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一直一直沒有明白,自己看了很多經濟類書籍,卻似懂非懂,沒有入門之感。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文獻和書本的內容都能看懂啊,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門道。經濟學有確定的邏輯嗎,不是各有各的道理嗎。分析框架如何套用借鑒?一個問題,如何用經濟學思維去思考?不要複雜,簡單直白才好。
我覺得之前的專欄文章已經完全解釋了這個問題:經濟學理論的三個層次
所以題主所面臨的就是一個Trade-off:
你要直白,那就定性地去看待問題,靠直覺去解釋問題,那當然不可能足夠嚴謹;
你要嚴謹,那就要用數學,用推理,加一大堆被某些「民經」所鄙夷的假設,然後你知道什麼情況下我們能夠得到什麼結論。
題主,你沒把你的問題說清楚。你究竟是看了哪些書?看了哪些文獻?你現在看的文獻等等究竟是什麼級別的?知名國際期刊,還是國內的一些水刊?是哪一類的?是實證、理論,是微觀還是宏觀?你接受的是經濟學的科班教育,還是僅僅是拿著書本自學?這些問題沒搞清楚之前我沒法對症下藥地回答你。
不過通過你目前描述,我覺得你的大概情況是:你應該處於自學期。你用的文獻、書本內容,很多很可能並不符合經濟學的表達範式:數學。因此很容易引起誤解。
所以我大致地給你講解一下經濟學的領域以及特徵。
首先經濟學至少分為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個大類。理論研究主要是數學建模,實證研究主要是使用數據做統計學分析,進行因果判斷。
既然是理論建模,那麼請記住,所有的模型都是有前提假設的,既然是假設,就說明它並不能夠被完美地使用到實踐中的任何一處,不是放之四海而階準的,而是有特定的應用環境的。但是,如果題主看的書是像《通往奴役之路》《國富論》《魔鬼經濟學》這樣的書籍,而不是標準的經濟學理論教科書(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尼克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大衛羅莫的宏觀經濟學),看的文獻也不是標準的經濟學數學建模的範式。那麼題主就很可能注意不到這些書中所宣揚的經濟學理論觀點背後的假設。
但如果通過數學模型來研究經濟學,那麼一眼就可以看出理論背後的具體設定是什麼。例如下面這個科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Y是總產品產量,L是勞動投入,K是資本投入,A是外生的科技進步,t是時間
這個生產函數裡面包含了許多許多假設:勞動力和資本都是同質的,勞動力之間沒有區別,資本與資本也沒有區別;如果alpha和beta的和為1,那麼資本和勞動力增加同樣的比例,產出也增加同樣的比例;單純增加資本或者勞動,投入的每一單位對於產出的提升都會越來越少;只有一種投入而沒有另一種投入是沒法進行生產的,產出是0;技術進步可以增加產出;在一定情況下,勞動力和資本是有替代關係的,不同的勞動力、資本的投入可以產出相同的產量;存在一個最優的勞動力、資本配置情況使得整個生產的產出最大,投入最小,這個配置的模式取決於alpha 和 beta的值……
一條經濟學理論,其背後的假設往往非常非常多,但是用一個數學公式就可以完全囊括,而且定義明確、不會有任何含糊,非常清晰。
如果有另一個經濟學理論觀點和它相抵觸,例如哈羅德-多瑪 模型的生產函數:
那麼這兩個不同的生產函數背後的假設區別也非常好判斷。和前者不同,在這個哈羅德多瑪模型裡面,資本K和勞動投入L的比例是一定的,你光增加勞動力,不增加資本投入,你的產量不會有任何上升,勞動力和資本之間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關係,一個蘿蔔一個坑,u單位勞動力必須配v單位資本。並且這個模型里不存在技術進步,僅僅只有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這兩個模型哪個對呢?實際上哪個都不是完全正確,因為在實際生產中,肯定存在有些產業中勞動力和資本具有比較大的替代性,例如現在的製造業,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機器人、流水線投入多了需要的勞動力就少了。但同樣也有類似於哈羅德多瑪模型的情況,勞動力和資本得維持一個固定的比例,例如計程車行業,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一輛車總得需要一個駕駛員,駕駛員和車的比例永遠都得是1比1。
所以這兩種模型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在討論長期的經濟增長的時候,因為勞動力和資本的比例變化是很常見的,所以明顯前一個模型比後一個模型要更適合一些。
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就是在這樣不同模型的對比和對現有模型的修改完善上發展起來的。你所說的「各有各的道理」實際上的真實意義是「各有各的適用範圍」。
而西方經濟學裡面各個學派的爭執,除了奧派這種從方法論上就完全與主流經濟學不同的之外,其他的分歧都是基於不同的前提假設。例如20多年前爭執得最狠的新古典與新凱恩斯兩個學派。其實他們的基本區別就只是在於幾個基本的前提假設而已。其中標誌性的一條是:新凱恩斯認為價格和工資具有粘性,也就是說市場上供求關係變化的時候,價格和工資並不能夠及時調整,而是有很顯著的滯後性,過程相對緩慢,因此現實中的市場是無法出清的。
之後的新自由主義、新凱恩斯主義都是論證結果,是基於這些前提假設通過邏輯演繹提出來的政策建議。
究竟誰說得有道理呢?短期來看新凱恩斯主義似乎顯得更有道理,畢竟現實中工資、物品價格和瞬息萬變的股票不一樣,並不是隨時變動的。但是把時間拉長到10年,20年來看呢?新凱恩斯所強調的價格粘性、工資調整的那點兒滯後性在在長期以內,對於工資、價格與供求變化的關係總體影響還有多大呢?會不會對新古典的結論產生顛覆性影響呢?這個就是個得依賴於更多實證研究的問題了。所以我也聽說過這種說法,凱恩斯主義模型更適用於短期宏觀經濟分析,新古典模型更適用於長期經濟分析。
說白了,這倆模型無非就是描述了兩種相對極端的情況而已,真正的現實實際上是處在兩個模型所描述的那個世界之間。但終究有些情況,更接近於新古典的設定,還有些情況更接近於凱恩斯的設定,了解到什麼時候用哪個模型,這個才是更重要的。當然,現在許多宏觀經濟學家所做的事情是整合這倆模型,找出能夠概括更普遍的經濟事實的模型。
實際上,有很多非經濟學專業的人對於現代經濟學的一大誤解就是:經濟學有很大的學派之分。我不敢說現在已經沒有了,但是和20年前相比,這樣的分歧已經非常非常小了。因為大家都明白其基本區別就在於一些前提假設而已,而這些前提假設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那現在的最重要的事情要麼就是找到方法判別各自在現實中的適用範圍,要麼就是開發出一個可以兩邊都適用的模型。現在研究宏觀經濟學的phd,基本上都是要同時了解凱恩斯主義的模型,同時也要了解新古典的模型。而日後對於這些知識的應用,也一定是建立於對於現有模型的改進之上的。
所以,我建議有像題主一樣疑惑的經濟學愛好者:學好數學,然後看正統的經濟學教科書,自己親手去推導這些公式,做課後題。你的疑惑會少很多,即便有疑問,這樣的疑問的提出也一定會是一個指向根本前提假設的清晰疑問,而不是簡單的懵懂。
說了這麼多,該回答題主的問題了:究竟如何獲得經濟學的思維。
我訓練自己經濟學思維的方式,是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象,用現有的經濟學理論和數學知識來解釋,同時保證邏輯自洽,最好的情況,是能在腦子裡大概建立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出來。
現實是現實
模型是模型模型的命題定理只服務於模型
現實的各種約束只存在於現實所以不要用現實去評價模型 或者反之
什麼時候模型和現實相關? ——修正數據劃線的時候這是經濟學本身的問題
經濟學是科學嗎?是,也不是
經濟學的研究和其他學科的研究一樣遵從基本的科學方法論
但,經濟學有個最大的問題——沒法做實驗,或者更準確的說無法做固定變數的實驗,尤其越接近現實越是如此
其他學科,比如物理數學化學,見到的是「XX定律」、「XX定理」、」XX方程「、」XX等式「……
而經濟學,見到的是」XX理論「、」XX模型「、」XX假說「……
曾經有個笑話,一個物理學家、一個化學家和一個經濟學家漂流到孤島上,十分飢餓。這時海面上漂來一個罐頭。物理學家說:「我們可以用岩石對罐頭施以動量,使其表層疲勞而斷裂。」化學家說:「我們可以生火,然後把罐頭加熱,使它膨脹以至破裂。」經濟學家則悠然說:「假設我們有一個開罐頭的開瓶器……」
這些年行為經濟學/金融學相當熱門,因為傳統經濟學/金融學理論非常不好解釋很多現實中發生的問題,特別是傳統的一個重要假設:完全信息的理性人。
然而絕大部分人都是非理性,非信息對稱的。
今年的諾獎也給了研究行為經濟學/金融學的大牛。
看經濟學金融學,你會發現一茬一茬的各種理論,然後或被推翻或被更新,而沒有更新也沒有被推翻的理論似乎也沒法套用到現實中來。
即使是業內頂級的大牛,也很可能對一些比較基礎的理論有重大的分歧,這在其他的學科是基本不存在的。
但為什麼經濟學也是科學呢,最重要的是科學的分析方法論。
簡單說,就是假設合理,邏輯清晰。
把高度複雜的真實經濟活動,化繁為簡,高度提煉
因此,學習經濟學一定要先想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假設,為什麼要這樣提煉
舉個例子,我在給別人講金融工具的時候,一定會強調一個思考就是為什麼會誕生這樣的工具,一定是某種需求被激發了,所以學習的重點應該是關注該金融工具的需求特點、交易雙方的關注重點,至於該金融工具的模型、公式什麼的反而根本不是重點。
比如期權,特別是行權時間不定的期權,定價模型是很比較複雜的,但你要真正要掌握的是為什麼要有期權,授予方和被授予方都關心什麼因素,管理團隊對期權是什麼態度,股東對期權是什麼態度,潛在投資者是什麼態度,這些弄明白了不會期權的定價計算一點關係都沒有。
邏輯難道不是跑數據,套理論,寫paper,發期刊嗎?用一堆亂七八糟的數據回歸說明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的合理性。計量做得好,有publication才是王道啊……
經濟學是科學。
科學思想就是客觀與實踐。你看不懂,就是因為缺乏實踐。
實踐可以在模型上實踐,也可以在現實生活里實踐。你是在校學生就用前者,你進入社會了就用後者。總之得要實踐。
脫離實踐的學習,只能靠填鴨來記憶,這種記憶應付考試可以,一旦不碰馬上就忘光。而配合實踐的學習,會有驗證和思辨,記憶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最終你學習經濟學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女孩面前裝逼,那就只能靠填鴨記憶,卻無法透徹理解。如果是為了指導你現實生活里的經濟活動,那就要結合它們。
實踐式學習即有助於學習理解,又完善了學習的目的(和興趣),會讓你很容易入門。
葉落風逝這位兄弟說得很明白了,題主是浸淫在經驗主義中太久了,你需要擁抱一下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必須要用哲學上的第一性法則去剖析事物,例如囚徒困境雖然是博弈論的經典假設,但是生活中的囚徒困境隨處可見,難道沒有博弈論,就沒有囚徒困境的均衡解了嗎?是先有博弈,還是先有博弈論?是先有經濟體系,還是先有經濟學?再說了,根據現實中各種不同的囚徒困境,還有人作出了帕累托均衡解呢,誰說一定會達到納什均衡?誰說一定會達到帕累托均衡?
