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編劇角度看,2011 年有哪些爛片該走進電影院校課堂做借鑒分析?有哪些值得分析之處?

據說《失戀 33 天》剛上映就被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拿到課堂上分析去了,那有沒有值得分析的爛片呢?

寫個 Top 5 吧。

請注意:不是問「今年你看過哪些爛片」,重點是「有分析意義的」、「在講台上給未來的電影人分析以示警戒的」!

-----

更新:

不是說《失戀》是爛片,是說它是今年的新片,以往進入課堂分析的當年的新片不多,剛上的片子更有興趣分析。


今年最值得研究的案例應該就是《大武生》了。

首先,這個題材其實非常的好,基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對抗性,充滿文化趣味,再發散一點說,戲子之間混亂的性關係乃至同性之戀,傳統文化在多文化衝擊和社會動蕩中的自我認知和定位,這都是非常好的題材切入點,隨便哪個角度說到位,都足以成就影史留名的佳作。然而本片僅從劇作角度就看出來,撇開能力不談,基本上劇作者本身就根本沒有想要挖掘這些內涵,又或者作者能力限度只能至此。

其次,本片至少從宣發和上映期間的現象看來,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明星電影。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湯姆克魯斯與不辣的皮特聯合主演的《夜訪吸血鬼》也是類似的連個帥哥擔綱的明星電影,但是放在中國,又有其特殊性。

其一,中國過重的學業壓力,貧乏的課外活動和低級趣味的廣泛傳播,壯大了缺乏消費理性和高尚審美的粉絲群體。正由於這一群體的存在,才使得掌握明星資源的製作單位敢於利用明星號召力炮製質量低下的爛片。這樣的現象雖然在好萊塢也存在,但由於相對成熟的消費群體,絕大多數好萊塢明星對於接戲都非常謹慎,生怕一部爛戲砸了自己多年鑄就的金字招牌。

這裡就引出了第二點,明星質素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從小普及的戲劇教育,很多投身表演專業的學習者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職業目標,以及紮實的基本功,我們可以看到金剛狼休傑克曼出色的舞台劇功底,安妮海瑟薇、艾米亞當斯也都同樣能歌善舞,這樣的例子在好萊塢比比皆是,可以說,好萊塢明星鮮有純偶像,即便有也很難衝上一線。萬人迷如艾什頓庫徹,生在中國恐怕一年要挑好幾部大片的梁,而在好萊塢,目前幾乎不太可能在一線大作中擔綱主角,只能在sitcom里賣萌耍寶。而且即便如此,艾什頓的演技也要比很多中國偶像明星經得起推敲。以本人曾就讀的上海戲劇學院來說,許多表演系學生在進校之前並沒有明確的演員理想,而更多是抱著明星夢前來考試。而且學校過於注重招收長相標誌,身材姣好的學生,而往往忽視了很多有表演天分的學生,乃至社會上也形成一種默契,似乎學習表演者就應當是帥哥美女,這對於良好的演員生態環境的塑造其實非常不利,客觀上也造成了現在中國大陸演員,尤其是男演員青黃不接,缺少能挑大樑的中生代力量的客觀原因。說回《大武生》吳尊和韓庚都是人氣鼎盛的偶像明星,但是他們的表演基礎薄弱,根本不足以撐起一部合格的電影,同時卻又被急功近利的行業環境草率推上前台,實際上無疑是在透支他們的影響力和形象價值。這不管對於電影本身,還是明星,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另外,就影片主創高曉松,也有話題可談。從一開始,宣傳方就將試圖將高曉松塑造成一個藝術通才的形象,即便在他交通肇事入獄之後,也大肆宣傳他在獄中進行文學翻譯等事迹。但通過電影作品,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高曉松對於電影的掌控能力,從劇本到表演再到戲劇節奏,都很有問題,甚至是不合格的。假如放在好萊塢,他的不成功的跨界嘗試只能成為笑話。同樣的例子還有徐靜蕾,雖然眾多媒體將她吹捧為「才女」,但毫無疑問,儘管執導了多部電影,她依然沒有顯露出任何電影才華,平庸的作品最多顯示她不是一個「痴女」,但遠遠配不上「才女」的名號。道聽途說,即便韓寒,也曾找業內青年導演捉刀自己的MV,然後堂而皇之地將自己掛名為導演。當然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宣傳策略,但是反觀體製成熟的好萊塢,跨界擔任導演,只是少數人會選擇的道路,並且能夠長期生存在導演業內的,都是被證實確有出眾能力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喬治克魯尼等極少數。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文化命題,這裡不做更多探討。

