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哪些一以貫之的原則?為什麼?

本題已收錄知乎圓桌 ? 不養熊孩子,更多兒童教育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根據我認為的重要性以及容易被忽視的程度,我認為需要一以貫之的原則是:

1,在自己的情緒過載的時候,先照顧自己。平時也多照顧自己

之所以把這一條放在第一位,是因為這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而又是很關鍵的。類似於飛機上的安全指示,當氧氣面罩落下來時,帶小孩的成人要先迅速給自己帶好,再給孩子帶好。

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是很需要智慧的,但是更需要穩定而又有承受力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保證自己給孩子情緒處理能力的基礎性前提。當自己的情緒處在快要失調的邊緣時,要趕緊停下來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不然自己的認知功能也會失調,孩子的情緒會變得更加糟糕。

平時也要多照顧好自己,保持自己心情輕鬆愉快平和,離自己的警戒線約遠就越有對孩子情緒的承載能力。

那些覺得孩子最重要,自己不重要的父母,一定要好好想想這一點哦!

2,先回應情緒,後回應問題

舉個例子。一個男孩因為在他跟另一個孩子沒有遵守規則往外跑時,老師只來得及拉住了他。非常激烈地掙脫,甚至打老師。我過去做初步的處理,他沒有激烈的動作以後,陪他到了一個角落。他坐在沙發上望著窗外,帶著怨氣說:」你們就是不喜歡我「。

這時候他說的問題是覺得我們不喜歡他,表達的情緒是生氣和難過。如果我當時回應他的問題,那麼對話很可能就會如下發展

我:」我們並沒有不喜歡你「

他:」你騙人,你們就是不喜歡我,不然為什麼就我被拉住了「

我:」那個老師只拉住了你是因為你倆跑太快了,她只拉的住一個,並不是不喜歡你「

他:」那我不管,反正就是我一個人被拉住了,你們就是針對我「

我:」。。。。「

所以對話就會陷入互相難以說服對方的事實層面的辯論。而他之所以這麼跟我辯,只是為了告訴我」我感覺到不被你們喜歡,這讓我很難過,很生氣「。如果我沒有照顧好他的情緒,而只是否認了他表達的情緒的原因,那麼他會感覺自己的情緒也是被否認,被認為是無理取鬧。所以我當時是先只回應他的情緒

我:」你覺得我們不喜歡你,這是讓你很生氣很難過的事情「

他:」對,我就是很生氣「

我:」是啊,我看到你真的很生氣。「

他:」我先都快要氣炸了,我恨不得把這房子都拆掉,讓你們都玩不成「

我:」嗯,你特別想把房子都拆了,就像想告訴所有人你很生氣「

他:」對,我還要打電話告訴我媽,我特別生氣「

我:」你覺得別人不喜歡你,你很生氣,你特別希望你媽媽也知道「

他:(開始有些沉默,情緒從生氣變得有些低落)

我:」你覺得別人不喜歡你,你不僅僅很生氣,還很難受「

他:(開始掉眼淚)

我:」你很希望別人能喜歡你,也特別擔心別人不喜歡你,所以當你覺得別人可能是不喜歡你的時候,你就會很生氣,很難過「

他:(仍然沉默,流淚)

我:(坐到他身邊,手放到他的背上)」所以在我過來抱著你,不讓你打老師的時候,你也覺得我不喜歡你。但是你想一想,當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願意一直跟他說話?如果是我討厭一個人的話,我可能都懶得跟他說話「

這個過程中,當我一開始不去辯解,而只去回應他的生氣情緒的時候,他對我的回應總是以贊同開始的,而我接著的贊同回應也讓他感覺到我明白他的情緒,明白他的很多舉動只是為了表達他的情緒。於是他願意跟我說得更多,也更能觸碰到他生氣背後隱藏的傷心難過情緒,而只有在感到安全的時候,他才會願意麵對和表露自己更脆弱的情緒。而在他情緒比較穩定,並在互相的贊同中增強了對我的信任之後,我就可以回頭來解釋他最初的誤解」你們就是不喜歡我「。

回應情緒是最容易獲得贊同與接受的,但回應情緒時,承認的不是孩子對事情的理解,而是承認孩子在自己的理解之上產生對應情緒的合理性。

3,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要用控制來保護孩子不傷害自己和他人

我們需要給孩子自己控制與調節情緒的空間,這樣孩子才能得到鍛煉與學習,也讓孩子獲得自主感。但是當孩子情緒失控,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時,成人是需要立刻幫助控制的,這是對孩子的保護:

一方面,不讓孩子做傻事傷到自己,比如不能自殘,或者扔杯子導致碎片傷到自己。

另一方面,不讓孩子傷到別人,使得自己事後要承擔行為責任以及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最好是比較有力量的父母用自己的腿夾住孩子的腿,用環抱的方式夾住孩子的手。緊到孩子沒法掙脫,又不會弄疼孩子。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能嚴重弄疼自己,這也是為了防止自己被激怒而瞬間出現難以控制的報復動作。

這個時候孩子肯定不高興,肯定鬧得厲害。只要用第二條的原則回應孩子此時此刻的情緒,並告訴他此時的規則:」我知道你現在被我抱著不能動很生氣。但其實我是被你控制的。你力氣越大我的力氣就越大,你力氣越小我的力氣就越小。你看你已經發現你力氣大的時候我力氣變大了,你可以試試看你力氣變小的時候我是不是也力氣變小了。如果你能保持一分鐘不用力,我就自動鬆開了「

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提醒:

  • 一般只在孩子情緒非常失控,或者用不安全的方式發泄情緒時使用

  • 家長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避免自己被孩子傷到。人被傷到會有用反擊和報復來自我保護的本能舉動,即便是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

  • 一開始孩子肯定會鬧得更厲害。但是不要擔心,因為失控的人其實也是害怕自己失控的,內心會希望有人幫自己找回控制,最後歸還給自己

  • 用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傳遞信息:」我很有力量,我能保護你,我很溫和,我不會報復你

4,關係是情緒調節的基礎

對於成人,有時候情緒即使很激烈,但一看到或聽到自己最親密的那個人,馬上就感覺到安心多了。對於孩子更是這樣,主要的養育人作為依戀對象會對孩子的情緒起到很強的調節作用

就像爸爸去哪兒裡面,好多爸爸平時不帶孩子,第一集裡面孩子哭鬧起來老爸們是怎麼哄都不管用。但是在一起相處久了之後,老爸們簡單幾句話就能讓孩子平復下來。

反過來,孩子會對能夠幫助自己起到情緒調節和安撫的人更加親密和信任

5,接納孩子的情緒,規範孩子的行為

情緒是很個人化的,自己是情緒的主人。越是被評判,被指責,被壓抑的情緒,越有找各種方式表達的衝動。而行為是相對社會化的,是會對自己和別人帶來影響的。

當孩子生氣了想打人的時候,生氣的情緒是應該被接納的,正如第二條原則中說的一樣。但是打人的行為是需要被規範的,因為這不是安全的情緒表達和應對方式。這裡的安全不僅是說可能對別人不安全,而且是說對孩子自身也不安全(比如孩子事後會因此內疚,可能引起對方的報復,引起其他人的厭惡,這些後果都是對孩子的身心安全有危害的)。

6,給孩子用安全的方式鬧情緒的權利

情緒是需要有釋放性表達的空間的。鬧情緒可能對解決問題沒有用,但是對於孩子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是有作用的。就像衣櫃裡面衣服堆得很亂,要能收拾乾淨需要找一個空間來作為工作區。

這個過程家長只要保證孩子不做傷害自己與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不在可能因為被別人看到而產生傷害孩子尊嚴的環境,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發泄自己的情緒。如果此時家長條件允許,最好能夠陪著孩子,一起待在一個比較舒服也比較封閉,沒有干擾的房間裡面。既不被孩子鬧情緒綁架,又不制止孩子鬧情緒,只是平靜而又溫和的陪著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會知道鬧情緒沒用,但仍然是能有父母陪伴的。等孩子哭累了,消停了,家長順勢弄條熱毛巾給洗洗臉,換個衣服,摸摸背,稍微再哄哄,就可以溫柔地跟孩子談談心,講講道理了。

7,身體的撫慰,養育是很有效的

越小的孩子,身體的撫慰越是能夠起到情緒調節的作用。就像嬰兒哭了抱起來拍拍搖搖就很有效。小孩子語言功能發展不足,情緒高漲時更加沒有語言理解能力,但是身體感覺通道還是很敏感的。抱起來在後背,手臂上隨意的撫慰幾下,再幫助擦擦臉,喂喂水等養育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感覺到被照顧,被關愛,很快身體就鬆軟下來,變得很乖。