前段時間市場行為學的諾獎得主,要是幾十年前,經濟學學術界根本鳥都不鳥他,還在意淫自己的理性人模型,但是時代在發展,很多問題不能由理性人模型解釋,而且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數據也越來越多,逐漸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歸納非理性現象並建模,於是學術界開始尊重非理性現象,開始向「人並不都是理性動物」這個第一性去靠攏。
學習是為了讓我們在看到事物時,利用所學的知識,對事物包含與關聯的信息進行解構,是對現實世界進行一次解碼,然後利用第一性原則不斷做逆向工程,將信息不斷破壞重組,最後才能達到創新的境界。很多知識是為了降低圈內人的溝通成本,以及開拓視野,提升方法論質量,其實它們並不能解決問題。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聖經,是人類的思考。創新即是信息輸入,解碼,重組,編碼,輸出的過程,我們學習,看書只能解決信息輸入效率,解碼強度,並不能重組信息。
還是那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
1 定義「很多」2 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
3 經濟學有邏輯,無論是微觀宏觀,還是初級中級高級,都有很完備的邏輯,雖然有些時候邏輯推理出的內容是ambiguous,需要根據empirical study去判斷,但你不能說他沒有邏輯。至於到更深的細分研究領域,邏輯可能並不完備,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是「研究領域」。
你看的都是那些經濟書?你知不知道,短短200年,經濟學就經過多次重建。列如微觀經濟學,在1929年之前是統治地位,危機後被完全相反,相互矛盾的宏觀經濟學代替,到滯脹來臨後,宏觀經濟學又破產,這次沒有新的理論來代替,反而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融合在一起,沒錯一個水火不容的理論融合在一起了成為了現代的主流經濟學。
沒錯就是這麼魔幻現實主義
在說一個例子。政治經濟及賦稅原理裡面說過,工資取決於穀物生產的難度。而資本論說勞動力的最低價格(工資)是一家人生活+下一代簡單工人教育的社會平均水平。
經濟學學派林立,到處都是水火不容的理論,你不選一派看,而選擇到處看,不走火入魔才怪了
更新,鑒於評論里有個研究生,單說問題,不解釋前因是很不禮貌的。但是我一看了一下評論,我滿臉疑惑。我是不是睡著了?
所以我在外面重新寫前因後果,然後在提出問題
從西方經濟學的起源說起。政治經濟學起源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名氣大,西方經濟學也要爭這個祖宗,也自稱起源於他。結果呢,就引用了一句話,叫做「看不見的手」。《國富論》和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是勞動價值論,早已經被西方經濟學拋棄了。
西方經濟學的真正起源,是邊際革命。這個東西,是奧地利學派搞的。如果用來分析需求,還有些道理,比如,可以推出向右下傾斜的個人需求曲線。當然啰,如果只沉浸在邏輯的想像中,不去接地氣,也會鬧笑話,比如吉芬商品(向右上傾斜的個人需求曲線)
邊際革命的質變,是美國的克拉克提出的邊際生產力論。現在的美國經濟學大獎叫做克拉克獎,就是為了紀念這個。這就是微觀經濟學的底,微觀經濟學就是建立在邊際生產力論的基礎上的。這是微觀經濟學的底,不過,我還是先把西方經濟學的脈絡講完再說。
西方經濟學的第一次集大成,就是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不過,《經濟學原理》只講了局部均衡。如果再加上一般均衡理論,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微觀經濟學了。
那個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宣告了微觀經濟學的破產,於是就有了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凱恩斯告訴我們,市場經濟不能自洽,存在著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問題,因此必須由政府出面,進行經濟刺激。這叫做凱恩斯主義。二戰之後,西方經濟學家倒向凱恩斯主義,叫做凱恩斯革命。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宏觀經濟學。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凱恩斯的見解毫不稀奇。有效需求不足不過是生產過剩的另一種說法,而政治經濟學早二百年就說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相對過剩的本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
就凱恩斯的本意而言,他要用《通論》終結微觀經濟學。可是,如果沒有微觀經濟學,又怎能證明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和諧型和永恆性呢?於是,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經濟學就把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拼湊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西方經濟學。一個思維正常的人自然應該問:這明明是兩個對立的理論,怎麼能共存於同一個理論體系中?這個,有兩種解釋:(1)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2)微觀經濟學是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宏觀經濟學。你認為哪一個解釋是正確的?
西方經濟學的脈絡交待完畢,現在開始上演正戲。我們從微觀經濟學開始。
平心而論,微觀經濟學也有一些不錯的東西,比如供需圖、邊際革命所產生的消費選擇理論或消費者均衡理論、古諾均衡等等。它的一些局部理論,比如博弈論、信息不對稱理論等等,都非常好。但它的核心理論,即基於邊際生產力論的企業競爭或廠商理論,是可能就是傳說中的9真一假的。邊際生產力論的理論思維來自於所謂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這是馬爾薩斯和李嘉圖發明的。假設有一塊大田,一個農民耕種,有一定的產出,比如為100公斤糧食。現在假設增加一個農民來耕種。按照微觀經濟學,單位增量(1個農民)叫做邊際量。增加的這一個農民就叫做邊際勞動(西方經濟學不區分勞動和勞動者)。因為這一塊大田多了一個人耕種,自然可以更加精耕細作,因而糧食產量就會增加,比如增加為150公斤糧食。
這裡的要點在於,增加一個農民所帶來的增加的產出是遞減的。如上所述,第2個農民加入後,產出為150公斤,增加的產出就為150公斤-100公斤=50公斤。換言之,第2個農民的加入所帶來的增加的產出為50公斤。這就低於第一個農民的100公斤的產出。這就叫做邊際收益遞減。以此類推,假設加入第3個農民,總產出就為180公斤,而由此增加的產出就為180公斤-150公斤=30公斤,低於第2個農民帶來的50公斤,等等。這,就叫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怎樣評價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顯然,這個規律的推導過程是一個思想實驗。經濟學與物理學不同,既沒有實驗室,也無法設計受控實驗。因此,思想實驗對於經濟學來說,就非常重要。所謂思想實驗,就是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進行邏輯推導,從而得到一定的結論,即相當於在思維中虛構一個受控實驗。正確的思想實驗包含幾個要點:(1)作為前提的假設是合理的。(2)作為邏輯推理的背景知識是正確的、足夠的。(3)邏輯推理過程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得出的結論就可以認為是合理的或正確的。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思想實驗類似於馬克思所說的「思維把握世界的特定方式」。或者說,思想實驗就叫做「理論」。如果我們不能從實踐角度證明某個理論或某個結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那麼,弱一點的證明方式就是邏輯。
邏輯的證明就是思想實驗。這就要求邏輯前提是正確的或合理的,背景知識是正確的、完整的,邏輯推理過程是嚴密的、正確的,由此得到的結論就可以認為是正確的或合理的。這個結論無法由實踐來證明(正因為無法用實踐檢驗,才需要邏輯證明嘛。),但可以由這個結論來解釋各種現象。如果對現象的解釋越合理,或能解釋更多的現象,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結論或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這就叫做理論的說服力。我們在網上打嘴仗,包括我這個帖子本身,都屬於這一類,就看誰說的更有道理。用邏輯來自我證明理論的正確性,也是很常見的。這是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用實踐來證明。就西方經濟學來說,由於無法付諸實證,邏輯的證明就至關重要。也就是說,西方經濟學要想成立,其作為邏輯前提的假設就要合理,背景知識就要完整,推導過程就要嚴密。但是,西方經濟學並沒有做到這幾點,它遵守的是弗里德曼的「工具論」。在這裡,我們簡單談一談西方經濟學的假設。
看西方經濟學教科書或西方經濟學論文就知道,它動不動就「假設」。不僅有作為邏輯前提的「假設」,還有推理過程中的各種「假設」。在推理過程中進行假設,本身是合理的,那就是抽象掉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從而得出邏輯結論。但為了滿足數學應用的需要,西方經濟學做了太多的假設,甚至抽掉了主要因素,從而導致結論毫無意義。這一點,我們從計量經濟學及其應用就可以看出來:一大堆假設,一大堆數學公式,結果證明了一個預設的已知結論。對於經濟學來說,作為邏輯前提的假設自然是最重要的。以政治經濟學為例,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開篇就寫道:「勞動生產力上的最大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也就是說,政治經濟學是把分工作為理論的第一個邏輯前提。這甚至不是假設,而就是一個基本事實。就憑這一點,政治經濟學就已經立足於現實的經濟生活,其理論就有了一個正確的或合理的開端。
西方經濟學自然不是這樣。眾所周知,它的基本假設就是「經濟人」。在這裡,我自然犯不著為此爭論。看一看阿瑪蒂亞?森的《倫理學與經濟學》,就知道這個假設是個什麼貨色。不過還是舉個現實的例子。我手上恰好有一本張維迎教授著的《經濟學原理》(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張教授的作為起點的假設就是「人的行為的最終目的是幸福」。這就有些扯淡了。不說別的,就我們已知,有些人的目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死後上天堂。當然,如果把這種追求也叫做追求「幸福」,我就無話可說了。我們繞了一個大圈子,談經濟學的「思想實驗」這個東西。現在回到主題上,來評價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在馬爾薩斯和李嘉圖時代,農業生產還是以勞動者為主要生產力,多一個勞動力就多一份產出。因此,從邊際量的角度看待勞動力的投入產出關係,也未嘗不可。從這樣一個角度來進行邏輯推導,也不是不行。但是,當我們進行這樣的推導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背景知識的正確性。儘管從邏輯推導過程看,在以勞動者為主要生產力的農業生產中,「邊際收益遞減」的邏輯結論沒有什麼問題,但這最多是一種推想,因為現實的農業生產並不是按照邊際收益遞減規律來組織的。舉例來說,現在農村在農忙季節(比如播種或收穫季節)都要多僱人來干農活。僱主會根據自己的農業生產規模、時間長短(搶農時)、勞動者的生產率等等因素,從總量的角度考慮要僱傭多少勞動者。沒有哪個僱主會發瘋到考慮「邊際勞動」或「邊際收益」,沒有哪個僱主會根據所謂邊際收益遞減規律來僱傭勞動者。也就是說,背景知識不支持這個所謂的規律,它其實只是一種推想。這樣一個臆想的邏輯推論之所以「大名」,是因為克拉克借用這個邏輯,發明了邊際生產力論。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邊際生產力論。
邊際生產力論本身是很簡單的。它把投入生產的要素分為資本與勞動兩種。這裡先要解釋一下。第一,「資本」這個概念,在西方經濟學中是很混亂的。什麼是資本?一言以蔽之,資本就是用來賺錢的錢。這個,我們大家都懂。但西方經濟學並不是這樣理解的。它說的「資本」,有時候指的是用來賺錢的錢,有時候又指的是生產資料或生產工具,比如機器,有時候又指的是其他東西,比如人力資本(打工仔也是資本家?),非常混亂。如果做誅心之論的話,這是西方經濟學有意泛化「資本」概念,與馬克思的《資本論》對抗,藉以掩蓋資本主義的本質。西方經濟學把「資本」泛化,刻意否定市場經濟的這個最核心的範疇,當然會導致理論上的混亂。在這裡,我們要分析的是邊際生產力論,用不著一一指出這些混亂,只是指出,邊際生產力論所說的「資本」,指的就是生產工具或機器。第二,政治經濟學明確區別了勞動與勞動力(勞動者),為剩餘價值理論提供了邏輯前提。西方經濟學則不區別勞動與勞動者(勞動力),又要做誅心之論的話,那無非是要否定剩餘價值概念,鼓吹「按勞取酬」的虛幻的意識形態。不過在這裡,我們只需記住邊際生產力論所說的「勞動」指的就是勞動力或勞動者,就足夠了。
前面說過,邊際生產力論的理論思維來自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假定一種生產要素(通常是資本)不變,相當於一塊固定面積的大田,另一種生產要素(通常是勞動)遞增,叫做邊際生產力,由此帶來的增加的產量是遞減的。就這麼一個意思。
這個東西,是微觀經濟學廠商理論的核心理念。據此,微觀經濟學把企業生產分為短期生產和長期生產,形成一個二分式的理論框架。所謂短期,是指一種生產要素(通常是資本)不變的生產狀態,所謂長期,則是指所有生產要素都可以變化的生產狀態。長期生產理論是從短期生產理論推導出來的,所以微觀經濟學先要敘述企業短期生產理論。這裡要注意,微觀經濟學的「短期」、「長期」並不是時間概念,而只是代表不同的假設的生產狀態。但在進行供需圖分析時,微觀經濟學卻又偷換概念,把「短期」、「長期」視為時間期限。換言之,微觀經濟學的供需圖分析其實根本不成立!我們以後會具體地說明這一點,不過,現在我們繼續分析邊際生產力論。如何評價邊際生產力論?簡單地說,這個理論是錯誤的,而錯誤的根源就在於無視分工這個社會生產的基本事實。
我們在前面說過,亞當?斯密的起點就是分工。《國富論》第一章「論分工」,講分工對社會勞動生產力進步的決定作用。第二章「論分工的原由」,講分工與貿易的相互決定、相互促進的關係。第三章「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講市場規模的大小對分工與社會勞動生產力進步的決定性作用。第四章「論貨幣的起源及其效用」,從分工與貿易引出貨幣,初步解答了貨幣之謎。他從一開始,就抓住了社會生產的本質。這就是亞當?斯密的偉大之所在,這就是《國富論》的偉大之所在,而分工也就成為政治經濟學的起點,並成為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概念。西方經濟學號稱起源於亞當?斯密,但它並沒有遵循亞當?斯密的理論,並沒有沿著亞當?斯密開闢的道路前進,其實是扯大旗做虎皮。舉例來說。西方經濟學就不願意談「分工」,而寧願使用「專業化」這個術語。而即便談到「專業化」,也只是一帶而過。
