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史上有哪些令人驚艷的飛行器?

例如優美的,例如當年爆款後來經典的,例如比較妖孽的(儘管可能因為技術不成熟或者需求變化擱淺的)。謝謝各位航空航天界的達人不吝賜教!


大毛的並列雙旋翼布局 Mi V-12

然而同為大毛的卡莫夫把把同樣的設計進化成了複合推進的Ka-22

依然是垂直起降這次換個方式

XVF-12垂直起降戰鬥機, 通過翼面吹氣方式實現垂直起飛,然而性能實在是很尷尬

西科斯基S-72 X wing

首先這是拿出一架 S-67 Blackhawk去掉旋翼加上2個GE TF34渦扇,你就得到了一個長得像直升機的固定翼灰機。

為了保持垂直升降能力在加上一套鋼性旋翼再把原來的渦軸發動機裝回來,那麼就有了X-Wing。很多年後波音的Boeing X-50A把這個概念更近一步,使用槳尖噴氣+多模式切換,X-50A可以輕易在直升機和固定翼直接切換。

----------------------------------------奇怪的炸B出沒------------------------------------------------------------

外星轟炸機YB-35- 諾斯羅普的飛翼奇蹟,B-2幽靈的粑粑。

菊花里藏核彈的A-5

X-10, 超音速,無人駕駛,1953年北美出品,服役期間這貨是美國飛的最快的噴氣動力飛行器,性能超越二等人所有的有人駕駛戰鬥機除了還沒服役的YF104。X-10的研製目的是為了SM-64 Navaho洲際巡航導彈驗證技術,然而SM64無比不靠譜最終沒有服役。

SM-64 Navaho。

---------------------------------------------NASA的腦洞在此---------------------------------------------------

登月艙模擬器,差點摔死了阿姆斯壯

NASA Hyper III

McDonnell Douglas DC-X 三角快帆VTVL試驗火箭,SpaceX Falcon 9和Blue origin新破鞋的先驅。

X-24升力體驗證機和他的一堆兄弟們(沒機翼一樣飛的小胖子們)

---------------------------我是海平線----------------------------------------------------------------------------

SR.45公主10發大型水上飛機

雖然結構無比複雜,但是相比休斯只能水上漂的H-4雲杉鵝SR.45好歹飛機起來了23333

F2Y-強力的超音速水上飛機,然而一等人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

------------------------------------------一些奇怪東西的分割線--------------------------------------------------

毛毛熊的BOR

飛碟???其實是Nemuth Parasol

騾馬P 791

edgley optic

絕望鑽石的兒子F117的爸爸Have Blue

XF-84H槳尖超音速的亞音速飛機(誰說亞音速不能有sonic boom~boooooom)

PZL M15噴氣動力農藥雙翼機

萌萌的Breguet Deux-Ponts

Savoia-Marchetti S.55

XF9C和飛艇木船

比奇starship

B-36 Tom-Tom

Narushevich Ring Wing

--------------------機器和飛人之間的分割線 23333-------------------------------------------------------

召喚飛翔的荷蘭人...哦不瑞士人和他的小跟班


NASA上世紀70年代末的AD-1斜翼研究機

機翼可以在0°-60度角之間轉動以適應不同飛行速度,大斜角時不對稱的外觀給人奇特又不安全的感覺,具體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進一步查。

德國 布洛姆·福斯的BV-141偵察機

為了確保目視偵察的視野和機槍手射界而採用了不對稱布局,飛行性能還可以,1938年首飛,生產了一些原型機,最終沒被德軍裝備,國內網路上關於這玩意的資料也是不少的。

麥克唐納 XF-85 Goblin

這是美國空軍上世紀40年代末研發的計劃用於B-36、B-50等大型戰略轟炸機護航的迷你寄生戰機,當時噴氣引擎耗油率極高,導致續航短,空中加油技術也尚未成熟。於是美軍想到研製一種可以由重型轟炸機攜帶的迷你噴氣戰機,成為空中航母。巡航時掛轟炸機上甚至塞進轟炸機彈艙,戰鬥時釋放保護母機,然後如同耍雜技一樣跟母機的捕獲臂對接返回。由於這操作難度比空中加油還大,只有極少數的大神級飛行員才能在空中和母艦的回收架成功安全對接,絕大部分飛行員做不到。加上其他原因,最終這小哥布林被砍。注意由於是轟炸機空中發射空中回收,XF-85甚至沒起落架。

上圖是和改裝過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對接的照片。

道尼爾DO-X大型水上飛機

這個很著名,資料到處都有我就不啰嗦了。

加里寧 K-7

這是蘇俄經歷過一戰和國內戰爭的飛行員康斯坦丁·加里寧設計的實驗性重型飛機,1930年代初試驗的,最大起飛重量38噸,可運載120名旅客。在試驗中暴露出很多技術問題,最後墜毀了。

