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被他人認可的心理需求嗎?如果有,那麼這種需求的根源是什麼?


一言簡答,有,來源於人自我認可的需求。

2013年,柏林大學的心理學學者們進行了一項探索人腦內伏隔核與臉書使用的聯繫的研究。(Meshi, D., Morawetz, C., and Heekeren, H.R. (2013). Nucleus accumbens
response to gains in reputation for the self relative to gains for others
predicts social media use. Front. Hum. Neurosci, 7, 439.)研究結果的其中一項證實,人們在使用臉書的過程中獲得的社會認同會對終腦基底核中的伏隔核產生作用,獲得暫時的、莫以名狀的快感。

一言以蔽之,在社交網路中曬生活、發自拍、互評論、搏點贊,我們會很爽。

隔壁學校的醫學院老師(Dr. Judson Brewer, UMass Medical School)曾發文評價這項研究說:

These results may explain why Facebook is so popular. It likely isn』t Facebook itself (no offense, Mark Zuckerberg), it is all of the self-promoting features that it offers: posting what you are thinking, posting pictures of yourself, giving your opinion on what others post via 「likes,」 etc. And throw in a little 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e.g., not knowing when the next time someone will like or comment on your post — indeed the same reinforcement schedule that casinos use), and Facebook has a winning formula (brilliant move Zuckerberg!). Or at least one that gets us hooked.

「這些結果也許能解釋為什麼臉書那麼流行。很可能不是因為臉書本身(小札彆氣),而是因為臉書平台所能提供的種種自我銷售:po的話,拍的美, 通過「贊「來表達的意見,再加上一點點間歇性的固化—你永遠忐忑於未知的下一次點贊和評論。簡直跟賭場如出一轍!臉書有著高明的秘方(不錯噢小札),最起碼這種秘方讓我們爽。」

然而,這項研究和隔壁老師沒能繼續回答的問題是,人們為什麼爽,這種爽是否健康。

為什麼?我們到底為什麼日復一日地向這個世界銷售自己來獲得別人的認可?這種莫以名狀的快感到底有何種魔力,甚至讓不計其數的人漸漸反被其鯨吞蠶食,在販賣自己的路上迷失了自己?

我想,淺層原因也許是用尋求認可來抵消自我懷疑。自我懷疑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中雖多寡不一,但一定舉足輕重。就算那些看起來口若懸河、雷厲風行、極度自信的人,內心的一隅之地里也一定能看到自我懷疑的影子。我們當然看得見自己的價值、優點和重要性,但有的時候卻控制不住那些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脆弱、不重要」的想法。這些暗物質也許來自於童年的創傷、久遠的挫折、現實的不快,來自於不盡人意的、低薪又無聊的工作,也來自於今早無故堵住卻無從修理的馬桶。無論是人生中無以彌補的創傷,還是生活中瑣碎的不悅,只要是帶來負面感受的經歷都能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的念頭。

為了掩蓋這樣的念頭,為了抹去這種負面的聯繫,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自然而然地迅速調度出種種技能,讓我們重整旗鼓。當我們貪婪地攫取他人認可的時候,也許是期盼這種認可能把自我懷疑平衡掉,通過別人的認證來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還是很美好的。

此時,尋求他人認可正是心理防禦機制派來的猴子之一,避免我們一頭扎進自我批判中無法自拔。而獲得他人認可後得到的快感,深深地刺激著我們的大腦,在此研究中則被fMRI掃描出來了。這種防禦機制嚴肅地堅守著陣地,保護著我們,以免我們走上自毀的不歸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防禦僅負責守住底線,快感也僅僅是暫時,就像餓到暈眩的時候胡塞了一塊糖,兩腿一蹬是暫時免了,但還是擋不住過了10分鐘想吃實實在在的肉啊!肉!這種暫時的快感跟創造、勞作、勇敢、慷慨、給予等帶來的深層次的、綿長持久的快感相比,實在是蒼白無物。愈是體會過持久快感的人,愈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瞬時快感愈顯消縱即逝,了無生趣(?)。獲得他人認可的確能暫時平衡掉自我懷疑,讓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不至於轟然崩塌。它帶來了放鬆、愉悅,讓我們暫時掛上一副玫瑰色的眼鏡,心安理得地享受充盈著粉紅泡泡的烏托邦。這種爽本身很嗨沒錯,但如果因此對瞬時快感產生強迫性追求,則會產生嚴重的情緒和行為管理問題。

