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最高境界是什麼?


希望本文點贊過500。

公認的營銷大師:毛澤東、佛主。本文用他倆的案例給大家分析一下營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先看科學派的營銷定義: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挖掘消費者需求,從整體氛圍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

在我看來,分析三件事:

  • 目標客戶是誰?
  • 核心購買理由是什麼?
  • 傳播渠道在哪裡?

先跟毛主席學營銷。他從蘇聯那邊代理了『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市場把馬克思主義賣出去。

首先他選擇的目標客戶是工人階級。因為在蘇聯是圍繞這個目標客戶而成功的。所以第一步想到的目標客戶自然也是『工人階級』。

所以1921-1923年期間,他在領導中國工人階級的運動。結果呢!跟蘇聯有大量工人不一樣,中國工人的市場規模太小,銷售額做不上去。

蔣介石的目標客戶是誰?資產階級,有錢人。其下財團無數。

毛澤東在1925-1927年,開始真正研究起中國市場。發現:農村市場才是中國的藍海!沒有競爭對手。

我們選擇的市場,一定要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消費者的心智沒有被佔據。

毛澤東認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要賣給農村,才有大市場!

1927年後,上井崗山,小團隊重新創業。小規模測試市場成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營銷體系。

一開始,這個營銷體系,還是直接給農民講馬克思主義。這樣發展起來很慢。這時候毛澤東才想明白:購買理由的設計要從客戶的慾望出發,而不是產品的特點。

在幾經調整後,購買理由變成:『打土豪、分田地』。一下子,農民全聽明白了。銷售人員建立了農村銷售渠道去傳播這個購買理由,拿著銷售手冊(馬克思主義),給農民講:你們地主以前是怎麼欺負你的?跟我們混,你自己就會有土地。

中國2000年來,農民最大的慾望,就是擁有自己的土地。毛澤東讀遍史書,所以他非常了解消費者心理。

通過這套營銷體系,毛澤東的團隊不但獲得了黨的領導權,而且佔據了農民市場非常大的市場份額。打敗了外企(日本侵略),和國企(蔣)。

後來我黨還投資了東南亞幾個小國,使用毛的營銷體系,同樣成功了。

再升級一下,向宗教學習營銷。

佛主的目標客戶:是芸芸眾生嗎?其實不是,他的核心目標客戶是『在人生迷茫中的人』,但是我們知道,芸芸眾生,誰沒有迷茫的時候。但是如果你在他不迷茫的時候給他講佛,他會信嗎?不會。只有在迷茫的時候,講,才聽得進去。所以,佛主市場的切法,是從時間維度上切。

購買理由呢?先分析客戶痛點: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所以佛主給了一個慾望:活著得覺悟,死了去西方極樂世界。

傳播渠道呢?佛主先通過開公開課的方式,吸引了自己的第一批種子用戶,並且擁有極好的口碑,把他們發展成推銷人員(購買理由又是:你幫人覺悟,自己覺悟得更快)。後來直銷業借鑒了這種銷售模式。

通過兩位營銷大師案例的分析,我想給大家分享:營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就是誰更加能夠洞察客戶,並且能夠提供解決方案,還能夠把這套體系傳播給目標客戶。

沒有任何大師,在你的領域比你更懂你的客戶,你就是最高境界。

推薦和本人另一篇文章結合理解:你是怎麼找到創業的方向的? - 蔣暉的回答

謝謝點贊支持!微信7283607,送我寫的暢銷書《如何做好淘寶》電子版,朋友圈會分享更多的電商經驗


反對 @江南春的回答。

我一直認為這樣的答案和沒回答沒啥區別。營銷科學無論如何也是一門關於人、關於傳播的科學,不可能違背基本理論和常識。不能為了提出一些新觀點,而故意打破常規。

行銷1.0→3.0是個過度,不是讓大家直接學習3.0。我們從江總的回答里一個一個挑刺兒:

1.產品管理上應該放棄4P理論而轉向消費者參與共同研發創造

一個初創品牌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如何做到放棄4P而轉向消費者共同研發創造?4P本身就和共同創造不衝突;

2.顧客管理上放棄STP,而是找到擁護者

一樣道理,沒有基本的基礎如何找到擁護者,並非每個人都是羅永浩和羅振宇;STP理念代表著產品專註、消費者目標專註,難道專註也應該被放棄?

3.品牌管理上應該不再是追求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認知度而是超越產品的功能面建立獨特的品牌精神特質滿足消費者精神面的需求

品牌自然應該先有知名度認知度,這是人類從awareness→action的行為本質,你不能顛倒;超越產品層面的品牌精神必須建立在堅實的情感價值基礎上,而情感價值來源於日久生情的功能價值上,這些都是人性常識。另外試問能做到nike、apple的品牌又有多少?就算是你買Adidas NMD你也不是為了品牌的精神價值而是好看和炫耀!