飛行跳蚤Flying Flea超輕型飛機

這是曾風靡歐美的廉價超輕型飛機,很容易在家製造,這飛機很著名資料不難找,我就不啰嗦了。

西科斯基CH-54Tarhe 起重直升機

著名的空中起重機,多才多藝久盛不衰,我記得近年來國內也引進了,同樣很容易查到資料就不啰嗦了。

圖128UT

圖128是蘇聯基於夭折的圖98超音速轟炸機技術發展的重型遠程截擊機,圖128UT是其教練型,改裝了一個特別奇特的機頭用作隨機教官的座艙。

Bachem Ba 349

這是二戰末期德軍搞的垂直發射火箭動力截擊機,希望藏身在森林中突然發射,把盟軍轟炸機打個措手不及,同時擺脫對被重點「照顧」的機場跑道依賴。可以說類似人操防空導彈,和防空導彈不同的是不是直接沖向敵機引爆戰鬥部,而是用機頭火箭發射巢的航空火箭彈齊射。然後飛行員跳傘,飛機的引擎等貴重部件用降落傘回收。這東西第一次載人試飛就連人一起炸了,就沒有然後了,戰後美軍拿繳獲的Ba349試驗,同樣炸了。

貝爾X-14垂直起降試驗機

試驗了噴氣發動機用推力矢量控制來實現垂直起降,尼爾·阿姆斯特朗貌似試飛過這傢伙。

Hiller VZ-1 Pawnee 涵道風扇試驗機

上世紀50年代美國陸軍投資搞的垂直起降飛行平台,依靠飛行員改變重心來控制飛行,因為太小加上其他技術問題而沒實用化。

加拿大阿弗羅 VZ-9 「飛車」

這個飛碟試驗機很著名,搜索阿弗羅飛車就能找到一堆資料。

奇特有趣驚艷的飛行器實在太多太多太多了,先列舉這些。


woc破1k了!人生最高贊!

小透明寫個答案不知不覺變成最高票了。。。瑟瑟發抖

寫一個可能因為太冷了,所以沒什麼人提,但是真的特別驚艷的一個「飛行器」。

就是這玩意。

這個看起來像一塊鐵餅或者小飛碟一樣的玩意兒是美蘇冷戰時期,50-60年代的眾多美國黑科技結晶之一,因為其獨特的造型,美國人給她起名叫Pye Wacket。。。π嘛,反正就是個餅。(不過其實這個代號的真正出處是1958年的一部美國喜劇電影《奪情記》中的女巫角色的愛貓的名字,而這隻喵星人用這個名字的出處則要追溯到英格蘭獵殺女巫時期中一個「巫婆」供出的其小跟班的名字。。。。總之這個飛行器的代號本身就將自己和黑魔法聯繫在了一起)

那麼這個Pye Wacket的設計用途是什麼呢?實際上比這個造型本身還要驚艷。驚艷的多。是一種新型的隱身無人機?是某種飛行器的驗證模型?還是yankees居然傻到把別隆采圓盤的都市傳說當真做出來的新玩具?甚至羅斯威爾事件的戰利品?naive,全都不是。這個代號叫Pye Wacket的玩意的定位,是一種導彈。

空對空導彈。

空射空對空防禦型導彈。

是的這話我自己說出來都不信。

但是你沒有看錯,我也不是在轉什麼票圈的中或輸/日呼勝的地攤,這個Pye Wacket是真實存在的一個研究項目,其用途定位就是如此絕無僅有。美國官方對其項目的正式稱呼就是「 WS-740A Lenticular Defense Missile (LDM)」,意為「透鏡狀防禦型導彈」,雖然只有透鏡狀能一眼看出來。在反導系統問世之前,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種承擔防禦用途的導彈,可能是目前唯一一種空射的完全防禦用途導彈,大概一定是全世界唯一一種透鏡狀的「導彈」。

吹了一大段牛,那麼這個pye到底是被設計來幹什麼的呢?

