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現在有品牌溢價了嗎?
隨著國內各手機廠商在2015年相繼推出3000元價位的機型,小米預期的note頂配版也出來了。其實大佬們都在嘗試,在試水,這些暢銷的機型,以前都是以性價比吸引了眾多國內「屌絲『用戶,提升銷量,佔據市場份額。而如今,大佬們不再滿足於此,因為這種價格的競爭,是自身利潤和品牌形象的降低,也不利於企業將來的發展。同時大佬們現如今發展的都不錯,都開始漸漸擺脫參數化噱頭了,開始注重設計,人性化,創新,等等。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個性化品牌的能力。那麼請大牛們以小米為例,說說,現在的大佬們有提升自己的品牌溢價的能力了嗎?或者現在時候嗎?-----------------------------------------我睡會兒覺
並沒有。
為何沒有 且聽我一一道來。品牌溢價即品牌的附加值。一個品牌同樣的產品能比競爭品牌賣出更高價格,稱為品牌的溢價能力。此為百度詞條對於品牌溢價的解釋,通俗易懂不再重複。從小米的發展史來看,小米並不是以賣產品攝取利潤為目的,或者說不是以其為主要目的。從其不少的宣傳文案和雷軍多次訪談節目中透漏的消息來看,小米希望做一家類似蘋果依靠miui/硬體(手機)/米聊三架馬車建設一個類似騰訊的硬體帝國,後來又融入了智能家居的想法而淘汰了米聊。且不止一次的稱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為何雷軍以及小米人對於小米究竟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手機硬體公司如此耿耿於懷呢?
答案是思維,互聯網的思維。
其實以上概念並不陌生,例子也多不勝舉。最典型的就是360憑著免費二字殺得中國殺軟片甲不留潰不成軍落得一個大流氓的頭銜。在中國,免費二字的殺傷力比什麼卡巴斯基/諾頓一類的全球知名殺軟的號召力更大,而從拼殺的結果來看數字公司收穫頗豐。而小米,正是把免費二字換成了成本二字。從米1的雷軍微博稱小米是虧本賣手機直到如今小米的最新產品,小米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價格。讓米粉尖叫消費者心動友商氣的想弔死在小米門口的正是小米擅長的價格戰。雷軍也戲稱過「如果可能他希望免費送每人一台小米手機」2014年是小米成績單非常驕傲的一年,賣出了六千萬部手機。但是鮮有人提起的是小米去年的純利潤。雖然小米並沒有公布明細,但是從透漏出來的數據來看去年小米的純利潤並不太高,距離傳統互聯網巨頭BAT甚至某些手游廠商都有很大的差距。而與傳統手機硬體廠商華為/聯想等差距也不小。 可以看出小米賣手機是最貼近物料成本價的廠商了。當然我們並不知道真實成本價到底是多少,只能估算一下物料成本。
如果小米沒有雷軍,沒有那些簡歷嚇死人的聯合創始人,想要憑這樣的思維賣手機,今年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如今小米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並且將繼續貫徹互聯網的思維繼續走下去。但是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呢?作為中國互聯網佔據統治地位的老大,我們先看看騰訊究竟是怎麼走的
記得我05年去東北上大學之前,騰訊還在為怎麼撈錢快而傷透腦筋,拿的出手的除了茫茫多的用戶數之外只有一個山寨聯眾遊戲的東西,市面上還有uc/泡泡/以及其他的軟體雖然構不成威脅但也虎視眈眈。本人當時從未購買過任何騰訊的產品,但每天最開心的就是掛個太陽跟別人炫耀。直到後來cf拯救了騰訊。馬化騰發現只要一個廣告,就會有海量的用戶收到推送,雖然轉化率也不見得高到哪裡去但是架不住基數大啊!再後來遊戲成了騰訊的主要收入來源,財大氣粗的騰訊帝國開始建立。那麼這一切如何能複製在小米身上呢?
現在小米還處於撒網階段,要建立自己的用戶群體和規模。並且已經快要達成目的了。這張網就是小米手機的硬體+miui miui展現了互聯網思維,而手機硬體只需要符合一張漁網的普通質量就足夠用了。想想今年4月8號的米粉節,幾年前誰曾想到除了馬雲無中生有的創造了一個雙11之後雷軍也打造了一個商人主導的節日呢?而米粉節的主角除了手機之外便是在知乎都刷了幾天屏的插線板吧。雖然我當時並不需要插線板,但是也乘著幫別人賣手機可以一起包郵的份上搶了三個插排回來撂著,前幾天剛好派上用場。看看京東阿里家也是賣別人的貨而小米的官網大部分可是小米系自家生產的喔。
比如雖然我本人幾乎不會換手機主題,要換也只挑免費的用,但是過年回家的時候拿著米2s的老娘讓我幫她換主題,她老人家挑了個需要付費的主題不會付費讓我搞定,我想也沒想就掏出銀行卡綁定了沖了100米幣夠她隨便換一年的了吧。2000塊的小米1000塊的紅米買起來需要思考一下,6塊錢一套的主題是個人都能買的起不心疼吧。
小米去年硬體利潤不高,軟體業務也只不過剛開始盈利便高調宣布和開發者分賬的金額是為什麼呢? 具體可以自行百度,不過小米的主題商場是如今做的最好的沒有之一,這不算大話吧。再比如小米生活這個app,之前更新固件能刪除後我便刪了,米粉節幫人買手機又裝了回來關掉了廣告推送。後來發現和其他的團購app也差不多就直接刪了美團什麼的app留一個小米生活就足夠了,反正數據也是那些團購網站提供的小米只提供了一個窗口而已。你能想到如果小米插足一下團購能佔多少地么?
