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上流傳的:「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你怎麼看?
網上看到一句話說,西方設計界流傳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
我自己從歷史的角度猜測,可能是在清朝康乾盛世到鴉片戰爭之前,西方對神秘東方中國文化的崇拜,而這種崇拜歸根結底是金錢的崇拜,清朝旺盛時期也是gdp世界第一,西方人更是形容中國遍地都是黃金,中國的似乎就是高貴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東方元素,早期確實是中國元素,在日本明治維新後,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再加上二戰後,日本經濟文化再次騰飛,對西方影響也很大。所以導致在後來「東方即指日本」望各位能從其他角度,最好是設計的角度解讀一下,謝謝。以下圖片來自網路
首先抱歉,這句話我沒有查到相關的出處。
這句話肯定是有吹牛逼的成分,但是只要歷史上某時空下符合當前現狀,我們可以認定這句話可以流傳下來。
鄙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是說得通的,至於這個一定程度到底是有多大,我說不準,我只說說我認識到的這個部分,傢具。
現代社會裡,不同文化的交流變得容易並且成本極低,但是同樣會讓你感覺震驚甚至被征服。大多數人可能還記得你第一次嘗到可樂,看到變形金剛動畫片,接觸muji的家居而瞬間喜歡上的感覺;同樣在時裝T台秀,抽象派油畫,奇形怪狀的後現代建築,你可能一時接受不了,但是你看到上流社會對它們交口稱讚,或者自己深入了解後也同樣被這些文化輸入折服。
同樣的,中國歷史上也是文化輸出大國。古希臘時期開始中國就開始與歐洲和中西亞有大量的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為這一切提供了必要條件,當時輸出的產品可不像現在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而出現,出口的絲綢,茶葉,陶瓷,漆器,件件都是高端產品,在當時都是給你樣品你也仿不來,但是你還就是喜歡那種,這就是文化輸出。
中國的形象從那時起就是典型的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里那個皇宮裡滿地鋪黃金,人民滿身綢緞,無比富庶的王國。如果在這之前你認為西方崇拜的是東方的財富,那這之後的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才是真正的典型文化輸出。
十六世紀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始,英國,荷蘭,葡萄牙都等海上霸主在東亞地區建立了貿易公司,開啟了「對華貿易的黃金時代」。大量屏風,櫥櫃,漆器等傢具傳到歐洲,以一種異國情調,高超工藝,別緻造型獲得市場的認可,慢慢地當地的設計師和工匠開始模仿和借鑒,出現了歐洲的中國風傢具。
這個傢具里,我們能看到中式傢具與歐洲傳統傢具的融合,在工藝上採用了中式漆繪的做法,在當時的歐洲被稱之為「馬丁漆」,靠背的造型也借鑒了中式官帽椅的s流線型做法。圖案也採用中國山水與花紋。裝飾也有了壺門,海棠紋飾等一系列中國元素。
這在當時被稱為「貴氣」一點都不為過。
該邊櫃或梳妝櫃,很明顯在形制上還保留了歐式傳統,但在細節和工藝上卻有著濃厚的中國元素的滲透,如中式常用的線雕,花鳥的圖案,植物紋飾的壓條,以及竹紋的雕刻等等。
這裡有個風水嶺,因為鴉片戰爭在這個時候慢慢展開了,列強們來到了紫禁城,看到了皇室的傢具,更多的傢具愛好者來到這片土地對中國傢具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傳播。
