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是否推崇愚民統治?

初讀道德經,但疑惑不少,第三章中講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否就是說統治階級要表現得無欲無求,讓百姓以為那些貴重東西真沒什麼價值,把人民餵飽了,讓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知識,就不會作亂了。

下一章又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否說百姓只是拿來統治的對象,不必有什麼感情,讓其自生自長即可?但上文又說要用「不貴難得之貨」使百姓過上無欲無求,不貪安分的生活,這種感覺就像是統治者要裝著很清高,引導百姓走向無知無欲,又安分過好自己生活的路子上。。。

這觀點在現在看來太可怕了,而漢代貌似就是崇尚老子的無為而治的,那時的百姓都過著被愚的生活嗎?我理解可能很有偏差,請大神解答。


有人根據「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就說老子提倡愚民政策,歷代統治者也找到借口,樂此不疲,把他們的罪惡之源扣到老子頭上,其實這是個天大的陰謀。

有個成語叫「斷章取義「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通行本經過統治者授意把道德經篡改的亂其八糟,大亂順序,其實是別有用心的,加之千年過後,古今詞語大變,很多人讀古文就頭疼,加上順序錯亂,還能體會老子的原意嗎?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大盜們不但竊國,還把老子的精華流傳的機會都竊取了呢,試看 「道德」二字本事形容道家真人的境界,卻跟什麼仁義扯在一起,被魯迅罵成「滿口的仁義道德,滿腹的男盜女娼「,嗚呼,篡改者罪人也。

根據最早的馬王堆權威帛書甲本(這個也不能完全保證沒有被改過),愚民一句出自第65章,原文為:「 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賊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恆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注意,前邊有個承上啟下的詞語——故曰!!通行本沒有這一次,可謂險惡之極!故曰,就是因此說,因為什麼呢,上文第64章是: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民之從事也。恆於幾成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

注意,前提是聖人行事謹慎,無為而治,百姓正相反,總是把事情看的過於簡單,在將要成功的時候把事情弄糟,聖人只好來糾正他們做的過火的地方,復眾人之所過,避免有為帶來的禍患,治之於其未亂也。

注意「亂「一字,何為亂?第38 章有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

這說明正是因為不遵從道,導致了道德淪喪,仁義禮等有為之法大行其道,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一搞起儒家的禮教那套有為之法,天下就快亂了,所以聖人教導百姓遵從大道,而不要聽信有為之士那套歪理邪說,把社會搞亂。

現在回到正題,「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根據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善於遵守道的聖人不會去以有為之法「明「民,而將把有為之法「愚「之也。百姓的狀況是難「治」也,原因是以這個東西「智」也。

道德經不是分裂的,是互相聯繫的,何為「明「?何為「愚「?何為「智」?

請看33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

這個總有人望文生意,胡亂解釋,什麼並列關係,什麼反襯關係……其實都不對,真正的關係是層級定義延伸法,請看下列解釋

1知人者智也。知:使……知,道德經里很多這樣的使動詞,不是知道……。翻譯為:使他人變得知(聰明)的做法稱為「智「(定義「智」)

2自知者明也。這是個典型的倒裝結構,翻譯為:使自己內在變得覺知的的做法稱為「明「(定義「明」)

3勝人者有力也。勝:翻譯成戰勝就錯了,老子從來反對對立。勝在古代的另外含義是「適應(勝任),充足(同「聖、盛)根據以上分析,翻譯為:使他人適應自己,他人繁榮興盛的做法成為「有力「(定義「有力「)

4自勝者強也。典型的倒裝結構,翻譯為:使自己適用內在心靈,身心興旺的做法稱為「強「(定義「強」)

5知足者富也。以動結構,以「足「為知,翻譯為:以滿足,充實自己為知識的做法稱為「富「(定義「富」)

6強行者有志也。倒裝使動機構,使「行「強(注意強上文的定義),翻譯為: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強「者的標準的行為稱為「有志「

7不失其所者久也。注意1,2一組,1是有為法,2是無為法,同理34一組,5是12組的升級引申,提倡「明「從而「富「,6是34組的引申升級,提倡「強「而「有志「,7是56的交叉升華,倒裝語句,其所不失者久,其所——在人類社會推行「強有志「的做法的結果,「不失「即為「得「(德),翻譯為:按照上述無為之法去做,結果是得到了「久(社會持久,人類持久)「這個正果。

