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阿拉伯的勞倫斯?
Not the film, but the figure.
先從電影談起吧。
我是很不喜歡《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電影的,演員太漂亮,勞倫斯本人五英尺三英寸,一米六左右,這在英國恐怕是個很讓人自卑的男性身高。他的身高問題很可能跟他小時候一些怪異習慣有關,比如很喜歡挑戰自己多久不吃飯喝水多久不睡覺之類的,肯定有點影響。反正絕對不是電影里那個高大美麗的男子,矮小且乾癟,話也不多,這種人往往能悶聲發大財。電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種很典型的西方白人優越感,總之西方白人就是上國天使,從天而降來到一個苦難落後的民族中來,帶領他們致富奔小康……沒辦法,六十年代那種黃金歲月,要西方人不膨脹也很難。真實的勞倫斯(以後就簡稱真·勞),對阿拉伯世界的風俗習性有著很深的敬意,而且他自己也很喜歡那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情報官員中只有他能夠贏得當地人信任,並促成英國與哈希姆王朝,也就是費薩爾他爹的起義軍進行聯盟。電影中勞倫斯自己跑去琢磨了一下跑回來跟費薩爾王子說喂我有一條妙計我們去打亞卡巴吧王子欣然同意馬上讓他帶人野去了,這個一看就是電影劇本。那時的阿拉伯起義軍里,費薩爾王子每天要跟個個部落酋長坐一塊喝茶喝半天,一邊跟每個人磨一些特別雞毛蒜皮的事,平衡各方的利益照顧他們心情,就像幼兒園的老師帶一幫熊孩子一樣艱難,作出一個重大軍事決定更不可能這麼簡單高效,勞倫斯就是跟這麼一幫人混熟了以後才慢慢開始施加自己的影響。電影中勞倫斯在帶隊前往亞卡巴路上冒死進沙漠里救落單的人,確有其事,但救回來後不是被簇擁歡呼,而是被訓斥一通,因為發生這種情況,再去找人大多死路一條,勞倫斯只是運氣好。而且這些游牧部落的軍隊基本都是民兵,貪婪且膽小,經常打著打著仗就停下來搶東西,聽到有奧斯曼大部隊了就一鬨而散逃跑,所以隊伍那是相當不好帶。即便如此,勞倫斯在給英國軍官寫的一本《二十七條建議》的內參里也寫道:「不要親自做所有事,讓阿拉伯人自己去干,哪怕幹得馬馬虎虎,也比你親自幹得完美要好……何況在這裡的奇怪條件下,你自己根本干不好。」後來這本建議在美軍入侵伊拉克的時候重出江湖,美軍司令大衛彼得雷烏斯又下發給下面的幹部學習。
勞倫斯是直到戰爭最後階段才真正走上戰場,一戰初期歐洲打得死去活來之際勞倫斯因為考古經歷和精通阿拉伯語被派到英國在開羅的情報部門干一些雜活,但擁有學著背景的他參與編寫的一份內參報紙則體現出他作為情報員的極高素質。他對地區局勢走向的很多判斷預言後來幾乎全中,比如他認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家只能通過武力維持,指出當時盤踞在阿拉伯半島上的一支極端瓦哈比派別的領袖伊本·沙特以及瓦哈比派的危險性(這支派別後來建立了沙烏地阿拉伯又是恐怖主義源泉),甚至預言到了美國進入中東地區將陷入困境等……從這點上看,說此人是戰略家不為過。
但不管他跟阿拉伯人關係再好,他肯定是為英國服務的,他只是堅信阿拉伯半島的起義成功建立的大阿拉伯國家是英國需要的盟友,從這點看他要比當時英國那些短視的政客要高明得多。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中東至今的亂局幾乎都是當年一幫旁觀者搞出的禍事。本來事情很簡單:費薩爾和他爹作為宗教領袖,揭竿起義,英國出錢出槍炮派顧問,大家一起打跑土耳其人,建立一個地區大國,成為英國盟友,少不了英國好處。這是已經有協定的,但這個協定肯定會觸犯法國對敘利亞的利益訴求。這其實沒什麼,法國當時正自身難保,根本沒工夫管中東。英國突然冒出一個叫馬克塞克斯的貴族混混,口才很好,年輕人嘛很有幹勁,跑去跟法國外長又簽了個協議,讓英國和法國都在這一地區圈一塊地,阿拉伯人嘛就隨便打發到沙漠里的不毛之地就行了,這就是《塞克斯皮科協定》。
就這還沒完。
猶太人也是幫惹不起的主,猶太復國主義開始興起,不斷有猶太人往巴勒斯坦地區移民,英國的猶太人勢力也很強大,別的不說,羅斯柴爾德就惹不起,家大業大英法德都有勢力的羅勛爵哪天不爽了拿錢玩死英法兩國不是不行的。結果因為這個又簽了一個《貝爾福宣言》,宣言說英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家園。注意是「家園」,也沒說讓你建國。這種小聰明玩多了遲早是要砸招牌的。當時的英國政府可以說干遍了一切蠢事,什麼便宜都想占,又什麼人都不想得罪,這跟作死無異。
勞倫斯知道英國簽了《塞克斯皮科協定》之後便打定主意要讓費薩爾一家的阿拉伯起義軍率先拿下大馬士革,還冒著叛國罪的危險把協定內容提前告知費薩爾,可以說既是為了仗義,也是想通過這邊的戰果破壞協定。只要阿拉伯人自己打下來地盤,就有話語權了,後來在英國幫忙下也確實辦到了。這時一戰也打完了,大家一起到巴黎分贓。巴黎和會是個什麼德行就不用多說了,英法首相開會前就中東局勢私下聊了幾分鐘馬上就定了——基本就是《塞克斯皮科協定》的放大版,阿拉伯人猶太人一邊涼快去吧,中國一個主權國家在會上都被人宰割,何況一群連國家都沒有的人?費薩爾出席巴黎會議,勞倫斯擔任他的顧問,對於兩人來說巴黎會議無異於打臉會。
勞倫斯辭職回家,經常「呆坐一上午」。費薩爾氣不過在大馬士革暴動,很快被法國人打跑。最後英國人感覺實在不行,又終於來了個比較會來事的殖民地大臣上台,覺得中東沒有當地人當盟友玩不開,就請勞倫斯出山重新安排,把英國在今天的約旦國地區的地盤給了費薩爾的哥哥,這就是約旦國的開國國王。費薩爾自己則成了英國在伊拉克殖民地國王(英國還裝模作樣為他搞了個全民公投……),也算善終。但勞倫斯當年在開羅寫內參時的預言:阿拉伯半島上與費薩爾那一家子為敵的伊本·沙特的瓦哈比派,在各方亂斗時成功坐大,最後打下了整個阿拉伯半島,成了沙烏地阿拉伯。
至於那個會來事的殖民地大臣,慧眼識才,是個人物,叫溫斯頓丘吉爾。
勞倫斯了卻君王天下事,開始隱居寫回憶錄,後來死於車禍。總的來說此人個人而言,如果他不是傳奇,沒人是傳奇了。自然也很有性格,平素不修邊幅,也不鳥人情世故那些破事,主意又多,上級官僚煩他煩得要死。但放進歷史,免不了淪為棋子,今天看來,他什麼也沒能改變,英國在中東什麼蠢事都沒少干,一步差步步差,最後理所當然地捲鋪蓋走人。美國又鑽進中東這盆醬缸里胡攪蠻纏,而套路卻沒怎麼改觀。勞倫斯死快一百年了,曾見證他最美好時光的阿拉伯仍是一片戰火。一
