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互聯網行業環境如何?
暫時無法從宏觀角度來回答,且從用戶的角度談談幾個有意思的方面。
1. 生活中常用的app(移動端) 餐飲類Openrice (相當於國內的大眾點評),大部分時候使用流暢,資訊比較豐富且新,但沒事就彈窗廣告(移動端的彈窗廣告啊您是1399小遊戲嗎!!!!!)以上舉例只是想說明,大部分的香港本土app,從設計風格、用戶體驗到商業模式,都滯後國內許多年。
順便說下,香港本土最好的叫車(的士)軟體是快的打車。2. 學CS的畢業生去向 舉些大公司的例子吧,比如Google,這是他在香港的團隊,基本沒有技術崗
比如IBM,對於畢業生只有一部分的「IT Specialist」的職位 那麼學CS的同學在本土都去哪裡就業了呢?答案是以JPM高盛為代表的一大批投行 和以HSBC為代表的一大批商業銀行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也就是說,一方面在香港並沒有多少「互聯網」公司。另一方面,IT界的人才們,大多數都集中在金融機構的後台領域,拿著一份不錯的薪水,有著相對很合理的工作時長,他們並沒有很多意願跳槽出來創業或者做少數的跟互聯網有關的職位。沒有良好的行業環境,就沒有人才的供給,人才的供給反過來又限制了行業的發展,死循環。
3. 也有一些特別本土化的有意思的app或網站
比如Gogovan,也許香港是大中華區唯一一個叫貨車比叫的士便宜很多的地方?比如Carshare,香港私家車保有量低且擁有汽車的成本太高,租車市場非常獨特(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看過最美的本土app之一)
4. 其實,香港的硬體條件其實好,人均手機擁有量2.3台,網速極快流量費便宜,但囿於其他太多別的因素讓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滯後,十分可惜。這個問題太有趣了,我的觀點是:香港的互聯網環境不行,而且會一直不行下去。
通常看互聯網環境要看三個要素:資本密度、人才梯度、代表性公司/產品;
香港的資本密度是非常高的,但似乎對互聯網不感冒,李家二公子錯過了企鵝,大財閥的portfolio里,不管港內還是港外,都很少出現互聯網資產;針對互聯網產品的風投、孵化器等資源也非常稀缺;
香港的人才密度是非常高的,qs排名亞洲top15的高校恨不能佔掉1/3,動手能力也非常強,在港校做本科生TA時,學生交上來的項目,同班的內地生只能佔中游(這些學生都是來自各省市的尖子生啊);但是港生畢業後都流向了銀行it部門、交易系統開發、維護、小網站/軟體開發等互聯網邊緣職位,可惜了;香港的互聯網代表性公司一個都沒有,除google、facebook等全球性的產品外,本土研發的產品就openrice、高登、各大銀行網站、新聞網站等,很難算的上是互聯網公司,更別說代表性了;所以現狀是很慘的,以後會不會慢慢變好呢?
