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三國志》漏掉了哪些政經大事及重要人物?
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按照吳文俊的評價,在世界數學史上的地位可與阿基米德相提並論。但自《三國志》至如今的三國遊戲中,都沒有涉及。馬植傑《三國史》第二十七章考據了劉徽可能在曹魏仕官:
關於劉徽的身世,因史書失載,難以確知。《宋史》卷105《禮八》記述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追封古天算家七十餘人,其中有「魏劉徽淄鄉男」。男是宋徽宗給劉徽追加的封爵,古時大臣死後常以其舊鄉追封之。曹魏時,帶「淄」的地名只有臨淄縣(屬青州齊國),北宋時,除臨淄外,還有淄川縣(今山東壽光縣),故知劉徽是今山東淄博市至壽光縣一帶人。因魏晉史書不載劉徽生平事迹,故有的數學史家謂劉徽系布衣數學家。然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自言他曾見「晉武庫中有漢時王莽所作銅斛」,劉徽若是一介平民,何以能熟知京師武庫重地的古代珍物?又何以有測望海島並常為修築巨大工程而深究數學的必要?從劉注中,可以看出劉徽的學識文筆均屬上乘,如此人才,在當時仕宦,實極容易。陳壽《三國志》對政經大事及重要人物,每多遺漏,劉徽不見於史,自不足為奇。查《隋書》卷34《經籍志三》有《魯史故器圖》一卷,並註明為儀同劉徽撰,隋志於後再載劉徽撰的《九章算術十卷》和《九章重差圖一卷》時,僅註明「劉徽撰」,而不再冠以官名,這也是劉徽曾做過官的又一證據。清人姚振宗謂曹魏無「儀同」之官,因而他以為此儀同非劉徽。然據《三國志》卷43《黃權傳》雲「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239年)(黃)權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怎能說魏無儀同之官呢?由於以上理由,我以為劉徽並非布衣學者,而曾仕於魏、晉之際。那麼,除了劉徽,陳壽《三國志》還漏掉了哪些政經大事及重要人物?另,馬植傑《三國史》中還提到機械學家馬鈞,地圖學家裴秀。前者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 杜夔傳》的注文;後者見於《晉書》、《資治通鑒》,小說《三國演義》和光榮遊戲《三國志11》都有涉及。
沒有志的三國志,漏掉的典章制度可多了,說一些重要的吧:
一、九品官人法,可能當時他自己也不知道會影響中國幾百年的主要人才選拔制度,制九品官人法,群所建也。果然簡潔。。。。。。現在基本要靠《魏略》、《晉書》等來參考。吳採用的有多少差異,也是所知不多。
二、官品,這個影響更深遠,如果不是杜佑收錄了魏官品,根本沒多少內容可以研究,最少連具體年份都不知道。
三、賦役制度,吳國還能靠吳簡來填補空白,蜀漢呢?總不能直接把東漢待入成蜀漢吧?相對來說,直百等大幣隻字不提,還是小兒科了。
四、法制史,魏律還好能看《晉書刑法志》,但《蜀科》?除了《伊籍傳》那句,誰還知道其他內容?陸遜建議的科條也一樣。
五、禮樂,如果對比一下宋書及通典,這個確實是因為沒有禮志與樂志,所以做成一大片空白。
六、中樞變遷,不論是權臣之府,還是君權沒旁落時的尚書、中書,以及那些可歸納進門下的散騎、侍中等,誰叫沒有百官志。
醫聖張仲景,整個中醫體系最關鍵的傳承人(沒有之一),生卒時間正好在《三國志》記載的時段,且官至長沙太守,但三國志中未見一字提及。而同時代名醫華佗卻能單獨立傳,即使華佗並沒有著作或傳人流傳下來。
張仲景何時出任長沙太守? 中國中醫藥報醫聖張仲景(公元150~219年)乃東漢名醫,由於《後漢書》和《三國志》均未為他立傳,故有關他做長沙太守的事也就不見於史書記載。歷代文獻最早談到張仲景「官至長沙太守」的是唐代甘伯宗的《名醫錄》,可惜該書已佚。北宋醫官林億、高寶衡、孫奇等人在校刊整理出版《傷寒論》時,其所作序文中引用了《名醫錄》的原文,並說:「張仲景《漢書》(應為《後漢書》)無傳,見《名醫錄》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大守」。自宋代以來的許多醫學文獻都說張仲景「官至長沙太守」,還有不少醫書稱張仲景為張長沙,他所開處的方葯也被稱之為「長沙方」。