不可否認,地理大發現之後的世界是冒險家的天堂。
比如「尋金狂魔」哥倫布,其實早在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就猜測地球是圓的,並由亞里士多德利用天文觀測加以證明,到1492年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的形狀並非像個煎餅;其實他也可能不是第一個達到美洲大陸的人,有證據顯示,更早發現美洲大陸的有維京人萊夫?埃里克松,以及中國的鄭和;其實哥倫布從沒承認他當時到達了一個以前歐洲人所不知的大陸,隨著他登陸的水痘和其他疾病重創了當地人口數量,突如其來的流行病和奴役造成了當地土著巨大的人口失衡,而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其實非洲奴隸貿易的興起在不經意間哥使倫布成了橫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之父,他想要的只是錢,並不在乎什麼歷史的進程。但這依然不能改變他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
比如「終生未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國地理學家和博物學家,是19世紀的科學界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溫文爾雅,深受女士歡迎,常有女士主動求婚,但都被他拒絕。理由是——他已跟科學結婚!他走遍了西歐、北亞和南、北美洲。凡是足跡所到,高山大川無不登臨,奇花異草無不採集。他創立植物地理學、首次繪製地形剖面圖、首次進行歐亞大陸地磁測量、與高斯共創國際地磁學會、發現9個全新物種、大西洋秘魯寒流被命名為洪堡海流(雖然他堅決反對)、月球上有洪堡海(MareHumboldt),「等溫線」、「等壓線」、「等磁力線」、「磁暴」和「侏羅紀」等科學概念都來自亞歷山大,從大西洋到太平洋,都有河流、江湖、海灣、山峰、城市、居民區和學校以「亞歷山大?洪堡」為名。這可能是世界科學史上最成功的婚姻。
比如「洋槍隊長」查理?喬治?戈登,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掠奪過圓明園,打過太平天國,是中國的提督,也是英國的爵士,比利時國王邀請他管理剛果自由邦的事務,李中堂請他調解日俄關係,最後作為埃及總督戰死喀土穆。在英國的歷史裡,戈登是「英雄中的英雄」(語出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維多利亞時代的楷模,戈登的死讓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大為震驚,她怒斥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坐視不救,還親自到他家中慰問,致使格萊斯頓失去民望而被迫下台,由此自由黨政府垮台,開始保守黨的長期執政。
聲望、金錢、閱歷、學識??????通過冒險,勇者可以獲得他所夢寐以求的一切。因此歐洲人不斷通過大海達到彼岸,他們最為堅信不疑的信條或許是,他們的特別義務是通過貿易、聖經、槍炮,或者這三者結合,去啟蒙和教化較為不幸的文化和種族。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而彼時的大英帝國,正矗立於現代文明的巔峰,T?E?勞倫斯也從帝國的榮耀中走向歷史。
----------
二
混亂或許是冒險家們最好的夥伴,至今我們已經無法分辨是什麼把歐洲的冒險者們引向海洋,走向世界。
可能是歐洲人對香料的痴迷。歐洲人以肉食品為主,但鮮肉保質期很短,而腌制又令人難以下咽。但加入香料這種神奇的東西,味道變可口倒是其次,關鍵是其防腐殺菌作用能讓保鮮期延長好幾倍。香料與其說是奢侈品,不如說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從古都長安,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的絲綢之路,某種意義上,也是香料之路。但這條路卻被阿拉伯帝國和後來的奧斯曼帝國先後卡在中間,亞歷山大、阿勒頗與大馬士革被稱為當時的「鐵幕」,完全壟斷了香料貿易,商人重利輕別離,面對層層盤剝,必須尋找別的商路。
可能是政局的動蕩。單單英法兩國之間的恩怨就糾纏了500多年。1337~1453的英法百年戰爭,1701~1714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56~1763七年戰爭,1799~1815拿破崙戰爭,歐洲大陸沒有一天不處於戰火之中,伴隨戰爭的是爾虞我詐、縱橫捭闔、技術革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這正是勇敢的少年的創造奇蹟的時代。
而一戰之時的阿拉伯地區,的確符合亂世的標準。
奧斯曼統治阿拉伯可追溯到1517年,自14世紀初開國以後,奧斯曼帝國一路從亞洲腹地的蕞爾小邦打出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軍事帝國。1453年,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帶領下,奧斯曼的突厥武士們標誌性地攻下了君士坦丁堡,親手了結日薄西山的東羅馬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滅掉開羅的馬穆魯克王朝,從阿巴斯王族後裔手上奪下哈里發頭銜,集政教於一身,號稱伊斯蘭世界精神與世俗的主宰。麥加的謝里夫也獻出聖城鑰匙,伊斯蘭正統派的中心移到君士坦丁堡。到了16世紀軍威赫赫的蘇萊曼大帝時代,奧斯曼已建立起東臨伊朗,西抵阿爾及利亞,南達埃及,北臨奧地利的龐大帝國,從多瑙河到尼羅河,阿拉伯世界和巴爾幹半島盡為蘇丹所有,地中海幾乎成為帝國的內湖。