當然了,《大武生》並非前無古人,也一定後有來者。


《青春期》

雖然很爛,但是非常值得借鑒,課上老師可以這樣教學生:

一個電影啊,最重要的啊,其實就是個話題啊炒作啊,比如啊,你拍一個電影加《姓焦》,然後啊,宣傳的時候告訴大家這個電影被優酷土豆刪掉了啊,光腚總菊要封殺啊,自然就有一幫小孩子們爭著去看去分享了啊,哪怕你拍的再爛再俗套再無聊。


謝邀。


翻了下看過的2011年出的片子,絕對意義上的爛片也就那麼幾部,我挑了些有缺陷的,講講如果做劇本分析的話可以從什麼角度入手。

一、題材受限的主旋律


代表:《建黨偉業》、《辛亥革命》、《秋之白華》


先談談總體評價,這三部片子里,爭議最大的是《建黨偉業》,但我認為,其實《建黨偉業》在其題材基礎上,至少它的劇本是最紮實的。


除去意識形態上給某些觀眾造成的天然反感,題材在這三部電影中造成的最大困擾是:在重構歷史的宣傳和戲劇性之間糾纏不清。簡單來說就是很多人講到的PPT感。都是戲與戲之間各自相互獨立,缺乏連貫,只是前兩者是場場大事件,《秋之白華》是按個人年表。但都被這種滲入強烈意識形態的歷史表達所嚴重束縛了。這是他們劇本最失敗的地方,但不好完全責怪編劇。


我為什麼要替《建黨偉業》鳴不平呢?恰是因為,撇去這種天然的缺陷,該片單場戲的寫作都非常好。主創已經考慮到了場與場之間不連貫的問題,所以他們的做法就是把單場戲的戲劇性做出來。實際上,實現得也很不錯。有些場次,例如張勳紫禁城復辟的場景,作為寫作典範都不誇張。


《辛亥革命》就很可惜了,關於此片製作時的爭議,在此也不便細說了。總之,它幾乎是徹底陷在這個坑裡了。


《秋之白華》雖然因為霍建起出色的視覺與氛圍把控,贏得了一部分小清新的同情分,但就其實現來說,比較糟糕。似乎囿於史上只鱗片甲的記載,每場戲戲劇性出不來,竇驍又難以靠其薄弱的演技表現出潛台詞。實際上是最差的。(今年影院觀影,我唯一一部只給一星的)

二、體制內的藝術電影


代表:《郎在對門唱山歌》、《最愛》


這兩部片,都是掛著藝術電影的名頭,但又跟體制內有合作(前者是地方政府後者是衛生部)。跟官方合作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有資源當然要充分利用,關鍵還是要看成品的質量。


這兩部片都不算特別好,《最愛》尤其糟糕。從劇本上來看,主要表現就是不搭。《最愛》很少有場次前後連貫的,據說是因為被砍了多少多少分鐘,但即便被砍,你也可以剪出一個敘事相對流暢的東西,這種就跟碎布拼出來一樣的,主創你怎麼好意思讓它見觀眾?而且這絕不是什麼風格,從顧長衛之前的作品來看,他不是走非敘事性風格的。


《郎在對門唱山歌》相對好一點,它的問題我覺得不是後來修改的,而是主創自己想法的問題。看《郎》的劇本,段落上很到位,具體的對白寫作也可以,但風格上嚴重不統一。這可以說是主創有意識的一個選擇吧,但這種割裂導致後果就是——主創的意圖越發曖昧和莫名。更不用說時不時插進來幾乎毫無情節推動性的民歌演唱場面了。


這兩部其實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現在國產所謂藝術電影的困局——在老老實實講故事和玩風格非敘事之間糾纏不清,最後故事沒講好,所謂的藝術也就剩個殼。即便口碑極好的《鋼的琴》其實也有類似缺點,個體大於整體,主線太弱,且最後收尾倉促。