8,非語言信息比語言信息更重要

前面我提到了很多如何用語言回應孩子感受的方法,但是這些語言能夠起到效果的關鍵是用什麼樣的語氣和語調去說。這裡沒有辦法示範,但是原則是說的方式是要跟說的內容一致的。那麼就要求父母不只是知道孩子現在什麼感受,更要自己現在能感受到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說出來的話才會貼合到孩子的感受

語言的理解是靠左腦的認知功能的,而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認知功能是受到限制的。但是身體的感覺,語音,語速,語調這些信息是經過同樣掌管情緒的右腦處理的,所以非語言信息更容易被孩子接收到。

=========================分隔線===============================

知友 @Arnu Xie的問題(感謝授權分享):

他生氣,鬧的時候,誰去抱抱,也不要。。怎麼解。誰去打誰。

要表達什麼意思,如果你不是第一時間理解他的意思,就可能生氣。手機屏幕關閉了,我去幫他打開,他就以為我要拿走,隨手摔手裡的東西,一生氣就啪一下把手機摔下。當時就吼他。過後又覺得吼的有點過分。

我想這位媽媽在吼孩子的時候自己肯定很生氣,而生氣的背後心裡其實是很難過,也很無奈的。生氣是說」我本來是來幫你的,你卻不領情,還亂扔東西跟我發脾氣「,即便媽媽事後意識到這樣吼孩子有點過分,但在那個時刻自己的憤怒真的是很難控制的。難過是說」我其實是心疼你,想要幫助你,但是你卻誤會了我,沒有理解到我的苦心,還用摔手機,讓我感覺到被你拒絕了「,無奈是說」我都這麼努力想幫助你,但卻沒有效果。你的脾氣老這樣,以後該怎麼辦啊?我有些不知道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幫到你了「。難過和無奈可能是這位媽媽,也是很多的媽媽平時在跟孩子相處時都經常體驗到的。而難過與無奈到了自己承受的警戒線時,就會很容易轉化成為憤怒而迸發出來。所以媽媽們真的很值得在平時好好照顧自己,降低自己的情緒壓力,這樣幫助孩子時能有更大的承載空間。

孩子看起來性子是有些著急的,可能急得自己表達自己意思時也說不太清楚,而別人沒能理解時更著急,而生氣是著急的應激情緒反應。媽媽看到手機屏幕關閉了,第一反應就是想去幫他打開,一方面媽媽非常關心孩子,會很想給孩子幫助,但另一方面媽媽舉動的背後似乎也反應出媽媽對於孩子的著急也是挺著急的,希望馬上幫助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就能避免孩子面臨的情緒。媽媽反應很快,也許孩子也因此沒有時間反應媽媽的意圖是什麼,又很著急的下了個結論」媽媽是要來拿走的「。

媽媽和孩子都在互相的著急情緒感染下快速判斷,快速反應,而面對的都是具體的問題,都沒有機會在自己的情緒里多感受一下,也沒有機會回應到對方的情緒。

建議媽媽首先照顧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放鬆下來,只要孩子碰到的不是特別大的困難,就不用立刻去幫孩子解除那個困難。而是慢下來,去觀察,體會,回應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先去照顧孩子的情緒,之後孩子可能自己就能解決那些問題了,這也是孩子能力可以成長的地方。

而照顧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我舉個例子。」如果你不是第一時間理解他的意思,就可能生氣「,那此時此刻,孩子最要表達的就不是之前他在努力表達的那個事情,而是自己之前努力表達,但是卻沒有被理解到而產生的挫敗感。這時媽媽要關注的重點就不是糾結於之前到底說的什麼。

至於」他生氣,鬧的時候,誰去抱抱,也不要。。怎麼解。誰去打誰「,只要他鬧的時候不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那麼就在一米左右的距離陪著他,反映他的情緒和意圖,即使不說話也行。但如果他用不安全的方式,就用我第三條的方式去做。


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一方面需要父母自己不失控制,一方面要促進孩子的情緒能力的提高,需要從根本上遵循兩個原則:

  1. 既要讓自己感到安全
  2. 又要讓孩子感到安全

為什麼?

情緒既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又是心理活動的結果。心理活動是神經運動的產物,那麼情緒的神經基礎是什麼呢?

主要是「大腦邊緣系統」。該系統主管對情緒感受的加工處理,又被稱為「情緒腦」,是情緒主要的神經基礎,該系統包括兩個主要的神經結構----「杏仁核」與「海馬」

  1. 「杏仁核」又稱為「生存中樞」,負責對情緒體驗進行【本能的反射性反應】。它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對滲入的感覺的評估。如果感覺到危險、痛苦或者憤怒等,「杏仁核」將通過向「腦幹」發信號來鬆開「迷走神經剎車」,進而解除對「交感神經系統」的抑制,動員自己「戰或逃」
  2. 「海馬」負責對「杏仁核」那些本能的、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一觸即發的情緒反應偏好進行【理智的反思性調節】。健康運作的「海馬」能在極快的時間內,向「腦幹」發信號來啟動「迷走神經剎車」,從而有效調節由「杏仁核」引發的本能的、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一觸即發的情緒反應

比如,當我們看到腳邊的蛇和關在玻璃框中的蛇時,「杏仁核」並沒有對此作出區分的能力,「杏仁核」的關注重點是「蛇」,所以第一時間會產生本能的、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害怕;而「海馬」的關注重點是「關在玻璃框中」----蛇的確讓人害怕,但它被關在玻璃框中!這才能讓我們能冷靜下來,同時,呼吸和心跳都得到緩解

再比如,當孩子提出要求,但被父母指出不合理並遭受拒絕時,孩子大腦中的「杏仁核」的關注重點是「被拒絕」,所以第一時間會本能產生悲傷、生氣或憤怒;而「海馬」的關注重點是「要求是不合理的」,在海馬的參與下,孩子才能啟動【理智的反思性調節】,才能冷靜下來

作為「生存中樞」的「杏仁核」,在出生時即已發育成熟並全力發揮功能,而作為情緒調節神經基礎的「海馬」,在出生時只是一個「半成品」----基因設定了,它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發育成熟並充分發揮功能

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作為情緒調節的物質基礎的「海馬」發育不成熟,而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或者情商,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根本的路徑就是促進其「海馬」在後天的正常發育。而「海馬」在後天的正常發育,有兩個決定性的條件:

  1. 孩子要攝入飲食營養(這點在當今營養過剩的大環境下無需擔心)
  2. 孩子和父母互動時,總體上要「感到安全」

為什麼「感到安全」對「海馬」的健康發育如此重要?近年來神經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的研究發現是:

「感到安全,才能讓兒童的「海馬」得以健康發育,來平衡「杏仁核」的反應。感到不安全,會讓「海馬」的發育及有效發揮功能受到暫時或永久的抑制,這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杏仁核」過度警覺的反應進行調節......進而外顯為孩子情緒調節能力差,情商低下」【備註:引用自LeDoux---神經生物學大師。省略號後的文字由我添加】

這也說明了:

  • 為什麼越小的嬰兒,情緒調節能力相對越差----因為其「海馬」還正處於發育中
  • 為什麼很多人,即使成年,情緒調節能力也很差----因為其「海馬」一直未曾良好發育。近年來的神經生物學發現,一個童年期經歷創傷的人,當面臨一個負面的情緒時,與無創傷經歷的人相比,他的「杏仁核」會極度活躍,而「海馬」相對很不活躍。腦成像研究發現,這些經歷了童年創傷而一直缺乏安全感的人,大腦左側「海馬」更小,並且聯結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胼胝體」體積,明顯小於無童年創傷的人

所以,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一方面需要父母自己不失控制,一方面要促進孩子的情緒能力的提高,需要從根本上遵循兩個原則:

  1. 既要讓自己感到安全----只有在感到安全的情況下,「海馬」的功能發揮才不受到抑制,自己才能有效調節由「杏仁核」產生的本能的情緒反應,才不會失控。同時,在自己感到安全的情況下,作為成年人的早期發育不良的「海馬」,才能獲得健康發育的第二次機會
  2. 又要讓孩子感到安全----當孩子感到安全,才不會影響他「海馬」的健康發育;同時,當孩子感到安全,他的「海馬」的功能才不會受到抑制,從而與「杏仁核」一起,參與到良好的情緒調節中來。這樣才能逐漸真正提高孩子的情商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讓自己感到安全?

比如,孩子一看到玩具就要買,反覆講道理或者轉移注意力他都不幹,很可能會讓我們倍感煩躁。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產生煩躁是正常的,是「杏仁核」參與下引發的本能反應。關鍵是煩躁的時候,我們能否有效調節

調節的關鍵是讓「海馬」參與進來。一旦「海馬」不受阻礙地參與進來,就會有效地完成對煩躁的自動調節,進而避免失控。而要讓我們大腦中的「海馬」參與進來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我們必須要讓自己感到安全----在我們感到安全的時候,「海馬」才會「感到安全」,否則正需要它對煩躁進行調節的時候,它會因為感到不安全,而「躲起來」

那麼在煩躁的時候,我們如何讓自己感到安全?

