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機、強擊機、殲擊機、戰鬥機怎麼區分?都用來執行什麼類型的任務?

謝謝大家的回答。


我來補充點兒蛋疼狀況好了,好把題主繞暈=u=

1、中國的狀況

說強殲這個分類的話那就自然是說中國咯,話說中國是按飛行特性把軍用飛機分成殲強類(能拉大於4.5G過載)和運轟類的,另外還有一個輕小類,所以殲擊機確實和強擊機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

以前中國的殲擊機大部分多用途性都不太好,主要是長期以來技術跟不上,而且兵種專門化的思路之下對多用途殲擊機的需求也不是很高。

然後戰術轟炸機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可憐的轟5,原型伊爾28,一看就是典型的二戰風情換個噴氣發動機……

這種狀況下,從前線直到淺縱深的所有地面目標,任務都壓在「強擊機「上了,強5不僅需要接手伊爾-10的前線近距離空中支援和戰場遮斷任務,而且還要負責不堪用的轟5本應承擔的大部分遠距離遮斷和淺縱深打擊任務,於是強五實際上主要是一款可以用於執行強擊機任務的殲擊轟炸機……╮(╯_╰)╭

後來夭折的強6,走轟炸機序列的殲轟7,其實走的都是這條道路。

稍微補充一下,其實輕、中型攻擊機兼顧前線攻擊和各種淺縱深任務是挺常見的,這倒不是中國特色,歐洲長期也是這樣,蘇美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也是,只是財大氣粗規模大兵種分化細的蘇美後來搞了專業攻擊機。

噴氣式對地機的發展脈絡大概是這樣

早期噴氣戰鬥機技術爆發時代,大量早期戰鬥機在技術上快速過時,而機體還有大量壽命,很多被丟去做攻擊機使用。也有一些是設計中就發現性能不適合用於空優,但是仍然生產出來作為攻擊機使用的。這個時代其實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往往就是戰鬥機。

隨後根據這些「降職攻擊機「使用的經驗,出現了一些從戰鬥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攻擊機,但是直到這個時候,輕型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基本上還是無法區分的,這就是中國強5和歐洲美洲虎等平台的大致狀況。

隨著重型戰轟的出現,這些強調低空高速突擊固定和半固定目標的大傢伙,被證明比較缺乏執行CAS任務所需的低空低速靈活性,所以大量裝備重戰轟的蘇美才特別需要A-10和Su-25這種專業CAS補位。直到這個情況下,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才完全分離開。

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和三代機多用途性的完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的角色越來越傾向於重新結合一專多能。

2、蛋疼的來了,米帝鬼畜的狀況

為啥說蛋疼呢,因為米帝的A(Attacker攻擊機)F(Fighter戰鬥機)分類並不完全是功能決定的

A字頭的絕大部分是海軍的鹽水雞,其中A-1是二戰遺產,A-2(被取消)是渦槳改進,基本是以近距離空中支援為主要任務的,但是也承擔反艦甚至戰略核打擊任務,A-4、A-7、AV-8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縱深打擊相對均衡的飛機,後續的F/A-18其實也是,而A-3、A-5、A-6還有取消的A-12,加上即將出現的UCLASS無人攻擊機,完全就是中程轟炸機……

A-3的空軍版可叫做B-66誒,Bomber轟炸機無誤

同一個東西換個兵種就會叫不同的名字,這就是米帝鬼畜最讓人蛋疼的地方了

思考時間:

F/B-111A和F-111G的區別在哪裡?

答案:兵種不同

戰術空軍不能用B字頭,所以當戰略空軍不要F/B-111A的時候,就丟回給戰術空軍並改名為F-111G

這也是為什麼「戰鬥機「F字頭裡面,充斥著各種「戰術戰鬥機「,其中有F-105和F-111這種「會飛的豬「,更有毫無對空作戰能力的F-117。

小趣事:

AC-47炮艇機,最初給的編號是FC-47,神尼瑪的「戰鬥運輸機「……於是乃可以想像戰鬥機飛行員們有多大反應233333

嗯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從美國空軍獨立,直到越戰前期,戰術空軍這邊都是各種F,沒有B,也沒有A。

