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周歲小孩說活不下去了怎麼辦?

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快6周歲,小女兒快2周歲。大女兒比較早熟,性格偏內向,自己比較要強但又很膽小敏感,羞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幼兒園老師說她比較早熟,有一門課程大意就是讓孩子們自由玩耍,班裡小朋友都在那大吵大鬧,只有她自己坐在那不動,還會盯著老師看,大意就是說老師怎麼也不管管他們。大女兒平時表現都很好,由於上幼兒園比較早,今年已經讀完了幼兒園大班,但是因為年齡不夠不能升小學,於是又回到原來的幼兒園讀一個小學過渡班,班裡的孩子都是她這種情況的。女兒以前表現都很好,每天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周末去彈琴,也沒什麼異常情況,最近一段時間表現極其反常,都讓全家愁死了。先是表現為早上不去幼兒園,賴著不起床,有時還會把自己反鎖在屋子裡,問她原因,她就說幼兒園小朋友太少了不好玩,個人感覺她沒說實話,但是把她送到幼兒園後老師說她表現也挺正常的,就是放學後也不像平時那麼積極寫作業之類的。真正讓我覺得恐慌的是有一次實在沒辦法把她送到幼兒園,就讓她在家休息,前一天她姥姥打電話說要來看她,這天她姥姥打電話說今天有事來不了了,然後她聽完這句話電話還沒掛就突然拿起桌子上放著的葯往嘴裡塞,說她活不下去了,還要剪刀要捅自己,折騰了好久。等她情緒平復了一點,說帶她出去散散心,她說你們去吧,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我把自己捅了,你們快樂地生活吧,她說自己活不下去了,妹妹也總欺負她,揪她的頭髮什麼的。但是她平時也表現得很愛她妹妹。總之,我們全家人都特別煎熬,這段時間都被折磨得要瘋掉了,不敢相信一個不到6周歲的小孩會有這種想法,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網上查了查說這麼大的小孩也不能輕易去看心理醫生,特別是她又很敏感,希望大家能給點建議,謝謝大家了。


你們有沒有一直感覺這孩子比較省心。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被說比較省心的內向小孩,一直覺得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愛我,關心我,只能自立。

——————————————————————————————————————————

這麼多人來握爪,我還是按照題目稍微補充一下吧。

我能想到的暫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她說,她如果死了,你會十分傷心,會以淚洗面,會瘋掉。暫時就能想到這個破方法,不過這個對我是很有用的,儘管還是會覺得活著還是死都無所謂,還是會考慮到愛的人,改變決定。

從長遠的角度要改變,從小被妹妹欺負著、家人忽視著長大,這種內心的憋屈會越來越多。

千萬別讓你大女兒讓著妹妹。

在不斷的失望中妥協,漸漸地變成了今天的樣子。小時那些對這個世界的期望都沒有得到回應,關心、幫助、寵愛,什麼都不夠,漸漸的失去期望,感覺一切都可有可無。

自信、成熟、獨立

敏感、自卑

自私、冷漠

這些都是我,卻沒有多少人看到層層外殼包裹下,那顆脆弱的內心。

失望、失望,直到不再有任何期望,這個世界於我而言可有可無。

18歲了,卻還是經常會夢到我對著親人大喊大叫,對方卻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回應。或許這就是潛意識,在我睡眠時出來讓我看到自己內心的黑洞。

我不敢怪這個世界,唯有改變自己,從內心降低對任何關係的期待。

哎呀,又跑題了。

不要向她灌輸她要變開朗的想法,那會讓她更茫然不知所措,只讓她做最開心的自己。

帶她看電影、出去玩耍。看她會不會喜歡。

給她買她感興趣的書,像我們這種孩子貌似喜歡看書的還挺多的。

想辦法減少她內心的憋屈,不要讓她對朝夕相對的人太失望。比如經常臨時取消陪她的計劃。

最後,千萬別覺得她讓你省心,你就真的不多多的關心她。


看你的描述稍微有點感觸,簡單說一點我的想法以供參考,主要是放在分析原因上,談不上建議,不敢肯定我的分析一定適用於你的孩子,所以建議你多回憶一些生活細節以及再多諮詢一些更專業的人再決定怎麼做。