4.行銷的最高境界就是清楚定義企業獨特的願景與認同,利用言符其實的作為來強化品牌誠信與體驗,最終在消費者中打造出強大的品牌口碑讓消費者成為你的品牌合伙人。

這段話大抵上認同,基本可以說,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近似宗教,然而品牌合伙人又是概念...influencer就是influencer嘛

5.這是一個消費者主權的時代,品牌不是被企業掌控而是被消費者的力量所掌握

囧....是不是說了跟沒說一樣?這是營銷大師班或者MBA的典型句式

6.當消費者參與共同開發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角色,往往是想在創造價值中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為其特定的生活形態量身訂做,或者為了報酬以及好玩。(寶潔的連接與開發策略就是讓全球創業家提供新鮮而又創新的點子)

所以這樣的消費者一定是為了報酬,或者是什麼有趣的利益參與進來,而不會是抱著【我也是品牌的主人翁呀,我來設計產品吧!】的想法參與進來的。簡而言之,這就是campaign。另外,為什麼說寶潔,不說小牛、鎚子、特斯拉、雅詩蘭黛、可口可樂....blablabla....?因為消費者能參與的品牌註定是少數,問題在品類和campaign的形式。

7.如何讓品牌植入人心:要有非比尋常的產品與服務,感動人心的故事,鼓勵消費者參與和真實對話(擁抱消費者的力量)。

如何讓品牌植入人心:創始人要拚死了做產品,廣告人要會講故事,記得多親民和消費者互動互動喲.....沒有一個品牌不想這樣....對么

總之....marketing無非關於價值和人,不能脫離常識說概念,而那些概念又只是很淺顯的東西....

願世界少一些大師班裡讓大老闆們聽的一愣一愣的.....概念和理論

就醬


營銷有4個境界:

1、別人看不出你在營銷,你確實也沒把東西營銷出去(比如馬佳佳)。

2、別人看出你在營銷,你東西卻依舊賣的不好(比如鎚子)。

3、別人看出你在營銷,你東西卻賣的不錯(比如腦白金)。

3、別人看不出來你如何營銷,但是你東西卻賣的很好(比如蘋果)。


推薦科特勒的《行銷3.0》

行銷1.0在於如何賣出產品,行銷2.0在於如何建立消費者關係讓消費者反覆回來買,行銷3.0在於邀請消費者參與開發,建立社群和擁護者共同合作來行銷與溝通。

今日的行銷在產品管理上應該放棄4P理論而轉向消費者參與共同研發創造,在顧客管理上應該放棄STP理論(市場區隔,鎖定目標市場,產品定位)而是建立社群找到擁護者,在品牌管理上應該不再是追求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認知度而是超越產品的功能面建立獨特的品牌精神特質滿足消費者精神面的需求(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應該顛倒過來,自我實現才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和可信的甚至超乎期待的體驗從而擁有消費者的正向認同與口碑

行銷的最高境界就是清楚定義企業獨特的願景與認同,利用言符其實的作為來強化品牌誠信與體驗,最終在消費者中打造出強大的品牌口碑讓消費者成為你的品牌合伙人。

這是一個消費者主權的時代,品牌不是被企業掌控而是被消費者的力量所掌握,當消費者參與共同開發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角色,往往是想在創造價值中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為其特定的生活形態量身訂做,或者為了報酬以及好玩。(寶潔的連接與開發策略就是讓全球創業家提供新鮮而又創新的點子),如何讓品牌植入人心:要有非比尋常的產品與服務,感動人心的故事,鼓勵消費者參與和真實對話(擁抱消費者的力量)。


實現差異化 獲得認知優勢

營銷的最高境界是:在潛在顧客心智中實現差異化,從而獲得認知優勢

案例說明

  • 品牌:共產黨政權
  • 品牌總監:毛澤東
  • 品牌潛在顧客:只佔有約 20% 至30% 土地,而占鄉村人口 90% 以上的貧農、僱農、中農
  • 品牌Slogan: 打土豪 分天地(品牌Slogan清晰體現了品牌差異化)

實施差異化的步驟

第一步,分析所在品類競爭環境

1.確定競爭對手: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中央政權、地方軍閥勢力、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2.獲取目標顧客對競爭品牌的認知快照:調查清楚在廣大農民心目中對各個政權的認知情況,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國民黨中央政權、地方軍閥勢力、帝國主義在華勢力,三個競爭對手在農民心中所獲得的認知優勢基本可以概括為:有錢、有糧、有槍。所獲得的認知劣勢是:都屬於地主有錢人的武裝政權,是地主佔有大片土地貧苦農民無寸土可耕的靠山。
共產黨政權進入市場初期,廣大農民幾乎對這個新品牌沒有認知。

第二步,找到差異化概念

避開顧客心中競爭品牌的優勢,或者說利用領導品牌的劣勢,找到自身品牌將要在顧客心中建立的認知優勢。
共產黨品牌總監毛澤東同志經過多次的田野調查並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在對競爭品牌進行仔細的權衡比較後親自確立了共產黨政權的認知優勢:「 窮人自己的武裝、帶領農民反抗地主的欺壓、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實現人人平等 」。
將此優勢作為品牌差異化概念,總結為品牌Slogan是 「 打土豪 分天地
打土豪 分天地 」 不僅顯而易見的闡明品牌差異化,同時說出了廣大農民顧客的心聲,更重要的是對於農民有命一樣的實際價值。

