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大家從什麼時候開始「摸到門檻」?

第一個目的在於分享讀書心得,畢竟知乎這類專欄很難找。

第二個目的在於引導或是讓大家認知傳統文化。此類書籍較少人去潛心修讀,一來是社會環境所致,而來實在是難以直入理解,如能藏於心中,隨著年齡閱歷像酒一般越釀越醇。

此類書籍大多很枯燥,枯澀難懂,雖然義理深奧,有時一些需要藉助其他家的文義來串聯理解,可謂是越讀越能體會其中之美,以經解經更是無窮妙樂,有時候不知所以地背背背,哪天一件事,一個思路觸動了,啟發了,當通達時那份「哦~原來是這樣的,還可以這樣用」,終於能學以致用,指導自己的人生,指導自己的行為。境界從此大不同。 不外乎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來談談你的讀書及人生感悟吧!


談談我個人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對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分兩部分:經和權

「經」就是為人處事的原則性問題,是不能輕易更改的大方向和大原則,這一部分的書籍以四書五經為主;它是傳統文化的內功心法

「權」就是為人處事的靈活性問題,是不經常用到的,關鍵時刻權宜應變保護自己的,也就是所謂的「權術」,這一部分的書籍首推《道德經》其次是《資治通鑒》《反經》和眾多兵家書籍;它是傳統文化中的「劍法」部分

一個人優秀的人,一般是內外兼修的;所謂「經權相濟」 「持經達權」;而閱讀傳統經典的順序,則應先「經」後「權」;就好像練武功,先把內功練好了,劍法自然學得快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先讀四書五經,五經看不了,先看四書,四書則首推「大學」 它是一個綱要

如果想要速成,想要迅速增長所為的閱歷和手段,則首推《道德經》,這部經典見效最快


嘮嗑(五十六)以心印心讀經典

原創 2017-08-05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友:天瓶雲水老師,我是您公眾號的忠實讀者,也是傳統文化的積極倡導者。最近我建了一個讀經典的微信群,群友們提出了很多關於讀經典的問題。我才疏學淺不敢妄言,所以篩選出了幾個主要問題請教您,打擾了。

我:沒事,聊聊吧。

友:請問,古今中外的書籍浩如煙海,衡量經典的標準是什麼呢?

我:把古今中外的「今」字去掉,經典都在古代,今天沒有經典。

「經」指的是那些重大原創性、奠基性的著作,典的本義是指重要的文獻、典籍。經典是那些流傳千古而不倒的「最有價值的書」。如論語、道德經、聖經、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等。有些則被稱為經中之經,如《易經》。廣義的經典還應該包括文學藝術、政治經濟、歷史人文等等方面的書籍。

在宗教哲學領域,被稱之為經典的書籍一般要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徵。

第一,它的思想本質必須是真理或接近真理。經典是聖人智者對上達學問的方便表達,目的在於讓人們通過下學而上達,也就是說,聖人希望人們用心去領悟經典文字背後的真理。

第二,能稱之為經典的書籍必須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選擇。它是經過人類歷史上無數天才人物反覆質疑、論證並經過實踐檢驗,確信其基本思想無懈可擊,不容置疑才會流傳至今。而且其後的哲學和科學發展也在不斷地證明其正確性。所以,經典是大浪淘沙後的人類智慧結晶。

友:有的群友表現不積極,怎麼勸說他們讀經典呢?

我:為什麼要勸呢?孔子說「學問為己」,連為了自己都不願意讀書的懶人放在群里幹什麼?

有網友對我說,我可沒興趣讀聖人經典,我就這樣過日子不行嗎?我說當然可以了。問題是,聖人是快樂無憂的,你為什麼煩惱焦慮呢?聖人臨大難而不懼,你為什麼遇困境或大病就六神無主呢?聖人去名利了生死,你為什麼見名利就貪,遇生死就魂飛魄散呢?聖人的心靈像大鵬展翅一樣自由,從心所欲,其樂無窮。這樣的人生何等愜意!何等從容!何等洒脫啊!而你的人生為什麼充滿煩惱、痛苦、糾結、後悔、空虛、無聊呢?

