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Circles 圈子」是否真的能解決人們在網路上不同身份需要不同的個人展現及分享的問題?
理論上,我們的社交關係不是一個單一的圈子,而是多個不同的圈子,有些圈子甚至完全無交集,或者不兼容。有報道說,美國青少年脫離Facebook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那裡玩得不亦樂乎,而他們不想跟自己的父母一起混。有人不喜歡騰訊朋友,也是因為騰訊朋友幫用戶把中學同學、大學同學、原工作單位的同事等等,全都挖掘了出來,結果是互不相容的小圈子合併成了一個大圈子,導致用戶互動意願降低,甚至產生尷尬。
所以Google「+Circles」的理念是對的,將不同的圈子區隔開,在A圈子的分享、互動行為,不會被B圈子看到,跟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但對的理念不見得會產生對的結果,「+Circles」明顯增加了關係鏈管理的複雜度。生活中的社交圈子是自然形成的,無需我們過分地介入「管理」。但數字化的社交關係總要面臨一個管理問題,這增加了用戶額外的成本和心理負擔。
原本,我們在網上也有不同的活動圈子,在人人網跟同學互動,在開心網跟同事互動,在QQ群跟業務夥伴互動,在豆瓣跟友鄰互動,在微博跟關注對象互動,在貓撲、天涯跟一堆虛擬ID互動,各得其所。Google+項目顯然是希望通吃各種關係鏈,並提供各自的活動場景,這背後,仍然是Google的工程師思維,智商高於情商。
Facebook將互聯網視為社會的數字化映射,所以它一直專註於社交圖譜的建立和完善。而Google始終將互聯網視為一個非結構化的無序的資料庫,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其結構化、有序化。人的身份和人的關係,在Google眼中,也是一種數據,也可以通過技術管理起來。
現在斷言Google+成敗,為時過早。但人要比單純的數據複雜得多,「+Circles」試圖用人為設定的僵硬的容器,去容納水一樣柔韌無形的圈子身份問題,挑戰不會小。
+Circles 的理論基礎大致是 Paul Adams 之前在 Google 做的研究: http://www.slideshare.net/padday/the-real-life-social-network-v2
Google+ 裡面非常強調 +Circles, 例如, 和過去的社交產品不同, 在這裡頭你是不能簡單地加一個人為 "好友", 而是必須把他加進某個 "Circle" 的, 強迫我在添加一個人的時候就分好類. 但目前而言, Google+ 裡頭能加的好友太少, 暫時發揮不出來 +Circles 的作用.Google+中把好友加入circles就像加標籤一樣,一個人可以加入多個不同的circles,這種方法本身符合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加入circle「是在潛移默化、點滴積累的過程中發生的,所以人們感覺不到成本。但是在虛擬空間中,目前還沒有辦法」加入circle「自動的準確的發生(因為大量的數據存在現實中、你我腦中,但未被數字化),用戶需要足夠的動力,才會專門花時間在虛擬空間里再去整理這種人際關係。
如果在虛擬空間中整理重現的人際關係能夠像現實生活中一樣,只有一個版本(在你腦中),幹什麼都可以在一個地方查到關係情況,好處是大大的。那用戶多花點功夫,也值了。可惜不同的產品可不會也不能這麼做,一個產品防備其他產品的重要屏障就是讓數據、關係不能互通。對用戶來說,社交產品不是工具,是高投入、高沉浸的東西,除非原來的產品突然變得讓人無法忍受,或者新產品新開闢一個戰場並且帶來讓人無法抗拒的好處,否則很難讓用戶轉向。我覺得Google+解決了Facebook上的一些問題。過去在研究Facebook時,發現用戶只想把一些內容分享給特定的人群,比如青少年並不想把自己在Party上喝酒的照片讓父母看到,但與自己的好友分享卻能增進感情,人們也不願意隨隨便便確認別人圈出的照片,因為這些照片自己所有的好友都能看到。但是如果一直注重自己的某些隱私,社交媒體也不能很好的發揮它讓用戶「Self Exposure」以及促進交流的功能,而Facebook上簡單的分組,也並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想Google+這個產品也許就是為了強調這一點而開發的吧。
這個理念就是去年那份PDF的理念。當前的社交網路把圈子搞在一起,小三和老婆都互相知道,顯然是不符合基本社會形態的。雖然沒直接使用過,但是這塊其實之後我也一直在思考,包括http://pip.io也做過一些嘗試,但是關鍵問題就如 @keso 所說,要主動的「管理」社會圈子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行為成本很高,維護成本也很高。簡單說,有多少人的手機通訊錄是分組的?那麼簡單的事情大家都不做,更別說管理整個社交網路的群組了。所以這個理念確實是沒錯的,問題是在於管理的路徑和用戶行為成本。
