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書讀的太少,想的太多」是否不當?
1.說得好像有 想的多是錯誤,不該想,或是現在階段讀書少是你天然的錯誤 的意味。
2.在回答問題這樣幫助人的行為中出現說出這樣的嘲諷話語是不是不太恰當?3.這樣的話是不是有冒犯性?4.為什麼很多比較有學識的人也傾向於說出這種話?
「書讀的太少,想的太多」帶有一點貶義語氣,是有一些冒犯性的。
這句話本身是否正確不好評價。但我認為他起碼是不適合知乎的。畢竟知乎絕大部分問題的答案都是在書中找的到答案的,這意味著知乎問題基本都可用這句話作為回答。那知乎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畢竟讀多少書算讀的少?提什麼樣的問題算想的多?這都是非常主觀的標準。總會有更高端的人覺得:這個問題早就在xx的xx里闡述過了,你連xx和xx都不懂,就來這兒異想天開,實在是浪費我的時間。所以除非知乎設立一個準入門檻,給每個問題領域規定一個必讀書目,甚至對每個用戶進行資質考核,頒發xx等級證書,否則總會有人感到自己的時間線被污染了。那麼哪裡能找到這樣一個有準入門檻,有必讀書目,有資質考核的問答社區呢?PHD!我是特意找到這一句話來回答的。因為我感覺到了自己的瓶頸,似乎非常適合於讀的太少,想的太多這句話。當我想要寫論文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雖然看過很多書,看過很多文章,有很多的想法。但是一落實到筆上,落實到書面上的時候,或許文思泉湧,但始終少了點兒什麼。在和我導師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問他寫論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他特別提出像我這樣的人,在寫論文的時候要注意引用,說我這樣的人道理是有的,而且某些還是很有價值。但是一到寫論文的時候,缺乏引用就想自說自話,缺乏證明力。當我自己動手寫論文的時候。這才發現,雖然我想法有很多,也懂得很多的理論,但是一到引用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的理論來自於哪裡。也不知道自己的理論在獲取的時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換話說,就是當現代的各種理論形成知識殿堂的時候,我看是在其中遨遊,卻總是浮光掠影。看過的,忘掉了,知道的,不知真假。這時候才知道,自己或許真的是讀的太少,想的太多。在大學裡的學習,課本知識彷彿只是一個目錄。書的人名兒,觀點,著作按圖索意,搭建起來的建築才是自己真正的知識殿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楊絳的這句:「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我對它的映像也是很深。思考這東西沒有局限性,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進行,而且是隨著自己的興趣來,喜歡就可以多想一會,不喜歡就也可以不深入的思考下去。屬於自給自足型。我也經常喜歡亂七八糟的瞎想許久,想到很晚,然後想完以後也不知有沒有什麼實質性結果,但反正也還自鳴得意,感覺收穫頗豐,自己的思想又提升了許多。後來我就聽到了這句話,當頭棒喝一般,但也如夢初醒一般。人就是個圓,你知道的越少,感覺周圍未知的也就越少,而知道的越多,這個圓也就跟著變大,未知的也就越大。一件事來了,一般會說,敢去說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的很少,但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的,還有一種是真的知道很多,對這個問題有真正見解的人。而絕大部分人是不說話的,一小部分人是前一種人,偶爾會出現後一種人。(都是我的妄言)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可謂之錯,畢竟嚇退老虎。以前我覺得讀書會束縛住我們的思想。在沒有讀這類知識相關書籍之前,會有好多好多想法,天馬行空。可以給它提出許多問題來。但是,學了這本書以後,叫我再去提問題的時候,這個思維就感覺被束縛住了,我的思考方向就被牽引了一般,想要創新突破就感覺相對乏力。