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如何看待死亡?

道教注重養生 可長生不死哪有那麼容易 修道者終歸要拋棄肉身吧


謝梅子邀,有人給我泡了青梅酒哈,正在犯饞,^_^。這個問題我好像在長生那篇答過吧。那就再絮叨一遍。

生死者,一氣之聚散。生則善生,德盡則死,有德則生,無德則死。倒也不用好惡太過。所以修道第一步,就是先學會情緒別總來干擾道理。俺們不是多情即佛心的,情陰太過,不是我們的菜。我們善用七情而治,皆以不過為要,日久則淡。既不會貪生怕死,也不會惡生好死。道士養生好生,那是生物本能,沒有那個生物天生好死的。

至於肉體的問題,我早先也已經答過了,唯氣而已,古人修真,積氣成神,肉身輕舉難,拔宅飛升更難,僅此而已。過了關的就遷移,淘汰的就死。自然規律而已,不用太多啥說法。考四級簡單,考六級難,考專八更難,發的證書不一樣,能力不一樣,找工作起點也不一樣,四級考不過的就不發畢業證,是吧,我記不住,還是不髮結業證書?大概就這樣啦。^_^

不過以上就是我個人看法,完全不代表明清以來的道教主流,俺是非主流里的少數派。是被內丹出現後拋棄的看法和路徑。「祖師們的祖師們」其實很傷心的看著,糞土小兆小孫孫們打著自己的旗號反對自古之教法唄。大家看看不同異議者就好了。不用在意啦 ╮( ̄▽ ̄)╭


仙道貴生,死亡不必在意,活好今生,無憾就好。死亡不過一個心態問題。先把今生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再說死亡,有時候死亡很遙遠,想著想著便會分心,然後迷茫,然後又驚恐,如此多的負面情緒產生,真的好嗎?有時候死亡很近,近的讓人害怕,但該做的已經做了,沒有什麼遺憾了,快樂的活過剩餘的時光,就好了。以上只是末學的個人見解,如有錯處,還望各位指點一二。末學謝過。

我發現了什麼→_→匿名不能回復別人的o(╯□╰)o伐開心伐開心…… 那就不匿名好了!反正沒什麼的,如果末學說的有錯,那就指出來吧。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謝邀。

個人觀點:

不修大道不煉丹,閑來無事寫詩篇;由心自在風雨沐,懶散身影不修仙。春秋有度竹蘭賞,任由評說任閑言;冬夏變幻日月在,朗照乾坤陰晴連。湖光山色醉酒去,隱匿身影紅塵間;誰識遊子真面目?大道無形河與山


莊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於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份、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

  惠子仍憤憤不平,質問道:「生死之理又如何?」莊子說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無生;不僅無生也,而本無形;不僅無形也,而本無氣。陰陽交雜在冥茫之間,變而有氣,氣又變而有形,形又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故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也。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說:「理雖如此,情何以堪?」莊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託付給)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於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為生命的東西,不過是塵垢。死生猶如晝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氣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樂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麼不堪忍受的呢?況且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貧道比量三教聖人之生死觀,聖儒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仙道多長生久視樂生忘死,禪宗亦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各得其所也。然而死生如晝夜,有晝必有夜,有生必有死,若是學佛修仙妄求永生不死,不過是捉弄精氣皮囊,「多活數百年,終歸墮劫塵」而已。

生死大事,不可不慎。且問諸君,拋卻名相形骸,造化眾生者何物?長生不死者何物?無生無死者何物?不生不滅者何物?豈不聞先天元始道炁,厚生賦物流形,生老病死氣化,聚散壽夭之間,皆是順天應命乎!既如此齊觀萬物,為何不修真合道,長生而久視,樂生而忘死,人法地天更法道,道法自然快活仙。


道家和佛家的修鍊基點不一樣。佛家修善,道家修真。釋迦摩尼傳下來的東西,因為面對的是世間眾生,有的人根基好,有的人根基差,甚至還有魔亂佛法,所以只教人修性,不修命,讓人放棄一切世間執著,連本體都不要,修成之後,元神帶著功上去,圓滿自己證悟的果位。