廢話少說,我決定直接翻一段維基來說明。

Pye Wacket LDM項目, 是通用動力旗下的康維爾部門為響應美國空軍於1958年提出的「防禦反導系統( Defensive Anti-Missile System)」構想而進行設計研究的一個導彈項目。這個DAMS的提出目的是為了給當時同樣正在研發的,許多答主已經提到過的XB-70 女武神超音速轟炸機,提供一種攔截敵方發射的地對空和空對空導彈的手段

Pye Wacket要服務的就是這位大姑娘。

儘管我們的XB-70姐姐飛的比當時的任何蘇聯記者都快,爬的比任何蘇聯飛機都高,但是聰明的給宇航員用鉛筆的蘇聯人在1957年勞動節閱兵上展出的S-75(北約當時稱SA-2)防空導彈嚴重動搖了XB-70的這一優勢。(之後的1959年,大陸用SA-2擊落了台灣的RB-57D高空偵察機,1960年蘇聯人自己又用SA-2擊落了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成為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批防空導彈的戰果,證實了美國人的擔憂。)而編故事不嫌腦洞大的美國人中間甚至盛傳過這個SA-2可以安裝核彈頭的傳言(實際上SA-5開始才這麼喪病)。因此,認為保險措施怎麼都不嫌多的美國人便提出了DAMS的構想,意圖給已經很難被擊落的XB-70女士再上一層保險,以應對這一新的威脅。

鮑爾斯(空軍上尉退役,事件當時屬CIA編製),SA-2的第一位美國戰果。

http://www.afwing.com/upload/2017-03/air-defence/2014082813513399615-167450.jpg
被中國地空導彈部隊擊落之後曝屍示眾的蛟龍夫人們。

而USAF提出的DAMS設計指標本身。。。。也很令人膛目結舌,肝。。。甘拜下風。USAF提出的構想中,DAMS的設計指標包括:

-能夠承受60g-250g的加速度

-能夠在任何方向發射出去(畢竟導彈經常是從下面或者翹臀後面來的)

-能夠在空中接受末端引導,向任何方向轉向

-能夠以7馬赫,7馬赫,7馬赫的速度攔截來襲的目標

這是人能製造出來的東西嗎?

。。。。然而似乎是的。

還別說,美國人於是真的根據風洞試驗等等的研究設計出了這個回答的主角Pye Wacket。在風洞試驗中,這樣的雙凸透鏡狀彈體結構被認為擁有極佳的攻擊角度(碟形的殺傷面),理論上其重量分布也十分理想,兩件美好的設計重合在一起,就會給Pye Wacket帶來更高的性能提升,得到的自然是像夢境一般美好的機動性。同時,碟形的設計也使得LDM能夠確實從XB-70上360°全向發射。據稱其速度確實能達到6.5馬赫以上,單是之後康維爾的地面試驗中就確實達到了5馬赫的速度,可以說是非常魔法了。

Pye Wacket的設fu計yuan圖

正在進行實驗的Pye Wacket全比例模型(感謝@蘇翻譯 指正,軍盲丟人x1)

進行先期研究之後,康維爾部門在1959年收到了美國軍方的研究合同,這個項目也從此時開始得到了Pye Wacket的代號和Project 3811的項目編號。關於為什麼代號被決定為奪情記中的Pye Wacket, 有一種說法是項目辦公室里有一位看過奪情記的秘書,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奪情記的主演中就有一位知曉計劃的戰略空軍司令部上校(1959年7月升准將),他在殺青之後決定把電影里的梗帶到三次元來。

(感謝評論區@Tian Ouyang 指正,就是著名的吉米·史都華 James Stewart,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終身成就獎,金球獎。。。哇我當時居然沒意識到這哥們來頭多大。。。果然是對美國老電影見識太少了,真雞兒丟人x2)

康維爾接鍋之後的Pye Wacket研發團隊,中間這位就是項目負責人,初步設計工程師厄爾.尤金.霍尼韋爾(Earl Eugene Honeywell) ,時年26歲,可以說是個天才。

經過一系列試驗後,導彈確定使用6具火箭推進器進行姿態控制和推進,導彈的外殼使用鎂合金。推進劑採用M58A2固體燃料。 戰鬥部介於火箭發動機艙壁前與制導包之間,採用20磅破片戰鬥部。

反應控制系統被集中裝在導彈後端的主噴口兩側。反應控制由四個分布於導彈後表面的固定噴口噴氣來實現。俯仰、偏航和滾轉控制則通過調節注入四個固定燃燒室的推進劑來完成。

整個反作用力系統,包括推進劑、加壓充電、伺服機、推力室等等組件在內都被集成起來安裝在兩側。用於推進劑注入控制的電信號從電子部分的自動駕駛儀經導彈邊沿中布置的電線傳輸到後段。

為了給導彈助推段的俯仰與偏航提供額外控制力,主發動機旋轉噴口可以上下左右偏轉10度。最終設計可能需要在同一平面內提供矢量控制,推進劑注入可以替代噴口旋轉,打開覆蓋導彈噴口排放區域頂部與底部的外殼,令噴口可以伸到導彈外面,由此便可在俯仰平面內偏轉。

。。。。。好了我自己都要看不懂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維爾投入研究之前對這種導彈進行初期研究論證的美國軍方曾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給這種導彈裝上核戰鬥部,然而由於彈體空間太小,最後還是使用了普通破片戰鬥部。