人們不知道,讀經典的益處太多了。

1、讀經典是一個增長智慧的過程。有了智慧就能看清楚外界的人和事了,這樣,被矇騙、誘惑和洗腦的可能性就小了。一個智慧的人,在內家庭和睦,在外朋友開心。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用可藏,可現可隱,進退自如。

2、讀經典是一個修行的過程。通過閱讀可以把自己外馳浮躁的心收回來。時時用經典對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過錯少了,後悔的事情也就少了。

3、讀經典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經典的內容是活潑而豐富多彩的,沉浸在經典里是非常快樂而平靜的。在享受其中的同時,你的修養和氣質也會因此而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

4、讀經典是強大自己心靈的過程。通過讀經典我們理解領悟了生命的真相,這樣就可以消除心裡的空虛、孤獨、焦慮和恐懼,從容淡定地生活。

5、讀經典是覺悟的過程。經典是走向覺悟的指路牌。我們通過閱讀經典與千古聖賢直接對話,按照他們的指引找到真己,知天命,這樣就能夠做到心如如不動地欣賞肉體這個假我的生命歷程。

所以,對於不願意讀經典的人,可以告訴他讀經典的益處,接下來隨它去,愛讀不讀。

友:好,收藏了。請教,您總是說儒釋道是一家,但我感覺他們的很多觀點並非一致啊。

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在形而下的層面上,各門各派各有各的說法,在修行的方法上也有八萬四千法門,而一旦到了形而上的層面,所有的經典都是一回事。

友:是嗎?我認為儒釋道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孔子是積極入世的,老子和釋氏是出世的,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怎麼能說是一回事呢?

我:誰說孔子是入世的?

友:幾乎所有的書上都說孔子是積極入世,追求建功立業和「三不朽」,這應該沒有疑問吧?

我:所有的書都說就是正確的?看來你被洗腦了。為什麼自己不去經典里找答案呢?有一個聖人說過什麼建功立業三不朽嗎?這是孔孟之後的儒家對孔子的誤讀。後儒自身私慾重重,怎麼可能懂得孔子之心呢?你說,佛道追求的是什麼?

友:悟道啊。

我: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不就是悟道嗎?這和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發願,不悟道就不起來不是一樣嗎?你看孔子一生的「簡歷」:「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追求就是從心所欲的境界,這裡面有建功立業和三不朽的東西嗎?還有,《論語》里「四子侍坐」你知道吧?

友:知道啊,孔子問他四個學生的理想和志向是什麼?

我:是啊,子路、冉有、公西華的理想都是入世當官建功立業之類。孔子聽了不以為然。而曾點說他的理想就是和朋友一起去沂水裡去游泳,然後唱著歌回家。孔子一聽,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我的志向和你一樣啊。你看,孔子的理想就是快樂生活。況且孔子平日有飲水曲肱之樂,常懷有浮海居夷之思,做個隱士,他的心怎麼可能追求入世呢?再有,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是誰?

友:顏回啊。

我:對呀,我們先來看看孔子對其他學生的評價。

閔子騫,大孝之人,子曰:「孝哉,閔子騫!」而且他非常善於為官;

冉雍,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認為他可以坐北朝南做高官;

子路,會率兵打仗也會管理國家,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子貢,雄辯,商業奇才,外交家,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孔子說:"賜(子貢)也達"。

冉有,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孔子說"求也藝"。

好了,這些學生都是具備出將入相建功立業才能的人,如果孔子是追求入世為官的人,他應該喜歡他們呀,但他為什麼獨獨最喜歡窮得叮噹響,而且一生什麼官也沒做過顏回呢?

友:是因為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陋巷之樂」嗎?

