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我一直對儒家很感興趣,(好吧,其實我論語都沒讀過)我一般是通過看小說來了解的,自己思考了很久,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禮義仁智孝,還有信,儒家通過這六點為基礎發展出中華兩千年的道德觀,用來衡量每一個人,形成一個巨大的網來網住了億萬人。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規範了每個人做事的規則,一旦逾越就被千夫所指,舉個例子:發乎於情,止乎於禮。(我說的是以前→_→)孔夫子希望帝王用他的這一套道德規範來規範每一個人,來達到他理想中的社會,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站在現代文明的肩膀上來看,孔夫子的想法依然是非常偉大的。 以上,請指正。
首先,儒學是傳統中國兩千多年的意識形態,不歷史的看,都是盲人摸象:
徐曉軼:很多人說中國統治者秦以來都是靠《商君書》治天下,難道不是靠儒術嗎?有沒有高手來深度解讀?
如我在下面的回答中所說:
徐曉軼: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為什麼孔子不同意?
儒學有本有用,而由於儒學在傳統中國長期的規定性存在,很多人就把用當做了儒學的本,如題主自己就表現的很明顯,論語都不看,只通過小說就來思考儒學的核心價值觀,也正如這個問題下的很多回答一樣,都是憑印象來解讀儒學。
當然,正如我在下面的這個回答中所說,這是儒學自己的問題,不需要批評者懂儒學:
徐曉軼:現代人是不是把傳統文化中的惡都歸結到儒家身上了?
儒學作為傳統中國兩千多年的主流意識形態、作為中國精神的代表,在中華民族危亡之時,沒有或是沒能再次起到核心的中堅力量來救亡,放棄了自己的一直以來的責任,所以今天的儒學被民眾整體上鄙視很正常,這和批評者讀沒讀過儒家經典、有沒有足夠的儒學水平沒有關係。是儒學自己把自己打倒了!
對此,儒學需要反省、需要自我批判、更需要自我的努力奮鬥,而不是坐在這怨天尤人:
徐曉軼: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對儒家?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徐曉軼:中國古人對命的觀點是什麼?
儒學的核心自然是仁,仁者愛人,就是本能的與人為善:
徐曉軼:《論語》中孔子各處所述的「仁」是否有、有怎樣的統一的精神內核?
徐曉軼:為什麼孝是仁的基礎?
徐曉軼:為何孔子用個quot;恕quot;來歸納他的教學,而不是quot;仁quot;?
我所理解的儒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精神經由兩千年來的志士仁人而凝聚為中國精神:
夫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夫子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夫子曰: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中庸曰:極高明而道中庸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孟子曰:義之所在蹈死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
夫子曰:君子如玉
最後,再附三個之前的回答,不管他人如何看儒學、如何視為敝履,在我,儒學自有永恆的價值所在:
徐曉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讀後有什麼感悟?
徐曉軼:為什麼儒家影響中國數千年卻並沒有發展成一種宗教?
徐曉軼:全球文化範圍內,五行生剋是中國傳統文化獨有嗎?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區別於西方邏輯思維的根嗎?
核心價值觀就是:我能做,你不能做。
翻譯過來就是,你要殉國,我要去跪舔
說成大白話就是:反賊李定國要為大明流干最後一滴血,儒家理學大師孫之獬要剃髮易服,
黃色小說就是:你們要三從四德,我們要為攝政王艹皇太后找理由,要找的不上都對不起孔夫子
玄幻小說就是:衍聖公對著漢唐宋元明清的皇帝說,我們儒家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忠君愛國
歷史就是:南方的某家族,深的儒家真傳,;歷經宋元明清四代,代代高官厚祿不絕
事實就是:儒家和我大清的奴才哲學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不要扯什麼你沒讀過儒家經典不配說儒家
我大清一群一個字都不認識的野蠻人。你們一群熟讀儒家經典的理學大師們不都在跪舔野蠻人如同哈巴狗還生怕跪舔的不舒服么?為了能更好的跪舔野蠻人,皇帝給前線撥一萬人的款,我們這些儒學大師扣的就剩下一千人,極大的幫組的野蠻人快點進來,我們這些儒家大師好快點跪舔啊!
綜上:就是一群沒有任何長遠觀念,的一群在啃大樹的寄生蟲,都知道會把樹啃到,但是說不定這一口不會倒呢?
再說了,這樹到了我們還可以換下一棵樹嗎
反正法家農家墨家兵家等等都被我們殺光了,你不用我們還能用誰
然後在西方文化進來的時候········
呵呵,西方文化如同捏臭蟲一樣捏死了儒家·····哦呵呵呵呵呵
歷史上的例子就是:不管是洪秀全還是孫中山,造反都得學西方了
這還是那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華夏嗎???