1960-1961年,預想進行階段2測試的「可行性測試載具」(FTV)

康維爾做出的Pye Wacket設計圖

無論如何,從1958-1960年,美國軍方和康維爾對這種Pye Wacket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論證,在1960年,項目已經完成了預想的3個階段中的2個階段,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第3階段的研究,就是在之前的火箭推動試驗的基礎上再測試12個FTV的性能。然而此時的康維爾研究小組卻發現自己沒有順應歷史的進程。

首先是1960年的U-2被擊落事件引起了美國對戰略打擊載具思路的轉變,美國人認為洲際彈道導彈將取代戰略超音速轟炸機成為未來美國主要的核運載載具(然而超音速轟炸機才是男人的浪漫啊摔!);而到了1961年,臭名昭著的麥克納瑪拉先生成為了美國的新國防部長,此公其他不會,倒是非常懂得西方干會計和銀行行長那一套。他在任期間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發起了越南戰爭,打輸了越南戰爭,以及取消了絕大多數創新的防務研究項目,僅剩的幾個倖存者的成本也被極度壓縮——當然是為了省錢。XB-70便是其中的一個犧牲品。而既然XB-70已經入土,為XB-70而研發的主動防禦導彈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於是Pye Wacket項目也隨即被取消。

但是這種驚世駭俗的飛行器的故事仍然沒有結束。在1958年6月,美國軍方曾經提出過另一個叫做「聖徒反衛星系統」的項目設想,其中有一個叫做藍聖徒的項目,是基於無人的聖徒I提出的有人反衛星載具構想 藍聖徒被視作波音X-20動力飛翔載人滑翔項目的一個競爭對手,而所有這些都被嚴加保密,直到現在都不清楚藍聖徒項目是否進行過競爭性招標,或者康維爾是否為此提交過方案。看起來最後似乎是馬丁飛機公司贏得了項目,因為它與20世紀60年代公開測試的SV-5、X-23和X-24升力體等項目有關,而項目的另一參與者是麥克唐納飛機公司,該公司的相關研究後來成為了1965年的魚膠偵察機項目——不過整個聖徒計劃最後也給麥克納瑪拉取消了。

當時中標的馬丁公司機型

然而在1963年10月於聖迭戈舉行的第八屆彈道導彈與空間技術研討會上 ,霍尼韋爾,之前提到的那位Pye Wacket的天才負責人在聖徒項目取消2年後在會上公開了康維爾當時參與藍聖徒項目時提出的構想——反正整個項目也被取消了,誰愛保密就去保密好了。根據霍尼韋爾的說法,康維爾在Pye Wacket進行第2階段的同時參與了藍聖徒的研究, 在設計上,載人載具(MV)採用泰坦III型運載火箭。MV的工作方式是,在距目標50英里的安全距離外,發射小型「監察官」/擊殺器(I/K)設備,設備將與目標交會,隨距離的接近對目標進行檢測,之後如有必要,在接到摧毀指令後,將擊毀目標。這個方案允許MV和I/K設備具有非常大的速度改變數(MV可達每秒7000英尺,I/K可達每秒9600英尺),因此項目具備快速響應能力。而康維爾參與該項目時的設計圖則長成這樣

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把這個東西的載人艙單獨拿出來就更熟悉了

(後排哥們:有句話我一定要講)

在康維爾的設想中, 是一種基於Pye Wacket項目技術的透鏡狀再入載具,可容納一個三人乘員組,它也是整個系統中唯一可以返回地球的模塊。在發射台中斷髮射情況下(發射初始階段),或者著陸出現問題時,駕駛艙部分可以在亞音速下從指令模塊分離。也就是說,Pye Wacket 這個項目的技術實際上也被康維爾用在同期的,腦洞更大的載人反衛星飛船計划上。可惜這整個計劃都遭受了和Pye Wacket同樣的命運。

載人載具的設計構想

在1963年10月露面之後,同時負責Pye Wacket和藍聖徒的霍尼韋爾的官方履歷完全消失了。與其有關的絕大多數報告至今都沒有解密,甚至不知道這些報告是否還仍然存在。人們只能從公共記錄中發現其於1998年10月去世,葬於塔科馬國家公墓。Pye Wacket的主動空對空防禦導彈構想再也沒有實現,轉而被雷達規避、隱身、誘餌彈、反輻射導彈和電子對抗措施等手段取代。當然話也不能說太絕,目前美國空軍開始論證的空中激光系統或許也就是Pye Wacket所代表的空中主動防禦構思的另一種方向。而至於反衛星載人飛行器之類的超前構想則徹底銷聲匿跡了。

