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使用體驗感覺如何?你怎麼看?

知乎上有人在用 Google+ 嗎?其網址:

https://plus.google.com/up/start/?sw=1

本問題希望得到已經使用了Google+的用戶回答,沒有使用過的童鞋請到其他相關問題發表意見,比如可以去回答:

Google 剛推出的 Google+ 服務,相對 Facebook 有什麼亮點?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39566


雜七雜八說一些感受, 其實比較適合發微博... 有些是用戶視角, 有些是設計師視角:

  • 我想這應該是 Google 的社交產品裡面迄今為止最接近正確的一款.
  • 和其它 Google 社交產品整合甚少, 在和過去劃清界限的同時又有點矯枉過正, 例如需要用戶從頭手工 build social graph, 和 Buzz 大相徑庭,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
  • 我喜歡 +Circle 的概念, 對人際關係的思考和執行非常深入, 但畢竟人類在互聯網上的 "社交" 行為已經在過去被 Facebook, Twitter 等 model 深度訓練了, 一個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的設計, 是不是更容易被用戶接受, 挺難說的, 需要數據證明.
  • +Circle 的管理界面非常有趣 (推薦觀摩刪除一個 Circle 的動畫), 但是有趣能否增加用戶的使用率是另外一回事...
  • +Circle 強迫用戶在加入一個 "好友" (打雙引號是因為事實上 Google+ 裡頭沒有 "好友" 這個概念) 時必須選擇加入一個 Circle, 而不能簡單地 "加為好友" 或者 "關注". 從這個角度出發, 也可以理解為什麼 Google+ 在早期不提供一個方便的手段導入 social graph.
  • 不能自己給自己的朋友發邀請, 一方面覺得很無語, 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早期湧入過多業內人士, 影響測試數據, 也算是從 Buzz 吸取了教訓. 我想如果數據穩定的話, 邀請功能應該不久就會打開.
  • +Hangout 很贊! 非常贊! 多人視頻聊天的效果很好! 還會自動切換鏡頭到正在說話的那個人頭上! 唯一問題就是現在好友全都是男的...
  • 設計方面, 我自己覺得這套視覺風格非常 boring 和 1999-y, 過去的 fun 和 delightful 消失了, 換來到處灰濛濛的一片, 壓抑. 動畫和細節處理很多, 留白和行距也變大了, 和過去的 Google 風格很不一樣.
  • 總體我覺得這個產品完成度過高了, 應該更早一些拿出來測試. 社交產品的設計工作應該是設計者和用戶共同完成的過程, 想像 Facebook 發布時就有它今天這麼完備的功能, 總覺得不是特別對勁.
  • 幾個概念的整合有點生硬, 似乎是為了整合而整合. 例如 +Spark, 目前我還看不出來放在這裡頭能幹嘛.
  • Instant Upload 把手機攝像頭真正變成了 social camera, 上傳照片完全在背景完成, 解決了 "孤島" 問題. 另外, 上傳和分享兩個步驟分開後, 非常爽.
  • +Huddle 沒有試用成功, 找不到人.
  • 不知道有沒有人論證一下加上了評論功能如何破壞其 timeline (+Stream) 的信息架構?
  • 強烈推薦 Steven Levy 發在 Wired 上的這篇深度報道: http://www.wired.com/epicenter/2011/06/inside-google-plus-social/

完, 有新想法再補充...


