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移動「雙創」行動計劃?

中國移動3日在杭州發布《中國移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中國移動的全員型「雙創」總投資10億元,計劃5年入孵600個項目,初期以內部孵化為主,未來面向社會創新創業人員與中小微企業全面開放。此舉為互聯網浪潮下終放的「大招」還是垂死掙扎?


謝邀,好久不來,看到這個問題,作為移動的一名中層,我只能是給大家講幾個笑話,大家意會其中意思吧。開始嘍

據說上一任的移動大老總,王建宙同志,在很早之前就覺得微博這個東西好,於是召開會議,就在這個會議上講啊:國外微博這個東西好啊,適合咱中國人使用,絕對能火。。。然後就是這種好處,下面這一屋子人各種附和,表決心,一定要做好(此處省略1萬字)。這時候老大就發話了,說:好,那咱就干,但是畢竟移動不是互聯網公司啊,咱得找個有經驗的大傢伙跟咱一起玩,算來算去也就新浪了,於是乎拍板就他了。次日新浪的負責人就屁顛屁顛的來到了移動,方案這麼一談,呦嗨,這玩意高科技啊,必須整,於是乎就這麼一拍即合,決定搞了。然後兩方各自回去準備。。。

一個月過去了,新浪這個著急啊,這咋沒消息了呢,放我鴿子呢?於是又來到移動詢問,得到的結果是:我們正在走呈批件,你們回去等吧。新浪這業務員一聽,行,那咱回去唄,這這麼大的國企還能跑了?

一個月又過去了,還是沒消息啊,這也忒慢了吧,於是新浪又派人來到了移動,得到的答覆依舊:我們正在走呈批件,你們回去等吧。新浪也是憋屈啊,您老這廟大,咱還是回去等吧。

時間又過了一個月,仍舊沒有消息,要不咱再去看看,這一去,得到的還是那一句話:我們正在走呈批件,你們回去等吧。這曹國偉心說這咱這小家小院的可等不起啊,於是乎跟這移動反應啊,要不我們先幹起來試試,一邊干一邊等呈批件。咱這移動也是硬起,說:行,要不你先玩著,等著我們這差不多了,給你消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謝邀

以我所見一些移動的中高層最大的問題是:老狗學不會新把戲,還自以為很時髦。絕大部分創新造成了公司資源的絕對浪費和個人撈取利益的手段。

事實上我認為以當前業務發展和大流量業務爆發預期(直播,未來的VR在線),移動打著滾也會活得很好。

在這種預期下,最好的策略不是內部胡搞創新,而是考慮什麼是自己能做好的,什麼是自己做不好的。比如現在移動大力發展的寬頻和IDC,我覺得未來會看到效果。

移動的重資產模式,不可能和互聯網公司輕資產比創新。想分互聯網紅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賣出後向平台+統一管控,利用管道優勢和互聯網廠商聯手挖掘用戶價值。只有低下高傲的頭,才會發現滿地黃金。


我的想法是:作秀、廣告!


你見過大招就放10億嘛……五年600個項目,平均一個項目才160多萬。

不過是響應國家號召,萬一有啥好項目,就算賺了,沒有就拉倒的心態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創業、孵化、大力推動、注入資金、創新、產業、互聯網???

這些詞語一夜之間在各大領域,尤其是各大高校遍地開花。

個個都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會游泳的、不會游泳的,都爭先恐後往水裡跳。


作為一個曾經的運營商人,不看好。這種類似的東西移動也不是第一次搞了,國企體制、沒有互聯網創業的氛圍,員工的能力(這幾年稍微有點能力的誰還來移動?有能力的也早走了)都是短板,更何況大家一天忙的要死,誰還有精力去搞這個?當然估計集團內部也沒抱啥希望,廣撒網,總能撈到魚吧,到時候也能在國企政治的博弈中給自己增加點政績,至於創業失敗的員工,從哪來回哪去吧。


最近正好有入孵項目的負責人招我加入,仔細考慮了一下創客空間這個平台,發現一個巨大的硬傷:

學了眾籌的模式,但是用了虛擬貨幣「和米」,每個項目個人可以投1000和米,項目募集到800000和米即可入孵,即需要800個人投資(有單位支持個人投資數量可以減少)。

我就問一個問題,移動敢取消虛擬貨幣,讓員工真金白銀投資進去么?

