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麼看待枯禪?第六意識心要不要修?

這些年練習打坐,得到一種經驗,就是坐下來把大
腦放空靈了,什麼都不想,結果就出現兩種情況,第
一種,呼吸幾乎沒了,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大腦一
點雜念也覺察不到了,心裡暗想原來什麼念頭都沒有
的狀態是這樣的,真的可以做到什麼都不想,還保持
得很久,退出來的時候有一種感覺,就是周圍突然聽
見雜音了,進入狀態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聲音。但是
更多的時候就是容易昏沉掉舉;第二種情況,就是夜
半夢裡容易起夢體,就是容易處在半夢半醒的情況(
出陰神),自己能感覺自己在做夢,而且眼前的情景
很逼真,有時候是自己熟悉的家裡,有時候是出現在
陌生的地方,最長的時候夢裡清醒了半個小時,但是
想到自己是不是死了,想到家裡人,很擔心,動了動
手指,就醒過來了。

後來查了查資料,感覺我這種修行方式有點像枯禪,
修得不恰當
。有篇文章這樣寫的:我們說什麼東西都
要緣起、因緣的。你要開悟的人,他以前多聞、多思
惟,種子在裡邊,你這個由定的熏習,他開芽結果了
,就開悟了。你種子沒有,乾乾的一塊田守在那裡,
儘管你澆肥料、澆水、太陽曬,沒有種子,長得什麼
?敗草,長的雜草,沒有好的苗給你長出來的,那你
怎麼會開悟呢?所以這些講得很天真,也是一個極端
的錯誤。這些人,不動腦筋,不但是不能證果證道,
而且還有極大的危害性,哪怕你得了定,心能夠止下
來了,下功夫很深,很刻苦,但是你後報,後來的報
,將來就是愚痴,沒有智慧,你腦筋停下來了,不動
了,機器不開動了,銹掉了。那麼愚痴的報是什麼呢
?畜生道。

文章出處:
智敏上師:不動腦筋,有極大的危害性,佛教網

我覺得我不太認同這位老師的話,佛陀說的什麼呢,
要離苦,這是首要的,所謂苦集滅道,尋找快速離苦
的途徑。我不是不同意播種施肥,但是這個代價是要
經歷無數次的輪迴,無數次的播種啊!今生得遇佛法
不易,以後的事情誰知道!這個風險太大了!
可是我現實的情況確實不得意。腦子很愚笨,回老家
幾次都不上心不認得路,記憶力很差,最重要是感覺
什麼都與我無關,現在而立之年確實過得很痛苦,很
讓家裡人擔心。老師說得很對,我就是怕動腦筋。
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到底修行要不要動腦筋,用第
六意識心?

我最近想了:意識心作為八識之一,跟前五識眼耳鼻
舌身意一起是自己的本體,在沒有證得第八識之前,
前面的六個意識(除去末那識)都是有用的,都是證
道的工具,世智辯聰固然不好,但是不會利用工具也
不行,動腦筋弄一些記憶方法不是不可,怕佛教不鼓
,因為佛教不是讓你用腦去修行,而是用心去修。
我真的亂了
歡迎朋友們積極討論一下,總是運用第六意識心是不
是對修行有害處?

ps:補充一下,我這種打坐的狀態比較奇怪,不但呼吸停了,連心跳都慢下來了,一分鐘40幾50幾下,所以大家沒經歷過我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怎麼清楚的描述這樣感覺,反正以後我少打坐了,免得危害身體


說實話,我不太了解唯識宗是怎麼講的,只是大概知道眼耳鼻舌身是前五識,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唯識宗是將心識分成八類去講,那麼也必須要有合為一的結論。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識,都只是心的作用,把心的作用用邏輯去劃分開來,只是為了更清楚地講解,但並不是說證得了第八識,前七識就都沒用了,也並不是說運用了前七識就無法證得第八識,因為八識均為心識的作用,只是描述不同而已。

