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講究恬淡自然,無為不爭的道士會有鬥法的行為?
謝邀,鬥法也得有法才行啊。鬥嘴斗拳腳可能更合適些,^_^
一來,正經道士修陽居多,氣不純則暴烈者多,一句就能捅著火的,我已經試過很多次啦,^_^。故需敬以養靜。守靜莫若敬也。失敬則陽氣奔涌,七情難調,這是個必然經歷的過程吧,而且道士也不是都修行的很好啊?所以這種現象是有的。其實流傳於世間的武術家大都這毛病,一語不合,動手分高下的有的是。那些不是道門的功夫,原因就在他們以爭勝為要,您本身習武,去問問尊師,應該會有類似的解釋。
二來,在修行的過程中,並不是沒有對錯可言的,我們需要選擇,直面慾望真心,善惡是非,而真正聖人的境界壓根不是我們這點修為能夠企及的。不要一口想吃個胖子,也別拿聖賢的境界來衡量自己,此為學之以序。所以一個修道人,不是被閹割的不分好壞的人,而是知道善惡是怎麼回事的人。
抗日時,茅山某觀的上下道士幾十名都因為掩護紅四啥的司令部,被日軍屠殺精光,就留了一個外出買菜的小道士在外,回去看到師長同門皆倒斃于山門。心情衝擊可想而知,輾轉流離,最後成為建國之後的茅山老會長啦。這樣經歷的道士,東北有的,大江南北有的是啦,默默無聞,為人詬病也有的是。這算是無為嗎?不算,哪又如何呢?這總是要經歷而不是逃避的。一旦真的經歷過,想明白了,那就不一樣了。我們不是拔蘿蔔而是種樹的啊。所以,每個修道人,都會經歷情緒以及善惡的抉擇。自然流露,倒也不用刻意隱藏,那麼於外,自然有所表現啦。看似驕傲冷漠,眼睛朝天,頑固不化,性格怪異,但是動真格的時候,往往是這號先上啦。這樣真性情,總比口是心非的鄉愿可愛的多。^_^三來,還有一種,很早就沒見過這樣的了,行至不可言說之境,或者精微難言之理,只好回到先聖境界,演禮而切磋其道,演禮就是演法,對於外人看來在相爭,對於局內人,不過是手談論道。那是個人對這個世界的最直接的認知,真實修證產生出來最直接無法隱藏之道法間的碰撞,燦爛無比。如切如蹉,以期各自再進一步。這樣得是在同級之間的,而且有那種道法的人不存在這個時代好幾百年總有了。我也沒見過,只是聽老人口傳有過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不爭是為了修行,爭還是為了修行。需要爭的時候,啥和稀泥的話都沒用,直接動手就好。不需要爭的時候,誰煽風點火也沒用的,修行者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知道自己要什麼啦。志氣純極,淡定平易,百死不悔,在這個基礎上,不是同道的話,很難理解其中的準則和規矩啦。霧裡看花總差一點點。所以不被理解也是正常啦。這麼說,算是清楚嗎?道是恬淡自然,道士不是。
道是大道,是一種理想的道。而道士是人,天生七情六慾。
所以修道才說要斬三屍,隔六欲。如果有人達到了道的標準。那麼,僅僅是道士就不準確了。那就是聖賢了。
道士,是修道之人。既然是修道,就是還未得道。未得道,有與人爭勝之心,有啥稀奇的呢?