第三步,證明差異化,獲得顧客信任

品牌差異化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調整產品設計、公司運營、銷售渠道、價格去支持差異化,對公司內部作出調整去建立差異化的可信度。
共產黨政權在轄區的一系列實際措施,為其品牌差異化在公眾輿論中贏得了信任,可參見埃德加.斯諾所著《紅星照耀中國》

第四步,推廣傳播品牌差異化

要成為贏家就要讓你的品牌差異化大白於天下。
在傳播上,共產黨品牌做的相當好,主要形式包括 TVC、平面廣告、互動營銷與內容營銷
TVC 採取劇團演出的形式,投放效果最好的是《白毛女》《兄妹開荒》《血淚仇》

平面廣告以刷牆為主,成本低效果大,缺點是容易被競爭對手破壞

互動營銷以小規模(通常三到五人為一組)的流動宣傳隊到田間地頭、農民家中、人流較大的集市與老鄉以嘮家常的形式宣傳品牌差異化,在社交中無形的實施品牌傳播。

內容營銷以出版各種刊物為主要方式,通過創造吸引年輕人的內容從而帶來對品牌的關注、對品牌差異化的關注。由於內容營銷的目標顧客以青年知識分子為主,因此品牌所創造的內容多為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以及激烈的論壇,這些內容深深吸引了青年知識分子,在獲得知識與娛樂的同時接受了品牌的差異化主張。

經過多年的艱苦經營共產黨品牌成功實現差異化,於1949年成為領導品牌,佔有絕對的市場優勢。當年強大的競爭品牌只佔有一小塊細分市場得以存活。


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通過批判和揭露手段,提醒用戶的舊思想,舊解決方案存在嚴重危害,

然後給予新的思想,新的解決方案,從而完成金錢運動的過程。

初級營銷給予解決方案

按照哲學的原則,物質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否定自身力量,即沒有否定就不存在改變,

所以一個初級營銷需要對同行進行批判和揭露,

讓用戶覺得同行的產品是垃圾,同行的信譽是非常差的,

然後給予新的解決方案,自己的產品和信譽比同行更高,

這樣用戶在多個解決方案時覺得你是相對優勢,金錢就在多個岔路口選擇時,朝著你的方向運動。

這種方法的代價是發布成本成本較高,同時需要自己對媒體有把控力,傳播力較差。

高級營銷給予新的思想,不給解決方案

最高級的營銷就是批判用戶的固有思維,比如用戶的固有習慣,用戶喜歡喝可樂,

那麼你就需要批判用戶的思維,揭露用戶喝可樂會帶來哪些潛在危害,比如會變胖,會致癌,

在這個時候重新給予一個新的思維,即可喝牛奶,喝天然水,喝維生素能量水等,那麼當用戶產生了新的思維,按照哲學聯繫的發展,用戶的思維會產生行為,就會在超市中選擇含有天然水的飲料或者維生素水等飲料。

這種方法傳播力比較廣,這種方法的優勢在於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從而減少商業性,

只要舊思想批判的徹底,新思想一旦質變,用戶會自行尋找匹配的解決方案,

但是你的產品必須具有同行業優勢,或者你要自創一個品類來區別同行,讓用戶只能找到你,否則你就為同行做了嫁衣。

總結:

1:初級營銷說別人壞話,說自己好話

2:高級營銷說舊思想壞話,說新思想好話。


分享一個

我見過的 大神級別營銷!

具體點說是大神級別傳單文案。

營銷,傳播,痛點,目標,影響力,穿透力……一圖搞定,

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說你的營銷不給力,產品賣不出去?

這營銷能讓人連命都豁出去!

一圖流,細心看圖,細細品味,如果你沒有被震撼,那麼你不適合做運營人。


我覺得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喜歡你營銷的東西的人會殺戮不喜歡你營銷的東西的人。

換句話說,你把營銷的東西已經和受眾的自尊心,生活習慣,個人價值等等綁定在了一起。

參見宗教,意識形態,各類傳銷,黑幫等。


有一本書《特立獨行的CEO》,應該還沒有中文版,裡面記載的業績是同期同行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那些牛逼的CEO,他們看待營銷都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

換句話說,與其說他們是一名企業經營者,倒不如說他們是資源分配者。

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企業管理,而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高效率的資源分配。

對了,這本書巴菲特曾大力推崇過。


「品牌營銷的極致是什麼?」這是自清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它是像可口可樂一樣品牌等同於品類嗎?還是像小米手機一樣,品牌佔據手機市場百分之多少以上的市場利潤(或者市場份額)才是?帶著這個問題自清找了2個多月的答案,現在嘗試來答一答。

如果品牌營銷的極致是定位里講的品牌等於品類,那為什麼後起之秀」百事可樂」能用「年輕人的可樂」這個定位切去一大部分可樂市場的市場份額?品牌營銷到極致不該是「異常堅挺」的嗎?

說到底還是因為品牌等同品類裡面有一個致命的「BUG」,品類是能不斷細分下去的,可樂裡面可以再劃分年輕人的可樂,老年人的可樂,非可樂(七喜)....