我:對呀,這就是悟道之人的境界啊,貧富貴賤生老病死都不能動其心,改其樂。這與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是同樣的境界。所以孔子贊道:「賢哉回也」。

孔子評價顏回「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回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三月不違仁」、「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得祿,真於持身。」等等。上述境界,孔子的其他學生怎能企及?就是聰明絕頂的子貢也嘆服:「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聞一知十,我只能聞一知二。」孔子隨即感嘆道:「是啊,你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史記·孔子世家》顏回說:「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所以,顏回終生不仕。孔子贊道:「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可見,在入世當官這個問題上,孔子和顏回的觀點一樣,都是服從天命的安排,隨遇而安。

顏回三十歲深契聖道,程顥、程頤說:「欲學聖人且須學顏子」。王陽明說「顏子沒而聖學亡」。《論衡·講瑞》有:「顏淵獨知孔子聖也」。孔子則認為顏回已經沒有什麼問題需要問他了。

友:既然孔子的追求是悟道,那麼他周遊列國宣傳仁義道德又作何解呢?

我:好,這就是人們得出「孔子入世」這個結論的根源所在。我問你,看一個人的追求,是看他的心呢?還是看他表面的行為?

友:心是主宰,當然看心了。

我:對呀,心之所向才是一個人的真實追求。孔子周遊列國是他肉身的使命,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他必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為什麼孔子對天命「畏之」;孟子「俟之」;王陽明「恭敬奉承之」的原因。

如果只看行為,那麼釋迦摩尼講經說法普度眾生,莊子留下了那麼多精彩絕倫的文章啟發後人,難道他們都是入世的?

現象不等於本質,我們不能看到孔子周遊列國就說他是追求入世當官,不能看到王陽明百戰百勝就說王陽明喜歡打仗殺人。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乞丐沿街乞討,我們說他的追求就是做乞丐,這不是很荒唐嗎?要知命啊。

友:對,天命問題也是群友們問的比較多的,而我對於命的含義還是模糊不清的。

我:你想多了,許多網友也和你一樣喜歡胡思亂想。其實「命」這個概念很簡單,朱熹的解釋最明確:「所謂天令之謂命。」,「死生自有定命,若合死於水火,須在水火里死;合死於刀兵,須在刀兵里死,看如何逃不得。」。命就是天的命令,一個人該在水中死,不在刀上亡,這是註定的,誰也別想逃得掉。

你看,是不是很簡單。命就是《論語》里的八個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天到晚想改命變得大富大貴,長命百歲,這樣貪婪的人怎麼能稱之為君子呢?

後儒沒有分清王陽明說的「真假己」,把肉身的命運與心靈的追求混為一談了,所以誤以為孔子周遊列國就是想入世為官建功立業。

「真己」是心,心即道,心即良知,人生在世唯一應該做的就是修心致良知。一切都是心內求。而後儒出於對名利的貪婪,追求心外之物,什麼經世致用、建功立業、三不朽等等。這些冠冕堂皇的名詞後面是無盡的無知、私慾和虛偽。

孔孟學問中斷了兩千年,直到王陽明才得以繼承,陽明先生一走,陽明學即告中斷。明以降的儒者都是以一顆「桀紂之心」追名逐利,然後美其名曰:修齊治平!

至此,你就可以發現「孔子入世」這個結論是何等的荒謬。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聖人的追求是建功立業,那麼歷史上的帝王將相豈不是聖人的聖人?

友:醍醐灌頂!儒釋道聖人的心都是出世的。您經常有一些顛覆性的見解真是讓人震撼!我現在才真正理解您說儒釋道一家的含義了。

正如您說的,周敦頤給孔子的學問定義為四個字:「孔顏之樂」,王陽明稱之為「本體之樂」。老子和莊子追求擺脫肉身這個「大患」,快樂逍遙;佛家覺悟真我,獲得法喜,去往快樂的佛國凈土。基督徒和穆斯林追求的是去往快樂的天堂。的確都離不開一個「樂」字。

我:沒錯。

友:那麼,追求快樂就是我們讀經典的最終目的了?