Google+ 做得最對的,是努力幫助用戶方便的把不同的內容分享給不同的人。其實這也是微軟的Kin手機最讓我心動的,可惜Kin剛出世就掛了。

產品概念和操作方式不是普通用戶一時半會兒能接受的,還是比較典型的geek風格。有小驚喜,但也有需要琢磨才能明白的地方。

界面細節做的很贊,尤其是交互的動態效果,把一個網頁應用做出了客戶端軟體的感覺。但是也有尚未整合好的界面設計,比如Hangout的界面,交互和視覺上都完全不像是同一個產品。

網頁版和手機網頁版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功能、操作方式甚至視覺設計差別很大,只是在瀏覽feeds和發分享帖上的體驗還算一致。還沒有試用過Android上面的手機本地應用。

Google+ 最難撼動的是,用戶的習慣和遷移成本。用戶已經習慣了在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上發表內容、和好友互動,本來維持這幾個平台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又來了一個。。。對用戶來說,社交產品不是工具,是高投入、高沉浸的東西,除非原來的產品突然變得讓人無法忍受,或者新產品新開闢一個戰場並且帶來讓人無法抗拒的好處,否則很難讓用戶轉向。


google plus的最大特點是:人的多重角色。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谷歌內部對SNS產品的一個認識和定位,這裡結合google plus說下。

1. facebook上,最頭疼的問題是分享了一張照片或視頻,被不該看到的好友看到了。導致每次想分享內容時,都要考慮下後果。例子:昨晚在夜店的照片,不想讓FB上的家人看到。

2. Twitter上,最頭疼的問題是不能深度交流、分享。由於TW上鬆散的founfo的關係,導致信息傳播的泛濫和不確定性。自己的信息理論上可以被所有人看到。

3.google plus對SNS的理解是:人們在不同的情景(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有時在性格、舉止、甚至是著裝上都是相互矛盾的。但是這種場景確實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所以,google 的SNS產品會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一問題-----及「圈子」。不同「圈子」的人看到的內容不完全一樣,所以,在這裡你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和性格的人。

最後說一點,記得很清楚,谷歌里的人舉了個例子:500強企業內的一位女性高管,如果被人搜出來她在18歲時,在「夜店」放縱的照片,對於她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所以,把你的照片分類展示還是很有必要的。

##################################################################################

補充一點

##################################################################################

剛才和一盛大的朋友在聊,他對google plus比較悲觀,認為谷歌的氣質決定了其SNS的定位和產品特性。

這點,我不是太認同。不過,我個人猜測(僅僅是毫無數據的猜測),首批google plus的用戶應該是geek們。因為,google的產品技術味比較濃,而對於「人」的思考相對少了點(跟FB比)。


用了一上午,很多很贊的細節體驗,但是整個產品的概念邏輯對於新用戶應該是最大的門檻。其實有gmail在,google並不缺少用戶間的關係信息,但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使用習慣,太困難了。

首先,個人不認為SNS=facebook,feed+Apps不可能代表永恆的網路社交模式,Facebook建立了一個用戶習慣的基礎模式,這個是極其巨大的力量。但是,不代表所有。

個人認為,google+至少幾個點上試圖攻擊Facebook

1)很顯然,facebook的信息流傳遞的範圍,由此帶來隱私缺陷,群組的建立和組織,以及對信息流的影響,是其目前最被詬病的軟肋。所以google +在所謂的「圈子」概念的細節體驗上做得非常棒,但是,用戶以前並沒有這樣的行為習慣,這個習慣是否會逐步養成,挑戰很大。

2)google account對於一體化google服務的整合,不管你是不是FB用戶,很多時候你總是會使用google的某些「基礎」服務的,反正我把整個體驗都開始在社交層次架構了,好有一比,到處都是你可能分享的信息流,任何一個信息流我都給你建立社交關係的可能,總有一個抓到你,在我保證基礎體驗的前提下,咱們就一直打下去吧。

3)移動版一起推出,說明移動互聯網,是另一個對FB的攻擊點。坦白說FB的移動版,實在是不能說無縫對接web版,在這個層次上,移動應用與web版的連接、同步、信息流分享,是google可以發力的點。明顯Google +的細節體驗,是開始就兼顧了移動版的體驗統一,這是FB很難做到的,畢竟FB架構的時代,移動體驗不是這個樣子。