8死而不亡者壽也。8是567的升華,死,總是,一直(死要面子)。亡,通「失去「」忘記「,壽(與天地合一,長生久視,得道成仙)

33章定義了明智愚,講述了無為之法,並明確指出「智「是有為之法,有害無疑。

現在回到65章原文:「 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賊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恆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注意明民和愚之也是以動結構,翻譯為:所以說,善於以道教導人類百姓的聖人不是把百姓們喜歡有為之法看作是明智的情況(以百姓的行為為「明),而是把它(注意是它不是代指百姓,更不是去愚弄百姓)看作是愚昧的行為。百姓們難以安康和太平(治是形容詞,不是去治理天下,莊子抨擊的夠多了),是因為他們「智「(使他人變得知(聰明)的做法稱為「智「,這裡指百姓們互相攀比聰明,互相教導有為欺詐之法),所以拿小聰明和虛偽狡詐妄圖使社會太平的做法,是社會的盜賊(後文稱之為盜誇,莊子口中的大盜);拿樸實和內省奉行無為的做法來使社會太平的做法,是社會的福德(使社會有得)。總是了解這兩種做法的差異,是不同榜樣的行為(為天下式),總是知道不同榜樣的影響結果,行無為之法,就是得到了「玄「,什麼是玄呢?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4 道汜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從上面兩張可以看出——玄者道心,道無名無欲,生養萬物而甘願為小;但是那種包容萬物的精神又是絕對的「大「,看來是「有欲「的偉大,道同時具備兩種特徵,異名同謂,所以道的心就是「玄「,玄之又玄,道心唯微,聖人取法,成為玄德。玄德總是不索取而返還與物,所以天下太平,社會大治。

注意無為之法又稱「天道「,有為之法又稱「人道「。老子曰,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有為之法又稱人道。天道是神人(遠古創造人類的外星人教給人類的永遠幸福的生活法則)傳授的,人道那裡來的?故以智治邦。邦之賊也——有為之法後來產生的畸形社會標準,大盜們篡改了至德之世的道德後產生的,人道產生了什麼?老子曰「使我絜有知。行於大道。唯迆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猒飲食。資財有餘。是謂盜竽。非道也哉「,奉行人道的大盜們表面也是道,實際是強盜頭子,非道也哉!

老子的本意到這裡已經明白無疑了,行天道是人類的唯一出路,「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執右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天道沒有親疏之分,沒有黨同伐異,任人為親,它永遠把宇宙的幸福和真理賜給善於實行道的人類。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又說「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有句話叫「萬變不離其宗」,現象總是在變化的,但從複雜的現象中總結出規律,這個規律就相對簡單,而且不變。

道,就是把這些相對簡單的規律再進一步簡化,把所有變化中的不變一一歸結起來,最終指向的一個唯一恆定不變的東西,所以它是最簡單的。

因為簡單,所以「甚易知,甚易行」。但由於它與我們「正常」的思維模式相差太大,甚至完全相反,所以表現出來就是:狡詐容易淳樸難,世故容易天真難,有心容易無意難,複雜容易拙樸難,是非容易渾沌難,所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荀攸,是東漢末年著名謀士,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

然而曹操對荀攸的評價卻是「智可及,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已經是極具貶義的話了,荀攸一生為曹操出謀劃策,立功無數,曹操又怎麼會如此評價他呢?

其實曹操的評價全文是「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是滿滿的讚賞之意。曹操稱讚荀攸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其「智」力水平也許有人能達到,但其「愚」的工夫卻無人能及,哪怕顏回、寧武也比不過他。

孔子也很喜歡顏回的「愚」,他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似愚而又不愚,此為「大智若愚」。孔子評價寧武「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也同樣用到了「愚不可及」。

對孔子和曹操來說,值得推崇的並不是智,而是「愚」。在他們眼中,「愚」比智更加難以做到,更為難得。所以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讓人民開啟智巧、明辨是非很容易,但讓人民「愚」就會很難。事實證明,「愚」民不但很難,而且會受到世人猛烈的批判。