有效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勇於去「覺察」煩躁。如何覺察自己的煩躁?

從煩躁中暫時退後一步,有意地全然臨在當下,不加任何壓抑和評論,只是去【看/體會】由煩躁引起的:

  1. 生理有何反應:比如心跳的速度、身體的緊張狀態、呼吸的急促程度......等等
  2. 心理有何感受:是什麼感受?這種感受讓自己多不舒服、多難受......等等
  3. 心理有何想法:對孩子非要買玩具產生了什麼想法、對他有何評價......等等
  4. 相對孩子做什麼:想吼他、想打他......等等

是什麼就【看】什麼,是什麼就【體會】什麼,就像變幻出另一個自己,站在身旁自然地「冷眼」【看/體會】自己。這樣的姿態,就是「覺察」

異常奇妙的是,一旦真正全然地臨在當下的時候----不壓抑、不評論、也不迴避,就是簡化到極致地去【看/體會】,是什麼就【看/體會】什麼,就能消除不安全感,正如一句極為深刻和美妙的話:

覺察即改善

因為覺察消除了不安全感,「海馬」參與進來,對煩躁之情緒,由其進行【理智的反思性調節】---這是「海馬」的本質工作,這就意味著改善

而覺察前的狀態,比如煩躁引起的心跳加速、身體緊繃、呼吸加快、感覺非常痛苦、認為孩子太不聽話、想吼他、想打他......,正是作為父母感到不安全的根本來源。對於這些,如果任由自己陷入其中,會越來越不安全,進而要麼使勁壓抑,要麼最終對孩子爆發,這就是由【嵌入】導致的結果

只有轉變對於體驗的姿態,由【嵌入】轉變為【覺察】,才能既不迴避、更不壓抑地全然地臨在當下,此時,所體驗到的情緒,比如煩躁,會因為你採取【覺察】的姿態,而具有了解釋的深度,解釋意味著你重歸理智,並獲得真正的內在自由

所以,每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都將其當成進行【覺察性練習】的機會,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需要提醒自己,而且有時候即便提醒自己,也會覺察失敗,但是長期堅持,會逐漸習慣成自然,會熟能生巧,並很快體會到【覺察性練習】所帶來的巨大好處:你會在某一刻感受到,覺察並不難,而覺察之後,你成為了當下情緒的主人,而非嵌入其中而失控

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

讓孩子感到安全的前提,就是首先你自己感到安全

如上例,如果你【嵌入】到煩躁中,不採取【覺察】的姿態,你自己就會感到不安全,進而抑制「海馬」功能,進而失控於由「杏仁核」引發的煩躁情緒,進而作出讓孩子害怕的事情

假如你認為不能對孩子發火,而採取壓抑自己的姿態,或者憋著,你彷彿覺得這樣也不錯。但是無論你壓抑或掩飾得多好,這種狀態下你的眼神、你的面部肌肉、你的肢體語言都會毫不留情地馬上出賣你,都會被孩子作為「生存中樞」而異常靈敏的「杏仁核」監測到,他會由此感到更不安全。所以壓抑不僅對你是心理傷害,對孩子更是傷害

與其壓抑,還不如乾脆爆發。因為爆發,至少還在努力嘗試著進行「交流和聯結」,而壓抑,將情感聯結之門完全關上了。話說打肚皮官司還不如吵一架來得痛快

所以,當你如上建議採取【覺察】的姿態,之後獲得的安全感,將你的「海馬」邀請進來,對煩躁進行有效調節,讓你很快能恢復理智,重獲平靜,你的眼神、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柔和下來後,這一切也都會被孩子異常靈敏的「杏仁核」監測到,如此,他才能「感到安全」

在他感到安全的情況下,他的「海馬」才能健康發育,才能不受抑制地發揮功能,對他自己所產生的情緒----買玩具被拒絕後失望、憤怒等----進行有效地調節

而且,更重要的是:

  • 如果你【嵌入】到煩躁等負面情緒中並失控,孩子基於「鏡像神經元」的本能模仿傾向,也會本能模仿你進行嵌入並失控。所以,通常來講,情緒調節不良的父母,也很難養育情商良好的孩子
  • 如果你能對煩躁等負面情緒採取【覺察】的姿態,孩子基於「鏡像神經元」的本能模仿傾向,也會本能模仿你進行【覺察】,進而讓「海馬」參與進來,有效地發展情緒調節能力

你自己感到安全,只是讓孩子感到安全的前提,要讓孩子最終真正的感到安全,還需要最後的「臨門一腳」:

將孩子此刻的感受以共情的姿態「說給他聽」

比如「媽媽不同意買玩具,你感到非常生氣」----將心比心,想像你自己被某人拒絕是什麼感受,就能對孩子此刻的感受進行將心比心,這就是共情

此時你完全不必擔心你無法共情,因為你通過【察覺】感到安全後,你的「海馬」已經自動地調節了你的情緒,你已經放鬆並平靜下來,而非繼續【嵌入】在煩躁中,因此,你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和心理資源,進行共情

只有被共情,被媽媽將心比心地感受之後,「......孩子才能感到自己的感受被感受,只有自己的感受被感受,孩子才能發現自己作為情緒而存在的事實,只有真正發現這個事實,才能為他的情緒調節和衝動控制能力的發展,奠定真正的基礎......(David J. Wallin)」

而且,在你以共情的方式,將孩子此刻的感受「說給他聽」的時候,又帶來另一額外的功效:你幫助孩子對情緒進行命名,這也非常有助於孩子對各種情緒進行理解,在此基礎上也將促進孩子對情緒的調節能力的發展

以上,供參考

備註:

  • 由於這個問題既複雜又微妙,所以我盡量用平實的語言進行了簡明的闡述,但是仍然有可能讓閱讀這個答案的知友產生疑問。對此,可在評論區交流或者加我微信,我將予以回復
  • 另:我已委託相關機構對該文進行維權,如有任何剽竊行為,一經發現,將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謝邀。

正好最近對此有點感觸,寫出來反思一下。

女兒開學就要上初一,暑假裡個子又長了兩公分多,接近1米66了,體重48kg。青春痘也布滿了可愛的額頭。青春期迅猛的發育,使得孩子的身心一下子都難以承受這樣的變化,所以不免有些煩躁不安,尤其是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極度的好奇,總在照鏡子,總是在顧慮自己的胖瘦。其實,所有人都誇她是苗條健美的長腿妹妹,但她還是對自己的外表很不滿意。

我呢,看到女兒的糾結,不免又犯了小題大做的毛病,覺得孩子這種過於在意自己胖瘦的態度要不得,便總是掛在嘴上講,並被這種情緒帶著,又有點焦慮。

前幾天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望我父母,忍不住提起這個茬兒,父母是旁觀者,不像我那麼著急。父親說:孩子的這點糾結很快就會過去的,別太當回事兒。父親還說,娃娃的體質這麼好,功課基礎也好,比很多孩子都要強得多——的確,暑假,孩子天天早上去打一個半小時籃球,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戶外的球場上打球,回到家裡,她還要規定自己跳繩3000多下,同時練練啞鈴,做做仰卧起坐啥的,做了那麼多數學題,各門初一的功課都做了不錯的預習......我咋不多看看孩子的這些優勢,又被孩子的情緒影響,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糾結上了呢。

人有時候就是需要旁人點醒一下自己。從父母那裡回來後,我馬上去亞馬遜上給女兒下單了幾本寫給青春期女孩子的書,書很快就到了,女兒十分喜歡,馬上伏案看起來,並和我討論書中的觀點,覺得這幾本書解決了她很多疑問。我在一旁聽著,暗笑:青春期的小傢伙,根本不聽媽媽的話,雖然媽媽的話和書上講的差不多。但是,這種念頭俺只藏在心裡,不露分毫,而是對小傢伙的「感悟」連連點頭,並且自己也悄悄地翻開這些書讀,提醒自己:你有個進入青春期的女兒了,她的情緒還不知道會起伏多少次呢,只要你自己不總是陷入糾結,不要那麼擔心孩子一時的情緒變化,以不變應萬變,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心情一放鬆,再看女兒照鏡子,就和沒事兒人似的,不放在心上。晚上和女兒「卧談」,搬著手指和女兒講她暑期里的一大堆收穫,女兒聽著聽著,眼睛很亮。我說:外公講的,你很強,各方面都為進入初中做好了準備。爸爸還給你買好了一套下雨天騎車上學用的優質雨衣,媽媽又給你買了一雙亞瑟士的跑鞋。女兒滿臉笑容,嬌憨地賴在我懷裡,甜甜地入睡了。

