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比男生更喜歡粉紅色的原因是什麼?

是遺傳因素、社會因素還是其他可能原因?


《看歷史》 文│栗月靜

提到粉色,人們不由自主地想到童話中的公主和芭比娃娃,如今地球人都知道,粉色絲帶是女人的象徵。不過很多人卻並不知道,粉色並不總是如此女人氣十足,它曾經是中性的,甚至還有雄赳赳的男子氣的一面。

X

法國大革命之前,世界各地都有著關於著裝的規定,服裝的面料和顏色必須與所屬的階級地位相配。在歐洲,紫紅色標誌著貴族的特權,在中國,明亮的黃色專屬於皇帝。在漫長的中世紀,只有亮麗的顏色才被認為是漂亮的,這是因為亮麗純正的色彩其染料價格昂貴,有的需要從外國進口,生產和印染工藝繁複,所以只有權貴階層才穿得起。

如今再沒有一種顏色代表著階級特權了,不過有一種顏色卻具有了性別意味,那就是粉色!

貴族男人的顏色

從喬托畫於1365年的《奧尼桑蒂聖母子》到17世紀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穆里羅的《聖家族》,童年的耶穌都穿粉色的衣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耶穌的形象也展示了歷史上兒童的形象,告訴我們當時很多貴族的男孩都穿粉色的外衣。當時是沒有兒童服裝這一說的,兒童服裝就是成人服裝的縮小版,所以這也說明,在古代年齡較大的男性也穿粉紅色的衣服。粉紅色服裝不但和性別無關而且和年齡也無關。

因為法國皇帝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蓬帕杜夫人喜歡這種顏色,粉色還一度成為流行時尚。年輕時候的蓬帕杜夫人就喜歡粉色,「她或者穿著淺藍色的衣服、坐著粉紅色的馬車,或者穿著粉紅色的衣服、坐著淺藍色的馬車」,停在國王的必經之路上,終於引起了國王的注意。

作為路易十五時期二十餘年的法國實際皇后,再加上對美麗事物的天然敏感和擅長色彩搭配,蓬帕杜夫人成了當時時尚的引領者和洛可可風尚當之無愧的推動者,洛可可彩粉畫中的粉紅色和薄荷色是蓬帕杜夫人最喜歡的顏色。她把塞夫勒瓷器變成寫字桌上的流行飾品,其中一款經典粉色因此被稱作蓬巴杜玫瑰紅。

洛可可時代,粉紅色成為了禮拜儀式的色彩,這是粉紅色作為男性象徵色的一個特別表現。當時,富裕的貴族捐獻出他們棄置的衣服給教會,這些衣服可以修改為做禮拜的長袍和裝飾幃簾。但教會根本無法利用這些粉紅色的面料,因為只有白色、紅色、黑色、紫色才是屬於教會的色彩。對此教會找出了解決之道:粉紅色在1729年被宣布為禮拜儀式中所使用的色彩。自此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在基督降臨節期間的第三個星期日和齋期的第三個星期日才穿粉紅色。

在古代,服裝的顏色沒有性別之分只有階級之別,高階神職人員和貴族顯貴擁有繽紛的色彩,而農民、平民買不起那些色彩艷麗的衣服。他們的襯衫、馬甲、長襪這些衣服通常是植物染料染成的灰色、褐色,而且很容易褪色。色彩在古代被用來闡釋權力和身份,炫耀財富和地位。

中世紀的人們最愛艷麗的顏色,對色彩的狂熱引發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為這種狂熱激起了窮人的嫉妒和不滿。中世紀的鄉村和城鎮都是一片灰濛濛、陰沉沉的,比某個19世紀製造業城鎮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一來一位身穿猩紅色或紫色斗篷,騎著馬穿過大街小巷的貴族就很招人羨慕嫉妒恨了。

1453年,土耳其人攻佔了君士坦丁堡這個古代印染藝術的中心,一些手工業者逃亡它方。印染的秘方隨著這些工匠傳到了各處。很快世界各地都能印染人們需求的顏色了。印染從一種神秘的科學發展成為一種手工業,方法也更加簡單化,有光澤的色彩和深顏色在價格上的區別開始縮小。