沒有心的作用,眼耳鼻舌身無用,比如死人,也具備五官,但是沒有無識,因為沒有五根,五根所指向的就是心,無論是哪一根,所指向的只有心,同樣,意識也是如此,末那識也是如此,到了第八識其實就是心的本來面目,只不過各個宗派的說法不同,但只是文字相上的區別而已。

結論就是沒有前七識的精進修行,也不會證得第八識。前七識是心的作用,第八識是心的本來面目。

回過頭來再談實修。

你的第一種情況,呼吸幾乎沒有了,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大腦一點雜念也覺察不到了,這是在「空」的狀態里,但這不是空性,這個空是有邊界的,你需要的是在「空」里再定進去,觀察這個空,那時便一切都明朗了,但是不是出來,也不是保持在那種狀態下不動,當然你也不太可能保持在這種狀態不動,因為就象你說的,緊接著就會有昏沉、棹舉出現,會有妄想出現,所以你不需要保持,需要在「空」中再深入進去,而不是退出來。再深入進去,就是南懷瑾老先生說的「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件事無法描述,必須要自己去體驗。

第二種情況,不是什麼出陰神的狀況,人的心識是無相的,不存在什麼陰神,也沒有靈魂不滅,心識脫離了肉體是無法感受到周圍的物質環境的,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心相,在夢的狀態下,或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你所體驗的其實就是妄想,是你現實生活的記憶,也就是說,不管你看到場景多麼逼真,那都是夢,都是幻相,不是事實發生的情況,只不過那時睡覺非常淺,所以你才能夠動動手指就醒過來。

結論:在第一種情況下深入進去,在「空」的感覺中定進去,去觀察「空」的感覺,不要起念頭,如果要起念,應當起「我是誰」「我在哪」「什麼是我」「父母未生前我是誰,父母生之後誰是我」,然後等待那個答案出現,如果你的功夫夠,答案會從心裡明白過來,真的明白了,才算是進入佛門,可以開始修行了,之前所有的功夫都是前加行而已。


關於修行要不要用意識的一個補充回答:

三、意識為染凈迷悟的關鍵

功能特別殊勝的第六意識,實際上是決定眾生心理層次種種差別的主因,起碼,動物高等與低等之分,人的愚智之別,主要取決於意識發達程度。佛教尤強調意識為染凈迷悟的關鍵,它能受污染而生起諸煩惱,為生死苦惱之本,也能生起智慧凈化自心,是修行的本錢,著力清凈、轉化意識,被佛教諸乘諸宗作為修行之要。《識身足論》卷十一認為,前五識唯能受染污不能離染;唯有意識,既能受污染,也能離染而清凈,唯有意識,能樹立正見正智,認知真如、涅槃等無為法。大眾部等也認為唯有第六識有染也能離染,薩婆多部(有部)等尤強調離染唯第六意識,大乘唯識學說只有意識的真現量可以緣涅槃等無為法。《楞伽經》卷二偈云:

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就像海波因風吹動而起,所有能夠造業的心理活動,尤其是所有能導致生死苦果的煩惱,皆由意識分別,經與意識相應的「思」心所的活動而生;即意識層下產生「我執」之本的第七末那識,乃由意識活動分別自我而形成;作為心體的第八阿賴耶識,也由意識活動造成的種子積累而表現為雜染。故而染污的意識活動若完全停息,則其餘染污性的五、七、八識活動便自然停息,如同風止浪靜,呈現出一片無生無滅的寂靜境界。《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偈云:

意識若轉依,心則離濁亂,

我說心為佛,覺了一切法。

將染污性的意識完全轉化清凈,心便會擺脫煩惱的渾濁污染,轉化為如實明覺的智慧,這種完全凈化了的心,即是佛。

佛教諸乘諸宗的修行,都依靠意識上如實不謬的正見、正智修「觀」,照破無明煩惱而獲得解脫。佛陀「四諦」中「道諦」八正道,以意識上的「正見」為首。後面的正思惟、正因、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無不以正確的意識為導首。大乘唯識學的修證次第,以用意識修「四如實觀」,從而轉意識為「妙觀察智」為首。《瑜伽師地論》卷一謂諸識中只有意識具有離欲、深思熟慮的功能,堪作修如實觀而證得真理的工具,貫徹俗智與真智,其餘諸識皆無此功能。當意識被轉成妙觀察智時,末那識也隨之轉為平等性智。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謂古德(指地論師、攝論師及慧思等)有說用七識、八識修道的,「皆非正義,不可依據。若能觀識,因唯第六」,強調修行解脫之因,唯在第六意識。