在越戰期間,海軍亞音速攻擊機在CAS任務中的優異表現爆了各種「戰術戰鬥機「十八條街,迫使空軍直接引進了一些A-1和A-7。越戰的經驗表明低空低速對於CAS任務是個黃金品質,所以儘管與空軍高空高速的格調追求背道而馳,空軍還是相繼搞了基於T-37教練機的A-37反暴亂攻擊機和大名鼎鼎的A-10,從此之後A字頭成了戰術空軍常年不待見但又不可或缺的養子。

說了這麼多有沒有發現,米帝空軍專門設計的攻擊機其實只有A-10一種?

所以米帝的蛋疼狀況可以這樣粗暴分類:

戰鬥機:戰術空軍的小機機刨掉A-10(好罷其實還要加上防空司令部的那些=.=當然還有海航和陸戰隊的咯)

攻擊機:海軍的吃土機加上A-10

無奈A-10偏是最有名而且現役唯一的攻擊機╮(╯23333╰)╭

(好罷刨去AV8B還要戰雞╮(╯o_o╰)╭反正我知道乃們總不記得這位……

————————————20160909————————————

額承蒙 @章易@KurtXiang 錯愛,帶來了一小波人氣呢……O_Ob

於是既然有人看,俺覺得好像有必要做個補充說明O_Ob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

分類這種事情本來就是相當蛋疼的,因為樣本多了之後總會出現不符合現有分類標準的怪胎和混血,這時候是改標準、是強行歸類還是另開新類是個很複雜的事情……

然而武器的分類這種事情,跟其他很多東西的分類相比,恐怕尤其非學術性,所以建議大家不要純粹按照原理和性能揪死理……

畢竟掌管武器分類發言權的人,跟學究們比可以說是完全的反面。

比如按照使用功能分類,如果自動步槍按衝鋒槍用就叫衝鋒槍,原理結構一樣的筒子擱炮兵叫無坐力炮擱步兵叫火箭筒,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米帝這般攤上軍兵種鬥爭也會帶來各種奇怪的分類法,戰術空軍不能有轟炸機?好我們有戰術戰鬥機。海軍只能有攻擊機?沒關係啊反正同一個東西。陸航不能搞近距離空中支援?那我們搞近戰空中打擊就好233333

其實還有個好玩的例子,早年空軍跟陸軍爭奪防空導彈歸屬,因為擔心所有導彈都被陸軍拿走,所以給波馬克弄了個戰鬥機編號F-99……不過後話是防空導彈歸屬按射程劃界,波馬克這種超遠程的就留在空軍了,然後空軍砍了波馬克計劃……╮(╯_╰)╭


謝……呃,其實並沒有人邀……

題主提了個好問題,其實還有個更zeng好qiang的ban問題:攻擊機、戰鬥轟炸機、多用途戰鬥機怎麼區分(手動斜眼→_→

好吧還是先說說基本款,大部分語境下,攻擊機和強擊機其實就是一碼事,戰鬥機和殲擊機其實也是一碼事,前者英文術語是Attacker,後者是Fighter(不是說哪個更高級,多一種角度更容易定位)。強擊/殲擊是由於國內的翻譯傳統,在描述華約體系裝備時常用的術語,在現在已經越來越西方化的文化背景下除了正式文件以外其實已經很少用了。

至於戰鬥機和攻擊機的區別,那肯定就是一個用來打灰機一個用來舔地了唄~具體點說,戰鬥機的任務重點是執行所有的對空任務,典型的包括:

  • 爭奪制空權(奪取空優,Air Superiority,一堆戰鬥機開上去就是干,遊獵就是一種典型的空優形式)
  • 保持制空權(戰鬥空中巡邏,Combat Air Patrol - CAP,在一個區域巡邏以保證敵方空中力量無法進入,和空優任務一體兩面)
  • 護航(Escort,為突入敵方空域的攻擊編隊提供對空掩護,或保護己方預警機、加油機、運輸機等高價值目標)
  • 截擊(Intercept,攔截進入區域的敵方攻擊編隊、轟炸機、偵察機。為了對付某些不好攔的東西還專門分化出「截擊機」這一分類)
  • 突擊/滲透刺殺(清除敵方高價值目標,四代機的重點任務之一)