再補充一點在twitter上的發言——人類社交的「關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類的社交需求不是說有「關係」,而是要在關係上形成有效的互動。所以FB的泡妞才是真實需求,也是最順的產品。用戶有沒有那麼關心關係的混亂?其實用戶去FB幹什麼,50%以上的比例都是玩社交遊戲,還能泡泡妞看看老友相冊什麼的。所謂關係的管理是為了更好的互動(小三看不到老婆)。但如果互動缺失的話,關係的管理都是扯淡。其實大多商務SNS的病症也是如此。那些社交圈混亂的問題FB自然是有,反面案例也不少,但是有阻礙用戶使用FB嗎?關鍵還是在於互動,而不是關係管理。沒有Poke,可能都沒有現在的FB!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看一下問題。
「Google+ 的「+Circles 圈子」是否真的能解決人們在網路上不同身份需要不同的個人展現及分享的問題?」。問題的重點在於「不同身份」。什麼叫不同身份,就是你在不同的人的眼中產生的不同的信息。簡單的說就是你在在和不同的人交流的過程中,你產生的信息對方會選擇性記憶和接收,對方根據你不同的社會屬性和生物屬性根據優先順序重新編碼排序存儲在大腦中,等到你和對方下一次見面,有的人可能會認為你是個碼農,有的人可能會認為你是個男人,有的人可能會認為你是一個有錢人,這個時候,你就有了不同的身份。根據這個流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你的身份和你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別人認為你是什麼身份,你才是什麼身份。因此,+Circles和「不同身份」沒有1毛錢的關係,撐死是個解決和不同的人分享的問題。因此這個問題應該是「Google+ 的「+Circles 圈子」是否真的能解決人們在網路上需要針對不同的人展現及分享不同內容的問題?」。
首先身份是第一要素,有了身份才會存在圈子,人們真正的需求是身份割裂,當這個需求滿足之後,自然就會出現關係沉澱,也就是+Circles所提供的好友分組功能,這就是一個非常平滑的過渡。當沒有解決前一個問題,直接嘗試解決後一個需求,實際上不能達到人們需要的身份和圈子的平滑過渡,因為無法達到平滑過渡,+Circles用了一個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人都會用的手段:好友分組。
當然,你在不同的分組中分享不同的信息也可以代表你的身份,但是你不覺得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么?這又和Facebook Group有什麼區別呢?或許如覃超所說,顯得比Facebook更Privacy。。。。。。
對於關係,或者是好友分組,只能做「人工干預」而不是「人工控制」,Google完美的做到了「人工控制」,並且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想要贏Facebook,Google只有更加的動態化和透明化社交網路中的三大元素才有希望,否則它的產品便是一個又一個Buzz,在Google社會化進程中蒙上一層又一層陰影。
看來指望大公司再次改變世界是不可能了,因為他們已經改變過一次了,關注一些小公司比關注他們有價值的多 。小公司思維更活躍,產品更優秀,至少能給人啟發。比如Color就是一個牛逼的東西,我認為它的價值遠遠大於Google+
PS:據傳Google+還想在這玩意上面搞問答和遊戲= =再PS:好久沒回答這種問題了,罪孽T_T在中國討論 google+ 的問題似乎沒有多少意義。畢竟所有的國外社交網站一定被牆。
被牆的後果就是,大多數國人不會去用它。於是你的圈子被限制為國外成員,和一小部分長期翻牆的國人。——比方說你自己經常翻牆的話,你能保證你的100+個好友都天天翻牆么?
反正我是不能,我就算買個賬號送給老婆,她都不願意天天翻牆。同學們,都沒有誰拿到邀請碼去體驗一下,現在做判斷是不是稍微的早了一點呢?
+++++++++++++體驗後的分割線+++++++++++++
早上得到了邀請,初體驗了一下Google+。
幾個月前,曾經讀過一篇Google社交分析人員的報告,裡面重點談了他們對圈子的研究。在Google+里,這種研究得到了很強的體現。每個人對自己的圈子,以及對個人私隱,都有極強的控制能力。因此,Google+1的發言框是我所見過最複雜的一種,操作的門檻的Blog富文本編輯器差不多高。
我覺得,社交泛濫給人帶來困擾,但是,去找社交泛濫的反義詞未必是一個合適的思路。因為泛濫成災,有人抱怨,所以提供強控制,這多少有些勉強了。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強交際或者以此為生的人,或許會有社交工具的需求,為每個人分組,標註生日、結婚周年,飲食習慣。每周每月用簡訊群發問候,對某些組顯得頑皮一些,對某些組顯得神情一些。。。。。。但這是不是所有人的需求?