而道家沒有普度眾生的願望,向來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有時候只有幾個徒弟,也只有其中一個能夠得真傳,其餘都是擺樣子的。因為是選徒弟,所以註定這樣的徒弟德是高的,根基是很好的,所以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這樣就既修性,又修命,可以秘傳神通術類的東西,最終圓滿得道的時候,整個本體都能夠轉化帶走。所以歷代道家講什麼兵解屍解之類的,其實就是障眼法,讓世間人以為他死了,不至於驚世駭俗,破壞天道在世間法的規則,也就不會破世間迷障。

所以道家肉身死亡的,只能說是未修成,當然啦,也會積累大功德,但是畢竟不是修鍊人想追求的,所以也是一世白修。


說個故事,談談西方學者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吧。

在講故事之前先來點鋪墊。

Only in silence the word,

only in dark the light,

only in dying the life,

bright the hawk"s flight on the empty sky.

惟寂靜,出言語;

惟黑暗,成光明;

惟死亡,得再生;

鷹揚虛空,燦兮明兮。

——The Creation of Ea 《伊亞創世歌》

這首簡樸的小詩出自美國作家、漢學家娥蘇拉·勒瑰恩 (Ursula K. Le Guin)的代表作《地海傳奇》。娥蘇拉·勒瑰恩是一位高產作家,也有自己的《道德經》譯本(下圖,中文是答主自己抄寫的)。

回到《地海》系列。小說的第三部《地海彼岸》The Farthest Shore 的主題正是生與死這一對辯證矛盾。為了使回答更生動,答主將貼上一組電影截圖,圖來自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監督宮崎吾朗於2006年出品的動畫電影《地海戰記》。很遺憾的是,這部影片也是吉卜力工作室自成立以來評價最差的一部電影。監督宮崎吾朗眼高手低,急於求成,強行將《地海》的第三、四兩部情節生硬地糅合為了一個晦澀難懂的劇本,又沒有完全領會原作者埋藏在小說的文字背後的道家思想。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觀看這部電影,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悉數登場,對了解故事的情節也是極有幫助的,而且原聲音樂極其好聽,由女主的聲優手嶌葵演唱。

故事時間正式開始。

話說英雄的年代早已遠去,故事裡的世界——群島區 the Archipelago 天下大亂。法師忘卻了事物的真名(這個概念同樣是作者對於道家思想虛實這一組矛盾的認識)而失去了力量,巨龍肆虐,萬物的生命力日漸萎靡。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英拉德 Enlade 王國的國王派遣自己的兒子亞刃 Arren 去尋找大法師雀鷹 Sparrowhawk 尋求幫助。

雀鷹告訴亞刃,當前的災禍並不是簡單的自然災害。狂風暴雨亦或是瘟疫會帶來死亡,但他們都屬於大自然的最高秩序 Equilibrium 的一部分。自然災害終歸是自然的,不會違背平衡,也不會顛覆秩序。當前的災禍裡帶有濃濃的邪惡氣息,這種邪惡正來自於人,來自於人對於生命無節制的慾望。我們必須去尋找這禍亂的源頭。

於是他們上路了。

第一站是表面上一片繁華,實則已經病入膏肓的港口霍特鎮 Hort Town. 在這裡雀鷹和亞刃遇到了一位女商人。作為大法師,雀鷹一眼就識得商人曾經也是一位女巫,而如今卻放棄了法術,擺攤賣假貨。她告訴雀鷹她自己念不出真名,做不出真正的魔法。魔法與知識的年代已經遠去了。比起刻苦鑽研魔法和尋找失去的秩序,現在的人們更喜歡吸食毒品。雀鷹在她的耳邊低語了幾句太古語,女商人雖然大吃一驚,卻任然沒能改變她悲觀的看法。順著女人的指引,兩人在鎮上陰暗的角落,看到了大量因吸食毒品而變得魂不守舍的行屍走肉。其中有一位,名叫賀爾 Hare ,曾經也是一位叱吒江湖的傑出法師,如今幾乎就是一具屍骸。賀爾告訴他們,吸食毒品可以讓自己進入夢的國度。夢和死亡是如此的相近,以至於在夢裡可以對於生境與死境的邊界有那麼一瞥的機會。常人走到生命的盡頭之時,只能向前跨越通往死境的界限。而當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一定可以逆轉這一過程,得到永恆的生命。而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一位大人實現了這個目標。尋找這位大人,和他一起得永生,就是賀爾之流所追求的。而獲取永恆的生命,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力量。以命換命,聽起來非常合理。