而品牌佔據盡量多的市場利潤(或者市場份額),它更多的只是企業的量化指標而已,它只是一個結果。

自清認為上面說的都不是,我認為品牌營銷的極致應該是「習慣」。它應該是能打造出一種像「水、電、煤」一樣可以根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而又毫不起眼的一種習慣,它應該是能讓人們在需求產生後,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毫不猶豫地「用購買、用行動」去和產品主動產生連接的一種概念。

這可能很抽象,講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商業案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在以前,在牙膏廠商要推出牙膏這類型產品的時候,市場上的人們其實是並沒有要用牙膏刷牙的習慣,更別談購買牙膏了,所以當時的牙膏廠商賣得其實並不好。

一位洞察市場的商人霍普金斯,在營銷自己的新品牌牙膏「白速得」時,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體驗改進,在牙膏成分中加入了檸檬酸、薄荷油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加入之後,有一個特別的效果,在刷完牙之後會有一種特別清新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人感覺口腔變得比刷牙前更乾淨了。

商人霍普金斯從體驗出發,營銷主題直奔「培養習慣」這個層面而去,並提出「天天刷牙」的口號,就是這樣一個出發點基於營銷層面的小小產品改進,使得全球人慢慢地開始形成了刷牙並用牙膏的習慣,現在人們每天都會很自然、很習慣地用牙膏去刷牙。商人霍普金斯的營銷無異是非常成功的。PS:「日化行業」都是營銷驅動型的行業。

其實,客觀來講,這種清新的感覺對於清潔口腔起不到多大作用,但這個改進卻促進了地球人這樣一個習慣的產生,甚於可以說是開拓了一個全新市場。

這就是自清說的品牌營銷的極致應該是「形成習慣」。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產生好奇了,像霍普金斯一樣,用全新的產品培養出一種對用戶而言全新的使用習慣,他們是如何做的呢?

其實這裡包含兩個核心點:

1.挖掘出用戶潛在的需求

2.生產出滿足用戶潛在的需求的產品,通過營銷使得用戶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一點是涉及市場分析、市場洞察力,自清今天不展開細講,著重講講第二點,如何培養用戶習慣。

《習慣的力量》一書里就提到,關於習慣養成的過程,它是由cue(提示)→ routine(慣常行為)→reward(獎賞回報)這三者形成的habit loop(習慣迴路),成為了我們習慣的。

舉個例子:

例如,當你看到自清【商業解剖】推送公眾號文章了,這就是一個cue(提示),提示會促使你想去觀看文章的內容,看就是routine(慣常行為),因為根據你腦海里的潛意識會知道自清【商業解剖】公眾號推送的內容還是「蠻有價值的」,可以讓你在看的過程中「大開腦洞」這就是結果獎賞(reward)。

習慣通常都是在人的潛意識裡慢慢強化形成的,小部分是由於人在極高的主觀能動性下快速形成。如:前者的代表是廣告、後者的代表是一個人養成了「記賬」習慣。

下面,著重給大家講講營銷如何通過廣告催化用戶習慣的形成。基本上催化用戶形成習慣迴路,都是從這3個環節上著手:

1.讓提示更加明顯、頻繁、有力 。

無非就是通過好的品牌展現形式用重複、重複、再重複的方式強化提示。比如近來新上線的肯德基套餐【KFC】#天生翅粉# 十翅一桶

2.降低慣常行為的執行難度

執行難度可以理解為是降低傳播成本,如企業可以快速通過新媒體微博發表聲明,區別以以往的登報上電視,所以微博一出來企業就紛紛青睞微博平台。養成在微博發布企業公告的習慣

也可以是理解為電商行業的優惠券,它能降低用戶購買成本,也是降低慣常行為的執行難度的一種,促進用戶購買決心。

3.讓獎賞清晰可感知、有渴望

海飛絲一直通過廣告文案告之大家「消滅頭屑,用海飛絲」,裡面可以感知到的獎賞就是用了我就能消滅頭屑;獎賞能很好地激勵用戶形成習慣。就像小學生被老師誇獎唱歌好聽一樣,獎賞能激勵他堅持、持續練歌,形成練歌的習慣。

綜上所述,自清認為的品牌營銷的極致就是讓用戶形成慣性的「習慣」。


我覺得是真誠!!!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睿之筆記

據說營銷能力是未來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我也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在這個人人都是老闆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一些營銷的知識。但是,生活里似乎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喜歡被營銷,哪怕你本身就是一個營銷他人的人。

「這明顯是一種營銷手段」作為營銷工作的我們常常聽到別人這樣不屑的評論,同時我們也常這樣對其它廣告說出同樣不屑的話。

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大家討厭被營銷還是要去營銷他人呢?答案就像顧客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樣,因為羊毛不出在羊身上還能出在哪呢。

經常有老闆說,現在的顧客啊,精得很。言下之意就是顧客不吃你那套了,打個廣告降個價送個禮抽個獎儼然已經忽悠不了顧客了。價格透明化、信息透明化、渠道大眾化,你能掙個啥?意思意思一點辛苦費,有時候顧客連那點辛苦費都不願意給你。促銷?只促不銷!

