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老子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態度?

詳見北師大版高二歷史課本必修三第二頁


這是對老子的政治思想,一種很常見的很流行的誤解曲解。

這種曲解的原因在於,混淆了天下和國家兩個概念。得出老子主張分裂,反對大一統的結論。這個結論錯的很離譜。

天下是天下,國家是國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天下由天子統治,國由公侯統治。國家是天子分封出來的,國家的元首公侯,也是天子冊封的。

老子說小國寡民的真正意思,是建議天子把國分封的多一些,小一些。這樣就不用擔心它們做大之後,稱王稱霸,向天子發起挑戰,進而危及天子的統治。

那如果有很多小國家,他們之間出現兼并戰爭怎麼辦呢?老子給天子的建議是,讓它們老死不相往來。

怎麼讓它們老死不相往來呢。不是在物理上隔絕阻礙它們之間的交往。而是,當這些小國家企圖連橫合縱的發起兼并戰爭的時候,天子要用王師削平它們。這樣就再沒有國家敢造次了。

如此以來,整個天下,便實現了永久和平。

後來周朝滅亡,的確是因為分封的國家,塊頭太大了。導致天子反被公候鉗制。並導致最終失去天下。


我把我的一個答案貼在這裡,大家看看。歡迎指正。

說一章很多人批判的,我的理解。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與,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寡:使動用法,使…小,使…少。什佰之器:效率十倍百倍於人的工具。重死:看重死,愛惜生命。與(輸入法找不到):車子。結繩:文字出現前的記事方法。甘、美、安、樂:意動用法。

它反映了老子的社會政治理想。這裡,老子主張毀去一切文明,倒退到一種無知無識的原始社會,這是違背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的。

——郭錫良《古代漢語》

解析:從中國文化起源《易經》來看,老子繼承了「坤」的思想,強調質性真樸,厚重莊嚴。從老子史官出身來看,注重現實是一個重要特點。老子的哲學思想是用於指導社會統治的,必然重視它的實現性。

小國寡民,周初號稱八百諸侯,春秋也有數百諸侯國,小國寡民合於當時現實。或曰:治大國若小國,民眾亦民寡,如「治大國若烹小鮮」「大邦者下流」。 王弼言:舉小國而言大國(比喻)。國小民寡,欲成豐大之邦,惟裁其繁文,省其虛費。

什佰之器:十倍百倍於人的工具。不用,言民能自給自足,清淨質樸。什佰之器所用者,皆諸侯、大夫,所不用,惟「不見可欲」方能「知止不殆」。春秋之時,禮樂崩壞,上位者相互傾軋,勾心鬥角以至於民心亂而國亂。故老子言:「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一說作兵器,不用,無戰事。小邦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則靡費少而器物多,國之富可致也。

不遠徙:非不徙也,安土重遷。遠徙者,皆所迫也。「遠」徙,因何而徙?一,戰之所迫;二,政令繁苛,民莫能負;三,生活所迫,商業交通(當時經商條件十分艱苦)。重死而不遠徙,言百姓知足安樂。這裡,老子描繪了一種理想的農村生活。

舟與不用。舟與何用?亦三者:軍事交通、政事交通、商業交通,然主要用於軍政,所用者,皆諸侯、大夫等。不用,言政事無為、和平安定、不見可欲、民心不亂。這裡包含了老子對禮的一些批判,老子認識到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後,指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甲兵不用,無戰事。老子異常反對戰爭,處處流露出清淨和平的思想。他說:「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復結繩而用,並非排斥一切文明,回歸到原始社會。這裡是指精神層面要回復到質樸的狀態。文字的出現,經歷了一個由簡入繁的過程,和禮產生一樣,越來越細密繁複。這裡是強調去繁飾、浮華。

甘、美、安、樂:言敦厚之風行而民自化。不甘五味、不貴五色、不好紋飾、樂其質樸。王弼註:無所欲求。

不相往來:不相交戰。言相近之國,百姓從生到死,無有戰事。

「馮友蘭說:理想社會的情況,表面上看好想很原始,其實也不盡然。並非沒有甲兵、舟與、文字,不過是用不著,老子認為這是:『至治之極』即知其文明,守其素樸。」

「童書業說:老子描繪的實際是一種理想化的農村,並非企圖回復到原始社會。老子只是企圖穩定小農經濟,要統治者不干擾人民。」

故:解析和評價人和作品時,當如孟子所言:「知人論世、以意逆志」,不可以偏蓋全、望文生意。

參考書目:《古代漢語》下 郭錫良編著 商務印書館 2012年 印

《老子注譯及評介》 陳鼓應著 中華書局 2010

《老子道德經注》 (魏)王弼 中華書局 2013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中華書局 1997