西方經濟學講市場,講貿易有好處。茅於軾先生進一步發揮,說貿易創造價值,而勞動則未必。在我們看來,貿易當然有好處,沒有貿易就沒有分工,就沒有社會勞動生產力的進步。但西方經濟學不願意談分工,而要用埃奇沃思盒子(Edgeworth Box)來證明貿易的好處。所謂埃奇沃思盒子,就是兩個交易者的無差異曲線圖的對接。就事論事的話,埃奇沃思盒子的邏輯並沒有錯。兩個交易者的無差異曲線的相切點達到帕累托最優,雙方都獲得與以前相比的更大的效用。這個相切點就構成貿易點,而所有相切點相連,就形成契約曲線。這就證明了貿易的好處。
西方經濟學從根子上就是開叉的,開篇立論就分成兩派,一派是需求派,一派是供給派。不過因為需求派的理論比較得資本家老爺們的喜歡,因此成了顯學,大大小小的學者都可以攀附於上證明出一些「成果」然後名利雙收。因此各類「原理」,「公式」猶如過江之鯽。
供給派就顯得式微許多,一種說法是供給派的理論成果越是深入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越是像,有些甚至是一體雙面互相印證,這就不討資本家老爺們的喜了。所以被資本家老爺們把持的各大院校歷來供給派是小眾……埃奇沃思盒子錯在哪裡?錯在初始狀態的確定。它的初始狀態,就是給定兩個交易者已經擁有的用於交易的兩種物品的數量(某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某個點)。通過物物交換,雙方達到更大滿足程度的無差異曲線。那麼,這個給定的初始狀態代表現實經濟生活的什麼情形?它只代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舊貨市場(二手貨市場、跳蚤市場)。你擁有了某種消費品,但你不喜歡,願意用它換取自己更中意的產品。如此而已。西方經濟學喜歡用戰俘營里的交易做例子,來說明貿易的好處,但戰俘營的交易恰恰是典型的二手貨交易。
當然啰,二手貨的現貨交易既不涉及分工,也不涉及生產,是純流通領域的事情,確實符合西方經濟學的心愿。從一般貿易的角度看,貿易只能起源於分工。分工導致的專業化生產與人們的多樣化需要之間的矛盾,就催生了貿易。從分工的角度看,生產者所生產的物品對於生產者來說是沒有用的。鞋匠生產鞋不是為自己做的,香煙生產者可能自己根本不抽煙。產品對於生產者本人沒有使用價值或效用。他們進行交易的目的,就是賣錢,用政治經濟學的話說,叫做實現商品的價值。這些都是常識。西方經濟學用埃奇沃思盒子這個二手貨交易模型來證明一般貿易的好處,無非就是想抹殺這些常識,搞亂人們的思維,而西方經濟學這樣做,在理論上自然也是錯誤的,叫做驢頭不對馬嘴。
如果進一步論證的話(這裡只好省略掉),貿易的理論基礎就是基於分工的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但這是西方經濟學不願意談的,原因很簡單,比較優勢理論是標準的勞動價值論。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證下去,必然得出勞動價值論是正確的結論。
話又說回來,西方經濟學在談到國際貿易時,無論如何也迴避不了比較優勢理論了,因為比較優勢理論同時又是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但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筒子難道沒有察覺比較優勢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和體例格格不入嗎?
順便提一下,作為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這本西方經濟學「聖經」的挑戰者,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終於用比較優勢原理來證明貿易的好處了,算是一個進步。但也僅此而已,曼昆教授可沒有膽子沿著這個路子繼續走下去,畢竟飯碗要緊。
前面說了,亞當?斯密的分工論奠定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但他的分工論存在著一個重大缺陷,就是沒有區分社會分工與工廠內部分工。現在來談一談工廠內部分工。
看《國富論》就知道,亞當?斯密已經認識到了生產者的內部分工,儘管在他那個時代,還只能叫做工場內部分工。在《國富論》第一章,亞當?斯密以扣針生產為例,講述了內部分工所帶來的生產力的驚人變化。如果由一個人生產扣針(個體戶),那麼這個人可能連1枚也生產不出來,即便最熟練的工人,在一天內的生產數量也不可能超過20枚。但在一個有10餘個工人的工場里,扣針生產工藝分為10餘種操作(工序),每個工人只負責自己的操作(特定崗位),即形成內部分工,結果工場每天可生產48,000枚扣針,人均日產量超過4,000枚!亞當?斯密發現的這一驚人事實,在馬克思那裡得到全面而系統的闡發,這就是《資本論》第1卷第11章「協作」、第12章「分工與工場手工業」和第13章「機器和大工業」。有興趣的筒子直接去腦補,看一看什麼叫做馬克思主義!我這裡只做簡短歸納。
馬克思寫道:「資本主義生產實際上是在同一個資本同時僱傭較多的工人,因而勞動過程擴大了自己的規模並提供了較大量產品的時候才開始的。較多的工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或者說同一勞動場所),為了生產同種商品,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這裡的關鍵在於:這較多的工人並不是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下的一群下大田幹活的農民,也不是傳統手工業作坊里的一群學徒,而是根據內部分工原則嚴格組織起來的「總體工人」。
「總體工人」是個什麼東西?總體工人首先是集體生產的產物。
人類的生產可以分為個體生產(個體戶、夫妻店、家庭聯產承包制下的個體農民等等)和集體生產兩種。個體生產當然有它的特定優勢,在特定的情形下也能產生效率,這也是西方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的前提。但一群人在一起勞動的集體生產,才是代表人類生產力發展的方向。我們現在看到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羅馬斗獸場等等,對遠古時代的人們展示的驚人智慧和力量讚嘆不已,而這些人間奇蹟不言而喻,都是集體生產的產物,是集體智慧和力量的結晶。集體力量大。這不僅是因為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可以完成單個人完全無力承擔的任務(一個人把建造埃及金字塔的石頭砌上去?),同樣重要的是,人是社會的動物。正如馬克思所說,在大多數的集體生產中,「單是社會接觸就會引起競爭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奮,從而提高每個人的個人工作效率」。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而管理學中著名的霍桑實驗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集體之所以力量大,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生產集體形成了內部分工。一種產品的製造被分為幾十道工序,生產集體中的每一個工人只在自己的特定崗位上,從事特定的操作。產品從原材料開始,經過一道道工序的加工,最終成型為產品。因此,生產集體就轉變成「總體工人」,產品就是「總體工人」生產的產品。每一個個體工人再也不是獨立的勞動者,再也不能獨立生產出產品。他只是這個「總體工人」的一個局部,執行一個具體職能、一個特定的操作。也就是說,他只是一個局部工人。
這就是馬克思的理論。事實上,不僅馬克思充分闡述了這個理論,管理學中的泰勒的「科學管理」,講的也是這個東西。資本主義從工場手工業發展為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生產,又是一個飛躍。這就是工業革命,這就是工業化。機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地位。如果說在過去的時代里,勞動者還是生產的主角,生產工具服從於勞動者的話,那麼在機器時代,機器成了主角,而勞動者只是配角。勞動者要服從機器,從而淪為機器的附庸。
在機器時代,機器本身為勞動者設立了特定的崗位、特定的勞動時間、特定的操作動作、特定的勞動者人數和特定的勞動者組合,從而形成了機器時代的「總體工人」,形成了工廠的內部分工。工廠的由機器決定的內部分工原則,並由這種內部分工原則所決定的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組合在數量上的固定比例關係——馬克思稱之為「保持比例數或比例的鐵的規律」,就是政治經濟學所說的資本技術構成。這是一種不言而喻的技術規律,一種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在這裡,機器或機器體系是一個整體,若缺少任何一個部分或零件,都不能夠運轉,或至少不能正常運轉。勞動者也是一個服從機器、與機器搭配的整體,是總體工人。若缺少任何一個總體工人的部件即局部工人,生產都不能進行或不能正常進行。就像俗話說的,一個蘿蔔一個坑。這樣一個生產整體就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能力,在一定的時間內,對一定數量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生產出一定數量的產品。
在明白了這一切之後,再來看邊際生產力論,它的錯誤就是顯而易見的。
邊際生產力論來自於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就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而言,它其實是對農耕文明時代的傳統農業生產和傳統手工業作坊的邏輯推論。在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下,勞動力是生產力的主要形式。而最重要的是,傳統生產方式,不論是農業生產還是手工作坊生產,不存在內部分工。在這種情形下,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在邏輯上確實是成立的,儘管現實生產過程並非如此。在工業文明時代,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是生產力的一般形式,而內部分工就是工廠勞動力組織的基本形式,從而形成總體工人。在這種情形下,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在邏輯上就不成立了。舉例來說,在現代化工廠的生產流水線上,究竟應該設置多少崗位(需要多少勞動者),每個崗位應該進行什麼樣的操作,都是由流水線的工序流程決定的,由機器決定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減少其中1個勞動者,那麼流水線就無法運行,或至少無法正常運行。如果多增加1個勞動者,那麼這個勞動者就毫無用處,只能閑置在一邊。微觀經濟學教科書想要舉例說明邊際生產力論。它不舉現代化大工廠的例子,而喜歡例舉手工式生產,比如農場的手工摘蘋果勞動。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假設農場生產是「大呼隆」式的傳統農業生產。但事實上,即便在這樣的臆想例子中,農場老闆也絕不會神經錯亂,想到僱傭一個什麼邊際勞動者來摘邊際蘋果。他要僱傭的勞動者的數量當然是從總量角度來考慮的。至於說到使用大型機械的現代化農場,那就更沒戲了。現代化農場就是遵守內部分工原則的農業工廠,就更與邊際生產力論不沾邊了。
順便說一下,我看過多少本微觀經濟學教科書,就看過多少次手工摘蘋果啊。幸好,前面說過的張維迎教授著的《經濟學原理》給我們提供了新鮮例子。張教授例舉的仍然是農業生產(總之,不能談遵循嚴格內部分工原則的現代化工廠,一談就露餡。)。他假設農業生產中其他要素不變,只改變化肥使用量。隨著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產量就會先增後減。先增的原因是肥力增加,後減的原因是化肥過量會燒死部分作物。但是拜託,一畝地撒多少化肥,是有專門的農業技術規範,不是張教授隨口胡謅,想撒多少就撒多少。化肥少了,產量固然會下降,而哪位農民伯伯瘋了,會撒大量的化肥把自己的莊稼燒死,什麼叫做「理性經濟人」啊!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不敢研究大工廠,而喜歡研究雞毛小店。比如,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舉的例子就是蛋糕店。實際上,他所說的蛋糕店就是傳統的沒有內部分工的手工業作坊。但即便是這樣的雞毛小店,如果實地考察一下,而不是隨口胡謅,其實也是有內部分工的。
以路邊小餐館來說。一個廚師,一個服務員,冰箱里放著雞鴨魚肉等做菜材料,幾張桌子加板凳。食客來了,廚師開始炒菜,服務員端菜待客。現在食客多了,忙不過來了,怎麼辦?再雇一個廚師?可廚具只有一套,再雇一個廚師是多餘。再請一個服務員?可廚師忙不過來,多雇一個服務員毫無用處。如果你是餐館老闆,也只能對食客說聲對不起;而如果你是食客,則最好到另一家餐館去看看。這裡面哪有什麼邊際生產力?上圖就是微觀經濟學基於邊際生產力論的廠商理論的起點。這是用圖形表示的邏輯起點,叫做等產量圖。這個圖,假定資本(機器)不變,為3單位(資本為3單位處的水平虛線),勞動量遞增。假定勞動量為1單位,則獲得A點。A點位於Q1這條等產量線上,Q1產量為55,也就是說,A點產量就為55。
以此類推,假定在資本不變條件下,勞動量遞增為2單位,則獲得B點,位於Q2線上,產量為75。若勞動遞增為3單位,則獲得C,位於Q3線上,產量為90。注意,Q1、Q2、Q3這些等產量線與其代表的產量自然是想像出來的,而它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隨著勞動產量的單位遞增(邊際勞動),帶來的增加的產量是遞減的,符合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在我們已經明白了邊際生產力論的本質後,自然很容易知道,這個等產量線圖是錯誤的。但筒子們在學習微觀經濟學的這一節時,似乎認為這個圖是理所當然的。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思維上受了微觀經濟學的誤導。大家都知道,微觀經濟學先講消費者選擇理論,先畫出無差異曲線圖。假設兩種消費品有一個邊際替代率,而邊際替代率是遞減的,從而得出凸向原點的無差異曲線。如下圖所示。我在前面說過,消費選擇理論在邏輯上還是合理的。也就是說,無差異曲線圖算是合理的。而正是基於這種思維,大家自然也就認為等產量圖是合理的。但這其實微觀經濟學的誘導。
我們已經知道,邊際生產力論是錯誤的,工廠生產所遵循的原則是內部分工原則。也就是說,資本(機器)和勞動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根本沒有「資本—勞動」的邊際替代率。也就是說,等產量線圖是不成立的。如果非要勉強畫一個等產量圖的話,那也是完全互補的等產量圖。如下圖所示。顯然,完全互補的等產量圖其實是工廠內部分工原則的體現。不過不用說,若遵循這個等產量線圖,也就沒有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了。
當然,微觀經濟學同樣舉出了幾個資本(機器)和勞動可以替代的例子。比如,修路之際,機器不夠,用人工代替。但一看就知道,這又是在談「大呼隆」式生產。但除了舉這樣的例子外,微觀經濟學還能舉什麼例子呢?
