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為何如此看重「孝」?
謝邀,其實很簡單,因為《論語》通篇都在說「仁」,仁的立足點是愛。人首先要愛自己,愛自己之後要推廣到有血緣關係的人,父母兄弟,然後才能推廣到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是層層遞進的。
孝不是愚孝,不是糟粕,而是一個必要的推己及人的過程。至於愛人的仁,也不是爛好人的意思。該嘲就嘲,不留面;該誇就誇,不扭捏;該罵就罵,不心慈;該慰就慰,不避嫌。心存善意,不代表就是爛好人;爛好人,那是鄉愿。最後關於愚孝,《孔子家語》里有這一段: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孝道正宗在《孝經》,孔子最不主張的,就是愚孝,二十四孝里很多就是愚孝。
現在大部分的私塾都在宣傳愚孝,這是要把儒家往絕路上引。個人理解:
孝道之所以被儒家看重,絕對不是因為「孝」是一種風俗那麼簡單。孝之所以作為一種美德流傳,並非是宗族式社會所導致的,相反,正是孝道成就了中國的宗族社會。那麼孝道為何在儒家中佔有如此的地位呢?首先我們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閱讀中國歷史中,我們常常讀到民族被屠殺、數以萬計的活人瞬間消失的事情。在惋惜百姓的冤死同時,我們是否想過他們之中是否曾有我們的親族呢?不過所幸,即使有,逝去的人也絕對不是我們的直系親屬----因為我們活在當下,因而我們的直系親屬並未在那些災難中逝去。由此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通過我這一家族的追溯,通過我的父親、祖父這一鏈條上溯,我們可以找到在任何以往時代的對應環節(我們的某位先祖)。但是這個鏈條並不停止在任何我們能夠瞭解到的歷史事件之中。我們可以由那一環節繼續追溯,可以說,只要人類不是憑空出現的,那麼我們就總可以找到一個人,在那一時代中他就直接和我有關係。但是,這一鏈條就一定沒有起點嗎?並不如此,即使達爾文主義盛行的今天,我們也知道人的祖先還有猩猩,至少可以肯定我們不是憑空出現的。那麼起點在哪裡?儒家學者認為,起點在於道。那麼道是什麼?我想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對天道有一定的瞭解。簡言之,其具有一種永恆的性質,也就是所謂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在此關於道我就不再論述了。永恆的道賦予我們這個鏈條的延續與傳承,因而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鏈條其實就是道的一種象徵:代表了道的永恆,雖然並不是道本身。也因此,我們的對於父母的孝、對於祖先的祭祀,除了本身親情的含義之外,還含有一層對於永恆存在的尊敬。這並不是迷信,因為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個永恆性的證據,也恰是見證者。不知道說沒說清楚,希望可以幫到你。至於忠,排除掉對於自己的忠(忠於己見、忠於內心),對於朋友、君主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類似於契約的存在。這種外在的忠心在儒家看來是有一定前提的:諸如孟子就對君臣關係有過激進的定義;即使相對溫和的孔子,也提到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樣的話語,其中明顯包含著一種相互關係。
和孝的本體來看,忠並不能完全對應。謝謝分隔線
因為舉報了這位,所以就掛出來做個紀念吧。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但是罵人就沒意思了。溫情的回答樓上諸位已經很詳細了,我只能補充幾條冷冰冰的深層原因,不一定對,請自由揚棄:
1,古代中國有著東亞乃至世界最完備的宗族制度,無論先秦的宗法制,還是之後的小型家族,維持一個宗族與家族最重要的便是內部秩序,而在古代歷史條件下,秩序意味著控制與服從——所以重孝,所以崇禮,所以有『禮出大家』的說法。
2,孝是一種遠古習俗,直接來源是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似乎也屬於生殖崇拜),而中國的祖先崇拜無疑是處在世界前列的。3,農業社會有重老的習俗,世界皆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老人擁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兩代人共處的時間比游牧民族更長等等……一個例子是,與中華文化相似的日本,在其遠古時代風俗並不重老,日本重老的起點,恰好在大陸農耕文明傳播開之後(題外,日本古代有母系社會殘存,其消亡也在農耕文明發達之後)4,崇孝是博弈論最優選擇。雖然古人並不懂博弈論,但人情乃是相通的:棄老必會導致自己老後被棄,崇老才能使後代照樣遵崇自己,這是很淺顯的道理。5,中國的老人往往是一家之主。與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依靠年輕人持家不同,在中國、尤其是上層統治者中間,一個人到達權力的頂峰往往在中年之後,年紀愈老,社會地位愈高,即使不提倡孝道,討好這些老人也絕對是明智的選擇。楊立華老師說過:孝是最本質的眷戀和一生的牽掛,無法解除。而且孝的理由不在於對象,不是因父親英明神武、毫無缺點才去孝順他。而是內在的「不容已」所致。人是這樣一種存在:人是始終處在和他者的內在本質關聯之中的、有限的、有情感有情緒的、終有一死的、牽掛著的存在。這是我通過儒家歷史上與其他學派的辯論中總結出來的。在我看來,儒家這種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可謂「顛撲不破」。