天台宗二祖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以新學菩薩於加行位觀照五蘊、十八界等無我的心識「金剛智」為第七識,若觀見五蘊等無有集散、名字、生滅,是時意根名為「聖慧」。實則其所謂金剛慧和聖慧,當指由深觀而變為直覺(現量)的清凈意識以及由此清凈意識帶動而轉化了的末那識。《大乘止觀法門》卷三說「以意識依止真心修止行」。《摩訶止觀》卷五謂經中雖然說觀察五蘊,但實修唯觀心即可,有如「灸病得穴」,「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該論《輔行傳弘訣》解釋:於識蘊中,實則只觀能生起煩惱、作為染凈樞機的第六意識。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謂第六意識為見、思之本、善惡之因,既是能觀之體,又是所觀之境,觀此識時,未嘗不是觀七、八、九三層心識。

禪宗中人有認為本宗唯在第八識上用功、所謂「掀翻八識巢窟」者,實則即便能在第八識上用功,也只能從第六識入手,方有可能達到。所謂「明心見性」,按唯識學,只有(凈化的)第六意識,才有「明見」的殊勝功能。明紫柏真可禪師有云:

蓋識雖有八,能檢名審義,義精而入神,入神以致用者,皆第六識之事也。(《紫柏尊者全集》卷二)

因為意識具有現、比、非三量,總攝心識,為通過修行轉識成智之權柄,意識既轉成智,加工不已,第七識自然轉為平等性智;到成佛時,前五識及第八識自然一時頓轉為成所作智及大圓鏡智。

又,意識雖然念念生滅無常,卻相續不斷,故能修行直至成佛。《大般涅槃經》卷三二云:

眾生意識雖復無常,而識次第相續不斷,故得如來真實常心。

就此而言,經中說意識為佛性。

(選自《佛教心理學》第二章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上)之第四節第六識:意識)

——————————————————————

以下是原答案

題主的描述接近於「欲界定」或「近行定」,這只是很淺的一個定境,離初禪都還差很遠。

但是你可以進一步提升定力。當你說近行定已接近入定(absorption)了,不意謂近行定是弱的,而是可以很強。例如,一個人或是觀照出、入息,或是內心吟誦〝itipiso…〞或是作慈心觀散布慈愛給某人,一段時間後當以正念,以慈悲觀,以察覺的心去修習,他的心將愈來愈寧靜,當心變得愈來愈寧靜,他會忘掉其餘的一切,心變得很柔軟、很寂靜、很專註,在一些時候會變得很光明,他會忘了他的身體,他全然不感覺到他的身體的存在,也全然聽不到聲音,他只知道心安寧且平靜,安住於呼吸上、或送慈心給某人、或一種視相(visualisation)上,如光明。心沒有移動,心很安寧,很平靜,他不能聽到任何聲音,他也不知道他在哪裡,但他知道他是在專註於目標,假如他想要思考,他能夠思考,假如他不想思考,他也能夠不思考。通常在這一階次,心就像漂浮著,像半醒半睡狀態,但它又不是真正的睡著了,這種平靜的狀態構成了近行定。 -----------緬甸·慈濟瓦法師

要入初禪不是那麼容易的,有專門指導的都不會那麼快,何況題主這種「什麼也不想就坐下去」的野路子。真正的禪定是「繫心一緣」,心專註在一個對象上,而不是什麼也不想。

第二個問題,修行要不要用意識?答案是要,而且是必須。只有第六意識可以修行。唯識學講人有八識,前五識眼耳鼻捨身識,只有了別功能,沒有思維功能。第七識末那識,它只以第八識為所緣對象,並不接收來自於前六識的信息。第八識阿賴耶識,是沒有思維的功能的,它只是一個倉庫。