到了19世紀,德國化學家首先發現了苯胺染料,這種合成染料因為價格便宜,不易褪色,很快風靡世界,這也導致曾經稀罕的色彩的普及和貧民化。1877年,比利時法語作家德科斯特在他的《淘氣包梯爾》一書描寫了一次穿越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旅行,所到之處,主人公無不為色彩的民主化感到吃驚,他看到大街小巷裡的人們都穿著色彩繽紛的衣服。在阿姆斯特丹,「人群中有許多紫色和粉紅色的亮點,這是荷蘭的家僕們最喜歡的顏色。」在店鋪里,看到各種款式,色彩多得令人眼花繚亂的絲巾和織物。主人公終於明白了像紫色這樣曾經尊貴的色彩不再是財富和華貴的象徵,因而當然無法再賦予穿著者顯赫的地位和身份。

不過,粉色作為貴族男性的顏色一直沒有消失。

在曾經引領世界潮流的日不落帝國,粉色也曾是男性象徵。直到今天,很多製圖還是把原來英聯邦的53個成員國用粉色標示出來。在19世紀,英國的兩所貴族男校,伊頓公學和威斯敏斯特公學的賽艇隊為了爭奪誰有資格用粉色作為學校的代表顏色。舉行了比賽,結果威斯敏斯特獲勝。

19世紀最受歡迎的騎馬服裝,猩紅的獵狐夾克就被稱為「Pinks 」。而其始作俑者,倫敦高級服裝定製店Thomas Pink 也樂於與粉色傳說交纏在一起。商業一開始自然是紳士的職業和興趣,1893年,《金融時報》採用了Salmon-Pink(鮭魚粉)色的新聞紙,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後來「Salmon Press 」成了一般報紙商業版的簡寫。

粉色的男性時尚還穿洋跨海,1945年在馬薩諸塞紮下了根,其代表便是南塔克特紅褲子(Nantucket Reds),這種褲子本來是給紐約遊艇俱樂部準備的,但因其標誌性的紅色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粉,而深受常青藤學院男生的偏愛。從最初只是短褲到現在蔓延到長褲,這褲子標誌著最經典的常青藤風格的精髓。如今,你可以在帽子、襯衫甚至襪子上看到南塔克特紅。

成為女人的色彩

如今,在美國和歐洲,一看新生兒的襁褓,就能馬上知道是男是女——男孩用藍色毯子,女孩用粉色毯子,衣服也是按此規矩。最近,馬里蘭大學副教授喬·B·鮑蕾蒂在《粉色和藍色:美國區分男孩和女孩》一書中告訴我們:其實到了20世紀初期,女嬰穿粉色、男嬰穿藍色的「清規戒律」才真正成型。

鮑蕾蒂花了30年,研究兒童服裝的含義。她說,幾百年來,6歲之前的孩子們都穿俏麗的白色連衣裙或者淺色的衣服,好經得起多次的高溫燙洗而不褪色。父母們也常常根據孩子的外貌來挑選衣服的顏色,比如,棕色眼睛的嬰兒穿粉色,藍色眼眸的則穿藍色。

用粉色和藍色對性別的劃分也確實存在,但是各地的規矩不同。法國人認為粉色適合嬌嫩的女孩,藍色適合男孩。但是在比利時和英國各地或者正相反,或者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則。在德國的天主教地區。女孩要穿藍色,據說這是為了表達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敬。而小男孩則穿粉色,當地人認為,粉色是更加有男子氣的紅色的影子。

在美國各地的規矩也不一樣,在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小說《小婦人》里,大姐梅格生了雙胞胎之後,妹妹艾米遵循法國傳統,給男孩綁上了藍色絲帶,給女孩綁了粉色絲帶。但是1918年的《家庭婦女期刊》理直氣壯地說,一般來說,粉色適合男孩,藍色適合女孩。因為,粉色是更強烈更堅決的顏色,適合男孩,而藍色更柔和更精細,適合女孩。

20世紀初,柏林的大商店的時裝目錄上,男孩和女孩的嬰兒服只有白色。當時的商店只出售白色、褐色的嬰兒鞋,嬰兒穿粉色或藍色的時尚,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流行起來,因為這時人們才有能力製造耐洗無毒的染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繁榮時代,母親們從親手給孩子做衣服轉向了購買成衣。兒童服裝製造商們急於建立顏色規則,因為畢竟有了約定俗成的約定之後,新生的女兒就再也不能穿哥哥的舊衣服了。

