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年都沒有聽過什麼膾炙人口的兒歌了?

記得以前好聽的兒歌很多啊,《讓我們盪起雙槳》、《春天在哪裡》、《找朋友》、《兩隻老虎》……好多好多,可是現在……我的兒子快要出生了,我卻發現除了小時候哼過的那些,真的找不到什麼更新的好聽兒歌了……是我孤陋寡聞了嗎?


你說的挺符合實際。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於是就寫了一個《長歌行》


因為兒歌的傳播途徑不再像以前那樣集中了

以前的兒歌傳播方式主要有3種:

一為電視晚會歌曲;如1983年春晚的《大海啊故鄉》;1989年春晚的《歌聲與微笑》;1989年春晚的《魯冰花》等。晚會傳播依賴於電視,當年一家能有一個電視是想當奢侈的,而且也收不到幾個台,一年最大的娛樂事件就是春晚,一首兒歌在春晚一唱而紅的狀況持續了十幾年。

二為兒童影視主題曲插曲;如問主提到的《讓我們盪起雙槳》就出自1955年的電影《祖國的花朵》;《小燕子》出自1957年電影《護士日記》;以及上面提到的《大海啊故鄉》也是出自電影《大海啊的呼喚》;更別提80,90年代國產兒童影視片動畫片繁榮那段時間的《小龍人》《黑貓警長》《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藍皮鼠大臉貓》等等了。影視主題也依賴於電視傳播,那時候人們還沒有培養出去電影院消費的習慣,看電影也多是在電視上。電視劇,動畫片主題歌就更不用說了,每天放學大風歌動畫城七巧板小神龍連番轟炸,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

三為專攻兒歌創作的作曲家作品;如賀綠汀的《四季歌》,聶耳的《賣報歌》,潘振聲的《一分錢》,谷建芬的《歌聲與微笑》《采蘑菇的小姑娘》《媽媽的吻》,左宏元的《蝸牛與黃鸝鳥》《踏浪》(還有新白全部插曲),駱明道的《泥娃娃》,劉文正的《蘭花草》,等等。這些專業級別的兒歌作品,在那個唱片輝煌的年代,由專業歌手或團體演唱,從而走紅。比如台灣鄧麗君,卓依婷,甄妮,劉文正,內地有朱明瑛,程琳,銀河少年兒童合唱團,黑鴨子組合等等,歌手或團體的演唱對歌曲的傳播貢獻很大。那時候唱片工業還沒被網路瓦解,歌手出靠出專輯上晚會辦演唱會還能賺到錢。

然而現在,以上的條件都不存在了。晚會這種形式日趨沒落了,電視也不再是唯一的主流媒體,國產兒童動畫和影視業衰落了,唱片工業也網路化了,與之相隨自然而然顯得兒歌凋零了。

2.「以前」的兒歌數量其實沒有我們印象中那麼多。

說起來老兒歌,感覺好像有很多,其實真正稱得上「膾炙人口」的,最多不過100首,而這幾十首兒歌,其實是經過將近七八十年的沉澱才留下來的藝術精品。比如前面提到的《賣報歌》《四季歌》都是1930年代的作品,《讓我們盪起雙漿》《小燕子》是1950年代的作品,《蝸牛與黃鸝鳥》是1979年的作品。所以那一大串耳熟能詳的兒歌,其實也是經過了漫長的大半個世紀才沉澱出來的,經典不朽,一唱再唱,導致人們感覺上誤以為「還是以前兒歌好多好多啊!」

3. 現在的兒歌愈發成人化,不容易識別

其實現在也有風靡全國,小朋友都會唱的兒歌,比如《小蘋果》《甩蔥歌》《荷塘月色》《最炫的民族風》《青春修鍊手冊》《Let it go》等,這些歌其實算是成人世界的流行歌,但確實傳播力度太大,事實上已經承擔了兒歌的功能了,所以也可以算在當代兒歌里。

最後說一下現在兒歌的傳播方式:

