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批判性思維和人文關懷之間尋找平衡?


謝邀。

這個提問似有點問題,批判性思維與人文關懷,不是一對矛盾,不是衝突關係,因此不產生平衡問題。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我認為,他以認識更合理、更真實、更具有本質性為存在前提,在這一思維過程中,他會揭示虛妄,但由於其思維方向的規定性,批判性思維還不等於否定性思維。因此擁有批判性思維,並不天然地排斥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我的理解,首先是對人性和人的價值的肯定,表現出來的狀態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懷。可以體現為全社會的關懷、單位的關懷,不同群體之間的關懷,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這種關懷,可以是對全人類的關懷,也可以是對某些群體的關懷,還可以是具體的個人的關懷,無論這個人是強者還是弱者,都有值得關懷之處。比如有些人說女強人成了大齡剩女,心裡渴求一份愛情,怎麼辦?這樣的關懷,也是人文關懷。他的終極取向,應該是為了讓人生活得更有價值、更美好。

人文關懷通常會和反和平、反智慧、厭世、反感他人等相衝突。由於批判性思維以認識更合理、更真實、更具有本質性為存在前提,這種思維存在的本身,只會有利於而不是破壞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應當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綜合作用的結果。

我還覺得,批判性思維不是簡單地否定或肯定性,前者使人深刻,後者讓人浮淺。為尋求正確而擁有深度思考的人,是應當擁有人文關懷而不會喪失人文關懷的。


這是個好問題。樓上周曉農兄說「批判性思維與人文關懷,不是一對矛盾,不是衝突關係,因此不產生平衡問題。」一點沒錯,但是在現世應用上存在著那麼一點點不實際性。

我既愛吃川菜,也好品粵菜,我喜歡川菜的辣,也喜歡粵菜的甜。可是,食多了粵菜的甜,咋一接觸川菜,我會抵禦不了其辣的洶湧;同樣,爽夠了川菜的辣,再食粵菜時,我很難細品其甜的真味。是的,我無法讓我的味覺時時刻刻在五味上都保持足夠敏銳

同樣的,樓主想問的也是如此吧,批判與關懷,猶如桌上的水仙和玫瑰,儘管它們不矛盾,但我們在嗅這個的時候,往往無意識的會放下那個。所謂平衡,就是教我們不要習慣了欣賞玫瑰而忘掉了旁邊的水仙

所以我才說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的選擇、我們的無奈、我們的無意、我們的不小心,恰恰都在一個不太平衡中。這不是兩難,這只是習慣。

人總是下意思的選擇容易而擯棄艱難,總是容易被習慣推搡著前行。習慣了批判性的人,往往會忘掉關懷弱者;習慣了人性者,又總是被情感羈絆以致無法客觀公正的去評判。故而「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善批判者多冷漠,善人性者多軟弱。

而想要平衡,唯有博愛,唯有警惕。全因博愛者多包容,警惕者多謙遜。包容不同的思維方式,方教自己多從其他角度思考問題;對自己有所認知有所謙遜,才好萬事有度而曉得分寸。從而批判中懂得肯定,不讓批判滑向人身攻擊;從而關懷中有所釐清,公私對錯區分,不讓關懷滑向包庇。

這無關深刻,無關膚淺,只在乎你是否同時擁有一帖滾熱的肝腸一顆清醒的心。


平衡?平衡啥?

你自己能給出理性批判思維和人文關懷的定義嗎?要是不能……

說明你本身駕馭不來這個問題,我分析了,你聽不懂,說了=白說,有啥用呢?

但還是簡單說下哈,假如你能給出定義……

理性批判的思維源於深深的愛和理解,人文關懷也是來自於深深的愛和理解。

愛和理解就是二者的共通的地方。

平衡?有愛和理解就能使得二者平衡。

理性批判思維遵循三個階段。

1-建立,模仿,崇拜,這些都是在,有聯繫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後,才開始的。

2-顛覆,因為有批判,你必須要顛覆它,顛覆誰?顛覆那個模仿,崇拜,理解。就是說要打破,或者推翻建立起來的這個愛與理解。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3-創造,你只有創造了心的思維才可以對固有的思維進行批判。

這是理性批判思維的三個階段缺一不可。

而,人文關懷,人文是啥?是一切建立在,人,基礎之上的文字,文學文藝,文化等等,甚至包括了群體的社會。都要,以人為本,這是人文的核心內容。以人為本,本身就包涵了,熱愛與理解。人文關懷,就是在這份愛與理解之上再加上一個情感(關懷),使得,以人為本,升華到一個新高度。

所以結合二者,理性批判思維與人文關懷的共通之處就在於這個,愛與理解。

我為啥,帶一個「理性」的批判思維,是為了區別感性批判思維。製造,需要彼此,就是兩者存在對立關係。男女做愛,陰陽交合,這是最直白的例子,理解與不能理解的,包容與不能包容的,這就是對立關係。

當然那倆位說的有一定道理哈。


推薦閱讀:

批判和批判性思維,有什麼區別?

TAG:批判性思維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