1981年,從河南省南陽市醫聖祠院內地下發掘出一塊墓碑,還有碑座。碑的正面刻有「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等文字,碑座上則刻著「咸和五年」四個字。「咸和」是東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咸和五年即公元330年。此碑距張仲景逝世之歲(公元219年)僅111年,因而是可信的。已故著名醫史學家耿鑒庭先生等人據此充分肯定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筆者也曾兩次前往南陽醫聖祠參觀此碑,完全同意耿鑒庭先生等人的見解。 張仲景究竟在何時做過長沙太守?清代名醫陸懋修(字九芝)在其《補後漢書張張機傳》中說:「建安中官至長沙太守」。近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則認為,建安六年荊州刺史劉表發兵打敗長沙太守張懌之後,當由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近代名老中醫黃竹齋先生在所撰《醫聖張仲景傳》中又說:「蓋仲景為長沙太守」在建寧年間。」將以上三說加以分析比較,當以陸懋修和章太炎的論斷較為可信,尤以章太炎之說最為可信;而黃竹齋之說則疑問較多。 人們知道,「建宋」為漢靈帝年號,前後歷時5年(公元168~172年)。其時張仲景的年齡為18~23歲,此時「舉孝廉」則無可厚非,若要做長沙太守,那是極少有可能性的。「建安」為漢獻帝年號,共歷時25年(公元196~220年)。建安元年張仲景年滿46歲,至建安中期也只有50多歲,從古代多數官員的出仕年齡來看,張仲景此時出任長沙太守是完全可能的。再從東漢末年長沙郡的歷史和地理情況來看,張仲景在建安六年以後至建安七年以前出任長沙太守,也是非常合乎邏輯的。 東漢時期的長沙郡,只不過是荊州所管轄的一個地區而已。據《後漢書》記載,當時的荊州共轄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等七個郡,表明南陽郡和長沙郡都是歸荊州管轄的。東漢建安時期擔任荊州刺史即荊州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的是劉表,他從中平六年至建安十三年一直擔任此職近20年。當時劉表的權勢很大,他對所轄各郡太守實際上擁有生殺予奪大權,能夠直接任免郡太守。例如長沙太守張羨與張懌父子因反叛而被劉表發兵打敗,用武力手段奪了他們的權,後來張仲景做長沙太守,實際上就是由劉表任命的。劉表與東漢著名詩人王粲(字仲宣)都是「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西南)人,兩人是同鄉。王粲於興平年間或建安初年投奔劉表,隨即成為劉表的部屬,前後在荊州呆了10多年,直至建安十三年劉表死去,王粲還在為劉表的兒子劉琮出謀畫策。可見王粲與劉表的的關係極其密切。南陽人張仲景此時亦前往荊州行醫和辦事,因而有緣與王粲見面,彼此之間也就有了一定的交往。張仲景比王粲年長20多歲,兩人實際上成了忘年交的朋友。晉代針灸學家皇甫謐在《甲乙經序》中記載了「仲景見待中王仲宣(即王粲)」的事,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即連續多次見面,說明兩人的交往較為頻繁,過從甚密。正是在王粲的推薦和引見下,張仲景結識了劉表,這就為他後來出任長沙太守提供了有利條件。 章太炎先生在《張仲景事狀考》一文中指出,建安四五年間,長沙太守張羨病死,由其兒子張懌繼任長沙太守,劉表復派兵攻懌,大約在建安六年徹底打敗張懌。只有到了這時,張仲景才有做長沙太守的機會。章太炎在該文中說:「(張)羨父子相繼據長沙,仲景不得為其太守。意者先在荊州,與仲宣(王粲)遇,表即並懌,仲景始以表命官其地,則宜在建安七年矣。」