但到十九世紀中葉,奧斯曼已風燭殘年,衰落成「西亞病夫」,英、法、俄等列強齊聚病榻周圍,磨刀霍霍之聲。連暮齒衰顏的奧匈帝國,新興小國如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也來湊趣,蠶食其邊疆,分一杯殘羹,19世界70年代,沙皇俄國在巴爾幹打敗奧斯曼,為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贏得了獨立。1881年,法國攫取了突尼西亞。次年,英國以鎮壓民族主義運動為借口,奪走了埃及。在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再一次遭受了羞辱,四個巴爾幹「屬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和黑山聯合向帝國宣戰,並將帝國軍隊打得一敗塗地。奧斯曼帝國自此也算徹底和巴爾幹半島再見,基本喪失了全部歐洲領土。蘇丹只能苦撐時局,割地賠款,只求衰而不死。而崛起中的西方列強急不可耐地等待著它的徹底崩潰。
族長海珊是漢志之王,穆罕默德一脈嫡傳。麥加和麥地那均屬漢志,哈希姆家族坐享穆斯林朝聖兩聖城的進項,外加奧斯曼的基建投入,盆滿缽溢,本無不臣之心。從軍事角度來看,漢志沒有敘利亞那樣的重要性——位於帝國邊陲,只有少數幾個城市,並被廣闊的沙漠包圍——但哈希姆家族的埃米爾能夠為君士坦丁堡的事業賦或拒絕賦予宗教祝福,所以它具有超乎尋常的理念。因此已經失去了巴爾幹半島和非洲所有行省的土耳其人自然要好生安撫「聖裔」家族,還免稅、免兵役,增加投入,十分重視這個已經被土耳其人統治了400年的部落,海珊在自己的漢志里倒也自得其樂。
然而,土耳其青年黨的革命,刺激了這位麥加的大謝里夫。與晚清一樣,奧斯曼帝國同樣有一群人希望能帶來變革。1908年,一群青年軍官打著「統一與進步委員會」的旗號——後來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青年土耳其黨」,發動了旨在改良國家的政變,強迫殘暴的蘇丹恢復他30年前撤銷的議會憲法。這個成功讓青年土耳其黨大受鼓舞,於是迅速發動起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要把帝國變成20世紀的現代化國家,改革包括解放婦女、給予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派完全的公民權。
然而現實卻非常殘酷,貌似能夠給帝國帶來最後復興希望的事件,反而加速了它的滅亡。1911年,青年土耳其黨努力通過三項事業把四分五裂的帝國聯合起來:現代化、保衛伊斯蘭、以及呼喚帝國重新加入泛突厥世界(或稱圖蘭主義)。看起來美好的願望,其實卻有著相互矛盾的內核。青年土耳其黨社會改革的進步性或許受到世俗主義者、帝國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少數派的支持,但同時卻激怒了人數眾多的傳統穆斯林,包括「聖裔「哈西姆家。另外,他們的言辭越來越具有極端圖蘭主義的傾向,鼓舞了土耳其裔族群,卻忘記奧斯曼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除了突厥後裔,還有阿拉伯人、斯拉夫人、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至於打起伊斯蘭衛道士的旗號,雖然能夠贏得土耳其、庫爾德和阿拉伯穆斯林的支持,其他人(包括人數相當眾多的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卻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實際上,青年土耳其黨雖然努力爭取多語言、多民族的社會的每個人群,但卻給了每個群體相互忌憚和仇恨的理由。
海珊自然懂得這個道理,不然也不會在奧斯曼和英國之間兩面敷衍,他既怕土耳其切斷糧道,又需要英國的軍火和顧問。直至1916年他才決意借英國進攻同盟國之機,從君士坦丁堡手中重新奪回哈里發,建立阿拉伯帝國。至少恢復漢志昔日輝煌,雪恥沙特家族在1803年對聖城的塗炭。時任英國中東專員的麥克馬洪也向他承諾:如若阿拉伯起義,打敗奧斯曼,則幫海珊建立包括漢志、大敘利亞和伊拉克在內的阿拉伯王國。
----------
三
突然,好像世界的目光都注意到了這個「化外之地」,相比於歐洲戰場的戰壕里,大規模的炮轟和機關槍掃射把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做英雄的候選者提前埋入了地下,包著頭巾,騎著駱駝馳騁戰場的英國紳士似乎更給人一種奇妙的異國風情。於是,沙漠便出現了一戰歷史上最浪漫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傳說。
一戰的白熱化階段,英法協約國與德奧同盟國軍隊在西線陷入永無止境的長期的塹壕戰,彼此動彈不得。為了打開戰爭局面,英國起初把目標定在了奧斯曼帝國,拉攏不成之後,便把砝碼壓在阿拉伯人身上。彼時的阿拉伯還沒有發現石油,英國插手中東事務主要看中其戰略地位,便決定派遣熟悉阿拉伯地區情況的軍事顧問,進入阿拉伯起義部隊,指導和訓練阿拉伯武裝,並為其提供武器和資金,作為牽制和騷擾土耳其軍隊的力量。於是,1916年10月,出身英國貴族,畢業於牛津大學,能說一口阿拉伯語的青年軍官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少校,受命前往阿拉伯。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勞倫斯過去的經歷似乎都是為了如今的阿拉伯之行。他很早對中世紀的軍事建築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為了研究中世紀的堡壘和文物,他十三歲時就開始一個人騎自行車周遊英國,專門訪古尋幽,並在這一方面很快變得頗有眼力,曾甄別出很多被誤定為羅馬時期陶器的薩克遜時代的古物。之後他又利用假期八次遊歷法國,把那裡的古堡和教堂看了個遍,搜集和記錄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和資料。在1910年的畢業考試中,他獲得了「優秀」榮譽稱號,這大半原因應歸於他的一篇名為《十字軍對於中世紀現行軍事建築的影響》的論文。為做此論文,他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在盛夏季節專程徒步去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冒險旅行了一趟,次年,他以牛津學者的身份參加了英國著名考古學家霍加恩組織和領導的對幼發拉底河中段古赫梯遺迹的發掘考古工作。這一工作持續了三年。從小的愛好和「十字軍」論文讓他深刻理解了在阿拉伯地區進行軍事展開的優勢和限制在此溯間,利用工作之餘在中東地區旅行,熟悉當地各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慣,還學會了阿拉伯語,加深了他對阿拉伯的認識,這為他以後成名於此播下了種子。