剛才說的三個要素,最重要的是代表性的企業,有了代表性企業就能沙漠里培育出綠洲,缺人、缺錢都是短暫的;所以問題的關鍵是香港未來能否成長起來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這就要看市場了,純粹香港本土的互聯網市場規模是很小的,700萬人口撐不起一個具有網路效應的大型互聯網產品,所以必須有一家香港創業公司,能利用產品向歐美或大陸市場擴張,並取得領域的第一,這樣的團隊,早就搬去美國或北京了。
香港的產業結構是非常穩固的,但就是不適合互聯網,不信我們打賭。相當於沙漠吧由於港英時代的影響,香港社會與歐美文化緊密相關,歐美文化很容易進入到香港,包括互聯網文化。
錢方聯合創始人、香港人李英豪在談論到香港網民的使用習慣時說:「新聞看雅虎,搜索用雅虎、谷歌,財經看阿斯達克,視頻看YouTube,社交用Facebook,郵件用Gmail,點評用開飯,討論去Discuss、Uwant,用Whatsapp代替簡訊。」
最後吐槽一下:香港的網站設計排版字體真的不是一般的丑,本地app的設計也很挫,本土互聯網發展的落後可見一斑。沒有發芽的土地。
香港太小了,能影響的地方也太少了近不與大陸接軌
香港使用繁體大陸使用簡體文化也略有差異
然而所有互聯網大公司都建築在一定的群眾基礎上,依靠群眾來推倒原有產業鏈來取得利益快速增長。
但香港真的太小了,根本沒有這個基礎來推倒原有體系,只能靠外來引進。
(香港現在還禁Uber)
創新上一定程度容易犯法律責任(Uber)
地方太小,區域成本可以忽略基礎建設完善自小的教育都在教導作各種師(律師、醫師、藥劑師、工程師、法師)這大環境下根本就沒有強烈要改變的慾望。
而且香港人大多務實,畢業就得賺錢養家,沒這個時間精力去實現夢想。
更何況大部分香港夢想是be rich 而不是改變世界。看看香港那些本土網站看看,至少落後大陸十年,無論是理念還是技術。
歪個樓
-
記得一部小說,男主是內地IT仔,女主是香港金融妹。面臨婚嫁時,金融妹勸IT仔去香港。IT仔說:「你知道,香港的IT本來就不行」。後來兩人分了,男主回憶說「那次戀愛是他離幸福最近的一次」。(香港:怪我咯?)-看了回答,沒想到這情節還是真的。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一些在國內做IT的香港人。下面是一些聽聞的歷史:
90年代,科技網泡沫爆破前,會做html的小網站,一個複雜點的訂單都值幾萬塊。大量大小公司都在追隨熱潮,程序員做兼職賺得很爽。某公司,一夜之間決定開設信息部門,做網站。從各報紙媒體公司高薪挖掘了數十名編輯。新人來上班的時候,辦公室都還沒有落實。早年,CS是港大熱門專業。現在的地位肯定不比當日了。
電訊盈科的事兒大家都知道,IT就是資本新寵,直到泡沫爆破。這個資本過分成熟的市場,互聯網和IT容易收到資本追捧,而無法腳踏實地地發展(正如目前國內的熱潮)。一旦遭遇挫敗,市場和普通市民更是對它缺乏信心和興趣了。(這段純粹個人理解)
而過後,國內計算機人才瘋長,由於兩地薪資差異,所以大量香港IT公司或大公司把研發部門內遷,例如滙豐軟開在廣州有數千人。留在香港本地的更多是做解決方案/外包負責人/銷售等等非研發部門。反思香港:那麼開放 互聯網創業者為何這麼少?
以我所知大財閥(李家)很早以前就投資過Facebook,也持有http://Tom.com;香港本地一個有點名氣的互聯網公司也是李家的,開始的時候做PPP,後來發家自己做網商、網媒、APP...可以自己查查。另外,李家手下有亞洲地區的Priceline,不過最近改了名自己單幹。
在香港做互聯網創業,最大的問題是市場小+成本高。香港人口少,也缺乏文化和語言相近的群體(美國產品能推向歐洲,中國內地光自己玩就夠了)想想,要做一個好的應用,要在香港發展和推廣,費用就已經不菲,可是受眾群體卻很小,並不划算。要香港本地人做一個面向世界、長線的產品如Whatsapp,也不一定有這個視野。
其實香港自己本土的網站和應用做的也不差,只是在內地不一定知道,要好好發掘。單純做互聯網的不是很多。其實跟香港人力成本高,店面普遍較小有關,很多時候他們不太願意把業務遷移到互聯網上。不過從事IT+金融、政府服務的互聯網企業還是有一些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外國的互聯網公司,在香港設立一些研發中心,但針對的都不是香港的市場。
推薦閱讀:
※港台的人上哪些內地的網站或手機應用比較多?
※有看過香港牛佬的古惑仔漫畫嗎?知道這古惑仔漫畫其中各種人物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故事嗎?可否來回答一下?
※移民香港有哪些利與弊?
※怎麼看待香港地價跌至不及北京六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