時代在進步,顧客在更迭,人人是大爺,你的營銷騙不了我的火眼金睛。那怎麼辦?我覺得不求多討巧,只求夠坦率真誠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fwpwjPOeQdnobNzfYXicv0wMfbV1xzmgDvpsCFCuHjhVh03K5iaHZD4eKR70mnbYMj29zUWqfm6GjZvVKprvT0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類似以上這種廣告應該很多人都看到過,是不是夠坦率?相比較那種寫著不是騙你但看上去就是騙你的廣告是不是要真誠得多了?是不是並不會那麼反感呢。

另一個例子,電視節目主持人口播廣告。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網路綜藝接的廣告越來越多,但卻並沒有以前主持人主持節目到一半突然間嚴肅的口播一條廣告那麼讓人反感。因為現在的主持人越來越」肆無忌憚」的直白的唱廣告詞了。直白的告訴你,這個節目就是靠著這個廣告撐下來的。

一個事實是:人們會喜歡假裝不正經的人,卻極為討厭假裝正經的人!

真誠,不耍滑頭才足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不反感。今天和幾位家居建材的老總聊天,他們組合了十個一線品牌計劃組建一個長期的聯盟。他們想要的這個聯盟和目前我們大部分人看到的聯盟不一樣,現在的聯盟形式普遍是幾大品牌在第三方營銷團隊的撮合之下以一套促銷方案在一個周期內砸廣告造勢引流帶單簽單,整合的主要是廣告資源,商家們各懷心思,第三方想法兒撈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再明顯不過的營銷了。

所以他們想要將這種聯盟融入到日常銷售中去。我的店員就是你的店員,我的顧客也是你的顧客,我的店也是你的店。顧客不會懷疑這之間的貓膩,各店店員之間不用各懷鬼胎。我覺得這是正確的聯盟方式。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很多問題都需要解決,需要一套成熟的制度和方案,這是後話,但我覺得都離不開真誠。給予銷售員真誠的激勵制度,給予顧客真誠的物美價廉。一套制度確定之前,想一想,如果你是銷售員,你是否會反感和存疑?一套方案確定之前,想一想,如果是你消費者,你會吃你那套嗎?

顧客都不是傻子,以前這話說著玩,現在是真的。你給的是不是他要的,他心裡明鏡似的。

-end-

睿之筆記 ∣ 你的閱讀筆記
微信ID:guoruizhi2016

郭睿之 | 偏執的理想主義者


怎麼少了鼻祖:De Beers

A Diamond is Forever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


創造需求。電影《華爾街之狼》裡面提到過兩次,A問:「你如何賣出一隻鋼筆?」B答:「……(就想你現在想的那個一樣大眾)」A:「給我簽個名!」B曰:「沒筆怎麼簽?!」A笑答:「我這有。」

所以營銷的最高境界在於-創造需求。


按照「營銷學之父」科特勒的概念,成功的營銷基本可以分為:市場驅動型營銷和驅動市場型營銷。

簡單來說,

市場驅動型營銷就是,市場上某件商品有很大的市場或者有很大的剛需,公司及時跟進,並推向市場,獲取利潤。最貼切的例子莫過於全球最大的 PC製造商——聯想。

而營銷的最高級別就是驅動市場型營銷,就是生產出市場上本沒有的或者能夠撼動市場,引領行業潮流風向的產品。生產和營銷不是跟風,而是生產出的產品,能夠帶領整個行業的潮流。例如手機行業的兩位大佬,三星與蘋果。蘋果6s的 3D Touch功能一出,小米,華為等廠商迅速模仿跟進。去年三星的Galaxy S6 Edge曲面屏一經推出,今年 VIVO,小米等公司也全都跟風用上了雙曲面屏。


營銷的最高境界在於「無中生有」


參考羅永浩


回到營銷的原點,在於對人性的理解和關懷

京城地產從業者小兵一枚,借前輩——知名自媒體人些些悟李偉老師曾經的分享,以房地產營銷為例也談談營銷的境界。這些年地產行業從黃金時代到了白銀時代,地產營銷在不斷進化,些些悟老師吐血總結了從大學畢業以來的多年營銷經驗,梳理成九個境界,深以為然,在此做一個大自然的搬運工。

營銷第一重天:業績才是硬道理

業績才是硬道理,解決問題才有價值

一、什麼是問題?

問題是目標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二、什麼是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就是公司需要什麼,你能給什麼。在此過程中,要講究「程序合法性」「路徑合理性」「效果合適性」;

三、怎麼解決問題?

抓住六個要素——目標、思維、資源、執行、團隊、獎懲。

營銷第二重天:學會做生意

學會做生意,賣樓只是做生意的一部分。

一、什麼叫做生意?

不賠錢→賺錢→賺比較多錢→持續賺比較多的錢。

二、什麼叫做好的生意?

一個關鍵的指標——ROE。三個重要指標:周轉率、利潤率、槓桿率。這三個指標察企業經營健康狀況的核心指標。這三個核心指標,都和營銷息息相關。

三、運營是企業的指揮棒,運營決定營銷方向。營銷服務於運營但同時可以反作用於運營。

營銷第三重天:定位方法論

賣樓只是狹義營銷的一部分,項目買的好不好,根源在於項目定位,項目籌劃。

一、什麼叫定位?