不是了,已經被儒家毒害成一個大糞坑了····
我可以說是維護封建統治嗎孔子生於春秋末期,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大變革從經濟上來看:社會生產力提高,封建土地所有製取代井田制政治上諸侯爭霸破壞奴隸制的舊秩序文化上由於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思想活躍繁榮,產生了百家爭鳴,其中就有儒家(如果我現在有高三的歷史筆記本,就不會去百度這些 )諸侯爭霸需要變法,例如法家人物商鞅,主張嚴刑峻法,秦國強大以後,被車裂而死,但是他的政策仍被推行,而孔子的儒家主張(仁、禮即等級等等不被統治者認同)不被統治者推行,但遊歷各國講學後來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何成為主流思想,因為統治者需要必然,一開始的法家的嚴刑峻法會激化矛盾,後來儒法並用(好像是 )
到了漢朝儒家思想獨尊,也是統治者大一統的需要
後來的理學心學也是儒家的一種,強調三綱五常倫理道德,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利於控制思想,維護封建專治統治只學過高中歷史,大學的英語專業(而且已經忘了,好多都靠百度 )其實看過《大學》《中庸》的話,思路就比較明白了,我說說我的見解:儒家基礎:仁。仁就是人,所以儒也是人需。儒就是「人道」。道德觀:天命謂之性。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人要「率性」,遵從自己本身的稟性。性具體表現就是仁義禮智信那些了。儒的最高道德: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中節謂之和。庸,常也。儒家目標:至善。大學之道是什麼。明德,新民,最終止於至善。什麼去追求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開始修行,以身作則,最終使天下太平,即從個人的至善到天下的至善。修行方法:從內到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禮:親親之差,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禮的作用: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所以禮就是由你真心認同以上觀念,順從「人」本身,並為了追求至善所產生的規矩吧,由內及外,最終天下大同。
在現在看來,禮彷彿成了一種約束別人流於表面的東西。但禮並不是那種為了社會看似穩定而帶在人身上的枷鎖。儒家無時不刻強調的是追求至善,遵從本性,穩定也是從內心到整個社會的平和。要說怎麼成了後世那樣,只能說這種至善太過於完美主義,實行起來太難。所以說勿忘初心,對個人來說先從修其誠,修其真開始吧。參考《大學》《中庸》《三字經》《禮記》才疏學淺,希望多交流^_^那個題主,你連論語都不想去讀,然後聲稱自己喜歡如家,最後自己根據文學作品給如家定了6點要素。
你這真是快捷型的如學大家!首先回答,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仁。
孟子以正反辯論的方式限定了什麼不是仁,並詳細論證了義。陸九淵在宋代恢復了孟子的仁義。王陽明將智冒出來、提上來,去突出那個仁。王學左派流入狂禪不足為道,明末劉蕺山改正王學流弊,發展了慎獨的功夫。所以兩千多年來,儒家講來講去的只是一個仁字。只是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任務。
仁是什麼?就是忠恕之道。就是一個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一點都不能偏,不及則成了困囿於知識領域朱熹門徒,太過則成了王學狂禪。儒家也有自己之天道。
其次說點題目無關的。我在打敗了一個黑儒的貴人,又會有千千萬萬個貴人站起來。他們張口即來、不學無術、毫無論證、不成體系、意氣用事、預設立場。以往我還會仔細分析他們的邏輯,心平氣和地討論,直至對方啞口無言。他們中的大多數,如果放在古代中國,又都會毫無疑問反異教,尊儒學。說到底,只是在名詞的範疇打轉、樹靶子、泄情緒。一說西學都是停留在啟蒙運動的思維境界,以康德前的邏輯思維坐地劃牢地分割國學。一說到儒學都是封建統治工具。一說到辯證唯物主義還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打砸孔家店的水平。你們的主子已經開始反思傳統文化了,你們還拿著對日本車氣魄對待自己民族的文化血脈。所有真精神、真智慧,幾乎被他們的智力免疫系統所隔絕,或者有一點苗頭就通通被滅殺了。
這種人的高級版是善於運用搜索論文這項技巧,所有辯論都搜完關鍵詞後,整段整段拿論文上來砸。「你甭和我爭辯,先過了這些大家的一關吧」。哪怕這些論文有些觀點是反對其本身觀點的,有些因為不同論文拼接而自相矛盾的,他不管。他玩的就是這種著作等身,哦不,引用等身的快感。譬如 @玉藻前
這種人的薛之謙版較多。其特徵是善於立人設,在儒家問題上,信手拿來初中歷史教科書水準(加註釋)對於儒家的唯物辯證分析,輔以學了三表哥皮相的粗鄙之語,嬉笑怒罵皆不成文章。其評論區烏泱泱一片蒼蠅聚糞而舞。立人設是為了盈利還是其他我是不知道了。為什麼我說他立人設?因為引用等身的辯手尚願意與我假認真地討論,薛之謙辯手則從不回應我的問題。
我現在已經冥冥覺得這個法子無用了,苦口婆心太過勞心費神。我對於在當代弘揚儒學也無頭緒。人總歸要成長,今後學儒學、信儒學的人該如何真正弘揚儒家宇宙,乃至於道家、佛家的智慧、般若。還是要好好反省的。真儒的核心價值觀是「吾從周」,為此要堅決同秦制鬥爭,毫不妥協搞革命,絕不屈服強權,與軍國主義暴政不共戴天,追求捨生取義殺身成仁。
荀子開始「法後王」,宣揚王道,制天命而用之,為強權找合法性,已經儒法合流。後來董仲舒把法家的「三綱」搬過來。人家孔聖人的「君君,臣臣」,說的是君要有君的樣子,臣要有臣的樣子,如果君沒有君的樣子就應該推翻他,你這君為臣綱是啥,不就是讓人跪舔強權、對君王絕對忠誠?從此儒家正式變成了外儒內法的大盜鄉愿修正主義,簡稱偽儒。
偽儒的核心價值觀是法後王、唱讚歌、跪舔君主、愚弄百姓。
兩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兩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唯大盜利用鄉愿,唯鄉愿工媚大盜。二者交相資,而罔不託之於孔。被托者之大盜鄉愿,而責所託之孔,又烏能知孔哉?
偽儒們為強權唱讚歌,唱了兩千年,誰有權就給誰唱。剛剛還在跪舔前朝罵新朝是反賊、土匪,立馬就能轉過頭粉飾新朝罵前朝是暴政。後面的人為了標榜自己是真儒,使勁罵開頭的秦,彷彿罵得越狠自己就越正統。
來看幾種儒生吧:
- 孔子八世孫孔鮒帶著「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參加陳勝起義軍,最終敗給了章邯,殺身成仁。我猜假如孔子、子思、孟子等人活著,也會加入農民的革命隊伍吧,但荀子不會。
- 叔孫通靠曲學阿世、諂媚暴秦在秦朝混得不錯,秦亡後有奶便是娘,「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最後成為漢朝「儒宗」。
- 轅固生天真地以為真儒能繼續當顯學,鼓吹湯武革命,暴君天下共誅之,那以後豈不是要繼續革命?漢景帝趕緊打住「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讀書人啊,不搞革命沒人把你當傻子!我們劉家已經從革命黨過渡為執政黨了!這個政治敏感話題不準說了!
