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為什麼在秦漢是戰略重地?

地圖上此地是平原,沒有好的地形。


這個問題單看滎陽是看不出來的。個人以為,重要的不是滎陽,而是滎陽所在的豫西走廊地區。

孫子兵法《九地篇》說道:「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滎陽所在地區在戰國時期屬韓國,春秋時期屬鄭國,正是所謂的天下之通衢。顧棟高《春秋大事表·鄭疆域論》以為:「鄭西有虎牢之險,北有延津之固,南據汝穎,恃其險阻,左支右吾。蓋滎陽、成皋自古戰爭地,南北有事,鄭先被兵,地勢然也。」其重要就在於其處在東西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之上。宋傑先生《先秦戰略地理研究》指出,先秦時期橫貫東西的陸路幹線只有三條:

1.晉南豫北通道 由陝晉邊界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渡黃河,沿中條山北麓東行,從軹(今河南濟源)穿過太行山麓南端與黃河北岸之間的狹長走廊,即可進入河內,來到趙都邯鄲所在的冀南平原。走廊的西端為太行第一徑,古稱軹道,山險路狹;東端是寧邑(今河南修武),戰國時屬魏。

2.豫西通道 自咸陽渡過渭水東行,在潼關進入豫西丘陵山地,沿黃河南岸經函谷、陝城(今河南三門峽市)抵達崤山,分為南北二途,南路沿雁翎關河、永昌河谷隘路東南行,再沿洛河北岸達宜陽,東行至洛陽盆地;北路沿澗河河谷而行,經硤石、澠池、新安抵達洛陽。東過鞏、成皋、滎陽的低山丘陵,便進入豫東平原。韓都新鄭、魏都大梁俱在鄰近。這條通道還可以由洛陽北渡孟津,過黃河經溫、軹,入河內,武王伐紂時走的就是這條路線,而他滅商後即由朝歌南下至管(今河南鄭州),再穿過豫西通道回到關中。這條道路是我國先秦時代東、西方聯繫的主要交通幹線。

3.商洛、南陽通道 由咸陽沿灞水、丹水東南行,穿過秦嶺、商洛山區,經藍田、商縣、丹鳳,在今陝、豫、鄂交界處出武關,進入楚國的南陽盆地,東行至宛(今河南南陽)後,南下穰、鄧,可達楚都郢城所在的江漢平原。自宛東行夏路,出方城,又能進入華北平原的南端,即汝水、穎水流域,北上到達韓都新鄭,東進便是楚國名都上蔡、陳。

1、3兩條通道均有山河之險,道路曲折,行軍困難,在古代低劣的技術條件之下,對於行軍、給養的運輸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豫西走廊的優勢就在於其一馬平川,大軍可以迅速進發。由於豫西走廊的地形優勢並不像晉南豫北通道、商洛南陽通道那麼顯著,歷代對此採取以重兵堅城的方式進行防禦。其通道西端是函谷關,東端為滎陽,沿路的函谷關、洛陽、成皋、滎陽均是雄關重鎮。

具體到滎陽。滎陽在豫西走廊相對於以上諸者的優勢在於,其與成皋之間形成縱深防禦體系,同時北有廣武山,東阻鴻溝,在地形上相對於其他地區有自身的優勢。


排名第一的答案挺好的,我很贊同。我再補充一點騙些贊吧。

前204年,劉邦困於滎陽,成皋間。欲棄成皋以東,退鞏,洛以拒楚。酈食其建議說:「願足下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拒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行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酈食其是想促成一種明朗的東西對峙的態勢。

滎陽為什麼重要?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敖倉是當時重要的糧倉,(項羽軍急需糧草)守敖倉則必守滎陽。

2塞成皋之險以守護三川穀地(三川穀地的重要性我待會兒會講)。

3滎陽以及酈食其提的幾個關口大致都在中國第二階梯東部邊緣,是東西對抗的中軸線。而滎陽大致處在中國東西對抗以及南北對抗的中軸線附近。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楚漢之爭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典型的東西對抗,而劉邦在佔據關中之後在戰略上優勢巨大,其戰略目的也非常明顯,兵分三路:

