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顆想要外出闖蕩的心就是不孝嗎?

昨天家裡來了個長輩,還是做老師的。席間談話,說到我今年畢業要工作的事,兩位大人都認為我應該考老師,留在青島。然而我本人並不喜歡當老師,對這一行實在是無甚興趣,我的脾性也不適合當老師。一直挺喜歡大連,想去那裡工作,不知道會待多久,但是想去那裡居住一陣子。說了自己的想法,結果這位先生聽完立即說了兩個字,不孝!父母在不遠遊,你是不孝之子啊。我沒說什麼,但是心裡不甚服氣。所以來這裡請教各位,請談談你們的見解。

--------------------------------------------------------------------------------------------------------------------------------------------

謝謝各位,沒想到這麼多人關注這個問題的說......大家的見解方向基本一致,給了我各種各樣的建議,當然也有人有不同說法,還是再次感謝。如何忠於自己又能盡孝,的確是個很難的問題啊。題主的媽媽是個強勢的女強人,青春期各種唇槍舌戰甚至潛逃未遂,直接導致題主人格分裂,家裡家外兩個人。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ps,題主是女生,請不要叫我小哥了...我不是張起靈...

pps:題主發問題的當天,的確是不服氣、不冷靜,現在想來畢竟是長輩,可能他表達方式太過直接,而且我個人跟他並不是很熟,難以接受也不願接受他的教導。下一次,我會心平氣靜地跟別人交流的我想法。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給樓主講個故事吧,前兩天家庭聚餐聽到的,我媽是體制內的,她和我們講,她單位新來了一個女孩,長得漂亮,說話做事兒得體大方,工作有條不紊,同時還在不斷的思考,即使不是自己的工作有時候也願意去學習或者嘗試著去做,而她的工作不是公務員,也沒有編製,只是招聘的。不過同樣是招聘的,和她一起去我媽單位的還有兩個小孩,一個是清華畢業的,還有個是復旦研究生,他們都是引進人才計劃招進去的,進去就是事業編。但是用我媽的話說,那兩個人和這個女孩比起來在各方面都差了一個檔次。這個女孩之前在南方的一家公司上班,做的很好,也很穩定,但是就是因為父母不放心百般勸阻,最後她選擇回東北,先去了哈爾濱工作半年,也是馬上要穩定的時候他爸媽還是不放心感覺她不穩定,她沒辦法又自考了牡丹江的公務員,成績下來了也被錄取了,她媽還不放心,讓她回某三線城市老家工作。根據我媽所說的,她直到現在每每聊天時都會經常透露出當年她過去的工作時多好多好。這怪不得別人,她在某南方城市一個月工資至少10K回來後都不算政府正式職工只是個應聘的臨時工每個月2K的收入還要忍受著小城市落後的人文環境。要問這位偉大的母親是幹什麼的?我媽說出來把我嚇尿了,他媽媽是一個賓館的保潔員,我並沒有看不起保潔員的意思,只是保潔員就是保潔員,即使她是一位品德高尚素質高的保潔員,但是她生活的圈子,所接觸的人,終究導致她並沒有多高的眼界和見識,以至於白白葬送了自己女兒的前途和幸福。

所以盡孝道也是要分場合分情況的。並不是一味的盡孝就真的能解決世間一切問題。

--------------------------------------------------------------------------------------------------------------------------------

白天在上班,所以草草的就結束了。晚上回家續寫下

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經久不衰,不論外來民族如何侵略佔領最後只會淪為同化的命運就是因為我們民族出國很多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而這些偉大的人都一致認為百善孝為先,從而也說明「孝」在我們整個文明體系中佔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孝順」二字經常被用來形容子女在照顧父母方面有美好的品德,但我對這個詞語實在不敢苟同,孝與順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中國多數父母長把「順」理解為「孝」,而忽略了「孝」的實質是發自內心的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很多學識不高的父母認為兒女聽話,順從,乃大孝,實則此舉迂腐不堪。一個真正孝順的人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對他的父母說:「是」 「好」 「行」的人,而是有自己的主見懂得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