樓上這麼多回答的都已經很全面了。補充幾點:
一、孝,是儒學的根基「仁」的最基本體現。孝悌為仁之本,仁則是道德之本。故而道德仁義,實以孝悌為本。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二、孝通於仁,天下皆仁,則就是儒家的理想——天下大同。所以說「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無不倍。」(《大學》)三、《禮記·鄉飲酒義》上說「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四、對己親曰孝,對外人之老者,亦然。這在古代中國文獻中可謂比比皆是。「天子所養有德之老者。設三老五更各一人。」鄭玄說:「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依古禮,天子向三老五更示敬等,不僅要跪拜,還親自割牲、執醬、執爵。所以,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第六講之中說:「講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的多。《孝經》所講的孝字,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喜歡這類話題,可以關注下這個二維碼賬號,內有眾多類似話題。儒家看重「孝」,重點不是為了搭建什麼社會結構,也不是為了什麼養兒防老。而是因為「孝」是人的本性流露,本來就該這樣做的。
看了上面的答案,感覺大多都在回答:「如果行孝,能得到什麼好處?會受到什麼損失?」
看著明明是個活生生的人,卻偏偏不做人,以看似「理智」的態度,把自己定位在「冷酷的觀察者」,將倫理感情當作屏幕上的代碼一樣玩弄鼓掌之中,當作商業合同一樣計算分明。
《論語》中有個故事,我就借這個故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天宰我問孔子說:「為父母守喪三年,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興禮樂,禮儀、音樂必然會敗壞。陳穀子吃完了,新穀子又已經長出來,連鑽木取火的木頭也都改換了一遍,守喪滿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回答說:「守喪不滿三年,吃著那稻米,穿著那錦衣,你心安嗎?」
宰我說:「我心安。」
孔子:「你要是心安,那你就這麼做吧。對君子來說,有喪在身,吃好吃的感覺不到味美,聽到好聽的音樂也難以快樂,住在家裡也不安適,他的心不安,所以會守喪達三年之久。現在你感到心安,那就守一年吧。」
宰我出去之後,孔子說:「宰我不仁啊!子女從娘胎里生下來,在父母懷抱里受到撫育三年,才下地行走。三年的喪期,天下通行。難道宰我就沒從他父母那裡得到過三年的懷抱愛撫嗎?」
這個故事裡面,宰我不解三年之喪,其理由是守喪太久,會導致禮崩樂壞,社會秩序混亂,文明倒退,和上面許多答案中所顯露的如出一轍。
我很贊同 @溫偉彬 回答中所說「儒家重視孝......是人和禽獸的分野。」
弱肉強食,趨利避害,禽獸都能做到,而人在這些之外,還有非理智的感情衝動。災難之中母親為孩子而犧牲自己,父母已是風燭殘年,卻一直照顧殘疾孩子到閉眼,還有比如「最美司機」的事迹,種種報道總讓人感動落淚,原因正在於此。難道這些人就不能趨利避害,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嗎?
孔子的回答,正是從這種人最真誠的情感出發的。在對宰我的回答之中,孔子點明的「守喪三年」的根本道理所在,只讓宰我自己去反思「是否心安」,如果宰我心安,守一年也就一年。後面,孔子對宰我的惋惜也是針對宰我內心真實情感而發的。沒像上面諸多回答一樣引經據典,死板地把經典上的語句條規當成武器去指控,又或是當作護甲來支撐自己的論斷。把「情理」當成「物理」,貽害無窮,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程朱理學的漸漸腐朽、僵死,以及上面的許多回答。
-------------------------------分割--------------------------看到 @陳攖寧 答案里的更新,說我的回答很危險,並歸為兩點,這裡我就此作出回答:1、狹隘的民族主義:農耕民族血緣宗法制下的孝道並非衡量整個人類的標準。
過去現在的很多民族都沒有孝的概念,並不代表他們落後。孝,不是人和野獸的分野。(話說回來,野獸也有孝順的情況)
答:這個質疑應當源於我在文中節引了 @溫偉彬 回答中「儒家重視孝,及其附屬的悌,認為這是人道之始,是因為這是人類社會意識的開端,是人和禽獸的分野。」一段,我贊同他的這個說法。在儒家看來,並不是在生理上長成人形就能叫做「人」的,同時還得行人倫,否則只是衣冠禽獸而已。至於「狹隘的民族主義」之說,我認為毫無根據,因為儒家在這個問題上和「夷夏之辨」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不以民族、地域論。傳統中國文化包容性之強,正有這點原因。
2、反智主義:自孔子開始,儒家致力於孝的功利化是有目共睹的,漢朝晉朝的以孝治天下不都是儒家參與?研究孝的作用意義對現在的社會很有幫助。
