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劣幣能驅逐良幣,那劣幣因何而劣,良幣因何而良?
劣幣與良幣的區別在於,當其作為貨幣進行流通時的購買力相同時,其作為商品本身的價值有高低。用劣幣換取良幣是一個套利機會,因此最終市場的無套利性會導致良幣退出流通。
至於這句話從經濟學領域被借用出去,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Richard Xu 的回答很好地概括了學理定義,也有朋友說了古代金屬貨幣的例子,我來舉一個現代貨幣的例子:
假設,A國的100元紙幣設計精美,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B國的收藏品市場上能賣110「A元」;而A國的50元錢外觀灰頭土臉,除了能當錢用之外沒有什麼別的用途。
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肯定就會有人打這樣的主意:我在A國用兩張50元錢,換一張100的A國紙幣,然後再B國市場上用賣掉,這樣不考慮成本能賺10A元。
假設收藏品市場足夠大,A國紙幣的不斷輸入不會導致供求關係的波動,且A國印鈔時不同面額貨幣的補充量保持穩定。那麼在一段時間之後,A國市場上100元的紙幣將會越來越少,而50元或者其他面額的貨幣會越來越多。這就形成了「50元紙幣驅逐100元紙幣」的現象。
為什麼「驅逐」了呢?不是因為100元紙幣不受歡迎或者人們不需要,而是因為100元紙幣具有作為商品的價值,使人們更多地將其作為商品來交易,而非作為貨幣來流通;100元紙幣就被從貨幣領域「驅逐」到了商品領域。
究其本質,如果貨幣僅僅是一張寫滿數字的紙,或者刻了字的金屬板(也就是高中政治課本說的「價值符號」),那麼不可能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而當這張紙或者這塊金屬除了作為貨幣之外還有別的交換價值時,例如可以用作收藏或者用作冶煉,那麼人們就會把這樣的紙或者金屬用作別的目的,而不是作為貨幣流通了。
--
在日常表達中,人們經常用「劣幣驅逐良幣」來形容劣質產品佔領市場或者媚俗的作品充斥文藝領域,深究的話,這其實背離了經濟學的本來含義。
「劣幣驅逐良幣」里的「劣」,指的是作為商品的交換價值低,但並不否認「劣幣」作為貨幣的價值符號功能。某種意義上,劣幣驅逐良幣也是一種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讓「良幣」能夠在商品流通領域體現出其真實價值,用更低的成本就能維持貨幣流通性,這也有其積極意義 -- 既然破銅爛鐵也能成為貨幣,那就讓金子在它該發光的地方發光去吧!
以前的貨幣都是金屬貨幣,比如金幣、銀幣。
由於造假很容易,這些貨幣不可能保證是純金、純銀,你自己搞一個模子回來把一個鋼鏰掰成兩瓣再重新熔鑄一下,可能就真的能當兩塊錢花了。
同樣是金幣,可能加一點兒銅看不出來有什麼成色上的區別,但是一枚金幣就會因此變成兩枚甚至更多。
前者就是良幣、後者就是劣幣。
實在要問為什麼的話,區分良幣和劣幣的標準就在於含金量的多少吧。
至於目前高票 @Richard Xu 回答的是「劣幣為什麼能驅逐良幣?」,這其中應用了一價定律。
劣表示真實價值或內在價值低。
良表示真實價值或內在價值高。
劣幣驅除良幣,背後是某種力量的驅動,或者說劣幣、良幣兩種力量博弈,當劣幣的驅動力明顯大於良幣的驅動力,導致良幣逐漸弱勢,甚至被劣幣取代。
市場中的力量對比,最終來自於人的行為以及支撐其行為的認知和觀念。
這裡有三個關鍵因素:
一.激勵機制失諧。
如果劣沒有被懲罰,而良沒有被獎勵,激勵機制出了問題,那劣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良的力量越來越弱。
二.套利空間。
只要消費者或監管機構不能識別「良」「劣」之分,那商家一定選擇「劣」的方案。
因為「劣」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大的套利機會。
「良」通常意味著更高的成本,較小的套利機會。
三.辨識力。
商品的供應方為了讓「劣」看起來「良」,用各種手段包裝「劣」,製造信息不對稱,增加消費者和監管機構識別難度和成本,這樣為「劣」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雖然騙人編瞎話欺騙也需要費點腦筋,也需要付出成本,但這種成本比搞專利的成本低成千上萬倍,不需要任何積累和門檻,是個人都可以花點心思,動點歪腦筋,得出一個「包裝」方案。
發行「劣幣」是人的天性,誰都想用更低成本付出,獲取更大的收益。如果這種行為因為不能被識別而被放任(放任等同於激勵,因為套利機會更高),或者被強制推行(消費者沒得選,有識別能力而不具備選擇權),就是「劣幣」驅「良幣」的最佳環境。
所以想要阻止「劣幣」驅「良幣」的發生,就需要:
一.足夠的信息透明,足夠的識別能力,足夠的選擇權
二.重建合理的「激勵機制」
「劣」和「良」處於永久的博弈狀態,而「劣」是符合人天性的,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向「劣幣驅良幣」的境地。
只有合理的機制牽引,才能保證「良」的生存空間和相對優勢。
你不好理解因為漏掉了後半句的原因:「劣幣流通,良幣儲存」。你花錢包里的鈔票,肯定先用舊鈔票,後用新鈔票。劣幣驅逐良幣就是因為人們都不想要劣幣,於是劣幣充斥市場,良幣都藏在人們的保險箱里呢。
「劣幣驅逐良幣」從經濟學角度有另一種解讀方式。
讓我們假設一個餅乾行業。每盒餅乾成本2元,售價3元。
這時,一群奸商進入了餅乾行業,用劣質的地溝油代替花生油,把餅乾的成本壓到了1元,然後用1.5元將餅乾售出。
由於市場上餅乾的價格太低,那些用花生油的商家發現自己的餅乾賣不出去。因此,用花生油的商家面臨著一個困境:用地溝油代替花生油,或者倒閉關門。
一段時間後,這個餅乾行業就沒有任何用花生油的商家了。所有用花生油商家(良幣)都被用地溝油的商家(劣幣)驅逐或者同化了。
經濟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Shiller將這種情況稱為「phishing equilibrium」。Phishing equilibrium幾乎在每一個行業都能見到,是資本主義制度上的局限。
劣幣因為什麼劣?