等等。

而攻擊機呢?一般攻擊機大部分都是些價格便宜能拉能裝皮糙肉厚,但是慢慢悠悠電子設備弱逼自衛能力低下的傢伙,大概也就是干下面這些活兒:

  • 近距離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 - CAS,對與我方地面部隊直接交戰的敵方地面部隊進行打擊)
  • 淺近空中遮斷(Air Interdiction - AI,對敵方戰線後方的行軍縱隊、後勤縱隊、交通樞紐、補給節點、指通站點等進行打擊以降低敵方地面部隊作戰和運作效率)

要進行縱深打擊?有時候攻擊機不是飛不到,實在是以自身的自衛能力深入敵後多半就是送菜……當然,上面說的都是地面作戰,在海上作戰中,攻擊機還是可以承擔一些技術條件較低的近海反艦打擊任務的,典型的就是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的A-4。技術條件高了的話,除了一些專用的艦載和反艦攻擊機(比如A-6這種高帥富)以外,攻擊機的小身板和航電都不足以支持反艦導彈等彈藥的投放……

不過這只是最基本的,隨著飛機設計技術和航電彈藥水平的提升,戰鬥機也開始多用途化,舔個地對他們也不算啥事兒了……所以現在飛機的分類也越來越模糊,特別是像「攻擊機、戰鬥轟炸機、多用途戰鬥機」這類東西,很值得把來龍去脈好好說道說道。

了解飛機發展的歷史,才能了解飛機類型的來歷;先上張各種作戰飛機的發展脈絡圖:

眾所周知,戰鬥機是從無武裝偵察機加上機槍發展出來的。而攻擊機(Attacker)呢,則是因為戰鬥機飛行員發現機槍除了打飛機還能舔地,於是逐漸從戰鬥機強化舔地能力發展來的。作為舔地專業機型,攻擊機需要:

  • 較好的低速性能來發現、識別和攻擊目標
  • 較高的低速靈活性來在一次攻擊完成後儘快進入下一次攻擊航線
  • 較堅固的機體來提高在防空火力下的生存性
  • 足夠的武器載荷用於對地攻擊

至於導航和航電設備——記住攻擊機是個需要上量的裝備,便宜、皮實、抗造、再出動率高很重要,除了艦載機為了任務全面性和遠程海上反艦需要導航和全天候豪華航電以外,大部分攻擊機都是近距離晝間作戰的貨,畢竟對CAS作戰而言反正飛不遠在陸地上也不容易迷航,而且目標識別是個大問題,白天都誤炸不斷了,晚上更別指望,哪怕帶著夜視鏡也很難找到目標並且分清楚目標的敵我和性質……所以航電基本都是丐版配置,除了對地打擊需要的光電制導設備以外怎麼省錢怎麼來。

這些特性使得攻擊機很適合進行CAS和淺縱深空中遮斷任務,尤其是在己方制空權有保障的情況下可以對目標進行針對性的反覆攻擊,造成極大的破壞。戰鬥機和轟炸機能不能執行這些任務呢?其實也可以,但是效率沒有攻擊機高:戰鬥機通常飛的太快難以進行目標識別,低速機動性沒攻擊機好使得攻擊航線再入要繞大圈攻擊節奏比較慢,面對防空火力的耐打擊性也沒有進行了專門設計的攻擊機好;而轟炸機(這裡說的是中型戰術轟炸機或者戰鬥轟炸機)雖然載彈量大,但是飛起來很不靈活,也不容易進行反覆攻擊,做空中遮斷還不錯,搞CAS就很蛋疼。最重要的一點是:戰鬥機和轟炸機都比攻擊機貴(不論買起來、養起來還是用起來),在這種低空防空火力威脅比較大的任務中損失了比較虧……