《道德經注釋》 (清)黃元吉 撰 中華書局 2013

《中國文學作品選注》 袁行霈 中華書局 2013


其實仔細體會一下,無非是將大國拆成一塊塊的小國,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拆分的越細,讓利益分割越細化越複雜,那麼這個天下就越好管理。

就跟人身上的組織結構一樣,如果你能控制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的話,那麼你就有神的能力了。

又跟程序寫代碼一樣,你如果只是劃分大的結構框架,去宏觀的做一些邏輯的話,後續代碼越寫越多,未知的無數的BUG就會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最後你不得不重構。

事實上,歷史也正如老子所說的一樣,從分封九州各大諸侯國,到郡縣,再到後來分封路府州縣,省府州縣還要加上都指揮使司的雙重領導,最後就是現代城鎮化,漸漸消滅政治觸角無法掌控的農村偏遠地區。

當你將事情拆解的越精細,那麼你做事就越有把控能力。這種道理不知道後人是怎樣推理出來「消極悲觀」的說法的。

而那些批判所謂「老死不相往來」是閉關鎖國的人更可笑。從面向過程進化到面向對象,是程序跨越的一大步,我們現在的優秀程序都要想盡辦法去解耦,去做到每個對象獨立起作用,等到需要調用的時候再進行連接。老死不相往來指的是理想狀態下,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了,大家生活富足,根本沒有互相爭鬥的需求了,也根本沒有所謂的物資問題需要彼此合作了,何必再互相往來呢?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存領域裡的「神」,莫非不好么?


高中歷史書的東西很多的觀點都是值得商榷的。真正研究這個問題的人不會去編高中教科書。編高中教科書的人大都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


這個是胡說八道,毫無邏輯,毛都不沾邊。

當一個人越來越了解人類,會賺錢,又能照顧好自己的時候,他通常打交道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和人類打交道有諸多麻煩。所以通常只會把交往圈控制在很有限的幾個人。跟笨蛋打交道很痛苦,顯露財富容易被人類算計。

另外,這種人之間,不太需要物理距離上的親密交往。

於是,理想的狀態就成了小國寡民。

這些垃圾教材說的都是什麼呀,爛透了。


寫教材的人哪裡懂什麼《老子》,都是個人臆斷,別把教科書當真。


「小邦寡民」章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一個CEO叫來一個MBA讓他對公司的發展制定一個戰略規劃。MBA慷慨陳詞:「我們的公司要越來越小,員工要越來越少,員工要回到改革開放之前,最好在家吃勞保。我們的目標就是:沒有蛀牙!」CEO問這個無厘頭的MBA:「您這是跟哪學的呀?」MBA理直氣壯的回答「在《道德經》第八十章里學的。」

看上去很好笑吧,但更加可笑得令人恐怖的是,近代對於《老子》此章的注釋卻是絕大多數都沿襲著這種思路來進行的。

近代多數注家或者說主流解釋都認為此章講的是老子的理想國,是一種回復到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同時又是拒絕先進生產力的烏托邦的幻想。

這種誤讀的原因,我認為首先在於世傳本的篇章錯亂,此章在世傳本中位於第八十章,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很難找到它和前面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繫,所以多數注家孤立地對這一章的主旨進行臆測也就不足為怪。但是在帛書中,此章是緊跟在「江海之所以能為百浴王者」章之後。在「江海」章中,老子闡述了「善下」、「無爭」等根本原則,其目的是通過「江海之所以能為百浴王者」,江海匯聚百浴之水,來比喻「聖人」如何匯聚民眾;而此章,通過「使民重死而遠徒」、「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也是在講如何才能夠留住民眾、匯聚民眾。所以:上章老子講的是「王」(此處的「王」取其《說文》中的「天下所歸往也」之義)的基本原則,此章講的是相應的具體措施或者說是注意事項。

誤讀的另一個文字上的原因則是對「小邦寡民」做出了孤立、錯誤的理解,進而使得對全章的理解建立在了錯誤的基礎之上。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

對於「小邦寡民」,似乎是從近代才開始認為其中的「小」和「寡」作動詞用,理解為國家要小民眾要少。但在以前的注釋中似乎不存在這種誤解,比如:王弼注為:「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呼?故舉小國而言也。」河上公注為:「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簡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小,不敢勞之也。」