佛教講的修行,就是靠的思維來進行的,也叫做「如理作意」,就是按照佛教講的道理來思維。修行證果,要依靠三種智慧,就是所謂的「聞思修」慧,聞慧就是聽聞正法,思慧是深入思考,獲得確定不移的正見,思慧是在進入禪定以後以正見來觀察、思維,用功到位才可以證果。

在沒有獲得聞慧思慧之前,是無法獲得修慧的,也就無法證果。這就是為什麼外道也修四禪八定卻無法證果的原因,因為證果必須依靠修慧,而修慧又來自兩個先決條件:思慧與禪定,缺一不可。思慧最終還是來自於聞慧。所以聽聞正法是學佛的第一步,不可顛倒。

像題主的那種修法,是真的可能導致思維能力變低的,這個還是不要修了。

智敏上師是善知識,他講的都是嚴格依據經論來的,非常靠譜。你可以學習他的書、文章、音頻,這樣就是聽聞正法了。至於修習禪定,不要急,等你獲得思慧以後再修不晚。修早了也只是誤入歧途。

如果題主是想修習南傳,推薦一本書《清凈道論》,這是南傳佛教徒必學的,照著這個來修可以。要是覺得太難的話,推薦馬哈希法師的《內觀基礎》《實用內觀禪修法》、《觀智進程》。特別是最後這一篇《觀智進程》,他就是按《清凈道論》講的,是權威之談:要想修行證果,需要依次獲得十六種「智」,稱為「十六觀智」。佛教之所以證果,並不是依靠四禪八定,而是在四禪八定(加初禪未到地定)的基礎上,修習十六觀智,這也就是我在上邊說的「修慧」的獲得過程。在如何修行證果上,北傳南傳的說法都是一致的。


你這基本屬於盲修瞎煉的典型了。。。。。 智敏上師說的是對的

  • 坐不是關鍵,關鍵是為何而坐坐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狀況,你是否清楚明白是怎麼回事?出現了種種狀況,你是否知道該如何處理?

你是都不清楚。這樣子亂「」很危險,就如同一個瞎子過獨木橋。這就是佛教里講的「求升反墮」,本來修行是要求解脫,結果亂搞,反而墮落。

  • 建議你要不從教理上老老實實修行,理上要明,要不找個好老師手把手的教,否則不要盲目的亂「
  •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者、定,二者、智。善男子,如刈菅草,執急則斷。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善男子,如浣垢衣,先以灰汁,後以清水,衣則鮮潔,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讀誦,後則解義,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勇人,先以鎧仗牢自莊嚴,然後御陣,能壞怨賊,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巧匠甘鬲盛金,自在隨意撓攪融消,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明鏡照了面像,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平地,然後下種,先從師受,後思惟義,菩薩定慧亦復如是。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能大利益。

打坐修行,不是讓你坐在哪裡什麼都不知道,你那叫一潭死水,若照這樣坐下去永遠也開不了智慧。

坐的時候是:「定慧等持」。是 歷歷分明, 所有的過程都能辨別清楚,但是又不是分別心在起作用。心中清楚明白,但是又沒有妄想,這時候起觀(需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具有正見)。

所以「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定慧等持,定慧相資,這就是我們用功要保持的境界。

大般涅槃經卷獅子吼菩薩品 》 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相較而言),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首先,什麼叫枯禪?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叫自性,也叫覺性。這個自性是空的,也叫自性空。修行從一開始到究竟圓滿成佛,就是要見到,看到,並且會使用自己的自性里的一切圓滿的功能。那麼見到本性的這個關鍵點。我們叫自性。也叫開悟。總之,就是見到了空性。

但是,很多人見到空性後,就執著於這個空。落入這個空。在修行上,這個叫偏空。但是這個偏空是有前提的,是見道的菩薩。沒修道這一步,沒偏空的資格。所以,能修枯禪的,也算是成就者了。

大乘修行分三步,由凡入聖,由聖入凡,凡聖不二。枯禪就是由凡入聖之後下不來的那些個傢伙。抱死個法執不撒手的傢伙。所以佛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舍就是說給這些人聽的。

其次,您修的那玩意兒是個啥?