我:當然了,否則讀了幹什麼呢?任何學問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快樂。所以我的文章都是圍繞如何擺脫煩惱獲得快樂這個中心來談的。

友:這就是您把自己的學問定義為「快樂哲學」的原因嗎?

我:是的。

友:謝謝老師。我是多年前讀了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而喜歡上傳統文化的。我感覺您文章的風格和南師有點相像,學問淵博,旁徵博引,直入我心。而且您的文章更通俗易懂,大白話,化繁為簡,直達根本,所以我一看就喜歡上了。

我:謝謝,喜歡就好。南先生是一個文質彬彬,活潑而幽默風趣的人,他是少有的把古今中外學問打通的人,實修功夫很厲害,而且他有強烈的使命感。而我只是個懶散之人,閑人說閑話,可謂:天風吹心塵,瓶破出迷離。雲淡明月現,水深淵魚游。

友:哈哈,好詩!先生真是大隱之人。關於讀經典,我還有一個疑問,對於一般讀者來說,經典都是文言文,那麼該如何選擇解讀經典的書呢?而您的文章里建議我們不要讀當代人解讀經典的書,那怎麼辦呢?

我:可以查詞典啊。當然,也可以參考現代人的解釋,只是不要輕信就是了,尤其不能輕信他們想當然的解讀,那往往都是遠離聖人本意的。

我說過,南懷瑾一走,中國就沒有真正懂學問的人物了。當今的所謂學者自己不修行,不知命,更不知「道」,一天到晚追名逐利,這與聖人去私慾和淡泊名利的教誨正好背道而馳。你說,他們怎麼可能懂得聖人的快樂境界?他們不懂聖人的心思,寫出來的書怎能當真?像易中天曲解老子,于丹亂解孔子和莊子了就更不能看了。經典在他們那裡已經變成俗物,簡直是誤人子弟(具體參考《漫談讀書二十和二十一》)。

還有那些書獃子學者寫的東西也不能看,他們習慣於訓詁考證,咬文嚼字,這樣就把經典變成了死物了。總的來說,當下的所謂學者搞的並不是真正的學問,而是「口耳之學」,《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何)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友:那麼,我建議大家看古人對經典的註疏行不行?

我:這當然最好,古人云,「學其上者得其中,學其中者得其下。」古人畢竟比現代人高明得多。但遺憾的是,那些書也是文言文,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還是困難的。當然,看得懂的人可以看看。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註疏卷帙浩繁,也要懂得有所取捨才行。還有,古人的註疏也不一定都是正確的,要懂得辨別。比如註疏《老子》的書有「千家老子」之說,也就是說有一千人在解說《老子》。有的人說老子是陰謀家,有的人說是軍事家,還有的人說是修道養生的書,這其實都是曲解老子。相對準確一些的解讀書籍有嚴遵的《老子指歸》和王弼的《老子注》,還有《淮南子》、《管子》、《呂氏春秋》等等也可以參考看看。

友:我是個愛讀書人,轉了一大圈讀陽明學,結果發現您寫的王陽明才是真正的陽明學。哈哈,我是認準您這個老師了。我感覺讀了您的公眾號文章再讀經典就能體悟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我準備推薦群里的人看您的公眾號文章。

我:我的文章看看玩玩也可以,但還是要讀經典。

友:讀經典的關鍵方法是什麼呢?

我:一是要循序漸進(參考《漫談讀書二十四》);二是要入心。僅僅用腦而不用心是無法領悟文字背後的東西的。既要進入作者的心,也要讓學問進入你的心。

友:怎麼個入心法?能否詳細說一下。

我:比如,去年有個網友問我,《論語》開篇的幾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怎麼解?我回答她:

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般書上的翻譯是:「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是件高興的事嗎?」,如果這樣來理解就說不過去了,人們要問:學習和複習有什麼愉快呢?現在的學生一提到學習什麼政治、外語、數理化等知識就厭煩,對於做作業、補習班等等更是頭疼。這樣「學而時習之」有什麼可樂的呢?