渾沌等於糊塗嗎?淳樸等於愚蠢嗎?天真等於無知嗎?智慧等於狡詐嗎?假如這些等式都成立,那麼老子的愚民,就是世人所理解、所批判的愚民。

網上有句俚語,叫「弱智兒童歡樂多」,聽起來很好笑,可深思一下,它也有自己的道理。「大智若愚」,不正是一種人生智慧么?「難得糊塗」,不正是一種處世境界么?渾沌自然的人生,就要匹配以渾沌自然的世界觀。

天下如同一碗渾水一樣,放置的時間久了,慢慢就會變得清濁分明,在這個時候,又有誰還知道它原本是一碗渾水呢?又有誰還仍然把它當成一碗渾水呢?在天下人都蠢蠢欲動,慾望叢生,想要有所施為的時候,又有誰還能安守本心,不為所動呢?

老子說:「常使民無知無欲」,正是告誡君主不要人為破壞民眾渾沌自然的世界觀,擾亂民眾渾沌自然的生活。更不要主動分化賢愚貴賤,引人追求和爭鬥。相反,在民眾自己想要突破這渾沌的時候,要立刻「鎮之以無名之朴」,也就是「虛其心」「弱其志」。

這就是老子的「愚民」。「愚」的只是民眾的分化之心、爭鬥之心,讓他們心中沒有貴賤之分,沒有高下之別。無分化之心,自然就不會貪圖他人之所得,自然就能復歸於真實的自我,自然就能「自適其適」而不「適人之適」,自然就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就不會彼此爭鬥,天下自然就不會亂。


一些勘誤。

1、最早的出土版本目前是郭店本,郭店本,郭店本。跟馬王堆帛書老子之間差別極大,更遑論今本。另外今本老子版本雖然眾多,但除了」脫「」衍「字之外差別不大。

2、孔子反對大一統,恰恰是堅定的分封制維護者,詳見《論語·季氏》一章。儒家經典中明確闡釋大一統的是戰國後期不斷成書的《公羊春秋》。

3、分封制整體是一個國家權力下滑的過程,從天子降到諸侯,再到卿大夫。老孔時代諸夏各國,權力的控制者是六卿、陳氏和三桓等卿大夫。往往對社會最有益的學說,都有很明顯的復古性質,《道德經》有「明道如昧,進道如退」之說,對此可以詮釋。

4、漢儒和先秦儒家是兩碼事。孔子和子夏、子張、子游,和思孟,和荀子各自不同。

5、漢朝以後幾千年中國是黃老、法家治國,儒家只是個外皮而已,只是帝王的玩物罷了。恰恰歷來崇尚儒家的君主,皇帝做得都不咋地。

6、」小國寡民「不是分封制的思想,而是大一統思想。這是一極大的謬見。

分封制強調的是私有。天子私有王畿,諸侯私有自己的邦(漢代改邦為國),卿大夫私有自己的」家「。」小國寡民「強調的是將大的諸侯國削弱,將龐大的家族劃開,將人民嚴格地限制在土地上。老子是周室大貴族的後裔,他是真正站在最頂端天子這一邊的,孔子則非,後者強調的是」士「對國家政權的參與,對魯國來說掌握政權的是三桓而不是國君。孔子強調」禮「,並不是無限壯大周天子的權威,實際上是復古色彩下,強調對三桓權威的限制。詳見《八佾》一章。

將」小國寡民「運用到政治學之中,並戮力踐行的是慎到、申不害、商鞅和韓非。你們講的漢武帝,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他的」推恩令「。

個人淺見:

1、鄧析比較另類,老氏之後,列子、庄生的學說各有不同。道家開始運用到治國術是從稷下大學開始的。

法家是從道家裡邊發展出來的一個支流。」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法家的」法「不源於商鞅的」法「,因為法家的學說是三大系統:」術「、」勢「、」法「。法家就是將道家思想運用到社會政治中的一個學派。

韓非的《解老》、《喻老》是現存較早的解《道德經》文字。部分提法是:韓非批判改造老子思想。這種提法有問題,因為這種思維是先入為主地將」韓非屬於法家「、」老子屬於道家「這種劃分帶入闡述當中,實際上先秦時代各個學派沒有嚴謹的差別。比如慎到、荀子就是個典型例子。司馬遷將老、庄、申、韓合傳,因為他們是一脈下來的。我們今天看先秦的」分家「是從劉向、劉歆、班固那裡來的,先秦時代各思想家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劃分,漢代人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的劃分也不同。