  從你的描述中我推測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

1、環境的突然改變

大女兒平時表現都很好,由於上幼兒園比較早,今年已經讀完了幼兒園大班,但是因為年齡不夠不能升小學,於是又回到原來的幼兒園讀一個小學過渡班,班裡的孩子都是她這種情況的。女兒以前表現都很好,每天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周末去彈琴,也沒什麼異常情況,最近一段時間表現極其反常,都讓全家愁死了,先是表現為早上不去幼兒園,賴著不起床,有時還會把自己反鎖在屋子裡,問她原因,她就說幼兒園小朋友太少了不好玩,個人感覺她沒說實話,但是把她送到幼兒園後老師說表現也挺正常的,就是放學後也不象平時那麼積極寫作業之類的。」

  主要是從你的這段描述中推測的。想起了我小的時候,我也是6歲讀完的幼兒園,當時我們那邊普遍是7歲上小學,所以一般還要上個學前班。我就記著當時家長帶我去上學前班的時候我哭的特別厲害,上了一次之後就死活不想去了,他們想拉著我去我就哭……後來他們發現沒辦法拉我去上學前班,就直接送我去上小學了。雖然年齡不夠,不過當時家長帶我去見了一下校長,校長從報紙上指了兩個字,我全能讀出來,所以就讓我上小學了,上了小學之後一切都比較正常。

  我現在已經完全忘記了我當時為什麼那麼恐懼上學前班了,如果不是我爸後來告訴我,我可能連我上過一天的學前班的事情都忘了,一直記得是我上完了幼兒園大班之後家長就直接送我去上的小學,中間沒發生什麼事。我現在再去反觀我當時恐懼上學前班的原因,只能靠猜測了,有可能是因為離開了一個我熟悉的環境?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在學前班遇到的老師或同學?或者其他的原因?我也無法確定……這種環境的突然改變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可能根本不會引起什麼波瀾,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可能是難以估量的,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所以建議你回憶一下在她從幼兒園的大班上小學過渡班的這個過程中,有哪些人離開了她?又有哪些人進入了她的生活?問題有可能出在這裡。不過從現實上考慮,即使問題出在這個地方恐怕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既不可能讓她回到過去的環境,也不可能為她建造一個不會改變的生活環境,但是你們可以從提高孩子的安全感的這個角度去入手。

2、和妹妹有關的原因

等她情緒平復了一點,說帶她出去散散心,她說你們去吧,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我把自己捅了,你們快樂的生活吧,她說自己活不下去了,妹妹也總欺負她,就她的頭髮什麼的,但是她平時表現的也很愛她妹妹。

  主要是從這部分推測的,雖然我是獨生子,不過也聽說過一些兄弟姐妹之間因為覺得父母分給他們的愛不平等而產生的嫉妒等等。我不清楚你們家庭的情況,不過有的時候確實是父母覺得他們分給孩子的愛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孩子的眼裡就是覺得父母偏心……尤其是像你們的小女兒只有2歲,大女兒只有6歲的這種情況,小女兒太小,理應多得到一些照顧,而大女兒也不夠大,心智還遠遠不夠成熟。你們可以再多回憶一些生活細節,是否發生過一些有可能讓她覺得你們更偏愛小女兒的事情?如果問題出在這裡也不太好辦,尤其是她已經說出「我把自己捅了,你們快樂的生活吧……」這種話了,恐怕你們說話她也很難聽進去了。

  總之,我分析的這兩點原因也只是根據我的見聞和經驗來說的,也有可能她的原因在這兩點之外。不過比較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這個事實,這一點可能是由一些平時你們所沒有特別留意的一些做法所導致的,想彌補可能也不知道從何入手。從你的描述上看感覺她似乎比較喜歡姥姥?如果她拒絕與你們交流的話可以讓她的姥姥試一試。

  可以相信的是,只要處理的得當,等她長大成人之後再來回想此事可能也會覺得根本不算什麼。不過她的表現也許還是說明了你們在培育她的過程中(或者只是日常的生活中)很可能存在一些你們覺得很正常,但是實際上存在問題的做法,如果存在這樣的做法而沒有及時糾正,也許會讓她長大之後仍然缺乏安全感並導致一系列的問題。我不建議帶她去看心理醫生,但我建議你們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諮詢一下(不過其實感覺多數的中國的心理醫生的能力都不怎麼樣),詳細地描述一下從她出生到現在你們之間的生活細節,也許能夠找到問題。

  最後祝孩子儘快好起來,如果好起來的話,記得留言告知一下,祝好!