剩下的路就更多了。小米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從上次新浪微博app的統計來看,作為分發渠道小米商店在國內也是前三的。
小米有自己是遊戲中心,雖然目前大部分還只是分發其他手游廠商的遊戲,但如果某一天小米自己做起手游來呢?那畫面太美我都不敢想了。這還只是我腦洞打開的假想,具體怎麼做小米有專業的人員肯定看的比我清楚我就不亂說了。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用戶規模的基石之上。
在這個前提之下再回頭看品牌溢價的定義,是不是一點都不符合小米的定位呢?同樣的產品小米更希望的是賣的比競爭品牌更低來吸收更大規模的用戶群,並且小米也是一直在這樣做的。我相信如果國產乃至世界的安卓手機廠商願意,雷軍可以以停售小米手機為代價來換取其他手機默認搭載miui出廠,讓小米蛻變為一個更純粹的互聯網公司。在發布新機型時有品牌「抑」價。
3000, 不是依然成本價么
如果三星出了一款和小米note一模一樣的機子(外觀和硬體),3000塊錢買的來?
你可以這麼考慮,如果一個品牌可以用720P,1GRAM,800萬像素,雙核處理器這種配置賣到3000以上,就算有品牌溢價。或者以現在的安卓旗艦標準配置賣到5000,也算有品牌溢價
有啊,在一堆山寨中,即使貴幾十也直接選小米的,這應該是有品牌溢價的。
低溢價,但有溢價潛力
通俗的說,溢價就是顧客願意為某一產品支付更多的價格,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認同。
小米以「高性價比」定位打響第一炮,客觀的說,其「高性價比」品牌定位深入人心,滿足了溢價最重要的基礎條件。看前面有知友說:「價格太低傷害了品牌價值」,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國內目前的市場意識形態不合拍,就像雷軍自己說的:「太多人認為貴的就是好的,這是不對的。」可以說小米的低價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探索,一種有遠見的堅持。在消費意識改變時就會爆發,舉個栗子,現在華為將手機定價高了,最新的幾個機型都要3000+,但華為在幾年前,他的安卓手機,200塊就能買到,當市場的意識形態颳起「振興國貨」的風時,只要稍加配合,就可以順勢而起了。相信在不久後,當國民的自我認同增加,更傾向於理性消費時,小米也可以很容易的隨風而起。所以,在我看來,小米是一個目前低溢價,但溢價潛力巨大的公司小米的品牌早就開始溢價,但更多的體現在小米的生態鏈的產品上,小米活塞耳機賣瘋了,小米路由器火了,小米電視火了,小米手環火了,小米移動電源火了,小米插線板火了,這些其實都是小米品牌溢價的表現,但是大家的評論僅僅局限在手機方面。在我看來但現在的小米更像是亞馬遜和無印良品的混合物。
姑且數一數小米出現後那些尾隨的手機品牌吧,華為的榮耀,中興的努比亞,(oppo的?)一加,業已夭折的360特供機,又橫空出世的奇酷,聯想的神器工場,(艾優尼就算了吧),中華酷聯都推出了類似模式的手機子品牌,
另外還有小米的老冤家魅族,也越來越像小米靠齊了,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小米品牌的溢值有,負的。因為你送米黑一個都不一定要。
有,小米6不是漲價了嗎,相比於以往旗艦。
跟做淘寶一個原理,小米的手機沒有溢價也不可能搞溢價,主要是引流。小米其他產品對比一下市場就知道有沒有溢價了。
剛好想問,oneplus one 1399小米4 1499
品牌溢價和性價比溢價還是有區別的
沒有,基因問題。也沒有資本高溢價。實力有三星強?技術有華為硬?逼格有鎚子高?除了性價比什麼都沒有。
一個品牌的基因是很難改變的,除非CEO換了。參見喬幫主執掌前後的蘋果生產線。
小米手機還沒有品牌溢價,紅米系列更是傷害了品牌價值,小米現在很難往中高端走。去廉價感,紅米獨立出來成為子品牌,也許能重塑小米品牌。
我就這麼說吧
小米Note標準版耍猴耍了不到2個月就開放購買而小米Note頂配版恐怕再過四個月都難開放購買頂配版將做為一個高端的象徵成為市場的一個傳說, 聽到, 但買不到。
原因有二:第一, 這款產品要營利, 至少要買到4000+, 哪怕小米的議價能力再強他也不會短時間內開放購買。第二, 繼續飢餓營銷來提升小米的高端形像, 好的產品會說話, 好又不容易買到的產品更會說話。小米Note頂配是國產機當之無愧的機皇推薦閱讀:
※論《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創新?
※為什麼中國沒有宜家這樣的家居大牌?
※為何近五十年來人類很少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是否與僵化的教育模式磨滅了年輕人的質疑與求實精神有關?
※喬納森·艾弗 (Jonathan Ive) 說「It』s very easy to be different, but very difficult to be better」,應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