根據這個短期產出表,微觀經濟學就得出了用圖形表示的短期生產函數。如下圖所示。
順便說一句,上面的企業短期產出表格其實是根據下圖的臆想的企業短期生產函數及其形狀倒推出來的。在微觀經濟學教科書里,反而好像上圖是實證數據,下圖是結果似的。說輕一點,這也叫做偽造數據。
根據上面臆想的企業短期生產函數圖,微觀經濟學也就可以「自然地」、「邏輯地」得出企業短期的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如下圖所示。
注意上圖邊際產量線和平均產量線的U形特徵。這就為企業短期U形平均成本曲線埋下了伏筆。
小結一下。企業生產函數,即把企業產出與某一種投入量用函數關係聯繫起來,是一個假概念,根本沒有這樣的東西。一個工廠在一定時間內的產出量在設計與建造這個工廠時,就已經確定下來,叫做設計產量或產能。比如,一個鋼鐵廠可以年產多少萬噸鋼,一個小飯館一個晚上可以接待幾桌食客等等。實際產量不能高於設計產量(特殊情形下,通過加班或機器超負荷運轉,可以突破設計產量。但這是屬於不正常生產狀態。),但可以低於設計產量,叫做產量不足。因此,根本沒有企業生產函數一類的東西。
但正是通過生產函數這個假概念,通過等產量線圖的矇混過關和上述一系列表格和圖示的假推理,微觀經濟學的企業廠商理論就出籠了。現在我們來談一談,在上面的微觀經濟學臆想的邊際產量線與平均產量線圖中,邊際產量線和平均產量線的倒U形這個問題。這意味著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都是先增後減。由於平均產量及其變化是邊際產量及其變化的結果,因而這裡的問題只是:為什麼邊際產量會先增加後減少?要知道,邊際產量就是邊際收益,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只能減少,而不能增加。如果邊際產量增加,就與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矛盾。看各種微觀經濟學教科書如何編造理由。結果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堪稱五花八門,現在來說說。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華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頁)——西方經濟學的「聖經」認為:邊際產量先增後減,從而形成倒U形,是根據生產數據繪製出來的。——第一本書就給了我們驚人的答案!前面說過,反映在企業產出表中的各個數據是經濟學家根據臆想的生產函數線的形狀倒填上去的。現在,這個倒填表格的數值反過來又為邊際產量的倒U形提供支持。再來看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上冊,第233~234頁)是怎樣說的:邊際產量應該遞減,但開始時是邊際產量遞增,這是因為一個工人團隊可以劃分任務,並比一個工人生產率更高。——咦,這是什麼意思?是團隊精神還是內部分工?說到底,曼昆教授對他的蛋糕作坊還是念念不忘。
再換一本。斯蒂格里茨的《經濟學》(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237頁)是這樣說的:僅僅為了開始生產,就需要相當大的勞動投入,超過某一點後,邊際產量才遞減。——可是,斯蒂格里茨教授既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在開始生產時要投入巨量勞動,也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投入巨量勞動就會導致邊際產量遞增。誰能幫他解釋一下?再換另一本。平狄克、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頁)這樣告訴我們:最初每單位勞動可使機器的利用越來越充分。但超過某一點後,勞動的增加不再有用,反而會降低生產率(以一條流水線為例,5個人操作可能比2個人操作更具效率,但如果讓20人共同操作,就有點物極必反了)。——我倒要問:「最初每單位勞動可使機器的利用越來越充分」是什麼意思?誰來解釋一下?而這兩位教授還真敢說:同一條流水線可以由2人操作,也可以由5人操作,還可以由20人操作,還當是元宵節的舞龍表演?
最後再來看張維迎教授的《經濟學原理》。張教授乾脆只給圖形,而不做任何解釋。
事實上,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邊際產量從遞增轉化為遞減的那個轉折點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生產狀態?但這些教科書在天馬行空般解釋邊際產量線的倒U形後,卻沒有一本書來解釋這個轉折點。
小結一下。微觀經濟學之所以要偽造倒U形的邊際產量線和平均產量線,是為U形邊際成本線和U形平均成本線提供前提,而從後者又可以得出企業短期供給曲線,從而完成理論架構。
接下來我們就談這個事情。
上圖就是微觀經濟學的企業短期成本表。根據這個數值表,就得出U形短期成本曲線。見下圖。
根據上圖的U形成本曲線,就可以得出企業短期供給曲線。見下圖。
上面的表格與幾幅圖形,是微觀經濟學廠商理論的基本內容,我不具體講述了。不清楚的筒子只好自己去查微觀經濟學教科書進行腦補。簡單地說,只要認可了關於生產函數的理論、圖形(相關變數曲線以及曲線形狀)和表格(相關變數以及對應數值),那麼廠商的短期成本理論與短期供給曲線在邏輯上就是正確的。
當然啰,由於生產函數及其相關理論是基於邊際生產力論的推想,那麼不言而喻,廠商的短期成本理論與短期供給曲線同樣是推想,是完全錯誤的。
微觀經濟學通過上述理論和推證獲得了所謂的企業短期供給曲線。這條短期供給曲線就構成了微觀經濟學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礎,比如從短期供給曲線推出行業短期供給曲線,從而進行行業供需分析;或從短期供給曲線推出長期供給曲線,並進行長期供需分析;或根據這條短期供給曲線來分析壟斷、壟斷競爭;或根據這條曲線來證明一般均衡和市場有效率,等等。我們已經證明,這條供給曲線是子虛烏有的,既然如此,那麼微觀經濟學的市場理論是些什麼貨色,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作為例子,我們來看一看微觀經濟學的行業供需分析。
上圖就是微觀經濟學的行業短期供給曲線的推導。簡單地說,行業內所有企業的短期供給曲線水平加總,就得到了行業短期供給曲線。
但這個推導是錯誤的。錯在哪裡?從邏輯上講,錯在水平加總的「時效性一致」問題,錯在「短期」這個概念。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按微觀經濟學自己的解釋,「短期」、「長期」當然是一種生產狀態,而不是時間或時限。所謂「短期」,就是一種生產要素(一般是「資本」)不發生變化的生產狀態,而「長期」就是所有生產要素都可以發生變化的生產狀態。
但微觀經濟學為了自圓其說,故意混淆「短期」、「長期」概念,把「短期」解釋為一種生產要素(一般是「資本」)不發生變化的「時間或時限」,把「長期」解釋為所有生產要素都可以發生變化的「時間或時限」。我倒要問:「短期」、「長期」到底是生產狀態還是時間(時限)?
微觀經濟學提出「短期」、「長期」概念,就是為了對抗政治經濟學所提出的「周期」、「生產周期」概念,對抗政治經濟學的周期性再生產理論。說穿了,微觀經濟學所說的「短期」,其實就是政治經濟學所說的簡單再生產,而微觀經濟學所說的「長期」,就是政治經濟學所說的擴大再生產。只是在微觀經濟學的「短期」、「長期」的分析框架下,現實的企業再生產被荒唐地解釋著。
我們來看一看微觀經濟學企業短期供給曲線的水平加總問題。當我們說到變數加總時,一個基本的前提性原則就是時效一致原則。所有變數值必須是在同一時間或同一時期中的值。否則,加總就不成立。
也就是說,加總是以一定的時間或一定的時期,比如某一時刻或某一時間段,為前提的。剛過去的雙11節,馬雲驕傲地宣布,淘寶6分鐘內交易量達到多少,全天交易量達到多少。這個「6分鐘」、「全天」就是統計的前提。
但我們來看企業短期供給曲線的水平加總,時間區間在哪裡?是1分鐘、1個月還是1年?這怎麼加總?經濟學家是不是精神病院里的經濟學家?