記得女兒上三四年級時,各方面表現都出現了明顯的滑坡:練琴不專心,寫作業不認真,當時我相當著急,有點束手無策。遇到一位女兒已經是初中生的媽媽,她輕描淡寫地說:都這樣,七八九,嫌似狗,我們家女兒那個時候也這樣,到了5年級就好了。聽她這麼一說,我立馬有種「我並不孤獨」的感覺,馬上心頭輕鬆了很多,看女兒也就順眼了很多。結果,女兒到了5年級,果然就好了。

為了防止自己再次重蹈覆轍,我在多看上一口氣買了十多本孩子教育方面的圖書,有專家寫的,也有初中生父母的育兒手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糾結。我提醒自己:每天都要花一點時間(哪怕5分鐘)來讀這方面的書,否則,一些育兒的基本原則就會又被自己忘在腦後了。安裝了多看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都能打開手機,讀5分鐘。

===============

總結一下,我的反思是,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情緒上的糾結,要注意避免一下子心生恐懼,平時就要修鍊舉重若輕,不小題大做的心態。而要能逐漸做到舉重若輕,不能僅靠阿Q精神,而是要去重溫曾經讀過的育兒方面的書或自己做的筆記,也要讀一些新出版的育兒手記,讓科學知識和別的父母的經驗幫助自己了解孩子在這一階段容易出現什麼樣的狀態,以及該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態。另外,也不妨及時向親朋好友講講自己和孩子相處時的煩惱,如此,自己的焦慮可能就會因為旁人的一句寬慰而得到釋放。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事情會讓孩子們抓狂。有時是因為襪子穿反了、有時是打不開零食包裝、也可能是玩具被狗狗搶走了……比起大人們來,他們抓狂的頻率更經常、理由更古怪。你或許可以用一句「他們還是孩子」來解釋這一切,但在下文中,作者Melinda引用了兒童心理專家的觀點,將對孩子們的「癲狂」進行更具體、仔細的解釋。

總之,孩子們的人生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輕鬆。


上個月,我發現喜劇演員簡森·古德(Jason Good)的博客里發布了《導致我三歲孩子抓狂的46個原因》 (看過之後我差點嚇尿)。頭三條可能的原因是:他的襪子穿反了,他的嘴唇嘗起來是鹹的,他的襯衣上有個商標。關於這個話題,她悄悄地簡訊了我,對她18個月大的孩子,她感到既沮喪又擔憂。「過去的三個禮拜,好像突然之間,她就變成了一個暴怒的皮球,而我根本不知道怎樣安撫她,讓她平靜下來。」她如是寫道:「我和一個嬰兒地雷生活在一起!」

孩子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經常情緒失控?我兒子在發現襯衫袖子沒有完全捋下來的時候就會悲憤地哭嚎;對浴缸一天喜歡另一天又恨透;在自己把球丟給狗狗兩分鐘後就會狂躁地大叫「這是我的!」——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嗎?

謝天謝地,這一切都算正常。並且不光正常,還很合理。就像5位兒童心理專家最近跟我解釋的那樣,孩子們癲狂的行為是對他們內心動蕩以及挫敗感的合理折射。總的來說,他們的世界已經天翻地覆,而他們還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問題。暴躁並不意味著你的孩子是個被慣壞了的小崽子或者需要治療。暴躁意味著他們很正常。

孩子們的人生並不像表面上那樣輕鬆。的確,我會喜歡每晚12個小時的睡眠,並且我所有的餐飯都有人替我準備好。但是2歲大的孩子也正在經歷一段地獄般的個人危機:他們剛剛學會如何走路以及運用工具,所以他們很想去探索世界。但同時,他們又被這個世界所包含的事物所嚇倒,並且時常害怕他們的父母——同時也是他們依賴和信任到一種可怖程度的人,會突然間拋棄他們。噢,就是這些家長,他們是怎麼做的呢?他們總是突然地大吼:「不行!」好像就是為了好玩似的。

當父母們開始給孩子強加規則的時候,孩子們會開始變得暴躁易怒,這一點也不奇怪。當你說「不行,寶貝兒,你不能玩那把菜刀」的時候,你20個月大的孩子根本不明白,你將這把酷炫閃耀的奇異裝置從她手中奪走,是出於對她安全的考慮。「因為是父母,是他們完全依賴的人,將刀子拿走的,這會被孩子深度解讀為一種愛的抽離。」阿麗莎·里伯曼說。她是加利福尼亞-聖佛朗西斯科大學嬰兒心理健康專業的教授,也是《嬰幼兒的情感生活》一書的作者。「他們不理解你的原因。他們只知道某些使他們感到巨大愉悅東西,突然間,就被你拿走了。」因此帶來的痛苦,里伯曼說,和我們被配偶背叛或者欺騙時的感受類似。

作為成年人,當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或者當別人搞得我們很生氣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明顯地)表現出抓狂,因為我們會自我勸說,平息怒火。研究表明:我們可以辨別和標記當下的情緒,這對於抑制和控制情緒來說,已經進了一大步。我們標記情緒的能力來源於我們傑出的語言技巧,而這是孩子們所不具備的。同樣多虧了語言,我們成年人能夠面對讓我們感到沮喪的人並且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而我22個月大的孩子,雖然現在能熟練地向我表達他要牛奶,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處理複雜的協商談判。他應對挫折的第一反應,基本上就是抓起離他最近的一樣東西然後把它扔到房間那一頭去。考慮到他全部的動作技能就是他最強大的優勢,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僅有的工具就是你的胳膊,那麼你很容易將每個麻煩都看成是一個潛在的可拋擲物。

另一個關於孩子大腦的事實是:他們的大腦額葉——負責計劃,邏輯,理性,記憶和自控的大腦區域——發育得很不成熟。正因為此,「孩子們真的是活在當下,不計後果,」發展心理學家南希·麥克艾爾萬解釋道,她負責著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兒童社會發展實驗室。在孩子的大腦中,不會有這樣一個聲音說「嗯……也許把我心愛的東西扔到馬桶里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個半運行的大腦額葉意味著,孩子們基本上沒有任何時間觀念和耐心。因此,他們「把慾望當成需求」,里伯曼說——比如,當他們想要一塊上校雞塊,他們會覺得現在非常非常需要它!他們還有會有一種對因果關係的扭曲理解。他們會想,如果自己也像水一樣,會順著浴缸的下水管道流下去怎麼辦,他們因此會對浴缸產生一種無力的恐懼。最後,讓我們不要忘了,要做到合宜地應對挑戰,經驗是十分重要的,發展心理學家克萊爾·考普說。她是《兒童期社會心理發展》一書的合著者。她說,二歲的孩子,壓根兒就沒有任何經驗可供汲取。

如果這聽起來,好像我在將你漂亮的,特別的,遠高於平均水平的孩子描述成動物一般,那是因為我確實就是這樣做的。兒科醫生哈維·卡普是《卡普新生兒安撫法(0-1歲) 》一書的作者。在這本書里,他將孩子們稱為「小原始人」。「那並不是貶損的意思,而是為了給家長們設定一個參照系。」他對我解釋道,「將孩子調教得社會化,這需要數年的時間,所以對家長們來說,放輕鬆很重要不要因為孩子把果醬抹得滿牆都是,就認定自己是個糟糕的父母。」(這並不是說,孩子們就不愛組織秩序和日常常式。他們也喜歡。我兒子每天都把他的玩具車排成一列,這也許是他在試圖給自己嘈雜,混亂的生活建立起一點秩序規範。另外,他要把袖子全捋下來的要求也是源於一種對一致性的渴望。)

把孩子類比為原始人,也能幫助闡釋另一個折磨著他們的問題。卡普說:他們處於極度欠缺刺激的狀態。原始人們(這裡我說的是真正的原始人哦)度過每一天的方式和如今的孩子十分不同。「那是一個感官刺激豐富的環境:氣味,新鮮的空氣,影子,小鳥,腳下的草地。而今天,我們把孩子們放在房子或公寓里,有的只是平整的地板,平滑的牆壁,天花板,也沒有太多的小雞,而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卡普解釋說,「和一個2歲的孩子全天呆在一起是困難的,而他們也不是真的想每天都和你在一起。

鑒於以上所有,孩子們頻繁抓狂這件事還是那麼的令人驚訝嗎?當然對於家長們來說,在對待這些惡劣行為的時候,會存在好的或不好的方式,但是暴躁的存在,以及孩子們用哭叫、打擊、拋擲來宣洩他們心中苦悶的傾向,是完全正常的,因為有時候這是「孩子們唯一的救生圈,」托瓦·克萊恩說,他是伯納德學院兒童發展中心的主任。如果你的世界是驚異的、駭人的、挫敗的、以及不可預測的,並且你還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或者很多的經驗,又或者一個發育良好的大腦額葉,你也會時不時的抓狂的。

文章來自譯言網,已獲授權

原文作者:Melinda Wenner Moyer

譯者:簡靜閣主

Photo from Tumblr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

Lens-知乎、Lens-專欄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1

初四,全家去天津走親戚。

兩大家子,8個大人,2個孩子,住在西青區的社會山溫泉酒店。

晚上自助餐,夏天吃飽,去餐廳門口一側的兒童遊樂區玩。

我靠牆坐在沙髮長凳上,盯著她。

四十平米,八九個孩子。夏天玩了一會木馬,讓給等候的小姐姐。

然後,她走到一個小城堡房子一米遠的位置。裡面有三個小朋友,1男2女。

她對著三個小朋友說,你好。

男生大喊,不好!