這裡的問題出在「學什麼?」,顯然,孔子這裡的「學」並不是學知識,而是學問。學問是提升心性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為什麼學問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呢?比如,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這裡,孔子談的是交友之道,有益的朋友有三種人: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和見多識廣的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人:邪門歪道的人、讒媚奉迎的人和花言巧語的人。你「學」了這個道理,然後在生活中「時習之」,結交益友,遠離損友,結果你發現自己受益了,這樣就「不亦說乎」了,高興了。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書上的翻譯是「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件愉快的事嗎?」人人都知道,朋友來了一起喝酒聊天的確很開心,這麼簡單的道理還需要孔聖人說嗎?顯然,孔子所說的「朋」不是指一般的朋友,而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討論學問的快樂豈是酒肉朋友在一起胡吹亂侃可比?

為什麼不說「有朋來不亦說乎」,非要加上一個「遠方」呢?尼采說:「更高的哲人獨處著,並不是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著自己的同類。」自古得道之人因為境界太高,他們身邊沒有懂他的人,所以也就沒有交流的人,正所謂知己難求,誰知我心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終於從遠方來了一個知己怎能不欣喜若狂!

像老子和孔子這樣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人一定是孤獨的,孔子在魯國沒有知音,老子在楚國同樣沒有。結果孔子主動去找老子請教,老子看到孔子從遠方而來,當然就「不亦說乎」了。

「遠方」二字既可以從空間距離上來理解,也可以從時間距離上來理解。孔子離我們兩千多年,時間上可謂遠矣。而一旦我們閱讀他的文字感到心領神會,心中快樂無比,那麼孔子就是我們遠方來的朋友。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書上的翻譯是「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難道不是君子嗎?」那麼,為什麼別人不了解孔子呢?難道孔子說的是外語?當然不是。原因在於孔子的境界實在太高了,連得道的顏回都感覺孔子的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難以把握。而一天到晚跟著孔子的子路就更看不懂了,所以他經常誤解老師,搞得孔子不得不賭咒發誓。那麼,世上還有幾個人「知」孔子呢?

子曰:「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也就是不要與資質差的人談論高深的學問。因為他們聰明而沒有智慧,所以聽不懂,弄得不好還會嘲笑你。老子也提醒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你和愚蠢的下士談道、心、真假我、命運、本體等等高深的學問,他們會自作聰明地哈哈大笑,說你是迷信。所以,老子和孔子都不和別人談形而上的學問。

這是孔子的經驗之談,他周遊列國的過程中遇到很多中人以下的愚昧之人,因此孔子常常被辱。面對人們的不理解,孔子並沒有生氣,他說,難道別人不理解我,罵我是「喪家之犬」,我就不是君子了嗎?或者說,他們不懂我,但我並不生氣,這不正是君子應有的修養嗎?孔子的這個境界就是老子說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萬物一體,一視同仁,同體大悲。

好,現在我們把這三句話完整地看一遍,書上的直譯是「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是件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件愉快的事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難道不是君子嗎?」如果僅僅從文字上來看,第一句說學習,第二句說朋友,第三句說人不知,三句話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如果這樣解釋不僅索然無味,而且遠離了孔子的本意。

如果我們用心體會孔子的心就能夠發現三句話是前呼後應緊密相連的。前面學而時習之是說一個人做學問的樂趣,接下來是和知己朋友一起探討學問的樂趣,再接下來,遇到不了解自己學問的人也不生氣。前後一連接,你看,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吾道一以貫之」的孔子嗎?

要知道,古文是刻在竹簡上的,所以文字特別講究凝練簡潔,我們要把它舒展開來理解才行。如果只是盯著這幾個字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會遠離本質,而且特別無趣。人們經常說經典枯燥無味的原因就在這裡。

我在《正本清源話中庸(十)》一文里談到,聖人智者都是快樂無憂的,他們活活潑潑,文質彬彬,自由洒脫,風趣幽默。我們看聖人的經典就要像聖人一樣活活潑潑的,不能死讀書,讀死書。

友:謝謝老師,天瓶老師解孔子可謂以心印心,心外無物,並非尋章摘句,皓首窮經的學者所能為也。孔門之學解的好,不是死認書,誠乃最高讀書之法!