在2006年,美國雜誌《航空周刊和空間技術》登載了一篇令人震驚的文章,聲稱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發了一種兩級入軌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行器,名為黑星,能夠實施許多軌道/亞軌道任務。項目發展始於挑戰者號太空梭於1986年解體之後,直到2005年此種飛行器才退役。文章稱,黑星系統的第一級據說是改裝自一架北美XB-70瓦爾基里超音速轟炸機(被稱為SR-3),還有一種小型大後掠翼、雙人機組升力體太空飛機(被稱為XOV),這個XOV被裝在SR-3的機身下面。整個系統由一個「美國航宇公司財團」為一個「未透露名稱的美國政府部門」開發,極為機密,即便是許多美國最高軍方和民用航天項目的規劃者們都不清楚它的存在。黑星設計被用於執行的任務可能包括反衛星、快速響應小型衛星發射、使用小型常規戰鬥部等等。若這篇文章為真,這就變成了XB-70和Pye Wacket這對姐妹項目在20年之後的又一次重生,然而沒人能證明其真偽,Pye Wacket項目本身可能仍然作為一種別樣的技術儲備靜靜躺在軍方的資料庫之中,等待被人想起的那一天。

哦,對了,在最後,筆者本人是怎麼知道Pye Wacket這個東西的呢?

筆者第一次聽聞這個逆天的小圓盤是出自法國遊戲工作室Eugen System於2015年推出的即時戰略遊戲《侵略行為》(現在多人模式已成鬼服)。在遊戲中,XB-70轟炸機是遊戲反派勢力,作為恐怖主義背後的共濟會式黑手而存在的「財團」所使用的空軍單位之一。而遊戲中XB-70的一個可升級項目就是這個Pye Wacket。

遊戲中的XB-70小姐姐和Pye Wacket的升級圖標

當時的感覺就是:還有這種操作?.jpg

真·已經沒有這種操作了.jpg

這裡也要感謝侵略行為吧的一個吧友,是這位哥們先進行了這個Pye Wacket的初期考據並貼在他的武器原型分析貼里,才給了我靈感寫這篇答案。我自己一向很喜歡這種出現藍圖武器的科幻軍事題材遊戲,在這些遊戲里出現的冷戰武器就好像一個個特別有趣的復活節彩蛋一樣(比如說財團的單位就是冷戰下馬項目的大雜燴,居然全都造得起,也許這就是大佬吧.jpg)。而Eugen System素來就有進行這種設定的優良傳統,比如侵略行為的精神前作《戰爭行為》系列之中的各種單位也和冷戰-90年代的各種黑科技息息相關。只可惜這種玩起來如同在看科幻武器386圖鑑一樣的RTS遊戲越來越少了。

本文編纂過程中大量參考了豆瓣的這篇文章(大餅導彈皮瓦克與載人反衛星武器),在補充維基上短的可憐的資料同時也糾正了我很多一開始的認知,如果原作者也混知乎的話我希望能對他表示感謝。關於Pye Wacket的更多發展歷程和技術細節請拜讀此篇。(根據這篇文章寫到後來感覺越寫越嚴肅了hhhh,本來只想寫到XB-70下馬就結束的沒想到越寫越多)


先說比較新的吧。。。。Helios太陽能無人機

Zveno-1A 空中馬戲團

ANT-20 馬克西姆高爾基號

阿姆斯壯AW-52,英國戰後作品

波音 X-20 Dyno-Soar

水陸兩用大王八,別里耶夫 VVA-14

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怎麼配平的RQ-3

加拿大人心裡的痛,Avro CF-105

eix

【這個彩色的是複製品

這個是真貨應該

諾斯洛普 XB-49

會飛的二師兄………yak36

米亞西舍夫 VM-T運輸機,基於M-4 野牛的

洛克希德 馬丁 D21無人機,雙三的哦

某Nutcracker VTOL模型機

笨鳥 Me323

廢物雷 Rotor Dyne旋翼客機

米爾 Mi-10

Tu-144 和老圖波列夫【風扇那裡的那個人】

別人家哈士奇

米亞西舍夫 M50,雖然達不到技術指標……

沉默之藍 Tacit Blue

NASA的小玩具,X-43

微笑的32醬【?】

米亞西舍夫 RSS-40 暴風雪 核動力巡航導彈

Scaled Composite 白騎士2號。有時間補下白騎士1,更帥

處女銀河【劃掉】Virgin Galactic太空船二號,及其遺照。。。此圖為本人拍攝,請勿轉載。這條是VSS Enterprise。已經墜毀。之前寫的太空船1號在博物館

