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林毅夫觀點的理論邏輯是什麼?
張維迎:
產業政策就是披著『馬甲的計劃經濟,』任何產業政策最終必然以失敗而告終。林毅夫:經濟發展有產業政策才能成功,尚未見不用產業政策而成功趕超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和保持持續發展的發達國家。
張維迎,林毅夫觀點的理論邏輯是什麼?得出這個理論觀點的支撐是什麼?
張:自生自滅是天道,人去干預是藥丸。
邏輯基礎就是市場萬能理論。林:好地要人犁,好牛要人驅。
邏輯基礎就是市場失靈理論。張維迎
過分強調市場的作用,認為政府不應給任何企業和行業特殊的政策,產業政策會帶來尋租與腐敗,影響市場的效率;
並且,他認為創新是不可預見的,政府官員比企業家在創新方面更遲鈍,只有把權利全部放給市場,通過市場的競爭,達到均衡狀態,這樣才是最有效率的。
林毅夫
在經濟發展中,有效的市場與有為的政府同樣重要。
推動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既要有企業家的個人努力,也需要有政府幫助企業家解決企業家自身所難於克服的外部性和相應軟硬基礎設施完善的協調問題。
在進行產業創新時,第一個做出創新行為的企業承擔著一定的風險,政府應當給敢於創新的企業一定的激勵機制,讓這些企業有積極性去冒險。以前是張維迎茅於式一派狂粉,然後讀研了商學院,更多了解,越發覺得不對頭。特別是18億畝紅線的問題,我覺得茅老先生真的不太對。我覺得林毅夫一派也未必對頭,但他至少比厲以寧強。
本人觀點比較傾向許小年,吳敬鏈,顧准這一派系。
市場是個好東西,可以說沒有市場基本上社會就失去了不斷發展的活力。但如果不控制市場,不制定產業政策,市場也玩不大。比如,巴西和印度的市場肯定要比中國開放吧,可是經濟就是不如中國。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名詞是由顧准提出來的,儘管我們的市場有種種不好,但不可否認,中國取得這麼大的進步,肯定在某些方面做對了,這裡就是張五常的觀點。讀書讀多了,就溫和了,確實能理解這個社會多複雜市場失效是因為在市場中有很多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存在的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產業政策是強制市場中的人去做市場外的人認為理性的事情,這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治本應該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個人認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只是解決市場失效的一種方式,從邏輯上和真正的實踐上都被驗證不是對的事情。
張維迎也不僅僅信奉哈耶克的那套自由主義理論,他也研究信息經濟學,也有點和希勒(《非理性繁榮》作者,2014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觀點類似。
怎麼能讓非理性的人變得理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政府應該從教會市場中的人如何理性入手,並且提供一個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市場,而不是在外面亂點鴛鴦譜。
林毅夫教授在2016年11月9日的辯論,在邏輯上是有點不能自洽,其中他把企業家精神擴大化,強行說成每個人都有企業家精神,個人認為這已經不是在經濟學範疇,在嚴謹的邏輯框架下討論問題了,這是要拍桌子把水攪渾。拍桌子把水攪渾是訟棍的把戲,林教授這樣用不知是何用意。
在國家干預主義大旗下,林的觀點至少是有兩個邏輯,第一個就是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果斷結束了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為了客服法西斯在國內抬頭,安撫產業工人,用了國家干預主義,讓美國在歷史中克服了法西斯化。而美國人到現在也認為羅斯福是最偉大的總統。第二個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小平同志要求引進的市場其實就是國家干預主義下的市場經濟,而產業經濟策略也是中國發展的成功方法。
張的觀點其實是自由市場主義和放任經濟論。美國也是這個理論的最大試驗場,美國能在建國後迅速發展的一個重點政策就是放任主義代替了重商主義。美國自由市場主義在1920年前後進去了巔峰期,促成了美國30年長白金年代的空前繁榮。
國家干預力度到現在也沒有定論認為什麼程度比較完美。都需要大量的社會實踐才能確定是否符合時代要求。個人認為根本沒必要爭論。我怎麼覺得林毅夫完全沒邏輯啊,不必懂經濟學,後面的辯解部分,林毅夫提出的好多觀點在邏輯上就是明顯錯誤,比如張維迎也提到的,張維迎是說了反對產業政策,但是林毅夫講的「你反對產業政策,中國有很多產業政策,所以你反對中國」這算什麼狗屁邏輯啊?類似邏輯錯誤的還有很多很多,懶得一一枚舉。真的很佩服張維迎的耐心,跟這種邏輯層次的人溝通有什麼意義呢!實在想不通,林毅夫這麼高級別的學者,怎麼會是這種水平,讓人非常失望。事實上在生活中也會碰到許多類似情況,傻逼身居高位或社會成功,這個社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只能說,林毅夫真的是荒誕中國的一個最新的生動而奇葩的註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