領個層面:戰略——策劃定位,戰術——營銷策劃。

二、定位「作用及價值」

運營計劃書制定核心——項目操作指南;項目策劃要以解決問題為思想內涵,貫穿地產從業的始終。

三、定位八大誤區

腦體倒掛、追求速度、定位是老闆的事兒、定位是營銷部的事兒、隨便調整定位、不重視定位、什麼都做=沒有定位、大炮打蚊子。

四、如何定位?

三維定位模型,無論是對「本體」、「競爭」還是「價值」的研究,其落腳點都在於尋找需求

五、如何論證?

三可行一平衡——市場可行、產品可行、財務可行,政府平衡。

營銷第四重天:土地密碼

一、拿地時機。

二、物理屬性:三圖一表:城市地圖、區域地圖、地塊地圖和經濟測算表。

三、精神氣質。

營銷第五重天:周期VS預期

透過這些單個項目單個區域的層面,營銷是行業周期、客戶預期的問題。

一、什麼是周期?

行業大周期,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是呈周期性波動的。不要妄圖去挑戰行業大周期,而是在波動中踩準點;

項目小周期,項目的小周期來自企業對於項目的利潤貢獻期望值,要麼快周轉、要麼追求利潤。

二、預期是可以被管理的

行業預期歸政府管,區域預期和項目預期是由我們來管理的,通過營銷策劃實現。

營銷策劃三件事:核心價值提煉;節奏控制;價格實現。

營銷第六重天:系統、節點、心態

從上一層進一步反襯到工作中,是系統節點和心態的問題。

一、系統思維

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基本素質,和你有駕照才能開車,有結婚證才能上床一樣。沒駕照也有開車的,沒結婚證上床的也大把,出問題的概率不是比較高嘛。

二、節點意識

是系統的基礎單元,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要堅守底線,全力以赴。對於節點,我們有一句話,死也要死出來。

三、心態至上

有路不走(不墨守成規)、不忘初心、莫向外問(別人是靠不住的,自己最可靠)、心生妙景、勿忘心安、將心注入。

營銷第七重天:尊重的力量

再進步一想,對市場、客戶、同行、領導、同事、有足夠的敬畏心

同行:看好不看壞,吹牛不抬桿;

市場: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客戶:誰又真的關心誰;

領導:給你想要的,要我所想的;

同事:幫同事成功是更大的成功。

銷第八重天:逆商也是商

順風順水的時候看不出來誰好誰壞,但是遇到困難迷茫挫折很大的問題的時候,看出一個人的品質。越是困難的時候,長進越大,如果退縮了,小溝小檻會變成難以越過的大江大河。

逆勢下的營銷思維:不要騙自己;你給我打分;一定要干;流動起來最關鍵;不要自掘墳墓;換個角度看世界;把房子蓋好些;不必慌張;順時低調逆時狂;珍惜每一個客戶

營銷第九重天:營銷世界觀

每個人從事營銷都有不同的想法,是單純的養家糊口,還是走投無路,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還是自己流淌的血液是與之想通的。

營銷世界觀,是真正根本的問題。

那麼我們為什麼做營銷?

為了不一樣的人生,追求儘可能多一點的人生;Tomorrowis another day,為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不一樣;為了靠自己,從奴隸到將軍;為了成為一名既是思想家,也是手藝人的營銷人。

再次強調李老師的營銷心語:

回到營銷的原點,在於對人性的理解和關懷

------------------------------------------------------------------------------------

首贊分割線。剛寫答案就獲贊的感覺好有互動感,再一鼓作氣搬運一下李老師的QA。雖然地產圈段子手李老師的文章總是用同張女神美圖做招牌,看起來似乎簡單專一,但其實所談是千變萬化隨心所欲滴。

談變化

問:開發商的需求越來越簡單暴力,問的問題越來越直接尖銳的市場情況的時候,營銷人是否需要變革,我們還能為市場做些什麼,需要做些什麼改變?

答:一、營銷是加速或者減緩歷史進程,不是產生顛覆性力量的行當。

二、營銷是全過程的營銷。不是光賣樓這點兒事兒,是包含投資、項目策劃、產品定位、客戶研究然後才賣樓的全過程的營銷。

三、營銷是全系統的營銷,光關心營銷賣樓推廣渠道這點兒事兒是不行的,要關心整個項目整個公司甚至整個社會,才能變成成熟的營銷人。

四、營銷不是歷史的行當, 是未來的行當,所以,要一致保持在一個學習的狀態中。

談博弈

問:在現在市場、開發商、代理公司普遍感受被渠道方綁架的情況下,作為營銷人怎麼和渠道方抗衡?

答:渠道的價值在於信息不對稱,即項目找不到合適的客戶,客戶找不到適合他的項目。但是渠道不創造需求,渠道也不創造產品,它只是整個營銷環節中的一塊,手段不是目的,不要把目的替代為手段,也不可能被手段綁架,不用擔心或者害怕。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人性。

為什麼你做了很多的推廣,用戶還是增長的這麼慢?為什麼有些銷售人員在同樣的情況下,他往往就能搞定客戶呢?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人性,人性的本質才是關鍵,掌握好了做營銷就會變得簡單很多。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從人性的角度去看。

聖經裡面說我們人有「七宗罪」,哪七宗呢?