你好。不好!

連續三次往複。

她轉身回來找我,說,爸爸我們還是走吧。

情緒不妙。

2

我拍拍身邊的沙發凳,說坐下來,咱們聊聊天。

她爬上來,轉身,並排坐著,捲曲的劉海黏在微汗的額頭。

我給她擦擦汗,問,為什麼你不玩了?

她不說話。

是不是因為那個男生對你大喊,不太友好?

是的。

那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不好。

是什麼不好的感覺?

就是,就是,就是。她歪著頭,眼睛盯著天花板,努力從有限的辭彙里挑選著。

就是看見蜜蜂,會咬我,特別害怕。就是看見朵拉里的搗蛋鬼,偷走了我的背包,會生氣。就是超級飛俠樂迪遇到了困難,會著急。

非常好,所以是害怕、生氣和著急這三種感覺對不對。

是的,爸爸你真聰明。Perfect!她朝我伸出小小的大拇指。觸不到地面的兩隻腳開始晃呀晃,搖呀搖,我的小寶貝。

剛才我們一起進來玩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

很開心啊,幫我打開。

她從褲兜里掏出一顆糖,遞給我。剝開,遞給她。糖塊太大,她把糖紙托在手掌上,用舌頭舔著,心滿意足。

那為什麼遇到那個男生就不開心了呢?

因為他不乖,對我不好。

對,問題就在這。他可能只是不認識你,不想和你分享玩具。

哦。

夏天啊,你要記住三件事。

第一,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決定自己開心還是不開心,別人決定不了。

第二,如果你高興或者不高興,要把它說出來,說給大人聽。你會發現,說出來感覺就好多了。

第三,如果有人對你大喊大叫,你估計能打過他,就不要怕,大膽的罵回去。如果對方動手,就打回去。如果估計打不過,就躲開好了。再有問題,就要找大人幫忙。

明白了嗎?我滿含期待的盯著女兒。

夏天沒有停止舔吮,只冒出來一句話,爸爸,你在講什麼?

3

昨天,我和太太帶夏天去後海滑冰,一整天她都處在亢奮之中。晚上講睡前故事的時候,她跟我說。

爸爸,我感覺今天很開心。我很喜歡你們倆都陪我玩。我新年有四個夢想……

她開始講述自己的情緒,開始描述自己的夢想。自由舒展,天然靈動。

孩子是最敏感的。像孩子一樣,感覺和情緒掌控著我們的生活,儘管我們不自覺。一句批評、一次爭論、一個眼神,就會讓我們跌入情感之河的潮起潮落,患得患失,抑鬱憋悶,焦慮無助,當然還有歡欣鼓舞,亢奮振作,慷慨激越。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海歸博士在飯局上遭遇億萬富翁的詰問,你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能換錢嗎?他現場沒有作答,表現的平和淡定,沒有被情緒和感覺綁架。

博士後來寫到,儘管賺錢不少,但他顯然還沒有學會與自己和解。

和解,就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和解,就是尊重一切多元價值,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學術本身即是目的,錢是另外一種追求維度。兩者可以共存共生。

和解,就是面對不同的境況,覺察自己的情緒流動,接受它,不評判,慈愛的和它相處。用善意和優雅去從容面對生活的境況,你會收穫博大、寬容與愛意。

學會命名自己的感受。話語即權力,命名即掌控。你能夠描述它,就可以掌控他。

說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把內心中隱忍積壓的情緒釋放出來,讓生命之河無所阻滯,暢流不息。

我相信,三歲半的夏天會慢慢理解我的話。

因為,愛的教育和自我修行,將終其一生伴隨左右。

訂閱號 楚學友


一、不要帶著負面情緒「教育」孩子,這種教育只是暴力威脅。

二、確保自己真的愛孩子,如果做不到,先學習如何愛自己。

三、大部分人的人格都不健全,所以大部分家長的教育方式會傷害孩子。

四、在批評孩子時,讓孩子先感受到你的愛。無論說多少次、用多少種方式表達「我愛你」都不嫌多。

五、愛孩子和批評孩子不矛盾;愛孩子和正傷害孩子也不矛盾。前者是情感,後者需要能力。

六、實在沒有辦法的話,我們寧可選擇成為一個不夠好的父母,也不要成為一個無法預測反應模式的父母,安全感對孩子極度重要。

七、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就是尊重生命和命運本身。

八、教育孩子的過程可以成為心靈成長的過程,也可以成為人性崩滅的過程。

九、心理學專家必然是教育專家,每個教育原則背後必然有一個心理學原理。

十、就我觀察,知乎上的心理學大V都很靠譜。


兒子三歲,昨天兒子喉嚨發炎,開了苦苦的消炎藥,到了葯點,愣是不吃

公婆很緊張,便強行說讓他喝,於是情緒失控

這個時候我這個厲害的媽媽上場了,抱他坐在我腿上。

我: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不想喝葯嗎?(詢問、尊重他的感受)

兒子:不好喝,不要喝

我:嗯,葯確實不好喝,而且還有點苦。(同理心)

兒子情緒轉好。

我:我們一起去問問爸爸好不好,看爸爸小時候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好不好?

於是我和兒子去找他爸爸

我:爸爸,我們兒子因為葯太苦不要喝,你小時候的時候怎麼辦呀?

爸爸:爸爸小時候葯很苦都會喝下去的,因為葯雖然苦,可是對身體好,所以爸爸不怕的。(協調資源,樹立榜樣)

兒子若有所思

我:哇,爸爸好勇敢啊。那你要不要給寶寶一點建議啊?

爸爸:寶寶,雖然葯很苦,很是爸爸相信你可以勇敢地喝掉他的是不是?(詢問建議,獲取承諾)

我:嗯,媽媽看你的咯!

兒子:是的,看我的。

我:哇,真是個勇敢的小朋友。(要很真心哦)

然後跑出去,咕嚕咕嚕把葯都喝了。

————————————————————

小孩的情緒問題的解決方式,在我內心,我從不把我的小孩當小孩,不把自己定位為權力擁有者,而是尊重,傾聽,理解,鼓勵他,讓他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給他適當的激勵。當然最好還可以有爸爸的配合。

當然了,熊孩子依然是熊孩子,這次喝藥用這一招,下次得用另一招,反正花樣翻新,直達目標。

做媽媽很有趣的一個地方,就是可以用最樸實最善良的狀態,去探索人與人相處的本質之道。

有趣。


安全

? ?


當孩子情緒亢奮或失控時,他們就會言行失常,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當你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其實也一樣。

自我情緒管理,意即管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表達的能力,是情商的主要組成部分。孩子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則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來提高。

4歲左右的時候,大部分小孩就會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策略,來應對他們受到的外部刺激。

比如說,當他們害怕時,他們會選擇閉上眼睛;當他們聽到刺耳聲時,就會捂上耳朵。

直要等到10歲左右,小孩子才會逐漸的使用一些稍微複雜點的策略,來進行自我的情緒管理。

這些策略大致可以簡單的分為兩類:一類是嘗試去面對並解決遇到的問題;一類是嘗試去努力忍受問題帶來的痛苦。

當孩子認為他有能力處理遇到的問題時,他們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本身上,想辦法認清自己遇到的麻煩並嘗試解決;

當他們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無法解決時,他們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感受上,想辦法去忍受和控制自己的痛苦。

以上提到的策略都屬於情商的一部分。情商包含了意識、理解力以及表達和管理情緒的能力。

絕大多數父母都只關心孩子在學校取得的成績如何,而嚴重忽視了孩子是否可以對自我的情緒進行管理。

這是屬於家長們的短視,研究表明,情商對一個人成功的貢獻是智商的兩倍!