慎到開始將道家切實運用到政治學之中,慎子當時就被人譏誚為「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莊子·天下》)申不害則強調君主虛靜以代,利用權術維護自己地位。(未讀慎子申子,不敢妄論)

韓非的《主道》一章,建議您讀一讀,我想可能會幫您解惑不少。因為韓非將老子的」虛靜「、」無為「拿去教導君主,總和慎申商三家的」勢「、」術「、」法「。而且非常到位,兩千年來中國優秀的君主,都是韓非的學生。

2、法家的愚民政治也來源於道家。一個是《莊子·天道》中有」輪扁斫輪「一章,這裡邊莊子借寓言討論文本和意義的關係。在《韓非子·解老》一篇也有個」王壽負書而行「的故事,兩個故事內容相似。也就是說,道法、黃老思想認為,書是不好的,承載不了思想家們原本的思想(且夫世之愚學,皆不知治亂之情,讘訁夾diejia二聲多誦先古之書,韓非《奸劫弒臣》)。較為溫和的庄生認為書沒有意義,不值得讀,較為激進的黃老思想家及其法家後繼者們則認為該焚。

3、沒必要看到老子的愚民,就開始反感,或者就開始站在道家立場上開始反駁。兩者都是不對的。老氏的」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無知無欲「等可能涉及到愚民思維,不見得是」人民知道了真相會產生對城邦、國家不利的行為「這種觀點,而是」知道了真相對自己不好「。甚至說,道家法家帶有的明顯的反智思維,都不見得就一定有問題。當然要不要站在」人民應當學習、誦讀詩書,啟蒙民智「的角度進行反駁,那是另一回事。

4、您思考的基本上都是對的。因為無數人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對後代的貧寒子弟出身的士大夫來說,影響他們思想更大的強調個人」無為「、超脫的庄生,以及幾百年後的佛家。《老子》是帝王學,老、庄是兩回事。

5、對於如今」崇馬尚法「的中國來說,道家無疑仍然是趙老爺們的精神大宗師。對於我們崇尚的這個」馬「,他深刻地闡釋了我們今天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真實,或者說只要資本主義仍然存在一天,他的思想就仍然會向前發展。將」馬「拿來治國,就是一種」賊「的行為,因為人民都知道自己的生存真實,不僅對人民自己不好,也對國家不好。這樣理解」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帛書本)「,或許更加痛快。

事實上老氏的思想是事實,是世界的真相。只不過這個真相太殘酷。讀老,理解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在您。

有感於今上引用老子,故筆。


現在人們要能識得破騙局,斗得過歹徒,渾圓無漏,百毒不侵,個個堪稱葫蘆小金剛,方是新時代之優秀公民。然而這樣就能提升幸福指數嗎?

《道德經》中的一些言論實際上是讓治國者呵護好百姓的「天真」,卻被人詬病為「愚民」。。。
治國如放牧,草原上如果過度放牧,優質牧草就會越來越少,剩下的毒草獲得了大量的生存空間就會愈發泛濫,草原也就毀了。