而且神話里,神仙也是有底線的,並不是什麼都不爭。
我覺得,這個不爭,是一個境界的問題。就比如你不會在意在只有一顆糖的時候,是否會讓其他人吃了。但是小孩子就會十分在意的會想要去爭。
但是在工作中,如果有一個提拔上升的機會,你卻又會拚命去爭。但是這在含飴弄孫的老人家看來,卻又十分的好笑。
當你修道,會慢慢的變得不在乎很多東西,慢慢的,讓你不爭的食物就越來越多,但是終究,還是會有讓你想爭的東西。嗯,修道的人到底是不是都清心寡欲呢?真的不是咩。
我們道教講究性命雙修,先修命,再修性,有點像倉稟實而知禮節,沒有好的身體,談什麼都是白搭,這點我還是非常認可村上春樹的那句話「身體是靈魂的殿堂」。修道之前必立下重誓,救濟蒼生,解危濟貧,但是同樣每個修道的人愛好、性格、知識結構都不一樣,所以行事風格也就不一樣。有性格和心態平和有時候真的不矛盾,我就是不爽你了,怎麼滴吧。
下面奉獻一個我們道教四大天師之一薩天師的一則小故事,真假不知,姑妄聽之,博君一笑。
薩天師,又稱薩真人,字守堅,號全陽子,宋代道士,在道教中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共為四大天師。
薩守堅一日投宿於城隍廟,據說是在廟裡念起了天蓬神咒。數日後,城隍託夢於湘陰太守,"本宮幾日之前來了一位道人,使得本城隍爺寢食難安,願太守須把此人轟走,不然本城隍爺難保一方安寧……"於是天一亮,太守立即召集本縣衙役來到廟中,迅速將投宿在城隍廟中的薩守堅驅而趕之。薩守堅十分氣惱,走了不多遠,掐指一算,料到是城隍在搗鬼,就一把火燒了城隍廟,燒了…報了焚廟之仇,薩守堅照樣雲遊四方,遍行救濟。王善(那個城隍,也是王靈官,道教重要的護法之一)也在空中緊緊地盯住了他幾年,一絲也沒放鬆。一日,薩守堅來到某處的一個渡口,見渡口雖然有擺渡的船隻,卻沒有船夫,薩守堅猶豫了一會兒,徑直朝渡船走去,並上了船。這下王善暗暗大喜,在空中苦等幾年,今天報仇的機會終於來了。王善的三隻眼睛緊緊地盯著薩守堅的一舉一動,只要薩守堅一違背戒律,立刻予以懲罰。薩守堅輕輕地舉起槳放在水中,渡過河上了岸,並慢慢地從懷中取出了三文錢放在船上,以補償擺渡過河的費用,然後向遠方走去。此時早已把鋼鞭高高舉起,隨時給予薩守堅以嚴懲的王善怒氣衝天青筋暴跳如雷,又奈何不得,只好消了這無名之火失。後來王靈官拜薩天師為師尊,師徒二人開開心心取經去了,是修道去了以上故事來自《新搜神記》,侵刪
你看神仙還鬥氣,鬥法呢,況於人乎?
最後發一句牢騷,你看,學道的人還發牢騷!!!幫你可以,但是起碼的禮節要懂,誰也不欠誰的,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犯不著勞心勞力還不討好。鬥法並不一定是錯的,祖天師得了老君傳法,收盡六天大魔,與外道邪師鬥法,揚大道威名,邪師無不皈依,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藏密祖師蓮花生大師傳法也經常這樣,說白了就是宗教利益為了傳教,打得過就皈依我,這塊地盤的香火都是我們教的了,打不過我們擇日再戰什麼的,不止是道教如此,藏密聽說格魯派的老一輩們更是偏激,一言不合就是一個大威德_(:з」∠)_都是為了教派利益,我記得格魯的黑歷史還有向蒙古借兵,殺了好多反對他們的人…然後再超度到凈土說教,再投生下來轉世皈依格魯派…
那年山下,師傅說,入我道門,吸日月之精華,采天地之靈氣,身披天罡北斗,腳踏山川靈氣,動則祥雲環繞,靜則邪祟不侵。辟五穀,斷凡塵,出遊於天地,而萬物與我為一。我說師傅,何為斷凡塵?師傅說:第一、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二、盡形壽不偷盜,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三、盡形壽不淫慾,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四、盡形壽不妄語,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五、盡形壽不飲酒,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六、盡形壽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七、盡形壽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是沙彌戒。汝等能持否? 第八、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是沙彌戒。汝 等能持否?我說師傅你少林寺看多了吧?你他媽是道士。師傅說你去嗎的,別在意這些細節。我說去你媽的,和尚是色中惡鬼,持個傑寶去化齋啊,姑娘有禮,老僧化個B。師傅嘿嘿一笑:但與你何干?他拜他的菩薩行他的好事,關你屁事?我說和尚都戒不了,如何要我戒?
師傅說:你只看他騙取錢財,不見他手背生瘡;你只看他食肉飲酒,不見他腸穿肚爛;你只看他姦淫狗盜,不見他不孕不育;你只看他口舌是非,不見他口腔潰瘍;你只看他香車寶馬,不見他下身癱瘓;你只看他夜夜笙歌,不見他失眠多夢;你只看他華服熏香,不見他膿包長滿;你只看他心寬體胖,不見他高血低糖。我說師傅真的嗎?