自控——作為情商的一部分,對於孩子今後的成功尤為重要。

那些有能力抑制自己的衝動(經常是由情緒引起的),避免被各種誘惑分散精力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實現他們的理想。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寧靜致遠。

一項針對自控力的權威研究曾選擇了一批正在上學期間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成長曆程,直到他們年滿三十歲。

這項追蹤調查的結果表明,從小具備優秀自控能力的孩子,要遠比那些擁有高IQ、優越的社會地位和家庭環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情商訓練的第一步是意識到並正確理解自己的情緒。在我們表達我們的情緒前,首先是理解並接受它們。

情緒並非一種障礙或麻煩,而是人類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而不斷進化得來的

情緒的分離理論表明,我們擁有的每一種主要情緒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向,促使我們採取相應的行動。

悲傷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情緒,它可以讓我們安靜下來,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這就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找到令我們煩惱的原因並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電影《頭腦特工隊》有對悲傷所起作用最好的詮釋,那個小女孩兒能夠從崩潰的邊緣回歸正常,她的悲傷,功不可沒。

與之相反的是,憤怒會讓我們躁動起來,讓我們變得激動亢奮,四肢充血。從進化的角度來講,憤怒能給我們超常的力量,讓我們在戰鬥中獲勝;

而在現代社會,憤怒讓我們保持對周遭危險隨時做出反抗的力量。憤怒的存在是為了提示我們,我們的權利正在被侵犯,並且準備調動我們的能量來進行自衛。

我們應當重視並仔細分析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比如孩子為什麼會在一個完全沒必要激動的場景里,突然變得狂躁不安。

以我自己為例,我發現我的女兒會在那些她曾經成功處理過,但有時候又會處理失敗的問題上變得激動難抑。比如,在自己調節她的汽車座椅上。

在最近的官方報告中,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父母不要用科技產品來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

他們特別指出:「依賴電子產品或遊戲等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平復孩子們的情緒,這會導致孩子們在往後自己處理情緒問題上的無能」

根本上來講,孩子需要去體驗他們的各種情緒,並且練習控制這些情緒,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自控力和情商。

由於情商對於成功的重要性,目前已經有很多關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情商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了解情商是如何發展的,約翰戈特曼首先觀察了大量父母對待孩子情緒的方式。他最後把它們歸納為如下四種:

迴避型父母認為孩子的情緒無關緊要,他們總是試圖儘快平復孩子們的情緒,選擇的方式常常是無視。

責罰型父母認為孩子不應該有任何的負面情緒,一旦它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類似的情緒苗頭,就會選擇處罰他們。

放任型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緒,但同時他們又很難幫助孩子調節這些情緒,也沒辦法教給孩子面對問題時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教練型父母重視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會對孩子的情緒表達感到不耐煩,他們會把這種負面情緒體驗當做是一種與自己孩子增進關係的機會,因為孩子總是需要父母協助解決他們遇到的感情困擾。

戈特曼的研究發現,那些教練型父母的孩子們身體更加健康,學習成績更優異,同時跟身邊人的關係也更加融洽

情感教練型父母一般採取五個基本步驟來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當然,這通常這會花掉父母大量時間——大概會佔掉他們正常時間的20%到25%,所以戈特曼認為,如果父母沒辦法一直都嚴格遵照這些步驟,那也沒什麼好內疚的。

這五個步驟分別是:

步驟1: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

情感教練型父母對於自己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都比較敏感,他們會注意孩子言行的細節,不會等到孩子的情緒被放大到快要爆發的時候才察覺到不對勁。

步驟2:把孩子的情緒當做是與孩子溝通並教導他的機會

對父母來講,孩子的情緒並不是一種障礙或是麻煩。它們是你與孩子之間建立感情連接的機會,孩子也可以在正確克服這些情緒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步驟3:傾聽並不斷確認你的理解是否準確

當你的孩子在向你訴說他們的情緒和感受時,請全神貫注的傾聽。並不時用你自己的話重新複述一遍他的話,並詢問他們,你對於他所說的理解是否準確。

步驟4:幫助他們精確表達情緒

當你自信傾聽他們的表述後,要幫助孩子建立他們對自己情緒的認識能力和精確表達他們情緒的能力。比如,讓他們準確的理解諸如煩惱、悲傷、惆悵、興奮等詞句的含義,以便他們能準確的表達自己感受。

步驟5:幫助他們合理控制情緒

精確表達情緒所有的情緒都應該被接受,但不是所有的發泄行為都應該被接受。通過提高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技巧,幫助他們自己有效的發泄自己的情緒。把情緒的發泄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這就需要你幫助孩子設立目標並提出方案來逐漸達成目標。比如,根據他們的情感狀態,來決定是通過運動、大喊、大哭一場,還是通過談心的方式來釋放他們內心的壓力。

有時候,利用上述方法來進行情感引導相當來講會比較快。但有時候卻會花掉大量時間,耐心至關重要

如果孩子面對的問題比較麻煩,一時無法處理,那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感同身受:

當孩子的情緒變得尖銳時,你應該想辦法讓自己與他感同身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遇到的問題,嘗試在大腦模擬他曾遇到的狀況,讓你自己陷入跟他一樣的感情狀態,然後想辦法找到排遣這種情緒的出口。

本文發表在公眾號:雲學Time上

http://weixin.qq.com/r/qEQrM2zEVTEqrShQ9xG6 (二維碼自動識別)


  • C計劃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會企業。公眾號ID:PlanC-Edu

  • 主創專欄:和你分享我們在批判性思維、公民教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七歲的兒子想買個電視廣告里的玩具,媽媽沒答應。玩具挺貴,而且家裡還有很多玩具,玩了一兩次就放在一邊了。

孩子開始鬧情緒,賴在沙發上哭。姥姥去安撫孩子,應承著過些天就給他買。媽媽則覺得不應該太寵著孩子,要哭就讓他哭,等他看到沒人理他,自然就不哭了。

這些,是好的教育方式嗎?

孩子因為沒有買玩具,覺得生氣、難過,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應該怎麼處理才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這對終身都至關重要。

想想你周圍有多少成年人,因為情緒管理問題而陷入衝突不斷的婚姻或人際關係?明明是個小事兒,卻控制不了覺得傷心、生氣、甚至憤怒,衝動之下說一些傷人的話,做一些傷人的事。明明底線已經被突破,還自欺欺人壓抑自己合理的情緒,最終搞成內傷。明明心裡有氣,除了冷戰就不知道如何表達和解決問題。

過度壓抑情緒和衝動傷人的釋放情緒都是不健康的。

懂得管理情緒的人,能夠用建設性的方式,而不是衝動的或是傷人傷己的方式,去應對自己的情緒。這意味著,產生情緒的原因和表達情緒的方式(語言或行為)都是更合理的,自主掌控情緒和言行的能力也更強,能理解情緒和言行對自身和別人的影響。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管理情緒,不但對未來有益,也能幫他們改善當下的生活。

懂得管理情緒的孩子,往往更能集中注意力,能更好的解決同伴衝突,更懂得關愛和體諒別人。

怎麼樣讓孩子長成一個情緒成熟的成年人?

關鍵,就在於父母的家庭教育,當然,學校教育也很重要。

很多家長常會否定孩子的情緒:

「不許哭!怎麼這麼不懂事,看看家裡有多少玩具都沒有玩過。上次要買那個玩具,我不讓你買,你就和我保證肯定好好珍惜,結果呢?還不是沒做到?」

也可能忽略孩子的情緒:

「讓他自己哭,不用理他。如果吵到別人,就讓他回自己房間哭。」

很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告訴我們,否定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緒,只會讓孩子更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緒。

在這兩條路徑之間,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

這裡有一些關鍵:

-先控制好大人自己的情緒

-了解孩子的情緒,表達對孩子情緒的感同身受

-和孩子間建立基於信任和愛的關係

-讓孩子理解自己情緒的來源和自己的情緒/言行對別人的影響

-讓孩子了解其他表達情緒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意味著,不否定孩子,也不放任孩子,而是平和的講理。

你可以讓孩子哭兩分鐘,然後坐在他身邊:「我感覺到了,你挺傷心的,對吧?關於要不要買這個玩具,我們可以聊聊。需要再給你一兩分鐘調整一下情緒嗎?」

談話可以圍繞這些問題展開:

多詢問孩子的想法:這個玩具為什麼會吸引兒子?為什麼家裡有些玩具他很少玩了?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個玩具的價格怎麼樣,廣告和實物有可能存在的差異是什麼,過度消費可能對環境和家庭有什麼影響,大哭可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感受,他還可能有哪些表達情緒的方法,失望、難過、生氣和憤怒的區別是什麼(當然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語)。

最後可以和孩子商量討論,共同決定:是否可以設定買玩具的家庭基金?下次遇到自己很想要買的東西,可以怎麼做?以後怎麼決定要不要買某個玩具?下次覺得失望的時候,可以怎麼樣表達情緒?