對冒險家來說,可能是榮華富貴易,名垂青史難,因而所有冒險家的終極理想大約都是開疆闢土,輔助帝王,成為無雙國士,建立不世功勛。由於與阿拉伯人的不解之緣,勞倫斯之行懷著極大的抱負——成為「擁立君主的人」。10月,勞倫斯和一名英國外交官斯托爾斯渡過紅海來到阿拉伯半島的吉達,先後接觸了哈希姆家的長子和次子,阿卜杜拉和阿里。在他看來,前者「太審慎、太冷靜、太幽默」,後者「沒什麼明顯的雄心壯志,容易受到身邊更有活力的人的影響」,直到他見到了第三子費薩爾,他才認為這才是他苦苦尋覓的先知,「那種歷史上在革命中取得勝利的武裝的先知」。
11月,勞倫斯和斯托爾斯返回開羅,把情況向英軍總部作了彙報。然後,勞倫斯根據英軍司令部的安排,或者說是靠自己的爭取,作為英國政治代表的聯絡官再次來到阿拉伯半島,留在海珊的三兒子、阿拉伯起義軍司令費薩爾(後成為伊拉克國王)的軍中工作。
一直覺得,英國這樣一個縱橫海域的島國應該與沙漠格格不入,但勞倫斯卻顯得異常能融入這個世界。細想起來,其實陸地上與大海最相近的環境就是沙漠。他們同樣一望無垠,同樣時而平靜時而瘋狂;他們同樣無情,同樣都能使人類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大海航行靠舵手,駱駝也被稱為沙漠之舟,船隻按著航線進行航線,旅行者固守著沿著水源行進的觀念。不管怎麼說,勞倫斯在廣闊的沙漠中如魚得水。雖然主要由沙漠中的游牧民貝都因人組成的阿拉伯起義軍素質很差,他們紀律鬆懈,裝備低劣,服裝也是五花八門。然而,勞倫斯憑著自己的能力、知識和意志,很快就成了阿拉伯軍隊的智囊人物和組織指揮者。成功源於他們阿拉伯人的洞察:「不要嘗試親手去做太多事。讓阿拉伯人自己去做,哪怕只做的馬馬虎虎,也比你自己去做的完美要好。這是他們的戰爭,你是來幫助他們的,不是來替他們打贏戰爭的。另外,在阿拉伯半島非常奇怪的條件下,你的實戰工作或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T?E?勞倫斯英國軍官的《二十七條建議》)
在對阿拉伯起義軍做了綜合分析後,勞倫斯說服費薩爾,接受了他對阿拉伯起義軍的重新規劃。一,以建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脫離土耳其統治為口號,聯合阿拉伯各部落,組建阿拉伯聯軍。二,發揮阿拉伯軍隊善於沙漠游擊戰的特色,襲擾和破壞土耳其鐵路線,消耗土耳其軍隊的給養和兵力。三,發揮阿拉伯部隊驍勇善戰的騎兵優勢,從陸路攻擊中東重鎮阿克巴和大馬士革,切斷土耳其與德國在中東和北非殖民地的聯繫,配合英法在中東的軍事攻勢。四,將土耳其驅逐出阿拉伯,建立獨立的現代阿拉伯國家。
在此,與其說勞倫斯是冒險家,毋寧說他更像一個騎士。英國文學作品中,探險和遊記素材小說在世界首屈一指,很多英國著名作家都在探險和遊記作品方面有所嘗試。早在14世紀,就有傑弗利?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7世紀,培根的巨著《新大西島》為英國人幻想了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理想國;《魯賓遜漂流記》的出版達到頂點。而最美妙的歷險,莫過於亞瑟王與他的圓桌騎士。可以想像,從少年時代就發自內心對中世紀與亞瑟王傳說的嚮往。忠誠的十二騎士,有盡心輔佐的梅林,他們共同踐行著騎士的誓言:「永不暴怒和謀殺;永不背叛;決不殘忍,給予請求寬恕者以寬恕;總是給予女士以援助;永不脅迫女士;永不因為愛或言辭之利捲入爭吵而戰鬥。」他們遵守著騎士的美德:「謙卑(Humility)、榮譽(Honor)、犧牲(Sacrifice)、英勇(Valor)、憐憫(Compassion)、誠實(Honest)、公正(Justice)、虔靈(Spirituality)」。本質上,勞倫斯是一個老派的歐洲人,擁有古典的操守與內心的道德法則,討厭翻雲覆雨,討厭爾虞我詐,討厭貪得無厭,討厭背信棄義,討厭官僚體系的無能。更重要的是,他從心裡不認同殖民主義,而是認同阿拉伯人。騎士只對自己的領主負責,並不對宗族國負責,這似乎也勞倫斯終其一生始終站在阿拉伯人這邊的一種解釋。
不得不說勞倫斯是一個「游擊戰天才」,也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毛主席說過:「馬克思主義看重的,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實踐。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麼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勞倫斯正是這樣利用阿拉伯人熟悉地形,有馬和駱駝等有利條件,在沙漠中開展游擊戰,神出鬼沒地襲擊和騷擾土耳其人,破壞交通線,炸斷橋樑和鐵路,使從大馬士革到麥地那的漢志鐵路幾乎陷於停頓。這樣,不僅打擊了土耳其軍的有生力量,而且牽制了大批土軍,減輕了東線英軍的壓力。這條鐵路部分路段運營至今,馬安至亞喀巴的支線上,仍停泊一輛百年前的土耳其小火車,車廂里有沙袋、機槍,紀念起義往事。勞倫斯的游擊戰術已成世界軍事史的典範,美軍鎮壓伊拉克武裝叛亂時,重讀《智慧七柱》,研究阿拉伯人游擊戰的規律,吸取土耳其的教訓,二○一四年出版《短刀戰》,將反恐戰爭理論化。這時的勞倫斯穿一身阿拉伯服裝,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假如不是相貌不同的話,外人很難看出他是一名英軍少校。
在此後的兩年中,勞倫斯與他的阿拉伯朋友——費薩爾親王、阿里酋長等並肩作戰,帶領「阿拉伯鐵道游擊隊」深入土耳其軍隊後方破壞鐵路,襲擊土耳其運輸隊,並於1917年9月30日,率領阿拉伯聯軍攻入敘利亞,佔領大馬士革。隨後,艾倫比將軍指揮英軍對土耳其軍隊發起總攻,迫使土耳其簽訂停戰協議,撤出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地,土耳其對阿拉伯地區維繫400年的統治宣告結束。勞倫斯——一個藍眼睛白皮膚的英國人——的名字也將作為阿拉伯歷史上最偉大的外籍英雄,永遠鐫刻在阿拉伯的歷史之中。
----------
四
勞倫斯可能是大英帝國最後一個冒險家。
