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前需要有怎樣的哲學基礎?


這個寫於兩年前的小答案,是我根據我自己讀叔本華的親身經驗給出的建議。我讀叔本華第一本書就是某知乎智者眼中「叔本華對愚者的禱告詞」的《人生的智慧》,很受教誨。之後又接連讀了《思想隨筆》和《論道德與自由》,這兩本書所表達的思想使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幾乎成了叔本華的「信徒」。對的,此時我並沒有讀過《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已經是幾年以後了,這本書是叔本華哲學的根基,尤其是第一篇《世界作為表象初論》至關重要,因為它解釋了很多概念上的東西,讀不懂這第一篇,對叔本華思想永遠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我的主張並不是只讀其他著作,而不讀主要著作。我只是主張先後順序可以對調一下,因為學習所有知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易後難,如果上來就啃最難的部分,那恐怕只會打消積極性,還沒入門就放棄了。至於說先讀其他著作再讀主要著作會產生歧義和混亂,我不同意,叔本華寫《附錄和補遺》本來就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篇章,沒聽說過讀一本書必須從頭往後一字一句地讀,前面沒讀就不能讀後面的道理。至於拿于丹的《論語心得》和孔子的《論語》舉例,我只當是個笑話,叔本華晚年思想和年輕時並沒改變,其著述是前後一致的,可于丹算孔子肚子里的哪根蛔蟲?

至於那個書單,如果你覺得必須把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茨、休謨、黑格爾這些人的書都讀完才有資格讀叔本華的話,那我只能像尼采一樣,祝你有一口好牙和一個強健的胃了。

至於說閱讀英文哲學書,我這裡提示一下,叔本華的書是用德文寫的,商務印書館石沖白先生的譯文是直接根據德語譯出來的。既然都是翻譯,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讀自己的母語吧,畢竟不是每個大量非哲學專業的讀者都像某知乎哲學專業人士一樣精通各種歐洲古代和現代語言。

## 以下為原答案

據叔本華自己說讀這本書之前需要讀柏拉圖和康德的作品,最好還要了解印度哲學,還有他自己的一篇哲學論文《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實際上不讀這些也沒關係。不過如果先讀一下韋啟昌先生翻譯的《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等書的話,倒是很有用處。


原回答 2017/09/03

反對目前高票的回答:

據叔本華自己說讀這本書之前需要讀柏拉圖和康德的作品,最好還要了解印度哲學,還有他自己的一篇哲學論文《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實際上不讀這些也沒關係。不過如果先讀一下韋啟昌先生翻譯的《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等書的話,倒是很有用處。

一方面是讀者對作者反客為主在文學閱讀中有時是一種自我的升華體驗,但在哲學閱讀中是極為不可取的。我們閱讀哲學書籍並不是為了加深自己已經的定見,而是為了儘可能去客觀地了解他人的觀點。我們當然可以通過他人的論斷得出自己的觀點,但前提是我們要對他認人的論斷有清晰的認識,而不是以自己的觀點曲解他人的論斷。

本來有譯文的過濾就已經減少了作者本身的力量,罔顧作者的意見而去選擇輕巧的做法,缺乏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本二手書比叔本華本人更懂《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個作者可以詳盡地告訴讀者在閱讀之前需要有那些知識儲備,這在過去很長時間的哲學著作中都是少見的,也只有叔本華這種力求自己文字清晰、他人閱讀方便的哲學家才會做這樣的提醒。忽視這樣難得的提醒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韋啟昌的優秀翻譯確實讓國內大量非哲學專業的讀者認識了叔本華。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後叔本華的作品對於《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言,都是一種補充。叔本華所有的作品除了《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和《論視覺和顏色》之外,全都可以看作是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思想統治下的衍生作品。一個人沒看過《聖經》卻以為看了奧古斯都、阿奎那、笛卡爾、萊布尼茨、克爾凱郭爾、C. S.路易斯等不同時代的人的神學著作就以為認識了上帝,難道不荒謬嗎?用個當代的比喻,《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後的作品,哪怕是《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這樣的非隨筆純哲學著作,與《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相較,也是《論語》與《于丹&<論語&>心得》的關係,不同之處只是,這些「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心得」是叔本華自己寫的而已。

在中國最暢銷的他那本小冊子《人生的智慧》里,他在引言里就已經把這種情況說得很透徹了:

在這本書里,所謂「人生的智慧」,含義完全是形而下的方面;「人生的智慧」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如何盡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而這樣的「幸福生存」,從客觀上審視,或者更確切地說,通過冷靜、縝密的思考(因為這裡涉及主觀的判斷),都可以定義為肯定要比非生存好。既然「幸福生存」是這樣的定義,我們就可以這樣說:我們依戀這一生存,就是因為這一生存本身的緣故,而不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並且,我們渴望看到這一生存能夠永恆地延續。至於人生是否或者能否與如此定義的生存相吻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對於這一問題,我的哲學已經清楚無誤地給予了否定的答案;但哲學上的幸福論對這一問題卻預設了肯定的答案。幸福論的這種肯定答案是基於人的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這個錯誤在我的主要著作的第二卷第四十九章已遭到批判。但要完成諸如幸福論一類的著作,我就只能放棄更高的、屬於形而上和道德的審視角度——而我真正的哲學本來就是要引領人們進入這樣的審視角度。因此,我在這本書里所作的議論只要是從平常、實用的角度出發,並且保留著與此角度相關的謬誤時,那麼,這些議論就確實經過了折中的處理。因此原因,它們的價值就只能是有條件的。

《人生的智慧》只是叔本華對愚者的禱告詞,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才是叔本華對智者的宣講稿。

捨本逐末把次生的當作主要的、後來的當成先前的基礎,只會引起混亂和歧義。只有在看明白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後,再去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附錄和補遺》中的內容,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叔本華想說什麼。

如果你沒有閱讀英文哲學書籍的能力,可以參照網上這個中文書單。

【中文】叔本華及其相關 中的 1

其中正如叔本華在第一版序言里說的那樣,柏拉圖的著作、康德的先驗哲學以及叔本華的博士論文《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必讀的

這之間他收錄的其他譬如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茨、休謨等人的著作,估計主要是以問題為線索理清哲學史上的脈絡,或者是不僅僅有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是對《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以及《附錄和補遺》的一些內容也會有一定的照應。

黑格爾極其之後那些作品在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前可以先不看,收錄進書單是為了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討論的相同話題進行對照閱讀。

之外個人還建議對《聖經》、莎士比亞和歌德的主要作品有閱讀經驗,以及對基督教的思想和古印度哲學能有大體的了解。前者是為了提高閱讀樂趣,後者則是為了加深理解。

如果你可以閱讀英文書,建議閱讀:

Plato《Plato Complete Works》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

Schopenhauer《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這之間收錄的那些作品限於精力有限動因不足,我就不一本本搜了。我個人對任何書單都持有否定的態度,上面引用那個書單純粹是出於懶惰,不然也許我會對照著建 英文書單 和 原語言書單。

如果你不僅可以閱讀英文,還可以閱讀古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那你基本不可能問這個問題,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值得一提的是知乎在這種人文學科話題下,一旦被大量非專業的人隨意回答構建了娛樂化的語境,後來的想認真回答的人也會自問:我寫的答案真的會有人認真看嗎?大部分人會自己得到否定的答案然後關掉問題頁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我願意寫下這些顯得繁瑣的文字也只是因為這是一個有關叔本華的問題,我希望一定程度繼承他的精神,哪怕不會被發現,哪怕發現了也幾乎沒人會看進去,但只要有那麼幾個,就像是我專門為他回答的人看到了,看進去了,看完了,並且有所收穫。那麼這些文字和在其上耗費的以時間計量的生命就不是浪費。

如果只是想隨便讀讀,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版序言里就已經預想了這樣的情況,並且對這些讀者做出了建議:

不過,大多數讀者已經要不耐煩而發作了,那竭力忍耐抑制已久的責難也要衝口而出了:我怎麼敢於在向公眾提供一本書時提出這許多要求和條件呢?其中前面的兩個要求又是那麼僭妄,那麼跋扈?何況又恰逢這樣一個時代,各種獨創的思想如此普遍地豐富,單在德國每年就出版三千多種內容豐富,見解獨到,並且全是少不得的著作;還有無數期刊甚至日報所發表的東西,都通過印刷機而成為公共財富呢?在這個時代,深刻的哲學家,單在德國,現存的就比過去幾個世紀加起來的還多呢?因此,氣憤的讀者要問:如果要經過如許周折來閱讀一本書,怎麼能有個完呢?

對於這樣的責難,我不能提出任何一點答辯。我只希望這些讀者為了我已及時警告了他們不要在這本書上浪費一個小時,能夠對我多少有點兒謝意。因為不滿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令讀完這本書也不能有什麼收穫,所以根本就可丟開不讀。此外,我還可以下大注來打賭,這本書也不會適合他們的胃口;卻更可說它總是「少數人的事」,從而只有寧靜地、謙遜地等待這些少數人了;只有他們不平凡的思維方式或能消受這本書。因為,這個時代的知識既已接近這樣「輝煌」的一點,以至將難解的和錯誤的完全看作一回事;那麼,在這個時代有教養的人們中,又有哪一位能夠忍受幾乎在本書每一頁都要碰到一些思想,恰好和他們一勞永逸地肯定為真的、已成定論的東西相反呢?還有,當某些人在本書中一點也找不到他們以為正是要在這兒尋求的那些東西時,他們將是如何不快地失望啊!這是因為他們的思辨方式和一位健在的偉大哲人同出一轍;後者誠然寫了些感人的著作,只是有著一個小小的弱點:他把十五歲前所學的和認定的東西,都當作人類精神先天的根本思想。〔既然如此〕,誰還願意忍受上述一切呢?所以我的勸告還是只有將這本書丟開。