- 韓程朱罵荀子,其實他們跟荀子一樣都是維護專制統治的。偽儒們罵荀子,只是因為還沒接近權力,等權力找上來時立馬卑躬屈膝搖尾乞憐,就是一個屁股問題,非要搞得像思想、學術之爭。(雖然我個人非常喜歡韓愈的文章)
偽儒們不敢像孔鮒那樣投身革命取義成仁,也不敢像轅固生那樣講革命順天應人推翻暴政,只好學叔孫通拋下臉面被人強姦了還要跪著一邊唱讚歌一邊舔。
沒辦法,誰讓你當初向專制統治妥協了,革命是不能有一絲妥協的。
他們充其量就是搞個天人感應自欺欺人,弄點讖緯之學裝神弄鬼,上天來決定一切人包括君王的命運不用人來革命。開國的君王都喜歡,這是用神學給我找合法性啊!後來君王煩透了其中改朝換代的謠言,老子比天都大,天不決定老子的命,你們這群天天散播謠言的神棍去死吧!於是偽儒們連讖緯都搞不成了,徹底淪為看門狗。
上者指鹿為馬、下者難得糊塗。
偽儒對上面越來越乖,越來越圓潤,
自己越來越佛系、道系,搞起來玄學、心性之學,
對百姓則極盡愚弄奴役之事,越來越偽善、麻木、冷血(最後竟然搞出弟子規這樣的大毒草至今仍在危害青少年),
殺幾十萬革命群眾還能被捧成內聖外王,呸,什麼東西~
至於孔子本人,經過改造後已經對下面符號化、對上面無害化,就像毛澤東。
毛澤東說:
「到現在孔夫子已經不是當年的孔丘本人,歷代的統治階級都給他梳妝打扮,根據統治者的需要,用魯迅的話說,後邊講的孔孟之道,是御用文人經過梳妝打扮過的孔夫子,他們就是以這套思想來束縛統治人,是思想專制的工具……你看看歷代,革命的時候都是對從批孔開始,等到他掌權的時候,都要把他請回來,幹什麼呢?把他作為對人民統治的思想專制的工具……我們共產黨人,也是從批孔起家的,但是我們(此處省去100字)。」
儒家/儒教的核心價值觀共有十項,可稱為儒教十誡,如下(節選自「淺談中國人的信仰」):
……
1、尊重知識、重視教育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是最重視教育的。孔子最重要的尊號是至聖先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由此可見一斑。對知識的渴望、對教育的推崇,是我們中國人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的。《論語》開篇是「學而時習之」;童蒙讀物《三字經》開篇就講不教性遷、玉琢成器之理,並舉孟母、竇燕山之例;童蒙讀物《千字文》收尾之句是「孤陋寡聞,愚蒙等誚」;這都是中國人最希望教給孩子的道理。
滙豐2016年發布調查報告《教育的價值:未來的基礎》顯示:「中國內地父母對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視程度名列全球第一……子女教育支出最為剛性……如需在財務上進行取捨,……有近六成(59%)內地受訪父母表示,子女的教育經費是他們最不可能削減的支出……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2%)……幾乎所有(97%)的中國內地父母都是自己承擔子女教育所需資金……幾乎所有受訪父母都希望子女進入大學深造。」
中國人所渴望與推崇的知識是廣義的,並非僅僅是腐儒所謂的道德文章。周代官學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包括道德禮儀、體育作戰、識文斷字(以明古史時事)、以河洛三易為代表的古代數學與哲學,這應該是對全面素質教育最早的闡述了。在古代中國,除了經史文章,醫、卜、相、數、百工等在中古以後,也是社會普遍認可的體面職業。在今天,「讓孩子學點手藝」以免「一輩子打短工」,也是愛子女的父母們的共識。
2、勤勞與艱苦奮鬥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的勤奮是舉世聞名的。勤奮是基於對生活的通盤考慮與計劃布局而自我控制懶惰與慾望,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微觀生活上的映射,素為儒家崇尚。如孔子讀書,「韋編三絕」;如孔子見宰予晝寢,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如《孟子》中:「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朱子家訓有云:「黎明即起,洒掃庭除」等。
勤奮是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非洲人坐擁大片優良土地,不事勞作,故窮困甲於天下;歐洲人如今不尚勞動,故發展疲態已顯,我們中國人,只要有穩定的發展時機,我們就能憑藉艱苦奮鬥,在幾十年間出人頭地、家興業旺。例如在印度尼西亞,華人占人口不到4%,但卻操控了40%以上的經濟。這些華僑的祖先當年下南洋一般是先在碼頭當搬運工,攢幾年錢就經營雜貨店,從事本地人嫌累不幹的活計,從五毛八毛的掙起,兩三代就成為富豪。
3、處事執中
按儒教學說,執中是處理問題的最高智慧,大到治國理政,小到日常瑣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均可以、並應當應用。執中的含義大致為恪守中道、無過無不及、執兩用中、和而不同、通權達變,其反義則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簡單思維方式。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說明做事前明辨左右,隨後在左右之間的某處取一個合適的點著手,這是聖人傳下來的大智慧。
這種思考處事方式便是儒家十六字心傳中的「允執厥中」,也即是簡單意義上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無上大道,是只能接近但永不能到達的最高境界,值得為之努力。《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道又是極易入門、萬事可行、行必有果之道。《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即人皆能行之。
4、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看重親緣紐帶
在中國人心中,「四世同堂」是一個美好的褒義詞;在中國人心中,「天倫之樂」是最美好愜意的享受。孩子是生命的延續,從生理角度看,舉世皆然;但從心理角度看,其他文明族群少有像中國人這樣看重親緣紐帶的。春運這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是最好的證明。
儒教要求人們講孝悌和慈愛。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簡言之: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另一方面,儒教所謂的孝悌並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孟子》:「申之以孝悌之義……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詩經-小雅-棠棣》:「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論語-顏淵》:「父父子子」。以親情為紐帶能夠締造最為穩固和強大的家庭關係,推而廣之則可以構築穩定和諧的社會,這是儒教的要求,也早已被中國人全體踐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對家庭成員的稱謂是最多的。英文cousin,就把你同一輩的親戚(堂/姑表/姨表 兄/弟/姐/妹)都包含了;英文grandmather,就把你奶奶輩的女性親戚(親/姑/舅 奶奶/姥姥)都包含了。這些都說明了這一點。再舉個例子,我國廣大農村住宅裝修的時候,常常會在大門上方用瓷磚貼上「家和萬事興」,亦是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重視家庭的明證。