順便提一下,攻擊機的一個特化版本是俯衝轟炸機,技術特點主要是強化了使用航空炸彈進行高精度俯衝轟炸的能力,為此加強了機體結構和俯衝性能,並且安裝了一些俯衝轟炸的專用設備(減速板、轉軸掛架、自動拉起系統等),因此在一些縱深較大的高價值點目標打擊任務中也可以看到俯衝轟炸機的參與。但是由於俯衝航線太固定生存性比較差,同時機載設備使得精確投彈也不一定要大角度俯衝了,這個機型在二戰後也就基本被淘汰了。

說完攻擊機,看看戰鬥機本身對地打擊能力的發展。在攻擊機分家之後,戰鬥機也不是就完全不管臟活了,畢竟打起來了有啥用啥,戰鬥機有炮有炸彈有火箭幹嘛不能去舔地——比如共軍的萬年火箭巢,不服的通通糊一臉……更典型的則是二戰的美國陸航,什麼野馬奶瓶,把Luftwaffe掃光了以後都給我舔地去,滿掛的奶瓶2x 1000lb + 1x 500lb + 10x HVAR總掛載達到1.7噸,頂上不少中型轟炸機,除了低速不太靈以外炸起來那叫個酸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麼掛載的戰鬥機被稱為「戰鬥轟炸機」或者「戰鬥轟炸型」,但是執行的更多的是攻擊機的任務,和今天的「戰鬥轟炸機」定義是完全兩回事。當然了,就靠這些玩意兒來舔地只是應急手段,效率比起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專用的攻擊機是差遠了,而且戰後二代機高空高速的特性也不太適合用來舔地;真正讓戰鬥機也可以在對地任務中分一杯羹的是三代機後期的航電和彈藥技術的發展。

一開始,戰鬥機的對地打擊能力還需要通過一機多型或者降落後對機載設備進行重新配置來實現一個型號多種任務,而隨著航電系統的發展,多用途戰鬥機(Multi-Role Fighter)很快就具有了直接通過更換掛載滿足各種不同任務的需求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使用靈活性。三代機強調亞音速機動性的需求,因此普遍升阻比較高掛載能力都不錯,這是戰鬥機多用途化的先決條件。其次,彈藥進步使得精確打擊不一定需要飛機直接下去刮地皮了,大部分目標都可以通過電視/紅外/激光/坐標等制導方式的精確彈藥遠程解決。最後,航電設備的進步一方面使得戰鬥機也可以通過航電改裝,付出較小的代價就獲得精確制導彈藥的使用能力,而另一方面也減輕了目標發現與識別的壓力——光電瞄準吊艙讓戰鬥機也能夠具有較好的目標識別能力,通過數據鏈便捷地獲得其他感測器平台的偵查信息更是降低了本機搜索壓力……以上的一切,都使得三代戰鬥機平台可以較為容易發展出能夠有效進行對地打擊的多用途改型,甚至在設計初期就把對地打擊能力納入設計考慮。

多用途戰鬥機首先是一架戰鬥機,具有滿足戰鬥機對空作戰任務要求的全部能力,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通過:

  • 增強掛載能力(部分戰鬥機設計初期沒有考慮重型對地彈藥掛載,發展對地改型的時候需要進行重掛點結構增強)
  • 改進航電軟體(增加操作對地打擊彈藥所需的軟體介面和操作程序,以具備多用途設備和智能彈藥操作能力)
  • 搭載觀瞄和導航設備(在改進軟體能力基礎上,外掛吊艙或者內置設備,提供光電偵查掃描、圖像匹配製導裝訂和激光制導照射等觀察瞄準能力,以及實現地形跟蹤迴避飛行以提供低空突防能力等,甚至掛載電子戰設備施行電子對抗和SEAD作戰等)