作為一個在上大學前都是比較內向的、一直被評價為文靜的孩子,基本上是一步步擺脫所謂文靜這個詞的。幼兒園時期屬於被同齡小孩抱頭咬都不會反抗也不會告狀的小孩,小學時期雖然不算沉默寡言,但話不多,被人欺負了也只是在心裡默默想著。直到初中遇到我的好朋友為止,她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我能感覺到她是真心在乎我的感受的人。到那時候,我才真正的和別人交心,才說出心裡的委屈。

之前那麼長時間,雖然回家都會和爸媽說學校的事情,但都是報喜不報憂。每天樂呵呵的和家人說著學校的趣事,即便被朋友欺負了【對,是被「朋友」】回家也不說。

不是不記仇,也不是我木,感情遲鈍。

只是不知怎麼說起,怎麼表達。

再者我媽聽說我被欺負了,一向是簡單粗暴的找老師。

這種做法讓我覺得很沒面子。時至今日,我這邊有什麼問題,我媽依舊想著她出面,上次和她發火後也就不再這樣了。

種種原因,我從來不回家抱怨學校老師和學生的事情。只是悶在心裡。

都說小孩子純潔,我不認為。

從小到大,讓我覺得最齷齪的就是小學時光。

小學時候,便有小孩懂的利用他人,栽贓他人,孤立他人。目標人群,就是像我這樣所謂「內向」的人。

因為她們清楚,欺負了,你又不會怎樣。既不會打小報告,也不會破口大罵或者廝打,甚至不會和別人嚼舌根。

更讓我感到鬱結的是,我覺得真正感覺到氣憤的時候,居然是上大學後偶然和別人談起小學時候的事情,這時候才對她們的行為感到憤怒。之前那麼長時間,居然也沒感覺到憤怒。

自殺的事情想過一回。不過原因很可笑,就是因為我媽非要我做額外的作業,我覺得我做完老師的作業已經很累了不肯,然後被狠狠的罵一頓。反正那天還有別的什麼事情來著的忘了,反正幾件事情堆起來讓我覺得絕望,哭的一塌糊塗,然後從日記本上撕紙寫了封遺書給我媽- -然後放在她枕頭下了。下午看看書,感覺好多了也把遺書這茬子忘了。不過後來我媽好像看到了,之後還拿這個打趣我來著- -

總而言之。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在學校發生了不快。比如被孤立,被欺負,被老師歧視。但是又不想和家裡說,或者不知道怎麼說。

還有,小孩子獨佔欲都是很強的。不要說朝夕相處的親妹妹了,我表妹還需要人抱的時候,來我家做客被我媽抱來抱去,我還嫉妒心發作了呢-。-再說我表妹,愛搞破壞,撕我書隨便貼我的貼紙。讓我恨的牙痒痒,但是家人明確表示她小,你要讓著她,讓我很鬱悶。有一次在我房間里貼完了我一整版貼紙,還撕了我書,氣急敗壞的我一邊罵了她之後推了她一把。我媽衝過來打了我說她這麼小,推到牆角上撞壞了怎麼辦。這些事情都讓年幼的我很鬱悶。也說過你們兩和她一起生活吧的話。當時我媽只是笑我吃醋,讓我更加惱火。

再說姥姥的事情,我外婆帶大我的,所以格外寵些,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的那種。每次我外婆回老家帶我表弟的時候,我都上演十八里相送的劇情。眼淚汪汪送上車,回家路上哭一場,到家還要哭一場。可能你孩子也是這種情況吧,對姥姥特別依賴。

說了好多= =總結一下。首先是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其次是對妹妹的不滿,再有就是對姥姥的依賴。給的建議是,誘導她說出學校里的事情【比如和你玩的xxx怎樣啊,你對xxx老師有什麼看法啊】在對妹妹上不偏袒妹妹,不要因為妹妹而忽略了她的感受。尤其是被抓頭髮這種讓人惱火心煩的事情。再有就是,增加和她一起的時間,減少對姥姥的依賴度。

----------------------------------------------------------------------------------------------------------------------------------------

作為一個內心、文靜、懂事的孩子,自然要體貼大人,不要提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我少哭,少要求,少無理取鬧。

