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大國若烹小鮮 」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道德經》傳世快3000年了吧,可是對這句話就沒有一個解釋對的。有的解釋為烹小鮮油鹽醬醋要放全,有的解釋為烹小鮮不能勤翻動,不然就碎了……這些解釋都太可笑了。好經都被解歪了。

要想正確解釋這句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 窮苦出身、二 識字。正好這兩個條件我都具備。

為什麼要強調窮苦出身?因為這句話就是拿窮人的生活情況作比喻的,沒過過窮苦日子就不理解,就會犯「何不食肉糜」的錯誤。

拿杜甫的一句詩「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來說,其中的「惡」字1000年來都讀餓,解釋為睡相不好。這樣的解釋能說通嗎?睡相不好怎麼能把被子蹬破?張飛睜眼睡覺,這是睡相不好;有人擰著身子睡覺,這也是睡相不好,可是他們睡覺時都老老實實的,沒把被子蹬破啊!

其實這個「惡」字應該讀悟(wu),意思是討厭,害怕睡覺。因為窮人的被子都蓋多年,棉花結團,被裡又臟又硬,冬天冷得像鐵一樣,而且窮人沒有爐火烤被子,睡覺也沒有睡衣,都是赤條條地鑽進涼被窩,所以小孩子非常怕涼,不願意身體和涼被子接觸,會又蹬又踢,又因為多年的棉布面很不結實,像糟的一樣一碰就爛,所以才會把被裡蹬破。沒過過窮苦日子的人能知道嗎?他們能正確解釋嗎?

同理,老子的這句話也必須過過窮苦日子才能正確解釋。

什麼是小鮮?小魚小蝦。窮人吃不起大魚大蝦,只能拿小魚小蝦解饞。

吃大魚大蝦需要去鱗去鰓去腸雜等,可是吃小魚小蝦要去嗎?不需要,沒有辦法去,都是整烹。都連屎一起吃下去了。可是覺得噁心,不好吃嗎?沒覺到,只感覺到鮮美。

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意思就是,治理大國不要計較出現的小毛病,小缺陷。也就是大行不顧細謹的意思,也是九根指頭和一根指頭的意思。比方說,治理過程中有人大喊:不好啦,餓死人啦,趕快停停停。對餓死的事要處理一下,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只要對,就要繼續進行下去。

國家一大,什麼鳥都有,七嘴八舌,百人百性,有喜歡吃鹹的,有喜歡吃淡的,有喜歡吃酸的,有喜歡吃辣的,要是都照顧到,一鍋飯十年都做不出來。

老子主張的是無為治天下,所以他就要求統治者不要干涉騷擾老百姓,國家如果出現局部的小毛病小缺陷不要過度管制,就和今天的小政府大市場的觀點差不多。這就是他認為的以道蒞天下。他認為這是最美好的社會。

所以下文接著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意思就是說,以道來治理天下,鬼就不能裝成神來騙人(比喻壞人不能裝成大善人來坑害百姓)。不是鬼不想裝成神來坑害百姓,而是因為神是無為的,不坑害百姓,所以鬼就無法裝成神來坑害百姓。不是神不坑害百姓,而是聖人無為,不坑害百姓,所以神就不能不無為,就不能坑害百姓。

「兩不相傷」不好理解,是不是有傳抄錯誤?

------------------------------------------------------

評論里有人說我戾氣重,我戾氣重嗎?我一向是很溫柔的。我只不過被一些高高在上的學閥氣壞了。這些人知識沒有多少,但是從來都不謙虛,也不調查研究,也不接受別人意見,就憑想當然研究學問,牽強附會,還壟斷學術。這種人不僅現代有很多,古代也有很多。

評論區還有說我要被古人打臉,哈哈,我怕被古人打臉嗎?古人的品德又能怎麼樣?現代人不就是將來的古人嗎?