但這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腦海里自動過濾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要麼是瘋子(但不是傻子),要麼是所謂的踏踏實實的勤奮人可以成功。知乎看到有人說過,別人是流川楓,都感覺自己是櫻木花道,但其實自己就是個暮木。其實都沒錯,要麼讀萬卷書,要麼就摒棄非議的想下去。楊絳的這句話本身沒錯,只是沒人接得住這句話罷了。別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當你問的問題很多人都可以解答的時候,就說明沒學到家,問的問題很low,而自身的思考能力也不足以解決這種low的問題,那就得去學了。但是這是社會,誒,逃不出的社會人。可能我就是倒在了思考的這條路上,拿起了書。走上了這條註定平庸之路。胡扯太多,因為感觸頗多。謬論過多,但多讀書這句不會錯。
個人觀點,此話是部分不當的。
合理在於:
書讀得太少,想得太多。說明,僅是自己胡思亂想,並不能把很多事情理清楚。反而可能越陷越深,越理越亂。如於沼澤中,愈加用力,卻適得其反。
證明,思考需要「百家爭鳴」式的參考、學習,這樣思路才能更加通達,清晰。
但不合適在於:
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就似乎將問題的解決,讀書是萬能解決途徑。可現實並不如此。
而在很多的傳播場合中,此話被廣泛引用。甚至,籠罩著「讀書萬能論」的影子。你的問題是什麼?你有什麼問題,讀書吧。讀書了,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只需要讀書即可,不需要胡思亂想。困擾,就會隨著讀書徹底煙消雲散。
可這並不可觀理性,事實也並不如此。
很多時候,拋出一句,「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深,想得太多」,其實並不合適。
其他方面呢?比如,實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得與讀書掛鉤,將讀書萬能化,與讀書無用論,都是極端偏離的道路。
總結來說,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是要看具體語境、具體情況的,不能以偏概全,以個別代替所有。
此話,要審慎,不要過分隨意使用。
理性客觀看待即可。讓人「把一切都讀懂了再思考」是毫無可執行性的事情。即使是專業從事科研的碩博學生也是邊學習邊做研究的,如果他試圖把自己科目里所有前人的知識都學懂了再思考和實驗,他就這輩子都畢不了業了,即使他畢業了,他也只是精通了自己專業的那一部分知識而已。更何況,前人的知識也不能一股腦接受,前人已經通過的論文後來被證明是錯的比比皆是,輕信前人的論文結果出錯的科研人員很多。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說,塑造【科研工作者都是皓首窮經鑽遍了故紙堆之後才開始思考的】的形象實在不符合科學應該有的精神。
個人覺得,沒有什麼真理是適用一切情形的。這句話有它的適用情景,也有不適應的。
其實這句話是一個誇獎了。在當今社會很少有人能承載的起這句話。首先要引出一個規律。一個人書的讀的太多,而本身思考的太少。就會被書所局限太深。即使不被書的本身內容所局限,也會被書中的體系所潛移默化。所以看一本書或者涉足一個領域前,一定要有自己的獨自思考,要有自己提前不設限的奇思妙想。以此形成學術之本源。但是呢 作為一個主觀而渺小的個人。尤其是還沒有正式的看書學習進入一個領域前的靈感 思想都大多是謬論 大多是無知的 大多是天馬行空的 大多是極度主觀的靈感 這些靈感該不該有呢?該!而且還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這個應該是涉足一個領域前對本源的積累。但是呢 當一個人讀的書太少 本身信息量和思維形式太狹隘的情況下 想的太多 而且一直獨自思考 而不去看主流的公理的書籍 就會被自己所局限 猶如井底之蛙 以為這個世界只有那麼大。變成狂妄無知迷茫之徒。SO!當一個人想的太多以至於局限自己的時候。少年就開始去瘋狂的讀書吧!
推薦閱讀:
※見到自己女朋友和別的男生親密,為什麼亞洲人普遍選擇先揍那個男生,歐美人普遍選擇先對自己女朋友發火?
※男友總是不努力不上進怎麼辦?
※心理學家們從實驗室中得到的結論,是否能夠用來解釋現實中人類的行為?
※為什麼男人喜歡瘦女人?
※真正的友情需要刻意維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