英國 Black arrow魔法動力火箭【【【【

Blue origin New Shepard亞軌道飛行器,flying dildo

以及最後——Top Gear rocket powered reliant robin【逃


boeing bird of prey 波音的食肉鳥

20多年前的技術驗證機。

它要是不驚艷,我不知道哪個飛機能驚艷了。 另外伊朗測試的F313飛機模型就有很多地方參考了它的設計元素。雖然那個模型有點東施效顰的感覺。

視頻封面Boeing Bird of Prey 波音肉食鳥 驗證機bilibili.com視頻

-----------

補充一個波音的測試驗證機

X36 一種遙控無尾技術驗證機,它在試驗中獲取的的數據將能極大的提升未來戰鬥機空戰操控性和生存能力。X-36 將用來研究戰鬥機隱身設計與飛行敏捷性的配合,及其對其它性能的影響。

首架 X-36 於 1997 年 5 月 17 日成功首飛。

採用遙控操縱方式。

視頻封面X-36 技術驗證機_星海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bilibili.com視頻


驚艷不驚艷??

萌不萌???(?? . ??)

報告長官:「我們領空入侵了一架不明飛萌物」

下面讓我們用掌聲熱烈歡迎空客的最萌運輸機「大白鯨」

^_^ 其實回答有些偏題了,不算太驚艷,但真的是萌萌噠

覺得萌的請點個贊吧!! (?? . ??)


當年這玩意倒確實是爆款。

軍迷估計都很熟悉了,世界上少有的超音速的前掠翼戰鬥機。

Су-47,有的人叫蘇47,還有叫S37的,北約代號應該是Firkin小木桶,俄羅斯叫金雕。

雖然美國也有一款X29,但是真論帥氣程度來說,還是金雕更帥。

別的不論,帥是真的帥。

說實話,超愛戰鬥機的對著這個都能擼一發,可惜沒服役。機翼強度問題解決不了,沒那麼好的材料。

不知道現在能把這玩意弄出來不,也十五年了吧。


都沒人說客機的么?全世界第一款寬體客機!波音747

747在客機里是全世界最性感的,沒有之一!

修長的機身,性感的鵝頭,伸展的機翼。。。。。。簡直就是個長腿御姐啊!

而且塗裝萬能,塗啥都好看

被噴慘了的社會主義腰線放在747上超漂亮!

漢莎的復古塗裝,腰線仍然很誘人

偶爾賣個萌

偶爾裝個逼

有時候還不太正經(誤

感謝喬·薩特,設計出了這麼一款風靡全球將近半個世紀的「Jumbo Jet」

PS. 為毛每次看到747總有一種想伸舌頭prprpr的衝動(逃


世界上最小的噴氣式戰鬥機XF-85

以下內容主要援引自空軍之翼網站,作者Crazy Ivan

1944 年 1 月 29 日,USAAF 的技術勤務司令部(ATSC)就召集國內各家飛機製造商,探討能否為正在研製的諾斯洛普 B-35 飛翼式轟炸機和康維爾 B-36「和平締造者」轟炸機設計一種適於護航的噴氣式戰鬥機。只是第一代噴氣機可謂名副其實的「油老虎」,僅靠自身油料顯然也無法全程跟隨轟炸機。於是,一個打破常規的設想被提了出來,那就是——寄生飛機

軍方為此制定的 MX-472 號項目書要求,這種噴氣式子機應能被 B-29、B-35 和 B-36 遠程轟炸機所攜帶,可在空中投放和回收以完成隨行護航任務。這雖然會影響轟炸機的載彈量,但護航機的活動範圍將不受限制,總的來說還算是利大於弊。

1945 年 1 月,他們提交的初步方案是將戰鬥機半埋入轟炸機的機腹中,但未獲通過。軍方強調子機必須要完全裝進轟炸機的彈艙內,又經過兩個月的改進才算滿足了如此苛刻的要求,最終出現在圖紙上的是一顆——

受轟炸機內部空間的限制,這一公司編號為 Model 27 的設計方案儘可能壓縮了飛機的「三圍」,其滾圓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顆長著翅膀的雞蛋。除了機體袖珍,帶有 36° 後掠角的主翼還可向上折起,尾翼部分也被設計成多片 X 形布局,便於收入狹小的彈艙內。機身中部的單人增壓座艙中安裝有彈射座椅,下面就是一台採用機頭進氣的威斯汀豪斯 J34-WE-22 型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為 1,360.8 千克,可在高空直接啟動。配備的武器為進氣口兩側的 4 挺 12.7 毫米機槍。既然是由轟炸機帶上天,這種飛機自然無需傳統的起落架,而是在座艙前面安裝一個可收入機身的掛鉤桿供吊放和回收用。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機身下還設有可收放的鋼製滑橇用於意外情況下的緊急著陸,對主翼翼尖也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但是, 7 次試飛只有 3 次勉強成功,這讓原先對「惡鬼」寄予厚望的麥克唐納公司深感沮喪。連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也無法確保對接回收的可靠性,可見這樣的「高空穿針」對一般的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 XF-85 在單獨飛行時操縱性能表現不錯,容易從螺旋中恢復,但單薄短小的體形不僅限制了駕駛者的身材,更令其實戰價值大打折扣。如果說火力偏弱、滯空時間短是「惡鬼」的軟肋,那麼過於複雜的操作程序就屬於致命的硬傷了。在實際作戰中,從飛行員就位、由載機投放、機翼展開到發動機點火等一系列動作能否趕在敵機接近前及時完成已頗令人懷疑,而對接回收的風險如此之大,恐怕只能把 XF-85 列為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了。