我們讀古文的時候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先秦及漢代的古文非常好懂,接近白話,可是越往後越難懂。為什麼?就是後來的文人賣弄文採的原因。

記得以前讀過一個故事,記不清是哪本書上的了。大概說的是歐陽修見到一位史官在史書里寫了這麼一句:疾霆無暇掩聰。歐陽修就批評他,現成的迅雷不及掩耳多好懂,大家都懂,你為什麼又造一個疾霆無暇掩聰呢,有幾個人能看懂?就是這樣一些文人逐漸把古文搞得晦澀難懂的。可見一些文人的知識是多麼淺薄,品德是多麼卑劣,為了掩蓋知識的淺薄就搞一些生僻字詞出來以顯示自己知識淵博。可是他們的這種知識有多大意義?和回字的四種寫法一樣,毫無意義。這樣的古人,我怕被他們打臉?

----------------------------------------------------------------

我的知乎回答: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怎麼解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78071/answer/201231590?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1、流傳最廣的——煎小魚不能總是翻面,會碎;治理一方不能多事,要盡量少「作為」。

這個很荒謬,因為春秋時代沒有「油煎」「油炒」這種操作,那時候的烹,只有蒸、煮,無論是蒸還是煮,都不牽扯翻面的問題。

2、第二種,烹調小魚,不能像烹調大魚一樣放很重的調料,大魚調料重了才有滋味,小魚調料重了反而不好吃;治理國家,也要保持原生態,盡量不增加多餘的東西。

這兩種理解,都是先設想大魚怎麼烹調,然後反過來推導小魚怎麼另一種烹調,思路沒錯。問題是沒聯繫上下文。另外,把老子想成空想家了,試想一個統治者就知道不管事,各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的一畝三分地會怎麼樣?肯定會亂——無為,是為了無不為,達不到無不為,無為就是假無為。放在政府,就是懶政,放在個人,就是當鹹魚。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後文說的是以大道治國,這個不傷人,那個不傷人,最終達到「德政」。

這裡涉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治國思路,那就是「有為」——引導一個方面,打擊另一個方面,現實中就是學西門豹治水,把巫師都扔到河裡去。有為的思路很簡單,好的發揚,壞的去掉,誰擋在正確的道路上,誰就去死。什麼是正確道路呢?統治者說了算,官員說了算,聖人說了算。

各國的思路,都是差不多這樣的,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把這個路線用到了極致,統治者認為「道德」「廉恥」「文化」都不重要,於是都去掉了,建立了一個絕對集權主義的帝國。

一統天下,然後二世而亡。

為什麼會二世而亡?因為這樣一個絕對集權主義的系統是不能長期存在的,它違反了人類內在的訴求。凡是這種絕對集權主義,在外部壓力減弱之後,都會很快從自己內部破滅。最近的例子,就是社會主義蘇聯。

那麼,老子發現的道路是什麼?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不需要否定「鬼怪靈異」,不需要破除封建迷信,因為如果社會處在正確的狀態,鬼怪就不會出現,或者雖然出現但是不會帶來傷害,鬼怪不會傷害人,神靈不會傷害人,聖人不會傷害人,沒有這些傷害,這就是真正的聖德之世。

所以,這一段都在說「傷害人的東西」,「要不要去掉傷害人的東西」,結論是不要,不是那些東西本身在傷害人,不是壞人和別有用心的人在害人,不是鬼在害人,不是神在害人,不是聖賢要害人,當社會處在正確的狀態,他們都不會害人。大家生活的好好的,你會參加黑社會?你會研究黑巫術?你會加入拜上帝會搞起義?你肯定不會。如果你會,那是因為你生活的不好。

反過來說,「烹小鮮」就是要盡量保留原有的部分,不能去頭去尾去腮去內臟,都去了就沒法吃了,要用自己的手段,把魚和調料、湯汁、廚具餐具搭配好,讓整體和諧。

小魚不能去的太多,是因為本來就沒多少可吃的;大國不能去的太多,是因為每一個部分要去掉都要付出很大代價,都要引起複雜的連鎖反應。

在此吐個槽:

比如某顏色的教,我是說白蓮教,一直在歷史長河中存在,為什麼有時候就沒事?為什麼有時候就有很多事?是他們要害人?不是,是歷史階段的一些問題映射到他們身上而已。

一切宗教問題和民族問題都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的投影。

人人都有壓力,都有利益訴求,他有現成的經典、教義、組織,他就會用這個組織來解決自己的壓力和利益訴求。是他們天生願意這樣?不是。也是被逼的。

老子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再往下說,這個答案可能就要不存在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老子在後面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原則「不傷人」,這是治理國家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以道蒞天下,就是用道來治理國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不傷人的目標,而只有達到不傷人的目標才說明你的政策是合乎道的。倒過來再看前面的話,可見烹小鮮的要點就是不傷小鮮也就是小魚,凡是有利於這個目標的就是對的,可以做,而不利於這個目標的就是錯的,不能做。這其實和莊子說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是相通的,庖丁順著肌肉文理骨頭縫隙來解牛,不傷害肌肉骨頭,而反過來肌肉骨頭不會傷害刀子,這就是兩不相傷,所以刀子才會用了十九年還是新的。所以聖人不傷人,而人也不傷聖人,不會造反推翻聖人的統治,兩不相傷,德交歸焉。至於說烹小鮮不要翻來翻去,這只是烹小鮮的特有情況,未必適合治國,治國有自身的特殊情況,就好像庖丁解牛就沒有要求不能翻來翻去,所以如果發現法令有錯誤,別說朝令夕改,就是朝令朝改都可以,你改得越慢,傷民就越厲害,這就不符合不傷人的原則了。


工人數變業則失其功,作者數搖徙則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則亡五人之功矣;萬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則亡五萬人之功矣。然則數變業者,其人彌眾,其虧彌大矣。凡法令更,則利害易;利害易,則民務變。務變之謂變業。故以理觀之: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韓非子·解老》


幾位答主說什麼無為而治也是夠

第一沒炒過菜,第二不懂陰陽五行是什麼

第三不懂什麼是治國

炒菜沒別的,五味調和而已。不僅菜本身五味調和,且要和吃菜的人的需求搭配合理,最主要是符合吃菜的人的身體需求。

寒涼體制吃什麼

濕寒體質吃什麼

都講究的很

作為最普通的人,什麼季節吃什麼菜,吃什麼口味的菜,都是應當講究的。可是現在大棚無論何時想吃就吃,而且被灌輸每天都需要吃新鮮蔬菜。每天應當補充維生素,每天吃水果。

看上去很合理,其實很弱智。

懶得解釋。

大小在這裡根本不是真的大和小,治大國如此,治小國亦當如此,那麼顯然「治國若烹小鮮」這句是成立的。如果前面的大可以省略,那麼後面的小就沒什麼存在的意義,「治國若烹鮮」,很顯然大和小在本質意義上只不過是用來強調的助詞,而非形容詞,所以,說什麼煮小魚無為而治就可以歇菜了。

如果治國只能跟煮小魚相比擬,那麼也未免太低估道德經、德道經的內涵了。

能治大國,自然可以治小國,治小國與治郡縣、鄉里、家族又有什麼區別?沒區別,治國、治郡、治家都是講求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相生相剋,君子有周,小人有比,如何調和這種關係,需要宰相、郡縣之主、一家之主的智慧。

小鮮能烹,大鮮自然不在話下,鮮能烹,菜、肉、飯自然也能烹。無非就是調和五味,酸者辛之等等。再有就是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狀況作出最適合此人吃的飯菜,那才叫高明的廚子。

最早說這句話的是伊尹,他首先是個廚子,在研究了商湯的身體狀況後個人定製出最適合他吃的飯菜,把他吃high了,才成為的宰相,然後才說了一句「治大國若烹小鮮」。

使用同樣方法的包括了中醫,調和五臟、陰陽,就不多說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

不為良相即為良醫

故而黃老道家思想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從根本上遠超儒家,傳統的中國不過是一個披著儒家外殼的黃老道者。


讀讀原文就知道了,烹小鮮的關鍵是不要老去翻動,容易把魚弄碎。就靜靜的煎烤就好。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有點國外原先自由經濟的感覺,就是不要管它,讓它聽從自然規律,自生自滅。朝令夕改反而會紊亂朝綱。


治大國,若烹小鮮

做小魚怎麼做,前邊的答案都說了,不能隨意翻動,說白了,入味兒,要慢慢入。治民,也要慢慢來,你不能讓百姓知道的太多,那麼做事就不能太急,太急了,魚就爛了。

但是我說的還有另一重道理,做魚想怎麼做,要調和五味。做領導的怎麼調和五味?講究「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只有無味才能調和五味。當領導的不能有所偏好,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樣樣有分,才對的,倘若有偏好了,上行下效,整個集團就都是一個味了,就做不出美味的好魚羹。古代的典故就不說了。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只有做飯沒有偏好的人,才能做出更大眾化的美食,集團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些人啊,平時看不出有什麼用,可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用上,就像做魚,缺了哪一味調料都做不好美味的魚。