劣幣因為利潤所以劣,因為資本主義用金錢獎勵「劣幣」所以劣。只要制度允許的話,每一枚劣幣其實都可以是良幣。這個題目的邏輯很奇怪啊
因為這道題的前後句其實按照常理而言沒什麼關係,所以一般不能這麼問
這就好像,假如蒙古人確實能驅逐中亞人和東歐人,那麼蒙古人為什麼是蒙古人,中亞人和東歐人為什麼是中亞人和東歐人一樣。。。。。。
所以「為什麼」指的是上一層的原生性原因,和下層邏輯並沒有關係,蒙古人因為生在蒙古所以是蒙古人,但這和蒙古人驅逐中亞人是兩個事情。
但同樣的問題放到劣幣和良幣的關係上來說就有聯繫了,那就是劣幣確實因為比良幣劣而替代了良幣,而產生的套利空間本身又會反過來成為劣幣鑄造的原生性原因
即——因為劣幣能夠驅逐良幣,所以劣幣把良幣驅逐了——因為其中有套利空間,這個上面很多答案都解釋了
至於劣幣為什麼是劣幣,這叫原生原因——那得問造幣的,可能是材料純度問題,可能是工藝問題,可能是規定問題等等不一而足。看上去和下一層劣幣到底怎麼驅逐良幣是兩個事情
可是呢反過來正因為劣幣能夠驅逐良幣,所以造幣的原生性原因就多了一個——有人就專門為了套利而去鑄造劣幣,這會導致本來作為良幣的貨幣原材料再次回爐,而使得不但市場上的良幣被擠出到儲蓄收藏空間,也會使被擠出的這部分良幣存量漸漸消失,變成比原來幣值總量更高的短重或摻假的劣幣再次回到流通市場,結果擴大了整個市場的貨幣供應量,造成通貨膨脹。
對於有形的貨幣來說,人們都傾向於將劣幣花出去,良幣留下。不論金屬貨幣還是紙幣都一樣。導致結果就是劣幣比良幣更多的在市面流通。(快被揉爛的破損舊鈔更容易倒手,而新錢往往留在錢包里最後花出去)
劣幣的「劣」,在於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流通了。比如一張紙幣破損到圖案模糊或者邊角缺損,很可能在交易中無法使用。你接受了別人的劣幣,等你再使用時另一個交易方卻不接受,這就是「劣」的本質——它會給持有者帶來風險(類似於票據瑕疵)。
擊鼓傳花式的流通,不是貨幣職能的體現,而是持有者要轉移風險的結果。市場上頻繁轉手的債權、票據,往往都是大坑。
這個問題即使在今天也沒有解決。
舉例說明:信用支付時代,某支付平台宣布提現要收手續費,結果平台支付頻率變高、資金沉澱變多。大家都怕被拔毛,所以就優先把這個平台的餘額花出去。
時代在變,「劣」的形式也在變,不變的是劣幣的流通風險。
「劣幣驅逐良幣」是由於事前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無法辨別什麼是劣幣什麼是良幣,從而產生的逆向選擇問題。
基本上教科書都會用二手車市場的例子來講,很好理解,跟金屬貨幣什麼的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手上同時有兩張100元,其中一張是剛剛從ATM機取出來的嶄新的,另外一張是破破爛爛的。
更多人傾向先把髒的花出去,而把嶄新的留在錢包里吧。
那髒的100元(劣幣)就在市場上流通了,就把嶄新的100元「驅逐」出了市場流通環節。
首先問題中有個假設:存在的比被淘汰了的『好』。
真的這樣?石頭把人砸暈了,石頭比人『好』?