您簡單一句「儒家看重「孝」,重點不是為了搭建什麼社會結構,也不是為了什麼養兒防老。而是因為「孝」是人的本性流露,本來就該這樣做的。」
把大家這麼多經過思考的東西一概抹去,這實在很像文革作風。王小波最討厭這種態度。
答:「反智」這一說在評論中就有了,但是我拿不準 @陳攖寧 這句話的意思,遲遲沒回答,現在我明白了,並作出答覆。
首先,「自孔子開始,儒家致力於孝的功利化是有目共睹」這一句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往重了說,這是對孔子的污衊,就事實而言,孔孟何時致力於孝的功利化?就義理而言,這個說法也與孔孟的主張背道而馳,《孟子》說「由仁義行,非行仁義」,所反對的恰恰就是這種刻意的功利化。罔顧「義利之辨」而大談「儒家致力於功利化」、「維持社會穩定」
「養兒防老」,正是我看到這麼多答案犯了根本錯誤而作答的緣由。其次,「功利化」一說也是很容易找到「證據」的,最明顯的就是「孝廉」等制度,這些制度雖然弘揚了「孝」治天下,但是其本末關係需要理清:是先有孝廉而舉,並不是為了舉孝廉而有孝廉。真孝廉莫說在當時,即使在今天也是能夠被廣泛認可的,孝廉等制度只是順勢而為。
至於說「漢朝晉朝的以孝治天下不都是儒家參與?」這句也需要再斟酌,孝的文化早在孔子之前就早已存在,並非是儒家獨創。難道不是儒家主導,就不是以孝治天下了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崇尚法家的嬴政為何還納茅焦之諫?
至於說我「文革作風」,有些冤枉。我本身不太會交流,語言組織也有些費功夫,只是看到其中許多回答已經到了不忍直視的地步,才作的答。大家的答案,陳列一頁,沒人掩蓋,讀者自斷。明確反對 @黃歧羊 的答案,黃岐羊的答案強調忠孝的同構關係是對的,但是把儒家強調孝歸因於統治術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觀點。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下,特別說明下我的國學基本功很爛,希望我的理解大方向沒有弄錯,細節如果弄錯了請不吝賜教。
一、為什麼孝在儒家倫理中居於重要位置
我們所熟悉的現代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理論通常是以獨立的個人作為社會最基本單位,並由此發展出一整套的理論,也即我們熟悉的個人主義。在這種理論框架下,個人的權利、個人的自由自然而然地處於核心地位。但是這種以個人為社會最基本單位的觀點並不適用的儒家的理論。相反按照儒家的理論,一個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是家族。個人存在的根本目的不是使個體得到最大的完善,而是為了保證整個家族可以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實際上,這不單純是儒家一家的理論,中國人從商周先秦起普遍認同家族的存續和繁衍是極端重要的。當然,對於這種觀念有許多來自不同角度的解釋,比如可以將這種觀念理解為保證基因的傳承;又比如可以理解為宗教的影響,按照先秦的宗教,如果家族無法延續,無法得到後人祭祀的祖先會變成厲鬼。不管採取哪種解釋,家族的存續始終居於一個個人生活的中心位置,而這種觀念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比如中國人強調生男孩「留香火」,強調個人應當「光宗耀祖」等等。
如果能夠了解家族存續觀念的極端重要性,那麼「孝」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為家族中長輩與晚輩的全部倫理規則都被概括為「孝」。反過來說,只有保證「孝」,才能保證長輩和晚輩之間的良好關係,保證長輩在生前得到晚輩的照顧,死後能夠得到祭祀,並且最終保證家族的存續。
二、忠孝是什麼關係
前面說明了中國傳統觀念中家族存續的重要性,是想說明不管用不用「孝」這個字,中國傳統觀念中對於長輩晚輩間關係和秩序的重視。以下特別說明下,儒家對這個問題,更加理論化的理解和闡發。
儒家認為,一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天然的(重複一下,這個出發點和現代政治哲學的個人本位是迥異的)。具體來說,包括三種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夫妻之間的關係,兄弟之間的關係,而這三種基本關係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家族了。所以儒家的理論強調,應當正確理解和認識這三種基本關係的自然本質,並且通過人為制定的倫理規則(「禮」)維持、促進這三種基本關係的良好狀態,而這些倫理規則就成為儒家理論最核心的要素。而在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中,子女對父母應當遵守的倫理規則就被總結為「孝」。
至於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其他人與人之間關係,就應當根據這種關係的性質比附之前提到的三種基本關係。比如,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平輩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朋友就應當像對待兄弟一樣,我們到現在還會把最好的朋友稱為「兄弟」就是這個緣故;又比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應當比附為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老師待學生應當像對待子女一樣,而子女對待老師也應當像對待父母,所以才有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樣的說法。而且,正是因為三種基本關係可能會被比附和推廣出去,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處理不好家庭關係,處理外部問題的能力也會受到懷疑。