各大百貨公司就顏色規矩展開了激烈競爭。費城的著名百貨公司約翰·華納梅克,芝加哥的馬歇爾·費爾德百貨公司,新奧爾良的白樓百貨公司,推崇女嬰穿粉色,但是其他的百貨公司,如曼哈頓的梅西百貨和洛杉磯的布拉克百貨公司則標榜粉色是男孩的顏色。粉色還要經過很多年才能成為女性的顏色。

在倫敦兒童博物館裡存放著粉紅色女嬰服的早期樣板:一雙粉紅色的嬰兒鞋以及粉紅色的嬰兒襪,放在一個粉紅色的盒子里,這是1923年一位公主在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前得到的禮物。這位公主後來生了一個兒子,於是將這些不需要的粉紅色鞋襪贈給了博物館。這留給了我們屬於20世紀20年代關於嬰兒色彩的見證。

隨著彩色嬰兒服成為時尚,男性的粉紅色轉變為女性的粉紅色。

1928年, 巴黎服裝設計師艾爾莎·夏帕瑞麗創造了「驚人的粉色」,這位香奈兒的競爭對手,最咄咄逼人特點的是她的用色,她的服裝猶如野獸派畫家般強烈、鮮艷,罌粟紅、紫羅蘭、猩紅都曾被她用於服裝之上,不過使她聲名大振的是粉紅色,被譽為「驚人的粉」,緊接著問世的香水也以「驚人」命名。

「驚人的粉色」就是我們常說的桃紅色,也叫艷粉色、熒光粉色或電光粉。美國樂隊「許願戒指」(The Promise Ring)有一首歌曲叫做「Electric Pink」(電光粉),躁動的鼓點烘托出熱烈的情緒,可以說「Electric Pink」這種刺眼的色彩恰如其分地表現了這種感覺。

經過戰時的蕭條之後,二戰後的經濟繁榮里充斥著艷麗的顏色,其中就有粉色,最為人所知的是1955年,道奇汽車推出的粉色和白色相間的新車型La Femme,這是其專門為女性設計的一款車型。隨後1957年奧黛麗·赫本出演的電影《甜姐》(Think Pink)上映。引起了一股女性的粉色浪潮。

在天主教傳統深厚的地方,比如荷蘭、比利時的天主教區,瑞士及義大利的部分地區,還保留著女孩穿藍色,男孩穿粉色的習慣。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粉紅色已經成了全世界代表女性的色彩。

到了80年代,人們再次失去了對嬰兒色彩的熱衷。不過到了90年代,粉色絲帶再次把粉色和女人綁在了一起。1992年10月,雅詩蘭黛集團資深副總裁伊芙琳·蘭黛和美國《自我》雜誌主編彭尼女士共同倡導發起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運動。 當年美國各地成千上萬名婦女自豪地在胸前佩戴上了粉紅絲帶。

美國知名記者、女權主義者芭芭拉·厄萊雷奇(Barbara Ehrenreich )寫道:讓我們期待婦女運動的2.0版。沒有驕傲的女性符號♀,我們有一條下垂的絲帶,沒有擁抱光譜上的所有顏色,我們堅持要公主粉。

對現代人來說,粉紅象徵溫柔、甜美、浪漫、沒有壓力,粉紅色是糖果色,人們在看到粉紅色時感覺到的是甜蜜和柔和。但是在芭芭拉·厄萊雷奇看來,再也沒有一種顏色能夠像粉色這樣能激怒女人,讓她們有撕碎一切的衝動了。在某種程度上粉色代表著女性的處境,即使是在最富裕、最發達的美國,婦女的收入也只是男人收入的77%。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正是因為女權主義對粉色的抗議和貶低讓其成了名副其實的女性色彩。


一言以蔽之就是社會潛在的默認粉紅色應該更適合女生。

就好像很多人一提起程序員就默認是男生一樣。

但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維定式,才會不斷地加大某一觀念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現在先別看我下面寫的東西,思考一下:

假設你去商店給一位朋友的小孩買衣服,你會買什麼顏色?一件粉色的一件藍色的,你會認為那件適合女孩?