章太炎先生認為,劉表打敗張懌之後,正是通過王粲的推薦,劉表便任命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章太炎先生此說很合乎當時的歷史實際,因而是很可信的。張仲景就任長沙太守的具體時間應為建安七年至十年即公元202年至205年之間,這與他在《傷寒雜病論自序》中所述「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之說也是吻合的。 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時,堅持一邊做官,一邊為人治病,一邊撰寫醫學著作。凡遇農曆每月初一、十五,便停止一切公務,專門在大堂之上設案為老百姓治病,稱之為坐堂,故至今在藥店設座行醫者仍然稱為坐堂醫生。自建安時期多次疫病流行,張仲景是家族原有100多口人,建安元年以來不到10年時間,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染疫病而死去,其中傷寒病佔了十分之七。故張仲景除了做官、看病之外,又潛心研究傷寒病,並奮筆撰寫醫書,他的《傷寒雜病論》一書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內完成的
陳壽沒有遺漏范旃此人,不過只一筆帶過了。范旃是扶南國國王,他領兵奪位。作為外交家,他既遣使者討好孫權,又與天竺國有來往。這個關鍵很重要,孫吳在孫權執政時期一直有通過海陸往南洋方向而去,東南亞一些國家均有往來,間接的也跟印度聯繫上了。
《三國志》雖然也記載有吳中八絕,但沒有把所有人物名字列出來,三國時代的僧人康僧會亦沒有任何記載。康僧會最大的成就是說法暴君孫皓不要破壞寺廟,而且還讓他出錢來修。至於魏國時期西域長史由何人擔任,《三國志》對此也毫無記載,我們還是憑著考古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著名的足球小將兼圍棋高手孔桂在《三國志》沒有記載,他還是接受西域賄賂,被曹丕幹掉了,國足真是呵呵。
建議題主可以關注一下經濟方面。《三國志》不能說是漏了這個話題,但很少人關注。比如《董卓傳》有:
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貨不行。
而我們看《文帝紀》
(二年)三月,初復五銖錢。
(同年)冬十月,以谷貴,罷五銖錢。
而明帝時
(太和元年)夏四月乙亥,復行五銖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但這些信息都夾雜在人事安排軍事部署等中間,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我也是看到一本宏觀講六朝史的書才留意到。
張機劉徽對科學文化的貢獻和影響確實很大,但是考慮歷史的行程,其實他們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而已。
個人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1、「儀同」確實不是官名,一般都是儀同三司連用,也就是和三司一樣的禮儀。2、《隋書》記載:魏陳留王景元四年劉徽注《九章》。《隋書》卷34《經籍志三》有《九章算術》十卷、《九章重差圖》一卷,均註明系劉徽撰。《晉書》記載:魏景元四年,劉徽注《九章》云:王莽時劉歆斛尺弱於今尺四分五厘,比魏尺其斛深九寸五分厘;即荀勖所謂今尺長四分半是也。按照陳壽的記載方法,基本上是曹魏以咸熙二年為分界線,在咸熙二年以後還在世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寫,比如羊祜、杜預之流,所以劉徽沒有提及是正常的。3、陳壽早期一直生活在川蜀之地,後期仕晉去了長廣、京都,加上資料的搜集問題,對曹魏和孫吳的政經大事遺漏是可以理解的。4、不能就封號確定出生地。同時封的有司馬季主夏陽男,文獻記載司馬季主為楚人,而夏陽當時位於韓國。李淳風昌樂子,李淳風是岐州人,昌樂在哪兒?
