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北京現代四個工廠相繼停產且新的第五工廠剛開建就停產了?
我覺得跟政治沒關係,一張圖說明一切
0901更新回答:
1.對於問題本身BHMC因供應商斷供而停產一天,是一個議價談判的商業行為。只是被有些媒體過度解讀了,認為北京現代沒錢付貨款,恕我直言這點錢在車企眼裡還真不多,這個事件裡面有公司內部的決策問題不太方便說。2.更正原回答第7點第4條,很抱歉原回答裡面有對日系宣傳策略說法讓人產生歧義。我的本意是說明日系在技術、智能、新能源的持續長久宣傳,給客戶留下了正面的印象。比如提起馬自達就關聯起創馳藍天,提起本田就聯想到超跑發動機。然而BHMC留下的印象只有性價比和流體雕塑設計,進一步就聯想到廉價和樣子貨的負面形象,影響品牌價值。3.感謝評論指正長城H2用的是4AT的錯誤,對於還有評論質疑新博瑞用的是不是現代派沃泰(HPT)的6AT變速箱.現款博瑞用的是DSI的6AT傳遞功率接近80%,新款博瑞用的HPT變速箱傳遞功率達到85%,同時改善了油耗和NVH.(如圖)
————————————————————
北現員工回答一下吧,匿了。1.停工是因為供應商暫停提供零部件,所以被迫停工。2.斷供的原因是公司財務和供應商的貨款糾紛,對於交付貨款的時間上雙方產生分歧。這個沒什麼解釋的,壓供應商貨款是業內慣例。3.停工半天后,已經和供應商達成協議,當天下午恢復生產。4.因為自身產品力也好,外部因素也罷,從2月到6月銷量有了很大的下滑。但是經過調整七月份銷量有了明顯提升(環比上升42.7%),主要是名圖、領動、途勝這三款車銷售增長拉動的。5.經過今年銷量下降,公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比如這次在成都車展上的全新索納塔明顯拉低了售價提高了配置,產品力得到改善。在18萬區間買到2.0T+6AT的B級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智能安全輔助配置也很豐富,同級別性價比最高。
6.我不贊同很多答主說的現代在技術和產品層面只能和自主品牌競爭的觀點。現代集團是車企里為數不多的能獨自掌握上中下整條汽車產業鏈的企業。(上游鋼鐵:現代鋼鐵、現代海斯克;中游零部件:現代摩比斯、現代派沃泰、現代威亞、現代岱摩斯、現代凱菲克;下游:現代金融、伊諾盛4A、首選二手車、現代奧特奧博IT、格羅唯視物流…)其中零部件供應了國內長城、吉利、江淮、東南等公司。(17款新博瑞用的就是現代派沃泰上一代技術的HPT—6F33變速箱。)7.從公司戰略來說,我也認為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①A級車布局太過密集,部分產品內飾材質沒有國產品牌感觀好。②更新換代慢。產品規划到設計研發、測試上市要4-5年時間,國內有的公司1-2年就能完成。③不合理的閹割。有的閹割為了考慮拉低售價和降低成本是合理的。但是有些設計時候很棒的功能比如無線充電的產品賣點,覺得削減的很莫名其妙。④宣傳策略不持久,消費者很為智能科技年輕化買單,日產、本田、馬自達各種刷軟文,起到的效果很不錯,反觀bhmc很多的技術功能服務買點都沒有得到持續的宣傳。(公司之前對汽車之家等論壇投入力度太差,不像某車企一年一個億的給。小道消息說公司不太喜歡汽車之家的某個領導)8.雖然調整產品線規劃和公司戰略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我依舊對北京現代未來保持樂觀。未來兩年會有很多重量產品上市,高端品牌捷恩斯、性能品牌N系列也會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對消費者和中國車市而言激烈的競爭總是好的。抱歉各位!經提醒,我把題主寫的「國產車」看成「日產車」了!