討論了追求他人認可的淺層原因後,其深層原因不禁自顯:我們需要用他人認同來產生自我認同。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周圍的人對自己的影響,這項研究中沒有揭示的社交網路快感終極鏈條其實是:自我銷售他人認同自我認同。這樣的鏈條無可避免,但若被它纏身,更是危機重重。

究竟怎麼才能把自己餵飽,讓他人認同這顆糖只能作錦上添花的解饞零嘴,卻無法手握我們的生殺大權呢?

大三的時候上過一門Body Image and Psychology,曾學到Marsha
Linehan博士在治療邊緣人格障礙時提出的認同理論(認同他人),受益匪淺,深覺自我認同的模式完全可以與之對應。Linehan博士指出認同有六個階段,以下根據自己的理解,沿著自我認同展開:

1、Be Present存在

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自己的身體,感受自己的情緒。要認同自己首先別把「自己」趕跑了,與之四目交接,與之共處一室。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要讓意識天馬行空地亂飛,傾聽自己的聲音,感受悲傷、痛苦、恐懼帶來的感受,直面它們。這很難,但如果對這些感受視而不見,後果則更苦不堪言。感受你的感受能令情緒平緩,令自己由內而外地堅強。感受自己的存在是自我認同的第一步,只有認同了自己的存在,認同了自己的感受力,才算跨出了第一步。

2、Accurate Reflection 正確自省

自省是感受的下一步。是什麼觸動了這樣或那樣的情緒?從哪個時間點起我感受到了這樣的情緒?自省是觀察和描述內心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拒絕猜測和直接下結論。以下兩種自省是有區別的:

第一種

昨天跟小李約午飯,臨到時間他取消了。從那刻起我感到憤怒,胃也有點兒疼。

第二種

卧槽我是傻逼嗎,我這種盧瑟還指望別人勻出時間陪我吃飯?excuse me?腦子勾芡了?嗯?

回顧事實經歷有助於自我認同,更能對自己的經歷產生信任感。用無法觀察到的方式過分揣度、扭曲看待自己的經歷,則對自我認同毫無幫助。

3、Guessing 猜

有時候我們的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想的。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有:「誒,如果阿金被放鴿子了她一定會傷心的。那我呢,我感到傷心嗎?」根據已知的信息來猜測自己的情緒也能幫助自我認同。

4、Validating by History歷史認同

有的時候我們產生的情緒和感受會跟以往經歷過的非常相似。你非常害怕吼叫的男生,也許是因為一位故人習慣性的吼叫給你帶了傷害。當某種情緒出現了的時候,告訴自己:「沒關係,這樣的情緒是可以被理解的、可以被解釋的,以前不是發生過那樣的事嗎。」

5、Normalizing正常化

有的時候我們根本不認為自己的情緒和反應是正常的。事實上呢,任何情緒和反應都有其原因,都能被解釋,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接受自己的情緒,別對它們諱莫如深。

6、Radical Genuineness真實,徹底的真實

什麼是自我認同,就是做最真實的自己,也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我們經常說「don』t judge」,那麼對自己呢?不斷地judging oneself會逼出種種內傷,就算獲得再多的他人認同,一個深陷自我批判泥潭的人仍然會不快樂,仍然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一切感受都是帶有信息(是信息,不是自我批判的素材)的,它們讓你知道,你什麼時候把自己的價值丟給了自我批判去踐踏,又是什麼時候丟給了不相干的其他人。感受自己的感受,辨別這些感受攜帶的信息,這樣我們能體會到深層次的自尊和自我價值。