等手段,實現各種打擊能力。

聚集了戰術飛機最高技術成就的多用途戰鬥機每個都是成本高昂的「金鳥」,掛上空空導彈就是戰鬥機,掛上對地彈藥就是攻擊機/轟炸機,往好處想同樣數量的飛機可以干兩種活比較省飛機省錢,往壞處想對地和對空任務又不是商量好了輪著來,總飛機就那麼多對地對空全要在裡面扒拉?還是得用專用飛機湊數量比較能滿足任務需求……所以全多用途戰鬥機機隊到底好不好,這個就看各家的使用思路了。一般有錢的小國空軍傾向於更多地採用多用途戰鬥機比例以壓縮總裝備量,大國空軍由於總規模較大會保留更多的專職戰鬥機以提高效費比;不過隨著電子設備的改進,目前的戰鬥機基本都有一定的多用途能力。另外,是不是多用途戰鬥機跟戰鬥機是單座還是雙座關係不是很大,雖然雙座機的后座飛行員可以專心負責武器操作提高了對地打擊效果,但是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單座戰鬥機同樣可以完成大部分打擊任務。

多用途戰鬥機當然可以滿足各種對地打擊任務的需求,但是論在低空敵火威脅下為地面部隊提供直接支援的CAS任務,效果還真未必有專業攻擊機好;論對大量縱深目標進行遮斷打擊,其實戰鬥轟炸機幹起來也差不多,但是戰轟比MRF便宜多了。作為能力拔群的金鳥,簡單的扔泥巴可不是正確的食用方法,靠著完善的電子設備、拋棄掛載以後強大的自衛空戰能力,MRF在對地方面更多地用來承擔SEAD(Suppress Enemy Air Defence,防空壓制)、滲透精確打擊,特別是在敵方空地兵力尚未完全清除的時候組織打擊編隊對關鍵節點進行強行突擊的任務,總而言之,硬手是用來干硬活的。

攻擊機和多用途戰鬥機可以認為都是從戰鬥機衍生出來的,而今天的「戰鬥轟炸機(Fighter Bomber)」從使用方式上看更像是轟炸機發展路線的延續。在二戰時期,參戰各國都大量投入了雙發中型轟炸機執行戰術性的縱深遮斷轟炸任務,而到了戰後,為了執行這種任務,使用為投核彈設計的重型轟炸機來干這事兒顯然不合適,才開發了布局和戰鬥機類似,主要作戰任務是進行遮斷轟炸的「長得像戰鬥機的轟炸機」——戰鬥轟炸機。戰鬥轟炸機雖然看起來和戰鬥機比較像,但是細節上主要以對地打擊能力為重點,強調大載彈、低空高速突防,快速把炸彈扔到目標區裝完逼就跑——至於空戰能力,大部分能帶兩發格鬥彈自衛意思一下就差不多了,有些就算能有中程導彈掛載能力也只是有理論上的空戰能力。

為了在敵方縱深實施打擊任務,戰鬥轟炸機通常都有付大身板(以保證航程和載彈),高翼載(以提升低空飛行穩定性,不少為了平衡高翼載和低速起降需求還上了變後掠翼),並且配備了較好的導航設備(便於進行地形跟蹤飛行等低空突防動作)和對地觀瞄設備,並且大部分都是雙座布置,甚至是並列雙座以提高對地打擊效率——相比之下攻擊機這種便宜貨基本上都是單座的(如果不考慮自衛機槍手)……

綜合以上:

  • 攻擊機要求低速性能好皮糙肉厚價格便宜量又足,對速度、航電設備和航程要求都比較低,主要用於對作戰部隊進行直接支援;
  • 戰鬥轟炸機強調大航程大載彈,低空高速飛得穩,需要較好的導航和觀瞄航電,以對敵方縱深目標實施大彈藥量突擊

  • 多用途戰鬥機首先是戰鬥機能打空戰,然後可以通過掛載設備和彈藥實現精確打擊能力,更多地用來在高威脅環境下進行精確打擊。

當然,這個任務分別不是絕對的,偶爾串串列也不是不行,不過肯定沒有專門的飛機干專門的事兒來的合適就是了,畢竟為了某種任務類型,飛機的設計肯定是有專門優化的。至於一個飛機到底是什麼分類,其實看看這個飛機主要針對的是什麼作戰任務進行優化設計就知道了~


中國的軍語是殲擊機、強擊機。英文直譯是戰鬥機、攻擊機。

傳統上,殲擊機用於空戰,強擊機使用目視直射武器(航炮、火箭)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CAS)。