5、有以「智仁勇」為核心的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即是修身。修身是持續進行的自我完善,一向是儒教的核心要求,如《大學》有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周公《誡伯禽書》:「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諸葛亮《誡子書》:「靜以修身」之類,皆屬此意。
儒教所要求的修身,其核心為「智仁勇」。《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仁,指仁愛,是最高的道德原則,要求從自身、到親人、到眾人,皆要關愛、愛護。唯仁者能無敵於天下,《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中蘇氏曰:「……孟子以來,自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秦晉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殺不已,故或合而復分,或遂以亡國「。知,通智,指智慧。人非生而知之,需學而知之,故智慧要從學習中來,《中庸》:「好學近乎知」,不亦宜乎?勇,即勇氣,儒教不好小勇,《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
故,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在同等條件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道德水準。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普遍是最友善、犯罪率最低的族群。另一方面,在危急關頭,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又是最勇敢強大的群體,這也使得我們成為了全世界主要上古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的,能夠在數千年間保持種、地、文不變。
6、有「治平」的抱負
儒教希望每個受教育的人都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
《大學》為《四書》之首,《大學》對學者的最高要求便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賓士天地、以明明德於天下。故朱熹倍加推崇《大學》,以斥貶世間神道虛妄之教、短視功利之學,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云:「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閑,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於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閑。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前文說過,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源自五帝三王歷代先賢的聖言聖行,其人皆以天下興衰、百姓亡苦為己任。例如伊尹,事見《孟子-萬章章句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湯使人以幣聘之……(伊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這是一種內在的、強大的、潛伏的、有追求的精神力量。在這種自我甚至難以覺察的力量的帶領下,即便是快餐文化產品的領域,我國的網路小說也體現出了與美劇、日漫等不同的特質,格局和故事背景明顯超越對方,主角的行動力、責任感、拼搏心平均也超越對方,甚至出現「位面」這類概念(私以為,位面不用於平行世界,是比平行世界更高的存在)。
7、士大夫治國
儒教主張,治理國家需要特殊的人才,即官員行政應是一種專門的職能,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這種思想,加上上節所說的抱負,逐步地變成了中國「士大夫治國」的特點。士大夫是一個特殊的、相對固定的、不因政權更迭而改變的階層,是知識分子和官僚的混合體。士大夫直接接觸、管理人民,並將可能危害人民的力量(即國家暴力機器)與人民隔絕開,形成一個特殊的中間層,儘力使人民安定、使社會有序。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同樣主張專家治國論,他認為國家政權應該讓經過訓練、有知識才幹的人來管理,反對選舉民主;同時他還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治國人才。可惜的是,蘇格拉底死於民主,西方世界從此(或許到伏爾泰?)再無專家治國論,數千年來其人民或是被國王/教會/領主實行混亂的領導、或是手握選票看著走馬燈般演出的商人政客。
進一步的,為使士大夫階層更加「精英化」、並增加流動性,儒教中國還發展出了科舉這一舉世罕見的制度。科舉符合儒教基本理論,絕非後世所妄議的制民之策(亡唐者黃巢、亡清者洪秀全之流,科舉未能成為其全部志向,讀者宜推敲分辨之)。以科舉為代表的「競爭性官員選拔考試」更被英國所學習,成為如今西方世界低級公務員的錄用方式。
8、推崇規則、秩序、穩定
儒教在社會生活方面的最高理想是具有良好穩定的秩序,也就是和諧,而「禮」和「化」則是達成這一目的的兩種手段。禮,是行為的規範,以某種恰當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頒行天下,人民踐行之,則可以逐步獲得穩定和秩序。「化」則是針對不能尊禮的人而行的,其意思是教育、改進、感化,既不放任自流使社會有失序的風險,又不似天啟宗教實行強制手段。其實行,兼顧了人與社會的雙重利益。
舉例說明,除法律外,於民間則廣泛存在家規和鄉約,皇權不下縣,然民間有三老;於朝廷則有成憲,自古君權、相權相互制衡,力求決策穩妥恰當、力求避免獨裁引發失序(重點說明:自漢朝以來,中國核心政權的主流絕非獨裁政治)。相權之相者,前文所述士大夫之所尊者也。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不輕易破壞秩序。遵守秩序則行事成本低、推翻破壞則代價極大,且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並不容易。但當秩序帶來的痛苦達到閾值時,則中國人會選擇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此即儒教所讚揚的「湯武革命」。
9、大一統