不尚賢,使民不爭。尚,就是推尚崇尚,使人們認為這樣就會有肉吃。賢,在這裡是偏中性的詞,人有高矮胖瘦,也有賢庸智愚,每個人稟賦資質不同,所以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分工不同。賢者適合做領袖,但人人都想變得更賢,都想當領袖,那必然有不賢者努力地表現得賢,不德者也擠上高位,去做本不應該由他做的事。天生資質平庸的人也會徒增煩惱。尚個子高,人們就會想辦法增高,尚身材瘦,人們就會想辦法減肥。這就是爭。不去刻意推尚,那麼民就不會爭這些有的沒的。楚王好細腰,餓死多少宮娥。尚賢與尚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當然,治國當用賢人能臣,這並不衝突。一些國家的官員收入也不會比普通百姓高太多,上下班自己騎車,坐飛機選經濟艙,都是「不尚賢」。如果做官不會帶來非常高的經濟和權勢的收益,反而要接受更嚴格的約束和監督,那麼百姓就不會爭著去做政客。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貴,就是使什麼什麼難以得到,使什麼什麼變得價格昂貴,就是炒作的意思。比如鹽,古代交通不便,內陸吃鹽不便,就應該由國家調控,管理好鹽的開採運輸售賣。而不是壟斷囤積居奇。使老百姓不需要作姦犯科就能通過正常途徑得到。還有鑽石,說白了,能值什麼錢?蟲草,不過一味葯。瑪咖,南美洲當菜吃的。房子,鋼筋水泥而已。這些炒起來就是好事了?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可欲,就是能勾起人們慾望的人或物。比如毒品,就不要讓百姓有機會接觸。不見是不讓百姓見到或接觸到,這樣人心就不會被擾亂,就能安安心心過日子。不見,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不「現」,丟人現眼的那個現,是指大肆宣揚大肆傳播。毒品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其他還有一些不太極端的例子,比如一些小視頻什麼的,自己看看沒必要上綱上線,但大肆宣揚就不好了。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首先要明白幾個概念。心、腹、志、骨,跟現代解剖學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心,代表慾望;志,求而不得,堅定不移是為志;腹,代表腸胃,可以引申為穿衣吃飯,再引申為財富;骨,代表尊嚴。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淡化人們的慾望,因為慾望是無底洞,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弱其志,因為志的存在是因為求而不得,得到了就不會去求了。(比如某村不通公路,某孩子的志向就是長大了要修一條公路,現在國家幫你修好了,或者村裡的生活比別的地方更優越,你不想出去了,這就是弱其志。總是灌輸安貧樂道的思想是不會弱其志的,反而會讓其志向更堅定,願望更強烈。)實其腹就是小康生活。強其骨就是讓人們活得有尊嚴,能站得起來。

常使民無知無欲。知,不是知識的意思。而是指智,智也不是智慧的意思,而是指「小聰明」。欲,是指無法填滿的慾望,而不是指正常的需求。就是讓人們活得簡簡單單,耍小聰明的人不敢亂搞。中國人聰明不聰明?太聰明了!作姦犯科的手段越來越高明,這些都不必說。老百姓也是越來越能夠跟詐騙分子鬥智斗勇。衣食住行,幹啥都有攻略。吃自助餐都能吃回本。中國人的小聰明恐怕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擁有一席之地的。可是我們幸福嗎?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就是使耍小聰明的人不敢為。為,就是不做上面說的那些事,乃至於這些事的延伸。哪些事呢?「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這裡主要是現的意思),等等」。

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是啥,就是以上幾點,乃至於這幾點的延伸。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總之就是使百姓安居樂業。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多做減法的意思。

最後要引用一下 @tt zz 的答案。一語中的,很啟發人。有一句話叫「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我寫這麼多,算是流散無窮了。
愚民是給人民洗腦吧,讓人民狂熱。
讓人民沒有慾望,吃飽穿暖哪叫愚民。


不尚賢那篇是說,統治者要追求的是「讓人民無所爭」,就是說安安分分過自己的日子,不去爭名奪利什麼的,身體健康安居樂業就好了,這是有從根本上弱化統治和人民慾望的意思的,太狠了

天地不仁是說,天地間的自然規律不講究仁義禮法那麼一套虛偽的東西,對待事物公平公正,聖人治世也是如此,對待人民就根據原有的法律而不能偏頗,類似現代人的觀念,而不是儒家「親親」的那種家族式對內公正對外不公正的雙重標準式競爭,畢竟儒家「不能使人仁」和「推愛不遠」是兩大局限。


道德經什麼都不推崇,一推崇就著相了。無為無不為,順其自然。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這句話被認為是愚民政策的切實證據。 個人理解這句話只是說,統治(管理)人之所以難,是因為人總是太聰明。無論法律多麼嚴密也總有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人有犯罪的動機和足夠的誘惑,他們就一定會犯罪。所以我認為老子只是揭示了難治理的根本原因。至於解決方法,認為應該參考孔子在衛國與衛君的問答。怎麼管理人們不鬧事啊,教化他們。 禁止犯罪就像治水,堵是堵不住的,無論怎麼嚴刑峻法,都不能根除犯罪,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溫飽和教化,從根本上讓人沒有想去犯罪的念頭。大禹治水,疏通而不是去堵,順其自然,從根本上解決。消除惡念,才是治民的最佳方案。