三、主流院線話題作


代表:《武林外傳》、《將愛情進行到底》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在大陸市場能取得好票房的電影,不一定是好電影,但肯定是有話題的電影。話題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過硬的製作更能吸引眼球,所以一些話題作品本身的質量很堪憂。


這兩部其實有點類似,都是電視劇改編,通過電視劇的強大影響力,來推動票房,而且基本都做得很成功。但從製作來看,都比較粗。


相比較而言,《將愛》還稍好一點,三個故事中至少中間一個故事,前後的跌宕起伏與角色的情緒一氣呵成,比較連貫,設計的包袱與懷舊的段落埋得比較自然。另外兩個,更多是表面功夫,一個用簡單的特效做得像科幻片似的,故事幾乎完全經不起推敲——其實,這個故事核稍微做細一點,是可以成立的,但刻意區別另兩個的風格選擇失當讓情節本身過於虛弱。另一個在故事上毫無亮點,基本就是賣弄異國情調的紅酒廣告那種品位,本來微妙的情緒被倒騰得矯情不堪。


《武林外傳》就更弱了,從劇本看,還不及電視版上一集或幾集一個小故事來得可愛。劇場版的故事主線散得慘不忍睹,放在電視版中都算糟糕的,只是一個給主創填料的空間,亂七八糟加了些惡搞、諷刺,又多了幾場動作戲,但這離大電影還差得遠呢。


與這兩部相比,《失戀33天》同樣是話題之作,但做工就細多了,有一個失戀的主題,不管多少小橋段,主題始終穩穩的,而且料塞得又多又有遞進感,基本沒有硬傷。找話題挺好的,但不能因為找對了話題,就在具體創作上省心。


雖然新片看得不算太少,但絕對意義上的爛片看得真的不多,看電影是既耗錢也耗時間的,不能跟自己過不去嘛。所以,最爛的,我肯定沒看到。我上面提到的,其實多多少少都還是各有亮點,也基本不能單純算是爛片,只能說有缺陷或有重大缺陷。綜合一下,我的總體感覺最大的問題還是:結構意識非常糟糕。從上面可以看出來,能寫出佳句的不少,但少有妙章。即便姜文的《讓子彈飛》,不得不說,這片子也是局部大於整體的。大部分問題還是出在結構上,節奏不說因為導演對此責任更大,從劇本上看前後不連貫,首尾不呼應,甚至根本就完全碎片化的,比比皆是。有才氣的編劇其實不少,但可能還是需要訓練。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導演對劇本的掌控能力太差,又獨斷專行,編導不合最後出來個四不像,這也是非常有可能並且存在的。


我覺得最該拿來分析的是《青春期》

因為這部爛片至少還有分析的價值

我心目中的爛片top5是

《青春期》 (因為涉及到太多話題,所以不多說了,本來很好的題材,因為各種原因拍的很爛)

《關雲長》 (從頭到尾,只闡述了一件事:關羽喜歡二嫂)

《天際》 (奧特曼時代的特效+低端外星人)

《大武生》 (看過吳京在《導火線》中的武術美學,我覺得大武生不如叫大舞生)

《女巫季節》(爛片王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能不爛嗎?)

我心中2011年最好的5部電影是

《魁拔》(中國動漫10年磨出來的利劍)

《李獻計歷險記》(從maya特效,到劇情,除了創新還是創新。)

《偶像生活:mj紀錄片》(讓你知道一個偶像的一聲悲喜)

《追逐星星的孩子》(新海誠年度力作,必屬精品)

《玩大的》 (強烈建議《青春期》劇組集體觀摩,同樣小製作,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李獻計歷險記》。失敗的京腔,失敗的劇情。原作者的動畫依然不錯,但是插進來讓人不適。


&<青蜂俠&>這個我攪得是奇欄無比的,開始以為是2010的,剛查了下竟然是今年年初的.....

而且這片剛上應的時豆瓣竟有7點多的評分.......

即使現在的5點多的評分也過高了.........


推薦閱讀:

用一部電影形容你的2017年?
大家怎麼看王思聰罵姜文一步之遙是垃圾?
你心目中,國產愛情片的TOP5是哪幾部?
《尋龍訣》已經上映,如何評價陳坤版的胡八一?
為什麼這部片要叫《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TAG:電影 | 2011年 | 電影推薦 | 電影分析 | 2011年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