自上古起,中國人就有著強烈的國家統一觀念,其後的儒家繼承並發揚之。《詩經》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春秋公羊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董仲舒是大一統思想的積極踐行者,其立論深刻的影響了接下來兩千餘年的中國政治格局與中國人思想。大一統,即是政治上的,也是思想上的。
政治上,有鑒於三代諸侯攻伐及七王之亂,以晁錯、董仲舒為代表的當時學者,主張政權統一、以郡縣制替代分封制和半分封制(郡國並行制)。這一舉措的施行,使得漢帝國的行政成本、分裂隱患大幅降低,使得漢帝國的動員能力、抗風險能力大幅提高。進而使得接下來三百餘年不僅無嚴重邊患,還有力拓邊;內部除王莽之亂外,基本無內部的戰亂,保證了政局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應當說明,罷黜百家,並非焚書棄智的禁止百家之學,而是在國家中央政權層面上以單一思想作為價值觀和指導思想,這也是儒教組織化和國家化的開始;至於獨尊儒術,所尊的儒也並不是原教旨主義的儒學,而是以儒學為核心,充分吸收了道、法、陰陽五行等百家學說的新學說,從這個角度來講,儒學又是與時俱進、包容兼收的。思想上的大一統,使中國人道德準則、行事方式趨同,增加了內聚力,為後來的一個個盛世奠定了基礎,也使國家統一被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所認可。
10、天人感應與人本主義
天人感應之說,起源自《尚書·洪範》:「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意思是說君主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的變化。子曰:「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孟子》:「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以上,皆表明代表著最高力量與決斷的「天意」與居於其下的「人世」存在聯繫,「天」就是儒教的最高神。
天人感應的第一層的字面含義,是君權神授。即帝王是上天所派授,統治萬民。帝王德行善,則上天嘉之,不善,則上天罰之,《詩經-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這一層含義與天啟宗教和很多上古文明的信仰是一致的。然而,這不是儒教對天人感應的真正定義。
儒家對天人感應的真正定義,也是對天意、天帝的真正定義,即:天即是人、天意即是民心。《孟子-萬章章句上》:「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天與之……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可見,最高的神是天,而天其實就是人。這是儒家學說中的偉大的人本主義,拋棄了制裁萬物、不可捉摸的人格化的神,而代之以人民,即全體人民就是天。對此,毛澤東有一個十分經典、恰當的論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此之謂也。
以上十條。
韓愈:「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聖人者立,然後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義,教莫正乎禮樂刑政。施之於天下,萬物得其宜;措之於其躬,體安而氣平。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文武以是傳之周公孔子,書之於冊,中國之人世守之。」
自上古至於今,以上十條所代表的儒家道統早已深深刻印在中國人心中,這就是中國人的儒教信仰。儒教信仰根植於我們內心,是我們道德、觀念的來源,決定了我們政權、社會、家庭的結構。儒教信仰早已默化於中國人心中,這種默化是如此之深,如果不仔細思考發覺,多數人甚至不會注意到。在儒教信仰的指引下,中國成為了全世界唯一的延續數千年至今的古代原生核心文明,並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時期成為最強大與最先進的文明,成就與信仰是如此的偉大,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
……
————————————
向各位讀者推薦我的兩篇文章:「淺談中國人的信仰」與「東亞人群的特徵、及其在人類演化中所處位置的討論」。這兩篇文章分別從心靈和肉體的角度分析了以漢人為主體的中國人(或推廣至東亞人)的獨特性,可以理解為新時期下「華夷之辨」的小小註腳。歡迎批評指正。
儒家核心價值觀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二、中庸持平,守中和諧的生活態度。三、天地君親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觀念。四,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的生死觀。五、仁者愛人,上下相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觀。六、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觀。七、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鬼神之會的人本思想。八、天行有常的天命觀。九、為國盡忠,為家盡孝,敬天法祖的家國觀。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生育觀。十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十二、立功,立德,立言為標準的聖人觀。十三、君者,民之通約的社會契約思想。暫時想到這些。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說在字面上的價值觀,離不開忠恕,離不開仁愛。但是在它的背後,我以為儒家本身是不存在所謂的正確價值觀的。忠恕,是讓人人和睦,仁愛,是使社會和諧。但是,儒家不是宗教,它教你的,是讓你成為你自己。我以為,儒家是真正崇尚理性的。它充滿了情境性與選擇性,沒有給你具體的框縛,人心往裡,無外乎自省自覺耳。
儒家的核心價值觀只有一個字——仁。道德義利孝悌忠恕禮樂恭敬敏勤儉慎惠...是仁在各個領域的具體表現。
仁是人性中的精華,人之核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的「幾希」。仁反映在自然規律為道,天生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仁反映在價值觀為義,義者宜也。仁反映在行為規範為禮,禮者理也。仁反映在對待父母上為孝。仁反映在對待兄長上為悌。仁反映在對待朋友上為忠。仁反映在對待下人上為恕。仁反映在做事上為樂。仁反映在生活上為安。仁反映在情感上為和。仁反映在言語上為誠仁反映在履約上為信。......儒家精義就在一個「權」字,人之為人也在能「權」
儒學是以人心人性為本位的學問,認為人的心性是絕對獨立、自由的主體和實體。所以,儒學就是心性學。
心性是人的本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心性。唯有意識到心性的獨立,將心性看成絕對獨立自由的主體和實體,人才能真正獲得獨立人格,人才是真正的人。