事實上,行業內企業短期供給曲線加總要成立,只有一種邏輯可能性:由一個行業獨裁者宣布在一定時間比如1個月內,行業內所有企業不準進行擴大再生產,只准進行簡單再生產。這樣做,或許才可以加總,才可以獲得1個月內的行業短期供給曲線。可是,這是什麼狗屁邏輯啊。
一句話總結吧,行業短期供給曲線就是胡扯。
微觀經濟學通過上述方式得出行業短期供給曲線後,把行業需求曲線加進來,就獲得了一個市場的供需模型。見下圖。
上圖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市場供需圖,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圖。西方經濟學對市場機制的分析以及相關觀點、結論就是以此圖為根據。甚至,宏觀經濟學也要套用這個圖來進行所謂的總供需分析。
可是,我們現在應該知道,這個圖是不成立的。
這個圖之所以不成立,是因為行業短期供給曲線根本不存在。沒有這個曲線。這裡還要提醒一點。與沒有時間概念的行業短期供給曲線不同,微觀經濟學的行業需求曲線恰恰是有時效性的。
我在前面說過,微觀經濟學的消費選擇理論從邏輯上看,還是不錯的。見下圖
從上圖可知,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圖加上預算約束線,就確定了消費者選擇。根據這個圖,我們就可以推導出向右下傾斜的個人需求曲線。見下圖。
這裡必須注意,個人需求曲線是一定時間內的個人需求曲線,是有時效性的。這個時效性,是由推導出個人需求曲線的預算約束線決定的。所謂預算約束線,當然是一定時間內的預算約束線,比如1個月的預算。所以,個人需求曲線的時效性就與預算約束線相一致。
一定時間內的個人需求曲線水平加總,就得到這一定時間內的行業需求曲線。見下圖。
上圖就是行業需求曲線。顯而易見,個人需求曲線要加總,必須遵循時效一致原則,比如所有個人需求曲線都是在2017年10月1日至31日這一時期的個人需求曲線,這樣才能加總。而加總所得的行業需求曲線自然也就是這一時期的行業需求曲線,即與所有個人需求曲線時效一致,是一定時間內的行業需求曲線。
在這一前提下,當我們要把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合在一起形成供需圖時,那麼不言而喻,供給曲線也必須是這一時期的供給曲線。這叫做供給與需求的時效一致原則。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供需分析自然不成立。比如,你不能拿1個月的行業需求曲線去與1年內的行業供給曲線配對形成供需圖,亂彈琴嘛。
可是,微觀經濟學就是這樣做的。當它得出荒唐的行業短期供給曲線時,我都不知道,它怎樣得出配對的行業需求曲線。莫非要給出一個行業短期需求曲線?這是個什麼東西?
總之,微觀經濟學用無與倫比的邏輯與勇氣,得出了這麼一個市場供需圖。接下來,微觀經濟學就用這個圖來分析市場經濟,或者推出各種具體結論,比如政府徵稅減稅的影響之類,或者成為各種應用經濟學的理論支撐。但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供需圖是錯誤的,那麼從這個供需圖所推出的各個結論是什麼東西,自然也就有幾分了解。
比如,根據這個供需圖,微觀經濟學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市場是有效率的。見下圖。
按照上圖,微觀經濟學認為,此時AEB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最大。這個三角形面積代表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的總和,而這個總和就是市場經濟的福利,是市場經濟有效率的標誌。如果政府干預(比如產業調控、徵稅或進行價格管制等等),就會導致無謂損失,導致這個三角形面積減少(我不具體舉例了,有興趣的筒子自己分析一下或查一下教科書),從而降低市場經濟的效率。因此,政府就應該是小政府,不要管市場的事情,讓市場自己發揮作用,等等。
對此,我說兩點:
第一,正如我們已經表明的,這個圖形本身就不成立,就是胡扯。從這個圖形引申出來的所有結論都不可信。即便要證明市場經濟有效率,也需要拿出確切的證據、正確的邏輯證明才行。
第二,市場經濟是否有效率,不能自己證明自己。你不能喊「我是一個大帥哥呀大帥哥」,就真以為自己是個大帥哥。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要證明市場經濟有效率,就要與其他經濟體制,比如計劃經濟相比較。可事實上,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大論戰,以計劃經濟完勝而告終。打嘴仗,市場原教旨主義經濟學派,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新自由主義,還要努力才行喔。不過我也是淡吃蘿蔔閑操心,反正新自由主義現在霸佔著經濟學的話語權,已經天下無敵了。
微觀經濟學這個學科是比較神奇的,總的研究是在15世紀到19世紀比較流行(沒看錯,就是15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時候)
微觀經濟學更多的研究一個封閉環境下的簡單貿易行為,這種研究是單一而理論性的,與現實的相對開放式經濟不符,所以有時候微觀經濟學會在研究一些實際問題時出現一些聽上去非常荒謬的理論
宏觀經濟學因此而生
如果說微觀經濟學是處理好一家小店,一個攤子的經濟學,那宏觀經濟學就是能處理好一個專一領域的專業公司事務的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也並不「宏觀」,如果說微觀經濟學是站在個體戶與小生產者一方的經濟學,那麼宏觀經濟學就是站在那些專業公司(指專一從事某一特定的需要職業技能人才才能進行生產的公司企業)一方的經濟學
再往上才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為國家與綜合型大型企業以及跨國企業服務,研究的是開放環境下的充滿變數的實際的總體經濟問題,是解決這些「大人物」問題的經濟學,相對於前兩者更加概念化,不需要太多的實際計算(總量擺在那裡,斤斤計較反而因小失大)將政治與經濟混合,政府政策與企業生產互相影響(互相影響啊,不是單純某一方作用於某一方)
實際上西方經濟學界甚至於哲學界一直在研究馬克思的著作,並以此指導實際生產(沒開玩笑,德國佬在這方面最是玩得提溜轉,不然大眾早死了還能膨脹到現在這樣?)
之前括弧里提到了大眾,就順帶說一下大眾這個企業到底有多「大眾」
除了上下W標誌的明確的大眾車,大眾集團名下還有諸多品牌:奧迪,斯柯達,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保時捷,西雅特(這個在國內很少見的樣子)
對於大眾來說,微觀經濟學明顯已經無法滿足其實際預測需求,對於大眾的跨國和跨領域(就算是汽車,橫向也是分很多車型的,更別提縱向上的諸多子系統了)性質,宏觀經濟學同樣難以進行實際預測
而企業生產計劃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總不能明明賣不出去還玩命生產吧)
同時還有企業跨國生產銷售時面對不同國家政策導向的問題(比如國內進口車的高關稅)
現在可不是19世紀那時候的自由經濟時代,現在是政策影響生產的民族主義國家時代(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是有民族主義的,沒有民族主義作為粘合劑的國家早在冷戰就被玩死了)
所以只要用政治經濟學了,就算是這是為了揭示資本黑暗而出現的一本書,但闡述的實際情況不假,作為一個工具,在革命黨手裡能掀起反資本革命,在資本手裡自然的可以用來組織生產(槍能殺人,也能救人)
這裡,我再談一談一般均衡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的目的,是證明市場經濟是有效率的,並證明市場經濟能達到有效率的一般均衡。儘管經濟學家號稱「不講道德」,只講實證,但事實上,微觀經濟學所企圖證明的結果就是想表明,資本主義制度既是有效率的,也是和諧的、合理的,從而是永恆的。
但我們的分析已經表明,微觀經濟學是錯誤的,一般均衡的證明不成立。
對於現代市場經濟之不能自洽,第一個發現這一點的是馬爾薩斯。他講了一個孤島生產的故事來說明這一點。在這裡,我稍微改變一下,用政治經濟學語言把這個故事重述一遍,讓大家明白。
假設資本家張二愣和他的工人生活在一個孤島上。張二愣投資100萬元辦企業,其中,80萬元購買機器設備,用D表示。20萬元僱傭勞動力,即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用W表示。忽略原材料等等中間產品。在機器設備和勞動者配置到位後,他就開始組織生產。
為了簡化起見,假設機器是一次性使用機器,一次性折舊完畢。假設利潤率為20%,利潤用П表示,為20П。因此,最後的產值就為120萬元。用產值公式表示就是:
80D+20W+20П=120
現在的問題是:誰來買這些產品?
假設張二愣的產品是多樣化的,能夠滿足各種需要。現在來分析一下。
(一)80D的產品
80D是機器轉移到產品中的價值,即折舊。當張二愣開始下一個周期的再生產時,他仍然需要機器設備。也就是說,他自己買回來,相當於重置投資。這聽起來有點彆扭,但在邏輯上成立。也就是說,這一部分產品的價值可以在再生產循環中實現,可以賣掉。
(二)20W的產品
20W產品是必要產品(消費資料),用於工人的生活需要,與支付給工人的20萬元工資對應。假設工人不進行儲蓄,所得工資收入全部用於購買消費資料。那麼,這一部分產品的價值實現也沒有問題,即由工人用工資買走,支付給工人的那20萬元錢又回到張二愣手上,準備進行下一個周期的再生產。
(三)20П的產品
這20П產品是剩餘產品,凝結於其中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或利潤。現在的問題是:誰來買這些產品?由誰來支付這個貨幣?
注意,你不能假設這相當於20萬元利潤的產品用不著賣,張二愣自己把它消費掉就行了。這是剩餘產品。在資本生產方式下,剩餘產品必須賣掉。只有這樣,資本家才能獲得剩餘價值或利潤。如果張二愣真把剩餘產品當做消費資料花費掉,那他就是地主或土豪,而不是資本家了。
如果沒有人買這些剩餘產品,張二愣的產品就形成積壓,形成生產過剩,就只好減產或停產。這樣一來,島上的生產就無法維持下去。
這就是政治經濟學所說的資本主義生產過剩。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市場經濟天生就不能自洽,因而不可能達到一般均衡。這種生產過剩積累到一定程度,經濟危機就爆發了。所以,我們常說經濟危機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
凱恩斯顯然也注意到了市場經濟的生產過剩。他提出了市場經濟的有效需求不足,這不過是生產過剩的另一種說法。當然,凱恩斯不承認政治經濟學,他用自己發明的理論闡釋了這一點。在凱恩斯理論的基礎上,就產生了西方宏觀經濟學。所以說,宏觀經濟學的產生,本身就是對微觀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的否定。當然啰,現在的宏觀經濟學已經完全背叛了凱恩斯,也開始大談特談起「均衡」了。我們以後再分析宏觀經濟學。
那麼,現代市場機制的本質是什麼?是競爭,並由競爭達到壟斷,而不是均衡。現代市場經濟不能自洽,不可能自我實現一般均衡。微觀經濟學不區別簡單商品生產和資本生產,根據簡單商品生產搞出來的一般均衡理論來李代桃僵,證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有效率的一般均衡的特徵,其實質就是為資本主義辯護。
由於西方經濟學現在佔據了中國經濟學的統治地位,中國經濟學家已經被市場經濟的一般均衡思想洗腦,根本不懷疑其正誤,而成為各種觀點、理論和爭論公認的一般前提。比如,最近發生的林毅夫先生與張維迎教授的產業政策之爭,以及林先生和田國強教授的有為政府與有限政府之爭,就是如此。本來,林先生完全在理,但由於林先生也是以一般均衡為前提,或者說不敢否認一般均衡,而不能做到完全的理直氣壯。
我們已經評析了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短期理論。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它的廠商長期理論。
微觀經濟學的「長期」是從「短期」推導出來的。「長期」是由短期構成的。不用說,既然其短期理論是錯誤的, 我們當然不能指望其長期理論能說出什麼道道來。
我們先來看微觀經濟學的長期成本曲線。根據微觀經濟學的推導,長期成本曲線是短期成本曲線的包絡線。見下圖。
上圖就是微觀經濟學假定在規模效益不變前提下,由短期成本曲線得出包絡線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微觀經濟學定義的「長期」就是所有投入要素都可以改變的生產狀態,因而在長期中,企業生產都可以按最低成本原則生產,即體現為短期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邊際成本曲線SMC與平均成本曲線SAC的交點)。
不過,上圖並不是微觀經濟學想要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一樣,微觀經濟學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同樣是U形曲線。見下圖。
上圖的紅線,就是微觀經濟學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是U形線。穿過這條紅線最低點的褐色實線,就是長期邊際成本曲線(LMC)。也就是說,長期成本曲線圖與短期成本曲線圖是很相似的。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為什麼是U形線?隨著產量的增加,生產規模自然要擴大。微觀經濟學認為,這就要受到規模收益的制約。最初,在生產規模擴大時,會產生規模效益,或者說規模收益遞增,因而平均成本會遞減,平均成本曲線向右下傾斜。但生產規模擴大到某一點後,規模收益就會遞減,平均成本就會遞增,平均成本曲線就會向右上傾斜。因此,整個說來,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就是一條U形線。
根據這個理論,微觀經濟學就推出了企業合理規模論,認為一個行業中的企業會有一個合理規模,即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長期邊際成本曲線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交點)。在這個生產規模上,企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無論低於這個生產規模,還是超過這個生產規模,企業的效率都會降低,成本會提高。
微觀經濟學的長期成本曲線圖錯在哪裡?自然,第一個錯誤就是:它藉以推出的短期成本曲線圖就是錯誤的,就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這個長期成本曲線圖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一句話,微觀經濟學的全部成本分析理論都是錯誤的,都是扯淡。
前面說過微觀經濟學的企業長期成本曲線由於以並不存在的企業短期成本曲線為基礎,本身是不成立的。
不僅如此,微觀經濟學認為存在規模收益遞減,從而使得長期平均成本形成U形。這是它的第二個錯誤。
規模收益就是規模效益。什麼是規模效益?一句話,1+1>2,集體力量大。規模化生產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的關鍵。工廠越大,規模經濟也就越大。這是因為:
(1)與小型機器相比,大型機器的生產效率和動力效率更高。
(2)工廠越大,勞動者的內部分工更精細,一般生產資料(廠房、倉庫、道路、運輸工具等)的使用效率更高。
(3)原材料或產品部件的大批量進貨更划算。
(4)成功的管理制度和營銷方式可以複製。
(5)管理費用、營銷費用、專利使用費等等可以分攤在更多數量的產品上。
總之,規模效益使得單位產品的成本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這是經濟學的常識。
微觀經濟學承認規模效益,即規模收益遞增。但另一方面,它卻又認為,生產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規模效益遞減。這又是一個驚人的論斷!