您鼓搗了半天的不是枯禪,您那一套是無想定。我幫您翻譯成老百姓的俗話——愣神兒,斷篇兒,啥都不想。而且您那一套離得無想定還很遠。僅僅就是個無想。因為您還在想自己現在什麼都沒想。這本身也是一想。所以,您這一套比較精準的定義是用什麼都不想的方法來降低了自己意識的散亂程度。肯定是比一般人不散亂,但是也定在了一個不該定的東西上。所以,您現階段不叫枯禪。枯禪可以很活潑,很多人吃喝玩兒樂都不耽誤,唱歌、Spa、聚會、旅遊樣樣不落,但依然落在頑空里,這才叫枯禪。從大乘來講,枯禪本身就不被隨喜讚歎,您當下玩兒的這一套更沒任何意義。

第三,無想的果報是啥?

無想定的果報分幾種,如果您這輩子福報比較大,五戒十善做的還ok,死了去無想天,當天人。整天啥也不想,反正就負責享福就行了。福報到頭了,墮畜生道。而且還都是不大聰明的畜生,豬啊,驢啊,騾子啊,什麼蠢就變什麼。黃鼠狼狐狸啥的都別指望。另一種情況,如果這輩子福報比較慘,直接下去當畜生。依然是蠢畜生。

您現在回老家不認路,記憶力差,覺得凡事和自己無關,依然是修無想定的果報現前了。您看豬,吃了就睡,只要不捆起來宰了他,他從來不覺得外面的世界和他有什麼關係。修無想定的果報還可能有拿起筆來不記得要寫什麼,看見了熟人不記得叫什麼……等等等等。這很恐怖。我不建議這麼玩兒。

至於原理很簡單。每個人都隨業受報。隨無明的業力牽引而受報。您把無明表現為無想,貪一個無想,愚痴一個無想……果報自然是無想天人或者無想畜生……我以三寶的名義起誓——這一點兒也不好玩兒!

第四,智敏上師那段兒話您理解錯了,老人家的意思是緣起性空,真空妙有,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因為性空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性空。性空和緣起是一體兩面,是一個東西。您非得解讀成用不用腦子……這比較扯……

第五,修行的原理其實總結起來十個字——七六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所以您那一套無想的功夫依然是在第六識做功夫,只不過老人家說的是意識的動相,您追求的是意識的靜相,其實動相靜相都是相。您依然落在相上。所以再次強調,您那套功夫不好玩兒!並且不能玩兒!否則死的慘!

第六, 我最近想了:意識心作為八識之一,跟前五識眼耳鼻 舌身意一起是自己的本體,在沒有證得第八識之前, 前面的六個意識(除去末那識)都是有用的,都是證 道的工具,世智辯聰固然不好,但是不會利用工具也 不行,動腦筋弄一些記憶方法不是不可,怕佛教不鼓 勵,因為佛教不是讓你用腦去修行,而是用心去修。 我真的亂了

這一段是您的原話,裡面槽點太多了。1、意識心怎麼能是本體呢?2、沒有證得第八識就是沒有第八識並且第八識不工作么?3、誰說的末那識沒用啊?否則又哪兒來的七六因中轉啊?到底怎麼轉?轉什麼?4、第六識起修您怎麼可以說是證道的工具呢?5、學佛不是學記憶方法啊!6、用心修,心在哪兒啊?您端出來我瞅瞅唄?!