題主的手寫字體比較飄逸,相信還有其他答主也中槍了吧。既然審題都不對了,那麼下面的答案也就沒有意義了。內容不刪,當做是一個無聊的笑話吧。===審題不清的分割線===題主你真是把現代和日系品牌的關係搞的一塌糊塗…日本品牌在各方面幾乎都領先韓國品牌一大截,韓系車除了堆料堆性價比以及搞搞造型設計以外基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辦法。韓國車在產品力上幾乎是要拿來跟自主品牌比的。然而自主品牌性價比更高,品質近年來也提升迅速,韓國車的銷量不少被他們蠶食了。對於普通人,在家族聚餐時說:
「我去年買了輛賓士/奧迪/寶馬/雷車」,家人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去年買了輛邁騰/途觀/君威/銳界/皇冠」,家人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我去年買了輛雅閣/天籟/蒙迪歐/阿特茲」,家人們投來了肯定的目光。「我去年買了輛博越/瑞虎/H6/cs75」,家人們投來了鼓勵的目光。「我去年買了輛K5/索9」…家人們有點不知所措我好奇的是,從二戰結束到現在,中日關係就不算太好,特別是民眾恩怨情仇,簡直不可調和。但是日系車產量卻屹立不倒,佔據中國市場大量份額。中韓關係因為薩德問題才變差不到一年時間,為啥現代就不行了。看來韓國車質量還是太差啊,顧客用鈔票投票。
據說今天(9月5號)滄州工廠又停產了,原因是另一家供應商也停止供應零部件了。北京的三家工廠因為還有存貨,所以還沒有停,但是滄州的工廠已經停了。
???, 中 ?? ? ??···"??? ??? ?? ???"
而且昨天北京現代韓方更換了總經理,銷售本部長和戰略規劃本部長,看來問題還是有些棘手的。
三大高管調整 譚道宏接任北京現代總經理
不過八月份北京現代銷量環比增加了10%,連續三個月銷量環比增長,說明還是有復甦的潛力。只是現在為了恢復銷量,終端價格一直走低,量上來了,這利潤就難說了。
要不是國產車的崛起,合資車會賣的更貴。上汽一汽北汽等國企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賣國賊
最新收到消息,譚道宏緊急接任北京現代總經理,或與工廠停產及銷量下滑有關。
日前,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對外宣布:自2017年9月4日起,現代汽車集團副社長譚道宏先生將接替張元新先生,正式出任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原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發展規劃本部本部長文成坤先生接替權赫東先生,擔任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銷售本部本部長。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發展規劃本部本部長由現代汽車集團李光起先生接任。
2015年,譚道宏總經理(左一)會見四川資陽市市政府高層
新任總經理譚道宏先生,現年58歲,畢業於高麗大學。自1999年進入現代汽車後便聚焦中國市場,曾歷任現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事業支援事業部部長等職。譚道宏先生多年在華任職,對中國市場比較熟悉,這將有助於譚道宏先生快速履新。
車雲觀點:
譚道宏先生的前任張元新先生,在這個職位上的任期還不滿一年,此次北京現代突然換帥,不符合一個國際企業的行事慣例,在車雲菌看來,此次北京現代的人事變動或與工廠停產和銷量下滑有關。
上周,現代在中國的四家工廠被傳全面停工,隨後北京現代官方回應稱事件已解決。但此事反映出在這家合資企業中,中方與韓方以及合資企業與韓國總公司之間,尚存在沒有妥善解決的分歧;如果說,在企業向上發展過程中這些分歧都是可以先擱置起來的,那麼自今年年初以來,韓系汽車整體銷量受產品競爭力下降和薩德事件的影響而銳減,則是迫使北京現代推進降本增效,不得已讓雙方分歧激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時譚道宏先生接任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頗有臨危受命的意義,如果說危機的反面就是機遇,那麼如果譚道宏總經理能妥善處理好眼下北京現代面臨的危機,那麼當這家合資企業熬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後,面向未來的將是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機制和團結一致的隊伍。
從譚道宏先生曾經就職於現代精工(現代摩比斯,Mobis,現代汽車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的履歷來看,北京現代此次人事調整目標明確,而且車雲菌對譚先生徹底解決問題持樂觀態度。
起起伏伏,很正常。想當年,大眾何等苦逼,現在還不是出頭了嗎?
