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這個詞是從哪來的?
1、三國時的《廣雅》就收錄了「爸」字,並解釋說「爸,父也」。可知三國時,就有爸爸這個稱呼了。
2、為什麼把父親叫爸爸呢?因為「父」的古音就是「ba」,後來「父」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但用「ba」這個發音表示父親的情況一直保留著,所以世人就給這個「ba」音又造了一個字,在「父」的下面加上了一個表音的「巴」,就成了「爸」字。
這是生來不需要學就會說的(或者人們直接將嬰兒口中先說出的發音賦意)
中國的「爸」古來有之,樓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下面是各國語言的爸爸(注意是口語不是書面語)
- 南非荷蘭語:pa
- 阿爾巴尼亞:baba; bab?
- 阿姆哈拉:???(abati)
- 阿拉伯: (ab)
- 亞美尼亞:????(papa)
- 亞塞拜然:ata
- 巴斯克:aita
- 白俄羅斯:тата(tata)
- 孟加拉:????(Bābā)
- 波斯尼亞:otac
- 保加利亞:татко(tatko)
- 加泰羅尼亞:Papà
- 宿務:tatay
- 奇切瓦:Bambo
- 中國:爸爸;爹爹
- 科西嘉:Patri
- 克羅埃西亞:papa
- 捷克:tatínek
- 丹麥:far
- 荷蘭人:vader; papa
- 英語:dad, daddy, papa
- 世界語:pa?jo
- 愛沙尼亞:isa; taat
- 菲律賓:ama; tatay; amang; itay
- 芬蘭:is?
- 法國:papa; père
- 弗里斯蘭: heit
- 加利西亞:Papá
- 喬治亞: ????(mama)
- 德國:papa;vati;paps
- 希臘:Μπαμπ??(bampas)
- 古吉拉特:????(Pita)
- 海地克里奧爾: papa
- 豪薩:baba
- 夏威夷:makuakāne
- 苗族:txiv
- 匈牙利:apu
- 冰島:Pabbi
- 伊博: nna
- 印度尼西亞:ayah;pak
- 愛爾蘭:daidí
- 義大利:papà
- 日本:パパ(papa);お父さん(otōsan)
- 爪哇:dad
- 卡納達:????(Tande)
- 哈薩克人:?кем(?kem)
- 高棉:????(aupouk)
- 朝鮮:??(appa)
- 庫爾德(Kurmanji):bav
- 吉爾吉斯:ата
- 寮國:???(pho)
- 拉丁:pater
- 拉脫維亞:tētis
- 立陶宛:tētis
- 盧森堡:papp
- 馬其頓:тато
- 馬爾加什:dada
- 馬來語:ayah
- 馬拉雅拉姆:????(?ā?)
- 馬爾他:dad
- 毛利:papa;matua tāne
- 馬拉:????(Bābā)
- 蒙古:Аав(Aav)
- 緬甸:??(a bh)
- 尼泊爾:??????(Pitājī)
- 挪威:pappa
- 波蘭:tata
- 葡萄牙:Papai
- 旁遮普:????(?ai?ī)
- 羅馬尼亞:tata
- 俄語:папа(papa)
- 薩摩亞:tama
- 蘇格蘭蓋爾語:athair
- 塞爾維亞:тата
- 塞索托語:Ntate
- 紹納語:baba
- 僧伽羅語:??????(tāttā)
- 斯洛伐克:ocko;tatik;tatko
- 斯洛維尼亞:O?e;o?ka;ata
- 索馬利亞:Aabaha
- 西班牙:papá;papaíto
- 巽他語:bapa
- 斯瓦希里:baba
- 瑞典:pappa
- 塔吉克:падар(padar)
- 泰米爾人:?????(Appā)
- 泰盧固:??????(Ta??ri)
- 泰國:???(Ph?x);????(Bidā)
- 土耳其:baba
- 烏克蘭:тато
- 烏茲別克:ota
- 越南:cha;ba
- 威爾士:dad;tad
- 科薩:utata
- 意第緒:?????(tate)
- 約魯巴:baba
- 祖魯:ubaba
括弧里表示發音,另外幾個冷門的不知道怎麼念,期待評論的大神指教。
希伯來:??????
印地:????
普什圖(信德):
波斯:
烏爾都:
谷歌一個個翻譯過來的 累死寶寶了Orz
當然這個圖是不完整的,因為忽略了中國所有的方言!!所以我在此向大家採集樣本!
共計97種語言,發音提到a的78個,b 20個,p 39個,d 10個,t(т) 38個,m 8個,獨樹一幟的6個。
各語種使用的輔音(圖大慎點)
根據「古無輕唇音」,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爸,父古音相同,這些字都是表意為「爸爸」的這個字的異體字,而爹,爺等應該是後期分化出來的。根據今人構擬的古音,爸音更古老些。第一個回答下面的評論的「斧做把」的段子很好玩,但是斧古音確實近於爸……
爸爸這個詞,我兒子四個月大時開口說的第一個詞,發音還是港台腔的「粑粑~」
嬰兒學講話,都是閉口發大聲,先是ma,後是ba。
父原來念fa,然後變成fu,正如呼本來念ha,後來變hu一樣,嗚呼開始是念aha(烏即鴉,金烏又作金吾,即太陽。吾,含a音指代「我」,很常見,日語作atashi,watashi,ware,英語作I,漢語作俺)所以嗚呼哀哉就是啊哈扎心哪老鐵!