我以為,王弼和河上公的這兩句話,雖然被當今的注家忽略了,卻恰恰點中了此章的要害。「小邦寡民」在此絕對不會是老子的目標,老子在那個歷史時期(即便是現在亦如此),作為「君人南面之術」,其目標是「王」,是「大邦」取「小邦」,這種思想在全文中多有體現,那時若是要向侯王進獻「邦要小」可能還沒有「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的可能性大呢。所以此處正是象王弼所說「故舉小國而言也」,以「小邦寡民」為例,進一步闡述即便是「小邦寡民」,只要侯王堅持「善下」、「無爭」的基本原則,進而採取本章所述的具體措施,也能使得「使民重死而遠徒」、「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從而達到「王」的目的。

另:對於上章的「無爭」,我認為當理解為「不與民爭,體現民眾的意願、順從民眾的意願。」結合本章來看,證明這個理解是正確的。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對於這段話,通行的理解將其作為並列關係對待。而我認為,「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是用來補充說明「使十百人之器毋用」的,這從我的斷句與通行的斷句的不同可以看出其區別。

「十百人之器」究竟做何理解,現今比較流行的是當年胡適先生提出的觀點(依世傳本「什佰之器」):「「什」是十倍,「佰」是百倍,文明進步,用機械之力代人工。」,也就是高效的器具。於是,這就被理解成老子反對科技的進步。這種解釋一則在訓詁上沒有堅實的基礎,再則在《老子》中沒有旁證,三則在本章中沒有必然的邏輯因果關係,我認為是靠不太住的。我理解,此處的「十百人之器」並非特指,不必遍閱諸子找出其究竟為何物,而且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找出來了(沈善增先生倒是在《墨子》中找出了「什佰之器」的旁證,可以參考,最終落實到文章中的含義,與我的理解似乎可互通,都是耗費民力之意),直接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即可,但不是十倍、百倍於人的高效機器(如木牛流馬),而是指需要動用「十百人」,也就是耗費相當的人力、物力的器具。如此理解,在文字上簡單明了不存在訓詁上的問題,在文章的主旨和邏輯上與老子的思想相一貫,何樂而不為呢?由此也可見當年河上公在文章開頭所說的「簡約不奢泰」、「不敢勞之也」還是意外的貼切的。

其後的「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正是對這裡的「十百人之器」的說明,正如沈善增先生分析的「「舟輿」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船和車這樣的一般意義上的交通工具。《墨子?辭過》中說:「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飢。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並至。」可見,當時的王公貴族玩舟車,相對來說,毫不亞於今日的權貴豪富玩轎車與遊艇。「雖有舟輿,無所乘之」,就革除了人民沉重的徭役。」。而「甲兵」(盔甲、兵刃)雖然從狹義上理解是人手一個,但真要打起仗來,卻遠非「十百人」可以的,當然,派一個刺客又另當別論。只有對內、對外,都謹慎的動用民力,才能使的民眾「重死而遠徒」。此處的「遠」作「避開」解。

另:「使十百人之器毋用」的「使」,趙又春先生認為是連詞,「如果」義(《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我認為是正確的。

此段可通譯為:

即便是邦國很小,民眾很少,如果(侯王)不輕易使用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器具,(例如)侯王雖有舟車,卻不動用民力輕易出乘;雖有盔甲兵刃,卻不輕易動用民力投入戰爭,這樣管理的民眾就會重死而不作亂,安居而不外流。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對於此部分只要結合全章的文意正確理解三個字詞,對於此章的誤解則可以被徹底顛覆了。

「結繩」,通行解為「結繩記事」,其出自《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決》。」也就是將「結繩」理解為「上古」的比喻。但這種理解,在行文上失去了邏輯性,在操作中失去了可行性,在思想上失去了一致性。而且就該句本身而言,正如 沈先生所說「結繩記事「以治」是統治者的事,怎麼使民「結繩」「用之」呢?」。在上面注者引用的用以訓釋「結繩」的同一篇《繫辭下》中,這之前還有一處提到「結繩」:「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用繩子編結捕獸的網與捕魚的罟,從事漁獵生產。可見此處的「結繩」還可以廣義的理解為從事生產活動。結合前文,侯王不動用人力,而讓他們回復到,「復」,生產活動中,這樣前後的思想不正好一致了么?!所以可見以此說老子在開歷史的倒車是多大的誤解。