現代的問題,就是產品力不夠,需要擺正位置。比如索納塔9,本來就是一比日系低的,居然賣那麼貴,當然要打折了。還不如老老實實買得比國產貴,日系便宜。至於高端,捷恩斯國產了再說。
韓國車,一無情懷,二缺逼格
作為日本車優秀的追隨者,自然車子本身不差
但就是無法點燃購買的激情原因很簡單,日系車回暖。
韓系什麼時候賣的最火,反日的時候啊。看看日系今年的勢頭就知道了,特別是本田簡直打雞血。總體來說就是日韓此消彼長的關係。買合資車的基本是不會考慮國粗的
關於國產你真想多了,啥時候把老掉牙的4g63先扔了再說。北現員工,同匿。
遇到困難不可怕,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發展史。
企業會積極地應對市場困境,包括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以及更主動的與其他合資、國產品牌競爭。
題主所說四個工廠相繼停產以及第五工廠剛開建就停產,我覺得有問題,第五工廠如果是剛開建的狀態,那就不可能投產,也就無所謂停產。這段表述有問題,應該是粗心了。
我感覺題主的主要用意在於北京現代沒有這個能力又為什麼要建五個工廠吧?
這兩天有個新聞,說的是中國要開始研製時速最快可達4000公里的懸浮式列車,將來從北京到廣州可能都不到一個小時了。
有必要麼?從短期來看,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實用意義。再往前數幾百年,成吉思汗覺得騎馬就挺好,要什麼自行車呢?
我們不能所有事情都只看著眼前,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的判斷要具有前瞻性,如何在中國進行生產布局,如何在京津冀一體化中利用好地區優勢,以較低的成本來換取未來的價格優勢,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所有決策都不可能照顧到方方面面,只能選擇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來實施。
技術問題估計需要單獨討論,但價格區間的問題不只有北現一家面對,而且從我參加的各種調研來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品質信任度明顯不高,基本還都比較信任合資品牌的品質。那麼在價格上相近的情況下,肯定會考慮購買合資品牌而不是國產品牌,這麼一個大件,誰也不希望買來天天出問題吧?
中國人雖然不像面對日本那樣對韓國有切膚之痛,但中國從歷史上就輕視韓國是不爭的事實。歷朝歷代,動不動就遠征高麗,動不動就讓朝鮮進貢,天朝上國的優越感根深蒂固,從各方面輕視蔑視對方。
但現在的韓國,在身邊時刻都有著一個巨大的火藥桶的情況下,以彈丸之地發展出了令世界矚目的工業、科技、文化奇蹟,得到了世界的尊重,為什麼就得不到中國的尊重呢?
他們的產品,品質可靠、經濟耐用,可能在尖端技術上沒有日本那麼突出,但一個1967年才成立的汽車公司,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誰又能說得清在未來他們就不能趕超日系?
北京現代是一家合資企業,北汽集團也是投資方,無論從人才還是從技術,北京現代都對北汽集團進行了反哺,也解決了近萬中國員工的就業問題,同時帶動了得有幾十萬周邊產業員工的就業,貢獻不可謂不大吧?這樣的企業,這樣的產品,這樣的態度,難道不應該得到大家公平的對待嗎?
不請自來
利益相關:家父在北京賓士戴姆勒工作。今天晚上父親回家,我在書房寫作業。聽見父親和母親談話如下父:今天和班上同事喝酒,段長說這次我們要少賺錢了。母:怎麼回事?父:北汽的和現代合作的工廠停工了。母:那那些工人呢?父:據說好像是分到了旗下的各個單位,我們這兒好像分到了3k人。工資還是北汽出,但是我們的工資可能也會受影響。以我們車間為例,原先是8或者11個小時的班兩波人,現在是三波人,自然就沒有加班費了。母:……我:要準備過苦日子了(#?Д?)