最終,雀鷹和亞刃找到了這位萬惡之源。他叫喀布 Cob (電影里叫蜘蛛),曾經是雀鷹的手下敗將。喀布開啟自有時間以來一直緊閉的生死兩界之門,阻斷生死的循環與平衡。這個門在生界不斷地吸取力量。

生界與死界的邊緣之地有一片旱域 Dryland 。已死之人來到這裡卻又不得死亡,因為他們無法進入死境。當然,他們也絕非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介於生與死之間,靈魂於此痛苦地遊盪。喀布雖然意識猶存,實際上已經是一具屍體。能稱之為」他「的,只剩下他對於無限生命的渴望。

(圖中的少女為電影的女主角瑟魯 Thrru 真名為 恬哈弩 Tehanu)

最終,邪惡的力量終於為正義的力量所懲戒。

而作為彌補喀布所犯下錯誤的所要付出的代價,大法師雀鷹用盡了自己全部的法力,填補了那個汲取生命力量的裂口。

故事講完了,

現在來談談生死觀。

辯證法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子本人也是辯證法的偉大先驅。

用辯證法的觀點來看,生與死是一體的。

《地海戰記》里有一句晦澀的台詞,」拒絕死亡就是拒絕生命「。

喀布想要得到永生(不死),他付出的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死)。他不再會變老,也不再能經歷生命的喜悅,他已經選擇了死亡。

雀鷹說:」我們要是渴求掌控生存,就免不了盼望無盡的財富、盼望無懈可擊的安穩、盼望長生不老等等。這樣一來,生存就變成貪慾了。要是再讓知識與這種貪慾結盟,邪惡即告產生,天下的均衡也隨之動搖。到那種地步,破壞程度就可觀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無所偏愛,讓萬物依循自然的法則運行,任其自行榮枯興衰而不加干預。尊崇自然、崇尚和諧是老子哲學的精華,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這一價值必須以不強求、不妄為、不伸張個人私慾的」無為「態度去成就。老子說:」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與有,有生於無。「 」無「」有「乃是道產生天地萬物時由無形質落向有形質的活動過程。因此, 」無「和」有「並非對峙的兩個觀念,而是相連續的同一個歷程。 同樣,生與死也是相反相成、互相轉化的關係,構成了道之統一的完整的運動。如此循環不盡,生生不息,天地萬物皆從之而出,是一切奧妙的總由來。

於此再貼上另一段《伊亞創世歌》,來自小說的第四部《地海孤雛》(Tehanu

The making from the unmaking,

The ending from the beginning,

Who shall know surely?

What we know is the doorway

between them that we enter departing.

自無而有,

自始而終,

孰能知悉?

凡人得門而入,

但分其道也。

引用:

蔡淑芬. 超越魔法的迷思: 論《地海巫師》 系列中的巫術、道家哲學與生態意識[J]. 東華人文學報, 2004, (6): 223-254.

李思靜. 西方奇幻與東方道家的相遇 ——審視《地海傳說》中的道家思想[D]. 台東: 國立台東大學, 2008.

Liu Yuhang.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end of the ear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oism [D]. Liaoning: Liaoning University, 2013.