總結一下吧,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究安穩,講究五味俱全,講究沒有偏好。

就醬


治大國,若烹小鮮。

萬乘之國,謂之大國。魚之小者,謂之小鮮。細詳國之小者,能順於理,安於分;以養民為心,以卑下自處,則小國未有不治者。但大國則與小國不同,大國民強國富,勢極位尊。民之風俗,易於奢侈;國之刑政,易於貪婪。本不易於治也,雖雲難治,若有道之聖君,治之則不難矣!觀大如小,視難若易,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般。小鮮之魚,烹之者,不可太過,不可不及。先後緩急得宜,則魚全而肉不潰。倘若火候不知,妄用攪動,魚肉必然潰亂,魚形不得其全矣!是故治大國者,不以異政亂民之心,不以巧智亂國之政,民之在國,猶魚之在釜一般。烹魚之法,與治國之道,其事雖異,其理未嘗不同也。治國者,果能如烹魚之法而治之,則民物之情自知,隨宜之理自見。文中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蓋謂此也。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上句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者,非有奇術異政而然也。蓋因有道之聖君,以道蒞於天下。蒞者,臨也,臨事而治謂之蒞。細想天地陰陽,莫非道也;鬼神幽顯,莫非道也;君臣父子,莫非道也;民情事物,莫非道也!果能各成其性之正,各得其道之理;存之於心,行之於事,合天下自然之道;修之於身,治之於國,得天下自然之理;陰陽鬼神,處其正而不違;天下國家,得其理而不亂!則天下之民,莫不盡性情之正;天下之事,莫不得事物之宜。天時人事,感聖人之道,莫不化而為道;

鬼神吉凶,感聖人之道,莫不尊而行道。所以其鬼不神矣!不神者,因聖君以道蒞天下。陰陽各得其正,故鬼氣之靈,不敢處於陰陽之上。不神之義,謂此也。此正是有道之聖君,以道臨蒞於天下,大道感應之機,應之於此。倘若不然,或不能以大道臨蒞於天下,陰陽從此而不和,邪正從此而相反。小人之道日盛,君子之道日衰。或君弱臣強,或臣行君事,必致鬼氣乖張,妖孽作亂。其鬼未有不神者矣!此是不能以道蒞於天下之驗也。文中所謂以道蒞於天下,其鬼不神之義明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

此二句,乃是伸明上句之義。上句所謂其鬼不神,非謂其鬼不能以鬼之道,而神之者也。蓋因天神地祇,以福民為心,以保民為德,其神本不傷於民。神既不傷於民,豈有鬼之道敢傷於民乎?此所以鬼神各得其正,各得其理。故文中言: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細想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鬼之道,屈而不伸者,得其陰氣之正。神之道,伸而不屈者,得其陽氣之正。鬼之不神,正是得其鬼之理。神之不傷民,亦正是得其神之理。是故鬼之不神者,不神於道也。鬼之道既屈,自當不神矣!神之不傷民者,蓋以神之道既伸,自當不傷於民矣!各安其分,各從其事,各得其理,各守其道。皆因聖君,以道蒞於天下故也。倘若蒞天下者,恣縱情慾,背道失德,大幹天地之和氣,以致陰陽之反覆。雖然鬼神不以傷民為心,但鬼無不瀆,神無不憎。必然乘隙加害,彰其報應。其鬼未有不神者,其神未有不傷於民者。

但鬼神加害,非鬼神之過,皆因不能以道蒞於天下,故有鬼神之害矣!

