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字為什麼由「千」「里」構成?

題主本以為:「應該是遠啊,從象形文字演變過來的話也總感覺不一個意思。」


這道問題與筆者前幾日在文字學研習網站推薦(序) - 漢字 - 知乎專欄中提到的中國上古時期,選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在十個青年中選一個優秀的出來,就叫作「士」。士字不是上十下一嗎?類似,都是基於楷書字形胡亂拆解漢字得到的結果。(所謂的「戲說漢字」)

不把問題放在相應的歷史背景下討論的,都是刻舟求劍,都是耍流氓!為了抑制此等歪風,筆者犧牲午休時間來回答此題。

※※※※※※※※※※※※※※※※※※※※

「重」字的古文字字形最早可追溯到商代。

在商代的靑銅器重鼎中,有這樣的金文字形:

其字從「人」從「東」(「東」像束橐、包囊之形,竝非《說文解字》所引官溥說:「從日在木中」),會意爲人背負重物,竝以此表示沈重義。(參柯昌濟、何琳儀之說)

「東」除了參與表意外,也是「重」的聲旁。

另參「重」的金文字形表,字形表中除了第一和第二個字形爲周代金文之外,其後的字形均取自商代金文:

(小學堂金文)

在與商代金文同時期的殷墟甲骨中,也有從人從東的字形,古文字學家們據金文字形將此字釋爲「重」:

(書影摘自《甲骨文字編》·李宗焜·2012)

從西周金文開始,「重」的「人」形與「東」形,共用筆畫,中豎合寫。部分字形在「人」下加「土」形,表示人站在地上,可視爲一字之簡繁體。(另參拙作俊仲號 logo 上面的16個字是什麼?中對「年」字字形的解析)

典型的例子如西周早期的周公簋(此字形與殷墟甲骨文同形同構):

春秋戰國之際的侯馬盟書(三晉文字,下添「土」形):

戰國·燕的重金罍(燕文字,金文):

戰國·秦的商鞅量(秦文字,金文):

戰國·楚的郭店簡(楚簡帛):

戰國·秦的睡虎地簡(秦簡牘):

這類「人」、「東」中豎合寫,下添「土」形的字形,即東漢《說文解字》的小篆所本,亦即今天隸楷文字所本。

《說文解字》曰:

重,厚也。從壬[1],東聲。(瑾昀按,此処「壬」形即「人」與「土」之合體)

可見《說文解字》仍然能夠淸晰地認識到「重」應析形爲「東」+「人」+「土」,而竝非後人依楷書字形亂解的「千」+「里」。

只不過《說文解字》的成書年代,人們已經不知「東」與束橐、包囊有關,所以將「重」中之「東」理解爲了純粹的聲旁。

[1]: 此字位於ext-b集,知乎沒法顯示,所以用了字形相近的「壬/rén」近似代替。如需複製請迻步至漢典。


傳說倉頡造字的時候,由於造字數量太多有些乏力,不小心把「重」和「出」兩個字的意義錯誤的傳播了,「重」字上下部分由「千里」組成,應該是出遠門的「出」。而「出」字上下部分是兩座山壓在一起,應該是(zhong)重量的「重」。兩個字的意義完全混淆了嘛,可是這個錯誤當時已經在黃帝部落廣泛傳播了,也就是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並記憶了這兩個字,已經不好改動了,於是只好將錯就錯。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和人物是完美的,連傳播文明的始祖倉頡也不能例外。不過我寫的這些你只看看而已就好,不能太認真。


你不能簡單地從簡體字來拆分理解一個字的意義,重 字是一個會意字,它的篆書是壬字頭,如圖

《説文解字》:重,厚也。從壬,東聲。凡重之屬皆從重。

意思是 :重,厚重。字形採用「壬」作邊旁,採用「東」作聲旁。所有與重相關的字,都採用「重」作邊旁。

,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行囊。

(東,行囊),造字本義:肩扛背馱的沉甸甸的行囊。有的金文加「土」,表示背土筐。

直到隸書,才出現較大變化,「」形、「」形消失。變成了你所謂的千里。

所以其意義與你所說的 千 里 並沒有直接聯繫。


推薦閱讀:

「上」這個字有什麼意思,及其歷史?
為什麼要用「鑰匙」和「鎖」這兩個毫不相干的文字來形容這兩個關係緊密的物品?
「台」與「臺」是異體字、通假字,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
形容月光的字有哪些呢?

TAG:漢字 | 語言學 | 文字學 | 古文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