其中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第236頁)以福特公司為例,認為出現規模收益遞減是因為「任何一個大型組織中固有的協調問題。福特公司生產的汽車量越多,管理團隊變得越龐大,管理者壓低成本的效率越低。」就這麼幾句話。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第247頁)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一句話,攤子太大了,沒法管了。
不過,打嘴仗說得對不對,最終要看實踐,而只要看一看當今世界500強,就知道「規模收益遞減」論是何等的胡扯。我們甚至不用談大工廠的規模化生產,不用談高科技,只說麥當勞這個賣燒餅的都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大公司,還說什麼規模收益遞減,說什麼企業合理規模。
為什麼會有大公司、會有世界500強?公司越大,規模效益就越大,生產成本就越低,就越有競爭力,而最後就發展為壟斷。就這麼簡單。近幾年來,央企又在搞合併,搞巨無霸,這個路子是對的。
那麼,微觀經濟學為什麼要說什麼 「規模收益遞減」、「企業合理規模」呢?追根究底,如果按照「規模效益遞增」的邏輯推下去,必然得出列寧所說的「國家工廠」或我們所說的計劃經濟是有效率的,必然導致對所謂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否定。
上面說過,微觀經濟學的「規模收益遞減」論和「企業合理規模」論無論從邏輯看還是從實踐看,都是完全錯誤的。而微觀經濟學就是根據這個理論,得出了長期U形平均成本曲線,以及相應的長期邊際成本曲線,從而得到一個與企業短期成本曲線圖很相似的企業長期成本曲圖。見下圖。
上圖是微觀經濟學的企業長期成本曲線圖,其中LAC是U形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MC是長期邊際成本曲線,LMC線穿過LAC線的最低點,即E點。按照與企業短期供給曲線一樣的思維,企業長期邊際成本曲線在E點以上的線段,就是企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根據上圖,微觀經濟學就來推導行業長期供給曲線。如果按照短期理論的邏輯,那麼行業長期曲線就應該是企業長期供給曲線(LMC線在E點以上的線段)的水平相加。但是,微觀經濟學說這不行:由於存在企業的中途進入與退出問題,它無法知道要把哪些廠商的供給曲線加起來。
但這又是很奇怪的邏輯,我們來分析一下。
先來說「長期」這個概念。我們已經說過,微觀經濟學的「長期」指的是所有投入要素都可以變化的生產狀態。用政治經濟學的語言說,就是擴大再生產。但微觀經濟學卻把它解釋為一個時間概念,解釋為一個時期。
微觀經濟學舉例說(任找一本微觀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看到),根據行業特點不同,這個時期可長可短。比如,一個冰激凌店的「長期」可能只是1夜,因為第二天就可以購置一台新冰淇淋機;而一個鋼鐵廠的「長期」可能是2年,因為再建一個鍊鋼高爐需要2年時間,等等。簡單地說,「長期」就是可以進行擴大再生產,且擴大再生產後新增生產能力投入使用所花費的時間。
但這個說法完全站不住腳。比如,企業擴大再生產可能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可以不斷進行擴大再生產,可以在1期擴建工程之後,再搞2期擴建工程,乃至3期、4期……n期,等等。或者說,只要企業不破產關閉,那麼它就可以一直「長期」下去。這從前面的微觀經濟學長期成本曲線的推導圖就可以看出來。
這樣說來,「長期」就不是一個有限時間,而是一個無限期、無限時間。換言之,微觀經濟學所說的「長期」,就不是購置冰淇淋機所需要的1天時間或建造新高爐所需要的2年時間。恰恰相反,按微觀經濟學的邏輯,這1天或2年應該是「短期」,即在這個時間內只能進行簡單再生產,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按微觀經濟學的邏輯,「長期」就是一個以大於1天或2年為起點無限延長的半開放時間區間。
難道不應該是這樣的嗎?可微觀經濟學是這樣解釋「短期」、「長期」的嗎?我只能稱之為一團亂麻。
其二,我們再來說長期中的中途進入與退出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認為,行業長期供給曲線不能由企業長期供給曲線水平相加形成,因為存在著企業中途退出與進入的問題。比如,某個企業破產了,算是中途退出,其長期供給曲線自然就沒有了,怎麼能相加?又比如,某個企業中途進來了,鬼知道它之前在哪裡,對它的長期供給曲線一無所知,怎麼相加?
這樣看來,微觀經濟學所言似乎很合理,確實不能用企業長期供給曲線水平相加的方法來得出行業長期供給曲線。可是,如果按照這種邏輯,微觀經濟學的行業需求曲線就不成立了。
為什麼說行業需求曲線不成立?按照微觀經濟學,行業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的水平相加。可是,個人需求也存在中途退出和進入的問題!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來畫出某地區一年內的牙刷行業的需求曲線。按照微觀經濟學,那自然是這一地區所有個人在這一年內的牙刷個人需求曲線的水平相加。可是,這一地區的個人是在隨時變動的。比如,有的人可能在中途離開了這個地區,有的人又從其他地方進入了這個地區,或者有的人又出生並開始使用牙刷了,有的人又不幸離世了,等等。既然如此,按微觀經濟學的上述邏輯,我們根本就不可能通過個人需求曲線來獲得行業需求曲線:沒法解決消費者個人的中途退出與進入問題呀。也就是說,微觀經濟學對行業需求曲線的推導就是胡扯。
讀者諸君是不是有點暈了?是的,微觀經濟學的兩種邏輯在打架,自相矛盾。如果承認行業長期曲線的推導邏輯是正確的,那麼就必然否定行業需求曲線的推導邏輯,反之亦然。
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以邊際生產力論這種忽悠為起點,隨後的理論推導不過是後一個忽悠(假邏輯)掩蓋前一個忽悠,到最後,就只能陷入自相矛盾。
當然,筒子們在學習微觀經濟學時,教授不會告訴你們這些。或者,莫非教授們也不知道他們的理論是自相矛盾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微觀經濟學如何推導其行業長期供給曲線。
微觀經濟學的推導邏輯有一個基本前提,這就是長期均衡,或者說一般均衡。按照微觀經濟學的解釋,長期均衡或一般均衡的條件是行業的利潤率為0。這個,需要解釋兩句。
首先,微觀經濟學在建立它的廠商理論時,區別了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這一招用意很深。
會計利潤就是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利潤,是實際利潤。但經濟學家說,經濟學是關於生產決策的科學(好像會計學還不夠這種資格似的),需要考慮隱性成本。比如,如果資本家張二楞投資1,000萬元建啤酒廠,他這1,000萬元就不能拿去建賭場,因而他就損失了經營賭場所得的利益。這就是隱性成本。在算經濟賬的時候,就要把沒有經營的賭場所得的利益扣除,才是真正的所得。想像一下,如果這個沒有經營的賭場生意紅火,那張二楞可虧大了。
考慮到這個沒有經營的賭場的可能收益,經濟學家提出了經濟利潤概念,其實質是從會計利潤中扣除相當於一般利潤率的利潤。這就要解釋一下一般利潤率這個概念。
我們知道,利潤率是衡量資本賺錢水平的指標。假設資本在行業間可以自由流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哪個行業更能賺錢,利潤率高,資本就會流向那個行業。資本流入的結果,擴大了該行業的供給,導致該行業產品的市場價格下降,從而降低了該行業的利潤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哪個行業利潤率低,資本就會流出那個行業。資本流出的結果,減少了該行業的供給,導致該行業產品的市場價格上升,從而提高了該行業的利潤率。
因此,以利潤率為風向標,資本在各行業間流入流出的結果,最終會導致各行業利潤率趨於相等。當各行業利潤率相等時,資本再無特別動力流向某一個行業,這個時候就達到了一般均衡。在一般均衡狀態下,各行業趨於相等的利潤率,稱為一般利潤率。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經濟學概念。
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的差別就是一般利潤率的差別。如果從會計利潤率中減去一般利潤率,或者說,從會計利潤中減去一般利潤,從而形成經濟利潤,就意味著是把零經濟利潤率或零經濟利潤作為一般均衡條件。比如說,正經濟利潤其實就是超額利潤,是資本流入該行業的信號,而負經濟利潤則是資本流出該行業的信號。
應該說,這是一種很高明的理論技巧。微觀經濟學藉此可以把零利潤作為一般均衡的條件,在理論解釋上就非常方便。不過,經濟利潤概念的更高明之處,就是理論創造奇蹟。剩餘產品過剩是一個對資本生產生死攸關的問題,前面講的孤島生產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而從會計利潤率中減去一般利潤率,其實就是抹掉了實際利潤,其實就是抹掉了剩餘產品、剩餘價值。這樣一來,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世界就是完美的,它的市場經濟就是有效率的,資本主義就是永恆的制度。阿門,上帝保佑!
當然啰,如果微觀經濟學發現「經濟利潤」不能自圓其說時,它就偷換概念,「利潤」變成了實際的會計利潤,比如在解釋古諾均衡時(平狄克、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第379頁),但它絕不會告訴你。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小結兩句。微觀經濟學所說的零利潤長期均衡,就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說的等量資本獲取等量利潤原則。在這一點上,兩個理論是一致的。而作為一種理論思維,這個論斷本身沒有問題,是成立的。
上面說過,微觀經濟學就是以資本自由流動和零利潤長期均衡作為推導行業長期供給曲線的前提。可是,它是怎樣推導的呢?
平狄克、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給出了解釋,我們就來看一看。
先說平狄克、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的解釋。見下圖。
上圖為平狄克、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第239頁)的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圖。這個圖比較簡單,我們就以此為例。
按平、魯二位教授的解釋,上圖的左側圖是企業短期成本曲線,右側圖就是對行業長期供給曲線的推導。假定初始狀態為行業長期均衡的A點,市場價格為P1。
在左側圖,市場價格P1與企業短期成本曲線圖相切於平均成本線AC的最低點,表明企業利潤為0,。而企業按短期供給曲線MC生產該點產量q1,生產成本最低,因而有效率。
在右側圖,通過A點的行業需求曲線D1和行業供給曲線S1為短期供需曲線。在短期內,行業供需在A點達到平衡,長期與短期一致。
現在假定短期需求增加。見右側圖,行業需求曲線右移至D2,從而與S1相交於C點,形成新的短期市場價格P2。
在這個價格下,企業有正利潤。見左側圖,P2虛線與企業短期供給曲線MC之相交點處形成短期產量q2。注意在q2豎線上,P2大於平均成本AC,從而形成正利潤。
按平、魯二位教授的解釋,有了正利潤,根據零利潤長期均衡條件,其他企業就要進入。於是在右側圖上,短期供給曲線S1就要右移(圖中沒有標出),最終右移至與需求曲線D2相交於B點。由於假定行業成本不變,因而B點與A點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即達到新的短期均衡時,原有企業和新進企業的利潤為0,達到了長期零利潤均衡的條件。 這就是說,市場價格在長期時,維持價格P1不變。而A點與B點的水平連線及其向右延伸線,就是行業長期供給曲線SL。這是一條水平線。
那麼,上述推導的邏輯錯在哪裡?