這個戰略是很出色的戰略,因為FB已經佔領了極大的先機,你從頭去做一個更好的獨立網站,相當於一個更好的FB,不管你產品如何牛,對於已經存在的關係網路,基本都是沒用的。但是在保證google系列產品基礎體驗變化小的情況下,在更高層次把所有產品社交化,首先我站在了成功的陣地上,其次是到處包圍,全面攻擊,你是個社交大帝國,但是你不是社交地球,更不是宇宙。人類現實關係的複雜性,就註定了社交網路不能用一個模式來永遠一統天下,F8是FB社交版圖的革命性擴展,但是....在統一基礎體驗限制下,至少目前只是成了社交娛樂的樂土,f connect是更大的擴展,但是始終需要回到FB統一基礎體驗的框架下,所以,FB現在是美好的,相當長時間是美好的,但是FB不代表SNS的唯一表達。

相當長的時間內,google +不會在SNS層面對FB形成太大的影響,但是,Google +立意在了另一個層次,只要持續下去,其實是一個無所謂勝敗的層次。產生的,也許是網路社交的多樣性。難道我們的網路關係就一定會發展到統一體驗下嗎?也許,多類型的社交網路和關係體驗,才是方向。


看了N多視頻之後,也在http://www.google.com/+/demo/ 玩了一會後,在這快速錄點想法:

令人振奮的方面:

  • 集平台之能力的新平台:hangout代表著google的通訊能力和底層技術基礎,instant uploads/huddle代表著跨平台的優勢(和iCloud不約而同),sparks意味著youtube以及各類牛逼演算法後面的內容推薦能力,還有picassa啊,google map啊(縱橫那些個牛逼的feature終於也有了出路)……
  • 巨頭轉身的決心: 證據目前有一個, G+的入口看來準備放在首頁最顯著的左邊;
  • 全球IT巨頭開始重新角力。 無論是移動還是社交,google 之於 facebook 之於 apple(twitter) 的戰事持續升溫,分外妖嬈,大夥都一邊打一邊合作,背後玩的又是創新和整合,史詩一般恢宏。

一些令人擔心的點:

  • Google+ project, 這個名字本身,似乎表示試運營的心態,用一個項目做產品到底能滾動多少大公司的資源?
  • Circle看起來很美。 圈子這概念還好,很健康,但對於用戶來說,無論是上手的門檻還是日常使用都太繁瑣,設計者的「一廂情願」,用戶會叫隱私,但你當給他方法和工具,他才懶得用呢。 急著霸王硬上弓,絕不是和FB拼殺的妙招, 相比iMessage怎麼嵌入到簡訊中的設計思想,apple才更顯得聰明和狡猾。
  • spark靠的是演算法? 當剛知道spark是內容和話題時,覺得google這回開竅了,懂得搞運營了,有內容就容易推動平台初期關係鏈形成。但聽說背後靠的是演算法時,也合情合理,想想人家美國google工程師做中國互聯網運營那點事,怕是不能。
  • 如何導入和精細化運營社區關係鏈。 這一點上面不少同學提到, buzz那些開始的時候陰影還在不在,還敢不敢。如果頂不住一時的輿論,有時候永遠都無法突破,想當初facebook出Newsfeeds時,學生都遊行了 又如何;看看中國今天搭建在通訊錄上做移動app的玩家們,沒有「騷擾」怎麼可能有平台的和起步和活躍呢?不過話說回來, 老美做互聯網一直特正派。