按照這個思路,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君主和臣子之間的關係,被比附為父子之間的關係了,所以臣子對君主的「忠」在很多場合和兒子對父親的「孝」顯得非常相似(當然,不相似的地方也很多)。儘管如此,「忠」和「孝」仍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孝」具有明顯的獨立的含義,而且從理論發展的角度看,是「忠」的概念依賴於「孝」,而不是「孝」的概念依賴於「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裡表達的是仁愛思想從自身最親近的人而往外推廣,從而達到親仁的目標。對自身最親近的人的情感,稱其為孝。
這樣的孝,是儒家思想所獨有的,並影響到後世的中國社會的倫理,並進入政治制度思想中,與忠相配。
為何看重孝。1.前面說過了,這是儒家所強調的弟子後學親仁進路的第一步。是培養一個人的仁愛觀的基點。並且孝的情感極其容易培養和實現。2.其他回答也有提過,孝的情感,是家族中的個人得以在古代中國能夠獲得好的生存的必要。3.孝是一種自然情感,與父母之愛,應該是很多人的共同所感,是一種普遍的人性(當然你可以否認自己沒有這樣的一種情感,那麼在這討論孝,這樣的同學就不需要參與了)得以普遍推廣。4.儒家從孔子開始就強調篤行。所謂知道或者體會孝,就必須實踐孝。孝最能擁有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的支持。(承接第三點)儒家學問本身就是做人的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人做好是儒家認為的做成事的基礎。
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對父母的責任都不盡,就根本不要指望他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講責任講奉獻。非常喜歡「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才是真的孝道。不如父母事後難過,不陷父母惡名。後世的一些獃子把儒家精髓玩壞了。百善孝為先,
一種政治體系,除了理性條件下是否高效,還需要考慮到達理性條件需要的教育成本。
【先說孝】歐式現代家庭也講父母子女之間民主思維的培養。但和服從父母對比,這顯然不是一個本能的體系,對父母的教育知識要求極高。(歐洲到130年前才有蒙台梭利這裡成系統的准理論,之前還是父子等級森嚴的理念。實際從猩猩到現在絕大多數人類家庭,都還是家長權威體系)所以家庭本身,自然情況下就是等級的。這時候,宣揚孝,其實是用愛來改善這種等級制度,緩和父子之間對抗,所謂父慈子孝。並不是一味講究服從等級,而是在必然等級的前提下,要求父母更有愛。正如@管伯輿所言,講孝就是楊善。【再說君臣】
家庭沒有民主習慣,那麼到社會,就會本能認為拳頭大話語權大,民主變成討價還價。雖然教育和增加協商次數可以改善,但成本是很高的。這也是民主在多數國家都是腐爛低效的原因。也是為何婦女選舉權才有100年而已(民主只是拳頭大的人才有資格)。君臣制度的教育成本就低多了,家裡是父訓子聽,出門是君令臣行。需要另外教育嗎?橫向對比,孔子的君臣關係非常領先了,也是用愛來要求。君不為民,民可推翻。放眼全球,哪個文明,哪個國家的統治階層能任由這樣的言論泛濫?甚至最先進的民主制度國家,私有財產也是神聖不可剝奪,危害民眾的權貴的財產,能被合乎道德的剝奪嗎?(事實有很多次權貴被平民暴動殺害,但從未有孔子這樣完整的理論和道德體系支持——直到馬克思主義出現,所以別好奇為何馬克思主義暴橫掃大半地球今天還有市場,無非西方哲學沒有第二個政治哲學體系支持推翻不義權貴)
對比之下,私有神聖就好比家庭中強調父母神聖不受罰一樣,一邊是民主協商,一邊是父母永不受罰,總會出問題的。最後,不是說民主不好,只是需要一種和家庭關係更一致的民主制度,而且,需要否定私有財產的絕對神聖思維,從更多愛和善的角度去構建民主。「孝」是儒家政治倫理觀的核心要義,是整個儒家學說的根據。
聖人孔子是這麼說的: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簡單翻譯,孔子認為」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的推論很有層次。首先,忠孝是緊密相連不可分的,一個人如果在家裡不能盡孝的話,他在社會上就會觸犯國君,如果這個人習慣觸犯國君的話,很快就會做出造反之類的事情,其次,忠孝是具有層層演進的意義,從孝到忠乃貫始終之,孝順之人必然忠君;最後,如果每個人都做到了「孝」(忠)的話,國家的統治就可以達到最大的和諧。不言而喻,這種理念是十分符合統治者的要求。所以,儒家在歷史上雖然有過爭議,但在「孝」(忠)這一理念上卻得到了所有統治者的推崇。