雖說 XF-85 原計劃將主要與 B-36 轟炸機搭檔,但還沒等到機會就趕上美國國會大幅削減預算,軍方只好在 1949 年 10 月 24 日決定砍掉這個已花費 320 萬美元卻毫無希望的項目。 而寄生機這一思路只有在太空梭上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

下面多貼幾張圖吧

(和試飛人員的身材一對比就知道這架飛機有多迷你了)

和轟炸機的對比

與載機對接要冒很大風險(藝術畫)


必須是SR71啊!我上小學時從書上看到這貨當時就感到驚為天人有木有!何況這玩意不但外形科幻(沒有之一!)而且還是個飛行怪物!時至今日誕生40多年來它仍是唯一能穩定保持雙3(升限30000米,速度3馬赫)性能的量產飛機。(米格25在3馬赫下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XB70和T4轟炸機沒有服役)

這是黑鳥他哥,YF12截擊機,可惜沒有服役。

順帶提一下,XB70和圖160也特別美。(能飛超音速的大型飛機似乎沒有丑的,顏值真的可以當飯吃!)

XB70女武神

圖160白天鵝

最後論顏值,必須有殲20,從來沒想過中國能設計出如此美的飛機。

相關閱讀:

黑鳥 SR-71機翼上下表面的凹槽的作用是什麼?這樣設計應該會影響到氣動外形,但是為什麼這樣設計?

美國B2轟炸機是如何做到隱身的? - 知乎

殲20鴨翼的作用? - 知乎


鋼鐵俠無人機

這是我見過最丑的_(:з」∠)_


塗裝萌算嗎?

圖源知乎

倆飛行員真是點睛之筆


沒人提到他么?

全動雙外傾垂尾

倒梯型S進氣道

隱形鋸齒狀W型尾形

讓人驚異的菱形主翼

設計超前的YF-23


我把票投給白天鵝。

Ty-160,圖波列夫設計局於1970年開始研製的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北約賦予的代號為海盜旗,同時其優雅的外形和俄羅斯空軍的白色塗裝使其也被賦予「白天鵝」的美稱,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轟炸機。

當然也是最優美的轟炸機,沒有之一。將女神外形和死神力量結合在一起,是轟炸機中的豪傑。

居然有人說她是什麼 B-1斯基 什麼眼光?就算她比B-1B遲首飛吧,我認為是毛子第二次把飛機做的比美帝漂亮,第一次是側衛系列。

廢話不說,上圖……

對比一下啊

對比一下B-1B和Ty-160啊

白天鵝漂亮是吧


協和客機


人類造了很多超速飛機, 但超速客機只有 協和客機 和 圖-144。 協和客機由 法國和英國聯合研製, 1969 首飛 ,1976 年投入營運,2000 年發生過一次墜毀事故(法國航空4590號班機空難),2003 年全部退役。

協和飛機共生產了20架,其中僅有16架投入營運。

為什麼驚艷? 不在於漫長的研究時間和巨大的研究投入。而在於超音速,男人一直喜歡快的東西,比如跑車比如網速。 你們猜猜他的速度能有多少?

現階段主力長途客機 Boeing787 速度 和 空客A380 巡航速度 都是 0.85 馬赫 大約 900 km/h, 但是協和客機能達到驚人的 2.02 km/h(2100 km/h), 最高速度 2330 km/h。 這樣一算, 北京到上海只要半個小時...

協和客機主要飛的是倫敦-紐約這條線, 起初由於定價太低, 虧損很嚴重。 Quora 上說1979 年的票價大概是$1000 一張。 於是航空公司強烈加價,磨刀霍霍向豬羊, 1990 年機票到了$12000。雖然這幾年通貨膨脹嚴重,但你懂我意思。

有些人有會問了, 這麼強大的飛機為什麼退役之後 沒有人想要它重新服役嗎?