總的認為,這是一個google推出少有的、值得持續關注的平台性產品,之前太多工具型的失敗案例相信讓公司內部也有了足夠的反思和決心。而google直到今天都還是最令人尊敬的互聯網公司,其在android的布局(槓桿力量)以及各種產品矩陣新的社交化升級後,應該可以有效抵禦facebook對其廣告市場的侵蝕。 這和微軟做bing的思路,形同神不同。

~~~~~~~~~~~~~~體驗後記~~~~~~~~~~~~~~~~~~~~~~~~

通過mail contact 聯繫人導入的能力還真不賴,結合circle的強力邏輯和UI配合,會讓用戶有一種OCD(強迫症)效應, 有意思。

hangout一直沒有連通過,但這個設計思想很棒,一堆人無聊了就見面扯談,對這一幫熟人來回切換不同的屏幕,即方便又有粘性。

除了關係鏈初階的快速形成, 還有一個社區標誌性的突破,就是大夥都上了頭像。


體驗了一翻,幾個感受:

  1. Google 下的功夫非常大,交互設計上有很多細節非常不錯。比如首頁 Feed 里,每條 Item 都有一個豎著的藍條(有人覺得很難看),在每個信息粒度高度不一致的情況下,非常方便定位和辨別;再比如管理好友和 circles 時,所用的拖拽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本身要對關係進行管理是一件極高成本和心理壓力的事情)。
  2. 看到 uxworks 對於 Google+ 的一句話描述是「方便的把不同的內容分享給不同的人」,這是對於 Google+ 的核心產品 Circles 的描述。其實這個理念是一年多以前,Google UX 團隊的 Paul Addams 等人的研究成果[1],其核心思想是「每個人在現實和網路中的關係是多樣而複雜的,作為關係的中心,需要更有序地對關係和信息進行控制,包括什麼信息分發給哪些人」。
  3. Google+ 的整體功能非常複雜(其實應該更早開放出來,第一個版本不需要這麼多功能,有點暈),要麻利地使用還有點門檻。而身處其中,其實最核心的還是第 2 點提講的 Circles,相比其它功能如 Sparks、Hangout,非常地頭重腳輕。
  4. Google+ 被賦予的使命太重大了。整合了很多信息,也拋棄掉了很多基礎信息。但是這種將關係結構化的偉大思想,最大的挑戰是用戶是否會照產品經理的預期去使用。

[1]: 第一部分:http://dongxi.net/b01q3

第二部分:http://dongxi.net/b01qM

第三部分:http://dongxi.net/b01rC

第四部分:http://dongxi.net/b01sq

第五部分:http://dongxi.net/b01vl


好友暫時太少並且沒法發邀請(所以沒必要留言求邀請),下面的評論可能會在好友數增加之後變更。

我用了半個小時之後,對它的看法和我當時開始試用 google buzz 和 wave 一樣。你很難說它哪裡徹底做錯了,但是用起來就是不對勁,不舒服,很多功能需要想一想才能想明白這是要幹什麼。我的預測是 google+ 之於 facebook 相當於 google buzz 之於 twitter,也就是說,不是完全沒有用戶,但是很難撬動大局。Google+ 的界面很漂亮(這是被很多評論都注意到的一件事,特別是考慮到 google 產品一貫平庸的審美),但除此之外,我暫時還沒看到任何亮點讓我覺得有必要成為它的忠實用戶。


雖然還沒開始用,但我很看好google+的理念。我認為google抓住了社交最重要的東西,即:社交只是必需品,但不是全部,和誰社交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幾年社交網路的發展,只是社交網路的初始階段,還沒有真正的精細化,還屬於跑馬圈地的階段,所以大家都急著滿足社交的基本需求,並沒有著力去解決社交網路應用的高級部分:與誰社交。

想一想,我們打開電腦,為什麼要會瀏覽多個社交網路、論壇?因為人的社交活動是多面化的,需要與不同的人群進行不同方面的交往,而且我們還喜歡註冊多個用戶名,減少自己不同社交群之間的交集。這才是社交的真實面目。

google+雖然不一定成功,但社交網路的發展,最終是會向這個方面開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經在試用了,感覺圈子這個理念確實是非常不錯,並不象有的人反映的那樣不靈活,我覺得是很靈活的了,加入很方便,而且一個聯繫人可以加入到多個圈子中