儒學的源頭來自周人,我們所了解的「孔孟之道」,在宋之前是叫做「周孔之道」,儒者尊崇的聖人除了孔子之外,另一個就是周公姬旦。孔子一生維護並致力於恢復西周的禮樂文化和禮樂制度,收集整理並傳播西周以來的文化,而孔子最嚮往的社會制度也是西周時的社會制度,而這些文化制度的總策劃師就是周公。而周朝(西周)的一切政治倫理思想,正是孔子與儒家學說的根源。
總所周知,周朝實行的是封建制,這個封建制不是教科書上所說的「封建主義」。《詩·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所謂封建既是「封邦建國」,周天子把爵位、土地分賜親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該區域內建立邦國,即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天子分封諸侯國,這是一種大封建,還有一種小封建,就是諸侯國的國君在自己的地盤裡也像天子分封自己一樣地拿出地盤來分封給貴族們,而被分封的貴族們和諸侯國國君之間的關係與諸侯國國君和天子之間的關係非常相似。貴族們也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諸侯打仗的時候,貴族們要帶著自己的私人軍隊出征,這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而維繫整個封建制的理念就在這個「孝」(忠)字上。周人在封建制的實行上,是以血緣親疏來分配土地與貢賦的。西周得國後,在自己統治的核心區域外圍,分封了一批姬姓諸侯國,這些諸侯合稱「諸夏」,而在「諸夏」之外的都是「夷狄」。區分「諸夏」和「夷狄」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血緣宗族的紐帶性,「諸夏」多為姬姓天子後裔,作為諸侯有義務為自己的主君服務,包括討伐、貢賦、禮儀等;而從諸侯推及到自己的封地內,各受封的貴族也有為諸侯服務的義務;再往下推及的話,落實在民間就是家族成員有為家長服務的義務。這些義務雖然各有差別,但本質上卻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宗族成員有義務為自己血緣上的家長提供服務,這就是「孝」(忠)。在家庭中,成年男性對他們的後代具有絕對權威;在諸侯國中,貴族對家庭具有絕對權威;在周王朝中,周天子對諸侯具有絕對權威;而維繫這些權威的紐帶,就是」孝「(忠)。
「孝「(忠)道體現的,是一種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社會結構,是典型的農耕民族與社會的理念。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手段的族群,離不開大量成年男性集體勞動,這時候血緣宗族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農耕生產所需的技能多來自個人經驗,所以年長的有經驗的男性便得到了推崇;農耕生產需要按季節播種收割,穩定而又無動亂的社會秩序無比重要,所以更加強調大一統與和平。為了維持這種和平,自西周以來儒家學說逐漸地發展壯大,並從國君貴族滲透到民間。
周人作為邊陲小國入主中原,能夠征服遠比自己文明的殷商並實現長久穩固的統治,離不開以」忠孝「為核心的這一套政治理論。即便是周朝衰亡之後,」忠孝「對於宗族統治的意義仍被保留了下來,並作為儒家學說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歷代帝王的渲染之下,成為國人的傳統倫理觀。儒家為何如此看中「孝」,說這個問題之前要明確幾個知識,
首先,孔子說「孝」是為「仁」,所以「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其次,孔子說的「孝」,不是一般的服勞奉事,常循問養(這些在孔子時代被認為是最基本的,動物也會的,比如烏鴉反哺,羊能跪乳之類的),這一點現在人常有誤會??
在孔子時代,孝被認為是一種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當孟武伯問孝時,孔子就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同時孔子還強調對父母要有情感上的尊敬,於是就有了「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的論述。孔子認為孝即是「無違」,即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禮」是反應社會道德思想情況的一種表現,「守禮」的背後是「為仁」。「仁」和「禮」是外與內的更化。
後來孟子也說:「人之異於禽獸著幾稀」,而其中的分別,便是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視之於無形,聞之於無聲的道理。這就叫做「善承親志」。做到了這一點,便做到了孝。所以孝並不意味食必芻豢,衣必錦繡;孝是一種稱財斯為盡禮,歠菽亦可承歡的精神。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他直接指出孝悌是仁愛之本,遵循孝悌就能培育一種博愛,因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我們口誦心惟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出於此。
所以,儒家的核心觀點是「仁」「義」,而維護四維的手段是「禮」「樂」,而「孝」既是基本人性的外露(有「仁」「義」的本質),基於此也可以發展最基本的禮,從而達到教化民眾的目的,所以最初的儒家思想就非常重「孝」!