《凈明宗教錄》法師白真人傳載:僧人孤雲勸白玉蟾祖師入釋,以求光大佛門,祖師對曰: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則行中國之道理。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靜定之功,為積陰之魄,以死為樂。《涅磐經》所謂「生滅滅矣,寂滅為樂」是也。吾中國之道,是煉純陽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獨存,以生為樂也。故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侔也。」孤雲奇其言,亦從事於道焉。於是釋氏而求詩文者,踵門如市。


道家代表作,《莊子》即《南華真經》中有一篇,其中的一句話,表達了道家莊子看待生與死之間的關係,即"平生死,齊萬物"。這句話就是說,生死平等,天下萬物也是一樣,沒有誰高等,誰下等之說。這句話也表明了莊子的思想。


長生不死指的不是肉身。天地尚且有毀滅的時候,何況是人身呢?人的身體非常臟,每時每刻都在排泄代謝廢物,一天要清洗數次,幾天不洗澡就會發臭,死後不久就會腐爛。這樣一具身體並不值得貪著。

莊子: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


道家成仙非長生一途,道之所至,生者可得飛升,死者可得屍解,死於兵刃者者可得兵解,生死之事無非過關而已。此關得過,天高地闊任爾去游,此關不過,無非忘卻前生,繼續修行而已。

翻譯成人話就是:哥們,俺們老道修仙就像你們考大學,學到一定程度了,有的高二就被保送了(飛升),有的熬到高考考上好大學了(屍解),有的以為沒考好但是成績出來還不錯的(兵解)。生死就像高考,總是會來的,無非到時候考試而已,考好了好大學隨你挑,沒考好也沒關係,兄弟,換個沒人認識你的複習學校上一年,明年再來吧您那。


死即回歸自然,不必傷感。


道教不是道家…………這是大前提…………所以道教好生惡死…………對死亡這個詞敬而遠之…………


作為一名茅山弟子,我說說師門的真事。

有師姐因病過世前對師父師母說:「師父師母,我們道山再見。」

道家似乎很少描述死後的世界,只講人有三魂,死後一魂歸天,一魂歸於諸靈府,一魂留寄頭骨。不講輪迴與來生。


生者寄之,死者歸之。


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


活著是做夢變成了人呢,還是死去是做夢變成了蝴蝶呢?


This excerpt serves only as a personal memory refreshment for possible future use, however, translations may be updated upon request.

「... Influential world-views have been formed around the core issue of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death. A significant example is Taoism, a major philosophical-religious system that develope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nd continues to contribute to world thought and culture. Our eyes see a diversity of forms and activities as well as relentless process of change. It is up to our minds to comprehend what cannot be so easily perceived: the basic unity of nature. Tao is translated as The Way. It is the force that both moves and unites all that exists. We may be in the habit of separating mind from matter, for example, but both are in the flow of the Tao.

What we call life and what we call death are also facets of the Tao. The same reality underlies both. This sense of an affinity or communion between life and death is part of the Taoist answer to death. There is also a more activist dimension, though. Life can be prolonged by drawing upon the power of the Tao. In practical terms, this philosophy led to exercise, diet, and use of natural substances (such as herbs) that were thought to strengthen health and preserve life. Present-day fitness regimes were prefigured in Tao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Chemistry, biology, pharmacology, metallurgy, and other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also were given impetus by Taoist philosophy (Gruman, 2003). Nature has secrets that might be divined by patient study and moments of inspired observation. We can live longer and better and therefore keep the simmering pot of death anxiety from boiling over. Chinese alchemy devoted much of its attention to life prolongation, and this also became one of the prime goals of alchemy when it developed in Western culture. Transforming base metals into precious metals was also an ardent pursuit, but a life free from death anxiety was the true gold standard.

Thinking of life, we are also at least implicitly thinking of death. Thinking of death, we are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a life that somehow flourishes, continues, and renews despite a universe that seems to have other plans. Perhaps each of us can find our own comfort zone in which life can be enjoyed while death is given its due.」

Kastenbaum, R. (1995).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樓上為什麼那麼多引經讀典的?

道家對死亡的看法

活著好好活,死就安安靜靜死


推薦閱讀:

《狼圖騰》中狼圖騰那麼厲害,為什麼蒙古現在還是被漢族所統治?
哪些書不讀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懂中國文化?
有哪些介紹中國文化的英文書籍?
古往今來,印度和中國有音樂交流嗎?
曾經流行一時的非主流和殺馬特是如何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

TAG:中國文化 | | 道家 | 道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