說的好像政府不愚民你就不愚了一樣。

要我說,不如理解成,你有大志的,我給你提供讓你施展大志的土壤,你無大志的,我試圖讓你安居樂業,悠悠一生。僅此而已。


愚公移山

智叟太多,改造不了中國


愚民是給人民洗腦吧,讓人民狂熱。

讓人民沒有慾望,吃飽穿暖哪叫愚民。


道家推崇的,是「小國寡民」的生存狀態。我甚至以為,這便是道家的根。

至於哲學,當然是道家智慧的燦爛果實,卻終究不是它的根。

儒墨道法,諸家的爭論,很多時候都是對社會結構的爭論:

道家追求的「小國寡民」,莊子用詩意的語言表現了出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道家認為,差異,帶來了慾望,而欲,則帶來了不穩定,帶來了爭訟,帶來了災難——所以最好不要有差異,親親之愛,都不要有。

所以莊子有這樣的邏輯:

堯之治天下,使民心親,民有為其親殺其殺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民孕婦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變,人有心而兵有順,殺盜非殺人,自為種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駭,儒墨皆起。

楊朱「一毛不拔」,老子「小國寡民」、「無知無欲」,莊子「相忘於江湖」,皆是為此。

無非是追求穩定,更恬淡。「愚民」,不過是手段。

可能我在這裡似乎矮化了道家的思想——但這不過只是在社會結構上的分析,哲學上,依舊高山仰止。


私以為統治階級不貴物 不尚賢 民則不會縱於欲 是以求知者得真知而不求於功名 好物者樂其所好而不虛於表面 則萬民不爭 國泰民安 此為愚治或智治得以分辨。

聖人不會把自己放在首位,而會把大臣們放在首位,這是聖人不仁的意思,古時大臣乃為百姓 詳見百度知道。


謝邀!

◎《道德經》是推崇天道的,體天道而行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聖人治理天下,治理者當效法天地,遵循天道。總體上就老子情感而言,老子是與民眾同心的。

◎《道德經》不推崇愚民統治,《道德經》文字內容好象有部分是愚民的,這個不能只看文字表面意義,老子論道的基礎和前提是天道,天道落實於人類社會則為人道,還有就是《老子》文字章句的真實含義。

◎第三章意解:不崇尚賢能,使民無爭心;不貴重難得之物,使民無盜心,也無盜竊行為;不表現讓人產生貪慾的行為,使民眾心志不混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空虛其心,充實其腹,弱化其志,強健其骨,常常使民眾沒有偏知沒有妄念,使智偽之人不敢妄為。以無為治理天下,則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第三章意境解讀,老子主張上下同心,對上更嚴,聖人治理天下,上層價值觀會影響百姓民眾,上層循天道不妄為,則百姓能安居樂業,上下一體,達到「太上,不知有之」的治理境界,沒有愚民的意味。

◎第五章天道體現的更充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含義是:聖人效法天地,沒有私心,無意表現仁慈,以自然無為治理天下,不攪擾百姓的生活。以芻狗作比喻,任其自然。


道德經中的愚和現代語境中的愚不能完全劃等號。《道德經》中說,「我愚人之心哉!」說的是得道之人。愚是無知,無知是無分別,這是道的境界。所謂坐忘等修行法門也是為了進入物我兩忘無知無欲的狀態。所以,記住,在經中愚不是貶義詞。

《道德經》的治世理想模式體現在小國寡民章,那裡的百姓什麼工具都不用,其實就是頭腦簡單,沒有那麼多慾望,也不需要什麼知識。如果你認為這是愚民,也可以說愚民,而老子的原意是認為這是理想的社會,簡單、淳樸,沒有機心。因為簡單,政府也不需要了。從這點看,老子不是提倡現代政治中的愚民,因為他認為理想之治不需要政府了,所以不是統治者耍老百姓的愚民。而這種愚民是現代語境中的愚民。


要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需要先考慮這幾個問題。

這本書主要是講什麼,或者說是什麼書?

這本書講的當時時代的背景是如何的?

這本書的主要的受眾是誰?