1.
炫耀

就從我們微信朋友圈來說吧,為什麼我們喜歡發朋友圈,去一個地方玩了喜歡發些照片,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多多少都有點炫耀的心理。之前微信有個打飛機遊戲很火,如果你的排名超過了你的好友,你自然你會分享到朋友圈,那麼這就是利用了你愛炫耀的心理。

2.
懶惰

懶惰這個人性,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因為人類懶得想走所以就發明了汽車,因為人類懶得出門,所以就有了快遞送貨上門。那麼如何把懶惰這個人性用到營銷上呢?一個字「簡單」(我故意的不要指正我是兩個字)就是從你的營銷體驗上一定要做到簡單化,比如360設置的一鍵下載、一鍵安裝,支付寶小額免輸密碼等。都是從人性懶惰著手,在營銷上盡量讓用戶體驗更加的簡單化。

3.
好色

古人有句「食色性也」就是道出人性好色的本質。用好色來做營銷的例子真實太多啦,比如車展為什麼商家要請車模,就是因為很多人是沖著看模特去的。還有平常比較有看訂閱號的,看到圖文消息里有小黃圖,果體的,再帶上比較敏感的辭彙。那麼你點進去的概率是不是會比較大呢,嘿嘿,下次自己去感覺下。還有很多炒作的明星喜歡偶爾露下點啦,店裡找個美女當導購啦等等都是利用人性喜歡好色的原因。

4.
貪婪

貪婪說通俗點就是愛貪小便宜,這個我想大家應該也很了解。比如超市的打折活動、淘寶雙11促銷、微信發紅包等等。只要一有打折活動啦促銷啦,那商家的銷售額肯定比平常更多。例子太多太多啦這裡就不多說了。

5.
攀比

攀比這個人性,我們第一段里提到一個微信打飛機遊戲。我們在玩的時候總想超過比我們前面一名的甚至不玩到第一名我們都不好意思把結果分享到朋友圈。這點人性一般會設置成等級的模式。比如我們剛開始用QQ的時候喜歡掛著讓它一直升等級,利用好這點既可以提高使用率又可以增加用戶粘性。

6.
從眾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比如你餓了去飯館找吃的,一排排走過去。你喜歡找人多點的呢?還是一個人都沒有的呢?一般我們都會選人多點的,因為我們心理上會告訴自己,人多一點肯定會比其他人少的會比較好吃點(不考慮約會搞曖昧的喜歡挑人少的地)。還有淘寶各大商家剛開始的時候喜歡刷銷量,銷量上去了到時候買的人自然跟著買。這都是用了人性喜歡從眾的心理。

7.
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從小時候起我們就已經滾瓜爛熟了。我們生活中的人大多是善良的人。那麼我們如何把善良用到營銷上呢(此招慎用),我們有一段時間看到城管打人事件,我們會很憤怒,城管怎麼可以打人呢?於是我們把這條消息轉發出去,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還有前段時間一則新聞,愛狗人士去阻攔狗販的這件事,引起人很多人的不滿,這件新聞也被各大媒體報道,朋友們爭先轉發,都是因為我們人性是善良的,轉發出去來表達我們的不滿。

上面的這7個人性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利用好這些來做營銷,也許我們就能直指人心,達到想要的營銷效果。

歡迎喜歡營銷的朋友一起研究討論,微信zhoudetao95


讓顧客在掏錢時心甘情願甚至迫不及待。


實際點,難道不是沒花錢就讓明星幫你宣傳,並且還賣到斷貨?

上市僅兩個星期,留下「有過這樣的薯片」的傳聞,成為還沒擺上貨架就被搶購一空的稀缺產品。為了買一包蜂蜜黃油薯片,有人凌晨就在超市前排隊。在二手市場上,一袋蜂蜜黃油薯片被賣到幾萬塊韓幣...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第一眼看到書名,就想了解一下「如何成功打造一個紅到發紫的產品」,其中「如何成功」「紅到發紫」這兩個點是我們最想了解的。看完這本書之後,如果我告訴你,蜂蜜黃油做到這兩點的原因,其實就是靠運氣,你會覺得我是在開玩笑嗎?

國內比如360也好、小米也好,參與開發或者營銷的人著書,總會帶著點「大腹便便」的感覺給你細細講解產品的從0到1:一開始創始人開發者經歷了怎樣的艱難、如何構思出這個絕妙的想法、做了多麼完整市場調查、花了多少的心思,然後才能有今天多麼輝煌的產品。

但這本書想要告訴你的,是蜂蜜黃油薯片從0到1再到無限的故事。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下面組成分析的三個部分:網紅-經久不衰-薯片IP

開發進入市場流程

一、從0到1

在薯片屆業績墊底的海太公司孤注一擲,開發出了違背薯片意識的蜂蜜黃油薯片,在市場部、研發部、銷售員和經銷商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藉助了網路SNS這股無意的東風,成了網紅。一句話可以簡單介紹從0到1的過程,但是這個網紅是如何出現的?