看到喜歡的東西,只是盯著,期望大人能發現我的心思。

即使長大了,大人問你有沒有想買的東西?帶你去買幾件衣服啊?也是笑著說不用。

我一直不屑於表哥的表現,小學期間,凡是不隨他意,哭鬧不止。

其實內心也隱隱羨慕著能隨意發泄的他,能痛快要求的他。

到了今天,很多苦悶的話能寫出來,但是不會和別人說,尤其是現實中的人。

我一直討厭當我遇到困難不順時我媽的處理方式。

她想她出面解決,可是這往往會讓事情變糟糕。

我不讓,她便要教我怎麼做,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說著。

終於有一天我爆發了,我尖叫著說夠了,不要逼我!然後掛了電話。不管她怎麼打我都不接。

在房間里哭了許久。

上了大學後,性格像是一夜開朗。契機不過是開學第一天小班主動要求我做女生這邊的負責人。

只是那麼一瞬間,我想要做個開朗外向的人,敢於表達自己的人。

反正這兒是個全新的環境沒有人認識我嘛。

這樣想著的我,像是獲得了新生。

不在被拘泥的我,在大學期間做了很多以前不會做的事。

當然這些事情雖然被老師罵但我認為是正確的,不過如果以前的我,為了那個「懂事」我不會去做罷了。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沒有順著輔導員的心意,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願意遵循所謂規則罷了。順便快要成預備黨員了,然後不入了罷了。

大學後再接觸我的人,不再會說我文靜內向這種話了,我偶爾說起以前老是對我的評語都是文靜內向少話,他們都覺得我在瞎扯。

第二次修改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希望題主能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矛盾而不是想著自己插手。另外,不要輕易評價小孩,這會成為他們成長中的桎梏


我很清楚地記得在我差不多6歲甚至更小的時候,自己有過這種想法:死根本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就是一種結束而已,我死了好像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什麼影響,我自己也並不在意。我也記得當時還看了看我媽,心裡說了句爸爸媽媽還可以再生一個啊,我死了確實沒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小孩子的一種心理吧,是那個時候對於死亡的認識,我不認為這種心理等同於厭世。我現在20歲當然不會有這種看法,死亡對我來說是一種打斷而不是結束。反觀題主的女兒,她有妹妹當然有時會下意識覺得自己並不怎麼重要(我獨生都覺得自己不重要),死只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我不確定這種心理是不是大家都有,但我確信這不是一種心理疾病(我現在還好好地活著嘛==)。

所以我建議題主,第一不要大驚小怪,千萬不要把她當做一個心理病人,她只是一個開始對死亡有了自主看法的小孩而已。最好找個機會跟她坐下來好好聊聊死亡,平等地交流她對死亡怎麼看,你對死亡又怎麼看等(跟小孩最好的交流方式是信息分享而不是一味發問)。第二還是要做好看管工作,不要讓她真的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我性格還算比較開朗,所以小時候有了那種想法也不會付諸行動,題主的女兒內向靦腆就不一定了。第三做父母的還是要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時候冷落了大女兒?是不是說話不小心刺激到她?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就不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清楚的聽見我媽在電話里跟我姥姥抱怨我,特別特別傷心,後來我大了問起我媽這件事,她說她以為我根本不會聽。所以小孩子再小也是有大人的敏銳和小心眼的,有時你說一句刺痛她的話她會一直記得(我小時候我媽數落我的話我全記得,但我真的不是記仇,我很愛她的。只是記性太好了,嚶嚶)。

我一直覺得,這麼早開始對死亡有了認識,明明是聰慧的表現好嘛!你看看同齡的小孩還蹲在草地里玩泥巴呢,甚至有的人成年之後都不會對死亡有任何感性理性的思考。(......我好像開始自誇了,打住)所以,題主你好好愛你的女兒吧,不要太擔心。

另外,隨著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逐漸放開,中國的年輕父母們(尤其是獨生子女)確實需要學習怎樣帶好多個小孩,很多孩子們經歷的心理過程都不是獨生的父母理解的了的。各位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同仁們不要放過這個絕佳的課題呀~(中文狗默默看小說去了...等我寫出來這個題材的小說你們記得研究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為一個有過同樣經歷的孩子,從不是大人的角度說一說,也許你能對你女兒的心境有些許體會,但我不是專業人士,僅供參考。