曾經我的父親就是一個封建思想殘留很嚴重的人,記得小時候過年貢家譜,就因為我在祖宗牌位前說了吃梨(離)二字被我爸罵了一天,今年過年時我還說這事兒來著不過全家人都當是飯後笑談一笑了之。我爸對我奶可謂是孝順至極,我奶平日里住在我叔家,距離我家也不過三四公里,我爸每周必去兩到三次噓寒問暖,由於我爺爺是癌症去世,我奶就得了一個癔症,總是感覺自己身體各個部位有問題產生病變了,所以我爸每隔兩周左右都得領我奶去醫院進行檢查,不論工作上的事兒有多繁忙。這種順從讓在一旁冷艷旁觀的我感覺很可怕,我奶彷彿一個戰勝的將軍一樣,站在我爸疲憊的肩膀上睥睨著其他老頭老太太:看,我有個好兒子,我兒子多孝順,我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當子女成為了父母吹噓的資本時,父母所需求的孝也許從最原始的心理需求變為了虛榮需求。在我奶奶去世後我曾和我爸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爸認為孝就是父母之命必須言聽計從,而我問他萬一父母讓子女殺人也是對的么?子女不去做就是不孝么?我爸的理由是父母不會害自己的子女。當道德與道德產生衝擊時,我們該想一想我們內心所堅守的道德有沒有產生理解偏差。說到這裡問題就很簡單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以道德的力量約束著行動,但是事實告訴我們也許道德從來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具有約束力,在上有法律下有道德的世界裡,道德只能用來約束自己,法律才是用來約束大眾的。

很多人都把好心和善果聯繫在一起,實則不然,善因並不一定結善果,只因每個人的個人素質不同,所以得到的結果可能與想像中的效果相反,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那個女孩她媽媽希望女孩穩定(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她三番五次的把她女兒拉向更low的層次(善因結出惡果)

我的父母在我多年的努力下,已經懂得尊重他人選擇權利的重要性和以自己的喜好乾預子女的生活是一件很沒有道德的事情。這點讓我很欣喜,欣喜於自己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也欣喜於我有一個願意與我共同進步的家庭。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有一個開明的父母早日脫離「孝」海。


是。

但那又如何呢?

你完全可能,變成不孝,變成惡人,被千夫所指,被萬人唾棄,所謂高處不勝寒,不就是這個道理么。

道德,就是約束普通人用的,就是讓普通人循規蹈矩,成為社會螺絲釘用的。

所以,這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定位問題。

這個世界的鐵律之一就是「世間安得兩全法」

一邊要成就大事,一邊要別人說你好是要不得的。哪有那麼好的事。

其實關於父母,有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 絕對不讓他們成為自己情感上的負擔。

你的父母是弓,你是箭,他們勞累蹉跎一生把自己崩得快裂了,只是為了讓你飛得更遠。而你最好的報答方式就是不要回頭看,拚命往前沖。當你自己有兒女之後,也對他們做同樣的事,不要在感情上 leech 他人。

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處理方式對於任何對你有恩的人,都是最好的方式。你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你明白就是單純對你好的人,他們並不求什麼回報。所以,對於他們,不要有任何持續的感恩心態,謙尊心態,虧欠心態。你要站起來,和他們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哪怕他們是你的長輩 -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希望你在他們面前是一個尊崇他們的人!你覺得,那些明星,有可能和粉絲成為朋友嗎?互相物化互相被社會規則隔離了的他們是沒辦法成為喝酒打屁的朋友夥伴的。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這一點,傳統的教育毒害可謂不淺。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句話出自《論語》中的《里仁》這一篇。意思是: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方,在這裡是指方向,地方,處所。
這句話要辯證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遠遊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


胡適先生的這首詩太適合作答此問題。

我實在不要兒子,

兒子自己來了。

「無後主義」的招牌,

於今掛不起來了!

譬如樹上開花,

花落天然結果。

那果便是你。

那樹便是我。

樹本無心結子,

我也無恩於你。

但是你既來了,

我不能不養你教你,

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

並不是我待你的恩誼。

將來你長大時,

這是我所期望於你: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順兒子。

此生我們無法改變父母長輩的思想,我所能做到的,唯有讓自己像胡適先生一般洒脫,今後不讓我的兒女來知乎問這樣的問題。


本人也是有過類似的經歷,本科畢業堅決拒絕了家裡安排進公務員體制的要求,考研究生,研究生畢業拒絕了進研究所編製的安排,一心想出來見見世面,現在獨身在外,IT行業市場部門,能夠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一起合作不同的項目,看到那麼多身價高得嚇人的朋友,努力,低調,有涵養,聽他們談起那些大起大落的經歷,每個人都可以寫成一本書,我每隔幾個月就有新的感受,從此立志要做一個有故事的人。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一個好的環境中,不管你是否努力,都有身邊的人推著你前進

以前我剛畢業的時候,和一個同事合租,他的生活是晚上去夜場玩到兩三點才回來,第二天睡懶覺,遲到找借口應付領導。我的生活是晚上看書,為第二天的工作做規劃,早休息,早上跑步。

於是我被他一次又一次的鄙視,說我不泡夜店,不會享受青春。偶爾和他們去一趟夜店,確實玩得很放開,但是過後又是空虛,我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軌道。