第一,上圖之左側圖居然為企業短期供給曲線圖,這首先就令人感到吃驚。按理,左側圖應該為企業長期供給曲線圖。否則,微觀經濟學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忽悠得出的企業長期供給曲線圖又有什麼用呢?怎麼在得出之後又棄之如敝履呢?
第二,按平、魯二位教授的推證,由於短期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企業在短期獲得正利潤,從而導致其他企業進入。但為什麼行業內的原有企業不進行擴大再生產,而安心讓其他企業進入來搶佔市場?也就是說,行業原有企業為什麼不按企業長期供給曲線行事?
第三,短期需求曲線從D1移動到D2,仍然是短期。比如,假定鋼鐵行業的短期為1年,那麼在這一年內的短期行業曲線從D1到D2的變動仍然是短期變動,又怎麼能得出行業長期曲線?若按平、魯二位教授的假定,在這1年內有新企業進入,那麼這個「1年」究竟是短期還是長期?這裡是不是在邏輯上混亂到了極點?
第四,在上圖右側圖中,行業長期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的向右延伸線。這意味著在價格水平P1上,行業願意提供無窮產量!這是不是瘋了?
事實上,若根據長期的資本可以自由進出行業的假設,那麼在上圖右側圖B點之右的行業長期供給曲線之延伸線就根本不可能存在:需求都沒有,哪個瓜娃子要進行擴大再生產或進入這個行業?
不僅如此,如果把右側圖中的A點設為長期均衡的初始狀態,那麼A點左側的長期行業供給曲線段是什麼意思?誰來解釋一下?
好了,我們再來看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第252頁)對行業長期供給曲線的解釋。見下圖。
上圖為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原理》中的相關圖形。我倒喜歡這個圖,很清爽嘛。
這個圖與平、魯二位教授給出的圖是一樣的。但與平、魯二位教授的解釋不同,上圖左側圖不是企業短期供給曲線圖,而是企業長期供給曲線圖(這個也可以隨意更改?)。在長期中,價格P與企業長期平均成本線的最低點相切,其含義是:切點是企業的長期生產點,這個點的生產規模是企業合理規模,在此點生產,企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並符合長期零利潤原則。與之對應,右側圖為行業長期供給曲線,與價格P1水平線重合。
老實說,這個圖倒比平、魯二位教授給的圖更合理一些。這才有點頭緒嘛。
儘管如此,曼昆教授的推導邏輯卻與平、魯二位教授類似:短期需求上升導致短期需求曲線右移,從而與短期供給曲線相交形成較高市場價格;較高市場價格導致企業有正利潤,從而導致新企業的進入,最終又回到最初的價格水平,從而實現行業長期均衡,並由此得出行業長期供給曲線,等等。這種邏輯推導的錯誤,我們在前面已經分析過了,不再重複。
但是,讀者諸君是否注意到:行業長期供給曲線是以行業短期需求的變動為前提的。如果行業需求不變,那麼行業長期供給曲線是什麼?
見下圖。
上圖假定行業供給的初始狀態為A點,市場價格為P1,達到長期均衡。通過A點的行業短期需求曲線為D1。現在假定行業需求不變,請問:怎樣畫出行業長期供給曲線?長期供給曲線是一條線還是一個點?
進而,如果行業需求不斷萎縮(比如一些傳統手工藝行業),那麼怎樣畫出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還記得微觀經濟學怎樣告訴大家畫供需圖的嗎?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由各自獨立的因素決定,互不相干。以此為前提,才有供需圖和供需分析。現在倒好,微觀經濟學為了圓謊,連自己的最基本的分析原則也顧不得了,行業長期供需曲線居然由需求曲線來決定!
對於這樣一個理論,我還能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對微觀經濟學廠商理論的評析,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當然,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不僅包括競爭的廠商理論,還包括壟斷廠商理論,即壟斷、自然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理論。不過,我不打算詳細評價了。簡單地說,微觀經濟學用基於邊際生產力論和規模收益遞減論的U形平均成本曲線作為其壟斷理論的分析工具。但我們已經說過,U形成本曲線是不成立的,因而微觀經濟學的壟斷、自然壟斷和壟斷競爭理論是不成立的。不過,用於分析寡頭的古諾模型是例外,其理論思維是不錯的。
回頭來看,當我開始評價邊際生產力論時,可以看出邊際生產力論本來是一個分配理論,用來解釋市場經濟的分配。這是對的。邊際生產力論最初就是由克拉克的《財富的分配》闡述的,而這本書的本意就是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市場經濟的分配。
克拉克的分配理論已經被納入微觀經濟學中,即微觀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市場論。這個理論講的是企業生產所需的生產要素的供需分析,其實質就是微觀經濟學的分配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素分配論。
大家都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獲得利潤,土地所有者獲得地租,等等。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分配方式。根據政治經濟學,工資是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的表現形式,屬於必要價值,是勞動者的必要勞動創造的。利潤和地租則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是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創造的。利潤和地租被資本家和地產所有者佔有,就叫做剝削。
《財富的分配》的本意就是否定政治經濟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否定剝削概念。在這裡,為了簡化起見,我不必敘述《財富的分配》原有的理論,而直接以微觀經濟學的對應理論來說明。見下圖。
上圖就是微觀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市場理論中的勞動邊際產值線(MRP)。其中,橫軸是勞動者數量,豎軸同時代表兩個指標,即勞動邊際產值和工資水平。
微觀經濟學以邊際生產力論為根據,假定資本(機器)投入不變,單純增加勞動。根據其邊際收益遞減的觀點,增加的單位勞動所帶來的增加的產量是遞減的,也就是說,邊際勞動所帶來的邊際產量(MP)是遞減的。假定單位產量的價格為P,則勞動的邊際產量就轉化為勞動的邊際產值(MRP),即勞動的邊際產值=邊際產量×價格,用符號表示就是:MRP=MP×P。
基於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因而勞動的邊際產值遞減,微觀經濟學就得到如上圖的向右下傾斜的勞動的邊際產值線。現在假定市場工資水平為w1。w1線與勞動的邊際產值線相交於E點。這個點就是利潤最大化的產量點,其含義是:對於企業來說,邊際勞動所創造的邊際產值與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相等——因為,若邊際勞動的邊際產值高於支付的工資水平,則表明勞動者數量不足或產量不足,企業還可以擴大生產,從而獲得邊際產值高於支付的工資水平的差額;若邊際勞動的邊際產值低於支付的工資水平,則表明勞動者數量太多或產量太多,企業需要縮減生產,從而挽回邊際產值低於支付的工資水平的損失。
因此,以市場工資水平為豎軸,上圖的企業的勞動邊際產值線就構成了企業的勞動需求曲線。
簡單地說,如果承認邊際生產力論,微觀經濟學的上述推斷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正如本帖所說,邊際生產力論不成立,所以上述推斷不成立,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是這樣的。
按《財富的分配》本意,這就證明了資本家沒有剝削勞動者。難道不是嗎?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剛好與他創造的產值相等,也就是說,勞動者得到的剛好就是他生產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錢,等價交換啊。
等一下,不是說邊際勞動者創造的邊際產值與工資相等嗎,既然如此,其他先在的勞動者的邊際產值就高於工資,而資本家佔有了先在勞動者的邊際產值與工資的差額,難道這不是剝削?
克拉克認為,邊際勞動者的產值表明的是不由機器幫助而單純由勞動力創造的產值,這個產值與工資相等,不僅是合理的,是等價交換,而且是一種自然規律。先在的勞動者所創造的產值中包含著機器的作用,因而其產值與工資的差額就是機器的生產力所創造的產值,就要歸機器所有。他認為,可以通過假定勞動總量不變而通過機器的邊際增加來證明這一點。
克拉克以及現在的微觀經濟學能否證明這一點或是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我並不關心。總之,《財富的分配》的一般結論就是:資本家沒有剝削勞動者。勞動者獲得的工資就是他自己創造的那份,而資本(機器)獲得的利潤或利息就是機器的生產力創造的那一份。公平、合理而且是自然規律,自人類從樹上下來之後就是如此,哪有什麼剝削啊。所以,資本主義就是永恆的。
當然啰,現在的微觀經濟學不再說「剝削」了,甚至不談這個「分配」,只談生產要素市場的供需,或許覺得克拉克辯護得太露骨了吧。
我們對微觀經濟學的邊際生產力論和建立於其上的廠商理論和分配理論的分析就算告一段落。這些理論是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而我們的分析表明,這些理論是不成立的。因此,撇開一些局部理論不談,我們得到的基本結論就是:微觀經濟學不成立,這是一個偽理論、偽經濟學。
歡迎拍磚,歡迎為微觀經濟學辯護。但我不知道,經濟學家還能怎樣為這個理論辯護,怎樣回答本帖所提出的那些質疑。
總結(一)市場經濟的一般均衡
微觀經濟學的總結論,就是市場經濟能達到一般均衡。它口口聲聲說,「一般均衡」只是一個實證概念,而無關價值判斷。但本帖已經指出,德布魯—阿羅一般均衡模型證明的是作為理論思維的簡單商品生產的一般均衡,而微觀經濟學把它視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一般均衡,其實是李代桃僵、偷換概念。本帖用孤島生產的簡單故事,直接表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可能自洽,不可能自我達到一般均衡。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理論是一個偽理論,「一般均衡」根本不是什麼實證概念。它就是一個偽裝成實證概念的價值(規範)概念,其目的就是表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一般均衡的根本性質,從而表明資本主義的和諧性、合理性和永恆性。
(二)市場經濟的效率
微觀經濟學通過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帕累托最優來證明市場經濟有效率。本帖指出,市場經濟是否有效率,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要與其他經濟體制比較,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大論戰中,計劃派完勝。這至少從理論上表明計劃經濟具有比市場經濟更高的效率。當然,本帖並非否定市場經濟的效率,而是說,微觀經濟學現有的理論並沒有也不可能證明這一點,必須拿出更有說服力的理論才行。
(三)競爭與壟斷
微觀經濟學用完全競爭來說明市場經濟有效率,但完全競爭是不存在的。即便現實中存在著自由競爭,但自由競爭的結果必然是生產的集中與壟斷。這也就意味著,市場經濟的穩定狀態不是競爭,而是壟斷。
微觀經濟學不敢觸及這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原因也很簡單:(1)如果市場經濟的穩態是壟斷,那麼如何證明市場經濟的效率,就是一個問題。(2)壟斷在邏輯上的進一步發展,就是計劃經濟。
(四)市場波動與產業政策
近一個時期林毅夫先生和張維迎教授對產業政策的爭論,其實反映了中國經濟學界是何等的膚淺。一個理論問題,居然可以擺開桌子搞辯論打擂台,何不到德雲社去說相聲?
(五)市場經濟的時間變數
本帖的分析已經表明,微觀經濟學的「短期」或「長期」只是一種生產狀態,而不是時間。換言之,微觀經濟學其實沒有把時間這個最重要的經濟變數納入其理論中。岳雲鵬怎麼說:我的天哪!太神奇了!
一個沒有時間變數的經濟學理論居然能夠成立?居然被這麼多人信奉?它研究的是伊甸園還是烏托邦?