———————————————————————————————————————————

1.關於兩個孩子:

我也有一個弟弟,剛好也差四歲。對於尚未成熟的老大來說,有時候年紀小的那一位是「奪走本該屬於我的愛」的存在。年紀小有時候並不會意識到血緣,一家人這樣的概念;眼裡只會有「那是我的牛奶,為什麼要給他喝?」「憑什麼他弄壞了東西媽媽就不批評他只批評我?難道就因為他小嗎?」,甚至喝牛奶的先後順序不一致都會讓心懷不滿的小孩不高興很久。

有的小孩從小粗神經,看到弟弟妹妹也有很可愛的一面的時候或者全家人都由衷的感到快樂幸福的時候就會忘記那些不快。

但是另一部分的小孩,早熟敏感內向,不容易說出內心的想法。有的會努力把自己當作一個大人,站在和大人一樣的角度,去照顧弟弟妹妹,與此同時會有來自外界的「你家老大真懂事」,「她很讓我省心」這樣的誇獎,讓小孩的心裡有一種成就感,但這種成就感不會一直存在,因為小孩也只是個小孩,渴望愛是無法忽略的一部分。

時間長了,這樣的想法堆積多了,就會是一直陰沉的天,籠罩在心頭。

2.關於老師說她早熟,以及那節課。

早熟的小孩再熟也只是個小孩,可見1.的後半部分。

在那節課上會示意老師管管那些孩子,在那個時候,她的心裡已經不是把自己當成和同學一樣的孩子了。不自知的把自己擺在高一級的台階上。「我是懂事的,我就應該是他們的榜樣,老師會在家長面前誇我,大人都會喜歡我。」期許這樣的關注,一旦外界通過口頭表揚賦予她某種特質的時候,她會不由自主的繼續往那個方面發展,或者非常極端的完全相反。

3.關於班上環境的變動。

環境的變動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我不知道對於你的女兒來說影響有多大。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什麼的。。。

4.關於「自殺」

真正想死的人是不會讓任何人知道的。

不要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小學二年級我被送到寄宿制小學,小學環境非常好,但是我有一種深深的被拋棄的絕望。小學從來沒有因為想家哭過。那時的我平躺在床上,是獨自走在黑夜裡的荒原里,地球上只有我一個人的絕望。暑假在家裡也總是一個人,弟弟會花大半的暑假在叔叔家裡,我不願意去。我也記不清是第幾個暑假,我在家裡自己熱了點飯,吃完就坐在家裡的藤椅上,看著太陽落山,那些夕陽像是塗了滿牆的血,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呆坐在藤椅上想我要怎麼死,死得快一點不那麼痛苦不那麼難看。

你只是看到小學的我安靜的坐在那裡看夕陽,但是我在想我要怎麼死。

所以對她來說,也許姥姥不來,就是最後一根和這個世界崩斷的細線,讓她覺得這個世界已經無可留戀。外人無法體會。但是她現在肯定還是不想死的,說得比較冷血一點,是情緒的爆發以及博取注意力。

這樣的情緒的爆發是對她有好處的。說出來了,這就是機會。

5.最後。

a. 小孩有心結,年紀越小越好解,要家人的愛,耐心,技巧(如果能向專業人士討教一點技巧,肯定是最好的。)

b.個人覺得,這個她要深入交談的人,最好是家裡人,爸爸媽媽也好,大一點的姐姐也好。處理好了將是非常好的開始,會不自覺的把那個人劃入可信任的範圍,陪伴她,和她一起成長,和父母的感情上的聯繫會更加深厚。

c.如果你能夠讓她明白,死亡,這個概念和影響,她以後面對這個會慎重。

d.慢慢教會她表達自己的情緒,寫日記也好,和媽媽講悄悄話也可以,千萬不要憋在心裡。

e.小孩並不是長大了之後什麼都不記得。她也有自己的精神,這樣的年紀,請不要讓她孤獨。

———————————————————————————————————————————

大概是這些。如果題主的孩子走出來這一段了,請務必告知一下。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也希望她快快好起來喲~ :)


小孩子想死,可能覺得沒有被愛,特別從姥姥打電話不來這一段可以看出。

小孩子比較怕缺少關愛。父母多和孩子進行類似的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不光要語言,還要行動。