偶爾一起做飯吃,我想在外吃得就很油膩了,自己做飯晚餐就以蔬菜為主,健康最重要。他的飲食習慣是要是要大魚大肉,工作一天回來,口福最重要。

於是我做飯經常被他鄙視,說自己做飯都不搞酒肉,不會過日子。學他晚餐酒肉後,暈暈乎乎的倒頭就睡,碗都不洗,確實安逸,但是心裡有種危機感,過段時間長胖了點後,我有了負罪感,覺得對自己的健康太不負責了。於是又恢復晚餐以蔬菜為主。

一年後,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工作越來越不順,處於裁員的邊緣的時候,我的工作已經進入上升快車道,越來越順利,身體越來越健康,準備參加馬拉松比賽。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變成和他一樣的人。

最後我才明白,當你和對方境界差別不大的時候,你稍微有點優秀的苗頭,你身邊就會有人自卑了,他就會用他的生活標準來打擊你,把你拉低到和他同樣的境界,他的心理才平衡,因為那是他熟悉的生活。只有那樣他才會有優越感。而你,能否堅持達到更高的生活層次,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當你擺脫了這些絆腳石,把他們遠遠的甩在身後,他們無法拉到你的時候,他們才會仰視你。

現在你選擇工作,會有人把你拉回到一潭死水一樣的工作地,那是他最熟悉的環境,看到你的迷茫無助,他才有優越感。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追逐理想的苗頭,是必須被打壓的。

在你最終成功實現了理想的時候,在事業上他們只能仰望了,不過到那時候,他們又會拿出結婚生子這些事情來打壓你了,他們不是想教你什麼生活哲理,是需要找人來反襯他們的優越感。

你有理想,就應該勇敢的追逐理想,成功了,值得高興,失敗了,調整自己重頭再來。你聽一群失去理想的人,教你怎樣享受生活的強姦。你和他們一樣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和他們不是一類人,就不要讓他們當你的絆腳石。如果你覺得自己和他們是一類人,那就老老實實的學他們。過幾年,麻木了,遇到快要畢業的師妹,繼續上面的故事。然後我們在知乎上,繼續看到同樣的提問,不過那時候,你處於故事的另外一個角色中。


封建思想殘留也


孝順不是將父母子女鎖在一起。

無法獨立,沒有事業,讓父母老年時依然為子女的生計操心,這才是不孝。

世上有無數的愛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別。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個朋友回答的比較好,在這裡可以給題主借鑒一下:

——我的這個朋友是個女生,我們的家鄉是一個東北部的邊境小城,我大學畢業後來深圳工作,期間有給她分享一些我在深圳的感受,她也動了來深圳的念頭,就跟父母說了這個想法。

以下大概是他們的對話內容(請勿較真)

父親:那麼遠你一個人去能混出啥來?在家考個公務員也挺好的,在家吧!

她:爸,您看,您辛辛苦苦的供我上完大學,現在咱們家能有今天衣食無憂的生活,也都是您一手創造的。您在單位的工作能力,我們都有目共睹,我個人也對此非常佩服!但是有時候看您回到家裡垂頭喪氣,對現在的工作有些小抱怨,我知道您對現在自己的狀態也有些不滿,我也知道以您的能力,止步於此很可惜,您肯定也會經常有「當年如果xxx就好了..."的想法,經過時間的推移,這個想法慢慢就變成了心中的一個遺憾。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我希望能完成您當初的心愿,能有志向出去闖一闖,這樣我在您這個年紀的時候也不會留有遺憾,您看呢?

父親:哎,拗不過你個小兔崽子!


我呢,是一個大二下學期的女生,我從大一下學期就決定去上海或者北京發展,大一下學期去感受了上海,感覺不合適,然後大二上學期就去感受北京,比較喜歡。

從我大一下學期的旅遊各種外出我父母就不知道,於是我打算去北京發展父母當然也不知道。而且我還不能讓她們知道。因為我感覺現在和父母說,只會吵架,因為我沒用任何資本和實力,我媽又比較強勢,效果絕對不好。

於是我就不說了,寒假我去了北京感受一下工作環境,學到很多,現在快開學了,我又做了一個決定,在一家公司實習。公司知道我大二,既然答應了,肯定有我的方法和理由,這個略。我計劃先積累經驗,大三再去更好的單位,大四之前拿到北京好公司的offer,到時候我再和媽媽說,就算她停止經濟支持,我一樣會走和養活自己。

怎麼說呢?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的決定,我覺得我去北京只是去實現我的夢想,我知道我到時候離開廣州的時候媽媽可能不理解不答應,但是不管她答應不答應,我都會走。但是我還是會對她好,我可以有空的時候經常回家看看媽媽,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成全自己同時也關愛父母。父母只是覺得給你提供一個他們認為讓你成功合適的方案,就像我在廣州熟人多容易好工作,但是我相信,人生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絕不是為了舒適的捷徑,如果自己有想走的路,那就去吧。

這兩者本身是不矛盾的。

深夜答題完,第一次寫這麼多,可能我正在經歷,正好有點感觸。

晚安,加油。


這幫人沒本事,怕你有本事而已

有些長輩真的很奇怪,覺得拖下水一個是一個,雖然對自己沒好處,但就喜歡這麼做


這就是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吧。


趕快把「遊必有方」給我吐粗來!