另外,google+平台整體的服務也相當吸引人,至少google reader如果加入進去,對知識型人士來說,應該很有吸引力。

google的理念,就是在一個平台,完成所有的知識和信息工作。facebook大概未來會越來越多的依賴遊戲吧?


關於 Google+ 三個觀感:

1)這大概是 Google 社會化產品里質量最佳的一款了,屬於二流戰略一流執行。

2)Google 的用戶資源還是很不錯的,還是有機會做點什麼,但方向仍沒找對。

3)五年之後 Google 會為了沒收購 Quora 後悔的。


目前好友和分享不多,暫時看不出太多實際效果,第一印象(2001/06/29):

  • 桌面網頁版布局類似Facebook
  • 移動網頁版跟Buzz類似,但沒有任何用戶導引
  • Android版原生應用支持類似iOS5 Photo Stream功能,將其他程序拍攝的照片後台上傳;暫無iPhone版
  • 網頁UI效果上佳:桌面網頁版添加好友的動畫很炫,移動網頁版在iOS下的體驗非常接近原生應用;缺點是跟Wave一樣,過一會兒就要提示需要刷新瀏覽器(Mobile Safari)
  • 貌似沒把Buzz/Reader已有的分享條目整合進Posts
  • Sparks有新意,也很好的利用了Google在內容挖掘方面的既有優勢
  • 劇透了很久的頂部導航條出現在所有(桌面Web版)Google產品中,可以發Post和顯示未讀,很實用


1、核心設計思路基本預料之中、完全按照之前google的研究成果

2、隱私系統讓我困惑了一會 學習成本不低

3、圈子的界面設計眼前一亮

4、嚴重問題也是在圈子裡、很多現實中的圈子的分類和描述非常模糊,導致拖到圈子裡成本很高

有些人我不知該建什麼圈子

有些人我不知到怎麼去分圈子~

這裡最大的bug是,高中 大學,xx公司這個分類方式完全不夠的 因為它本身不能區分你跟對方的關係遠近~ 我有很好的高中同學 也有半年不說一句話的, 所以如何去劃分和定義這個圈子 是使用這個系統的關鍵,設定的好,可以用起來

雖然說每次分享來指定圈子,這個本身毫無疑問提高了成本,如果前面的圈子設定不合適,這個過程會帶來比較大的麻煩~~

5、手機端 界面比較驚艷,intstant upload估計很燒流量 多人文字聊天好象beluga的界面,

6、sparks是未來的突破點!整合信息是google的強項,如何在sparks中轉換成用戶所需並且方便使用的信息流,~這個有些想像空間~~


體驗了兩天Google+,用戶體驗還行,圈子的創意不錯,視頻群聊基本用不上,其他的感覺就像twitter加上flickr,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內容還是不夠。雖然這次Google是在社交方面下了功夫了,但內容仍顯單薄,如果把Google旗下的Youtube、Google reader、Blogger的資源整合入Google+,內容會更豐富,那就完美了,特別是Google reader可以把「靈感話題」代替掉,會很實用。


試用一段時間後感覺Google+ 做的最對的那件事(人的多重角色),未必是用戶能習慣的那個設計,這其實是代替用戶為他的社會網路建模,而這在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會截然不同。相比之下忽然覺得豆瓣的私密-好友-公共的三層模型還不錯。

Update:工具需要匹配習慣,而不是理論。現實社交的一對多場景和網路社交的一對多場景其實並不同,前者是對著同一群人,後者是對著多群人。現在Google其實是打算讓人按現實社交的模式來重構網路社交的習慣。。看上去非常自然(因為現實生活中如此),在網路社交的實踐中卻有意外的啰嗦。


google+還是極客社區,沒有辦法把興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倒是最近國內上線的類google+網站圈圈推出公共興趣圈子,感覺倒是比較適合中國國情


剛獲得Google+的邀請,說一下目前的感受

1. 介於大部分朋友目前還是在牆內,建立圈子稍稍麻煩一點

2. 信息分發現在可選擇圈子來控制流向,但是圈子本身靈活度不足。比如說有可能我想召集同學一起送一份特別禮物給某個同學作為生日禮物,為了保持驚喜感,不想讓這個同學看到我號召的這段話,那麼顯然我不能選擇直接對」同學「這個圈子說話,我還得重新建立一個沒有這個特定同學的」特殊同學「圈子。