師傅咬牙說:我他媽咒他們這幫禿驢的。言畢緩緩上山而去,麻衣神相四字招牌迎風飄揚。謝邀。
這要看指的是什麼性質的道士了。即使是真道士,也有很多種:有脾氣古怪的,有和顏悅色的,有瘋顛狂放的,有默不作聲的.....道既然是萬物之源,造化之初,自然就是能包括這一切的。
而法,大多是客觀的東西,所以並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發生改變,只要掌握了技巧要點,誰都可以去使用。這跟道袍淘寶有就賣,人人都可以買來穿一樣,並不意味著穿了道袍就是真道士了。
所以,還有看似道士實非道士的,所學道法,只學法而不顧及仁義禮信,憑術以恃人者,四處坑拐騙者,也有不少。
更有學了道的東西,然後自稱是自己發明的,或是自己宗教的,具體便不點名了,大家都懂的,這類也佔大多數。這兩類,一般概以「文化竊賊」稱呼之,是不能當作是道士來看的,多是神棍巫師之流居多,時有借道之名,搞壞了道家的名聲。
所以,不能因為有人用菜刀砍了人,就怪生產菜刀的。
至於實際的情況,道士愛切磋的多,喜歡鬥法的斗個你死我活這種情況,只能說是世間好事者刻意幻想。
如同大眾非常喜歡去幻想關公戰泰瓊,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之類的一樣。
真正道士,所謂不爭,是沒興趣去爭,但如果是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那便不是爭不爭的問題,而是堅持道義的問題。
數年前,在京城就遇到過,因為人多,便要了套房,本來在下幾位正在喝茶聊天不亦樂乎。突然有自稱是活佛(民間稱呼,其實應該稱為仁波切),帶著幾個人,氣勢洶洶來搶房間,說是套房應該由他們住云云,頗有若不同意便要上來打架的意思。當時有個道友,因本身背景深厚,習武頗有心得,幾下把他們趕跑了,當然過程不便細說。
至於道友之間,有切磋道法,如善卜的喜歡的切磋卜術,相互交流進步,這些都是實屬平常之事。佛教講求無我,但是你看看寺廟裡燒香拜佛求財求運的現狀,還有各種古代文學作品中佛家的形象。應該說,這都不是真正的佛教。那些都是世俗化的,要找理由,就是為了弘法所做的變通,佛陀的思想並不是那樣的,我認為道教同理。
一個人堅信自己掌握了絕對真理就是發瘋的前兆。但是,如果真的見到了絕對真理,任何人都會發瘋,至少肉身發瘋。
單說題主所問,不說別的。第一,我沒斗過法(常人認為的法)我個人認為,法,術,你所見到得電影里那都是術,法則是心境。聖人坐而論道,兼敘百家,這個過程是是互相彌補。可能一句話被點頓悟。又提升不少心境。
所以「斗」這個詞,你可以理解為交流。這樣你就容易看通了,我們要善於看其本質,斗,拼,吵,比,都是溝通,他們的其他含義是後賦予得。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這個法就是所說得術了。這個術是為了輔助法,依然有高低之別,今日你貴法不公,懷玉於懷,天下皆知你貴,思不貴矣,進而修心不夠之人當然想要爭奪。天下有貴物,又怎能熄兵?第三:修心無止境,更何況道士還是人。因為那是小說、影視劇。總不能每章節是講道士打坐誦經吃飯睡覺又過了平淡的一天吧。
曾被夢中拽去鬥了兩天,兩天過後就是好朋友了。
好比文明和諧社會還總是有垃圾隨手扔,搶劫偷盜的人在啊,都只是一部分。而且據在下所知鬥法的基本上都是民間法派了。一天沒事就絲茅箭,定心飛刀啥的嚇唬過來嚇唬過去。正統的呢一些人說實話也是想斗的,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哇師門傳承下來的東西不支持讓他斗啊。總結一下題主還得正確看待這種現象好比在任何社會都有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存在
鬥法也要按照基本法來啊
道之一字,為其一心。斗,並不是爭鬥,為的不是輸贏,為的是證道。修道,法師財侶地,這些都人,修道只是一個過程,參與的都是人,人心怎麼會統一呢?求道不是考試,有唯一標準答案,修道修的是求道之路,這條路上每個行者都有不同看法,斗,只是證道的一部分。另外(人都是有私慾的,即使修道之人也會有利益衝突)淡定。送你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求聞達顯貴,只為生而明道。
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爭鬥是一種印證、驗證、練習
明著鬥法還好,還有暗地裡給人下咒的
小圈子,總是亂......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不像西方宗教改革一樣改變中國對孔子的崇拜?
※佛教,道教歷史上有沒有大規模屠殺異教徒的事件?
※道士月收入多少?
※為什麼很多恐怖分子會主動表示對恐怖行動負責?
※如何理解有神論、不可知論、泛神論、自然神論和無神論,以及它們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