殲擊機=戰鬥機fighter,攻擊機=強擊機attacker。編號中國開頭是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美國是該機類別單詞頭字母。如F(ighter)-15,A(ttacker)-10,B(omber)-29,C(onveyor)-17,E(arly warning)-3等等。攻擊機一般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打擊地方地面裝甲集群目標。

戰鬥機一般執行空優作戰,簡單來說就是爭奪空中優勢。

戰鬥轟炸機就是戰鬥機和轟炸機的中間類型

戰略轟炸機執行長距離戰略打擊,打擊敵方高價值目標。


個人淺見,不甚確定。

強擊機/攻擊機,兩者頗為相似,也有些人把兩者等同。這種戰機的主要任務是用空地導彈、航彈、火箭彈、機關炮進行對地攻擊,僅裝備自衛用的空空導彈,主要任務還是打坦克打工事打步兵,屬於一種支援武器。典型的就像Su-25「蛙足」和A-10「疣豬」,都是步兵的好朋友。這種飛機基本上都是亞音速,對機動性要求不高,犧牲機動力換取火力和裝甲,比如A-10和Su-25都是有裝甲的。

殲擊機/戰鬥機只是國內外叫法不同,本質是一樣的。他們的存在都是為了奪取制空權,就是消滅敵軍戰機,攔截對方進攻機群。冷戰時期,蘇聯生產了很多高空高速截擊機,用來攔截美軍轟炸機和偵察機,然而它們今天全都歸為戰鬥機了。也正因如此,所以戰鬥機會裝備各種空空導彈,遠程的中程的格鬥的,主動制導的紅外製導的雷達引導的。不過現在戰鬥機也經常客串一些對地對海攻擊的角色,所以戰鬥機掛載航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也毫不奇怪。當代戰鬥機基本上必須都能超音速,有些甚至要求做到超音速格鬥,所以機身上每一克的重量都要斤斤計較,對設計人員來說,能減輕一千克的重量都是立了大功,毫無裝甲可言。


強擊機也就是攻擊機,中國稱華約多叫強擊機,北約多叫攻擊機。主要執行對地對海的攻擊任務,具備一定的空中自衛能力,或基本沒有空中自衛能力,主要武器為航空炸彈,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多管機炮,紅外空空導彈。最大飛行速度多在0.9-1.2的跨音速段,舉例,美國A-10,F-111(注意,用的是F而不是A),蘇聯SU-25,SU-24,中國強-5,飛豹(殲轟-7)等。

戰鬥機常指殲擊機,對於蘇聯美國,還包括F-106,米格-25等截擊機。殲擊機多用於爭奪制空權,攻擊對像為敵方空中目標,武器多為中距空空導彈,紅外空空導彈,機炮,配備空戰火控系統,脈衝多普勒雷達,相控陣雷達。最大飛行速度多在1.8-2.5馬赫,機動性高,翼載低。典型機型有美國F-22,蘇聯SU-27,中國殲-10等。從三代殲擊機開始,多具備一般的或很強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

圖為美國的專職殲擊機,F-4


攻擊機=強擊機

戰鬥機=殲擊機

分別是東西方陣營的不同軍語

前者執行的是CAS任務,後者執行CAP任務,通常有著明確的區分


殲擊機=戰鬥機,強擊機=攻擊機

這都是二代機之前的定義了

殲擊機英文Fighter(aircraft/jet),就是制空戰鬥機,主要任務是攔截對方的殲擊機或者轟炸機。之前還有一個截擊機(Interceptor aircraft)的概念,不過後來因為雷達和武器系統的發展截擊機的任務都由殲擊機來做了。強擊機英文attack/strike aircraft,中文就是攻擊機,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也會帶兩枚近距空空導彈自衛。因為一般這些攻擊機都帶有裝甲和機關炮可以低空壓制敵方地面部隊所以又叫強擊機,但是只有大陸叫強擊機,其他用中文的地區還是叫攻擊機。

不過現在這些概念都很模糊了,新設計出來的fighter aircraft換個掛載就能承擔attack aircraft的任務。下面就是F22執行隱形對空/對地/和非隱形對空/對地的掛載