幾個世紀以來,大英帝國將自己的版圖擴張到了五大洲,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香港、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新加坡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維多利亞女王就像《聖經》中的彌賽亞王:「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然而盛世之下,必有陰影。王朝的衰敗是從內部開始的。
1895年6月,西方世界最後一個正常運轉的貴族政府在英格蘭成立。擔任首相的是位侯爵(索爾茲伯里勛爵),祖上有一對父子曾依次做過伊麗莎白女王和詹姆斯一世的首席大臣。戰爭大臣也是位侯爵,他次一級的男爵爵位可以追溯到1181年,曾祖父曾是喬治三世時代的首相,祖父曾為三個君主的六個內閣服務過。樞密院議長是一位在十一個郡內擁有18.6萬英畝(約7.5萬公頃)土地的公爵,祖上從14世紀就在政府供職了。他自己也在下議院工作了34年,曾三次拒絕擔任首相。印度事務大臣的父親是位公爵,其祖傳宅邸是蘇格蘭王羅伯特布魯斯在1315年授予的,他有四子同時在議會任職。地方政府委員會的主席是一位傑出的鄉紳,有個做公爵的連襟、做侯爵的女婿。他祖上有人做過查理二世手下的倫敦市長,自己當議員也有27年了。
大不列顛境內有115人各自擁有超過5萬英畝(約2萬公頃)的土地。這其中的45人土地數量超過10萬英畝,儘管這些土地大多位於蘇格蘭,無法耕種,產生的收入不多。大約有60到65人(都有貴族頭銜),擁有5萬英畝以上的土地,收入也超過5萬英鎊,這其中又有15人——7位公爵、3位侯爵、3位伯爵、1位男爵、1位從男爵——土地收入超過10萬英鎊。在擁有50萬人口的大不列顛,2500位地主各自擁有超過3000英畝(約1214公頃)的土地和超過3000英鎊的收入。
與此同時,收入低於160英鎊的人無須為所得繳稅,大約有1800萬到2000萬人屬於這個範疇。這些人中有300萬是白領或從事服務業——公司職員、售貨員、零售商、客店老闆、農場主、教師——平均年收入75英鎊。1550萬是體力勞動者,包括軍人、水手、郵遞員、警察,以及從事農業和家政的人,他們的收入不足50英鎊。「貧困線」估算是在每年55英鎊,也就是每周21先令8便士,以此供養一家五口人。大戶人家的傭人睡閣樓或沒有窗戶的地下室,農工則需付每周1先令的房租,而且清晨5點號角一響就要拿起鐮刀和犁開始工作,直到黃昏。房子一旦漏水或腐朽,只能仰仗地主派人維修。當他們年老體弱,無法繼續工作之時,除非地主願意為其養老,否則就只能去條件惡劣的救濟院了此一生。為家族產業服務的人——馬夫、園丁、木匠、鐵匠、送奶人,以及農工——他們也世代定居於所在之處,時間並不比主人短,卻「全心全意、滿腔熱情地」為其提供服務,「這甚至是他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
英國的統治階級有一個普遍的典型心態——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對人民負責,而是為人民負責,負責照看、管教他們——作為上等公民,他們覺得有捍衛國家利益、管理國家政事的義務。他們的統治正是出於義務、傳統和習慣——以及他們所理解的,與生俱來的合法權利。
英國的統治階級還有一個普遍的典型特徵——狂妄自大,認為全世界的麻煩問題其實都有利索地辦法解決,解決這許多問題的答案就掌握在英國人手中;英國人有一項特別的負擔——雖然是天賦,但仍然很累人——開化和教育其他民族,讓他們知道英國人的優越。
正是這種傲慢、優越以及短視,葬送了帝國的前途。
的確有人認為殖民地「僅僅滋養了一大堆軍事駐地的和一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衰敗也的確是從殖民地的戰爭——布爾戰爭開始的。為了黃金與鑽石,以及偉大的「雙C計劃」,英國三易主帥,投入45萬軍隊,傷亡近10萬人,耗資2.23億英鎊,與非洲小國大動干戈。雖然以英國勝利而結束,但大英帝國卻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歐洲諸強幾乎一致譴責英國在南非的政策,認為英國為了貪求黃金而欺凌兩個布爾人小國。它們認為,英國在戰勝布爾後所得到的巨大黃金利益,將使自己更處於劣勢。於是,法、俄、德三國一度謀求聯合,共同對抗英國。1900年,趁英國陷於戰事無暇顧及之機,法俄兩國繞開英國,偷偷地瓜分了在土耳其的勢力範圍。
與此同時,大英帝國內部的巨大變化。高額的戰爭開支使英國無力再花巨大的代價來維持帝國體系,連一向熱衷於帝國殖民事業的張伯倫也在戰後感嘆道「這是個負擔」。1902年開始,英國政府開始考慮通過關稅改革,用關稅特惠制維繫帝國的團結。這種關稅改革實際上提高了殖民地在帝國內的經濟地位。而戰爭中,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印度等殖民地召開軍事首腦會議,決定向南非派遣志願軍,使它們的軍隊可以服務於領土外的行動,又使殖民地從英帝國內部爭取到了軍事自主的權利。1901年、1907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先後成為自治領,昔日的附庸公開叫板,倫敦卻也無能為力。
更大的衝擊來自美國,1891年的英屬蓋亞那與委內瑞拉的邊境糾紛,英國接受了美國作為仲裁者身份進行的裁決,這開創了一個先例,即只要涉及歐洲與美洲國家的糾紛,美國均可援用此舉進行干涉,「不列顛治下的和平」出現了陰影,華盛頓在美洲的主導地位被倫敦默認。
1907大白艦隊進行環球航行,泰迪?羅斯福宣稱:「美國人民必須建立並保持強大的海軍,否則就肯定要下決心接受在處理國際事務的從屬地位」。一個「太平洋帝國」正緩緩升起,直指帝國皇冠上的寶石——皇家海軍。
直到一戰四年的戰火洗禮,儘管英國在此取得勝利,但是代價慘重,其海軍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地位已經被嚴重削弱。整個帝國因戰爭死亡近100萬人,150萬人重傷,商船損失了40%。英國戰爭費用為90億英鎊,欠債13.4億英鎊,是戰前債務的14倍多,其中欠美國8.5億英鎊,英國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復存在。工業生產混亂,出口銳減,在複員的壓力下,失業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兩次大戰間失業人數從沒有低於100萬。