另外,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對於這種表達,給予一定支持和獎勵。

孩子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大人的問題。


記得以前看親愛的安德烈,裡面有個母親給作者龍應台寫信,說自己幾歲的孩子在餐桌上說出,活著無意義,生命就是無休止的重複這樣的話。那時候看到這句話我就哭了,真的覺得無可奈何,有的人好像總是很早就能窺看這個世界的秘密,提前感受別人幾十歲才會有的想法,又與年齡無關。

唯一能給的建議就是多給這個孩子一些疼愛,帶她去見識更大的世界更美好的東西,對生命失望就必須從生命本身燃起希望。


兩個字,心疼。想說幾句。

一個這麼小的孩子,說「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我把自己捅了,你們快樂的生活吧」,我知道這種感覺,就是她覺得沒有人愛,家人忽視她,不在乎她,就是覺得來到這個世界上,連父母都不愛自己,活著有什麼意思。

我要說的是,雖然客觀上她是姐姐,但是也是需要愛的,畢竟還這麼小,希望做父母的一定要把大的就應該如何如何的這種觀念拋棄。孩子心理已經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好在她還把內心的感受說了出來,那麼一定要從現在開始重視她,喜歡她,愛她,在乎她,關心她。

具體情況不了解,但是假設一下,如果她在幼兒園,看到別的家長如何對孩子親昵,然後自己的父母沒有對自己這麼做,但卻對妹妹這麼做了,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哪怕是小到一個微笑,對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又或者等孩子們大一點,姐姐發現相同的要求你當時沒有滿足她,後來卻滿足了妹妹,她也許都會受傷,小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希望父母一定多多關注自己的言行,關注自己的態度,小孩子來到世界上,什麼都沒有,就只有父母了,陪她渡過這樣一個階段,她才能慢慢有建立自己的世界,這個階段也許會很長。

至於是否要心理醫生這點我不發表,確實是不知道。不過我有一個小建議,我想也許父母可以先跟幼兒方面的專家溝通,他們經驗豐富,也許了解了父母平時怎麼樣對待孩子的,以及孩子的表現,也許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並不需要立即帶孩子去。


應該是你們冷落了孩子,她覺得自己不重要,不被重視,不被愛護。從她的話中可以看出來的。


不用去看心理醫生,還沒到那個程度。孩子才六歲,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可能會加重目前這種情況。

不要說什麼你快被折磨瘋了,這可是你自己的孩子阿,我們生病了有心事了不都是覺得家人是最值得信任的,在他們面前最沒有防備的,能說出最心底的話的人么。耐心的和孩子交流,知道她的內心到底有什麼想法,或者擔心什麼害怕什麼。絕對不能流露出不耐煩或者快崩潰的一面。

六歲的孩子就開始有記憶了,如果處理不當,以後會有心理陰影。


從我小時候的回憶來看,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感覺自己被冷落了或者心裡有委屈說不出來,因為比較內向,總希望別人能夠發現什麼,但是如果沒人發現,沒人在當時安慰自己,就會突然很失落,而且如果連續的失落那麼就可能會有輕生的想法,小的時候又不懂自己客觀看問題,一時間自己調節不過來,又沒好的辦法,所以會覺得只有死了才是最好的辦法吧,其實是因為對死是沒什麼概念的長大後我就貪戀這世界了!我覺得你女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某次或者經常別人都在玩,沒人主動找她玩,心裡失落,回到家,又因為當時可能弟弟抓她頭髮(雖然以前可能不會在意,但是本身失落的情況下就比較在意)你們也沒制止弟弟,也沒安慰她,而且後來本來可能有個期待緩解心情的,就是姥姥要過來,可是連姥姥在自己失落難過的時候也找理由不來了,突然覺得天空好灰暗!小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內心都很脆弱的,可能會因為這些我們看來的小事就覺得是很大的事,所以樓主可以多安慰,帶她去做她喜歡的事,等她心情好了(其實小孩子心情會很快就改變過來的,只要她被你們關心,關注,又做了自己喜歡的事了,很快就會從失落的心情中走出來的)再問她是不是遇到什麼事,如果她說了,你們要多安慰她,應該就告一段落了。主要是以後還是要跟她多交流,因為她內向,所以你們要主動點,要成為她願意把心事跟你們分享的朋友,這種人的內心想的多,但也有點多愁善感,所以以後她有什麼反常的表現的時候就是你們關心她跟她聊天的時候,其實她內心很渴望有一個能夠聆聽她內心故事或者想法感覺的人!