(六)市場自發作用與主動調節市場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和隨後產生的凱恩斯主義和宏觀經濟學已經證明了市場不可能自我協調,政治經濟學更是早二百年就指出了這一點。這是常識,而不是什麼高深理論。因此,政府或計劃(一件東西,兩個馬甲)對市場的主動調節是理所當然的。
華盛頓共識和新自由主義把奧地利學派從墳墓里挖出來,把已經腐爛的屍骸又供奉在經濟學的殿堂里,只能說明兩點:
(1)微觀經濟學、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和宏觀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的遮遮掩掩和修修補補已經無濟於事,資本主義制度已經走到了終點。新自由主義不過是借屍還魂。
(2)新自由主義把市場視為不可知之物,鼓吹任由市場肆虐,其本質是反智主義。
(七)私有制市場經濟與公有制市場經濟
微觀經濟學和整個西方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製作為理論的一般前提,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當做市場經濟的一般的、永恆的形態。這個理論對資本主義的現實選擇性失明,只談其好,不談其壞,不觸及資本主義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然並卵,暴風雨已經來了。
這裡也要順便說一下,現有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有問題,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談的是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從「兼容論」角度來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錯的。「市場經濟」不是獨立的,而是有它的所有制的「魂」。從「兼容論」角度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實已經肯定了市場經濟的私有性質,其結果必然是排斥公有制。
如果不談馬恩的「產品經濟」設想,那麼現實的社會主義經濟從一開始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只需指出貨幣在任何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這一基本事實就足夠了。這也就是說,市場經濟是公有制的內生要求、內在本性,只是在蘇聯模式下,市場經濟成分被壓縮到了極點而已。
好了,本馬教信徒對微觀經濟學的疑惑總結完畢,請這位研究生不吝嗇高見
非常理解你的困惑,正如基恩在《經濟學的真相》中所言:「經濟學是一門前科學,非常類似於哥白尼、布拉赫和伽利略之前的天文學」(當然,主流的經濟學卻認為自己是社會領域裡最科學的,並試圖擴張到其他社科領域,而自己的後院——現實的經濟卻一團糟)。因此,你可能誤入歧途,進入了玄學和地心論的世界,所以被理論與現實的不一致感到迷惑。
其實經濟的運行機制和存在的經濟問題很簡單,就是 利潤 這兩個字的問題。
利潤是經濟運行的動力,當利潤率高時,投資和生產活躍,經濟繁榮;反之則投資下降,經濟危機,乃至大蕭條。貧富分化、債務危機也都是利潤不足導致的結果。利潤率的高低變化,導致了經濟的大興衰,從而導致國家從戰後繁榮到大蕭條的興衰。這個大興衰過程,可持續幾十年到兩三百年不等。
美國從獨立到現在也才240年,只相當於中國一個王朝的興衰周期(曾經的大英帝國也如此),他們的歷史經驗和實踐,還難以理解經濟大興衰現象,更難以上升為理論。如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代表之一,美聯儲前主席伯克南就認為:「大蕭條是由當時的美聯儲對1928-1931年間貨幣供給的管理不善而導致的」,「近期的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應該看作是經濟工程學和經濟管理學的失敗而非我的所稱的經濟科學的問題」)。如果看來,中國幾千年的經濟興衰、世界各國的經濟興衰,都是由各種莫名其妙的意外導致的。
全世界都想賺錢,投資都是為了獲取利潤。但為什麼能賺錢,利潤是如何形成和實現的,各家經濟理論都沒說清楚,甚至避而不談,卻大談特談投資獲取利潤是天經地義的。
像宏觀、微觀這類經濟學,甚至直接假設存在合理利潤,因此,當現實存在這個合理利潤時(如戰後初期),這些理論就很有效,當現實的利潤率下降到不足時,這些理論就全失效了。這就是理論與現實的不一致性。
馬克思和明斯基的利潤理論,各成體系,相對系統全面,但也存在很多錯漏,難以全面解釋現實經濟的變化規律和各種經濟問題。
作為一種新的嘗試,有興趣的,不妨看看:利潤的來源與經濟大興衰,及世界經濟形勢
工作之前我以為的經濟學是神秘而高大上的。一門玄學,研究透了能賺好多錢。
工作經驗告訴我,保持神秘感和複雜的理論研究能夠讓人對xxxx(比如對經濟學,對金融行業)產生仰視心理。高門檻的行業准入更是如此效果。
我個人認為馬克思同志已經把話講明白了。
剩下的都是套路你信不信。你首先要知道,經濟管理類不僅僅是科學,而且還是藝術。人不僅僅是理性的,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
現在大多數的經濟學就像人類哲學史上無數個人性假設的學說一樣,只是假設和理論,是在無限理想化的條件下得出的結論。
一模一樣的東西,有的人就是能賣到3塊錢,有的人就只能賣1塊錢,更可氣的是3塊錢的買的人更多。
這是一門需要藝術,藝術需要審美和品味,需要你的閱歷和人生經驗。
繼續加油努力吧。經濟學研究的起點是資源的稀缺性和人慾望的無窮性之間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決定了你要選擇資源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因此經濟學也可以說研究選擇的學問。
當代主流經濟學是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理想模式的社會學科,很多思維框架與角度與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經驗不大相同,這是你困惑的根源之一;
經濟學號稱第二數學,也是社會科學裡的物理學,更上一層樓,需要大量密集的數量思維能力,而大多數國內高校經濟系招收高中的文科生,如果這方面的思維功底不紮實,也會是你困惑的一個根源;
經濟學101教材建設非常落後,多年來還是高鴻業,或者盲目植入薩繆爾森或曼昆,忌憚於紅線,即便有優秀教材編撰能力的學者,暫時也不敢搞出一本大家都看得懂的科學經濟學,別說適合中國實際的經濟學教材體系了。這是你困惑的根源之三。西方經濟學都是經驗經濟學,經驗主義+形式邏輯就是西經,嚴格來說都達不到實證的標準。如果標準嚴格,他都不能算是科學(邏輯實證主義)。
這一套體系,說白了就是各種造模型,對於應用來說,沒什麼卵用,因為這一套體系沒什麼方法論。他這一個個的五花八門的模型總是用一陣子就被新經驗否定了,再造新模型。
建議學馬哲和馬經,馬經雖然也有教條,但是他是歷史經濟學,其根源支撐是辯證法,辯證法是歷史中提煉出的邏輯,是一個一元化的偉大運動模型,這個模型不存在適用性,是普遍的真理,這個邏輯是用來解釋全部世界的。學會了辯證法就不會找不到門道,因為在精通辯證法的人來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一個規律。道,一以貫之,說的就是辯證法。
不過辯證法也有一個難點,就是門檻很高,一個適應經驗主義世界觀並且從未接觸辯證法的世界觀的人,弄清楚辯證法,並且塑造新的辯證法的世界觀是很難的。但是一旦塑造成功,就會覺得這一套體系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了這個世界觀,無論做什麼大事複雜的事,都可以迅速的產生思路和方法。經濟學非社會科學,有點像玄學,原因是變數太多了,無法做出很好的預測
經濟學作為一個比較寬泛的學科大的類別,蘊含著對科學的理論和思維的追隨。不斷提出新的理論,用它來嘗試解釋實踐中的一個個具體的方面,而隨著實踐的演變,理論不斷被挑戰、補充或者修正。
如果要入門,那麼還是把讀文獻稍微放一放,因為這相當於科研,是需要在系統性訓練之後的閱讀和寫作。對既有理論的驗證或者質疑。入門階段需要的不僅僅是教科書的閱讀,更重要的是大學的教員的教育、經濟學科下若干基礎學科的學習和訓練。這就包括了最基本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經濟史學等。
確實偏重計量經濟,經濟學的數學化是世界共通的傾向,而在中國,由於受到宣傳系統話語的干擾和部分黨務工作者的業餘干擾,中國的經濟學更多的偏重於微觀經濟學,更極端地重視數學工具的使用,這既有對西方的經濟學知識學習引進過程中的教條和片面因素,也因為通過這些工具和方法,更能有力地給出一些結論,使之理直氣壯地對上述干擾因素加以修正。
總體來說如果是在校學生,請先紮實學習基礎課程,從初級到中級,在教員的指導下完成最基礎的系統性訓練,並且能夠把最基礎的理論講明白。之後再談讀文獻等後續的內容。其他人,如果想達到問題中的程度,也還是需要大學的系統性培訓過程。
在上述基礎的教育之後,推薦學習轉型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這些屬於非主流的一些經濟理論,但是和我國建國以來的政治經濟歷程息息相關,在這些學科的最初的階段也不用過度數學化。上述轉型經濟學還很新,所以會有很多別名,比如社會主義中國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濟體制論,轉軌經濟學,改革經濟學等各類名稱。但是這裡面需要警惕的是過於極端追求中國話語、中國理論的傾向。畢竟經濟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對科學的追尋,在理論和客觀規律中,不存在主觀的特殊情況。雖然詞語可以有偏差,但是理論的問題是各國共通的,關鍵是其條件和各類因素。如果追求中國中心主義,急於給出顛覆西方理論的表述,或者中國特殊論,那不過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出現過的誤導本國政策導向,或者為自己政策失敗辯護的那一群人而已。
經濟學科從整體上講,是要用通用的理論和話語方式,來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追求真理和發現理論成果,使之服務於實際。而不是搞學術領域的非學術鬥爭。
先回答題主問題:Becker總結的經濟學三大邏輯是效用最大化,有效的激勵和均衡。我覺得可以適度參考。
有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實證研究的時候說:當你有了一個很好的idea,你能構建出有效的模型、講好邏輯,而且有實證以及數據支持,這就是一篇很好的論文,你發出去就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更多人或者是政府知道我們的社會原來還存在這種沒人意識到的大問題。
所以,有良心經濟學研究者的工作是發現問題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經濟學本身是社會科學。不太清楚題主讀的入門書籍是什麼,也不太清楚題主的水平,我覺得哪怕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這種入門級讀物都是一代大師的智慧結晶,看此一本入門足矣(如果題主真的是對從亞當斯密開始的一幫學者構建起來的現代經濟學感興趣的話)。如果題主這本書讀明白了,或者是了解芝加哥那幾個老教授的治學態度,我覺得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如果題主不是以學習了解經濟學學科為目的(我就不做揣測了),那就很容易被各種無邏輯的觀點和主張主導,因為你還沒踏進經濟學的房間,房間外面誰聲音大誰更能吸引注意力,而不是根據誰更有邏輯誰掌握真理來判斷誰更有話語權。我認為這種東西不叫經濟學。雖然金融裡面很多學術成果都是業界貢獻,但也是建立在人家對經濟的理解上,哪怕最簡單的因子模型都建立在對不同因子的了解和對市場數據的掌握上呢,何況其他。
另外如果題主和有些答主一樣中意馬克思的學說,那就道不同不相為謀了,出門左拐資本論即可。熟讀馬雲講過的每一句話,了解馬雲成長經歷的每一個細節,知道馬雲的方方面面祖宗八輩,但是財富要達到馬雲的百分之一,卻不容易,除非自己去實踐。
首先經濟學是最最最最大眾的科學,只要你掙錢,花錢,你就算入門了。小學生尚且知道十元錢買什麼東西最合適,哪些東西比較坑。這難道不是經濟學?
其次扔掉那些經濟學名著,他們都是基於假設,然後蓋空中閣樓。用某人的話來說就是先開一槍然後畫靶子。把已經存在的現象解釋的眼花繚亂,然而卻告訴你「我們的科學不是為了預測,而是為了解釋」。這根算命有啥區別?
個人認為,古典經濟學才是經濟學,之後的經濟學都是邪教。因為迄今為止,大部分市場規律都是可以用古典經濟學解釋並且預測的。但是後來的經濟學卻漏洞百出。經濟學只要看懂供求關係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看。
當你再次回顧手裡的十元錢,想清楚應該如何分配的時候,你就不會再迷惑了。
推薦閱讀:
※吃飯 AA 公平嗎?如一方的飯量是另一方的兩到三倍,這樣對另一方來說不吃虧嗎?
※高鴻業版的《微觀經濟學》比較難懂么?
※國富論看不懂怎麼辦?
※《國富論》這類書對我們到底有什麼用?
※怎樣評價奈特的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