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產品能打敗搜索引擎?

引用一句被用爛了的話:能打敗微信的,絕不會是另外一個微信。

那麼能打敗搜索引擎的產品,又會是什麼呢?


啊?為什麼這麼多人邀請我,發了什麼事?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彩妝博主啊。。。

輪子兄給我前東家做了個硬廣,但我其實並不贊同。小娜換了一種輸入形式,由文字輸入變成了語音輸入,縮短了信息路徑。但是其它信息搜索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說是搜索殷勤的一個進步,但是並沒有超越了搜索引擎本身達到另一種形態。

那倒底什麼形態可以超越搜索引擎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前年去的一個北京猶太人聯合會發起的講座。講話的是奇點大學的José Cordeiro。

他說了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沒有到奇點上,是不可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所以具體形態真的很難猜到。

但如果按照極致的用戶體驗邏輯來進行推理的話,我可以想到以下一些思路。

【信息搜索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搜索只是一種解決某個問題的手段,用戶目標為解決問題,而不是搜索。所以搜索的極致就是,用戶不應該去搜索,而是跳過這一步,直接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達到用戶目標。

【信息搜索的極致體驗會是什麼樣的?】

信息搜索的三個體驗提升我個人感覺(沒有做過搜索類產品)應該在:

  1. 搜索路徑變短:短的極致就是程序預知你要幹嘛,主動搜索信息而非人去搜索。
  2. 搜索準確度提高。我們往往找到就是那一個信息,但是現在信噪比太低,被噪音淹沒,極致就是程序能夠完美的把各種信息綜合到一起,然後直接提供給你你要的東西,沒有一句廢話。

  3. 搜索後續服務提高。人搜了信息總是要進行加工和為後續行為做決策的,那麼程序應當預測到這個人即將做什麼,並且繼續提供主動幫助。能做到這一點的程序,搜索路徑和準確度也都不需要了。

【達到完美體驗的關鍵技術突破點在哪兒?】

  • 大數據

  • 人工智慧

  • 感測器

  • 普適計算

【舉個例子】

我現在長了個痘痘,可以用搜索引擎查原因,到底是哪種類型的痘痘,怎麼治,去哪兒治?然後發現用某種祛痘產品,停止吃辣椒。如果不管用還得看醫生,於是又搜索醫生的評價、時間、預約。

那麼極致的體驗就是,這個程序根據我每天吃飯和睡覺的和其它情況預測到我要長痘痘,提前提醒了我。

我仍然不聽,自暴自棄還是長了痘痘。

在早晨照鏡子的時候,智能鏡子發現了我的大痘痘,然後根據我的購買習慣知道我百分之百需要一個祛痘產品,於是它自己下單買了一個對比了我的狀況和產品特性別人評價後好的祛痘產品。

我使用兩周後又no zuo no die發現痘痘還是沒有退下下去。於是它告訴我應該去看醫生,並給我推薦了一個醫生,查看了我的日程表幫我預約。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僅作為輔助解釋,不用根據字面意思追究細節邏輯。好的體驗是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比如你對替你決定買什麼感到恐懼,那麼系統就不應當替你決定,而會採取你能接受的方式比如推薦或徵求購買。並且會根據你的價格偏好和產品偏好做出最優判斷。)

大家不用覺得很科幻,按奇點預測,這一天來的速度會很快,做好準備迎接吧。

【關於APP或者APP Store取代搜索引擎】

看到有些答主說APP會取代搜索引擎。

額,APP這個概念本身和搜索引擎的概念不在一個維度上,APP只是一種產品形態,它和「網頁」是同一個維度,相當於某種服務的容器。搜索引擎則是某種服務的技術實現手段。

搜索引擎可以存在於任何產品形態中,不管是APP還是網頁。(你可以看一下App本身就有大量搜索引擎幹得事情,只是長得不像google而已。)

聽聞豌豆莢之前還想做個所有App後台打通的搜索,不知道搞怎麼樣了,額(⊙o⊙)…

【綜上所述】

打敗搜索引擎的,是問題解決程序:一個人類的外掛新大腦

(如果小娜可以進化到這個形態的話也算輪子說的對吧,但目前小娜還達不到)

順便推薦大家看這幾本書。(都是豆瓣鏈接可以點擊進去的。)

奇點臨近

人工智慧的未來

靈魂機器的時代

從交互設計方面的淺見,歡迎人工智慧、大數據大神們補充糾正。

對了不用關注我,我很少回答自己專業以內的問題,我都在回答美妝和閱讀問題,你們估計不會感興趣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邀請我。。。