為什麼應該用講理,來替代命令、責備、諷刺、恐嚇、冷漠或者否定呢?

講理,是以平等為基礎的。

它讓孩子意識到,如果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只要讓自己的需要變的越來越合理就行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才能變的越來越懂理、講理、合理。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既然肯定有道理(例如不應該買這個玩具),就不需要講理的過程,有權利用命令、恐嚇來直接達到結果(孩子沒有買玩具)。

問題是,不想讓孩子買玩具的結果達到了,但是想讓孩子成長為健全人格的結果呢?

豈非目光短淺,只顧眼前?

孩子會以為,自己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是因為家長有更大的權力。

這可能會讓孩子下一次依然通過不合理的方式提出不合理的需要(因為從沒有人真正告訴他什麼需要才是更合理的),或者完全壓抑自己的需要(因為需要總是被否定或者忽略),或者崇尚權力。

等長成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依然用命令、恐嚇、冷漠或者否定的方式,對待自己的下屬、處於弱勢的伴侶或者孩子,而對自己的上級或者更強勢的伴侶唯唯諾諾。

為什麼很多家長習慣了用命令、責備、諷刺、恐嚇、冷漠、否定或者放縱的方式對待孩子?為什麼很多家長很少和孩子講理?

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很多家長根本沒意識到講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說:社會中多數人都沒有說理的習慣,自己懂得說理又有什麼用?

在一個良善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應該是通過公共說理來協調解決的。通過權力或暴力解決問題,那是叢林社會的法則。不論是面對社會公共事件,面對工作的需要,還是朋友間的相處,一個有能力說理的人,往往擁有更高質量的人際關係,更突出的工作能力,也有可能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

很多人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這是對「講理」這個概念深深的誤解。

人們一般會覺得厭惡的「講理」,是為了證明自己正確,對方錯誤,而在家裡通過「講理」引發爭論,演變成爭吵。

但講理,並不應該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講理的過程,包括對自我的反思。講理,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就要注意講理的場合、講理的方式、講理的技巧、講理的對象。

講理,不同於說教。講理是雙方或多方共同參與的,包括孩子在內,是有互動的,是基於理據。

講理,也與用愛來包容並不矛盾。

很多人說:孩子還小,和他講理沒有用。

如果你認識善於講理的家長,觀察他們和兩三歲孩子講理的過程,會驚訝的發現,這些孩子會變的如何懂事。

和孩子講理,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和內容,但只要講理得當,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具備懂理的能力。

其實,孩子應該是在家庭中首選的說理對象。如果你年邁的父母不喜歡講道理,也不具備講道理的能力,如果父母的行為沒有產生難以接受的後果,如果還有其他解決問題的技巧,那不用講理的方式溝通也無妨。但對於孩子,你負有教育的責任,你擁有更強大的權力,孩子具有很強的學習和改變能力。這都意味著,講理應該是和孩子溝通最好的方式。

還有很多家長想要講理,卻不具備講理的能力。

確實,講理是一種能力,它意味著,我們自己要明白,理是什麼,應該用什麼方式溝通。這本應該是我們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卻常常缺位。但既然是一種能力,就是能夠通過訓練習得的,在任何年齡開始都不晚。

關鍵是,家長有沒有學習和改變的意願?

所以更麻煩的是,很多家長只是簡單的不願意講理,或者不願意學習講理的能力。

或許因為惰性,或許因為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或許是因為急功近利的心態,很多家長想利用權力,快速解決問題。

但問題真的能被解決嗎?就像前面說的,解決眼下的小問題,只會導致未來的大問題。

如何成為一個講理的家長?如何習得講理的能力?

只要有改變和學習的意願,餘下的,就可以通過學習思考方法和閱讀來積累。

如何識別孩子的言行和情緒?如何更深刻的理解某個行為對社會和他人的影響?如何更準確判斷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通過提問搜集信息?

當然,我們也歡迎你加入C計劃。我們的一系列課程,都是為了幫助人們提升思維能力、提升講理能力而設計。正在報名的「破解談話圈套」,旨在用三周時間,幫助你不再因種種思維謬誤在低效溝通中打轉。

願你的家中,不再充滿大呼小叫、指責或冷漠。

願平和的說理,伴隨愛,讓生活有更好的樣子。


今天中午發生了一場情緒大戰,我的嘴巴還被兒子無意中踢了一腳。因為我沒有同意給買玩具(我們的規定是一周買一次而這周已經買兩次了),他在路上不肯走,最後被強行抱進車,歇斯底里大喊大哭,將近二十分鐘。

「沒有買玩具,你生氣了。媽媽知道,爸爸也知道。但是買玩具有規定,我們都要遵守規則。爸爸媽媽都愛你,不管什麼時候都愛你。就算你不高興或生氣的時候,我們也愛你。我也知道,球球不高興,不想下車。我們想幫你,趕走不高興的情緒,讓你變得高興。」…

不斷重複這些話以後,他的語氣慢慢地平緩了,身體也柔和了,終於能好好地抱著他了,感覺到他漸漸平靜下來。最後給他一個台階,他終於笑逐顏開,高高興興地下車了。

快五年的時間裡,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成功的溝通,真是慚愧內疚。以前每次在他的情緒面前,我都會難以抑制自己,高聲威脅、無理責備、嚴厲制止、武力解決或者就是無奈妥協。當我真正嘗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他自然就會變得很「懂事」。明確告訴他,我接納你的情緒,但不代表我接受這件事。相信今後他慢慢會知道,我們的原則和立場在哪裡,什麼是不能被挑戰的。

其實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有情緒積累在他的心裡,能有一個適當的機會釋放出來未必不是好事。今天錯就錯在爸爸強行把他拖入車,和開始時我的語言威脅,幸好後來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直到我冷靜下來,抱著他輕拍他的背,才是有效溝通的開始。


康燕: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管理情緒?

我的課程和沙龍中,經常有家長問到關於孩子的問題,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當孩子在情緒當中的時候,家長做什麼是適合的?

另另一個問題是:我如何幫助我的孩子管理情緒?怎麼樣的互動是有效的或者是有建設性的?

首先,我想邀請有這樣疑問的父母來看一下,你對情緒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很常見的看法有:

情緒是不好的;

有情緒是不健康的;

孩子總是有情緒是有人(父母或者孩子自己)犯錯了;

父母應該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立刻就解決......

同時,我還邀請家長來看一看,當孩子在情緒中的時候,

你對孩子有著怎樣的期待呢?

是希望孩子最好不要發脾氣,而儘可能待在快樂或者平靜中?

或者,孩子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

或者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有破壞性的行為?

或者是其他......

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在情緒中的時候,你自己在什麼樣的情緒中呢?

以上的問題是邀請家長來覺察一下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當你了解自己,並且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你才會擁有照顧情緒的經驗,你才能夠幫助到你的孩子。

因為,你能夠教給你的孩子的,是你自己擁有的東西。

當你自己並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你將無法在這個部分幫助你的孩子。

在我的觀察中,擁有很多情緒的孩子,一種可能性是他們的身邊常常也有著情緒起伏不定的養育者。

實際上,成年人的情緒不論與孩子是否相關,孩子都會受到深刻的影響,因為任何的情緒在家庭中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表達和紓解,都會增加家庭氛圍的壓力,而這種家庭氛圍的壓力正是很多兒童和青少年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

另一種可能性是,養育者在非常理性的狀態中。作為成年人,我們練就了在理性層面生活,並且將這樣的方式帶回家庭中,而孩子並不會在理性層面生活,孩子是在情感層面生活的,但是面對完全理性的父母,孩子的情感得不到重視和回應,長期下來,有一些孩子也和父母一樣逐漸練習生活在理性層面,而另一些孩子就有可能因為長期缺乏情感的互動而開始產生煩躁、憤怒、失望、受傷等等情緒。這就是很常見的有一些看起來非常理性甚至出色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情緒方面有非常多的難題。實際上,在我的個案中,有相當一部分兒童或者青少年他們來到諮詢室尋求幫助,他們都有著非常優秀的父母,這些父母有著高學歷和很好的教養,很好的職業背景,而他們在家庭中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一直在非常理性的層面和孩子互動。

當然,每一個家庭都有非常獨特的情況,我在這裡描述的,是比較常見的情形,但並不是說只有這兩種可能性。另外要特別說明的是,並不是說什麼的樣的父母是錯了或者不好,我是想帶給父母更多的覺察,如果你的孩子有很多的情緒,那麼,家庭對這個孩子產生了什麼影響呢?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所改變,我們可以做的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情是:改變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關於情緒,我們有一些特別需要了解的觀念。