個人意見:家父曾經和我討論過廠子里的二三事以及行業上的問題。依據個人拙見來看,這次的問題應該體現在上下游的供給和需求上。以及企業對於自身品牌的定位和品牌意識不夠強。北京現代的伊蘭特是北京計程車的主力車型,包括0幾年生產的和13年左右推出的。但是隨著現在產能和需求來看,在某些方面上是不對稱的,這也會導致企業危機的產生。但是危機,危中有機,相信這次的事件會給企業領導決策層帶來警示和啟發,使旗下品牌的汽車越發適銷對路。在保證供應鏈安全和品牌效應上更加下功夫。感覺樓主畫的有問題。現代在20-25W區間的在售車很少,汽車之家搜索20-30W近五款車,詳細見下圖。
這其中伊蘭特EV可以忽略掉。也就剩下四款車了,而ix35和途勝都只有兩款車在這個價格區間,我們來看下去年現代的銷量。可以看出,20W以上車型,這四款車總銷量約30W台。全系車型在20W以上勝達僅2W2,整體銷量很少。其實合資車企的主力銷售區間也是在10~20W,部分車型下探10W以下市場,部分車型上探20W以上市場。豪華品牌25W起,目前基本由歐美日把持,國產品牌15W以下市場很堅挺。但是近幾年來,國產品牌開始向上突破15~20W市場,廣汽的GS8,長城的H7/VV7目前看來反饋都不錯。豪華品牌不斷爆出低價車型,20W左右市場開始變得擁擠。韓國品牌相比歐美日,技術上的口碑是趕不上的,雖然現代獲得了沃德十佳發動機。而產品本身配置要低於國產車,產品競爭力相對久下來了。外加今年的薩德事件,顧客對於韓國品牌的抵制還是有影響的。回來說工廠,現代第五工廠投產,按照正常的買地建廠事件,也大概是五年前開始的工作了,這五年里,現代銷量一直在不斷上升,投建新工廠也是正常的投資升級。但肯定誰都沒想到今年斷崖式的銷量下降,參考去年的銷量,今年肯定是產能過剩了,工廠進行停工調整也正常,一方面可以降低產能,一方面可以停機維護。利益相關:北現員工首先,這個標題本身就有問題啊!按照您的意思是,北京現代五個工廠全都停了唄。各大媒體想搞個大新聞,可能也只是道聽途說,誇大其詞。然而真實情況是由於財務糾紛引起的供應商暫時性停產。據我所知,北京三個工廠幾乎都開始白夜班生產,不存在媒體所說的全工廠停產。其次,北現所面臨的問題,很多所謂的分析文章里也都有了。自身產品競爭力不足的原因遠遠大於薩德的影響。可能是由於09年左右產量的全面提升掩蓋了太多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大企業病,根除的話幾乎不可能,只能是暫時性緩解。只希望北汽高層領導多多考慮這盤棋的下一步該怎麼走,還有多長的時間可以用所謂的市場換取技術,至少在我看來,中方所學習到的技術經驗是相當有限的。也許是受制於合資方韓國現代的牽制,但畢竟是一個企業最後能不能立足於市場的根本。
有高贊答主說壓供應商貨款是業內慣例。北京賓士表示反對。只能說是國內某些業績不咋地的OEM的慣例吧。
反正這樣下去,那位大姐再也不用北京滄州來回跑了。
分享給那些覺得和政治無關的人一小段新聞——【今年首月,北京現代取得了80,017的批售銷量成績,同比增長6.4%。2月份繼續保持增長趨勢,批售銷量達到60,076,同比增長12.8%。開年以來,長安福特、一汽馬自達等合資車企銷量紛紛下滑,北京現代卻依然保持堅挺。今年1-2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已達140,093輛,同比增長9.05%】
薩德三月份部署。以下為原答案
-------------------------------------------------------------------------------------------
首先,題主這圖錯的一塌糊塗,已經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吐槽了。
其次,明顯和政治相關,現代真正崛起那幾年就是因為釣魚島,現在衰落也是因為薩德。
沒薩德的時候2016年產銷110+萬,今年薩德出來之前也很穩定,看看薩德之後什麼熊樣。。。就和當年釣魚島事件一樣,群眾都會去想:「萬一打仗了呢?」。
順便間斷性停產(技改)還是蠻正常的,畢竟產銷不好,造出來也不好賣,但這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停產」。
因為棒子太貪婪,韓國現代除了北京現代的利潤,還從獨家供應的零部件上獲得巨額利潤。新聞中那個供應商就是韓國現代獨資的,北京現代必須採購那家供應商的零件,而且價格居高不下,北京現代想降價,結果棒子就給斷供了。由於是獨家供應商,沒辦法,只能停產。
豪華車已經下探到18萬了,國產車主力市場現在不超過13萬,現代有30萬的車?主力在25萬?別逗我
聽對標的同事說現代新車型可以做到無起步Anlauf直接垂直切換到滿產。如果是真的,那麼挺牛逼的...
開個玩笑重慶政府投資了樂視和現代五廠結果。。。為什麼在重慶第五廠快建立好後就停產了呢,錢去哪兒了呢,你要知道那個79億基本全部是貸款吧
推薦閱讀:
※本田crv和繽智為什麼不降價呢?
※在奇瑞捷豹路虎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上海大眾凌渡Lamando自燃事件?
※如何評價上海大眾2013款全新桑塔納?
※開日系車出過兩次車禍,沒有受傷,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