這段也留下了很多對中式傢具的設計類和收藏類的書籍。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制模仿和借鑒,明式傢具的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造型簡練,質樸,渾厚的設計特點,格林兄弟稱之為「過去未知的簡潔性」也一定程度影響了現代設計風潮的開端。
此後出現了一大批與中國元素相關的著名家居設計和設計師。
奇彭代爾傢具系列
格林兄弟傢具
下面祭出著名的,
漢斯魏格納 the China chair
以及更著名的
Y chair
在建築上,William Chambers設計的英國丘園植物園採用了不少中式建築,以及1757年所著的《中國建築設計》都對中式元素倍加推崇。
有些中國元素的採用,是對中國文化的恭維和崇拜;有些中國元素的採用,是喜愛和模仿。但中國元素最讓人記住的應是其文化內涵和設計理念。如建築斗拱,傢具榫卯,陶瓷工藝,漆藝製作等等技術上的,以及中國傳統里樸實,閑適的生活哲學。都應該是屬於全世界的文化成就,這些元素不僅僅是一個民族圖案,一個地方習俗,而是擁有世界視野,可承托起時尚與經典,驚艷給東方與西方不同文化的內容。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我對於中國元素的片面感受。在傢具界,建築界總是看到各種現代中式在那裡吶喊復興,要用中國元素再打向世界,但是獲獎或影響力卻寥寥,總是自顧自憐自慰說我們擁有多麼悠久的歷史云云。可我試著轉換下角色,用世界角度來看反觀一下我們的中國風,風格總是做得這麼奔放,元素直勾勾地想刺進觀看者的內心,可總是有一種原始民族跳大神的感覺。自己玩得是挺HIGH,觀看者其實都是看熱鬧一樣,到底還是缺了些感染力。
在針對中國風來說,其他設計行業不說,傢具設計我認為還是得先放下身段,撇掉一些對形製品味的玄學,真正站在世界角度來提煉中國元素,一些能脫離區域與時空的元素,來架構自身的設計思想。
謝邀。
我對這句話沒有什麼好感。
此前我從沒聽說過這麼一個觀點,既然提問者說是網上流傳,那就嘗試搜索了一下,看看都是怎麼說的,結果很有意思:
這句話對應的外文原文(如果真的存在的話)是什麼我沒查到,對於這個觀點的真偽暫時不好考究,但這句話以及搜索出來的大量文章中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倒是很明確的:
中式的就是貴的。
在這裡,核心的觀點並不在於「中國」或者「中式」,而是一個貴字,是其呈現出的價值感。
在中國各個朝代中所積累下來的大量紋樣、符號以及具有象徵意義的各類器物,對於國人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事物,同時也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高價值感的信號。這種信號的釋放,有利於商人以合情合理的姿態向消費者兜售他們的產品以及產品所代表的價值。然而這些符號都是作古的舊物,餘存的眾多符號里和我們當下生活相關的其實不多,之前在可以在工業設計中應用的中國元素有哪些?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我表述過一個觀點,就是這些所謂的元素只是一種說辭,一種用來迷惑消費者的故事,卻不是設計。
然而對商人來說,這些人們所熟悉的符號、紋樣以及器物的形狀形態是最現成可利用的素材,用來偽造高價值感最合適的素材。早前我在不真實的價值 - SUiTHiNK - 知乎專欄這篇文章中談了一下對價值感的感知,由於具象審美和抽象審美之間模糊的隔閡,一般人是很難越過這道坎,分辨出那些被偽造成高價值感的事物的。可偏偏中式的元素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即使不能理解那些符紋,但由於歷史人文等原因,大部分普通民眾是能輕鬆感受到這些符紋的抽象美感的。正是這些可以被感受的中式抽象審美,使得中國元素成為偽造高價值感行為中最最方便快捷的絕好素材。
能夠輕鬆獲取的大量現成素材,並在廣大不明真偽的群眾中間有深厚認知基礎,即使不花很多力氣也能產生很好的視覺效果,這樣的設計當然受商家歡迎,再配合媒體一起渲染,鋪天蓋地地說這是西方設計界的觀點,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兒么?