我幫您總結,您這裡面的核心問題,修行到底要修什麼,修行到底要怎麼修,您是壓根徹底完全沒弄明白。所以現在把聽來的、看來的這些東西雜糅到一起,懵逼了……徹底的一路混沌……

第七,我從來不建議任何見道位之前的學人碰唯識,碰一個死一個。多少人看完了解深密經和成唯識論。都是拿著凡夫知見在揣度佛和彌勒菩薩以及玄奘法師的智慧。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但是很多人都在依文解意。所以我見過學唯識的,學一個死一個,學兩個死一雙。沒活口,都死的透透的,一腦子的邊見、身見、見取見。特別慘。

我是壓根徹底不建議甚至反對您現在接觸唯識的,但是我喊半天也禁不住您執著勁兒大,所以如果您依然想弄明白,我沾南公一個光,犯個懶。您搜一下南公講解的八識規矩頌,尤其好好看看第六識和第七識那六個偈子的講解。誠然,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與此同時,您一定是白看也得看……

最後……祝您好運?嗯!祝您好運吧!


比你小几歲,說一點,僅供參考。

本人很認同體方法師(你可以在網上找一下)關於禪修的觀點,前端時間在看巴利經藏的小部經(具體哪一經我就不找了,太多不好找,但我可以肯定是有的),佛陀也清清楚楚的說過:

斷貪嗔痴比禪修更重要!!!

禪修能夠生定,有定便能更好地觀無常,但是,它只是一個助緣,千萬不要太過執著於這助緣上而忘了」斷貪嗔痴」這個根本。觀無常對治貪,四無量心對治嗔,聞法精進培育正見對治痴,四念處也是著重於觀無常,這個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修。佛陀在他遊學的時候就已經達到過禪定的最高境界,但依然沒有成佛,為什麼?因為禪定是禪定,和貪嗔痴的斷除是兩碼子的事,斷貪嗔痴才是通向涅槃的根本。

建議不要太執著於禪修,這個一般都要高人指導,建議把注意力放在持戒上,戒比法還重要,戒持的好很容易有定,據我觀察,很多人五戒都持不好(在家人持五戒也是不容易,我自己也經常犯戒)一上來就談禪修入定,很容易走火入魔,戒定慧,戒是在最前面的。持好戒,多讀巴利經藏,然後在日常生活中修習四念處,感覺這個靠譜一點。戒和正見才是根本。

以上只是個人建議,學佛不到一年,錯誤之處難免,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師兄三個問題:

第一,你為什麼能修行成佛?

第二,你有幾顆心?

第三,定是心的專註還是分散?

我們之所以能修行成佛,是因為我們是有情眾生,而非無情眾生。

意識心雖然是顆妄心,但也是因為有此我們才能成佛,把意識心全然拋棄,豈不是自己去做無情眾生,拋卻成佛可能?

當然你不可能變成無情眾生,但卻很可能像其他師兄說的那樣,會招來愚痴的果報。就像你自己說的,現在就感覺腦子愚笨,記憶力變差。

而你有幾顆心呢?八種意識八顆心嗎?還是意識心算一顆心,佛性之心又是另一顆心,所以有兩顆心嗎?

《楞嚴經》中佛也問過阿難類似的問題,若是兩顆心的話,豈不是你阿難一身要成兩尊佛嗎?

唯識經典中,說八識,不是告訴你佛心之外還有顆意識心。

八識的劃分,是對未成佛道間的眾生,妄用其心,而做的功能分類,做的功用描述。

怎麼說?就好比佛比喻捏目妄見一樣。本來的眼睛可以看到真相,但是用手指捏住眼睛,就看到各種幻華。

眾生本具的佛心,被無明之手捏住,產生了各種幻覺,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反饋都失真了,然後這些失真的反饋又引起各種情緒體驗(第七識)又通過情緒體驗儲存了下來(第八識)。