看,我們的大家都接受了「粉=女孩」的觀點,然後很多人會搬出一堆理由,來證明為什麼「粉色更適合女孩」。但這就是個典型的先有結論再思考原因的例子

要知道在 1914 年美國的報紙,是建議「母親給男孩買粉紅色,給女孩買藍色」的。之所以轉變,是因為:

粉色其實曾是和男子氣概聯繫在一起的,它被認為是沖淡的紅色,是同力量關聯的顏色。進入20世紀現代社會後,人們開始講究政治正確性、男女平等觀念,這種性別同色彩的膚淺關聯被扭轉過來了。而今天,伴隨著廣告對消費偏好的影響,這些用色習慣已經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準則。

但很明顯,這被矯枉過正了;到了今天,很多男生如果穿粉紅色的衣服會被人認為「娘」,而女生很多時候也認為藍色不適合自己。

所以說,不是女生喜歡粉紅色,而是我們大多數人把這個觀念加在了女性身上。

希望諸位能漸漸的拋開這種既定觀念,我相信人類的未來一定是能包容各種不同的多樣性的,畢竟「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嘛:)

//其實參差多態的原文更適合這個答案 」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

參考資料:

Pink Wasn』t Always Considered a Feminine Color and Blue Wasn』t Always Masculine

為何女孩喜歡粉紅色,男孩喜歡藍色?為何女孩喜歡粉紅色,男孩喜歡藍色?


這曾經是女權運動的勝利。

把@MasterPa 中的鏈接中把要點用黑體加粗,表達我的觀點。

活在資本主義世界裡,我們對不同物事的認識和理解,很大程度都是來自主流傳媒和商家的灌輸。例如是顏色,是否男孩子天生都喜歡藍色?女孩子又天生都喜歡粉紅色? 1914年,美國報紙《The Sunday Sentinel》還曾建議媽媽們「給男孩用粉紅色,給女孩用藍色,以遵從習俗」直到二戰以後,美國和其他地區才開始轉而給女孩用粉色,給男孩用藍色,證明人們對性別和顏色的觀念,都是近50多年才出現的事情。到底是什麼隱形的東西驅使這觀念形成?

計劃想法來自於他五歲的女兒,她愛粉色愛到恨不得只穿粉色衣服、玩的東西也全是粉色的。Jeongmee發現,在美國、韓國和其他地區,絕大多數女孩都喜歡粉色的服飾和玩具。這種現象無關文化背景,並在不同的族群中廣為蔓延。這恐怕是那些一心瞄準小女孩和她們父母的錢包,無處不在的商業廣告造成的影響?風靡全球的芭比和Hello Kitty等商品已經形成了時尚潮流。女孩子有意無意地被培養為穿著粉色以突顯女性化特徵的生物。

「當我開始創作粉紅色相片時,我又意識到很多男孩都有很多藍色的東西。消費者受到指引去給男孩們買藍色的東西,給女孩買粉色的東西。就拿我11歲的兒子來說吧,雖然他似乎並沒有明顯地喜歡藍色多過其他顏色,但買衣服時他也只能從一大堆藍色調的衣服裡挑來挑去。賣給孩子們的衣服和玩具已經按照男藍女粉的標準分好了,他們的服飾玩具都跟著這種風氣走。」

「男孩物品和女孩物品的不同,也影響並區分了兩者的思考和行為方式。許多女孩玩具和書籍都是粉色、紫色、紅色的,和化妝、穿衣、烹飪、家務聯繫在一起。而大部分男孩玩具和書籍則是其他的形狀,是藍色的,同機器人、工業、科學、恐龍之類聯繫在一起。這種現象正如芭比娃娃熱潮一樣影響深刻。製造商生產出具有小女孩性格特點的擬人化小馬,它們有發卡、梳子、首飾,女孩可以裝扮小馬、給它們化妝。這一類迥異的兩性準則深刻地影響到孩子們的性別認同感以及社交學習。」

粉色其實曾是和男子氣概聯繫在一起的,它被認為是沖淡的紅色,是同力量關聯的顏色。進入20世紀現代社會後,人們開始講究政治正確性、男女平等觀念,這種性別同色彩的膚淺關聯被扭轉過來了。而今天,伴隨著廣告對消費偏好的影響,這些用色習慣已經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準則。

當女孩長大後,她們喜歡粉色的口味會改變。雖然直到上二年級前,她們還會對粉色非常著迷,但到了三四年級,就不再迷戀粉色了,通常會轉而喜歡紫色,再往後還會喜歡別的顏色。但不管怎樣,那最初的女性色標已被固定在她們身上了。

高跟鞋從男人流行轉向女人;部分女性自強自立,以女漢子自稱的這部分人;以及最開始引導女孩喜歡「男性喜歡的粉色」,這些曾經都是女權運動的部分成功,只不過沒有運動不徹底,又重新被人把這些解放運動認為了是給女性貼標籤行為。