」網紅「

蜂蜜黃油薯片成為網紅的一個關鍵在於:它是一款甜的薯片,和鋪天蓋地的咸薯片完全不一樣。不過每天都會有熱點,如何讓自己成為熱點?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其實就是創意,但最簡單又代表最難做到,因為創意,毫無規律。在薯片的味道地圖中,各式各樣的薯片都是鹹的,燒烤味洋蔥味番茄味等等都是建立在鹹的基礎上增設的調味。我們的舌頭和大腦一樣,都是頑固的,薯片只能是鹹的。

但所有的改變都是從舊有觀念開始改變。

薯片的咸甜之爭讓我想到了南北甜黨和咸黨之爭,粽子、豆腐花,生活在北方或者南方都會形成固定的「常識」。如若不是社交媒體的興盛,或許這兩種常識之爭並不會引起很大的爭議。而關鍵,就是,也就是這一次思維碰撞的火花。我們的大腦善於學習、善於調用以往的經驗,所以最重要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質疑大腦,問為什麼。

有意識地去培養一種習慣逆轉「固定意識」的意識。舉例而言,當我們想要對一件事情進行垂直性的深入思考時,給自己三種不同的句型:

第一句肯定:薯片是鹹的

第二句質疑:薯片是鹹的嗎?

第三局深入:薯片應該是鹹的嗎?

如果想要得到不一樣的想法,就需要繼續發問,想到問題的相反面:「如果薯片是甜的,那會怎麼樣呢?」步步為營,讓大腦去幫你找到創意。

網路上曬蜂蜜黃油薯片的熱潮

二、從1到無限

」經久不衰「

網路上每天的熱點都很多,如何將熱點保持更久,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做更多的宣傳、請代言人、做廣告。不過也還好,海太公司的CEO採取了無為而治的策略。

在這個抬頭就能見到廣告的世界,廣告其實有兩種作用:對於新商品的曝光和對已經佔據市場份額的商品進行品牌形象的宣傳。這兩點,對於已經供不應求並且網友自動在SNS刷存在的蜂蜜黃油薯片其實已經無用。經由網路而火起來的東西,我們大多不喜歡它被「商業"這個詞語污染。甚至,廣告打得太多, 更加會被網友所厭惡。

網友更注重於實體感受,同樣,也更加認同身邊人的實體感受。

蜂蜜黃油薯片的經久不衰在於它打造出了品牌價值。1500韓元的蜂蜜黃油薯片,被賦予了一萬元的價值。因為貨源緊缺,在網路SNS上,買到的人晒圖發感想,沒買到的人受到影響,更加想買、蜂蜜黃油薯片變成了送禮物送關懷的一種象徵,而每一個想要買到薯片的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單純依靠一個薯片不可能經久不衰,但是情感的依附才是必勝的法寶。

」打造IP"

隨著蜂蜜黃油薯片的不斷火熱,蜂蜜黃油薯片從專有名詞變成了一般名詞,XX屆里的「蜂蜜黃油薯片",這樣的套路你應該很熟悉。隨之,在廣告上的蹭熱點,變成了生產線上的跨界。蜂蜜黃油麵膜、蜂蜜黃油薯條... 蜂蜜+一種口味+一種產品的定式,迅速蔓延。

薯片業里類似的產品有這麼多,如果你是公司的CEO,你會怎麼做?不斷地打廣告去證明自己是最正宗的,不斷地告訴別人自己是最好的。不過也還好,海太公司並沒有採取這樣的策略,而是採用了品牌替換。

其他公司生產出類似的產品很常見,但是,同一家公司生產出類似的產品,是不是很詭異?蜂蜜黃油薯片在生產線的表現並不如銷售上那般光輝。生產線不足、蜂蜜黃油薯片還能火多久的質疑....每一點都不能讓蜂蜜黃油薯片的供應足夠匹配它的需求。

公司內部的品牌替換,開發蜂蜜薯片和淡味蜂蜜薯片,這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做法。在類似的配方上面,調整口味和包裝,根據人群進行細分,由於不同的生產線生產,用另類的方式去填充蜂蜜黃油薯片的供應不足問題。

不是強硬地維持單一蜂蜜黃油薯片的銷售模式,而是在蜂蜜黃油薯片的基礎上,打造蜂蜜IP,不斷衍生其他產品,才能逐步穩固一個公司,而非一個品牌。打造IP,是產品想要做到從1到無限的一個有效方式。

很多知名產品的火熱其實更多的是依靠步步為營,在這個路途中有很多公司壯志未酬的骨骸。蜂蜜黃油薯片其實更多是一種無意而火起來的產品,但也更是因為這樣,公司的管理者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局面。每一個決定都容易受到以往經驗的影響,但是往往這些經驗並不適用。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這裡。


推薦閱讀:

三星為什麼選擇趙薇做最新產品的代言人?
如何開一家有特色的、可盈利的健身房?

TAG:市場營銷 | 廣告 | 網路營銷 | 營銷策劃 | 品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