想想百度為什麼專門設了一個IDL:

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Wolfram Alpha 將來有可能


搜索引擎難被一個單一的產品打敗,但是會被多家瓜分掉流量。

現在谷歌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搜索引擎,而是亞馬遜。現在很多網民在搜索商品相關的信息時會直接亞馬遜上搜,不僅價格什麼的能知道,還可以直接買。谷歌推出了shopping搜索來應對,但肯定沒有亞馬遜強大。

以後各個平台可能會兼并領域內的媒體,比如steam和ign. 實現信息+服務之後,用戶就不那麼依賴搜索引擎了。想像一下,如果以後大家搜遊戲用steam,找音樂用itunes,看電影用netflix,新聞直接用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的流量會大打折扣。


一個助理。最好是真人的。


搜索引擎只是人探索未知需求的反饋形式之一,以後或許也就是需求的反饋形式的改變吧。


談一下未來吧。

未來設備一:腦機交互裝置

不需要到黑客帝國那樣,先來個簡單的腦掃描輸入裝置吧,不需要打字滑鼠,直接大腦想對應的語言文字以及處理方式即可實現與電腦的交互。

未來設備二:增強現實的人工智慧助理叫大白

類似IBM的沃森一樣,但是更加智能,有問題隨時隨地的問,但不需說話,有腦機介面嘛,大腦想一想即與人工智慧助理交流。而且因為是增強現實,只有我一個人能看到他,保證私密性。

未來生活,人工智慧助理幫我打理各種瑣事,有問題當然首先問大白了,那麼大白就打敗了搜索引擎。


Cortana


搜索引擎會變成一種基礎設施,在此之上會創造出更加智能的解決引擎。就像移動的顛覆者不是聯通電信,而是構建之上的微信。

未來,你不再需要搜集一條一條信息,只要說明你要完成什麼任務。比如,你需要搜索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只要告訴它「我要報名挖掘機技術最強口碑最好價格實惠的培訓學校」,後面一系列的搜索、比對、報名、支付都會自動幫你完成。搜索就是這一切的基礎。


因為谷歌不能用,百度不喜歡,自己在弄一個搜索引擎南搜nan.so,在百度知道回答一些網友的問題了解一下搜索習慣。經常被網友蠢哭了(提問題的方式),也經常被自己蠢哭了(回答不出也搜索不到問題的答案)。

人們覺得搜索引擎不好用,乃至要放棄,無非是因為它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是沒有提供想要的東西。

如果這個東西可以預知人心,你一張嘴就知道你要問什麼,那它要天天跟你待在一起,應該是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監測的東西,或者可以植入人體。要麼它有很好的方式引導你提出需求,強大的指引步驟、可以讀取乃至聲音/圖形/影像/氣味等複雜的信息。

如果這個東西有最全的人脈和資源,網上有的內容它可以幫你找到(通過技術),網上沒有的它可以找到對應的人生產出內容幫你解答。這個東西除了能覆蓋全球各行各業的人群,還可以與特定的人即時溝通,讓每個人都願意生產內容。

當然最重要的,它一定需要很平價。


謝邀。

我能想到的,就是人工智慧技術往前一大步,人類已經不需要搜索引擎了。

什麼意思呢?搜索引擎,無非就是接受用戶輸入,猜測用戶的意圖,然後去海量互聯網網頁中搜索含有用戶輸入詞的網頁,進行相關性排序,讓用戶自己從搜索引擎的答案中,點擊他最滿意的。

搜索引擎的做法,就是將一大堆可能符合用戶意圖的網頁展示給他,然後讓用戶自己來選擇答案。如果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智能問答、人工邏輯推理,等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未來人們面對互聯網,輸入一句話之後,將只得到一個答案,足矣。那個時候搜索引擎也就不用存在了。


比如做垂直細分的網址導航,把所有同一領域的網址全都彙集到一個頁面,讓受眾可以在更加精確的範圍里搜索


病毒


有的搜索引擎是被"強"打敗的。


各種端,渠道商。現在手機上很少用搜索了


我做過一個IT微博的垂直搜索引擎……贊吧


一個會反向思考的搜索引擎。我曾經設想過一款引擎,主頁右下角有個框,上面寫著:請告訴我你的偏好。 用戶可填寫:歡迎的關鍵詞:烤麵包技巧 一個人的經濟 星際穿越 屏蔽的關鍵詞:娛樂花邊 社會新聞 選秀節目 電商廣告 男科醫院 網遊 然後點擊搜索,呈現的結果乾乾淨凈沒有我不想看到的內容來污染屏幕。 用複雜的大數據分析來分析去,為何不直接問用戶你喜歡啥討厭啥呢?