確實很失望,但也應該理解。
但這不意味著只要套上中國元素就一定是忽悠,還是有不少品牌把中式思維做得很贊的。例如在西式立裁上做出中式神韻的夏姿陳SHIATZY CHEN、或者在「乾淨的承諾」上踏實行走的匠人阿原Yuan、又或者許多正在堅持著的淘寶小店,這並不是要談什麼情懷,而是真正關心本土文化、踏實做事應該有的態度和方式。
歐洲那些著名的設計師們對中國元素的運用,或出於真心喜愛,或出於商業目的,或因為對文化的興趣,又或者是一種自我標榜,但如果說真有這麼一句話代表著西方設計界的觀點,我也還是挺開心的。只是在很多時候,不得不遭遇一些虛情假意的中式設計時,心裡會暗暗念一聲「哼」罷了。
傳播這句話的水軍,大概會很討厭我吧。題主最好補一下知乎三大金句。。
某個商業機構的話語而已,在當下,被我們這樣一個又自卑又自負的民族拿過來,當作YY的對象。我好牛逼,不是嗎?哦哦哦,幾秒鐘之後,一身癱軟,毫無興趣。需要面對的依然是家徒四壁。
你可知道,在中國,一個商品沒有個洋文名字,都只能算地攤貨?
總而言之是看的太少,想的太多,治療方法:
《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工藝美術史平面設計史世界建築史有興趣的話,繪畫史及雕塑史也可以看看我們的民族太習慣自High了,這年頭經濟稍有點起色,又開始大Hign了作為一個做進口傢具業務的從業人員,不邀自答一下。從傢具發展史上看,確實有過一段時間是國外傢具工匠引入中國元素進行傢具創作,如大漆工藝,就是借鑒了中國的漆器。當時進口中國的商品也是皇室貴族的人的象徵。所以導致東方元素一進入西方市場就有一個體面的身價。之後隨著中國經濟的衰退,戰後日本的興起,西方的東方元素概念漸漸被日本元素所統治。我們一個品牌方發給我們圖冊的時候曾得意洋洋的說,看,我們做圖冊還融入了你們中國文化。他指著圖冊里一首中文詩的配圖。那首詩猛一看很像是爛大街的《靜夜思》,但細細閱讀,會發現和我們數獨的詩句在用詞上略有出入。那其實是在日本流傳的《靜夜思》的版本。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日本靜夜思。所以題主問題中的中國元素改為東方元素可能更合適。另外,這句話本身感覺就像是某個中國風微信公眾號的營銷用語。先答這麼多,麻辣燙上桌了。
話說第4幅圖明明是藝妓吧……可以理解為神秘的東方元素,或者更抽象一點,神秘的異文化元素這和中國城市裡飯店、酒店常常愛叫個塞納河、香榭麗舍、白金漢差不多吧
道聽途說。。
看那個巴爾扎克還是誰的小說,有這種想法,時間太長了,記不得哪本書了。小說裡面豬腳做化妝品生意的,宣傳廣告,必須要說來自東方滴,其實質巴黎自己產的,如果說來自東方就高貴冷艷上檔次。。。。。就像現在大陸的化妝品、紅酒神馬的必須來自歐洲一樣。。。。。
「來,你給我出一套有設計感產品,再帶點中國元素,顯得大氣」你想知道設計師聽完的反應嗎?
純屬意淫
做設計的時候(服裝),我們老師也會強調以傳統文化為靈感來源,國內外的設計師也會賣弄中國傳統圖案紋飾貼到衣服上,但大多數我覺得並不好看,也沒穿上就貴氣的意義。我分析自己這麼認為的原因應該是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已經麻木,但對於國外的國度我也覺得是高貴神秘的,反之西方人可能也這麼認為,沒有觸及到的,就是新鮮神秘的。他們從傳統的時候認識你,認為你就應該是傳統的樣子,走了形就不是在他心裡的那個樣子
推薦閱讀:
※服裝設計學的是什麼?
※20世紀50年代歐美文化及服裝特點?
※該如何選擇文胸呢?
※推薦幾本服裝設計的書和關於培養服裝設計的建議 ?
※從《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你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