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

此二句,亦是伸明上句之義。上句所謂鬼之不神,因神之不傷民;神之不傷民,亦是因聖人之不傷民,所以神不傷於民。細想神之為神,乃是得天地陽氣之正者也。

聖之為聖,亦是得天地之正理者也。神明以正氣施化於天地,聖人以正理設教於天下。天地之正氣,未嘗不存養於聖人之心;聖人之正理,未嘗不妙合於神明之德。 所以養民愛物,聖人有無為治化之功;護國愛民,神明有陰陽不測之妙!神明之神氣,無處不有聖人之正理,無所不化!聖人之道,既無所不化,則聖人之心,以不傷民為心者,深可見矣!既以不傷民為心,聖人之心,合鬼神之心;鬼神之德,合聖人之德。鬼神豈有傷民者乎?鬼神與聖人既不傷民,陰陽相得,理氣感通。天下國家,未有不治者矣!文中所謂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蓋是此義!

夫惟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此二句,乃是總結上文之義。細想神之在天,以生物為德;聖之在位,以養民為心。神之所以神者,善應而不測;聖之所以為聖者,善治而無為。神以不測應於天地,其德所以無窮;聖以無為治於天下,其德所以廣大!德之無窮者,正是神不傷民之顯應也;德之廣大者,正是聖人不傷民之功力也!神之顯應,聖之功力,兩不傷民,所以聖人之德,與神明之德不異!神明之德,與聖人之德同然。文中所謂交歸,因聖人之德,與神明之德,理氣合一。所以天地交歸,而天地合德;日月交歸,而日月合明;五行交歸,而五行順序;六氣交歸,而六氣相生;鬼神交歸,而鬼神各正;陰陽交歸,而陰陽流通!是故天地之陰陽,鬼神之吉凶,莫不各得其正;家國之理亂,民物之安危,莫不各得其正。德之交歸者,交歸於此也!此正是兩德交歸於一德,一德交歸於一道。到此天地,治大國若烹小鮮,信不誣矣!文中所謂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蓋是此義!


偶然在思考「管理」一詞時,看了一點關於管理的論述時,覺得或許管理的核心在於「協同和協調」,也就是「合作」。

然後,覺得或許就是將很多繁雜的東西如何揉捏成一個成品。

接著,覺得就像做飯一樣,緊接著想到這句話,覺得老祖宗真厲害。

大致是這麼一個情況,可能因為「小鮮」不好烹,所以,和諧也很重要,也就是調味了。

本質上吧,個人覺得如果從管理學角度來說,比較能理解。

至於後文的鬼啊、神啊,估計都要在聖人的協同作用下,展現其有利於發展和治理的一面。

PS,小鮮是主體,烹及調料是輔佐,估計也有不能亂了主次問題,不然就成了亂燉了,雖然也可能美味,卻失去了該有的鮮美。就好像中國和美國吧。

恩,純屬個人見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理大國就像煮小魚小蝦。】

小魚小蝦是怎麼煮的呢?不用去鱗去甲,去腸去肚,不用油煎火烤,直接扔在鍋里用清水煮,不用加鹽、蔥、姜等調味料,不用翻來覆去攪拌,水沸了小魚小蝦就都熟了,也不用醬料沾著吃,直接吃就鮮美可口了。

去鱗去甲、去腸去肚、油煎火烤、加調味料、左右攪拌、用醬料沾,都是加入相對性。但煮小魚小蝦,都無需這些多餘的相對性。

老子用煮小魚小蝦的例子,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治理國家不要加入多餘的相對性,只需保持天然的相對性平衡,民眾自己就會演化成平衡狀態。

以上引用知乎作者「無奇之道」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28740839


老子的思路其實很簡單,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只是結果,跟孔子說的無訟是一樣的。

譬如說校園欺凌,你光是處置那幾個施暴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失敗的,有人已經遭受了欺凌,因為那幾個施暴的少年只是惡土裡長出來的惡苗子罷了,根源還在於環境,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乃至於整個社會的環境,你沒有察覺這一點,就是你的失職了。

老子推崇的就是一切都掐死在萌芽內。至於到底怎麼做,我反正就不知道。

老子又說小國寡民,這個也很好理解,人少才好管理,另一方面,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更加緊密了,相互依靠了。說到底小國寡民只是一種手段,只要人與人的聯繫能夠緊密,人與人之間相互依靠,就是好的。

上古部落為什麼是公天下?因為生產力水平不足,你一個人是生存不下來的,必須要團結一致,一個人自私自利,可能就導致整個部落遭致滅頂之災,所以自然被排斥。譬如你在野外生存,只有三五個人,那是一定要團結的,否則都活不下去,有什麼事情都商量著來,要是十來個人,那可能就要鬥上一斗,決定領導權了。如果外部環境更加惡劣,十來個人都只能勉強活下去,那麼自然就會同心協力。


