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作為古代的禮器,何時被中國人開始用來切菜切肉?


俎本來就是用來切肉的,後來才用於祭祀。這和民間用碗、盤子擺貢是一個道理,你不能問:「碗作為禮器常用物品,何時被中國人用來吃飯」,這就搞錯了順序。

俎放肉:

豆放醬:

直至現在,中國農村也設低調版俎豆:

重複一遍,俎切肉,豆盛醬。(如果懷疑中國古代做醬的水平,可以參考這個回答:古代中國人做菜味道與今天有何不同? - 豆子的回答 - 知乎)

那麼,你有沒有想起什麼呢?

對了!真正的俎豆典禮,其實是請祖先吃這玩意兒:

冬天到了,又到了俎豆盛行的時間,一想起這個,大家都很高興。我們保持了幾千年的傳統,從來沒有變過。中華民族,是有信仰的民族。


青銅器里的俎數量很少,應該一直以來就是切肉用的。特別是安徽朱家集出土的東周青銅俎,頂面上有十字形鏤空孔,一般認為是切肉的時候供切出的肉汁下流的鏤孔。

河南淅川也曾出土一件銅俎,器型與此類似,唯鏤孔更多更華麗,藏於河南博物院。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


謝邀。難得學生邀請一次哈。

先秦的器物,有祭器,養器之分。祭器又衍生出明器。所以一般出土的物件,我們要先斷定是這三種中的哪一種,然後再做歸類考訂。這三者有的時候確實可以混用,但並不總是如此,要看具體的年代和事主的身份。

《禮記·曲禮》稱:「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

宗廟祭祀之事在先,以示敬其先,藏物儲財的空間居次,財以養民,乃為其子孫黎民。先後皆有所安,才是自己居所。這是君子之道。這個排序符合當時的邏輯。當然後來厚葬之風太過,孔子也有權衡批評的說法,這裡也就不提了。

「凡家造,祭器為先,犧賦為次,養器為後。」在這裡,明確地將器物區分為祭器與養器。

同樣是上面的順序,所以自用之物遠不如祭器重要。而祭器不同於養器明器是可以傳世的。所以很多大夫流亡的時候,不帶祭器不肯跑,或乾脆託付給最要好的朋友。省的別人玷污。

《禮記·檀弓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明器,鬼器也,虛也。現在的紙錢,燒的東西都是這種的變化。相傳是「夏後氏用明器,示民無知

《禮記·檀弓》「備物而不可用,知喪道也。」 明器出現的原因也寫了,有的時候叫做薦器。和祭器的功能並不一樣,僅僅是隨葬器物,這類器物一般比較粗糙薄寡。有的時候來不及作,就毀器以隨之,就是把生前的養器毀掉一些一起隨葬。而祭器是不會這樣處理的,是傳世之寶,於國是至重之器。

了解以上基礎的觀念後,我們會比較明白俎是祭器演變成養器的。鬼神食氣,所以才會有立柱舉懸而鏤空的造型。這樣氣味散發的均衡全面。試想平放在哪裡,祭肉不能翻面,反面的咋吃到呢?^_^。所以這是一種很體貼的心思造就出來的器物。實用才是根本原因。而且,跪坐於席宴飲是常態,所以舉高一點方便形體不傾,禮儀不失。最後才演化成幾的。其實日本韓國那種吃飯的方式才是漢唐風采,不與人同器而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禮節。而且非常有用,我們道士有的時候出門吃飯自己帶碗筷的。^_^。到了後來的大圓桌,滿漢一家搞出來的交雜之物,真是太有時代特色了。^_^

這套禮制祭祀的辦法出現的時候,就要求在祭祀的過程包含,完成分割,甚至烹飪的環節。其實連尊屍燕禮酬酢都是祭祀這個過程中的不同環節。所以古人飲宴是有目的的,還是祭祀的一部分。所以說這些都是禮器,沒有絲毫的不妥。

如此,基本是理解俎為啥是案板了,因為從頭到尾都是割肉薦神之案板的意思。俎者,半肉以薦上也。半示其儉也。折俎,體解節折,示惠也。以器言理,以物比道,以行傳意。古人之道也。


首先,我們理一理你的問題。「俎作為禮器」這句話不夠全面,之前在你的語境下值得商榷。

俎,可以分為兩種性質,實用和非實用。實用器自不必說,非實用的性質中,又可以分為禮器,祭器,葬器等多種。

下來,我們再分析。俎是先作為那種性質的器物出現的?物質決定意識,雖然馬恩的理論現在看來有所缺陷,但這條在唯物論上還是站得住腳的。

考古證據嘛,我說實話因為懶得動彈………&<( ? 3?)/

手機打字也很累…可以參考新石器時代的實用陶鼎,逐漸演化成作為禮器的銅鼎。

也就是說,先有了實用的俎,在後來產生的祭祀喪葬等觀念的影響之下,俎才逐漸成為禮器的一種。

因此,你的問題不成立。


不實用的東西,要麼變成實用起來,要麼就被淘汰掉。


鼎是何時用來煮肉的?


先是工具,後來才改型禮器化。


推薦閱讀:

在日本待了很多年,怎麼感覺中國人如果不重視漢學,尤其是先秦時期的,可能永遠也無法超越日本?
中國先秦哲學著作入門推薦?
道家所講「內聖外王」和儒家的有何差異?
先秦各種語言文字的共性有多大?
如何理解「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TAG:儒家 | 祭祀 | 先秦文化 | 中國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