因為覺得樓主女兒跟我小時候性格有點像,想法也有點像,所以我從自己當時的想法以及感覺來幫你分析,後面的建議是從當時的感覺,以及長大後的感覺覺得這樣或許才是當時需要的,這種性格容易覺得孤單,所以不要讓她覺得孤單。可能我的情況跟她不同,如果沒效果建議你們找醫生問下,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啊對了說句題外話 上學前班對一部分小朋友來說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啊

我超級清晰地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 因為生日在八月 所以基本上是班上最小的學生了 然後家裡的學前教育也做得挺充分的 於是一年級的我包攬所有考試的第一 這時候老濕表揚我(順便稍微責怪別的同學) 一般會說類似於「你們看灰硬硬年齡最小還比你們都考得好你看你們羞不羞!」 omg!爽飛了!虛榮心爆炸了!開心!

然後二年級轉學來深圳 班上有很多同學比我還小 再也沒有受過這種表揚 還有些小失落

所以小姐姐也許是因為自己在幼兒園總是班上比較小的 然後又可以把功課完成得比同學好 也收到過老濕這樣的表揚 但是現在上學前班了 而且我猜姐姐是比九月稍晚一些卻不到下一年出生的 她就要承受從班上最小最得寵的寶寶到班上的「老人」的落差 對 我們之前管前一年出生的人叫做老人

小朋友的心思是真的特別細膩的 當時一個親戚家的小妹妹比我小一個月整 也是很聰明的 也是幼兒園老濕眼前的小紅人 當時去小學報道的時候她媽媽還給校長求情說能不能讓她上小學 但是那時候管的嚴 對不起啊九月一日請明年再來啊您

然後妹妹上了學前班 也是打死都不肯上學 家裡也沒有重視這件事 然後等到小妹妹上小學的時候小朋友已經變成班上最大的了 因為九月一日.... 這件事情對低年級的小朋友影響很嚴重好嗎!首先小朋友們會驚嘆你年齡大 反正我個人小時候完全不能忍 而且小男孩小小年紀情竇初開 除非姑娘長得真的特漂亮要不然絕對不會喜歡比自個兒大的小姑娘 哪怕一天 就是這麼幼稚! 家長不要以為防早戀這樣很棒啊 小女孩之間的攀比佔下風可一點都不開心 拍不拍拖是一回事 被不被小男孩喜歡是另一回事 姑娘會覺得自己不夠可愛不夠漂亮的

哦對 說句離題八百米遠的話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說會分心 不給我留長頭髮 我超級自卑的 三頭牛拉我都不肯拍照 拍照也不笑 跟女孩子拍照更是要哭 覺得自個兒特丑 雖然現在看照片覺得小姑娘挺俏的hhh 班上男孩子也會嘲笑你頭髮跟他們一樣短 然後直接導致了我破罐子破摔不注意形象 初中的時候胖得不忍直視 現在雖然變回正常姑娘了 但是想起小時候爸爸媽媽不讓留長發被同學笑話的事情 還是有些心酸

還有妹妹的事 一般家長覺得對兩個小朋友很平等的時候 大的小朋友會覺得自己受冷落 可以試一試偏心一下姐姐 比如說妹妹扯姐姐頭髮動姐姐貼紙啊之類的東西的時候 即使姐姐沒生氣 家長也應該批評妹妹 說真的 難道姐姐小的時候家長就會縱容她亂拿別人的東西揪別人頭髮嗎 要認真地批評 讓姐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我也不知道家長能做些什麼 但是我也許代替姐姐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祝姐姐開心:D


肯定是幼兒園遇到事了啊,創造安全的環境讓小孩兒無論什麼事都跟家長說。


在幼兒園被排斥,或者是因為自身的"融入不進去"而以為被排斥。

在家沒有感覺到相等的愛,同樣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成年人或許可以自愈這種抑鬱,小孩子會表現得更為直接。

