合之眾》覺得最不好的點就是讀起來費力
裡面充滿了超長的複雜句,一連串的定語,就不能拆分成簡單句好好說話嗎
經常看著看著就走神了,反覆讀一句進行不下去我正在讀,並且願意繼續讀下去。自己做過幾年的學術媒體的駐外記者和編輯,深知學術類文章翻譯難度之大,馮克利的水平在我看來已是很難得。
馮克利那本《學術與政治》總體還行的,本來這兩篇文章並不是以語言本身晦澀為特徵的,畢竟它是面向學生的演講,因此它不需要多麼高深的翻譯技巧。但《學術與政治》難就難在觀點本身,特別是《以學術為業》(比如「理智化的進程」那一部分)和《以政治為業》的最後一部分「政治與道德關係」,沒有一定的相關學術積累,是看不懂的。以我在網上看到的相關評論來看,它們似乎都沒get到韋伯的點。即使是該書的附錄,第一篇李凱爾特對韋伯「科學觀」的評論,作者似乎根本就不知道韋伯在說什麼,韋伯的問題意識究竟是什麼,那段對韋伯的柏拉圖洞穴喻論述的評論,簡直不知所言。李凱爾特都可能完全不知道韋伯在說什麼,何況是你我?這兩篇文章雖然短,但其思想性卻異常深刻和豐富,值得我們在視野和思考積累之後一再回顧。
我不懂德語,自詡中文水平還說得過去吧。這段時間度讀馮克利翻譯的&<致命的自負&>,著實把本人累得夠嗆。句子太長,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保持德語風味,總之讀下來不是一般的累。
可恥的匿了。
這幾天讀了馮老師翻譯的《致命的自負》,我可恥地去找了原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羅馬帝國衰亡史》席代岳譯本?
※「不作死就不會死」 這句話用德語如何翻譯?
※未來做翻譯、有哪些口筆譯證書適合或者需要考?
※德語中為什麼星期三為"Mittwoch"而不用"tag"構詞?
※number 的縮寫是 No. 還是 NO.?有什麼來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