首先,情緒是一股能量,是來自我們身體的感受,這股能量本身並沒有好壞對錯,好壞和對錯都是我們對情緒的評論和看法。情緒作為一股能量來說是非常中性的。如果我們對情緒保持著評價,那麼對於不喜歡的情緒,我們就會排斥,甚至不希望經驗到它。當這樣的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會緊張、害怕、憤怒等等,因此而產生很多新的情緒,從而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中。如果我們不去評論情緒,只是將它當做一股中性的能量來對待,那麼我們只需要表達它,釋放它即可。作為一股能量的情緒,一旦被允許安全地表達,就會逐漸消散,而對於那些我們一時不能夠表達或者消散的情緒,我們也可以坦然地抱持。如果你願意嘗試,你就會發現,抱持著一種或幾種情緒,我們依舊可以進行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情緒作為一種能量,是需要流動的,也就是被表達。所有不能夠被表達的情緒(即便是快樂和興奮這樣的我們喜歡的情緒),被壓抑在我們的身體內,都會形成內在的壓力,而這些內在的壓力會帶來更多的焦慮不安和恐慌。對於兒童來說,承受這樣的壓力的能力是比較弱的,那麼,他們可能會即時將這些情緒的壓力釋放出來,表現為他們自己的情緒,而另一些兒童,則可能選擇身體的動作來釋放情緒壓力,比如多動,多話,破壞東西等等。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比較好的方式是引導孩子以安全的方式將情緒表達出來。情緒的表達有幾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種是語言表達。你可以透過跟孩子的溝通,讓孩子將自己的情緒講出來,對於不能夠直接講自己的情緒的孩子,可以幫助他們以故事的方式講出來。

第二種是聲音表達。孩子大聲地哭泣,喊叫可以幫助他們釋放情緒,而他們感到快樂的時候,也常常會大聲地喊叫,因為快樂作為情緒的一種,也是需要表達的。

第三種是肢體動作的表達。孩子破壞東西,或者躺在地上打滾,打人或者打自己,都是在用身體動作表達。如果家長可以有意識地使用這種方式,比如常常帶孩子做一些運動,就可以幫助孩子釋放儲存在身體裡面的情緒。也可以在家庭里製作一些可供孩子使用的摔打的東西,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裡面透過摔打這些東西釋放情緒。

第四種是文字和繪畫。文字、顏色和形狀的描繪,都有表達情緒的功能。對於一些有文字表達能力的孩子,比如青少年,他們可能會透過日記,與朋友網路聊天等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而那些尚沒有文字表達能力的兒童,家長可以幫助他們使用顏料和圖畫來表達自己。

當一個人在情緒狀態中的時候,通常都會綜合運用以上的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一個孩子常常又喊叫,又摔打東西。這些表達和釋放情緒的方式,同樣也適合成年人。作為父母,若你想要改變家庭情緒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想要練習管理自己的情緒,你也可以使用這些方式來幫助自己。當你可以在自己的穩定的狀態中時,你就可以使用這些方式來幫助你的孩子。

特別要注意的是:

當你和孩子任何一方在情緒狀態的時候,是不適合溝通的。孩子在情緒狀態裡面時,你講的道理是很難管用的,同樣,當你自己在情緒裡面的時候,你也很難以適合的、有建設性的方式地跟孩子互動。所以,你和孩子任何一方在情緒中時,先可以用上述的情緒處理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或自己表達情緒,直至平靜。而溝通,是在彼此都平靜的時候再進行的。這個原則也適合你和任何人的溝通。

另外,一些很令人舒適或喜歡的情緒,比如快樂、愉悅、幸福、興奮等等,這些情緒的分享,會滋養自己和身邊的人。所以,當你擁有這樣的情緒的時候,請儘可能地在你的家庭中分享,這對於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有幫助的,對於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情緒穩定甚至愉悅,當然也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任何時候你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洶湧而來,將要無法掌控的時候,請深呼吸,並在內心向自己承認自己的情緒,並對自己的情緒分量進行描述。比如當你感覺到憤怒從內在快速升起的時候,你可以深呼氣,並在內在默默對自己承認說:我此刻正感覺到憤怒,有8分的憤怒,並不斷深呼吸和重複這個承認,直至你感覺到穩定。這會幫助你安全度過情緒洶湧而來的那個時刻,並保持理性,避免你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舉動。

作者:康 燕

和樂心理機構創辦人

首席心靈導師及心理諮詢師


現在我只發現了一個鐵律:你不能代替他的思考。

正在開發中。


處理情緒問題的辦法有很多,就跟發燒了退燒藥有很多種一樣。但是治標不治本的。病根不除,到時候反反覆復的發燒。

我覺得要找到孩子情緒的根源。其實簡單,你自己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嗎?你跟你愛人發生問題處理的模式是坦誠理智的嗎?

所以我覺得情緒處理是小事,情緒所反映出的衝突和矛盾卻是我們應該反思和警覺的事情。


關於小朋友處理情緒的問題,其實我們有以下三個方面來干預。

小朋友有一點點叛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需要第一步告訴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我們需要站在他的立場上試著理解它,然後告訴孩子這個是什麼情緒,這一步叫做定義情緒。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每一種情緒有什麼名稱,比如說你現在是在生氣,你現在是在傷心,這個時候叫做思念,告訴到孩子每一種情緒會有哪些感覺。你覺得臉有點紅紅的,那這個時候你就是生氣了,你會覺得心裏面有一點點悶悶的,這個時候你就是有點傷心了。

我們去觀察孩子,他在每一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有什麼反應,然後告訴它孩子,當你有這些身體反應的時候,就說明你有了哪一種情緒,這是第一步。定義情緒。

第二步,當我們去定義了情緒以後,我們就可以去告訴孩子什麼樣的情緒應該怎麼去處理。比如說當你生氣的時候,你可以大聲喊還可以跺腳,或者是可以扔球。那麼在不同的環境下面,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引導,那如果當你害怕的時候,你可以大聲喊不或者大叫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小朋友就知道了原來有這樣的情緒,我是應該這樣做的。

同時家長還可以在家裡和孩子來練習,當孩子有某一個情緒的時候,應該怎麼去處理。這個叫做每一種情緒有對應的處理方式。

第三步,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孩子哭鬧得很兇,可能會影響到周圍的人,這個時候我們就告訴到他,你看你這樣哭會影響到別人吃飯,會影響到別人購物,媽媽帶你去廁所哭,當你哭完了我們再回來。

請注意我們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是非常平靜的,理解孩子的,我們是理解他有情緒需要發泄的,我們只是在幫助他尋找合適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不適合他拿來發泄情緒,我們的整個立場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想事情的。

我們不是很嚴厲的告訴他,你不要哭了,不能有情緒,而是理解他,你有情緒需要發泄,媽媽帶你去一個合適發泄情緒的地方,去處理你的情緒好了。當我們這樣去做以後,小朋友的情緒就會有很大的緩解了。

最後,育兒的問題來問一米哥哥哦!


我做的感覺還好,第一步:感覺自己的感覺沒有因為他而被牽動。第二步:安慰他,給他情緒上的安撫與幫助。第三步:再就事論事,發生了啥事,你感覺不好,應該怎麼辦。最後來個擁抱。他就開心玩去了。


1.鎮定。首先成人需要鎮定。

2.共情。不管從成人角度來看是正確還是欠妥都需要被共情。

3.給孩子多大的壓力就需要給予與壓力想匹配的外部調節力。


你好,先談情緒,允許孩子充分的表達情緒;再談事情,分析這件事的意義;然後再跟孩子一起討論,從這件事從這次情緒中,學到了什麼。


不打出明傷 比如淤青 傷口 血什麼的 這是我媽的原則


現在很多家長看似在討論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在說自己面對的問題,孩子的問題說到底只有孩子自己能解決,而家長需要做的是別用自己的問題給孩子添堵啦。


打個巴掌給個蜜棗原則(比喻,不能虐待孩子啊啊啊)

總而言之,不能放任不管的寵溺,也不能太嚴厲給過多心理負擔。

酌情處理吧。。。


不能太嬌慣。現在孩子大多獨生,有什麼要求父母都會盡量滿足,有時候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不是他想怎樣就能怎麼樣的,一定要告訴孩子也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對孩子不能一味順從,該說的時候就得說。別怕孩子哭,要在他哭完之後給講道理,同時好好安撫。現在太多家長怕孩子哭,總覺得會給孩子心理陰影!其實孩子沒有這麼脆弱


推薦閱讀:

心理學史上有哪些殘酷的鮮為人知的實驗?
回答「書讀的太少,想的太多」是否不當?
見到自己女朋友和別的男生親密,為什麼亞洲人普遍選擇先揍那個男生,歐美人普遍選擇先對自己女朋友發火?
男友總是不努力不上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