我記得唐代佛經里,爸爸媽媽寫作波波摩摩。今天波在日語里依然念ha。
所以你看見漢語有很多表達方式,其實都是歷史遺留,例如爹來源於da,dad和大大都來源於這個音。
其實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蜀道難裡面,噫吁嚱按唐音到底怎麼念?哪位高人指點一下?偏個題,來個大家討論一下爹和爺這兩個字含義的畸變。
普通話(同學中來自北方的基本都這樣)
爺:祖輩爹:父輩家鄉話(安徽安慶地區,其他南方地區沒研究過)
爹:祖輩爺:父輩木蘭詩里有「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一說,可見那個時代在北方,爺也是指父輩。
從字形上說,爹是:父多。那麼我猜測爹的古義應該是爸爸的爸爸。
那麼:
1.這兩個字含義不同的情況分布大概是怎樣的?2.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希望有識者予以解答。同意 @三種不同的紅色 的回答!看到評論區知友的評論其它回答,我介紹一則「爹」來歷的說灋:清·黃生《字詁》(下河佬按:回答不對題,求疊!)
從床上
實名反對 @小國諸侯 父原本就讀ba,後來才變成fa,再變成fu的
父、爸、伯、霸、大、爹、爺用來指父親,是同源的,其初始含義都是大(成年)。
最初的人類語言辭彙少,語音也少,很多後世不同概念都是由一個原始概念、原始語音演變來的。
父,手持棍子,會意。揮動棍子。揮動棍子會發出「護、護」的聲音,所以父字本音為hù護。中古時代漢語產生了聲母f,部分地區將父(護)改讀為父(婦),民國審定漢字讀音時,採納了這種改讀,所以今天普通話讀父為婦。存古程度較高的南方方言區很多仍然堅持原讀音,讀父為護。
詩曰:無父何怙?父、護、怙同源。保護、管理、依靠,是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
造字時代,手持棍子放牧或役使牲畜是造「父」字部落的主要生產勞動,由成年男子承擔,因而「父」有了成年男人的含義。在部落向家庭轉化以後,有了大父、伯父、叔父、季父、諸父等稱謂,以指代與自己共同生活的成年男子,並最終確立了父指代父親的含義。
成年男子是未成年人的榜樣,所謂「為父之道」說的就是這個。印度人也稱父親為爸爸,同時他們語言里的爸爸還指德高望重、能作世人的楷模、導師的人,阿里巴巴的巴巴就是印度人語言里爸爸的後一種含義,只是近代譯者在翻譯為漢語時出於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沒有翻譯為阿里爸爸。印度人長期受伊斯蘭統治,而阿里巴巴的故事背景是伊斯蘭的發源地——阿拉伯半島,也許印度人的「爸爸」來源於阿拉伯地區。
父(音護)轉為爸有兩種可能途徑:一是音轉。聲母h轉為b或p,韻母u轉為a,這在音韻學上是可能的。音轉以後,文語分離,為了表達方便,創造出了爸字。這個過程類似粵語造字,今天的口語體粵語有許多口旁字,其中很多是有古代正字的,但因為官話強勢,規定了那個正字的讀音(與粵語讀音差異巨大),於是粵語書寫者無力與官話爭奪,只好自己另造一個字來用了。(更多的情況是這些粵語使用者文化水平不足,不能駕馭文言文,只能寫白話文。而他們文化素質不高,也無法考證粵語中哪個音哪個詞的本字是什麼,只好隨便生造,拿認識的同音漢字當音符,加個口字旁就成粵語字了)爸、爹、爺、毑都是這樣造出來的,它們的最早出處都在一些收錄方言字詞的著作里。
另一種可能是父(音護)與父(音八或趴)是起源相似的兩個字,字形字義相近,在流傳中合為一字。放牛羊的人手持的鞭子是一根棍子末端系一段軟繩,揮動起來發出趴趴的聲音。這種鞭子是後世旗幟的原形,也是「指揮」的起源。武王伐紂時,武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以麾。白旄就是由鞭子演變而來,再往後,它演變為「節鉞」的節,成了君主的象徵物。蘇武手持漢節出使匈奴,節就是皇帝的象徵,表示他是代表大漢皇帝而來。
在這種情形下,父(音八或趴)與爸就是本字與再造字的關係了。不過我認為這種可能性較低。
大、爹、爺這一組,類似。大,用來指成年人,繼而轉為特指父親。今天江西、陝西還有其他一些地方稱父親為「大」。
爹,造字時讀音為di低,a韻轉為i韻,即為爹字。今天普通話爹讀作die跌,是尖團之別。民國審音時定了團音區讀音為標準音,故讀為跌。由移栘鉹侈拸垑等字可知爹字古音為低。
爺,爹字團音die跌脫去聲母,即為ie,也即ye爺。爺字產生於南北朝之前,當時平聲不分陰陽,爺字與爹字都是由大字演化而來,都是後造的字。今天北方口語稱祖父為爺爺,是由爺指代父親派生出來的,類似以大父稱祖父。
有的地方稱父親為伯伯,原因也在於伯是第一個孩子,引申為大,夏伯、商伯、西伯,天子賜胙,命為伯,都是由此引申而來。與大類似,轉義為父親。
伯與霸在古代是同音字,通用。現在在很多方言里還是同音字,春秋五霸、西楚霸王可以寫作春秋五伯、西楚伯王。按通例會有地方稱父親為霸。不過現在普通話強勢,真有這種地方也會被認為是稱父親為爸,不會被記錄下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古代稱呼父親最普遍的叫法是「爺」或者「爺爺」這個稱呼至今還殘存在南方一些方言當中~比如湖南方言一般稱呼父親為「爺老子」或者「爺老倌」
什麼爹不爹的,古裝劇看多了呢
推薦閱讀:
※北京天壇和地壇為什麼只設鐘樓不設鼓樓?
※歷史上有哪些看起來很強卻只是打了個醬油的名人?
※如何評價徐童的《遊民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