相:此處宜按先秦的常用意作「共」解。

往來:沈先生認為是「偏義複詞」,其義偏於「往」。我認為無論從訓詁角度還是從文章的邏輯角度都是成立的。

此處的「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目的或者結果,也就是通過讓民眾回復到生產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甘、美、樂、安」,同時,這也是後面「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民眾在這片土地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一切,他們還有什麼理由要去闖關東、撈世界呢。

此段可通譯為:

管理民眾回復到生產活動當中,(通過勞動)使他們的食物更加甘甜,使他們的衣著更加鮮美,是他們的風俗更加和樂,使他們的家居更加安穩。(這樣,哪怕)鄰邦的人家可以都看到,雞犬之聲可以都聽到,民眾到老死也不會成群地遷居到鄰邦去。

當我們最後回過頭來,再通讀一下全章,我們可以很明確地把握老子在此章中的思路:以「小邦寡民」這種相對極端的情況來設喻,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侯王能夠慎重的動用民眾的人力、物力,使他們的精力都投入到生產活動中以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那麼,即便是「小國寡民」,也能夠匯聚民眾。

章節通釋:

即便是邦國很小,民眾很少,如果(侯王)不輕易使用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器具,(例如)侯王雖有舟車,卻不動用民力輕易出乘;雖有盔甲兵刃,卻不輕易動用民力投入戰爭,這樣管理的民眾就會重死而不作亂,安居而不外流。管理民眾回復到生產活動當中,(通過勞動)使他們的食物更加甘甜,使他們的衣著更加鮮美,是他們的風俗更加和樂,使他們的家居更加安穩。(這樣,哪怕)鄰邦的人家可以都看到,雞犬之聲可以都聽到,民眾到老死也不會成群地遷居到鄰邦去。


我來裝一下逼。

老子的小國寡民其實是老子基於自己政治思想和當時的國家情況而提出的一種烏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就如同馬克思的的共產社會一樣,都是一種理想狀態。為什麼說他是消極的。因為我國的歷史觀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而形成的。馬哲的歷史觀是指歷史通過鬥爭而進步。顯然這種歷史觀很明顯認為老子思想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因為老子倡導無爭,所以說他是消極的。

當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也會認為他是消極的,因為這是處在我們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和系統的歷史觀去看一些當時問題,如果我們也在那樣的時代便不會這樣想。所以陳寅恪說「我們應該以同情的眼光去看古人」。

我其實更喜歡稱老子這是一種「還原」(自己瞎琢磨的),因為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其實是想把人還原到一種最自然的情況,讓人無爭,無欲,(沒有過多的慾望,不是什麼也沒有)從而戰爭和一些社會問題就會解決。


僅僅是因為你還沒長大所以問到了這個問題,然而你問出這個問題時候代表你已經有自主意識的去思考了。

我讀老子,讀到這一篇我並沒去深究這篇文章到底是怎樣的社會條件,社會背景以及深究描述的到底是個怎樣的社會叫小國寡民。

因為你讀了你就明白大巧若拙,正言若反,話說的越多越錯的多。每個人理解的點也不一樣。

正是這樣,沒有一個人可以說別人的理解是錯的,所以老子告訴你,要守中啊。不要偏頗。

讀老子讀的多了,自然就明白老子究竟整篇道德經最基本的態度是什麼樣的,所以那些什麼老子思想怎麼樣怎麼樣的話題真心聽聽就過去了。

每個人身邊都有人說過四個字,順其自然。中國人就是被道家影響到dna的人。每個人可能連順其自然的意思都不懂,但是都會說出來。

小時候每次課上 ?講到道家我就很激動,可是聽了就有衝動,心底有個聲音告訴我,不是的,根本不是這樣,老師你懂道德經么?有時候我會起來給大家講,可漸漸的當做沒聽到。因為師父他老人家講過

不笑不足以為道。

所以,同學,如果你喜歡就看看這本書,但是小孩子多看點莊子其實比老子好點,因為少年的特點就是生長,還不到韜光養晦的時候。自己就是個例子。

什麼是經典,為什麼叫經,因為以它為主是可以如樹枝一樣向外延伸的,兵法也好,為人處事也好,修真也好,謀略也好。這是子母的關係。

小國寡民,小國為身之國。


這就是現代教育的悲哀,不懂裝懂,強行教化

不理解聖人的道理就妄自評議,還拿出來教小孩子


「使有」,「雖有」,這真的悲觀消極么?