現在兒歌的傳播一是綜藝節目主題曲,以及部分大紅的影視插曲,《爸爸去哪兒》《一年級》《奇妙的朋友》的主題曲在小學生人群里非常受歡迎,孩子們都愛唱。《Let it go》有多打動孩子們的心,就更不需贅言了。

二是繪本音樂,包括胎教音樂,睡前音樂等等,但這部分兒歌分的很細,0-1歲聽什麼,1-2聽什麼等等,都是有不同的系列的。市場細分,所以很難造成「一首兒歌火遍全小學」的盛況。另外,繪本音樂主要在微信公眾號,或APP,網站,媽媽群里流傳,除非是自家有孩子,否則很少能接觸到。本人最近剛好在創作兒童英文繪本音樂,在答案里,我就不給自己打廣告了,如果朋友感興趣,歡迎私信交流。

【end】

(註:為避免版權問題,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發和轉載,望見諒,謝謝。微信公眾號【巴赫音樂製作】與知乎同步更新文章,有需要的朋友敬請關注。)


一篇專欄,應該可以解答你的疑問:

或許誰也不曾想到,《爸爸去哪兒》這麼一檔看似和當下潮流並不吻合的真人秀節目,以哀兵之勢出征,竟也成為一匹黑馬,引發全民熱潮。我已在各種不同的電梯間場合聽到形形色色的討論,如果明年這個時候中國迎來了一波嬰兒出生潮,我也不會感到意外。這股「親子熱」除了造就了Kimi、Cindy等「萌神」,也造就了同名主題曲《爸爸去哪兒》的熱播——說實話這也是筆者的一點私心,無論看的是什麼都關心裡頭的音樂。

「這是第一次,當你的老爸,我們的心情都有點複雜。你拚命發芽,我白了頭髮,一起寫下一撇一捺。」當孩子們用稚嫩的嗓音問著「老爸,老爸,我們去哪裡呀」時,爸爸並沒有馬上告訴孩子目的地,而是說「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潛台詞即這趟旅途終點並不重要,過程才是彼此所需的。對於孩子來說,整首歌節奏明快,音程簡單,全由大白話寫成,易於上口學唱;而對於大人來說,這首歌又蘊含著深沉的愛和達練的世事文章。這讓我想起了皮克斯的動畫,以《飛屋環遊記》為例,孩子獲得歡笑,成人獲得感動;也如《小王子》作者聖·德克旭貝里在該書的序言中寫到:「……我願意把這本書獻給兒童時代的這個大人。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自從第一次聽到《爸爸去哪兒》這首歌后,我便忍不住從網上主動找來這首歌,反覆聽了三遍。我太喜歡這首歌了,我知道這其中有電視節目整體效果加成,但我還是認為這是我近年來聽過最好的兒歌之一。

什麼,我說近年來最好的兒歌?近年來有兒歌嗎?在流行音樂產業里,每個人都不是慈善家,商業社會是趨利的,兒歌創作、製作成效緩慢,除了早年《讓我們盪起雙槳》《歌聲與微笑》《小螺號》等經典作品,此後的兒歌均是兒童影視作品的附屬品,包括影響了整個「80後」的《葫蘆兄弟》《黑貓警長》,其中很多還是舶來品,如《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等,都來自我們的鄰國日本。對於孩子來說,單純的音樂遠不如視聽結合的感官刺激來得強烈,當然還有故事情節的推動,所以孩子們也不會在意《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主題曲其實到底水平如何(當然,也是合格線以上)。網上有許多幼兒園小朋友的視頻,他們邊跳邊唱《愛情買賣》《江南style》,大人們痛心疾首,怪罪幼兒園老師教導無方,可問題是:還有什麼歌值得孩子們去聽、去唱呢?也難怪湖南衛視上一檔節目(在金鷹卡通頻道播放)《中國新聲代》上,有小歌手聲嘶力竭地在唱汪峰的《存在》了。