我還在路上,很多人也風塵僕僕地在路上。

我們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吃著滋味平凡的三餐,我們取悅著領導,安撫著愛人,我們急切地問男友「我胖了嗎」,我們大聲地叫囂「給她好看」,我們蹲在地上望著天,我們握緊拳頭鬆開袖口,我們每個人都過著「自己的人生」,卻常常忽略了「自己」。

最後再回題主:人當然需要他人的認可,這種心理的根源是,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認可。這條轉圜有一條顯而易見的捷徑:自我認同-自我認同。接受自己,認同自己,愛自己。

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這種需求,這種需求叫社會認同感,在馬斯洛的心裡需求中位於基本需求。建議你看一下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裡面有詳細的描寫他是如何研究和發現的。


自己並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正確 於是開始尋求認同感


首先這並不是人有不有的心理狀態,而是必須需要來自社會(包括客體)的需求。您問的這個問題,大抵上來說是社會心理學的範疇,拋磚引玉下

無論獲得贊同或者反對,本質是一種互動方式,認可獲得好感認同,反對獲得排斥抗拒。

由無數差異的個體組成的社會結構無時無刻的都在影響著所有人。G.W.奧爾波特的定論是:試圖了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怎樣受他人的現實,想像和隱含的存在所影響。

以上是論證:人是否需要他人認可(認可並不準確,可以使用影響一詞)的已有公式。

下面來闡述下需求背後根源是什麼?

1.從非常廣泛的概念上來說: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除去第一層的內動力的生本能需求,其他都必須需要社會性參與和正負回饋。(下圖)

2.從社會需求性上來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其自身的需求和動機的。如果這個行為可以得到大多數社會性的正面回饋(認可),將會增強其的自信自尊及成就感,形成一個循環性的行為期待模式。反之則是阻抗。

3.從客體上來說:他人認可使自身得到滿足,滿足的情緒會增強各方面的積極心理。這是動力學的範疇,略過。如果長期沒有認可,心理定會不健康甚至異常,並伴有悲觀主義。這方面的電影有好多,橋段大抵是天才毀滅世界重塑規則之類的,那麼其心理動機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當下的客觀世界沒有讓其獲得認可和真誠。

總結:認可是必要的,過度的是恭維,前提是真誠的!

贊還是關注,選一個


人當然有被別人認可的心理需求。

根源我認為是:

1.人需要通過他人的認可來確定自身的價值;

2.自信的人通過他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自信是有效的;

3.自卑的人通過他人的認可來緩解自己的自卑;

4.人是群居動物,骨子裡需要來自於種族和同類的認可。

當然每個人對於他人認可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這個因人而異。


怎麼說呢

我活到25歲

記憶里最開心的一次

是我媽誇我把衣櫃整理的真乾淨

記憶里這是25年來她第一次這麼全心全意的認可我做的事

不像別的事 雖然嘴上說不錯不錯 總還有一句挑剔的後話

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一樣 聽到就會炸毛 那你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誇我呢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耳熟能詳,看看去


我們都有這種需求,根源是認同感。


有。

小時候我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揚,老師的小紅花。這不都是嗎,人是群居動物,不是獨居動物。被趕出群的猴王,即使有滿山的野果可以讓其取事,他也會因絕食很快去世,我們人類也是這樣,我們人類渴望愛與被愛,希望得到最愛的人的理解和重視,希望有真正的知己,大概就是這種需求的根源。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張圖片加上英文就會很有逼格?
為什麼有些東西明明沒錯,甚至也很美好,一旦當做賣點宣講出來就會感覺怪怪的?
在學校里,經常一個人走會很奇怪嗎?
和自己年齡差較大(比如10歲)的人戀愛,經歷是怎樣的?
怎樣改掉或改善講話插嘴的毛病?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 心理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