1韓信自北路取山西河北進軍山東,自北路包圍項羽

2自己率軍在河南與項羽正面抗衡,死守滎陽,保護敖倉糧草,屏護成皋守護三川穀地。(三川穀地就是洛陽周圍地區,三川穀地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屏護函谷關,守護關中大本營。蕭何在關中經營,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前線提供各種物資。這就是劉邦不斷戰敗而不亡的原因)

3英布在荊楚向東進兵,自南路合圍項羽。

劉邦在中路策應南北兩路,最終完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並與之決戰(垓下之戰)。項羽呢就是三路疲於奔命,戰略空間不斷被壓縮。勝敗其實早就分出來了。項羽就算度過烏江又能怎樣呢?以天下之力還打不過江東么。(這是後話)

滎陽說完了,下面再扯點楚漢之爭吧。項羽自坑殺秦軍以後就不能再定都關中了。秦人對他的仇恨幾乎是無限的,所以關中雖好,項羽也不得不東歸。而項羽對劉邦的防備也是很足的,以三秦備漢中,尤其是那個章邯。如果不是韓信這個bug出來的話劉邦真是沒什麼戲。但是一旦劉邦佔據關中以後情勢就大不一樣了。秦滅六國2.0版本就出來了:占關中,東取山西北據漢中巴蜀。這就是人家張儀說的「大鳥」。三川穀地以及成皋滎陽就是鳥頭,漢中與山西就是兩翼。鷹擊天下之勢啊。(作為鳥頭的滎陽能不重要麼)任你項羽再怎麼厲害你也不能逆天啊。


補充一下,由於地理上的意義(關西與關東戰時的最近出口),秦漢時期國家最大的糧儲基地敖倉就在滎陽。

懂得後勤對於軍事影響的同學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後來七國之亂的時候,敖倉的爭奪也是勝負手。


我擦 居然在知乎上能看到家鄉名字 以前一直以為小地方連名字估計都不會有多少人念~~

第一的答案已經很到位了但作為土生土長的滎陽人不能不回答一下 這和古代政治經濟中心以及地形有很大關係 洛陽和開封作為兩大古都 一直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 而豫西多山 豫東多平原 作為連接兩大古都的關隘要地 無論是由西向東 如武王伐紂 秦滅六國 楚漢爭霸 還是由東向西 如六國伐秦 十八諸侯討董卓 都要經過這個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 滎陽以及虎牢關成皋關等一系列關隘組成的走廊入口對於洛陽開封就相當於函谷關至於西安 向西可佔據洛陽兵叩函谷關 向東則兵出平原 無險可守


這是我在發現中國網站提供的底圖上進行標記製作的地圖,主要用來幫助我看《大唐雙龍傳》等小說時用的。從圖中可見,滎陽是中原西入洛陽盆地的重要入口,此處山(嵩山)河(黃河)交匯,過黃河就可進入河濟平原進而到達河北。秦嶺拱衛關中平原以及洛陽盆地到此處也就到了盡頭了,再往東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因此若關中平原與洛陽盆地處於同一個勢力時,此處是必守的要地,如漢劉邦在此與項羽相持,韓信北上山西河北滅趙,東進山東平齊,對中原的項羽形成半包圍態勢。大致如此吧。


沿黃快速通道滎陽段通車了沒?現在能過汜水關了嗎?


古書上所說的滎陽,一般所指的應該是現在的「古滎」吧


相當與南北對峙時期的襄陽。


推薦閱讀:

英國在18世紀時平均稅負遠大於法國,但為什麼大革命發生在法國而非英國?
為什麼以前大家會去「闖關東」?和現在的「奔向北上廣」有相似之處嗎?
為什麼人們介懷徽州地區變黃山市,卻很少有人抵制最近的星子縣更名廬山市?
如何評價BBC放送劇集《The Hollow Crown 》(空王冠)?

TAG:歷史 | 地理 | 秦漢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