是的,近年來關於新兒歌的創作,無論是教育界、音樂界無不在大聲疾呼,可要解決這個問題,真的不是靠幾位專家呼籲就能扭轉的,也不是單純依賴政府的文教組織出台什麼激勵機制就能成事的。現在,《爸爸去哪兒》已經讓大家看到了親子類市場的潛在關注度,音樂產業的從業者們應該從中迅速地獲得信息並進行商業機會判斷,認真分析過往說教類的自以為是的兒歌生產機制,而從孩子們本身去出發,花更多的時間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創作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歌。要知道,《爸爸去哪兒》之所以受熱捧,就因為其中傳遞出來的父子/父女之間新型的平等家庭關係,不僅是社會所倡導的,更是孩子們所需要的。實際上中國電信愛音樂此前也和星外星唱片合作,就以孩子的詩入歌的項目「助童為樂」打造兒歌庫APP計劃等,亦是朝新兒歌邁出堅實的一步。

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這個於1976年在比利時國際詩歌會上創立的節日,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立為國際性的兒歌日。但在中國,知道這個節日的人少之又少。而今《小爸爸》《爸爸去哪兒》等親子主題的內容愈發受到大家關注和認可,我希望在兒歌領域上也能如此。

鄒小櫻:爸爸去哪兒?兒歌在哪兒?


我認為和現在的小孩接觸新媒體更早有關。(其實這個 新 是相對我們曾經歷的 舊 而言的,畢竟對於00後來說,網路 電腦 智能手機並不新鮮)

以我妹妹為例。她在小學二年級時,最喜歡的歌是某電視劇主題曲 一簾幽夢 以及周杰倫的雨下一整晚。再以我為例。我小學二年級時最喜歡的歌是任賢齊的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清洗茫茫人海狂風暴雨。。。忘記歌名了。我們倆聽歌渠道有所不同(我當年是通過磁帶、隨身聽,她是通過手機 電腦 電視),但我們都在比較小的年紀里接觸和喜歡上更成熟的歌曲,這一點是相同的。

隨著人類不斷地早智 早熟,這樣的情形只會越來越明顯。現在回想起來,其實90後的朋友也只是在幼兒園期間才喜歡或者被迫喜歡聽兒歌吧?

順便還望知乎大牛告知,兒歌的定義是啥呢?


你沒聽過又不代表這一代的小朋友沒聽過。 你有像小朋友一樣全身心關注兒童媒體嗎?


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軟咩咩…


童年,捉泥鰍


因為我們不在那個年齡了。(可以去問一問小朋友現在唱的歌)


我不知道這是否屬於廣告,不行就請摺疊吧。

國內的確有一段時間沒什麼好的兒歌了,搜索下都是音質和動畫比較差的歌曲。所以目前正在做兒童歌曲,範圍在3-12歲,產品也已經出來了。產品鏈接


總感覺以前的兒歌經典樸實,現在很多東西都不能算是兒歌只能算「紅歌」了。


也許是你不再是孩子。


白雪公主,孫悟空,都是多少年前的童話故事啦,我們不也聽著這些長大的嗎。

這些時間洗過的東西更純粹吧


那就教小孩以前的經典兒歌就行了,陶冶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是非常純美的。蝸牛與黃鸝鳥,小螺號,捉泥鰍,歌聲與微笑,小時候音樂書上很多好聽的歌。

相比之下,某年春晚的一首「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這種歌詞和「旋律」真是不知所云,然後現在很多小孩都唱小蘋果之類的,為什麼你是我的小蘋果呢?……


采蘑菇的小姑涼,背~著一個炸藥包


題主,你不知道現在的兒歌都是這種格式的:

有一個地方開了一個澡堂

左邊是女的

右邊是男的

中間隔了一道牆

有一天晚上來了一群流氓

打開了那道牆

男的在歡笑

女的在尖叫

XX大戰開始了

……

這種歌曲的傳唱度高多了!

我相信會唱的人自然看得懂。。

Σ(っ °Д °;)っ嚇得我假髮都掉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韓國動畫片《爆笑蟲子》?
比較經典的英文童書有什麼推薦?
男孩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父親的什麼階段?
孩子幼年時父母陪伴的重要性有多大?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時刻是哪一刻?

TAG:音樂 | 歌曲 | 兒童教育 | 社會 | 兒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