戰後,美國重新啟動了造艦計劃,對此反應激烈的勞合?喬治曾在威爾遜抵達歐洲前告訴威爾遜總統的代表豪斯上校:「大不列顛即便花上最後一塊金幣,也要保持對美國或任何其他強國的海上優勢。」這個回答看似擲地有聲,但是話中已經沒有了當年日不落帝國萬里波濤的底氣,反而是充滿了一種夕陽餘暉的悲壯。
1921年華盛頓會議,《限制海軍軍備力量條約》簽訂,英、美、日、法、意海軍5強的主力艦比例為5:5:3:1.75:1.75。保羅?肯尼迪評價,「幾個世紀以來,皇家海軍第一次公開宣稱它僅僅滿足於海上的平等地位,而不是海上的主宰權了。而且,英國還同意其海上力量的大小服從於條約的約束了。」
1931年,英國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宣稱英國和各自治領地位平等,在它們的內政和外交事務等各方面互不從屬。同樣是在20世紀30年代,倫敦開始對德、意、日進行綏靖政策,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它已經無力遏制柏林、羅馬和東京的瘋狂,只能寄希望於犧牲小國的利益,息事寧人。1941年8月13日,羅斯福與丘吉爾共同發表了《大西洋憲章》,其中「尊重所有民族選擇他們願意生活於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權利;他們希望看到曾經被武力剝奪其主權及自治權的民族,重新獲得主權和自治。」為換取美國的支持,英格蘭不得已在這些可能使得整個帝國體系瓦解的宣言中籤字,最終這一條款也成為殖民地民族主義者鬥爭的思想武器。
到了二戰,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極度下降,蘇伊士運河危機不僅讓英國威信掃地,更重要的是,連接其殖民地要衝的丟失使整個帝國交通網路被攔腰截斷。隨著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相繼獨立,到20世紀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徹底瓦解。
兩次世界大戰,英國獲得的只是虛幻的勝利,戰利品不是大英帝國的永續,而是舊制度體面的埋葬。英帝國在世界上曾留下過極其重要的痕迹,從文化到歷史,從科技到制度,從陸地到海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雪,到潘帕斯高原上的風,如今只有泰晤士河兩岸的石板在訴說著維多利亞女王鑽石慶典時的輝煌。或許英國人會不以為然,他們如今依然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依然保持著世界的影響力,人民生活一直向上向好,王朝興衰起落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不過,一想到曾經有那麼一個國家,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如此深刻的影響世界,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五
隨著一起落幕的不止是王朝,再傳奇的冒險也會有落幕的一天。
首當其衝的是英雄。
佔領大馬士革,特別是德拉事件之後,勞倫斯精神上和肉體上長期緊張狀態。而更使他感到沮喪的是,此時他得知英國政府已背棄了讓阿拉伯地區獨立的諾言,與法國政府簽訂了瓜分阿拉伯地區的《賽克斯—皮科秘密協定》,並發表了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的《貝爾福宣言》。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阿拉伯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的摩擦和爭鬥,各派都有自己的打算,很難使他們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勞倫斯身心俱疲,寫下:「燭光般的夢影被勝利的陣風吹滅了。」他黯然離開大馬士革,打道回府。
與勞倫斯並肩作戰的哈希姆家族也沒有happy ending。1924年8月,伊本?沙特統帥的內志軍隊向漢志王國發動進攻。大謝里夫海珊?伊本?阿里被迫將漢志國王之位傳與長子阿里。1924年10月13日,內志軍隊攻陷麥加,阿里退守吉達。吉達失守後,阿里流亡伊拉克,海珊流亡塞普勒斯。漢志王國被伊本?沙特吞併,於1932年同內志、季贊、亞西爾一道組成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海珊和阿里分別於1931年和1935年去世。
阿拉伯解放事業的先知——海珊三子費薩爾在1920年3月7日被敘利亞國家大會擁為大敘利亞國王。但同年4月敘利亞被託管給法國,後者將費薩爾逐出敘利亞。他於是移居英國。英國政府擔心其託管地伊拉克局勢不穩,遂改直接統治為名義上的君主制。公民投票顯示96%的民眾贊同費薩爾之後,他同意成為伊拉克國王,在1920年8月登基,1933年9月8日心臟病發作,逝世於瑞士伯爾尼。其後代統治傳至費薩爾二世,於1958年被自由軍官組織發動的政變推翻。
倒是,謝里夫海珊的次子——被勞倫斯認為「太審慎、太冷靜、太幽默」的阿卜杜拉一世,後來擔任了約旦國王,其後代統治約旦至今。
影響更深的是整個時代。
落幕的是激昂跳躍的人心。很難想像,在1914年的戰爭開始之前,整個歐洲的民眾是多麼想戰爭爆發,它被描述成一次浪漫色彩的短途旅行,一場熱烈的、豪邁的冒險。甚至有一些年輕人真的擔心自己可能會失去一生中這件美妙和令人興奮的事。對戰爭熱烈的陶醉混雜著各種東西:犧牲精神和酒精,冒險的樂趣和純粹的信仰,投筆從戎和愛國主義言詞的古老魅力。