3. @某個人會被轉換為「+」某個人,這個真的很讓我無語

4. 搜索人很奇怪,比如搜索」larry page「,並不會有智能補全而非要把我引入google搜索結果。有的又能找到並補全。

5. 為什麼沒有默認的分享圈子? 完全可以默認為我的整個圈子,每次都要我選擇一次真的很煩。如果控制隱私要以加重我的負擔為代價我寧願不要控制。

暫時那麼多,等有更多朋友在上頭可以測試更多,稍後補上


網上看到個已經邀請進入的大蝦的博文

沒有感想,只有截圖,,勉強可以先看看

http://blog.varunkumar.me/2011/06/screenshots-google.html

加一篇engadget的體驗

http://www.engadget.com/2011/06/28/google-invite-received-we-go-hands-on/

補:

現在用過了,補點體驗

個人認為谷歌應當在後面多做更新的,比如閱讀和論壇就是老樣子嘛

單純googleplus裡面沒什麼特彆強大的功能

就連找興趣相近的內容都很難,只不過相對facebook可以用搜索找罷了

重要的是circles並沒有在創造很多價值

即便人們都規划了很多的circles,目前能幫助他人搜尋同道嗎?

我更希望是谷歌做了一個開頭,跟在後面帶來更多改變


貼下我一個同事的體驗:用了Google+一個早上,Google能整合Gmail Contact,Picasa,和Buzz等產品,從一開始就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但感覺就是除了Hang out(多人視頻交談)以外,其他的都跟Facebook差不多。Circle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對Privacy的了解和體驗都不錯,但就算能優化體驗,其實Facebook也可以抄襲的。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如果base能做起來,我覺得Google+有可能取代Gmail和Facebook Wall。但其它添加平台粘性的地方,如遊戲,Google+很難有突破。


感覺挺不錯,Google+似乎與所有的谷歌產品都有聯繫。讓人感覺Google+才是谷歌,谷歌搜索、谷歌文檔等等好像都是Google+的衍生服務。谷歌官方的說法好像是再所有的谷歌產品上加一個社交層,那個導航條的代碼有人說是sandbar,不知道是什麼東東。以後這個導航條要是可以公開的話就好了,我第一個把它加到我的個人博客上。感覺這樣很好,谷歌這次大概領悟了社交的真諦!我申請了三次,希望快點給我發邀請!祈禱中......

看了David Mao的回答,我覺得還是趕緊讓我體驗一下,才能更客觀的回答這個問題!


感覺google+難以做大,主要基於以下因素:

1. 隨著社交網路的擴大,圈子將變得難以管理,讓用戶思考如何有效管理圈子真是一件費力的事情

2.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想建立新圈子與之對話的衝動,如果不受控制的添加細化圈子,那就等於沒有圈子

3.圈子大了,每次說話都不記得裡面都有誰了,勞神的事情大部分用戶不一定能接受

4.google+感覺太呆板,不像一個社交軟體


GOOGLE的社交產品,從來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簡單的社交需求而準備的,簡單而直接的社交需求是參加聚會PARTY,FACEBOOK認識校友。這些簡單需求,都是由人本身的赤裸而直接的需求決定,因此會具備強大內驅力。而GOOGLE+,更像一個數據管理器,冰冷機械而難以親近,用了一次之後,第2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想起來再去用。


推薦閱讀:

如果谷歌無徵兆地宕機24小時,會發生什麼?
現在不能關閉 google 安全搜索了嗎?
Android 4.0 有哪些新功能和特色?
如何分析 Google 因 Apps for Education 挖掘學生電郵數據而被訴一事?
范里安為 Google 設計的「AdWords Select」系統背後的經濟學原理是怎樣的?

TAG:社交網路 | 谷歌Google | Google | 互聯網產品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