我:以心印心,可謂知我也。

友:謝謝老師的耐心說法。最後還有一問,讀經典時經常遇到一些難解的語句,查閱眾多古人今人的註疏也弄不清楚,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存疑嗎?

我:存到猴年馬月呢?哪有那麼多時間在文字上糾纏?前後聯繫起來推測一下就可以了。這種訓詁考證鑽牛角尖的事是專家學者乾的活,他們是靠這個吃飯的。記住,我們做學問的目的不是成為專家學者,也不是為了出書、講課、賺錢,而是「為己」,是為了自己搞清楚宇宙人生的真相,去私慾,去習性,獲得覺悟後的快樂。

我舉個事例吧。還是以《論語》的第一篇為例。「學而」裡面有幾個自古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句子。

1、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自朱熹起就沒有說清楚,我看把它理解為交忠信之友,「三人行必有我師」就行了。

2、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年無改父之道」,什麼是父之道?爭議很多。我的觀點就是,不用管它,理解為正道就行了。要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不要巧言令色。

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也是眾說紛紜的句子。我看抓住信、義、恭、禮四個字就行了。按照這四個字為人處世別人會親近你,認可你。你如果不懂這些辭彙,但也能做到與別人不失其親,這樣的人「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一個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識事,這就是為人處世的學問。

總之,讀經典不要執著於文字,邏輯思辨只是隔靴搔癢,要用心和作者交流才是關鍵。如果學問不入心,你就是把全世界的書都背下來也不過是個圖書館而已,大腦里裝了一堆知識,心中既無智慧也不快樂,這就不符合孔子說的「學問為己」了。大概這樣吧。

友:謝謝謝謝,受教受教。

我:不敢不敢,客氣客氣。


門檻什麼的還沒資格說,自己感覺一直沒有登堂入室。讀經典,大約是讀《中庸》的時候有了一些感動,從此建立了對古典典籍的尊重和喜愛。


為了國學而談國學,為了復興傳統文化而學文化,力弱

為了人生而學國學,為了解決困惑而解讀經典,力強

找准內心的著力點,再找一個好老師,或是好書,就行


謝邀,其實我沒找到門檻,找到我師父以後才知道,經典不是知識,用學知識的態度無法讀懂經典,讀經典首先要找到經典的語言模式。舉例來說:佛經里的東南西北,東方是初發心,南方是正確的修行方向,西方是成就,北方是饒益眾生。也就是說,在東方初發心,然後一路向南,成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了以後要饒益眾生,所以北方叫不空成就如來。這個方位並不是實際的方位,而是用來表法,所以如果用求知識立場,就會去找西方極樂世界,哪個西方呢?要搭飛機嗎,還是宇宙飛船,無有是處啊。

讀懂了經典,就可以用來指導生活,佛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你能簡單化,煩惱哪裡來?從知識來,知道的越多,煩惱越多,生活其實沒有那麼複雜,能夠安於現實,能夠欣賞和享受當下所擁有的,就是幸福。

當然,如果說要想去追求真理,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那只有去修行了,這裡就不談了。


看紅樓夢的時候,那時高三,每每下課或者不想學習,便到紅樓放鬆放鬆。高三畢業,偶然結識了四庫全書,論語部分我特別喜歡。進了大學,學習書法,也看看道德經詩詞。現在讀研,在我書架,國學類的書竟比專業課的還多。從中獲得的喜悅良多且醇厚。


推薦閱讀:

民國時的國學大師們的學問,現在還有傳承嗎?(誰是代表?)那些國學大師們的學問對現實社會有著怎樣的影響?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什麼意思?
你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種思想是否正確?
中國學的哲學概念「道、法、術、勢」怎麼理解?四者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另可加一個「器」(系統)來一起分析

TAG:閱讀 | 國學 | 傳統文化 | 佛學 | 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