這是一本哲學書,講的這個世界萬物的本源,萬物是怎麼來的,以及他的歸宿。有逆思維,辯證思維。

當時是諸侯混戰,道德淪喪,社會出現了問題。

這本書若要仔細去研讀他,會發現他是給侯王讀的,也就是現在的老闆。

會認為這本書是否推崇愚民統治呢,概是看到——第六十五章

----------------------------------------------------------分割線--------------------------------------------------------------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 古來善於以道為行為典範的統治者,通常並不促使人民多知多見,而是使人民趨於愚昧渾樸。

這是愚民政策么?看起來好像是,但是實際不是?為甚?

因為重道的眼光來看的話,愚昧反而是大智若愚。

證據何在?因為老子又說過: (在四十五章)

----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意思是: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運營施展的作用不會衰敗;大道的充實好像很空虛,但運營施展的作用無窮無盡;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靈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辯好像很不善言辭。運動可以消解行為體的寒凝僵結,守靜又可以消去行為體因運動而產生的熱濁。諧和穩態是天下動蕩搖擺所圍繞的中心。

--------------------------------------------------------- --- ---

認識了這兩者就明白了法則。

在當時社會背景之下,一般的智巧,無異於勾心鬥角,機關算盡,而弄巧成拙,最後天下大亂。孟子認為「上下交征利」大家只故自己的眼前的利益,大家你爭我奪,這樣國家就危險了。這樣怎麼會有太平的日子呢?

所以結論就是「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亦是:總是處在陰白的狀態,就稱之為神奇的德。神奇的德啊,遙遠啊,和萬物一起回歸啊,然後抵達最為大的順應。這樣可見就不會是愚民政策了。打個微小的小 廣 告,易學 感興趣可加我微 :hy1131912425


反正我覺得是這樣的。只是現代社會發展了,我們換了一種溫情脈脈的說法,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不可能讓一個人具備全知全能的知識,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

但是事實上呢,你仔細想一想,你過去接受的教育,一直到研究生博士,工作了以後有用的能有多少,絕大多數內容除了在公眾號上集贊以外,也就那樣了。幾乎所有的領導,都把工作模塊化,讓你只能承擔一部分。你把所有的模塊都搞懂了集成了一個系統,領導誇獎你有鑽研勁,然後就不用你的模型了。

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是備用螺絲釘。


完全沒有,把知識和智慧區分開!


不是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區別在於儒家思想推崇統治階級對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干預,還有思想控制。

道德經在這點上是比儒家先進的,因為它承認民眾的自主性,有點像現在美國的一些政治勢力,覺得民眾有自我提高的能力,也不需要被居高臨下的拯救。

但是在反對技術進步上面,道家和儒家都是如出一轍,反智主義。

我覺得道德經的主要特色是給予人們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相比之下,儒家就固化一些,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在西漢前期,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前,漢代的民眾生活更自由,社會流動性更大。官府把很多權利都下放了~ 我們今天最詬病的封建糟粕 宗法制度 三綱五常 七出 在那個時代都沒有~ ╮(╯▽╰)╭


你去看看道德經最後的幾句話就是反智崇愚的標誌性語言,老子說要退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文字也是反動的,一切工具都要丟棄,回到野獸原始的時代,我看這是要腦袋進水了才能說的出來的話。

小 國 寡 民 。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遠 徙 。

雖 有 舟 輿 , 無 所 乘 之 ,

雖 有 甲 兵 , 無 所 陳 之 。

使 民 復 結 繩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樂 其 俗 。

鄰 國 相 望 , 雞 犬 之 聲 相 聞 ,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來 。

而且從秦始皇滅六國的歷史事實發展趨向,小國註定是要被大國消滅的,小國寡民註定死路一條。

而且道德經裡面各種觀點前後相反顛倒對立矛盾,根本就莫名其妙,完全沒有一個統一固定鮮明的立場和觀點,而且全文幾千字,看不到有任何的道德的存在,反倒是各種自相矛盾的大言不慚的論調。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佛教里有因緣和合的觀點,那道教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識是什麼?
解讀《道德經》或老子思想比較深刻有見解,不牽強附會的書有哪些推薦?
老子所倡導的無為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是否矛盾?
為什麼佛教能流出四阿含經,道教卻沒有流出老子說法時的記錄,而只有道德經攝總?

TAG: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