然而,回顧整個人類文明史,可以發現,在人類所有思想流派、宗教教派中,唯有儒家做到了這個點,儒家之外的任何思想和宗教派別,都不是將人的心性作為獨立的主體和實體,而是將心性的衍生品當成獨立的主體和實體。這些衍生品在宗教時代是神學的理論體系,是神,而在現代則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真理。科學的理論體系與神學的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科學真理和神也並無本質區別。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在整個全球文明史中,唯有儒家思想主導時代的中國人真正實現了人格的獨立,是真正的人。相對那時的中國人,任何文明的任何時期都沒有實現真正的人格獨立,都不是真正的人。當然包括信奉科學真理的現代歐美人,也包括盲目崇拜現代歐美的現代中國人。
目前對現代歐美文明存在的最大誤解是,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唯有這個文明才講人的自由,才講人格獨立。實在大謬,連心性獨立都沒有意識到,連人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它怎麼可能知道何謂自由,何謂人格獨立。既然連知道都沒做到,又如何去實現。
事實上,象基督教時代認為人的自由需要由上帝來保障一樣,現代的歐美人認為人的自由需要科學真理來保障。也可以這麼說,歐美人一直沒有擺脫心靈的依附性、依賴性,基督教時代依附依賴於上帝,而現代則依附依賴於科學真理。西方人之所以重視神學和科學,原因就在於認為它們左右人類的自由,是人類自由的保障。正因為如此,他們開發出繁雜恢弘的神學理論體系和科學理論體系。
現代歐美人已經意識到神學體系是錯誤愚昧的,然而卻認為科學體系是正確理性的。事實上,在儒家看來神學和科學一樣的錯誤愚昧。因為神學和科學都是人造之物,都源自人心,內在於人心,用孟子的話說,都是「義內」的。它們都不是獨立的主體和實體,真正獨立的主體和實體是人心。
人的本質是心性,心性的本質又是什麼?答案是權,或行權。所以儒學可以叫心性學,更可以叫「權學」。「權」是儒家的最核心的要義,是儒家之精義。所謂的心性獨立和自由,就是學會權、行權。一個只有真正明白了權,他才是真正的人。
不理解「權」,就無法理解儒家和中國文明。儒學就是「權學」,中國文明就是權的文明。現代我們學習儒家就是學習儒家之權,研究中國文化就是研究權的文化。
要理解儒家的權,先學習下面五段話。
第一段,《論語》子罕篇第3章孔子說:
「可與共學,不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大意是,可以一塊學習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求道;可以一塊求道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守道和行道;可以一塊守道求道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行權。
孔子認為,人生有四件事:學、道、立、權。按重要性和難度排序,這四者依次遞增。權不僅高於學,也高於道,是人生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事。
第二段,《孟子》離婁篇第17章:
淳于髡(kūn )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本段大意是:一個叫淳于髡的人和孟子辯論,他說,男女之間傳遞東西時不能肌膚接觸,這難道不是禮的規定嗎?孟子說當然是啊。淳于髡於是想將孟子一軍說,自家嫂子落水了,是否要伸手拉他。孟子回答說,不伸手去拉落水的親嫂子,那是禽獸不如。男女授受不親固然是禮,但當親嫂子落水時不應因為有這個禮而不去伸手拉她,這是權。
象孔子認為權高於道一樣,孟子認為權高於禮。
第三段,《孟子》盡心上篇第26章記載: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本段大意是:楊子墨子這兩人在面對世界的態度上,處於兩個極端。楊子主張做事僅僅考慮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沒好處的事不幹,使自身利益受損的事更是絕對不能幹。即便一件事對整個天下有大利益,只要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哪怕是損失一根寒毛,也堅決不做。墨子則相反,主張做事主要考慮天下的利益。一件事,只要對天下有利,自己的付出再大也要做,哪怕自己累得頭髮掉光,腳後跟磨破,也在所不惜。而當時一個叫子莫的人,認為楊子墨子的主張有問題,但他的做法卻僅僅是對二者進行折中和妥協,選擇了一個中間立場。孟子對這種憑藉在兩個極端之間進行折中妥協,而選擇一個中間立場的做法提出嚴厲的批評。「執一」就是死守一種選擇,是極端主義,墨子、楊子均是。「執中」並非是對兩種極端進行折中,那樣會形成一個新的極端,也是「執一」。正確是「執中」是去權,即對事情的本身進行研究分析,然後做出判斷和選擇。
第四段,《周易 繫辭下》第8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本段大意:《易經》這本書不可遠離,要常看,它揭示的道理是,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易經》是通過卦象來揭示這種變化的。64卦的每一卦說的都不是一個定態,都是一個變化過程。譬如泰卦,並非說世界存在一個靜態的、定態的「泰」的狀態,「泰」中是包含著「否」的,也必然會向「否」卦轉化。每一卦中的這種變化又是通過六爻的變化來實現的。《易經》的每一卦是由6爻組成,爻又分陰爻陽爻。象64卦並非靜態的一樣,《易經》的陰陽爻也非靜態的。陰爻並非靜態的純陰的,而是包含著向陽爻轉化的趨勢,陽爻亦然。明白了這些道理後,你就不會對世界對生活固守執著於某種定態。你會開放胸懷,接納變化,適應變化。同時,《易經》也會告訴你如何應對生活和世界的持續不斷的變化。儘管生活和世界是永遠變化的,而面對這些變化的方法卻是恆常不變的。但是,只有明白這些道理的人才能正確做到。
如果對《易經》沒有很深的了解,這段話就很難理解,所以我做了更詳細一些的解釋。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告訴大家,生活和世界是永遠變化的,是複雜的。第二層意思是告訴大家,面對這些變化的方法卻是恆定不變的,是簡單的。
第五段,《周易 繫辭下》第1章說: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本段大意:無論是面對吉的環境,還是面對凶的環境,你只要做到「貞正」就夠了。在吉的環境中,你做到貞正了,吉的狀態就會更長久地保持。在凶的環境中,你做到貞正了,凶的狀態就會向吉轉化,實現逢凶化吉。天地之道就是「貞正」之道,天地就是時時刻刻保持貞正的天地。天地把自己的貞正展示給人,人也應該通過對天地貞正的觀瞻,領悟到貞正的道理,努力做到貞正。太陽和月亮也是貞正的,通過這種貞正,永遠給人類光明。世界、宇宙都是貞正的,因為貞正而存在。
這段話和上段一樣,不深入了解《易經》就很難理解,所以我也做了發揮,儘力讓還沒有讀過《易經》的人能讀懂。
這段話關鍵詞是「貞」,事實上,「貞」也是一部《易經》的關鍵詞,甚至是整個儒家思想整個中國文明的關鍵詞。不理解這個「貞」就不能理解《易經》,不能理解儒家思想和中國文明。
《易傳》自己說,貞就是正,就是守正。但關鍵的問題何謂正和守正?