其實法國人和英國人是嘗試過的。 2015 年 協和俱樂部的人提出過一個計劃,預計花費1.6億英鎊讓協和,在2019 年,恰好首飛50周年的時候重新服役。 可是當年研發飛機的人和製造飛機的工廠已經不見了。 這裡引用這個計劃負責人的原話:

Let"s assume you could rip the whole thing apart and ultrasound the fuselage. There are thousands, many thousands of hydraulic seals on the airplane. … Every one of them would have to be remanufactured and replaced. [But] the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are just not there. … And if you got them all together, what sort of testing regimen would be there? … It took seven years of flight testing to get it into service in the first place.

翻譯如下: 我們假設,我們假設, 假設你能把整個飛機拆開並用超聲波掃描機身 。但是客機上有成千上萬數不清的液壓密封件,裡面的每一個,每一個都要換新,重新製造。 但是,製造廠不在了。 退一萬步講,假設你能把製造廠搞定, 你要怎麼測試這些東西?我們從首飛到正式服役花了7年時間測試。 

飛機一直是體現國家綜合實力的東西。協和的悲劇在空間站上也上演著。 

中國,你學到了嗎? 


飛艇啊。

之所以說它驚艷,因為它跟各種飛機完全不是一個套路的。人家是玩浮力(有福利?)

飛艇的發明歷經了漫長的過程。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第一艘充氫氣的人力飛艇。

但只是能飛上天而已,人並不能操作飛艇。

直到100年以後,1884年,法國的軍官路納德和克裡布又製造了一艘「法蘭西」號飛艇才製造出人類第一艘能操縱的飛艇。

而此時,有著「飛艇之父」之稱的齊柏林隆重登場。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設計製造的「Lz--5」號、「Lz--6」號飛艇,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24小時,試飛成功。隨後,齊柏林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這時,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才剛過去了5年。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飛艇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多夫,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擔任首航運輸任務的就是「Lz--7」號飛艇,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9--77公里。

1917年3月8日,齊柏林逝世。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闢洲際長途客運。

1927年7月 「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建成。這的確是個龐然大物,飛艇長236m,最大直徑30.48m,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艇上裝有5台412kw的內燃發動機和5副螺旋槳,最高速度128km/h,艇上可載客20~35人,艇上工作人員40人,此外可搭載15t貨物。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

齊柏林號飛艇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展。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1936年3月,「興登堡」(Hindenburg)號飛艇建造完成。她是齊柏林公司為德國政府建造的飛艇艦隊中的最先進也是最大的一艘,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飛行器。(我大,我牛逼)。當時,「興登堡」號是最豪華的客運飛艇,赴美的機票每張售價為4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5,900美元!——這在大蕭條時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它所搭載的旅客都是工業巨頭、成功商人和社會名流。(我奢華,我牛逼)

1936年3月4日,「興登堡」號正式開始客運業務,航線主要是從德國的法蘭克福到美國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海軍基地,以及前往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興登堡」號是最豪華的客運飛艇。

不過過於驚艷的東西,命運總是短暫,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飛艇在一場災難性事故中僅花32秒的時間就被燒毀,這次事故導致了36人遇難。

而且,到場的記者記下了這一改變飛艇工業的歷史性轉折。悲劇全程都被拍攝下來且通過電台現場直播。當時地面有22架攝像機捕捉到了「興登堡」的墜毀驚心動魄的瞬間。這使「興登堡號」陷入熊熊大火的戲劇性影像,引發了人們對整個飛艇產業的安全性的質疑。

加之 JU52運輸機(1930 年試飛成功)、波音247客運機(1933年試飛成功)、道格拉斯DC-3運輸機(1935年面世)等更安全、更快速的飛機的誕生,客運飛艇的生涯可以說自興登堡號災難開始戛然而止,此時距飛艇開始第一次洲際客運,僅僅過去了8年。

當然,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發展,飛艇技術越來越完善,許多國家也還在研究飛艇,並廣泛應用於空中勘測、攝影、廣告、救生以及航空運動等領域,但它的輝煌,再難重現了。


諾斯羅普新一代教練機↑

白白凈凈多好看哪

用來代替T-38的

也不知能不能贏

@楊斯文



你們認識萬戶嗎????

致敬!!!


個人腳著,告訴人們不可能不是不可能的飛行者一號,在它離開地面的那一瞬間,就是最驚艷的吧。


推薦閱讀:

像黑鳥、U2這樣性能卓越的飛機為什麼僅作為偵察機而不用作轟炸機之類的作戰飛機?
請科普一下輻射裡面的飛行器和使用它們的勢力?
正在初創時期的做四軸飛行器公司,個人或團體有哪些?
有關飛機空速、地速的幾個問題?
戰鬥機上的鴨式布局到底有什麼利弊?

TAG:飛行器 | 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