所有這些八識都是對於捏住的心所產生的幻華的描述,當你突破無明,心不再被捏住,能夠破幻識真時,就回復了本來的妙明真心。

捏住和放開,依然是同一顆心。

意識心和佛心,是同一顆心。

我們不是要去修第八識,而是要去轉變第八識,轉識成智。

認識到前六識的虛妄,克服情緒情感中的貪嗔痴,如實的去察覺本來面目。

要靠誰?靠的依然是自己的心。靠哪顆心呢?只有一顆心。

可是佛性被無明遮住而蒙塵,我們要求助的只能是那八識的虛妄功能。

哪一個功能?前五識不獨立,只能聯合第六識而存在,後兩識也不獨立,要靠第六識引發第七識儲存在第八識。

我們依靠的只能是第六識這個功能,妄心轉變為真心,也是要靠這個功能。

用第六識意識,去思維世俗無明,就永在輪迴中浮沉;用第六識去讀誦佛經,學習佛法,警惕貪嗔痴,就走在解脫的路上。

所以意識太重要了,它是妄是真,是世智辯聰,還是妙明真心,全看你怎麼去用它。而且你不能不用它。

定力是專註力的提升。

所以教禪定都從選定關注對象,不忘不失的關注它修起。無論是定在呼吸上,還是佛號上,還是話頭上,還是其他什麼上,都是先從專註於一物上,來起定。

當定力提升到一定境界時,把對象拋開,專註依然不散,這個就接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了。

師兄你感覺你的定,是專註力得到提升了呢?還是心智更分散了呢?

什麼都不想的放空,是一種心神分散的狀態。那也不是空,是假造的空。是六識都出去放假了的,心不在焉。

這個就叫做「冷水泡石頭」,為什麼叫泡石頭,因為心不在了,不是有情眾生在修定,而是無情的石頭在枯坐而已。

心不在,拿什麼開悟,拿什麼成佛?

學佛是為了開佛智慧,修定,也是為了由定生慧。

如果在修行中,不能讓你變得更敏銳、更智慧、更慈悲、更平和、更光明,那都要停下來,想一想,哪裡出了差錯。

修得好的表現是自己越來越向佛靠近。而不是相反。

希望師兄能夠越學越好!


複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能善行於三摩呬多心。何等為十。

一者 善行身念處

二者 善行受念處

三者 善行心念處

四者 善行法念處

五者 善行境界念處

六者 善行阿蘭若念處

七者 善行村邑國土王都聚落念處

八者 善行利養尊重名聞念處

九者 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

十者 善行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

云何菩薩行身念處

善男子。菩薩以正般若簡擇諸法。與身俱者能舍惡法。觀察是身從頭至足無我我所。性不久停終當壞滅。筋脈纏縛臭穢不凈。菩薩如是觀察之時。而不於中樂欲貪著。以是義故。身中所有諸可惡法。唯除菩薩自在能舍。非諸有情。是名善行於身念處。

云何菩薩行受念處

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所有諸受悉皆是苦。愚夫顛倒為之為樂。一切智者知樂即苦。是故勇猛修行斷苦。令他有情亦如是學。菩薩摩訶薩觀察受時。終不染著亦不嗔恚。是名菩薩善行受念處。

云何行心念處

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心實無常執著為常。實是其苦執著為樂。本無有我執著為我。本來不凈執著為凈。其心輕動無時暫停。以不停故。於諸雜染能為根本。壞滅善道開惡趣門生長三毒。與隨煩惱等作其因緣。為主為導。又能積集凈不凈業。迅速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奔馬。如火焚燒。如水增長。遍知諸境如世彩畫。

菩薩如是觀察心時。便得自在。得自在已於諸法中亦無掛礙。是名菩薩善行心念處。

云何菩薩行法念處

善男子。菩薩如實了知諸不善法貪嗔痴等。及依止此所起余法。及能修習煩惱對治。令諸惡法皆悉永斷。既能了知一切善法。於中安住要期發願。復能安立一切有情。

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法念處。

云何菩薩行境界念處

善男子。菩薩於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無染無著。亦不發起嗔恚之心。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都無法中而生貪染。我若生染即是愚夫及愚痴性。為不了性。為不善性。如世尊言。若為貪愛所染即便頑鈍。不能了知善不善法。由此因緣墮於惡趣。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空法中發起嗔恚。我若起嗔。即不能忍是嗔恚纏。為諸聖人之所訶責。及梵行者之所譏嫌。

菩薩觀察境界之時。不為境縛亦無執著。復教化人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境界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阿蘭若念處