正就是自然、本然的狀態,就是本性。人和事物的本性就是正,保持本性就是守正。說天地、日月是貞正的,就是說天地會永遠堅持自己的本性。天地、日月的本性是什麼,是生態循環、自然循環。日出日落會永遠持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環會永遠持續,這就是天地、日月在堅守自己的本性,在貞,在守正。
人象天地、日月一樣也有自己的本性,也應該象天地、日月一樣,堅守自己的本性。這麼說,不是基於對天地、日月的崇拜,而是基於對人自身福利的考慮。人堅守自己的本性,在任何情況下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因為這樣可以或者讓吉的狀態更長久,或者可以逢凶化吉。
天地、日月的本性在生態循環、自然循環,而生態循環、自然循環養育了萬物,一切動物植物是依賴生態循環、自然循環而存在的。所以,《周易 繫辭》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也就是說,天地、日月的本性是善的,絕對的善,因為它生養萬物,生養人類。
人類的本心也象天地日月的本性一樣,是善的,絕對的善。也正因為人類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才要堅守。性善論並非起於孟子,自《易經》出現起,就在中國存在了。
好,學習了以上五段話後,就可對儒家之權進行定義了。
權是人心人性的核心屬性和功能,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天生的具備權的屬性和功能。
權也是面對生活和世界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就是時時刻刻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選擇。生活和世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人要在這樣的生活和世界中生存,必須要時時刻刻的去權,去對新變化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選擇,而不能固守執著於某一種定態。
當進行權時,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選擇時,就需要一個判斷標準和選擇機制,這些標準和機制來自哪裡?不是來自人心、人性之外,而是內置、內在於人的心性。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義內」。當我們去權時,去對不斷變化的生活和世界進行判斷和選擇時,依據的不是外在的標準,而是我們自己本心本性中的標準。促使我們去選擇的機制也非外在的,而是我們內心之中 「善善惡惡」的秉性。
所以,中國人一直認為衡量一個行為正義與否的標準就是自己的「良心」。一個人做事,能「憑良心」就是一定是善的。一個人做惡就在於他不憑良心,沒有良心。
良心從哪裡來?孟子認為,是生而就有的,是「不學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明朝的王陽明學問的核心也是「致良知」。孟子認為,人的本心是絕對完美的,是絕對善的。但是,人會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偏離本心,失去本心。所以,人應該設法找回這個被流放的本心,即「求放心」。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王陽明的「致良知」和孟子的「求放心」是一個意思。
人的本心之所以是絕對完美和絕對善的,就在於它能權,具備行權的一切要件。它不僅會判斷和選擇,而且提供判斷的標準和選擇的機制。這體現在孟子為人心所構造的「四端之心」模型。人心是有四個部分所組成: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都覺著我們如何去選擇行動,構成了選擇和選擇機制,是非之心則包含了判斷何判斷的標準。
所謂的「四端」,就是四個發端。四個什麼的發端,仁、義、禮、智的發端。仁義禮智是什麼?不僅是一個人品行的外在表現,而且是善的表現,也是一個社會秩序的表現,而且是善的秩序。一個表現為仁義禮智的人就是一個善人,一個表現為仁義禮智的社會就是一個善的社會。仁義禮智是從人的內心長出來的,意味著個人的善良行為和誰的善良秩序都是從人的內心長出來的。只要人人都按自己的本心去生活,都去順應本心去行權,人人都是善良的人,社會也就是善良的社會。
與儒家不同,在全球文明史中其他任何思想流派和宗教教派,都沒有認識到獨立的心性的存在,當然更意識不到權的存在。他們都不鼓勵人們去權,而是要麼鼓勵人們去「信」,要麼鼓勵人們去「服」。「信」就是對某種理論體系去信。宗教時代,就是對神學、哲學的理論體系去信。現代則是對科學的理論體系去信。「服」則是對武力、暴力的「服」,不服就打你殺你。
現代歐美文明不是基於「權」的,而是基於「信」和「服」。讓你信科學真理,包括所謂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就是那些所謂的自然規律,社會科學就是那些所謂的社會規律。社會規律的核心是權利、民主、法制的規律。「服」就是服從國家的暴力,警察和軍隊是合法的暴力機構,不服就開槍射殺你,或原子彈轟滅你。對於所謂的法律來說,你不信也得信,因為它的背後是子彈和原子彈,不信你也得服,不服的下場就是毀滅。
據說美國是人類歷史至今最文明的國家,最講人性、最尊重人熱國家,然而這個國家卻擁有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殺人武器,可以毀滅全球幾十次。這實在太滑稽。一個時時刻刻在製造和儲備殺人武器的國家,時時刻刻在準備殺人的國家只能是一個絕對邪惡的國家。美國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文明的國家,而是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國家。(微信公共號:新心性主義)
看了看答案大多都在黑儒,心煩意亂卻又懶得辯駁五千年的歷史本應孕育一個偉大的國家,和一個本應有五千年思想深度的民族韓愈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何似也,何似也我覺得《論語》算入門,《孔子家語》這本書才算基本的登堂入室。兩本書結合著看或許更好。
個人覺得,儒家的核心就是」禮「,孔子一生都在克己復禮,追求森嚴的社會等級和秩序。後來各朝各代傳承下來的儒家核心理念也是這個,忠君盡孝服從權威,視僭越為最大的罪惡。當然,儒家也講」仁「,不過這是在守」禮「的基礎上的。這種仁不是基督教那種廣義的仁愛,而是有條件的,為維護社會秩序服務,君王施以仁政,百姓就會安定沒人造反。百姓順從聽話,就會被善待。
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字「偷」不過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只能算是「竊」!