估計不用虛擬貨幣,一個項目都無法入孵!高層一定也是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怕面子不好看,特意改成虛擬貨幣。

但正是這一點,導致大量沒有盈利點或者無法與互聯網公司產品競爭的項目入孵了!(領導一句話:大家給本部門的項目積極投資啊!於是員工乖乖貢獻和米,反正不是自己的錢!)

總之又是一次至上而下的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的內部大躍進!


參與中國移動雙創項目的一些感言

1、 收穫成長

在這一年中,我和我的團隊小夥伴們收穫最大的是自身的成長。

原來只會指揮外包廠商幹活,技術能力逐漸「空心化」,無法有效的把握產品方向和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真正開始團隊自主研發後,才深入接觸到2C產品的用戶需求、產品設計、研發、運營推廣等一系列核心事項。

一年來,產品大版本升級6次,小版本及修改基本上每周一到兩次。這在以前的工作中簡直不敢想像。回想以前,一個項目需求在公司內部需要可研計劃、採購談判、外包開發、測試上線,最後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能力,外包水平嚴重限制了產品品質。而一旦掌握了研發能力,產品的品質和水準可以得到極大提升,才能做到集團公司一直倡導的快速迭代和DevOps。

至今仍會想起,一次新版本剛上線的時候恰逢「五一」小長假,由於突然發現業務bug,導致整個小長假期間,一直都在修補漏洞、排查調測、處理用戶投訴,最終有驚無險解決了業務BUG,確保了用戶使用和業務增長。

通過自主研發,踩過的每一個坑,犯過的每一個錯,都是成長。

2、 開拓視野

感謝集團公司和杭研給予的雙創機會和平台。

一年的時間裡面,我們始終以創業者的心態不斷學習、不斷交流。藉助公司提供的平台和資源,我們得以接觸了諸多的投資人,得以接觸了產業鏈上相關公司和企業,得以通過一個開放合作的心態來交流學習。脫離原有甲方的身份,以一個學習、合作的心態與外界進行廣泛的接觸後,對於項目、產品、商業模式、資源等方面的理解有了一種脫胎換骨的提升。

眼界決定格局。不再只是局限於某一個具體的工作職責,而是站在一個產品方向甚至是產業方向上思考問題,站在公司的角度分析用戶和市場。

這些視野的提升和經驗的歷練是非常珍貴的收穫。


中國移動「雙創」行動某種程度上是響應政府號召的面子工程。或許移動領導層也希望有創新活動來激發企業活動,但在今天急功近利的環境下,成功也是未來的,對於現在領導晉陞或者企業發展很難有打的成效。

雙創的目的應該是如何讓移動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點子再好,不如腳踏實地解決已有的問題。


謝邀,很久不上知乎。

用一篇文章回答你這個問題。

《中國移動開啟雙創計劃,談幾點看法》 寫於2016年6月

今天早上的微信朋友圈,被中國移動的「雙創」刷屏了。

「5年入孵600個項目,投入1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後除了實力,恐怕是中國移動心中的焦慮與惶恐。

眾所周知,近年來通信運營商的日子不好過,提速降費、業績放緩、輿論聲討、高管離職、員工出走……或許是我的危機感比較強,感覺頗有些四面楚歌的味道。

時代在變化,環境在變化,用戶在變化,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悄然發生變化。

馬雲曾經說過:「對於新事物,人們的態度往往可以分為四種:看不清、看不懂、看不起、跟不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點兒前瞻意識以及擁抱改變的態度,似乎過得都不會太好,到最後只能哀嘆「跟不上」了。

事實上,大概在三年前,中國聯通的移動互聯網國際創業中心落戶上海時,我曾發了一條微博「電信和聯通都有了自己的孵化基地,@中國移動 還不動作?」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可是,晚了三年。

我們來看看這三年都發生了些什麼?

  • 微信躍升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IM應用,飛信、易信卻面臨用戶驟減的尷尬;
  • 移動支付領域不再是支付寶的天下,微信支付也來分一杯羹;
  • 移動終端排序發生變化:華為、小米、vivo等後起之秀崛起;
  • 滴滴出行、美團等生活類應用進入一線互聯網企業行列;
  • 無線網路快速升級進入「4G」時代;

……

如果要一一列舉,能數出來的還有很多。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移動互聯網當道的今天,「三年河東、三年河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換句話說,我們錯過的,已經太多。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雖然動作上慢了一步,但只要方向和節奏跟得上,我還是願意相信移動人的創新和創業能力的,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移動收穫了市場上幾乎是最優秀的一批人才。