個人理解。。。。

攻擊機和強擊機其實算是同一種任務規劃類飛機的兩種不同稱呼。所被賦予的任務規劃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之前,仍然被定義為在低空空域,速度亞音速以下,對敵方可能存在較薄弱或不存在防空火力的地面或海面目標進行打擊。因此,由任務規劃的特點為依據設計的飛機均具備如下特點(部分東西方老款飛機型號及老式強五早期型除外):1.機身重點部位具備裝甲防護,可抗住至少大口徑防空機槍或防空機炮的攻擊,2.一般極少搭載雷達等設備,只搭載具備對地攻擊功能的儀器設備(甚至不一定是電子設備),3.總載彈量大,重載掛點多,4.機體尺寸較小,航程較短(與同期自身陣營內的中程轟炸機相比。),5.擁有較為低矮粗壯的起落架,以適應部署到前沿機場較差的跑道上起落。

至於戰戰鬥機和殲擊機,如果單指遂行防空,戰場優勢制空任務的規劃,則兩者是一致的。但西方在越南戰爭後期,對戰鬥機的定義就隨著電子設備的工程發展而被賦予了更多的任務規劃,已經不僅僅只是用來執行防空/優勢制空任務的飛機定義了。相比之下,天朝在飛豹正是成軍之前,對殲擊機的定義還是比較貼合其任務規劃的定義。現在么,就不說飛豹了,27/11/30/16/15/10,那個不能至少掛載著大口徑火箭彈和航蛋,偶爾反串扮演一下攻擊機?


都沒說到點子上,強擊機不完全等於攻擊機。最正統的攻擊機只有伊爾、A-10和蛙足。這些飛機的特點都是飛的慢、低,但是裝甲硬,靠裝甲生存,靠航炮與火箭彈攻擊地面目標。而美國其它A字輩的飛機都源自海軍,海軍在二戰後期希望把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和二為一,由此誕生了A-1攻擊機


攻擊機就是強擊機。裝甲更強,速度稍慢。對地火力強大,對空作戰能力差。基本是二戰開始出現,一開始是用來打坦克的,印象中最早的攻擊機是蘇聯人發明的,因為坦克頂部最脆弱,機炮攻擊效果好。

殲擊機就是戰鬥機。主要用於空戰爭奪制空權。飛行性能好,速度快,機動性高,對空作戰能力極強。


殲擊機就是戰鬥機,是國內的叫法,國外大部分都叫戰鬥機;然後攻擊機和強擊機也是一個意思.不過未來都是一機多能,慢慢的就不會有專用的攻擊機了.目前現役的就老美的A10,國內的強5,毛子的SU24,歐洲的美洲虎也算吧?


還有個截擊機,你忘了問了。


我以前看到過,如果沒記錯的話,攻擊機也叫強擊機,一半對地攻擊,像A10,強5。還有就是截擊機,用來攔截轟炸機偵查機,一半是高空高速的,像米格25。殲擊機又如戰鬥機,用來奪取制空權。不過現在多用途戰鬥機一般什麼活都能幹了,對地攻擊,我可以,對空作戰,老子原來就是干這個的,高空攔截,老子速度高度夠就上,不夠,不是有防空導彈么。


攻擊機,attacker aircraft,和強擊機等同,執行CAS任務的。

殲擊機是俄語翻譯,忘了怎麼說了,你理解為annihilator aircraft就好,奪取制空權的飛機

戰鬥機當然就是fighter aircraft的翻譯了。

其實有些細微的區別就是戰鬥機這個大類裡面有殲擊機,就是主要和殲擊機對打的;還有截擊機,主要執行HR打轟炸機。


看了回答更亂了


攻擊機速度比戰鬥機慢,轟炸機最慢


推薦閱讀:

商飛的 C919 相比 A320neo 和 737 MAX 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航空公司對飛機的維修存在不嚴謹嗎?
坐長途飛機時以什麼姿勢配合什麼配件可以讓人最舒適?
如何評價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下線?
坐飛機耳朵疼怎麼辦?

TAG:飛機 | 軍事 | 航空 | 戰爭 | 戰鬥機 |