感覺要對,火候要掌握好,萬事都得慢慢來千萬急不得,不然一不小心就變成大躍進。管得太多,那麼所學再多也會因事無巨細,而不堪重負。那個識人用人,明白天下人所能接受的度,所不能接受的度,這種功夫很難的。

讀《英雄志》的朋友可能明白我的意思,你看天才如楊宿觀,多難?日日夜夜就念著家國大事小事瑣事密事,同朝陰謀算計,國內反賊叢生,災年生靈塗炭,特務各有算盤,皇上視如眼中釘,全國財務一手包辦……機器人都得累冒煙。不懂得什麼時候松,什麼時候緊,用人皆疑,事事留手。如果這麼治國,嚴謹是嚴謹了,能操持幾年?其人放在任何一處都能光芒萬丈,唯有治國,山河日下,在他的原因不可以說不大。

噢,不好意思…我在推薦小說。


小心翼翼,別折騰。


理解了原意就不應長篇大論過度解讀無節制引伸


我理解是這樣:與小事得道 與小人成佛 每一個小事都駕馭了 治大國就像烹小鮮一樣簡單;同時也說明 想治好大國,要從小事做起


為什麼不是大鮮呢,這就值得考慮了,需要結合當時。比如做一條大魚跟小魚的區別,大魚很大,你想做的好吃,火候就要調大(別說也要小火,在古代基本不像現在能調火候),然後多加料,料多才能入味,多翻,相對於小小魚而講。小鮮指小火烹,細心照料,少翻不亂翻,少放料味道均勻可口。引申治國,即政策緩慢,不要隨意,切莫朝令夕改,少索取,細心耐心,考慮周到等……


《詩經·檜·匪風》毛傳云:「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王弼注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撓也,躁而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

煮魚的時候不要撥弄得太頻繁,讓它好好在鍋里呆著。治國治民是同理,侵擾太繁,民不堪命。


隨便怎麼理解,它最後那句話。

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兩不相傷,是因為上位者有德,下位者有德,交歸焉!

注意最開始和最後的半句話:

【道可道,非常道】、【天之道,利而不害】

每個人的路(道)是不一樣的,天之道么,讓水下流,讓樹上長……

做到什麼程度?不害,不失德就夠了。

小鮮幹嘛的?吃的。管它「烹小鮮」還是「炒小鮮」,能吃,吃了無害就夠了。

治大國怎麼治?你管他怎麼治,小鬼不傷人,聖人不傷人,小鬼=聖人。

只是一個小鬼的稱呼而已。也就是,所謂的壞人讓別人感覺不壞就夠了。

你是個好人,你是個聖人,在某些角度來講,是一樣的。

大道,小道,都是道!!

當然了,古人是很鄙視小道的。(這個很重要的)!

道德經,隨便一句話怎麼理解都可以,但有個中心吧,也就是圍繞「道」「德」兩個角度或者只是「道」的角度把握住了,隨便你。

愚見……


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傷人,撓則魚爛矣……


說到吃,有個時間問題……

這個烹,是怎的烹呢?無非煎炒烹炸,悶熘熬燉……其中炒是宋以後的手段,炸這種費油的方式在戰國時期應該不常見,熘是炒的一種變形始於南北朝,煎,這裡應該指的是煮,燜烹熬燉都跟煮近似……

那麼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所謂小鮮要怎麼煮……

放鍋里,放上水,開火,蓋蓋,等著,適當調調火,此外就是等著了,不需要對小鮮有什麼直接的操作,主要是等……

想像一下這個過程,看著,有一定的掌控,但是又不用多管,自然而然的,小鮮就熟了……也許這種是老子提倡的無為狀態吧……


推薦閱讀:

中國從諸子百家之後有沒有類似文化思潮?
如果中國當年選擇獨尊陰陽家,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鬼谷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孔子,莊子,墨子,老子韓非子等這些子都有哪些大招?
莊子見過大海嗎?

TAG:考據 | 道家 | 道德經書籍 | 諸子百家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