去看心理醫生很好,如果不願意就一家人慢慢地暖化她吧,但這過程也不要太過小心翼翼,敏感的小孩會把這份小心翼翼誤讀的。


傾聽和關注她。

用所有的耐心去引導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容易悲觀也容易樂觀。

建議你們每天睡前去親親她,抱抱她,問問她今天有什麼不一樣的事嗎。

小孩子喜歡用自己的思維去看待世界,比如爸爸去哪兒里說真心話環節,石頭說爸爸不愛自己,其實郭濤對孩子的愛我們都看在眼裡,只是對他嚴厲就認為不愛。

就像孩子看待好人壞人都很淺顯,不知道一個外表和善的也可能是個大惡人。父母略微嚴厲就認為不愛自己,看不到隱藏在心底的關注。

所以最好的就是每天親親她,誇誇她,不要因為年齡就無原則地讓她遷就妹妹,把你們對她的愛和關注表達出來,她會慢慢自信,慢慢對世界友好,最後在父母的愛里幸福成長:)


我也是服了,有了二胎之後老大的心裡陰影面積都上升到了想死的地步了。你們到底對老大忽略到什麼程度,6歲的孩子都在尋找存在感,你讓她以後怎麼過…我都心痛


或許帶她來寺院拜菩薩,學習佛法,也未嘗不可。


小孩很安靜,不怎麼無理取鬧,有時候你們覺得他的想法很大人,甚至很世故。他沒有同齡人的那些天真無邪。

對不起,只是他們的智商六歲時已經超過了父母,僅此而已。

八十年代,我父親出去開會,帶回了一個紅富士的大蘋果,由於攥在手上攥了一整天,蘋果已經有點脫水了。然後他很高興的拿給我吃。我沒有一點點的高興。我希望他們跟我一起吃,我希望他能在路上就把他吃掉,我不希望他為了我受這些苦。自私一點的說,這些都是他們放的債,都是要還的。這些我都不能說,我急哭了說,「為什麼你們不吃讓我吃」。 到現在父母都認為他們對我多麼多麼好我都理解不了。

嘗試著去溝通,用大人的思維去跟她溝通,或者作為父母的能學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沒錯,你應該向孩子學習。

如果溝通之後發現真的是心理問題,,就應該看心理醫生,而且是父母和小孩一起了。如果小孩真的是有心理問題,根源也在父母對不?


這可不可以解釋為生二胎的潛在問題。我父母那一輩人都是姐妹兄弟成群,到現在都各種暴露心理問題,一般是那個最受寵愛的孩子現在看來人格相對健全。當然我這個結論不絕對,沒有調查過。

說回題主孩子的問題。不知道幼兒園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要從孩子那裡問出來,盡量耐心,不要逼迫,盡量給她一個家人都在互相分享的氛圍。說不準在幼兒園真的發生了大事兒。如果不是的話,這樣當然最好。盡量陪著她,盡量觀察她最舒服的狀態,並不遺餘力的給予創造這種狀態。如果真如我開頭說的是因為兩個孩子得不到平等對待的緣故,那這時候建議想辦法讓孩子理解她的某些想法也許是不對的,也許是父母做的不對趕緊道歉等等。您是母親,應該會比外人想得到的辦法更多。而且孩子不是想姥姥么?趕緊讓他們見面。不知道我的回答是不是合適,也不知道時間晚不晚,總之,不要小看兒童的心理成長?


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小時候想過自殺呢!我小時候也很內向,家裡當女孩養的,跟你女兒的情況差不多。不要以為孩子聽話就不去管,也別厚此薄彼,(雖然你不這麼認為,但在她眼裡就是)。當處理兩個女兒的事情時,要很「真誠」(最好還是去掉引號)的徵詢她的意見,她早熟就把她當做大人好了。提前教會她愛與責任吧!最後給些適當的獎勵。您的女兒將來不可限量啊!—————還是匿了吧,雖然我是新來的!


推薦閱讀:

80、90、00後對父母離婚的不同認知,大家怎麼看?
校園暴力帶給人傷害這麼大,從家長的角度是否有辦法幫助孩子避免?或者在被傷害以後幫孩子把傷害最小化?
四歲多的小男孩,被批評時有自殘的苗頭,該如何對待呢?自殘之外,如果孩子狡辯、打人、吐口水等,又怎麼辦?
安全感對孩子有多重要?缺乏安全感會有什麼影響?
8歲小男孩沒禮貌,習慣性罵人、動手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怎樣教育才正確?

TAG:成長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