然而,隨後四年,歐洲將化為一個屠宰場。前一個世紀,大英帝國將自己的版圖擴張到了五大洲,捲入了全球範圍約40場衝突——主要是鎮壓殖民地人們起義,但也有克里米亞戰爭和布爾戰爭這樣的大戰——共損失了約4萬名軍人。在隨後的四年中,英國將損失這個數字的20多倍。在1870年~1871年災難性的普法戰爭中,法國在戰場上傷亡約27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初三周,法國的損失就達到了這麼多。在這場戰爭中,德國出於服兵役,男性人口將會損失13%,塞爾維亞的總人口將損失15%,而僅僅在1913~1915的這兩年之內,法國男性的預期年齡將從50歲銳減到27歲。這場血腥大屠殺的領導者將會對這些統計數字變得麻木不仁,以至於英國將領道格拉斯?黑格在1916年發動索姆河攻勢時——戰役當天有5.8萬協約國士兵傷亡,至今仍然是英語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天——會認為這些傷亡數字「不算嚴重」。最初的狂喜會讓位於震驚,震驚變成了恐懼,然後隨著殘殺漫無止境地一天天持續下去,人們最終會陷入麻木的絕望。
落幕的是看似永續長存的帝國。在這場保衛和擴張帝國、蠶食其他帝國的大規模混戰中,歐洲的六個帝國主義國家中的四個將徹底滅亡。「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俄國退出協約國,尼古拉二世俄國復興的宏圖只是黃粱美夢。威廉二世曾發出「我國的未來在海上」之豪言,但最終被水兵趕下了皇位,日耳曼民族的統一變成一抔黃土;奧斯曼帝國的腐肉上長出土耳其,新生的胚芽依舊險象環生;捷克人、波蘭人、義大利人、斯洛維尼亞人都把他們自己居住的地方分割,奧匈帝國只剩下殘缺不全、好象還在淌著鮮血的軀幹,而他的繼承者——維也納的最後一位皇帝正作為被驅逐者從這個國家出走。而另外兩個——英國和法國——將會大傷元氣,雖然正樂此不疲的分割戰利品,但註定永遠無法完全恢復。填補缺口的是兩種相互鬥爭不休的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以及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利堅。
當我們把視線再次迴轉到「阿拉伯的勞倫斯」這個故事本身,我們會疑問,為什麼勞倫斯會成為勞倫斯?答案並不複雜:正是西方人對於一戰期間阿拉伯戰場的忽視成就了他的偉業。用勞倫斯自己的話說,與戰事宏大慘烈的歐洲戰場相比,他所做的都只是「插曲中的插曲」。在英國軍方高層看來,這裡發生的一切基本上是自行決斷的年輕的陸軍軍官把乖僻而難以駕馭的阿拉伯諸部落團結起來去騷擾土耳其人。而其他主要參戰國也只是將從更重要的戰區拼湊出來的軍事力量投入到中東,把情報搜集、煽動叛亂和締結盟約的任務委派給了像勞倫斯一樣缺乏軍事經驗或者半路參軍的外行。勞倫斯的對手們與勞倫斯一樣是毛頭小伙,不曾接受過任務所要求的訓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行動。他們也勞倫斯一樣,將自己的很多個性特徵——聰慧、勇敢、欺騙的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既締造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的軌道。
但是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故事的主角,主角是喬治五世,是威廉二世,是大衛?勞合?喬治,是喬治?克列孟梭,是尼古拉二世,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是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是羅?馮?興登堡,是約瑟夫?雅克?塞澤爾?霞飛,是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是亨利?菲利浦?貝當,是道格拉斯?黑格,是費迪南?福煦??????
他們意識到,剝去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巧言令色的辭藻,這場戰爭的實質是一場大型的家族世仇,歐洲的帝王們——其中很多人都是血親——終於有了機會,在他們的忠順臣民的成堆屍體之上,清算他們的宿怨和私人間隙。歐洲的君主制養成了一種衰敗過時的軍事精英文化,貴族、老邁的戰爭英雄和宮廷佞臣們在戰場上庸碌無能,對為他們流血犧牲的人冷酷無情,各國都是如此。看到戰爭進行的方式,以及幾乎所有參戰國不可思議的愚蠢,居然能有人最終戰勝,已經是個天大的奇蹟。
所以,小國的利益在他們眼中算得了什麼?早在1916年5月,英、法、俄秘密簽訂《賽克斯—皮科協定》,以便戰後瓜分奧斯曼在阿拉伯、黎凡特的領土。英國以阿拉伯起義為籌碼,壓法國退讓敘利亞利益,又以法在敘的既得利益,敷衍海珊的領土要求,敘利亞一個閨女許兩家。巴勒斯坦問題上,麥克馬洪既承諾將來歸哈希姆王國,利誘海珊父子作戰;又垂涎猶太金元,與猶太復國組織密商,炮製《貝爾福宣言》,稱巴勒斯坦為猶太家園;同時派特使去君士坦丁堡,以保留其宗主權為餌,勸奧斯曼脫離同盟國。巴勒斯坦一個閨女許三家。最終英國誰也不給,戰後自己「託管」,若非猶太人以恐怖襲擊煩走英國,以色列能否建國也成問題。首相勞合?喬治說:「與法國的友誼值十個敘利亞。」因為即便在戰時,無論你在哪一方,統治階級間永遠存在的同僚般的關係。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可以想像,1918年10月30日,勞倫斯上校為什麼不接受爵位,因為這個榮譽與少年時夢想相去太遠了!
如今,勞倫斯的故事已經過去百年,這個世界好像變得更加光怪陸離。
殖民時代過去了,文明不文明的區分過時了,世界好像變成了一個整體。阿拉伯的王公貴族三妻四妾,但也娶西方人做太太。西方人反對一夫多妻,但美國人也下嫁到阿拉伯當小老婆。沙特的本?阿拉王子有160億美元,其中110億是投在美國,參股時代華納、美國在線、城市銀行等跨國公司。
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隔閡好像越來越深,阿拉伯有錢人的子弟到英國、美國留學,用英國、美國的律師。但他們是坐在賓士車裡談民族主義,批判西方思想。9?11事件的那批阿拉伯死士大多也在西方國家生活或學習過,講英語、法語、有的還講德語。9?11事件後,本?阿拉王子立即給紐約人民送來了一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而襲擊的源頭就來著於他們家族曾經支持過的組織。
於是世界出現新的區分:「了解西方價值的民主國家與閉關鎖國的專制國家。」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西方國家一次次干涉,卻讓非西方國家愈發反感,以暴力推行一元價值,與中世紀十字軍之流何異?