衛溫下夷洲
曹操屯田的得力助手——棗祗、任俊
故事載令曰:「故陳留太守棗祗,天性忠能。始共舉義兵,周旋征討。後袁紹在冀州,亦貪祗,欲得之。祗深附託於孤,使領東阿令。呂布之亂,兗州皆叛,惟范、東阿完在,由祗以兵據城之力也。後大軍糧乏,得東阿以繼,祗之功也。及破黃巾定許,得賊資業。當興立屯田,時議者皆言當計牛輸谷,佃科以定。施行後,祗白以為僦牛輸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災除,大不便。反覆來說,孤猶以為當如故,大收不可復改易。祗猶執之,孤不知所從,使與荀令君議之。時故軍祭酒侯聲云:『科取官牛,為官田計。如祗議,於官便,於客不便。』聲懷此云云,以疑令君。祗猶自信,據計畫還白,執分田之術。孤乃然之,使為屯田都尉,施設田業。其時歲則大收,後遂因此大田,豐足軍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祗興其功,不幸早沒,追贈以郡,猶未副之。今重思之,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過也。祗子處中,宜加封爵,以祀祗為不朽之事。」
棗祗、任俊二人在許都周圍實施屯田,既為曹操南征北戰提供了充足的軍糧,還使兗州,豫州百廢俱興,一片欣欣向榮,可謂功勞很大。尤其是棗祗創造出了廢除漢朝傳統的按耕牛上交公糧的方法,改為把土地分給民眾,自家的地產出的糧食和官府五五分成,這一制度大大的提高了百姓的勞動積極性對黃粱兄的答案有點異議。
「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 舒伯膺兄弟爭死,海內義之,以為美譚。」 ——《三國志·吳志·孫鄰傳》
「王元泰、李伯仁、王文儀、楊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寶等每嘆高志,未見如舊。」——《三國志·蜀書·杜微傳》
以上都是作「某某人及其兄弟」解,而不是表示親熱的「某某兄弟」。除了上面答主們提到的那些老生常談的,我來點不一樣的料吧。
其實三國志缺失的材料多了去了,不然裴松之也不會因註解而出名。但是,也有一些材料他沒有註解上去。
1.孔雀東南飛,作為樂府雙璧,發生在漢末建安中事,居然在史書中一點痕迹都沒有。裡面提到的羅敷是否和陌上桑的羅敷是同一人?
2.曹不興的畫,陳壽也沒記錄。
3.諸葛亮北伐時,涼州居然沒有一丁點兒記錄,彷彿憑空消失一般。涼州刺史作為地方大員,在這個時間段沒有記載。
4.派遣刺客韓龍刺殺軻比能的幽州刺史王雄,讓鮮卑重新內亂,幹了這麼大的豐功偉績居然在三國志無傳。要知道,刺客最出名的是荊軻,可能我朝比較喜歡悲情英雄。可能是因為有成功經驗,魏滅蜀前,大家考慮派刺客刺殺姜維,原來都是有先例的。
5.漢城守將王含不知道有何戰功,就這樣可以據守險要,畢竟他不像蔣斌有個大司馬的爹。
6.吳國隱蕃謀反案。
7.陶謙為何怕曹操報復而不敢回家鄉,死撐在徐州?丹陽不是在揚州嗎?莫非曹操在揚州有一定勢力?這是不是赤壁之戰前曹操的信心所在?
我記得三國演義里寫鍾會鄧艾征蜀時,有相國參軍劉徽說這二人不得北歸。我一直以為此人就是數學家劉徽。
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
推薦閱讀:
※如果袁紹官渡沒有敗給曹操接而統一天下的話國號有可能會叫什麼呢?
※如何評價《百將行》?
※如果《三國志》失傳了,那麼《三國演義》具有歷史價值嗎?
※華容道的真相是什麼?假設真有該事情,放過曹操符合劉備的利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