願景是美好的,現實也很骨感。

縱觀運營商的創業孵化基地,雖然在行動上「快人一步」,但在成果上乏善可陳。

說到底,可能還是個體制機制問題。

按照本次移動雙創發布會上李躍總裁的介紹:未來5年,中國移動將採取四大行動。一是「雲」「端」合一,打造立體線上線下平台;二是革故鼎「新」,構建全新成果轉化機制;三是「眾」川赴海,營造全員創新創業文化;四是「和」作共贏,開放資源繁榮共享生態。

中國移動擁有目前體量最大的用戶群、擁有最優質最泛在的通信網路、擁有星羅棋布的服務渠道和用戶觸點、擁有健康穩健的現金流……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到創業者的項目中去才是關鍵。

記得去年曾和一位在中國電信孵化的朋友聊天,他滿懷熱情和憧憬將自己的產品研發完成後,卻在股權分配、產品疊加等方面「遇冷」,最後不得不放棄孵化,另謀出路。

在我看來,運營商擁有著大批優秀的人才,如何能讓企業在最大限度範圍內激發員工活力和創造力,讓大眾的智慧和力量去幫助企業創新、創造才是正途。

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隨時都風雲突變,試圖通過組織或者機構的力量去識別機會、發現趨勢恐怕都不太可能,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態,讓自己的機體(全體員工)去盡量接觸新事物,或許還能甄別出一些好的路子,而如果硬要用行政的力量去做頂層設計,怕是等到花兒也謝了。

竊以為,組織或者機構的主要職責是設計遊戲規則,而具體怎麼玩兒一定要傳遞到基層員工的手中,這樣才能充分釋放員工活力。

還記得最近一位領導跟我們聊天的時候說到:「別人玩兒能力,咱們玩兒活力」。如果有這樣的覺悟,還怕未來找不到方向嗎。

如今中國移動已經啟程,此刻的我,唯有祝福。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但願這艘巨輪能與船員一起開創新的疆土,贏得新的勝利。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移動的定位,國企央企對吧,在移動領域也是扛把子,最多分一點盤子給聯通,在總理已經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口號後,移動的這個舉措出台還算是「楚王好細腰」的真實案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假如移動的這些投資資金真的投入到初創企業中去,幾十萬就可以讓一個初創企業渡過艱難的前期階段,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好的,但是移動本身的官僚作風和困難的審批制度也限制了移動轉型的困難(世界上什麼最值錢?壟斷最值錢!)那麼,在移動獲得一部分初創企業股權的同時,初創企業也會擔憂移動會不會像野蠻人一樣侵吞他們的成果,又或者是在業務開展運營過程中是否會指手畫腳的問題,我覺得這才是大家應該注意到的點。當然,在現今經濟發展態勢中,優質的企業或項目,早就被嗅著血腥味的天使投資人和PEVC瓜分乾淨了。


如何看待中國移動飛信業務

如何看待中國移動閱讀基地

如何看待中國移動研究院

如何看待中國移動。。。

未來還會有很多不明覺厲的好點子,不必看待,過段時間自己就沒了

體質本質不變,雙創還是三創還是創客貼,又有什麼區別呢?


點進來前我還以為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1、被經濟形勢逼的

2、跟上層領導政策風

3、內部覺得未嘗不是一種試驗路徑,反正成本統一上頭批,不用白不用,用了成了成績是自己的,虧了公司兜底(反正虧的絕對是絕大部分,法不責眾)

4、給內部那些有想法但是被體制禁錮的人一個機會,穩定人心

5、實在不行,可以停嘛


那麼好的飛信,活生生整沒了可知……


聯通也在搞,上海聯通老總蔡全根很熱衷,還成立了基地和基金。

雙創現在是政治正確的必選動作,央企嘛,必須講政治。

另外,中國電信的劃小承包搞的很熱鬧,部分項目其實也是內部創業和創新,運營商之間也有個互相對標嘛


推薦閱讀:

如何投訴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 Wi-Fi 熱點的網頁登錄是怎麼實現的?
中國移動寬頻為什麼那麼爛,有沒有什麼黑歷史啊?
TD-SCDMA 的前世今生?
手機一夜沒關移動數據和熱點,次日發現產生「套餐外流量4700+m」,欠費480¥,如果是你會怎麼處理?

TAG:創業 | 電信運營商 | 中國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