用經驗可以方便地解釋為何中東產生恐怖主義——列強幹涉、精英受挫、伊斯蘭教政治化、發現石油與世界的能源依賴、以色列建國、冷戰格局的坍塌。但我們不該忽視另一維度,即思想原教旨化席捲全球。美國接替英國舉起普世的大旗,啟蒙價值被前所未有地被推向全球的風口浪尖,自由、民主、人權這些開放概念本身內在就要求兼容並蓄,雜糅異己。但現實卻是:一邊呼喚安拉,另一邊高舉民主;一邊喧囂聖戰,另一邊指責人權;一邊要回到穆罕默德時代,不見先知講經的語境在麥地那與麥加之間,另一邊則言必稱盧梭、孟德斯鳩,罔顧先賢面對的乃十八世紀歐洲社會內部。針尖對麥芒,純粹化的衝動將鮮活靈動的思想簡約成黑白兩立,誰都不容價值相對化,更無視我們已生活在你中有我的多元文化里,偉大的傳統被平庸的頭腦教條化。
由此,勞倫斯的故事才更加顯得彌足珍貴,我們如今爭論西方價值是否普世,無非義理之辯駁。勞倫斯卻身體力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彌合兩個文明的間隙。異質性文化之間並非劍拔弩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交流也並非制度或觀念的強加,而始於人際間的倫理常情。西方並非上帝的「應許之地」,並不存在天選的福音和先驗的優越,沒有其他文明做參照,其價值無從談起,只有身處文明衝撞的之間,才能鑒識文化的適應,只有深層的溝通才能取得由衷的共鳴。必須記住勞倫斯的話:「半歐洲化的阿拉伯人的惡俗到了不可救藥的程度,讓人瞠目結舌。不曾受過歐洲影響的阿拉伯人要比他們強一千倍。外國人來這裡是為了教化當地人,但其實他們最好向當地人請教」。
1934年6月,T?E?勞倫斯在家鄉多塞特死於一次摩托車事故,享年46歲。丘吉爾在勞倫斯的葬禮上致悼詞:「在我眼中,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在其他地方,我都找不到能和他相提並論的人。我擔心,不管我們多麼需要,像他這樣的人都永遠不會再有了。」勞倫斯早已經消失在流星風卷之中,不見蹤影。但多年之後,看見黃沙漫天,我依然會想起那位一襲白衣藍眼睛的「沙漠武士」。
離開利益談一切都是耍流氓。只從政治利益的角度來看,勞倫斯在中東乾的一切,都是在維護日不落的利益,至於那幫島國生牛肉臉把中東丟掉,那就是坐在辦公室里的政治家們吃相太難看,其實,他之所以貌似看上去被捧為傳奇一般的人物,只是因為他剛好趕上了,時勢造英雄,背景剛好是一戰,鄂圖曼是同盟國,英國是協約國,阿拉伯半島那地理位置還有地底下的黑金,島國生牛肉們如果不插一杠子進來那才見了鬼,怎麼整,在背後搞事情唄,放在我國,就是類似於「境外分裂分子為主幹,與境內分裂分子相勾結,意圖破壞國家領土統一」。我覺得,如果有人對阿拉伯的勞倫斯進行美化的話,那麼,民國時代還有很多從世界各國跑到新疆搞事情的「新疆的勞倫斯」們怎麼辦?也拍個電影寫本書?
跟英國人不同階層的都聊過,觀點還頗一樣,現在綠綠打我們根子還是過去我們修理他們太狠了。我們的報應。
@趙飛翔基於趙飛翔他/她因為隨便翻翻一本材料就說勞倫斯是騙子的言論,我覺得還是有話要說:勞倫斯的牛津最優秀的畢業論文和他寫的傑出戰略情報分析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那本書也只是一家之言,何況你還是隨手翻翻,什麼都不了解就說別人是騙子,你怎麼不說寫那本書的人才是謊話連篇的騙子?事實如何,在你說別人是騙子之前有多少考察取證,事實依據在哪裡,各方面的書籍和史料看了多少?!有沒有對大量史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你倒好,自己隨便翻翻就在那裡言之鑿鑿地說別人是騙子,你要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你完全沒有大量調查研究取證,就想扮演一個信口雌黃的「磚家」。丘吉爾在勞倫斯去世後所寫的悼詞中說:「在我的眼中,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我擔心,不管我們多麼需要,像他這樣的人都永遠不會再有了。」,也許這就是偉大的人和您的區別,和勞倫斯同時代丘吉爾絕對沒有您這位不做調查研究的現代人這樣卓越的判斷力,他沒有您見多識廣擁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所以您知道勞倫斯是騙子而他不知道!
雖說是單獨一把槍,但其實就是老李的一個皮膚,不過顏值很高
我知道說的不是戰地一的步槍勞倫斯在戰爭結束後嚴重的PTSD,大概可以歸結為他的內心沒有東西來對沖暴力 -- 類似知乎上對崇禎皇帝的評價,運轉天下者唯名與利,皇帝作為名利的終極來源,要用組織存續來對沖名利,崇禎皇帝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就沒辦法跳出名利遊戲。
勞倫斯作為阿拉伯起義的策劃者,少了個「我是在執行命令」的借口,而他成長時期所處的英國文化又不能讓他像貝都因戰士一樣對暴力脫敏。世界上最恨勞倫斯的應該是土耳其人 帝國破碎
作為中國人 肯定支持勞倫斯 不世出的英雄
光是破襲漢志鐵路,就可以吹一輩子了。
一直很好奇呂叔湘老爺子為什麼翻譯《沙漠革命記》
Lawrence of Arabia, a gay man
電影還是真人
成功的分裂了奧斯曼帝國下的阿拉伯。一個英國間諜,分裂份子。不是攪屎棍是什麼?
為什麼都在說意識形態的破事,沒人說說電影牛叉得不得了的鏡頭???
英國攪屎棍之典範也
高中時候隨手翻過 《英國諜報史》,作者理查德*迪肯,國內1983年出版,裡面說阿拉伯的勞倫斯就是個騙子,編故事的行家,從後世對他的評價也說明騙術成功。如果你相信電影內容超過歷史著作,那我無話可說。至於書籍具體內容,靠近圖書館的可以去找一找。
推薦閱讀:
※馬木留克(Mamluk)騎兵的坐騎到底是阿拉伯馬還是駱駝?或者是兼而有之?
※阿拉伯語中幾個像h的字母的讀音如何區分?
※為什麼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史中沒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歷史?
※如何看待中東多國與卡達斷交?
TAG:英國 | 伊斯蘭教 | 阿拉伯國家 | 英國歷史 | 大英帝國BritishEmp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