但是,我怕自己還不能就此脫掉干係。這篇序言固然是在勸阻讀者,但是這本書卻是已經看到這序言的讀者用現金買來的,他可能要問如何才能彌補這損失呢?現在,我最後脫干係的辦法只有提醒這位讀者,即令他不讀這本書,他總還知道一些別的辦法來利用它,此書並不下於許多其他的書,可以填補他的圖書室里空著的角落,書既裝訂整潔,放在那兒總還相當漂亮。要不然,他還有博學的女朋友,也可把此書送到她的梳妝台或茶桌上去。再不然,最後他還可以寫一篇書評;這當然是一切辦法中最好的一個,也是我特別要奉勸的。

2017/12/22 更新

我所反對的回答者對他自己的回答進行了辯護,我在此進一步地反駁。

這個寫於兩年前的小答案,是我根據我自己讀叔本華的親身經驗給出的建議。我讀叔本華第一本書就是某知乎智者眼中「叔本華對愚者的禱告詞」的《人生的智慧》,很受教誨。之後又接連讀了《思想隨筆》和《論道德與自由》,這兩本書所表達的思想使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幾乎成了叔本華的「信徒。對的,此時我並沒有讀過《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他回答的開頭幾乎就是完美驗證了我的說法,因為我見過太多叔本華的「信徒」,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接觸叔本華的散文後受到震撼並且鍾愛有加。這本身是好事,但滿足於此是壞事。

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已經是幾年以後了,這本書是叔本華哲學的根基,尤其是第一篇《世界作為表象初論》至關重要,因為它解釋了很多概念上的東西,讀不懂這第一篇,對叔本華思想永遠都是一知半解的。

這個觀點非常正確,但是我可以這樣說「《充足理由/根據律的四重根》至關重要,因為它解釋了很多概念上的東西,讀不懂這一篇,對叔本華思想永遠都是一知半解的。」如果你沒讀過《作》,你依然可以閱讀叔本華的散文,只是理解上不夠深入。但你如果沒有讀過《充》,你根本不能說自己看懂了《作》,當《作》在第一篇中不斷提到「根據律」這個概念時,你完全不知道叔本華所說的根據律是什麼。

所以我的主張並不是只讀其他著作,而不讀主要著作。我只是主張先後順序可以對調一下,因為學習所有知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易後難,如果上來就啃最難的部分,那恐怕只會打消積極性,還沒入門就放棄了。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叔本華最容易的哲學著作,《作》才是最難的。我記得徐英瑾也曾經在某文章里把《充》和笛卡爾的《談談方法》共同推薦為哲學原著入門。

至於說先讀其他著作再讀主要著作會產生歧義和混亂,我不同意,叔本華寫《附錄和補遺》本來就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篇章,沒聽說過讀一本書必須從頭往後一字一句地讀,前面沒讀就不能讀後面的道理。

《附錄與補遺》不是《作》的補充篇章,《作》的補充篇章只有《作》第二卷。《附錄與補遺》與《作》有共同的形而上學觀點基礎,但兩者論述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至於拿于丹的《論語心得》和孔子的《論語》舉例,我只當是個笑話,叔本華晚年思想和年輕時並沒改變,其著述是前後一致的,可于丹算孔子肚子里的哪根蛔蟲?

我的原文是「哪怕是《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這樣的非隨筆純哲學著作,與《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相較,也是《論語》與《于丹&<論語&>心得》的關係,不同之處只是,這些「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心得」是叔本華自己寫的而已。」

我在此不談《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在叔本華著作中的特殊性,只說為什麼《作》與叔本華的其他作品類似《論語》與《于丹&<論語&>心得》。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這個類比用的不好,因為我的目的是突出原理論出處和對該理論的解釋,雖然我在句尾加上了「不同之處只是這些「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心得」是叔本華自己寫的而已」這句話,但還是被他以孔子和于丹之間不具有叔本華與自己的同一性給笑話了。在此權當驚醒我自己以後類比要更加恰當,盡量不要做需要用句子附加額外條件的類比。

其次,叔本華晚年思想和青年時是有改變的,而且還很巨大,其著述前後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這是每一個叔本華研究者都必須承認的,叔本華自己也明白這點兒,以至於他在第二版《充》的序言里說:「不過,在做這一工作時,只要有可能,我打算寬厚地對待年輕時的自我,允許他講話,甚至讓他自由地道出他的思想。但是,對於錯誤的東西或多餘的話,甚至遺漏掉的最精彩的部分,無論在什麼地方出現,我都不得不打斷他的思路。這種情況會時有發生;也正因為確實經常發生,以致讀者也許會認為這是在聽一個老年人大聲朗誦一個青年人的作品,而他經常要放下書本打岔,談論對本題的看法。