先問兩個問題。1、我們為什麼要用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怎麼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呢?

我的答案是

1、是為了解決問題。

2、通過信息的檢索為我們提供出若干答案。

我的需求是解決問題,而搜索引擎為我提供若干可能正確的答案,但還需要我們自己進一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這個過程有時很快,有時卻很慢,有人甚至沒有找到答案,因為有時我不知道我的實際問題是什麼。試想下,如果有一種產品,我們遇到問題時會在短時間內為我們提供「唯一正確」的答案,那我們還會用搜索引擎嗎?反正我是不用了,除非你想體驗這個檢索的過程!

那麼這種產品要有哪些能力呢?

1、首先他可以分析我的實際問題是什麼,比如我有時搜索電影,有時搜索遊戲,有時搜索小說,可我的實際問題是我現在很無聊-_-#。

2、他要分析我的場景。因為在不同的場景下,相同的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3、他要分析我。什麼樣的答案適合我,這個答案是否是我能夠使用的。

4、等等…

想到這裡我的腦子裡忽然跳出一個答案:哆啦A夢!

汗…


搜索業餘人士亂說兩句:

人工智慧,實現那句知名的:你丫找的正在找你:)


搜索正在被打敗。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里,一般認為有三種搜索請求,分別負責三種行為: Do. Know. Go. [1] (對應的學術辭彙是transactional queries, informational queries, navigation queries, 對應的比例差不多10%, 60%, 30%. [2]). 現在的搜索引擎在執行搜索時,第一步就是query classification,將這個query 屬於不同類別的可能性權值列出來,然後再根據這個權值顯示結果。

Go – they want to go somewhere

在早期搜索引擎里, navigational queries占很高的比例,像yahoo一開始就只有nagivational search。但後來隨著瀏覽器上的改進,這一部分流量很多都被瀏覽器的智能提示拿走了。再到現在,mobile app 也搶走了很多navigational search 的流量。這一塊在可預見的時間裡,

Do – they want to do something

transactional queries 是最值錢的search。離錢越近的,購買慾望越強的廣告越值錢。但這一塊這幾年被pinterest吞食的很厲害。以為大家在pinterest上收藏想買的東西,以至於他們的廣告targeting效果特別好,價格也上揚。

Know – they want to know something

informational queries其實競爭對手最多,使用量也最大,也是最不值錢的search,但做好這一塊才能吸引用戶。可以看到wolfram,siri,qa等等都在這個方向擠,這是ai 特別熱衷的領域。但是我認為很多問題並不是單獨ai可以解決的。

AI was generally marked by a very ambitious, long-term vision requiring expensive systems, although the term was rarely envisioned as being as long as it proved to be, whereas HCI focused more on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widely used hardware within a short time scale. [3]

所以我特別喜歡從功能角度而不是ai角度挑戰google 的 Vurb 。vurb 有一個collaborative search的概念,很新穎。

當搜索完成的事情太多太雜時,就開始有了很多把其中一方面事做得更好的產品。這些細分的產品從根部去蠶食搜索的大樹,同時,很多其他領域的科技,像contextual computing,也會蔓延過來,撬動搜索的牆角。

路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暢愛也不是一開始就很輝煌

一個產品從顛覆走向淡去,都不是一瞬間的事,新舊勢力會糾纏在一起。霸主不停地改進自己,而新勢力也希望從牆角開始撬動。就像搜索里的contextual computing 也可以叫做 queryless search。或許繞了一個大圈,最後搜索還是牢牢霸著這世界。

最後酸狐狸的羨慕, google will dominate the search until people don"t search.

1. Do, Know, Go: How to Create Content at Each Stage of the Buying Cycle

2. What percentage of Google search queries are just navigational?

3. http://www.adweek.com/news/technology/pinterest-ads-are-invading-google-s-search-turf-157441


推薦閱讀:

一個好創意在國外很受歡迎,到了中國就變味兒了,有這樣的形成對比的案例么?
有哪些好看的產品圖?
有哪些知名互聯網公司設有CPO(首席產品官)職位?設置這一職位的利弊是什麼?
為什麼能量採集技術的 iFind 在 Kickstarter 上的集資被中止了?
你見過哪些神奇的眾籌項目?

TAG:創新 | 產品 | 搜索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