個人以為@管軻 的答案最贊,他的內容和文法都很好了。爭論或可以溫和些,但批評他的人不可以不客觀。
感謝您的閱讀,筆者還有一個公眾號「若昧若退」,主要發一些哲學和歷史的隨筆,有興趣歡迎關註:
http://weixin.qq.com/r/hTm_povEBdZ6rc-F92y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或者可以來本人的小站:晏如齋隨筆,看看:)
我也來粗淺的談一點。
我覺得夫子的重視孝道,和後世的重視孝道,是不大一樣的。夫子的孝道,是發乎心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靠什麼來維繫?夫子給出的答案是孝悌,對自己的父母兄弟持有怎麼樣的態度和感情,是一個人的倫理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於他人交際的基礎。由孝悌構建出的,是內對父母孝順,外對朋友信義,上對君王忠誠,幾千年的農業社會,社會結構其實是搭建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之上的。
所以一旦一種德行成為了倫理的基石,那麼它的異化就是在所難免的。統治者需要推崇這樣一種德行來維繫整個社會的穩定,從農村的家庭到宗族,再到整個社會,孝順成了社會最提倡的美德,二十四孝被當作範本大加頌揚,從這樣的行為中,其實我看到的並不是原生的發自人性的孝了,而是讓我看到了古時候的雷鋒張海迪們,有了造神運動的痕迹,孝的地位越來越讓位給順字。
我一直認為,人們選擇孝與否,是源自於人性的,而不是源自於社會輿論的提倡,父母生我養我,含辛茹苦,我理應以孝對待,這是最基本的情感了。而這樣的情感,才是夫子推崇的,倫理上的價值,是基於人性自然而然可以達到的。
但是我見到的是什麼情況呢?反過來了,原生的感情訴求變成了強制性的要求。很多朋友的父母其實是覺得我生了你,你就必須對我如何,為了這個孝道,你必須要做出什麼犧牲,你要光耀爸媽的面子,你要對爸媽好,以後你賺錢了給不給爸媽買這個那個……這樣的孝道,其實是反人性的,之前曾經知道豆瓣有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裡面那些孩子們的故事,孝道二字以及背後的道德綁架帶來的家庭悲劇其實並不少。
這樣的本末倒置很可怕,說禮教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為什麼到了民國,加在禮教二字之前的定語卻變成了【吃人的】?真的是夫子的學說不好么?
再扯遠一點,這種孝道其實是滿足了中國人的信仰需求的。我以前和一個朋友談話,朋友說,其實中國人唯一的宗教就是祖先崇拜。求祖宗保佑後人如何如何,樂此不疲。而所有的宗教到了中國,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某教之後,不管這種宗教原來具備保佑這個功能與否,都紛紛變成了求保佑,求佛祖保佑菩薩保佑,到了全能神三贖基督,無非還是求保佑。
答主老家是晉南農村的,前年祖母去世曾完整的經歷了一次喪葬禮儀,之後發現,除了喪葬之外,幾乎所有的禮儀都像是玩耍了,最基本的停靈前的香火不可以斷掉,七天七夜守靈,到抬棺材一路上不許棺材落地……最誇張的是,打開我爺爺的墓室(是夫妻合葬),我爸特地觀察了墓室一角的罐子,罐子里是我爺爺十幾年前去世的時候停靈七天的祭祀食物,有說法說罐子里的液體是澄清的,家裡人後代就順利,如果是渾濁的,則不好。我爸上來說是清的,一家人都很開心。
在現如今,如嫁娶上樑這些事情的禮節都在不斷消亡,而喪葬上,卻是一如既往的嚴格,經歷了那七八天,我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都覺得體力吃不消。雖然舊社會在加速的崩壞,但孝道到如今依舊是維繫農村人際關係的基石。
說孝道是發乎心的不假,但是我目力所及的,其實很多人並不是孝順的人,但是為了社會輿論,或者為了祖先的保佑,而偽裝成了自己是孝順的。通過我奶奶的葬禮,發現了我們家的好些親戚其實是不孝順的,而且是不孝順的出奇,但是在面對外人的時候,面對我們小輩的時候,嘴上還是不斷宣傳著自己的孝順,宣傳著一家人血濃於水,潛台詞我看無外乎你們小輩將來有本事了別忘了我們這些親戚。
這樣的【孝道】讓我覺得可怕。我想夫子要是穿越到現代,面對這樣的孝道,他的表情肯定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春秋乃亂世,儒家認為原因出在人心不古。要想回到堯舜禹湯文武的時代,人心就必需古回來。根據日常觀察,講究孝道的人與不好犯上作亂者在數量上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以上是第一個方面,即儒家認為孝是人心和諧的本源。