至於那個書單,如果你覺得必須把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茨、休謨、黑格爾這些人的書都讀完才有資格讀叔本華的話,那我只能像尼采一樣,祝你有一口好牙和一個強健的胃了。

當然不需要把那些人在書單中的書都讀完才有資格讀叔本華,叔本華本人也未必把那些書都讀完了。我會推薦該書單,是從哲學史出發的。而熟悉我回答的人都知道,我基本很少談哲學史,但因為叔本華非常喜歡回應古人的觀點,以及片面引用古人提出的論點當作素材,熟悉這些書中叔本華所談及的內容,既有利於理清意志哲學出生的歷史背景,也能夠讓人學到叔本華是怎麼利用過去其他哲學家留下的資源。

而且把尼採在《快樂的科學》里致讀者的「Ein gut Gebiss und einen guten Magen –Diess wünsch" ich dir!Und hast du erst mein Buch vertragen,Vertr?gst du dich gewiss mit mir!」用在這裡,也是不恰當的。尼採的意思沒有中文胃口好所引申的「在某方面不挑食涉獵廣泛」含義,也不是表面的身體健康,而是表達了「如果你擁有強烈的權力意志,你就會喜歡我和我的書。」

至於說閱讀英文哲學書,我這裡提示一下,叔本華的書是用德文寫的,商務印書館石沖白先生的譯文是直接根據德語譯出來的。既然都是翻譯,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讀自己的母語吧,畢竟不是每個大量非哲學專業的讀者都像某知乎哲學專業人士一樣精通各種歐洲古代和現代語言。

我之所以推薦英文譯本,是因為我知道大多數看到該回答的知乎用戶沒有閱讀德語哲學著作的能力,但英語則不一定。後面我也說了,會德語的人也不會來問這個問題。

「既然都是翻譯,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讀自己的母語吧」,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因為語言學的緣故,德譯中天生就比德譯英要更難理解。如果有閱讀德語原著英文譯本的能力,並且對自己沒有老老實實偷懶的要求,就不應該去讀中文譯本。德國一些哲學系學子都有藉助康德英譯本以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做法,中國學子如果有這個優勢為什麼要浪費呢?石沖白的譯本本就老舊,還缺乏重要的第二卷,除非是為了休閑娛樂自我滿足在看哲學書的虛榮,不然那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會英語不去讀英譯本。

加粗的「大量非哲學專業的讀者」出自我回答的這一句:「韋啟昌的優秀翻譯確實讓國內大量非哲學專業的讀者認識了叔本華」。我陳述的是客觀事實啊,但看該答主對自己身份降低對我拔高的諷刺,明顯意志受到了傷害。我當然知曉反對必然傷害他人的意志,因而我一般除非特殊情況以外,幾乎從來不at我所反對的題主,我甚至即使在知乎也很少人可以平靜地談論認知的衝突。不過我並未曾料想到這個客觀陳述也可以變成他譏諷的材料,這種意外使我也感到了痛苦,倒並不是愧疚,畢竟我反對的立場就是為了傷害一個人的意志而維護更多人的認識,而是我感到了他的需求與我的需求起了衝突。這種事情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它絕不是我沉默當作沒看到或者提高所謂的「情商」去更安撫性地反駁就能兩全的。即使現在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我們作為兩個個體的衝突,依然透過網路傳播到我的意識中,我作為加害者也受到了自己的間接傷害,讓我再次感到叔本華所描述的人的生存困境是多麼的難以脫離。托爾斯泰在《懺悔錄》里說過,「『我對你錯』是一個人能夠對另一個人講的最殘酷的語言」,確實如此。


其實沒有背景直接讀問題也不大,如果能先讀一點康德會很好


建議讀《牛津通識讀本·叔本華》。


只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與耐心就行,不需要哲學基礎。《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哲學入門書。


小白千萬不要先讀附錄,這是個慘痛的教訓。


叔本華受康德和柏拉圖的影響比較大 如果能先了解這兩位的哲學思想必然有很大幫助 另外 他自己也說了 本書裡面很多理論的和概念的基礎來自充足根據律的四重根 所以閱讀該書也是很有必要的


讀一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能理解那句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推薦閱讀:

同一律「x=x」一定要在x存在的條件下才成立嗎?
哲學專業選擇什麼小語種?
哲學與一些雞湯的區別在哪?
《作為意欲與表象的世界》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否前者的翻譯更貼切呢?
哲學和雞湯區別在哪?

TAG:哲學 | 叔本華Schopenhauer |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