把什麼都歸於男權社會的影響,歸於人們否定女性的思想,是自我歧視,是被迫害妄想症。

知乎上某些偽女權言論,想想說是狗屁不通也不是沒有道理。

有機會去爭取當下的權利均等,呼籲立法,做好網路宣傳比什麼都好,只會一味的批判現象,還自己立一些靶子去批判,能不引起中立派方案,還真就奇怪了。

為什麼有些人們會覺得「女權者都是傻逼」,反思反思某些「標榜女權」的人都做了什麼。人們才不會管你們說「他們不是,他們就不是」,你們得宣傳你的思想,不是批判現象就能做到宣傳。人們這麼罵難道是不正是宣傳不夠,宣傳不徹底,加上批判行為太多沒有實際行動?呼籲立法執法也比打嘴炮批判強吧?就這麼低估自己的能力,非要淪落到打嘴炮行為?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正是因為女權主義對粉色的抗議和貶低讓其成了名副其實的女性色彩。

@貓貓de薛定諤 引用的粉色:從階級特權到性別政治--《看歷史》里的這一句說的正是這個現象,女權里批判貶低不實幹爭取權利的人,才應該為女性總被貼標籤負責。

不是男人不是社會不是別人強加給你們女性的,是你們現代女權強加給曾經女權運動的女性的標籤。

社會潮流只會影響潮流時尚,物化標籤化實質的工作實際上是誰在做,誰清楚,只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把自己包裝成弱勢群體,訴求本應不努力就像得到的權利罷了。打嘴炮也叫努力的話,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努力,就沒有不努力的懶人了。

隨意了,我說這些不過是坐實某些知乎「女權」口中我是「反女權者」的帽子。


因為當我們是原始人的時候,女生是負責找野果的,對粉紅色比較敏感。


大概是因為粉色給人溫暖吧。

雖然不像紅色那麼熱烈,但是滿滿的都是少女心。


周杰倫表示不服


我有一件helloKitty的T恤,然後穿出去總是被當Gay,這是一個概念


穿粉色內褲會有桃花運喲……


明明男生是更喜歡粉紅色,不然也不會嫌人家是黑木耳。女生對黑還是粉沒啥所謂。。。。


本人男,特喜歡淺粉色的東西,只是喜歡,日常穿衣和物品仍然是以黑白灰三色為主。神他媽的知道為什麼會有男女顏色區別的潛規則……


那是因為讓著女性,其實有的也喜歡,不過你喜歡這就讓給你們吧


很簡單的問題啊,因為粉紅色襯膚色,穿上顯白。只要是好看的東西,管它是血是狗,都會被女人穿在身上。


男孩覺得粉色娘,所以不承認自己喜歡......


我就很喜歡粉紅色啊!我是男生。


就是覺得好看啊,還能有什麼原因


最近買了好多粉紅色的東西,突然覺得自己的少女心都被滿足了,就算沒有男朋友也很滿足。額,應該是渴望被愛了吧


生物學:人的血液是紅色的

人要靠血液的驅動來保持正常的

生理活動

兩性關係:女人是一種更為現實的動物,她們更在意生命本身而不是探索自然界(女權主義者別打我)。

心理學:人的某種喜好可能來源於ta的某種生理特性。

結論:女性更喜歡紅色,可能來源於對性別的認同,深層次來說是對生命的認同。

推論:粉紅色和紅色色系接近,所以粉紅色也受到偏愛

補充:同時也可能會受群體價值觀以及周圍文化的影響,另外大姨媽的顏色也是紅色,其中可能也包括習慣性對於一個人的喜好作用。

綜上:我就是瞎扯淡。


男生真的會在意哪個顏色更討自己喜歡?


誰說男生不喜歡粉色了,以前因為意外暴露過喜歡粉色,遭到慘無人道的歧視,這絕對是一種定式思維。

我就喜歡粉色,如何?

粉色怎麼了?粉色不潮?還是粉色娘了,酷酷的好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學校里的學婊行為?
人可不可以真的按「明天我可能會死」的態度來生活?
弟弟去北京學圍棋不去讀書了會有什麼影響?
精神受挫,一無所有的27歲男該如何重新開始?
isis宣戰梅西???是真的嗎?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女生 | 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