? ヽ(`Д′)? ┻━┻


他就一廢物吧,父母在不遠遊,還有下半句,遊必有方。他叫這個都不懂,瞎扯淡。你爸如果這麼說,你可以不聽,老一輩人有老一輩人的想法,你可以選擇接受活著不接受,但你爸可以這麼說,因為他是你父親。至於那個所謂長輩,他可能是真的這麼想,也可能是借題發揮,體驗一下做長輩訓小輩的快感,說不定你要說留在本地他還罵你沒出息不敢出去闖呢。多管閑事的廢物,別理他。

對於你爸,好好跟他交流,慢慢談,不要急,更不要吵架,老人很多根生蒂固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到最後妥協的往往是老人。


如果你家庭出身不是特別好(農村,城市小商人、工薪階層),並且你在發達地區上了大學,那麼:(1)在情上,走近父母,打電話溫柔一點,多打一點,過年多陪陪他們,給他們買平板,讓他們體驗科技帶來的樂趣;(2)在理上(事業,感情,人際等),遠離父母,越遠越好!越遠越好!越遠越好!


這是道德綁架啊


從女孩子的角度來看,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男人,不嫁也罷。

----莫名的分割線---

突然看到題主的補充,說她是女生……ORZ~

題主那長輩,哪來的自以為是的大老爺們倚老賣老還人民教師呢,懂得半句古文就當自己是文學大家了。

以上你心裡知道就好,別人說的再多,不如父母的意見。跟父母好好溝通下,畢竟你已經成年了。


為了讓子女孝順自己,從而不讓孩子出去闖蕩的父母也配做父母嗎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所以說電視劇害人不淺。。。嚴重懷疑,這就是故意要抹黑「封建思想」,才斷章取義的~!


父母在 不遠遊 是句古話沒有錯 可是它的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呢

我是一名留學生 當時離開家的時候心裡也有想過是不是自己這樣做太不孝順了。老實說 快離開家時的家庭聚會長輩聚會朋友聚會都有人或輕鬆或嚴肅的說過我 你都考上大學了 還出去折騰什麼勁兒?你爸媽這麼大歲數了該享福了還要給你掙錢 供你讀書

這個帽子給我扣的應該比題主還高吧

其實正是因為這樣 我反而暗自竊喜 原因是他們不了解我 也就不會心懷我這樣的抱負。這就是為什麼我可以享受先進教育舒適環境時他們還要用人生最好的20年來還貸款。我不是看不起他們 也深知我現在用的是爸媽的資本 可是從我們出生那一刻開始 就已經虧欠父母太多太多 根本是我們用多少成本資本都還不清的 況且爸媽把你養這麼大難道就是為了讓你還債的嗎?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奇葩家長我也無話可說 不過大多數人的三觀應該還是很正的吧。

我的父母說過 他們生我是義務 是為國家添丁 為祖宗延續香火的責任 但是他們從未苛求我去出人頭地 去人中龍鳳 父母的要求很簡單樸素 只是希望我一生平安 無大起大落 健康開心的走過這一生 試想題主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 如果選擇了不喜歡的工作會快樂嗎?會上進有激情嗎?那時可能就追悔莫及 倒不如現在趁年輕自己去闖闖

如果勝了 正好給說你不孝的人一記耳光 因為你有能力可以勝任你的工作 也讓你的父母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敗了 就回家來試試教師這個職業 年輕無數可能 有夢想還怕什麼?要知道 抱憾終生比失敗更讓人難過

題主的問題應當是爸媽七老八十而你已經不惑必須要面對現實時才應該提出的 而不是一個沒來得及踏出第一步去感受這個社會的人就有的疑慮 過早的成熟會讓你失去太多童真 願你堅持本我 趁年輕出去闖一闖 你的父母永遠會在你身後 溫柔的注視你遠行的身影

謝謝


考老師留在青島反正也買不起房,到時候來說你沒本事的還是這些人……

PS,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說你去哪就好了


推薦閱讀:

給 sci-hub 做鏡像需要多少存儲空間?
學石油的樂趣在哪?
理想與夢想的區別?
如果拋開收入,你最理想的工作是什麼?
平衡理想與現實?

TAG:生活 | 大學生 | 理想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