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住無諍行及住寂靜行。若有天龍葯叉健達縛等他心神通。能知我心心所有法。是故我應如理作意。遠離不如理作意。於如理法中增廣修習。是名菩薩善行阿蘭若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村邑聚落國土王都念處

善男子。菩薩若有非法之處當須舍離。所謂酒肆淫里王家。博弈醉徒聚戲歌舞。非是出家之所行處皆應遠離。

是名菩薩善行人間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利養承事尊重讚歎念處

善男子。菩薩能於利養等中發如是心。為諸施者作福田故。分散施故。終不耽著生於愛染。亦不為己執我我所。所受之物與一切有情共之。回施一切苦惱之者。由此因緣菩薩所得利養等事。終不倚恃而生我慢貢高之心。作是思惟。所得名聞利養等事。體性空寂都不可得。終當磨滅敗壞之法。不可信也。誰有智者於無常法中而生愛著。復起憍逸我慢貢高。

是名菩薩善行利養等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

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過去諸佛習是學處。既能修習已現等覺入般涅槃。未來諸佛如是修習。當現等覺入般涅槃現在諸佛既修習已。今現等覺入般涅槃。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所學之處。發起信心尊重勇猛。依之修習。

是名菩薩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一切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

善男子。菩薩於煩惱及隨煩惱雜染法中善能念之。從何因起何緣所生。如是緣起。如是緣生。悉皆舍離。

是名菩薩善行煩惱及隨煩惱念處。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恆常證得三摩呬多心。


就是要用妄心去找真心啊


聞思修要不要用到第六意識呢、如果您對此沒有疑慮、相信也不會有今天要不要修第六意識的問題。

因此在修行的過程裏、「用第六意識去聞思修是很正常的事。」等到您能完全理解第六意識的時候、也不再有需不需要修的問題。

因為虛空裏的花朵、即便澆灌了水也不會成長。同樣的虛空裏的花、無論你用什麼方式(法門)去體驗它、終究是一朵虛妄不實的花。


壇經~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凈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莫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頓法者,至佛位地。

共勉。


意識心境本體自性的內觀體驗:

比如我現在打這段話時,我在思考怎樣構思,在五蘊上有知有覺的,但是前一小時卻在動著其他的念頭,念頭變化不息沒有固定,因此念頭的本質是無自性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念頭背後是沒有控制作為主宰的「我」。無自性的念頭依止著無自性的屬性生起無常變幻有知有覺的念頭,動了什麼念頭就會示現什麼樣的境界,這是無自性本體的作用,這個無自性的本體就是念頭的唯一屬性,化現的規律和事實就是自體自用自受。無常變幻的念頭正是自性屬性無自性的自用自作自受的示現。所以念頭、五蘊的自性就是其的無自性,用現代話說就是自產自銷自作自受,整個流程全都是它一個人在幹活。


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補充一條:有種空法叫"惡取空"。。看名字就不是太好是吧。。。


《菩提道次第廣論》可以給您完美的解釋!

濟群法師的網站……戒幢律寺網裡面有

可以用手機下載「喜馬拉雅FM」APP……搜索《菩提道次第略論》-濟群法師……100小時的講座聽下來,比你自己在網路上瞎摸索好多了……關於《菩提道次第略論》的講義和講座MP3和參考書籍,在戒幢律寺的網站http://www.jcedu.org/ 自己可以下載。

最後說句我的心裡話……您是……盲修瞎練!


枯坐無益 特別是身體不好的,坐久了什麼幻象都有,當成自己成仙了


建議認真學習一下智者大師《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單單打坐沒有過來人指點的話,每天半小時練腿就好了。

參禪的話需要有覺有觀。您的狀態像是陷入掉舉了。當然如果打坐中,一直靈靈明明而又不起妄想(每個念頭都能觀到)就是另外一種狀態了。

多去一下三寶道場,穩定的做一下義工,依師學修吧。


在一念未生前用功,功夫打成一片,等待機緣開悟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佛教圈子經常有那麼修行要有慧根,啥叫慧根?
為什麼在中國,上座部佛教不流行?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