感覺定義都沒弄清楚啊。。
劣幣和良幣的定義是什麼?標準是什麼?是法定的幣值啊。
實際價值低於法定幣值的貨幣,就是劣幣。實際價值等於甚至高於法定幣值的貨幣,就是良幣。
可以看出,良和劣的標準與驅逐與否毫無關係啊。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問,醜男能打贏帥哥,那麼醜男為什麼丑,帥哥為什麼帥一樣,其實是很荒謬的。。。
經濟:
狹義的貨幣是幣值,金幣來比喻是含金量;劣幣因幣值較低而劣,良幣因幣值較高而良;
社會:
廣義的貨幣指的是道德法律標線,劣幣因低於標線而劣,良幣因高於標線而良
具體表現為 劣幣驅逐良幣還是良幣驅逐劣幣,是環境因素
經濟:
在流通領域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同時,在儲蓄領域也在發生良幣驅逐劣幣;反之亦然
社會:
A區監管嚴格制度健全時,良幣驅逐劣幣,同時在監管不如A區的地方發生劣幣驅逐良幣;反之亦然
即憑什麼
上大學時第一次接觸這個問題時感覺耳目一新,不可思議,明明足額足分具有良好流通價值的貨幣怎麼會被那些粗製濫造缺斤短兩的貨幣所替代。這個話題最早起源於金屬貨幣時代,拿清朝雍正皇帝實行的幣制改革為例,雍正繼位第一年,有大臣建議改善銅鉛比例提高銅含量鑄新幣以映襯繼位元年,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流通的貨幣為官府製作的銅板,由銅,鉛,原料製成,即使是官府,利用人力物力去製作貨幣也是需要成本費用的,銅的開採提煉相比較與鉛成本當然要低,提高銅含量之後的新幣當然相比於之前銅含量低的要耗費更多成本,而當時清政府對於銅板與銀的兌換比例是固定的,那麼這樣就給投機分子可乘之機,許多投機分子就會大量獲取新幣而後加工重鑄降低銅的含量,這樣多餘出來的銅又可以新鑄更多的貨幣,由此世面上銅含量高的貨幣自然也就會退出流通市場逐漸被銅含量低的貨幣取代。 當然對於現金紙幣時代比較於過去的金屬貨幣時代這種問題的影響率已經在變小了,但是這種邏輯經驗在社會別的方面卻仍有很大的體現。例如,現今的演藝圈很多具有非常優秀的表演功底的演員卻不瘟不火,然而對於一些只有表情包遊走與互聯網的小鮮肉卻炙手可熱。根本上還是利益寡眾的問題,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看似有悖於常理的情況出現呢,我自認為這是屬於在逐利的路程中質量與流量的抗衡,那些演技好能被大眾評贊的作品定然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人力、物力、等等成本費用,這樣勢必流通到市場的產品要稀有,而後者雖離精品有很大距離但是最起碼他能做到能被大眾剛好接受的程度,大眾不拒絕也不甚反感,而其所需要成本也低,自然在流量上就會超越前者,自然也就被大眾熟知記住。質量與流量是兩個向悖且無法完美並存的題量,現實中還具有相當多事實案例,最明顯的莫過於騰訊公司的模仿案例,相信大家也都明白。
我覺得一般我們在說「劣幣驅逐良幣」時,其實默認已經是選定了一個維度的。在這個維度下,A是劣B是良,單從這個維度選擇,A一定是優於B的。但在某些情況下,A通過一個其他維度的屬性壓制了B,以「驅逐」,這就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
前面是基於「我們始終選擇更優」這一準則的。基於這一準則,良才優於劣。可也會有那麼一些情況,有些人就選第二好,不選最好的。這又可以是另外一個角度了。
良在哪:幣值穩定 和流通性好以往討論劣幣驅逐良幣經常引用金銀複本位制,其實就是良幣與劣幣出現了內在價值和名義價值的背離。
功利主義上的長遠最優,和總體最優。
看到好多大佬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優越性和必要性,小弟深感認同。不過我覺得還得補一句,現在大家常說的劣幣驅逐良幣意思是:劣質產品通過各種手段把優質產品趕出市場。或許有人更喜愛劣質產品,但沒必要洗地。
在之前金銀複本位制下,良幣劣幣判斷依據是法定值,良幣之所以為良是因為法律低估了其原本價值,再這樣的情況下劣幣會驅逐良幣,也就是古語說正幣日衰劣幣日興。在近現代實行信用本位政府強制推行情況下,良幣劣幣的評判標註發生變化,變為其實際購買力,即購買力強的為良幣,反之為劣幣,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情況是良幣驅逐劣幣。簡答,望見諒
這道題讓我覺得,為了最大限度地屏蔽某類用戶,知乎的問題已經開始加密了。
推薦閱讀:
※美國大蕭條的產生和發展與美聯儲貨幣政策有怎樣的關係?
※為什麼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家說上調利率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
※黃金是硬通貨嗎?為什麼盛產黃金的國家沒有和盛產石油的國家一樣富有?
※越南貨幣的面值可以整體縮減1000倍嗎?
※比特幣走勢還回重回8000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