隱私控制的問題也類似。我沒有用戶行為數據,不清楚對隱私非常在意的用戶有多高比例。他們這種在意,究竟是對答題問卷是表演出來的在意,還是在使用產品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在意?假若這是很少的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那麼發言的時候放出那麼多選項出來,這等於是把少數人的需求變成了多數人的負擔,哪怕他們根本不用,他們也得接受那麼複雜的操作檯面。有沒有那麼多人,真要那麼去選的?
最後,人類行為的隨意性很大。劃分和管理圈子這種事情,工具感太強,非常生硬,模擬人類真實行為不算是個好方式,起碼很不自然。相比之下,FB雖然沒有那麼強的人際關係管理工具,但是在裡面能邂逅,能艷遇,這個和管理人際關係相比,可能是更為廣譜和剛性的需求。Google+1 用這一點去進攻FB,我覺得希望非常渺茫。打開Google+1,我就有種做作業的衝動,做任務的感覺,這個和SNS社交大相徑庭。SNS需要打開之後有點愛,有點性慾,這就好得多了。同意keso所說的,這個更邁進了一步,但是今天體驗之後的感覺 就是維護成本太高,有兩個,一個行動成本,第二定義成本, 前者只是個過程,可以克服 後者問題比較大,同時也影響到第一個。。我真的不知道把很多人,放在什麼圈子裡,一個高中同學關係特別好,應該放在什麼位置 之類的問題! 圈子是動態,彈性的,更複雜的是這些圈子的定義。。。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今天用了一個上午 感覺亦是如此~幾乎跟預計差不多結果,稍微好點,應該整個過程與設計比較有趣~~
回到現實考慮,我們生活有圈子概念,但是沒有一個非常界限清晰的圈子邏輯,這個不是我們行為中特地需考慮的事~~中間的模糊狀態足夠可以摧毀這個系統
so,我們在做類似的分享產品設計的時候,是彈性群~的理念,基於事件和現實元素 去重新定義分享隱私邊界的方式~~ 群組是一個隱形的存在,讓用戶不要去維繫這個群組,而是自動去構建~這裡有些關係模型的演算法~可以去研究~~社會化網路最大的爭議,是來自隱私問題的爭議。個人角色衝突是隱私問題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關於社會化網路的個人角色衝突,Paul Addams(Google UX團隊成員之一,是社交方向用戶體驗研究的帶頭人,曾參與了Buzz、Youtube設計,不知道這次的Google+有沒有他的參與。)曾在一個PPT中有詳細的闡述,其中主要引用的觀點,是一些文化人類學家的社會進化觀點,比如列舉了人類學家鄧巴的鄧巴數字。但那個PPT,只是提出了社會化網路中的個人角色衝突問題,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留了個懸念。這個PPT(基於現實生活的社交網路)去年在國內曾經很火,很多人下載並閱讀過。實際那個PPT,還是他出的一本書的廣告,書名是《social circle》,副標題很長,這裡不說了。這書亞馬遜曾經有賣,剛去看了一眼,已經沒貨了。http://www.amazon.com/Social-Circles-relationships-influence-marketing/dp/0321719646/ref=sr_1_1?ie=UTF8s=booksqid=1309430769sr=8-1
似乎,海外的一些新的社會化網路的網站,已經把解決網路中個人角色衝突問題,作為幹掉Facebook的敲門磚了。比如前一段引起很多討論的隱私社交網站Path(圖片分享為主)。隱私社交,也是他們的一個主要賣點。它的核心的變化,是通過反向的分享機制(與現有的社交網路反向)來避免個人角色衝突。好像跟Google+有點異曲同工啊。
現在肯定是沒有評價了,慢慢看吧。只是把了解的一些情況,分享一下。
最後想說一句關於鄧巴數字的事。看了下鄧巴的書,感覺鄧巴對這個數字的推導只是一種歷史的歸納,似乎缺乏更有力的證據。不過人家是人類學家,咱也就是說說感覺而已。我主要的疑惑在於,150個強關係,也許的確有其遺傳與進化的因素在內,但現實是什麼樣的呢?至少,有互聯網以後,人們所能管理的社交關係,已經數倍於沒有互聯網之前(看看你的QQ名單即知),即使強關係仍然是150,這個150和鄧巴的150應該也不是同樣的意義了(更加動態),何況,我總覺得,人們的強關係,似乎已經在超過150了。但願,Google+的社交網路,不僅僅是基於這樣的一些理論。曾經也計划過一款有分組的照片分享應用。
在計劃分析過程中認為以上所說的分組維護成本問題並不是問題。
假設人是群居動物這個假設是正確的,那麼一個人會自動存在於身邊很多圈子中,只是你沒發現這些圈子叫什麼罷了。而每個人都會針對不同的圈子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事,(分享不同的圖片)。原因在於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如果一個下屬在公司里以領導的身份做事是不可取的,而一個公司領導如果在家裡以領導的語氣講話也是不可有的。那麼圈子既然存在了,問題就轉移到圈子的產生和維護。
很顯然,我們身邊的圈子是有我們的意識產生和維護的。當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並不會刻意想,啊這個人,應該屬於我的哪個圈子,而是因為你要跟他講什麼話,你需要扮演正確的角色,這才會把他劃分到一個存在於意識中的圈子。所以圈子是由自身要說的話,要做的事,(要分享的照片),從而產生和維護的。