而第二個方面,就是行孝道從而逐步提升到修齊治平是符合登門檻原理的。如果你要一個人幫你做件比較麻煩的事,那麼先提幾個看起來舉手之勞的小要求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類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是深入到基因里的,我們愛父母是天性,符合人天性的事做起來當然阻力小、可操作性強。儒家希望讓人們先從孝道做起,行了孝道再敬兄長,之後可以齊家,睦鄉鄰。最後人人如此,天下大同。中國在進入封建時代就開始推行孝道,原因並非僅僅推崇某種道德。孔子時期的家天下和後來的家天下有不同之處。前者是真正的「家」天下,各國的國君往往都是血親。具體到各國內部,國君和貴族也都是親戚。國君就是大家長。從國君到平民,每個階層都服從於上一級,如此遞推實現社會的穩定,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單位,父子是這一服從體系的最基本關係鏈條,所以孝才至關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孝,才發展出忠或者說,忠孝就是一體的。
一、不只儒家看重孝,先秦諸子,少有不重孝的思想。
墨家認為人的孝是順天意,是義之正者。認為大不攻小、強不侮弱、眾不欺寡、詐不欺愚、貴不傲賤、富不驕貧、壯不奪老等等,凡有這些德行的人,他們共同的特點之一是「慈孝也」。
道家認為孝是人類天然的體現——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和睦相處,一片祥和,看不出來什麼,而在壞條件下,便能體現出子孝母慈。只因為孝是天性,無法磨滅,並且愈是艱難的處境,孝體現得越是深刻明顯。
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說孝是天經地義的行為,是人有別於禽獸之處。
只是儒家的理論重點在於自我修養和人倫,所以孝在其中所佔份量特重。
二、孝對國家的統治和政治的穩定特別有利。
具有孝這種品質的人,同時兼有諸多美德。這種人正是官家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漢有孝廉這一舉動。
具有孝這種品質的人,較易治理,因為他們為了親人,甚至能不惜自身。所以提倡孝的國家只須營造一個不逼迫人的世道,便少有揭竿而起。所以古時提倡多生,能讓人有更多的親人顧慮,從而有更穩定的社會狀態。
三、孝被曲解利用
孝被一些人有目的地歪曲解釋成了下順從上,這正是統治者最需要的,於是忠比附於孝,借孝親之東風,行忠君之私心,大加宣揚。所以唐明皇要特別的注孝經,所以後來的皇朝要讓官員留職帶薪放假去行孝。雖說是一種利用,但後果是積極的,是順天意的。自漢尊儒已來,更把這層意思修改比附到儒家裡面,於是導至今天會有人問:「儒家為何如此看重孝?」
四、今天的國家不需要孝?
熱兵器時代,槍支管制苛嚴,民眾在武力面前有如偷生之蟻,若出現大家族,孝反而會使其一心,凝成不可預測的力量。於是有計劃生育(計劃生育不一定是這個目的,但達到了這個目的,即分化民眾),三二一,小的是寶貝,老的成負擔,疲乏民力,無心他顧,國家成為絕對的強勢,直至今日的為所欲為。
雖然前些年提倡了孔子,順便說起了孝,但這個孝卻是被附著在金錢之上的——賺了錢,便能好好孝敬父母。於是離家棄子,外出打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想要孝,那又是談何容易呀。
這樣的大背景下,儒家那樣的重視孝,在我們眼裡就成了咄咄怪論,豈不知那才是人性之本。
近一年來,新人上台,諸多局面有可喜的轉變,前幾天新聞有將來考試會有品德考察一項,不知風氣是否能有好轉。孔子說的孝是「父慈子孝」, 兩者是因果關係,至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而後世儒學發展為了《弟子規》中那種愚孝。
儒家學說的發端也是一種政治理論,或叫統治術,是要向統治階級兜售,希望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孔子孟子都顛沛一生,拿著儒家95版 和儒家98版兜售,可惜都叫好不叫座, 實在是生不逢時, 漢代儒家XP版橫空出世才開創了千年思想壟斷的偉業。 儒家學說的主要思路是減少社會管理成本, 與之相對的法家則強調提升社會管理效率, 說白了就是儒家重節流, 法家重開源。 在諸侯並起時代,顯然開源更有利; 在帝國疆界基本確立後,節流更重要了。
儒家給出的消減社會管理的方法論是什麼? 就是恪守本分,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做非分之想。 儒家給抽象出若干社會角色,給每個社會角色提煉了職責模板, 君要仁, 臣要中,父要慈,子要孝。 如果人人都做到了,社會的管理成本就極大降低了, 這樣就和諧社會了。儒家是認可天然的社會階層的,人生來不平等, 並要求大家接受這種不平等,且安於現狀不要去試圖去改變自己的階層, 唯一的出口是科舉(這也是後世儒家xp的唐代補丁中提出的)。