作為一名經常在鄭州用生命擠公交車的學生狗很認真地認為:大國里的小城寡民應是是相當不錯的


我沒文化,來答一下

我覺得不悲觀啊,小國寡民,而且最後一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它是有基礎的,基礎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所以這是一個很崇高的生活狀態啊,個人覺得。


這個問題分成兩個,一個是「小國寡民」是一種悲觀態度嗎,為什麼?另一個是為什麼教科書把它說成是悲觀態度?

我要回答的是第二個問題。因為我國是一個面積大人口多的國家,說照小國寡民好政治不正確,必然要批判。

注意,我不知道小國寡民是不是悲觀的。我支持教科書批判一切政治不正確的思想。


消極、悲觀是相對於積極、樂觀的。個人認為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治國方法、或者一種國家形態。

你要看課本是以甚麼政治制度作為比較的範本,現今制度?儒家所提倡之制度?

我很好奇無政府主義會被你們的課本怎麼比較。


偶然看到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問的了,正好最近深入學習了老子,在這裡整理一下。

看了好多人的答案,有些完全不認同。

﹉﹉﹉﹉﹉﹉﹉﹉﹉﹉

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是他對周天子的治國建議,眾所周知春秋時期正逢禮樂崩壞,生出這個時代,在結合老子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的他會對統治者提出這個要求。

但是小國寡民絕不是消極,也不是說要把邦分小一點來鞏固周天子的統治,這是因為:

老子不認同任何人為的東西。

此話何講?

「無為」應該是老子思想中為大眾所知的一些東西。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包涵的正是無為。

但是要理解無為,必須要從老子的整個思想架構和核心來理解。

首先我們說到,老子的思想實際上是他對於整個人生,世界的一種哲學思考。

談到哲學,就不能迴避世界本源的問題。

老子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

何謂道?

道可道,非常道。

難理解的來了,當初我聽講也是繞的暈暈乎乎。【道是世界的本源,當然道只是一個名字。但是我們說「道」,不可以說「道是什麼」,因為老子認為,道是一種實在,是萬物的起源,擁有無限可能性,如果問是什麼,則剝奪了「道」的可能性,所以道可道,但只能說「道是?」還不能說「道是什麼」】

從老子其後的語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也可看出「道」擁有無限可能性。

不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老師和我的理解中,應該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為,世界從萬物中生成,而不是先生一,在生二的這種順序。是道生出一之為一,二之為二……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最核心的就是守護住世界本源的可能性。

於是談到做人,講究「無為」,意思有其二。

其一是高境界的,即回到本初的狀態,以無為知,則人擁有無限可能性。

其二也是尋常的,做不到回到本初,則只能在順應自我生長的道路上自然而然,以無為有,不妄為。

由此延伸到治國,提出「小國寡民」,是追求社會自然而然的進化,強調社會原初狀態而擁有無限的生機和可能性。

世俗的小國寡民則強調統治者無為,不妄為。

所以,可以看出「小國寡民」思想中不存在消極,而是希望自然而然的變化,演變。

﹉﹉﹉﹉

當然道家思想在老子之後又有更迭,因為我已經忘記原題問的是老子的小國寡民還是道家的小國寡民…………所以……這個思想在最初的核心我認為是這樣的。


寫教材的腦子被驢屁股放屁熏暈了沒有疑問


道家比儒家境界上好不少,適合中年及以上人琢磨,青年人看了可能會影響鬥志。整體來說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感悟,但不適合青年人。


在當時 春秋時期 老子的小國寡民社會是拯救人類的一個有效手段 理想形式 但在今天看來 小國寡民依然存在 你看看歐洲的小國 生活水平比我們高吧 衹是說 老死不相往來這句在今天不適宜 相當於閉關鎖國 但老子這樣設想是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國家戰爭

另外 教科書的編寫大多是代表學界主流意見還有國家政府的觀點 但不一定正確 所以高中生也需要加強課外的專業知識閱讀開闊視野


有了悲觀與樂觀的看法,說明還沒看懂道德經。


推薦閱讀:

濠梁之辯用邏輯學知識如何解讀?
感覺很多牛逼的人喜歡看莊子,這是為什麼?
《莊子》的譯註書籍哪個版本的好,據說陳鼓應先生的譯註挺權威的?
莊子真的逍遙嗎?
莊子說『指非指』,『馬非馬』,對嗎?為什麼?

TAG:道家 | 諸子百家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 中國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