所以圈子產生和維護並沒有成本,而問題在於是否具備在不同的情景下,簡單易用的維護或者產生圈子的形式。需保證圈子是自然生成即可。剛剛試用,非常好,我認為這才是理想中的社交網路。遇到一些小bug,另外就是速度慢,這個沒有辦法了,在國內這個環境下,慢是可以忍受的,牆是遲早的。沒有用facebook,但google+的circles的概念、多種服務在+平台的整合,很有吸引力。另外,並不象上面有的人說的,圈子太繁瑣,其實在把聯繫人加入圈子的過程很容易,而且這個工作也並不要求你立刻全部完成,你可以慢慢來,並沒有感到多少壓力。對大多數人來講,估計沒有圈子,很多話其實你都不敢說吧?最大的反面教材就是微博。各級官員其實是最適合google+的圈子服務的。另外,spark靈感話題是個很好的功能。如果把google reader整合進來,那就無敵了
Google的想法部分符合實際,但是做法有點太粗暴。「圈子」是一個動態而模糊的概念。如果google一開始就要迫使每個人對自己好友畫圈,我自己至少不是很適應。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複雜圈子的情況:(大學朋友的朋友原來和自己的工作某些朋友認識),導致圈子完全不是簡單的隔離,更可能是不斷動態更新,難道就是為了自己不斷更新的社交需求每次要去google那裡人工改動?
實際上google這個「圈子」有點強行推出的感覺,因為無論什麼社交網站都無法完全的描述個人全部反而社交需求,現實中成功的產品都是抓住了某一點需求深挖,從簡單的產品開始慢慢然其自我整合,google的「圈子」一上來有點君臨天下的要開始做深度複雜整合,不知道會不會反而適得其反有幫助,如果主要聯繫人都在用Google+,否則只能部分實現。
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正是將無意識無序化進行意識化和有序化的代表作。此外,臉譜的好友分組亦能解決這個問題,但目前來看,可用性差。
社交網路隨著時間演化,不再簡單,複雜度得增加使得 不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使命。如keso所說,圈子的劃分是有較高的成本。但是隨著交際網路的增長、變化,這種成本相對負擔是可以接受的,在這種意義上我認為google + 應有機會。
任何模式都有拐點,社交的拐點是什麼?就是發現關注了很多人,卻沒有在現實中產生實際的協作關係,於是淪為一場遊戲。只有將社交做的專業話和可培育的,才是長久的吧。
我覺得Google+分圈子的做法,還是戰勝不了 OpenID + 垂直社交網站 的思路。後者是Facebook的優勢。
每個小圈子都有它的特質,靠單一的產品去通吃,感覺上行不通。google+和facebook的人群都不是某一特定的群體,因此都不能說是垂直化的,而個人認為google+在對現實人際關係的映射方面會更符合現實一些。 人際關係的混亂、信息的混亂是現在SNS生態中一個顯著的問題。解決的途徑無非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以何種聯繫來組織用戶、組織信息。拿國內的產品來說,qq空間是基於qq好友關係的,人人是基於同學關係的,開心網是基於同事關係的。 這幾個產品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關係進行區分和組織的,而組織用戶、組織信息的方式還可以是通過內容的不同類型來組織的,比如說tumblr、pinterest,甚至是國內的豆瓣。但到底以哪種聯繫來組織用戶和內容則是一門大的學問了。 個人認為google+首先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組織用戶和內容的,而它也做到了一種新的層次。但也正如很多人所說,正確的不一定就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畢竟即便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現在無從判斷google+是否成功,雖說google+模式中管理好友稍顯複雜,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用戶會更願意接受這種複雜,也不是承擔現有SNS模式中所帶來的關係、內容的混亂呢?
Keso說的增加複雜度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如果小圈子不強迫分,則問題簡化很多。Facebook也是一個大圈子,在類似於FB一樣的大圈中讓用戶自主選擇要不要再細化圈子。等於說我有個高級功能,你可以選擇用或不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Google+ 於 2015 年 11 月進行的改版?
※Google做了哪些善?
※Google+ 和 Facebook 的根本不同是什麼?對 Facebook 會有什麼影響嗎?
※Sci-hub有沒有替代網站?
※Google 為什麼不做 Picasa App?放著大把的資源不利用。是在等待時機,準備把 Picasa 和 Google+ 進行深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