後世的統治階級得到了儒家這個瑰寶,把它向更加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那就是最好只管理下層人民的期望值, 統治者作作秀就好了。 因此後世對儒家的改造,一直沿襲著強化被統治者責任,管理被統治者期望值的方向。 忠,孝都從有條件的變為無條件的了,才有了君叫臣死臣facebook, 父叫子亡,子新浪微博。
現代社會經濟金融制度的建立, 徹底顛覆了幾千年來的經濟規律,信用貨幣體系本質上是個龐氏騙局,早晚會有崩潰的一天, 在這個體系下,為了延長生命周期,全球的經濟必須是一個不斷擴張的狀態,停滯就意味著崩盤。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需要與之相配套的統治術。 所謂的開啟民智,傳播的人人平等這些理念,其實是燃起了所有人的慾望之火,讓每個人的期望值都噴薄而發, 雖然增大社會管理成本,但每個人都向錢看和當年秦國的耕戰為本,人人向敵人的人頭看是異曲同工的,與當前全球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相匹配的,儒家這套顯得不合時宜了。
微觀看, 一個現代社會的家庭, 子女和父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 儒家提供了一個矛盾解決框架,「孝」!全聽父母的, 如果大家還都篤信孝是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那麼就沒有矛盾了, 子女就被迫管理自己的期望值妥協讓步就好了。 可是現在這種孝的框架不被認同了, 每個家庭都要針對領導權進行博弈了(老兩口小兩口夫妻之間也在博弈領導權), 有的家庭是父母依然掌握了話語權, 有的家庭則是全由子女做主了,形成了穩定的權利決策結構, 有的家庭博弈沒個結果,互相不服就只剩下整天吵架了。晉以前都是尊忠!晉弒君篡位沒法再用忠了,就改為孝!
儒家並不像某些知友所想的那麼低劣,也不像另一些所認為的那麼高尚。試答:1.孝的含義。儒家的孝實非部分人所認為的愚孝。連漢儒為了漢朝統治偽造的《孝經》里都有這樣的句子。《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曾子問:聽爸爸的話,算孝順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孔子莫名激動,說:你這是啥話!你這是啥話!不義則爭之,不分好壞聽爸爸的話,怎麼能算得上孝呢???《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好品德的根本,教化從這裡產生。由此引出下條。2.孝可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含義:孝從尊事長輩開始,到尊事君主,最終目標是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麼多知友誇大忠與孝的關係,好像著了清學者貶低宋明儒生的道。強調忠,非是入門儒。好像信徒盲目求佛,是他們沒入門,不是佛法不好。看到養雞場有幾隻脫毛雞,就說這養雞場所有的雞都沒毛。看到大牛有幾個言辭激烈的壞文章,就說他整個人都壞了要趕走他。這些都是噴子思維,不可取。3.孝可知禮。一些看過點網路小說(無限恐怖之類),覺得追求智和力就會很牛逼的普通青年某蛙不會知道一心追求智和力永遠都只是凡人的智慧,禮是和智、力同等重要的東西。我可以運用智慧,設計圈套讓 @梁邊妖給我洗黃瓜。我可以運用武力,威脅逼迫讓梁邊給我洗黃瓜。我同樣也可以用禮,和善溫馨的對梁邊說:「請為我洗黃瓜,謝謝。」沒有威脅,沒有圈套,我僅僅無腦得說一句話,就可以達到目的。 這裡的話語=實際行為?當然,方式有效的前提是社會有知禮的風尚,這是夫子的宏願。現在,同樣有很多仁人志士在為之努力。而弘揚孝道,正是普禮的步驟之一。————————————我在問題評論里說:考慮到字數上限,此類問題是不宜在知乎討論的。這樣的題目大而空泛,像是代寫論文。本來邀請了王路老師,想了想又收回了邀請。我堅信知友們具有很高的水平,會有高手寫出令人受益的好答案,可是如果你真的想弄懂,看答案是遠遠不夠的。推薦一個比知乎高端點的網站:知網檢索關鍵詞:儒家,孝。找到832條結果。為何如此看重要孝,自然要研究 孝的涵義起源地位演變等。這些論文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是裡面會有參考書目,選重複最多的讀一讀,不會錯。如果下載不了,可以在評論下留郵箱和論文地址,舉手之勞。
推薦閱讀:
※孔子想對接輿說什麼呢?
※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敢?喜歡和人爭強鬥狠、總是不服輸,這樣好嗎?
※孔子如果活在當下,你覺得他會如何評價當今的中國?
※我知道孔子姓子氏孔 那麼《論語》裡面的「子曰」應該如何理解?
※提倡積極入世的孔子為什麼贊成曾點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