偷竊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企圖通過這種方式壟斷道德解釋權。
一旦這種解釋權落到他們手裡,這衡量標準就有好幾套了,誰忠誰孝誰仁誰義都是他們說的算。
所以就導致了中國歷史上非常奇葩的一幕。
每當政權更替,總會有毀家紓難,捨生取義的仁人義士,也有嫌水太涼,苟且偷生,變節投敵的貳臣奸佞,我相信捨生取義的總體上大概是比嫌水太涼的少很多的。
結果政權交替下的仁人義士,如諸葛亮、文天祥等總能被歷朝歷代當模範供奉起來,可是像秦檜一樣跪在西湖邊幾百年,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卻少之又少。
因為嫌棄水太涼的總能把捨生取義的拉到自己身前,這些模範那偉岸的身影總能擋住這些人醜惡的面孔。
這種行為從孔老二誅殺少正卯就開始了,誅殺政敵無可厚非,殺也就殺了,偏偏要偷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言論,把自己置於道德的高地上裝飾自己殘忍的行為。
所以說偷是儒教精髓一點不假,這種傳統繼承下來,孔老二也遭到報應了,他後世的儒子儒孫們有樣學樣,動不動孔曰孟曰的把他的言論偷了,嘴上說的很漂亮,但是盡干一些能氣死孔孟再世的事情。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仁義道德不會吃人,那些盜取了仁義道德並用來裝點言行的人會。
盜跖有沒有親自噴過孔子我不知道,不過卻是沒噴錯。
孔老二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你看看,哪些人是知我者,哪些人是罪我者,孔老二還是很聰明的。
所以儒教流毒在於這種偷竊的態度,把自圓其說和權威崇拜玩到了極致。
和諧穩定高於一切。
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道德自律(還是借用康德的話語來解釋比較明白,畢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語境。先賢們對系統性的理論描述不感興趣,都是在現實社會中身體力行),也就是:意志為道德立法,這句話能極好的表達儒家的道德觀:我欲仁,斯仁至矣。搬運我專欄的一篇文章來展開一下吧。
截斷眾流、涵蓋乾坤、隨波逐流,是禪宗雲門三句,講得是萬事萬物的道理是真理無所不在,涵蓋在整個宇宙的萬物之中。但每一個個體,都有它的獨有的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這個世界是絲絲相扣,是與世俗相處,隨波逐流的。借用這三句話來分判一下中西道德境界,其表述如下:
截斷眾流:指的是獨特性。從世界哲學的角度出發,道德可以分為他律和自律兩個不同的看法。所謂的他律,是西方哲學的主要視角,意味著道德是和科學一樣,是由各種經驗的外在條件所決定的結果。運用這種道德觀,就有所謂的實用主義、利益至上等等,各個哲學家對幸福、善良等定義做出各種各樣的假設、分析,討論來分析去,最後還是沒法得出一致結論,道德也就成了一個懸空的目標甚至工具。所謂的自律,就是首見於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人的意志為道德立法。人的自由就體現在理智的心可以不為任何外界條件所限制,做出一致的道德判斷,即使是愚夫愚婦也可以毫無困難的做到。關於這個設定,康德有非常精彩的分析和推導,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自律和自由這個理念。同時,在這一點上也就接上了中國儒家的傳統,契合了儒家所一直提倡的心性之學。我們一直以本心、良知、自性等稱謂來表示這個自律的道德,有「知是知非是良知」「反求諸己」「直心是道」等等說辭,並圍繞這一核心觀念展開了儒家學說的整套理論體系。但由於中國學術一直不善思辨,這一理念無法得到系統充分的論證,康德的思辨系統可以作為儒家的極大補充,有助於我們的理解。在這一點上,當下肯定道德的自律,儒家和康德的理論系統都有非常精妙的論斷,各有高下。
涵蓋乾坤:指的是普遍性。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萬物皆備於我」「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等,就是說的這個道德真理的普遍性。它不僅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律令,它也為整個物質世界提供了價值色彩。王陽明有雲「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在道德神聖性的認識上,儒家有著深刻的體認,才有了張載所謂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自我擔當和宏大理想,儒家的踐行者都自覺為「家國天下」的終極目標而努力,有著「存,吾順事;殞,吾寧也」的崇高品德,這也是夫子所云「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博大胸懷。但在康德處,則要依靠「靈魂不滅、上帝存在」的假設來實現道德的可能性和神聖性,無法具備儒家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豪情,其高下立判。
隨波逐流:指的是實踐性。「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這是儒家的一向傳統。從夫子一直到近代新儒家牟宗三等各位先賢,都是在這世俗紅塵中盡心儘力,「道之不行也,吾知之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其義不謀其利」。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後繼,逆流而上,為世間勞苦大眾殫精竭慮,但求無愧於心。正是有了他們,中國社會才會在歷史上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會有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復興。這是天道,也是人道,有志之士就是在這人世間踐行自己的大道,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切。在這一點上,儒家從一開始就是落足於世間,著眼於大眾,是真正的世間法。而西方哲學傳統僅僅將其視為頭腦思辨的思維遊戲,其所謂的哲學家道德敗壞者層出不窮,實在無足以談論「實踐」二字。
知行合一,以道德實踐來說,中國儒學高矣,大矣,美矣,何必自輕自賤?
修己安人
儒家真挺垃圾的。學術的咱沒水平說,看看號稱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台灣,你就知道儒家是什麼玩意了。短於實事,長於嘴炮。
推薦閱讀: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怎麼理解?
※劉詩詩吳奇隆結婚穿的中式禮服是什麼款式,有什麼講究或名字嗎?
※怎麼理解儒為外,道為里,法為核?
※中國人講究中庸,為人處事講究技巧,八面玲瓏,這會不會暗示:玩弄手段是一種傳統文化?又如何把握與變通之間的區別?
※為什麼中國沒有一款特別有名的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